平移、旋转、翻折经典题

合集下载

专题05二次函数中的平移、旋转、对称(五大题型)解析版

专题05二次函数中的平移、旋转、对称(五大题型)解析版

专题05二次函数中的平移、旋转、对称(五大题型)通用的解题思路:1.二次函数的平移变换平移方式(n>0)一般式y=ax2+bx+c顶点式y=a(x–h)2+k平移口诀向左平移n个单位y=a(x+n)2+b(x+n)+c y=a(x-h+n)2+k左加向右平移n个单位y=a(x-n)2+b(x-n)+c y=a(x-h-n)2+k右减向上平移n个单位y=ax2+bx+c+n y=a(x-h)2+k+n上加向下平移n个单位y=ax2+bx+c-n y=a(x-h)2+k-n下减2.平移与增加性变化如果平移后对称轴不发生变化,则不影响增减性,但会改变函数最大(小)值.只对二次函数上下平移,不改变增减性,改变最值.只对二次函数左右平移,改变增减性,不改变最值.3.二次函数的翻转问题的解题思路:①根据二次函数上特殊点的坐标值求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②根据翻转后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的图像关系,确定新抛物线的表达式;③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原抛物线及翻转后抛物线的简易图,根据图像来判断题目中需要求解的量的各种可能性;④根据图像及相关函数表达式进行计算,求得题目中需要求解的值。

4.二次函数图象的翻折与旋转y=a(x-h)²+k绕原点旋转180°y=-a(x+h)²-k a、h、k 均变号沿x 轴翻折y=-a(x-h)²-k a、k 变号,h 不变沿y 轴翻折y=a(x+h)²+ka、h 不变,h 变号题型一:二次函数中的平移问题1.(2024•牡丹区校级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0)y ax bx a a=+-<与y 轴交于点A ,将点A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点B 在抛物线上.(1)求点B 的坐标(用含a 的式子表示).(2)当B 的纵坐标为3时,求a 的值;(3)已知点11(,2P a-,(2,2)Q ,若抛物线与线段PQ 恰有一个公共点,请结合函数图象求出a 的取值范围.【分析】(1)令0x =,求出点A 坐标根据平移得出结论;(2)将B 的纵坐标为3代入求出即可;(3)由对称轴为直线1x =得出212y ax ax a =--,当2y =时,解得1|1|a a x a ++=,2|1|a a x a-+=,结合图象得出结论;【解答】解:(1)在21(0)y ax bx a a =+-<中,令0x =,则1y a =-,∴1(0,)A a-,将点A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1(2,)B a-.(2)B 的纵坐标为3,∴13a-=,∴13a =-.(3)由题意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2b a ∴=-,∴212y ax ax a=--,当2y =时,2122ax ax a=--,解得1|1|a a x a ++=,2|1|a a x a-+=,当|1|2a a a -+≤时,结合函数图象可得12a ≤-,抛物线与PQ 恰有一个公共点,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12a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数形结合讨论交点是解题的关键.2.(2024•平原县模拟)已知抛物线212:23C y ax ax a =++-.(1)写出抛物线1C 的对称轴:.(2)将抛物线1C 平移,使其顶点是坐标原点O ,得到抛物线2C ,且抛物线2C 经过点(2,2)A --和点B (点B 在点A 的左侧),若ABO ∆的面积为4,求点B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直线1:2l y kx =-与抛物线2C 交于点M ,N ,分别过点M ,N 的两条直线2l ,3l 交于点P ,且2l ,3l 与y 轴不平行,当直线2l ,3l 与抛物线2C 均只有一个公共点时,请说明点P 在一条定直线上.【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直接可得出答案.(2)根据抛物线2C 的顶点坐标在原点上可设其解析式为2y ax =,然后将点A 的坐标代入求得2C 的解析式,于是可设B 的坐标为21(,)2t t -且(2)t <-,过点A 、B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利用4ABO OBN OAM ABNM S S S S ∆∆∆=--=梯形可求得t 的值,于是可求得点B 的坐标.(3)设1(M x ,1)y ,2(N x ,2)y ,联立抛物线与直线1l 的方程可得出12x x k +=-,124x x =-.再利用直线2l 、直线3l 分别与抛物线相切可求得直线2l 、直线3l 的解析式,再联立组成方程组可求得交点P 的纵坐标为一定值,于是可说明点P 在一条定直线上.【解答】解:(1)抛物线1C 的对称轴为:212ax a=-=-.故答案为:1x =-.故答案为:1x =-.(2) 抛物线1C 平移到顶点是坐标原点O ,得到抛物线2C ,∴可设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2y ax = 点(2,2)A --有抛物线2C 上,22(2)a ∴-=⋅-,解得:12a =-.∴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212y x =-.点B 在抛物线2C 上,且在点A 的左侧,∴设点B 的坐标为21(,)2t t -且(2)t <-,如图,过点A 、B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 、N .ABO OBN OAM ABNMS S S S ∆∆∆=-- 梯形2211111()()22(2)(2)22222t t t t =⨯-⨯-⨯⨯-⨯+⨯--32311122424t t t t =--++++212t t =+,又4ABO S ∆=,∴2142t t +=,解得:13t +=±,4(2t t ∴=-=不合题意,舍去),则2211(4)822t -=-⨯-=-,(4,8)B ∴--.(3)设1(M x ,1)y ,2(N x ,2)y ,联立方程组:2122y xy kx ⎧=-⎪⎨⎪=-⎩,整理得:2240x kx +-=,122x x k ∴+=-,124x x =-.设过点M 的直线解析式为y mx n =+,联立得方程组212y xy mx n⎧=-⎪⎨⎪=+⎩,整理得2220x mx n ++=.①过点M 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2480m n =-=,∴212n m =.∴由①式可得:221112202x mx m ++⨯=,解得:1m x =-.∴2112n x =.∴过M 点的直线2l 的解析式为21112y x x x =-+.用以上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过N 点的直线3l 的解析式为22212y x x x =-+,联立上两式可得方程组2112221212y x x x y x x x ⎧=-+⎪⎪⎨⎪=-+⎪⎩,解得1212212x x x y x x +⎧=⎪⎪⎨⎪=-⎪⎩,12x x k +=- ,124x x =-.∴(,2)2k P -∴点P 在定直线2y =上.(如图)【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对称轴、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求直线交点坐标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画图形帮助探索解法思路.3.(2024•和平区一模)已知抛物线21(y ax bx a =+-,b 为常数.0)a ≠经过(2,3),(1,0)两个点.(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Ⅱ)抛物线的顶点为;(Ⅲ)将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抛物线.【分析】(Ⅰ)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Ⅱ)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即可求得;(Ⅲ)利用平移的规律即可求得.【解答】解:(1) 抛物线21y ax bx =+-经过(2,3),(1,0)两个点,∴421310a b a b +-=⎧⎨+-=⎩,解得10a 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y x =-;(Ⅱ) 抛物线21y x =-,∴抛物线的顶点为(0,1)-,故答案为:(0,1)-;(Ⅲ)将抛物线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抛物线2(1)12y x =---,即2(1)3y x =--.故答案为:2(1)3y x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4.(2024•礼县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y ax bx =++交y 轴于点A ,且过点(1,2)B -,(3,0)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求ABC ∆的面积;(3)将抛物线向左平移(0)m m >个单位,当抛物线经过点B 时,求m的值.【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2)先求出点A 的坐标,然后切成直线BC 的解析式,求出点D 的坐标,再根据ABC ABD ACD S S S ∆∆∆=+求出ABC ∆的面积;(3)由(1)解析式求出对称轴,再求出点B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B ',求出BB '的长度即可;【解答】解:(1)把(1,2)B -,(3,0)C 代入23y ax bx =++,则933032a b a b ++=⎧⎨-+=⎩,解得1212a b ⎧=-⎪⎪⎨⎪=⎪⎩,∴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211322y x x =-++;(2) 抛物线23y ax bx =++交y 轴于点A ,(0,3)A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n =+,把(1,2)B -,(3,0)C 代入y kx n =+得230k n k n -+=⎧⎨+=⎩,解得1232k n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1322y x =-+,设BC 交y 于点D,如图:则点D 的坐标为3(0,)2,33322AD ∴=-=,113()(31)3222ABC ABD ACD C B S S S AD x x ∆∆∆∴=+=-=⨯⨯+=,(3)211322y x x =-++ ,∴对称轴为直线122b x a =-=,令B 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B ',(2,2)B ∴',3BB ∴'=,抛物线向左平移(0)m m >个单位经过点B ,3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面积等知识,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平移的性质.5.(2024•珠海校级一模)已知抛物线223y x x =+-.(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将该抛物线向右平移(0)m 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求m 的值.【分析】(1)化成顶点是即可求解;(2)根据平移的规律得到2(1)4y x m =-+-+,把原点代入即可求得m 的值.【解答】解:(1)2223(1)4y x x x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2)该抛物线向右平移(0)m m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2(1)4y x m =+--, 新抛物线经过原点,20(01)4m ∴=+--,解得3m =或1m =-(舍去),3m ∴=,故m 的值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6.(2024•关岭县一模)如图,二次函数212y x bx c =++与x 轴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为(1,0)A -,且图象过点(1,2)B ,过A ,B 两点作直线AB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用顶点式来表示;(2)将二次函数212y x bx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函数2y =;函数2y 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为;(3)在(2)的条件下,将直线AB 向下平移(0)n n >个单位后与函数2y 的图象有唯一交点,求n 的值.【分析】(1)将点(1,0)A -,点(1,2)B 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出b 、c 值,再转化为顶点式即可;(2)根据抛物线平移规则“左加右减”得到2y 解析式,令20y =求出与x 轴的交点坐标即可;(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解析式,再根据直线平移法则“上加下减”得到直线平移后解析式,联立消去y ,根据判别式为0解出n 值即可.【解答】解:(1)将点(1,0)A -,点(1,2)B 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2022b c b c -+=⎧⎨++=⎩,解得11b c =⎧⎨=-⎩,∴抛物线解析式为2219212()48y x x x =+-=+-.∴抛物线解析式为:21192()48y x =+-.(2)将二次函数1y 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函数22592()48y x =+-,令20y =,则2592(048x +-=,解得112x =-,22x =-,∴平移后的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2-,0)(2-,0).故答案为:22592()48y x =+-,1(2-,0)(2-,0).(3)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1,0)A -,点(1,2)B 代入得:02k b k b -+=⎧⎨+=⎩,解得11k b =⎧⎨=⎩,∴直线AB 解析式为:1y x =+.将直线AB 向下平移(0)n n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1y x n =+-,与函数2y 联立消去y 得:2592(148x x n +-=+-,整理得:22410x x n +++=,直线AB 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1642(1))0n =-⨯+=,解得1n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练掌握函数的平移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2024•温州模拟)如图,直线122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抛物线2y x mx =-+经过点A .(1)求点B 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抛物线向左平移n 个单位后经过点B ,求n 的值.【分析】(1)由题意可得点A 、B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即可解答;(2)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得到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再代入B 的坐标求解即可.【解答】解:(1)令0x =,则1222y x =-+=,(0,2)B ∴,令0y =,则1202y x =-+=,解得4x =,(4,0)A ∴,抛物线2y x mx =-+经过点A ,1640m ∴-+=,解得4m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4y x x =-+;(2)224(2)4y x x x =-+=--+ ,∴抛物线向左平移n 个单位后得到2(2)4y x n =--++,经过点(0,2)B ,22(2)4n ∴=--++,解得2n =±,故n 的值为2-2+【点评】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知识,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答的关键.8.(2024•巴东县模拟)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经过(2,3)A ,(3,6)B 、(1,6)C -三点.(1)求该二次函数解析式;(2)将该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平移使其经过点(5,0)D ,且对称轴为直线4x =,求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1)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2)利用平移的规律求得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1)把(2,3)A ,(3,6)B 、(1,6)C -代入2y ax bx c =++,得:4239366a b c a b c a b c ++=⎧⎪++=⎨⎪-+=⎩,解得:123a b c =⎧⎪=-⎨⎪=⎩,∴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若将该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平移后经过点(5,0)D ,且对称轴为直线4x =,设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4)y x k =-+,将点(5,0)D 代入2(4)y x k =-+,得2(54)0k -+=,解得,1k =-.∴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4)1815y x x x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抛物线的性质,熟知待定系数法和平移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9.(2024•郑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1,2)A ,(2,1)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直线y x m =+经过点A ,判断点B 是否在直线y x m =+上,并说明理由;(3)平移抛物线2y x bx c =-++使其顶点仍在直线y x m =+上,若平移后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n ,求n 的取值范围.【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y x m =+的解析式,然后代入点B 判断即可;(3)设平移后的抛物线为2()1y x p q =--++,其顶点坐标为(,1)p q +,根据题意得出2221511()24n p q p p p =-++=-++=-++,得出n 的最大值.【解答】解:(1) 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1,2)A ,(2,1)B ,∴12421b c b c -++=⎧⎨-++=⎩,解得21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1y x x =-++;(2)点B 不在直线y x m =+上,理由:直线y x m =+经过点A ,12m ∴+=,1m ∴=,1y x ∴=+,把2x =代入1y x =+得,3y =,∴点(2,1)B 不在直线y x m =+上;(3)∴平移抛物线221y x x =-++,使其顶点仍在直线1y x =+上,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y x p q =--++,其顶点坐标为(,1)p q +, 顶点仍在直线1y x =+上,11p q ∴+=+,p q ∴=,抛物线2()1y x p q =--++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21n p q =-++,2221511(24n p q p p p ∴=-++=-++=-++,∴当12p =-时,n 有最大值为54.54n ∴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题目有一定难度.10.(2024•鞍山模拟)已知抛物线2246y x x =+-.(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将该抛物线向右平移(0)m 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求m 的值.【分析】(1)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改写成顶点式即可.(2)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平移到原点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由题知,2222462(21)82(1)8y x x x x x =+-=++-=+-,所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8)--.(2)令0y =得,22460x x +-=,解得11x =,23x =-.又因为将该抛物线向右平移(0)m 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所以30m -+=,解得3m =.故m 的值为3.【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知利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顶点式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2023•原平市模拟)(1)计算:3211()(5)|2|3--+---⨯-;(2)观察表格,完成相应任务:x3-2-1-012221A x x =+-21-2-1-①72(1)2(1)1B x x =-+--721-2-②2任务一:补全表格;任务二:观察表格不难发现,当x m =时代数式A 的值与当1x m =+时代数式B 的值相等,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代数式B 参照代数式A 取值延后,相应的延后值为1:换个角度来看,将代数式A ,B 变形,得到(A =③2)2-,22B x =-将A 与B 看成二次函数,则将A 的图象④(描述平移方式),可得到B 的图象.若代数式P 参照代数式A 取值延后,延后值为3,则代数式P =⑤.【分析】(1)先算乘方,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法即可求解;(2)①把1x =分别代入代数式A ,B 即可求得;②根据代数式B 参照代数式A 取值延后,相应的延后值为1,即可得出二次函数A 、B 平移的规律是向右平移1个单位,据此即可得出代数式P 参照代数式A 取值延后,延后值为3的P 的代数式.【解答】解:(1)原式19(5)2=-+--⨯19(10)=-+--1910=-++18=;(2)任务一:将1x =代入2212A x x =+-=;代入2(1)2(1)11B x x =-+--=-,故答案为:①2,②1-;任务二:将代数式A ,B 变形,得到2(1)2A x =+-,22B x =-将A 与B 看成二次函数,则将A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描述平移方式),可得到B 的图象.若代数式P 参照代数式A 取值延后,延后值为3,则代数式22(13)2(2)2P x x =+--=--.故答案为:①2;②1-;③1x +;④向右平移1个单位;⑤2(2)2P x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理解题意,能够准确地列出解析式,并进行求解即可.12.(2024•南山区校级模拟)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学习二次函数后,对函数2(||1)y x =--进行了探究.在经历列表、描点、连线步骤后,得到如图的函数图象.请根据函数图象,回答下列问题:【观察探究】:方程2(||1)1x --=-的解为:;【问题解决】:若方程2(||1)x a --=有四个实数根,分别为1x 、2x 、3x 、4x .①a 的取值范围是;②计算1234x x x x +++=;【拓展延伸】:①将函数2(||1)y x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函数21(|2|1)3y x =---+的图象?画出平移后的图象并写出平移过程;②观察平移后的图象,当123y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分析】(1)根据图象即可求得;(2)根据“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画出函数21(|21)3y x =---+的图象,根据图象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观察探究:①由图象可知,当函数值为1-时,直线1y =-与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2(||1)1x --=-的解.故答案为:2x =-或0x =或2x =.(2)问题解决:①若方程2(|1)x a --=有四个实数根,由图象可知a 的取值范围是10a -<<.故答案为:10a -<<.②由图象可知:四个根是两对互为相反数.所以12340x x x x +++=.故答案为:0.(3)拓展延伸:①将函数2(||1)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可得到函数21(|2|1)3y x =---+的图象,②当123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4x .故答案为:04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13.(2023•花山区一模)已知抛物线2y x ax b =++的顶点坐标为(1,2).(1)求a ,b 的值;(2)将抛物线2y x ax b =++向下平移m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1C ,存在点(,1)c 在1C 上,求m 的取值范围;(3)抛物线22:(3)C y x k =-+经过点(1,2),直线(2)y n n =>与抛物线2y x ax b =++相交于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2C 相交于点C 、D (点C 在点D 的左侧),求AD BC -的值.【分析】(1)根据对称轴公式以及当1x =时2y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根据(1)可知抛物线2223(1)2y x x x =-+=-+,再由平移性质得出抛物线1C 解析式,然后把点(,1)c 代入抛物线1C ,再根据方程有解得出m 的取值范围;(3)先求出抛物线2C 解析式,再求出A ,B ,C ,D 坐标,然后求值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得,1212aa b ⎧-=⎪⎨⎪++=⎩,解得23a b =-⎧⎨=⎩;(2)由(1)知,抛物线2223(1)2y x x x =-+=-+,将其向下平移m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1C ,∴抛物线1C 的解析式为2(1)2y x m =-+-,存在点(,1)c 在1C 上,2(1)21c m ∴-+-=,即2(1)1c m -=-有实数根,10m ∴- ,解得1m,m ∴的取值范围为1m;(3) 抛物线22:(3)C y x k =-+经过点(1,2),2(13)2k ∴-+=,解得2k =-,∴抛物线2C 的解析式为2(3)2y x =--,把(2)y n n =>代入到2(1)2y x =-+中,得2(1)2n x =-+,解得1x =1x =(1A ∴-,)n ,(1B +)n ,把(2)y n n =>代入到2(3)2y x =--中,得2(3)2n x =--,解得3x =或3x =+(3C ∴)n ,(3D +,)n ,(3(12AD ∴=+--=+,(1(32BC =+--=-+,(2(24AD BC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直线和抛物线交点,关键对平移性质的应用.14.(2023•环翠区一模)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1,0)和点(0,3).(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自变量x 满足13x -时,求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3)将此抛物线沿x 轴平移m 个单位长度后,当自变量x 满足15x时,y 的最小值为5,求m 的值.【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先求出1x =-及3x =时的函数值,结合函数的性质得到答案;(3)设此抛物线沿x 轴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后抛物线解析式为(2)2y x m l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当25m +>,此时5x =时,5y =,即(52)215m ---=,设此抛物线沿x 轴向左平移m 个单位后抛物线解析式为(2)21y x m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2m l -<,此时1x =时,5y =,即(12)215m ---=,然后分别解关于m 的方程即可.【解答】解:(1) 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点(1,0)和点(0,3),∴103b c c ++=⎧⎨=⎩,解得43b c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3y x x =-+;(2)当1x =-时,1438y =++=,当3x =时,91230y =-+=,2243(2)1y x x x =-+=-- ,∴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1)-,∴当13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18y - ;(3)设此抛物线x 轴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后抛物线解析式为(2)y x m =--21-,当自变量x 满足15x时,y 的最小值为5,25m ∴+>,即3m >,此时5x =时,5y =,即(52)m --215-=,解得13m =+,23m =-(舍去);设此抛物线沿x 轴向左平移m 个单位后抛物线解析式为(2)y x m =-+21-,当自变量x 满足15x时,y 的最小值为5,21m ∴-<,即1m >,此时1x =时,5y =,即2(12)15m ---=,解得11m =-+,21m =--(舍去),综上所述,m 的值为3+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 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也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15.(2023•南宁一模)如图1,抛物线21y x c =-+的图象经过(1,3).(1)求c 的值及抛物线1y 的顶点坐标;(2)当132x - 时,求1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3)如图2,将抛物线1y 向右平移m 个单位(0)m >,再向上平移2m 个单位得到新的抛物线2y ,点N 为抛物线1y 与2y 的交点.设点N 到x 轴的距离为n ,求n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当n 随m 的增大而减小时,m 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1,3)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得c 的值;根据抛物线解析式可以直接得到顶点坐标;(2)根据抛物线的性质知:当0x =时,1y 有最大值为4,当3x =-时,1y 有最小值为5-.然后求1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3)根据平移的性质“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即可得出抛物线2y 的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当06m < 时,0y ,2211(2)4344n m m m =--+=-++.当6m >时,0y <,2211(2)4344n y m m m =-=--=--.【解答】解:(1)抛物线21y x c =-+的图象经过(1,3),∴当0x =时,2113y c =-+=,解得4c =.∴214y x =-+.顶点坐标为(0,4);(2)10-< ,∴抛物线开口向下.当0x =时,1y 有最大值为4.当3x =-时,21(3)45y =--+=-.当12x =时,21115()424y =-+=.∴当3x =-时,1y 有最小值为5-.∴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4(5)1+-=-;(3)由题意知,新抛物线2y 的顶点为(,42)m m +,∴22()42y x m m =--++.当12y y =时,22()424x m m x --++=-+,化简得:2220mx m m -+=.又0m > ,∴112x m =-.∴2211(1)4(2)424y m m =--+=--+.当21(2)404m --+=时,解得12m =-;26m =, 104-<,∴抛物线开口向下.当06m < 时,0y ,2211(2)4344n m m m =--+=-++.当6m >时,0y <,2211(2)4344n y m m m =-=--=--.∴综上所述2213,06413,64m m m n m m m ⎧-++<⎪⎪=⎨⎪-->⎪⎩ (或21|(2)4|)4n m =--+.当26m <<时,n 随m 的增大而减小.【点评】本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难度偏大.16.(2023•奉贤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y ax bx =++的对称轴为直线2x =,顶点为A ,与x 轴分别交于点B 和点C (点B 在点C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D ,其中点C 的坐标为(3,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将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将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记为E ,联结DE .①如果//DE AC ,求四边形ACDE 的面积;②如果点E 在直线DC 上,点Q 在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DQE CDQ ∠=∠时,求点Q的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2)①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A ,C ,D 的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求得点E ,F 坐标,再利用四边形ACDE 的面积DFC EFCA S S ∆=+平行四边形解答即可;②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A ,C ,D 的坐标,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求得点E 坐标和线段DE ,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得线段FQ ,则结论可求.【解答】解:(1) 抛物线23y ax bx =++的对称轴为直线2x =,经过点(3,0)C ,∴229330b a a b ⎧-=⎪⎨⎪++=⎩,解得:14a b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43y x x =-+;(2)①2243(2)1y x x x =-+=-- ,(2,1)A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G ,1AG ∴=.令0x =,则3y =,(0,3)D ∴,3OD ∴=.令0y =,则2430x x -+=,解得:1x =或3x =,(1,0)B ∴.如果//DE AC ,需将抛物线向左平移,设DE 交x 轴于点F ,平移后的抛物线对称轴交x 轴于点H ,如图, 点C 的坐标为(3,0),3OC ∴=.由题意:45ACB ∠=︒,//DE AC ,45DFC ACB ∴∠=∠=︒.3OF OD ∴==,(3,0)F ∴-,由题意:1EH =,1FH EH ∴==,(4,1)E ∴--.//AE x 轴,//DE AC ,∴四边形EFCA 为平行四边形,2(4)6AE =--= ,616EFCA S ∴=⨯=平行四边形.1163922DFC S FC OD ∆=⨯⋅=⨯⨯= ,∴四边形ACDE 的面积6915DFC EFCA S S ∆=+=+=平行四边形;②如果点E 在直线DC 上,点Q 在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上,DQE CDQ ∠=∠,如图,当点Q 在x 轴的下方时,设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F ,由题意:1EF =.3OD OC == ,45ODC OCD ∴∠=∠=︒,45FCE OCD ∴∠=∠=︒,1CF EF ∴==,(4,1)E ∴-.CD ==,CE ==DE CD CE ∴=+=DQE CDQ ∠=∠ ,EQ DE ∴==1QF EF EQ ∴=+=,(4,1)Q ∴-;当点Q 在x 轴的上方时,此时为点Q ',DQ E CDQ ∠'=∠' ,EQ DE ∴'==,1Q F EQ EF ∴'='-=,(4Q ∴',1)-.综上,当DQE CDQ ∠=∠时,点Q 的坐标为(4,1)--或(4,1)-.【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三角形面积,直角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17.(2023•下城区校级模拟)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b =++,c 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3,1)A -,点(0,4)C -,顶点为点M ,过点A 作//AB x 轴,交y 轴于点D ,交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于点B ,连接BC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点M 的坐标:(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0)m m >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 ∆的内部(不包括ABC ∆的边界),求m 的取值范围;(3)若E 为y 轴上且位于点C 下方的一点,P 为直线AC 上一点,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以C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将点(3,1)A -,点(0,4)C -代入2y x bx c =++,即可求解;(2)求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1,5)m -,再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4y x =-,当顶点在直线AC 上时,2m =,当M 点在AB 上时,4m =,则24m <<;(3)设(0,)E t ,(,4)P p p -,2(,24)Q q q q --,分三种情况讨论:当CE 为菱形对角线时,CP CQ =,22222342(2)p q t q q q q q q =-⎧⎪=--⎨⎪=+-⎩,Q 点横坐标为1;②当CP 为对角线时,CE CQ =,22222824(4)(2)p q p t q q t q q q =⎧⎪-=+--⎨⎪+=+-⎩,Q 点横坐标为2;③当CQ 为菱形对角线时,CE CP =,222284(4)2p q q q t p t q =⎧⎪--=+-⎨⎪+=⎩,Q点横坐标为3【解答】解:(1)将点(3,1)A -,点(0,4)C -代入2y x bx c =++,∴4931c b c =-⎧⎨++=-⎩,解得24b c =-⎧⎨=-⎩,224y x x ∴=--,2224(1)5y x x x =--=-- ,∴顶点(1,5)M -;(2)由题可得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2(1)5y x m =--+,∴抛物线的顶点为(1,5)m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431b k b =-⎧⎨+=-⎩,解得14k b =⎧⎨=-⎩,4y x ∴=-,当顶点在直线AC 上时,53m -=-,2m ∴=,//AB x 轴,(1,1)B ∴--,当M 点在AB 上时,51m -=-,4m ∴=,24m ∴<<;(3)存在一点Q ,使以C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设(0,)E t ,(,4)P p p -,2(,24)Q q q q --,点E 在点C 下方,4t ∴<-,Q点在第四象限,01q ∴<<,①当CE 为菱形对角线时,CP CQ =,∴22222342(2)p q t q q q q q q =-⎧⎪=--⎨⎪=+-⎩,解得334q p t =⎧⎪=-⎨⎪=-⎩(舍)或116p q t =-⎧⎪=⎨⎪=-⎩,Q ∴点横坐标为1;②当CP 为对角线时,CE CQ =,∴22222824(4)(2)p q p t q q t q q q =⎧⎪-=+--⎨⎪+=+-⎩,解得222q p t =⎧⎪=⎨⎪=-⎩,Q ∴点横坐标为2,不符合题意;③当CQ 为菱形对角线时,CE CP =,∴222284(4)2p q q q t p t q =⎧⎪--=+-⎨⎪+=⎩,解得332p q t ⎧=⎪⎪=⎨⎪=-+⎪⎩(舍)或332p q t ⎧=-⎪⎪=-⎨⎪=--⎪⎩,Q ∴点横坐标为3-综上所述:Q 点横坐标为1或3-【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函数图象平移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8.(2023•即墨区一模)如图,题目中的黑色部分是被墨水污染了无法辨认的文字,导致题目缺少一个条件而无法解答,经查询结果发现,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43y x x =-+.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0,3)A ,(1,0)B ,.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请根据已有信息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2,1)C -(答案不唯一);(2)当函数值6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如图1,将函数243(0)y x x x =-+<的图象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与243(4)y x x x =-+ 的图象组成一个新的函数图象,记为L .若点(3,)P m 在L 上,求m 的值;(4)如图2,在(3)的条件下,点A 的坐标为(2,0),在L 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9OAQ S ∆=.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只需填一个在抛物线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即可;(2)求出6y =时,对应的x 值,再结合图象写出x 的取值范围即可;(3)求出抛物线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2(6)3y x =--,根据题意可知3x =时,P 点在抛物线2(6)3y x =--的部分上,再求m 的值即可;(4)分两种情况讨论:当Q 点在抛物线2(6)3y x =--的部分上时,设2(,1233)Q t t t -+,由212(1233)92OAQ S t t ∆=⨯⨯-+=,求出Q 点坐标即可;当Q 点在抛物线243y x x =-+的部分上时,设2(,41)Q m m m -+,由212(41)92OAQ S m m ∆=⨯⨯-+=,求出Q 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2,1)C -,故答案为:(2,1)C -(答案不唯一);(2)243y x x =-+ ,∴当2436x x -+=时,解得2x =2x =-∴当6y <时,22x <<+,故答案为:22x -<<+;(3)2243(2)1y x x x =-+=-- ,∴抛物线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2(6)1y x =--,当3x =时,点P 在抛物线2(6)1y x =--的部分上,8m ∴=;(4)存在点Q ,使得9OAQ S ∆=,理由如下:当Q 点在抛物线2(6)1y x =--的部分上时,设2(,1235)Q t t t -+,212(1235)92OAQ S t t ∆∴=⨯⨯-+=,解得6t =+6t =,4t ∴<,6t ∴=-(6Q ∴-,9);当Q 点在抛物线243y x x =-+的部分上时,设2(,43)Q m m m -+,212(43)92OAQ S m m ∆∴=⨯⨯-+=,解得2m =+或2m =-4m ,2m ∴=+,2Q ∴,9);综上所述:Q 点坐标为(6,9)或2+,9).【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函数图象平移的性质,数形结合解题是关键.19.(2023•武侯区模拟)定义:将二次函数l 的图象沿x 轴向右平移t ,再沿x 轴翻折,得到新函数l '的图象,则称函数l '是函数l 的“t 值衍生抛物线”.已知2:23l y x x =--.(1)当2t =-时,①求衍生抛物线l '的函数解析式;②如图1,函数l 与l '的图象交于(M ,)n ,(,N m -两点,连接MN .点P 为抛物线l '上一点,且位于线段MN 上方,过点P 作//PQ y 轴,交MN 于点Q ,交抛物线l 于点G ,求QNG S ∆与PNG S ∆存在的数量关系.(2)当2t =时,如图2,函数l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函数l '与x 轴交于D ,E 两点,与y 轴交于点F .点K 在抛物线l '上,且EFK OCA ∠=∠.请直接写出点K 的横坐标.【分析】(1)①利用抛物线的性质和衍生抛物线的定义解答即可;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MN 的解析式,设2(,23)P m m m --+,则得到(,2)Q m m -,2(,23)G m m m --,利用m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PQ ,QG 的长,再利用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底的比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函数解析式求得点A ,B ,C ,D ,E ,F 的坐标,进而得出线段OA ,OC ,OD ,OE ,AC ,OF 的长,设直线FK 的解析式为5y kx =-,设直线FK 交x 轴于点M ,过点M 作MN EF ⊥于点N ,用k 的代数式表示出线段OM .FM ,ME 的长,利用EFK OCA ∠=∠,得到sin sin EFK OCA ∠=∠,列出关于k 的方程,解方程求得k 值,将直线FK 的解析式与衍生抛物线l '的函数解析式联立即可得出结论.。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解析含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解析含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对称与旋转的解析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将ABC V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E V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为,,1,D E AB =则BD 的长为( )A .1B .2C .2D .22【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D=AB=1,∠BAD=90°,即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 .【详解】由旋转得到AD=AB=1,∠BAD=90°,∴BD= 22AB AD +=2211+=2,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找到直角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ABC ∆是O e 的内接三角形,45A ∠=︒,1BC =,把ABC ∆绕圆心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EB ∆,点A 的对应点为点D ,则点A ,D 之间的距离是()A .1B 2C 3D .2【答案】A【解析】【分析】 连接AD ,构造△ADB ,由同弧所对应的圆周角相等和旋转的性质,证△ADB 和△DBE 全等,从而得到AD=BE=BC=1.【详解】如图,连接AD ,AO ,DO∵ABC ∆绕圆心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EB ∆,∴AB=DE ,90AOD ∠=︒,45CAB BDE ∠=∠=︒ ∴1452ABD AOD ∠=∠=︒(同弧所对应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即45ABD EDB ∠=∠=︒,又∵DB=BD ,∴DAB BED ∠=∠(同弧所对应的圆周角相等),在△ADB 和△DBE 中 ABD EDB AB EDDAB BED ∠=∠⎧⎪=⎨⎪∠=∠⎩∴△ADB ≌△EBD (ASA ),∴AD=EB=BC=1.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圆中的计算问题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顶点在圆上,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角圆周角;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将▱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A 落在点E 处,交BC 于点F ,若ABD 48∠=o ,CFD 40∠=o ,则E ∠为( )A .102oB .112oC .122oD .92o【答案】B【解析】【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ADB BDF DBC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1BDF DBC DFC 202∠∠∠===o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 ∠,即可得【详解】AD //BC Q ,ADB DBC ∠∠∴=,由折叠可得ADB BDF ∠∠=,DBC BDF ∠∠∴=,又DFC 40∠=o Q ,DBC BDF ADB 20∠∠∠∴===o ,又ABD 48∠=o Q ,ABD ∴V 中,A 1802048112∠=--=o o o o ,E A 112∠∠∴==o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B ∠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在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四种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详解】解: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菱形、矩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题关键是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5.如图,△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使得点C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则以下结论:①AC =AF ;②∠FAB =∠EAB ;③EF =BC ;④∠EAB =∠F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解析】【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即可解答.【详解】由旋转可知△ABC ≌△AEF ,∴AC=AF ,EF=BC ,①③正确,∠EAF=∠BAC ,即∠EAB+∠BAF=∠BAF+∠FAC ,∴∠EAB=∠FAC ,④正确,②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属于简单题,熟悉旋转的性质,利用旋转的性质找到对应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6.已知点P (a +1,12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P (1a +,12a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四象限,∴P 点在第二象限,∴10a +<,102a -+>,解得:1a <-,则a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故选C .考点: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7.如图,O 是AC 的中点,将面积为216cm 的菱形ABCD 沿AC 方向平移AO 长度得到菱形OB C 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28cmB .26cmC .24cmD .22cm【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得,▱ABCD ∽▱OECF ,且AO=OC=12AC ,故四边形OECF 的面积是▱ABCD 面积的14【详解】 解:如图,由平移的性质得,▱ABCD ∽▱OECF ,且AO=OC=12AC 故四边形OECF 的面积是▱ABCD 面积14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cm 2.故选:C【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以及菱形的性质和平移性质的综合运用.关键是 应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答问题.8.下面是同学们利用图形变化的知识设计的一些美丽的图案,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9.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 中,∠A=60°,点E 在BC 边上,将菱形纸片ABCD 沿DE 折叠,点C 落在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C′处,则∠DEC 的大小为( )A .30°B .45°C .60°D .75°【答案】D【解析】【分析】 连接BD ,由菱形的性质及60A ∠=︒,得到ABD △为等边三角形,P 为AB 的中点,利用三线合一得到DP 为角平分线,得到30ADP ∠=︒,120ADC =∠︒,60C ∠=°,进而求出90PDC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45CDE PDE ∠=∠=︒,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详解】解:连接BD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 AD =,∵60A ∠=︒,∴ABD △为等边三角形,120ADC =∠︒,60C ∠=°,∵P 为AB 的中点,∴DP 为ADB ∠的平分线,即30ADP BDP ∠=∠=︒,∴90PDC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45CDE PDE ∠=∠=︒,在DEC V 中,()18075DEC CDE C ∠=︒-∠+∠=︒.【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0.下列图案由正多边形拼成,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答案】B【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A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B .有一个内角为45°的直角三角形C .有两个内角分别为50°和80°的三角形D .有两个内角分别为55°和65°的三角形【答案】D【解析】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B.有一个内角为45度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C.有两个内角分别为50度和80度的三角形,第三个角是50度,故是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D.有两个内角分别为55度和65度的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D.12.如图,将ABC V 沿BC 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DEF V ,若ABC V 的周长等于9,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等于( )A .13B .12C .11D .10【解析】【分析】先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AD、CF,进而完成解答.【详解】解:将△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AD=CF=1,AC=DF,又∵△ABC的周长等于9,∴四边形ABFD的周长等于9+1+1=11.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通过平移确定AD=CF=1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即是中心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判断出.【详解】A.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不符合题意;B.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不符合题意;C. 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不符合题意;D. 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14.如图,一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以下面的“姿态”从直线l的左侧水平平移至右侧(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线),其中,平移的距离是()A .1B .2C .3D .2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如图连接AA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2,如图,平移的距离AA '=的长度123=+=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移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平移的性质求解.1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16.如图,正方形OABC 的两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5,3D 在边AB 上,以C 为中心,把CDB △旋转90︒,则旋转后点D 的对应点'D 的坐标是( )A .()2,10B .()2,0-C .()2,10或()2,0-D .()10, 2或()2,0-【答案】C【解析】【分析】 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BD 、BC 的长,再分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两种情况,然后分别根据旋转的性质求解即可得.【详解】Q 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5,3)D5,3,2,90BC OC AB OA AD BD AB AD B ∴======-=∠=︒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1)如图,把CDB △逆时针旋转90︒,此时旋转后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y 轴上,旋转后点D 的对应点D ¢落在第一象限由旋转的性质得:2,5,90B D BD B C BC CB D B '''''====∠=∠=︒10OB OC B C ''∴=+=∴点D ¢的坐标为(2,10)(2)如图,把CDB △顺时针旋转90︒,此时旋转后点B 的对应点B ''与原点O 重合,旋转后点D 的对应点D ''落在x 轴负半轴上由旋转的性质得:2,5,90B D BD B C BC CB D B ''''''''''====∠=∠=︒∴点D ''的坐标为(2,0)-综上,旋转后点D 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2,10)或(2,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知识点,依据题意,正确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17.如图,在▱ABCD中,E为边AD上的一点,将△DEC沿CE折叠至△D′EC处,若∠B=48°,∠ECD=25°,则∠D′EA的度数为()A.33°B.34°C.35°D.36°【答案】B【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D=∠B,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EC,即为∠D'EC,而∠AEC易求,进而可得∠D'EA的度数.【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48°,由折叠的性质得:∠D'=∠D=48°,∠D'EC=∠DEC=180°﹣∠D﹣∠ECD=107°,∴∠AEC=180°﹣∠DEC=180°﹣107°=73°,∴∠D'EA=∠D'EC﹣∠AEC=107°﹣73°=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线段长相等②角是轴对称图形③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④矩形是轴对称图形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解:①叙述不清,正确的应该是“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正确,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③错误,线段本身也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④正确,非正方形的矩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故选C.19.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指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而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据此进一步判断求出答案即可.【详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0.在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二次函数平移旋转总归纳及二次函数典型习题

二次函数平移旋转总归纳及二次函数典型习题

二次函数平移旋转总归纳及二次函数典型习题二次函数平移旋转总归纳及二次函数典型习题二次函数图像平移、旋转总归纳一、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平移,先作出二次函数y=2x2+1的图象①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2x2+4;②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2x2-3;③向左平移5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2(x+5)2+1;④向右平移6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2(x-6)2+1.由此可以归纳二次函数y=ax2+c向上平移m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ax2+c+m;向下平移m 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ax+c-m;向左平移n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a(x+n)2+c;向右平移n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a(x-n)2+c,二、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翻折在一张纸上作出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⑤沿x轴把这张纸对折,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x2+2x-3.⑥沿y 轴把这张纸对折,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x2+2x-3由此可以归纳二次函数y=ax2+bx+c若沿x轴翻折,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ax2-bx-c,若沿y轴翻折,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ax2-bx+c三、二次函数的图象的旋转,将二次函数y=-2x+x-1的图象,绕原点旋转180°,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221221x-x+1;由此可以归纳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绕原点旋转180°,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ax2-bx-c.(备用图如下)1、(202*桂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x2+2x+3绕着它与y轴的交点旋转180°,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A.y=-(x+1)2+2 B.y=-(x-1)2+4C.y=-(x-1)2+2D.y=-(x+1)2+42、(202*浙江宁波中考)把二次函数y=(x-1)2+2的图象绕原点旋转180°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________.3、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s(单位:m)与滑行的时间t(单位:s)的函数关系式是s=60t-1.5t2,飞机着陆后滑行的最远距离是()A.600m B.300mC.1200mD.400m4、(202*襄阳)某一型号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y(单位:m)与滑行时间x(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60x-1.5x2,该型号飞机着陆后滑行m才能停下来.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2,0),(x1,0)且1<x1<2,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在点(0,2)的下方,下列结论:①a<b<0;②2a+c>0;③4a+c<0,④2a-b+l>0.其中的有正确的结论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6、已知二次函数y=ax2(a≥1)的图像上两点A、B的横坐标分别是-1、2,点O是坐标原点,如果△AOB是直角三角形,则△OAB的周长为。

图形的旋转、翻折与平移-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图形的旋转、翻折与平移-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图形的旋转、翻折与平移一、单选题1.(2022·浙江湖州)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cm得到对应的△A′B′C′.若B′C=2cm,则BC′的长是()A.2cm B.3cm C.4cm D.5cm【答案】C【分析】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B′=CC′=1,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BC沿BC方向平移1cm得到△A′B′C′,∵BB′=CC′=1cm,∵B′C=2cm,∵BC′= BB′+ B′C+CC′=1+2+1=4(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记性质得到相等的线段是解题的关键.2.(2022·浙江嘉兴)“方胜”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饰,其图案由两个全等正方形相叠组成,寓意是同心'''',形成一个“方吉祥.如图,将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方向平移1cm得到正方形A B C D胜”图案,则点D,B′之间的距离为()A.1cm B.2cm C.2-1)cm D.21)cm【答案】D【分析】先求出BD,再根据平移性质求得BB'=1cm,然后由BD BB-′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BD=22cm,由平移性质得BB'=1cm,∵点D,B′之间的距离为DB'=BD BB-′=(221-)cm,【点睛】本题考查平移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移性质是解答的关键.3.(2021·浙江丽水)四盏灯笼的位置如图.已知A,B,C,D的坐标分别是(−1,b),(1,b),(2,b),(3.5,b),平移y轴右侧的一盏灯笼,使得y轴两侧的灯笼对称,则平移的方法可以是()A.将B向左平移4.5个单位B.将C向左平移4个单位C.将D向左平移5.5个单位D.将C向左平移3.5个单位【答案】C【分析】直接利用利用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点A (−1,b) 关于y轴对称点为B (1,b),C (2,b)关于y轴对称点为(-2,b),需要将点D (3.5,b) 向左平移3.5+2=5.5个单位,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的关系是解题关键.4.(2021·浙江绍兴)数学兴趣小组同学从“中国结”的图案(图1)中发现,用相同的菱形放置,可得到更多的菱形.如图2,用2个相同的菱形放置,得到3个菱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用3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6个菱形B.用4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16个菱形C.用5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27个菱形D.用6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41个菱形【分析】根据平移和大菱形的位置得出菱形的个数进行判定即可【详解】如图所示,用2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3个菱形;用3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8个菱形,用4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16个菱形,用5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29个菱形,用6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47个菱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菱形的判定,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5.(2020·浙江台州)如图,把∵ABC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 ,则顶点C (0,-1)对应点的坐标为( )A .(0,0)B .(1,2)C .(1,3)D .(3,1) 【答案】D 【分析】先找到顶点C 的对应点为F ,再根据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即可得到坐标.【详解】∵顶点C 的对应点为F ,由图可得F 的坐标为(3,1),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直角坐标系的特点.6.(2022·浙江台州)如图是战机在空中展示的轴对称队形.以飞机B ,C 所在直线为x 轴、队形的对称轴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飞机E 的坐标为(40,a ),则飞机D 的坐标为( )A .(40,)a -B .(40,)a -C .(40,)a --D .(,40)a -【答案】B 【分析】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点E 与点D 关于y 轴对称,∵飞机E 的坐标为(40,a ),∵飞机D 的坐标为(-40,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的符号关系是解题关键.7.(2020·浙江台州)把一张宽为1cm 的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成如图所示的阴影图案,顶点A ,D 互相重合,中间空白部分是以E 为直角顶点,腰长为2cm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纸片的长AD (单位:cm )为( )A .732+B .742+C .832+D .842+【答案】D 【分析】如图,过点M 作MH∵A'R 于H ,过点N 作NJ∵A'W 于J .想办法求出AR ,RM ,MN ,NW ,WD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过点M 作MH∵A'R 于H ,过点N 作NJ∵A'W 于J .由题意∵E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M=EN=2,MN=22∵四边形EMHK 是矩形,∵EK= A'K=MH=1,KH=EM=2,∵∵RM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RH=MH=1,RM=2,同法可证NW=2,题意AR=R A'= A'W=WD=4,∵AD=AR+RM+MN+NW+DW=4+2+22+2+4=842+.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或特殊四边形解决问题.8.(2022·浙江衢州)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180 ,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互为中心对称图形)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此项不符合题意;B、是中心对称图形,此项符合题意;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此项不符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熟记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9.(2020·浙江绍兴)如图,点O为矩形ABCD的对称中心,点E从点A出发沿AB向点B运动,移动到点B停止,延长EO交CD于点F,则四边形AECF形状的变化依次为()A.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B.平行四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C.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矩形D.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矩形【答案】B【分析】根据对称中心的定义,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四边形AECF形状的变化情况.【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四边形AECF形状的变化依次为平行四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故选:B.【点睛】考查了中心对称,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根据EF与AC的位置关系即可求解.二、填空题10.(2022·浙江台州)如图,△ABC的边BC长为4cm.将△ABC平移2cm得到△A′B′C′,且BB′∵BC,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2cm.【答案】8【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平移的性质S △A ′B ′C ′=S △ABC ,BC =B ′C ′,BC ∵B ′C ′,∵四边形B ′C ′CB 为平行四边形,∵BB ′∵BC ,∵四边形B ′C ′CB 为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S △A ′B ′C ′+S 矩形B ′C ′CB -S △ABC=S 矩形B ′C ′CB=4×2=8(cm 2).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1.(2022·浙江金华)如图,在Rt ABC 中,90,30,2cm ACB A BC ∠=︒∠=︒=.把ABC 沿AB 方向平移1cm ,得到A B C ''',连结CC ',则四边形AB C C ''的周长为_____cm .【答案】823+【分析】通过勾股定理,平移的特性,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分别计算出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再计算出周长即可.【详解】解:∵90,30,2cm ACB A BC ∠=︒∠=︒=,∵AB =2BC =4,∵AC =2216423AB BC -=-=,∵把ABC 沿AB 方向平移1cm ,得到A B C ''',∵1CC '=,=4+1=5AB ', =2B C BC ''=,∵四边形的周长为:23152823+++=+,故答案为:823+.【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平移的特性,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能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2022·浙江嘉兴)如图,在扇形AOB 中,点C ,D 在AB 上,将CD 沿弦CD 折叠后恰好与OA ,OB 相切于点E ,F .已知120AOB ∠=︒,6OA =,则EF 的度数为_______;折痕CD 的长为_______.【答案】 60°##60度 46【分析】根据对称性作O 关于CD 的对称点M ,则点D 、E 、F 、B 都在以M 为圆心,半径为6的圆上,再结合切线的性质和垂径定理求解即可.【详解】作O 关于CD 的对称点M ,则ON =MN连接MD 、ME 、MF 、MO ,MO 交CD 于N∵将CD 沿弦CD 折叠∵点D 、E 、F 、B 都在以M 为圆心,半径为6的圆上∵将CD 沿弦CD 折叠后恰好与OA ,OB 相切于点E ,F .∵ME ∵OA ,MF ∵OB∵90MEO MFO ∠=∠=︒∵120AOB ∠=︒∵四边形MEOF 中36060EMF AOB MEO MFO ∠=︒-∠-∠-∠=︒即EF 的度数为60°;∵90MEO MFO ∠=∠=︒,ME MF =∵MEO MFO ≅(HL )∵1302EMO FMO FME ∠=∠=∠=︒ ∵643cos cos30ME OM EMO ===∠︒∵23MN =∵MO ∵DC∵222216(23)262DN DM MN CD =-=-== ∵46CD =故答案为:60°;46【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3.(2020·浙江金华)图1是一个闭合时的夹子,图2是该夹子的主视示意图,夹子两边为AC ,BD (点A与点B 重合),点O 是夹子转轴位置,O E ∵AC 于点E ,OF ∵BD 于点F ,OE=OF=1cm ,AC =BD =6cm , CE =DF , CE :AE =2:3.按图示方式用手指按夹子,夹子两边绕点O 转动.(1)当E ,F 两点的距离最大值时,以点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 cm .(2)当夹子的开口最大(点C 与点D 重合)时,A ,B 两点的距离为_____cm .【答案】1660 13【分析】(1)当E、O、F三点共线时,E、F两点间的距离最大,此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可得AB=CD=EF=2cm,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周长即可.(2)当夹子的开口最大(点C与D重合)时,连接OC并延长交AB于点H,可得CH AB⊥,AH=BH,利用已知先求出125CE cm=,在Rt△OE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O的长,由sinOE AHECOCO AAC∠==,求出AH,从而求出AB=2AH的长.【详解】(1)当E、O、F三点共线时,E、F两点间的距离最大,此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EF=2cm,∵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为2+6+2+6=16cm.(2)当夹子的开口最大(点C与D重合)时,连接OC并延长交AB于点H,∵CH AB⊥,AH=BH,∵AC=BD=6cm,CE∵AE=2∵3,∵125CE cm=,在Rt△OEF中,2213 5CO OE CE=+=,∵sinOE AHECOCO AAC∠==,3013AH=,∴AB=2AH=60 13.故答案为16,60 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与旋转的结合,做题时准确理解题意利用已知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4.(2022·浙江温州)如图,在26⨯的方格纸中,已知格点P,请按要求画格点图形(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使P为其中一边的中点,再画出该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2)在图2中画一个以P为一个顶点的钝角三角形,使三边长都不相等,再画出该三角形绕点P旋转180︒后的图形.【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合适的图形即可,注意本题答案不唯一,主要作出的图形符合题意即可;(2)根据题意画出合适的图形即可,注意本题答案不唯一,主要作出的图形符合题意即可.(1)画法不唯一,如图1或图2等.(2)画法不唯一,如图3或图4等.【点睛】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注意不要忘记画出平移后或旋转后的图形.15.(2022·浙江丽水)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相应格点图形.(1)如图1,作一条线段,使它是AB向右平移一格后的图形;(2)如图2,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使AB和AC是它的两条边;(3)如图3,作一个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不等于1.【答案】(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3)画图见解析【分析】(1)分别确定A,B平移后的对应点C,D,从而可得答案;(2)确定线段AB,AC关于直线BC对称的线段即可;(3)分别计算ABC的三边长度,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确定DEF的三边长度,再画出DEF 即可.(1)解:如图,线段CD即为所求作的线段,(2)如图,四边形ABDC是所求作的轴对称图形,(3)如图,如图,DEF 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221310,2,AB AC而2,BC = 同理:2226210,22,DFDE 而4,EF1,2AB AC BC DF DE EF.ABC DF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的作图,轴对称的作图,相似三角形的作图,掌握平移轴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2021·浙江温州)如图44⨯与66⨯的方格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图1是绘成的七巧板图案,它由7个图形组成,请按以下要求选择其中一个并在图2、图3中画出相应的格点图形(顶点均在格点上).(1)选一个四边形画在图2中,使点P 为它的一个顶点,并画出将它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图形. (253中.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七巧板中有两个四边形,分别是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根据题意可画出4种图形任意选一种即可,(2)七巧板中有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有直角边长2的两个,直角边长22的两个,直角边长2 的一个,根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画法不唯一,当选四边形为正方形时可以是如图1或图2;当四边形式平行四边形时可以是图3或图4.(2)画法不唯一,当直角边长为2时,扩大5即直角边长为10利用勾股定理画出直角边长为10直角三角形可以是如图5或图6当直角边长为22时,扩大5即直角边长为210利用勾股定理画出直角边长为210直角三角形可以是如图7或图8等.【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作图,平移,二次根式的乘法,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2022·浙江宁波)图1,图2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小等边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线段AB的端点均在格点上,分别按要求画出图形.(1)在图1中画出等腰三角形ABC,且点C在格点上.(画出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以AB为边的菱形ABDE,且点D,E均在格点上.【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利用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即可;(1)答案不唯一.(2)【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熟练掌握特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性质才能准确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18.(2020·浙江宁波)图1,图2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等边三角形已涂上阴影.请在余下的空白小等边三角形中,分别按下列要求选取一个涂上阴影:(1)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2)使得4个阴影小等边三角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请将两个小题依次作答在图1,图2中,均只需画出符合条件的一种情形)【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画出图形构成一个大的等边三角形即可(答案不唯一).(2)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画出图形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可(答案不唯一).【详解】解:(1)轴对称图形如图1所示.(2)中心对称图形如图2所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中心对称设计图案,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9.(2020·浙江金华)如图,在∵ABC 中,AB =42∵B =45°,∵C =60°. (1)求BC 边上的高线长.(2)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F 在边AC 上,连结EF ,沿EF 将∵AEF 折叠得到∵PEF . ∵如图2,当点P 落在BC 上时,求∵AEP 的度数. ∵如图3,连结AP ,当PF ∵AC 时,求AP 的长.【答案】(1)4;(2)∵90°;∵26【分析】(1)如图1中,过点A 作AD∵BC 于D .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D 即可. (2)∵证明BE=EP ,可得∵EPB=∵B=45°解决问题. ∵如图3中,由(1)可知:AC=83sin 603AD =︒,证明∵AEF∵∵ACB ,推出AF AE AB AC =,由此求出AF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如图1,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 在Rt∵ABD 中,sin 45AD AB =⋅︒=2422⨯=4.(2)∵如图2,∵∵AEF ∵∵PEF , ∵AE =EP . 又∵AE =BE , ∵BE =EP , ∵∵EPB =∵B =45°, ∵∵AEP =90°.∵如图3,由(1)可知:在Rt∵ADC 中,83sin 603AD AC ==︒. ∵PF ∵AC , ∵∵PF A =90°. ∵∵AEF ∵∵PEF ,∵∵AFE =∵PFE =45°,则∵AFE =∵B . 又∵∵EAF =∵CAB , ∵∵EAF ∵∵CAB ,∵AF AB=AE AC ,即42AF =22833, ∵AF =23,在Rt∵AFP 中,AF =PF ,则AP =2AF =26.【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2021·浙江嘉兴)小王在学习浙教版九上课本第72页例2后,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将一个矩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090αα︒<≤︒,得到矩形'''AB C D[探究1]如图1,当90α=︒时,点'C 恰好在DB 延长线上.若1AB =,求BC 的长.[探究2]如图2,连结'AC ,过点'D 作'//'D M AC 交BD 于点M .线段'D M 与DM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探究3]在探究2的条件下,射线DB 分别交'AD ,'AC 于点P ,N (如图3),MN ,PN 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探究1]152BC +=;[探究2]'D M DM =,证明见解析;[探究3]2MN PN DN =⋅,证明见解析 【分析】[探究1] 设BC x =,根据旋转和矩形的性质得出''//D C DA ,从而得出''D C B ADB ∆∆∽,得出比例式'''D C D BAD AB=,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探究2] 先利用SAS 得出''AC D DBA ∆∆≌,得出'DAC ADB ∠=∠,'ADB AD M ∠=∠,再结合已知条件得出''MDD MD D ∠=∠,即可得出'D M DM =;[探究3] 连结AM ,先利用SSS 得出ADM ADM ∆∆≌,从而证得MN AN =,再利用两角对应相等得出NPA NAD ∆∆∽,得出PN ANAN DN=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探究1]如图1,设BC x =.∵矩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矩形'''AB C D , ∵点A ,B ,'D 在同一直线上.∵'AD AD BC x ===,'1DC AB AB ===, ∵''1D B AD AB x =-=-. ∵'90BAD D ∠=∠=︒, ∵//D C DA ''.又∵点'C 在DB 延长线上, ∵''D C B ADB ∆∆∽, ∵'''D C D BAD AB =,∵111x x -=. 解得1152x +=,2152x -=(不合题意,舍去)∵152BC +=. [探究2] 'D M DM =. 证明:如图2,连结'DD .∵'//'D M AC , ∵'''AD M D AC ∠=∠.∵'AD AD =,''90AD C DAB ∠=∠=︒,''D C AB =,∵()''AC D DBA SAS ∆∆≌.∵'D AC ADB '∠=∠,'ADB AD M ∠=∠,∵AD AD =,''ADD AD D ∠=∠,∵''MDD MD D ∠=∠,∵'D M DM =.[探究3]关系式为2MN PN DN =⋅.证明:如图3,连结AM .∵'D M DM =,'AD AD =,AM AM =,∵()ADM AD M SSS '∆∆≌.∵'MAD MAD ∠=∠,∵AMN MAD NDA ∠=∠+∠,'NAM MAD NAP ∠=∠+∠,∵AMN NAM ∠=∠,∵MN AN =.在NAP ∆与NDA ∆中,ANP DNA ∠=∠,NAP NDA ∠=∠,∵NPA NAD ∆∆∽,∵PN AN AN DN=, ∵2AN PN DN =⋅.∵2MN PN DN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21.(2020·浙江绍兴)如图1,矩形DEFG中,DG=2,DE=3,Rt∵ABC中,∵ACB=90°,CA=CB=2,FG,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O,且FG∵BC,OG=2,OC=4.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C′.(1)当α=30°时,求点C′到直线OF的距离.(2)在图1中,取A′B′的中点P,连结C′P,如图2.∵当C′P与矩形DEFG的一条边平行时,求点C′到直线DE的距离.∵当线段A′P与矩形DEFG的边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求该交点到直线DG的距离的取值范围.【答案】(1)点C′到直线OF的距离为23;(2)∵点C′到直线DE的距离为22±2;∵2≤d<4417或d=3.【分析】(1)过点C′作C′H∵OF于H.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求出CH即可.(2)∵分两种情形:当C′P∵OF时,过点C′作C′M∵OF于M;当C′P∵DG时,过点C′作C′N∵FG于N.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分别求出C′M,C′N即可.∵设d为所求的距离.第一种情形:当点A′落在DE上时,连接OA′,延长ED交OC于M.当点P落在DE上时,连接OP,过点P作PQ∵C′B′于Q.结合图象可得结论.第二种情形:当A′P与FG相交,不与EF相交时,当点A′在FG上时,A′G=25﹣2,即d=25﹣2;当点P落在EF上时,设OF交A′B′于Q,过点P作PT∵B′C′于T,过点P作PR∵OQ交OB′于R,连接OP.求出QG可得结论.第三种情形:当A′P经过点F时,此时显然d=3.综上所述即可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过点C′作C′H∵OF于H.∵∵A′B′C′是由∵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C′O=CO=4,在Rt∵HC′中,∵∵HC′O=α=30°,∵C′H=C′O•cos30°=23,∵点C′到直线OF的距离为23.(2)∵如图,当C′P∵OF时,过点C′作C′M∵OF于M.∵∵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为A′B′的中点,∵∵A′C′P=45°,∵∵A′C′O=90°,∵∵OC′P=135°.∵C′P∵OF,∵∵O=180°﹣∵OC′P=45°,∵∵OC′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M =C′O•cos45°=4×22=22, ∵点C′到直线DE 的距离为222-.如图,当C′P∵DG 时,过点C′作C′N∵FG 于N .同法可证∵OC′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N =22,∵GD=2,∵点C′到直线DE 的距离为222+.∵设d 为所求的距离.第一种情形:如图,当点A′落在DE 上时,连接OA′,延长ED 交OC 于M .∵OC=4,AC=2,∵ACO=90°,2216425OA CO AC =+∴+==∵OM =2,∵OMA′=90°,∵A′M =22A O OM '-=()22252-=4,∵DM=2,∵A′D=A′M-DM=4-2=2,即d=2,如图,当点P落在DE上时,连接OP,过点P作PQ∵C′B′于Q.∵P为A′B′的中点,∵A′C′B′=90°,∵PQ∵A′C′,∵'12 B P C Q PQB A BC A C'''''''===∵B′C′=2∵PQ=1,C'Q=1,∵Q点为B′C′的中点,也是旋转前BC的中点,∵OQ=OC'+C'Q=5∵OP=2251+=26,∵PM=2226422OP OM-=-=,∵PD=222PM DM-=-,∵d=22﹣2,∵2≤d≤22﹣2.第二种情形:当A′P与FG相交,不与EF相交时,当点A′在FG上时,A′G=25﹣2,即d=25﹣2,如图,当点P落在EF上时,设OF交A′B′于Q,过点P作PT∵B′C′于T,过点P作PR∵OQ交OB′于R,连接OP.由上可知OP=26,OF=5,∵FP=22OP OF-=2625-=1,∵OF=OT,PF=PT,∵F=∵PTO=90°,∵Rt∵OPF∵Rt∵OPT(HL),∵∵FOP=∵TOP,∵PR∵OQ,∵∵OPR=∵POF,∵∵OPR=∵POR,∵OR=PR,∵PT2+TR2=PR2,22215PR PR∴+(﹣)=∵PR=2.6,RT=2.4,∵∵B′PR∵∵B′QO,∵B ROB''=PRQO,∵3.46=2.6OQ,∵OQ=78 17,∵QG=OQ﹣OG=4417,即d=4417∵25﹣2≤d<44 17,第三种情形:当A′P经过点F时,如图,此时FG=3,即d=3.综上所述,2≤d<4417或d=3.【点睛】(1)本题考查了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线段长,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构建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2)∵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题目条件进行分类讨论,然后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相应的线段长即可.∵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辅助线的作法,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能够根据情况对题目进行分类讨论,通过不同情形,能够作出辅助线,在解决本题的过程中要求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2.(2020·浙江嘉兴)在一次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小兵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ABC和DEF拼在一起,使点A与点F重合,点C与点D重合(如图1),其中∵ACB=∵DFE=90°,BC=EF=3cm,AC=DF=4cm,并进行如下研究活动.活动一:将图1中的纸片DEF沿AC方向平移,连结AE,BD(如图2),当点F与点C重合时停止平移.【思考】图2中的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发现】当纸片DEF平移到某一位置时,小兵发现四边形ABDE为矩形(如图3).求AF的长.活动二:在图3中,取AD的中点O,再将纸片DEF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α度(0≤α≤90),连结OB,OE (如图4).【探究】当EF平分∵AEO时,探究OF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思考】是,理由见解析;【发现】94;【探究】BD =2OF ,理由见解析; 【分析】【思考】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 =DE ,∵BAC =∵EDF ,则AB ∵DE ,可得出结论;【发现】连接BE 交AD 于点O ,设AF =x (cm ),则OA =OE =12(x +4),得出OF =OA ﹣AF =2﹣12x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1123424x x ⎛⎫-+=+ ⎪⎝⎭,解方程求出x ,则AF 可求出; 【探究】如图2,延长OF 交AE 于点H ,证明∵EFO ∵∵EFH (ASA ),得出EO =EH ,FO =FH ,则∵EHO =∵EOH =∵OBD =∵ODB ,可证得∵EOH ∵∵OBD (AAS ),得出BD =OH ,则结论得证.【详解】解:【思考】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如图,∵∵ABC ∵∵DEF ,∵AB =DE ,∵BAC =∵EDF ,∵AB ∵DE ,∵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发现】如图1,连接BE 交AD 于点O ,∵四边形ABDE 为矩形,∵OA =OD =OB =OE ,设AF =x (cm ),则OA =OE =12(x +4),∵OF =OA ﹣AF =2﹣12x ,在Rt∵OFE 中,∵OF 2+EF 2=OE 2,∵()2221123424x x ⎛⎫-+=+ ⎪⎝⎭, 解得:x =94, ∵AF =94cm . 【探究】BD =2OF ,证明:如图2,延长OF 交AE 于点H ,∵四边形ABDE 为矩形,∵∵OAB =∵OBA =∵ODE =∵OED ,OA =OB =OE =OD ,∵∵OBD =∵ODB ,∵OAE =∵OEA ,∵∵ABD +∵BDE +∵DEA +∵EAB =360°,∵∵ABD +∵BAE =180°,∵AE ∵BD ,∵∵OHE =∵ODB ,∵EF 平分∵OEH ,∵∵OEF =∵HEF ,∵∵EFO =∵EFH =90°,EF =EF ,∵∵EFO ∵∵EFH (ASA ),∵EO =EH ,FO =FH ,∵∵EHO =∵EOH =∵OBD =∵ODB ,∵∵EOH ∵∵OBD (AAS ),∵BD =OH =2OF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综合变换,涉及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准确识图,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中考数学中的旋转翻折类问题专项训练经典汇编(共30题)

中考数学中的旋转翻折类问题专项训练经典汇编(共30题)

中考数学中的旋转翻折类问题专项训练经典汇编(共30题)1.阅读下面材料.小炎遇到这个一个问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 =45°,连接EF,则EF=BE+DF,试说明理由.小炎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些分散的线段相对集中,她先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最后发现线段AB、AD是共点并且相等的,于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的方法是将△ABE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G,再利用全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2).参考小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小炎的推理过程;(2)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边BC、CD 上,∠EAF=45°,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于关系时,仍有EF=BE+DF;(3)如图4,在△ABC中,∠BAC=90°,AB=AC,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 =45°,若BD=1,EC=2,求DE的长.2.如图1,把△ABC沿直线BC平移线段BC的长度,得到△ECD;如图2,以BC为轴,把△ABC沿BC翻折180°,可以得到△DBC;如图3,以点A为中心,把△ABC旋转180°,可以得到△AED.像这样,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移、翻折、旋转等方法得到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三角形的全等变换.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4中,可以使△ABE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得到△ADF?(2)图中线段BE与DF相等吗?为什么?3.阅读材料并解答问题:探究: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方形ABCD,点E、F分别为BC、CD边上的点,且∠EAF=45°,求证:BE+DF=EF.小明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些分散的线段集中到同一条线段上.他先后尝试了平移、翻折、旋转的方法,发现通过旋转可以解决此问题.他的方法是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1),此时GE即是BE+DF.请回答:在图1中,∠GAF的度数是.理解:如图2,已知Rt△ABC中,∠ACB=90°,AC=BC,点D、E在斜边AB上,且∠DCE=45°,请写出AD、DE、BE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应用:如图3,正方形ABCD中,△AMN的顶点M、N分别在BC、CD边上,AH⊥MN,且AH=AB,连接BD分别交AM、AN于点E,若MH=2,NH=3,DF=2,求AH、EF的长.4.阅读下面材料:小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 =45°,连接EF,则EF=BE+DF,试说明理由.小炎是这样思考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将这些分散的线段相对集中.她先后尝试了翻折、旋转、平移的方法,最后发现线段AB,AD是共点并且相等的,于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她的方法是将△ABE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G,再利用全等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2).参考小炎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3,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EAF=45°.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关系时,仍有EF=BE+DF;(2)如图4,在△ABC中,∠BAC=90°,AB=AC,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 =45°,若BD=1,EC=2,求DE的长.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AF=AB.(1)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是哪一对?(2)在图中,可以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中哪一种方法,使△ABE变换到△ADF的位置?(3)图中线段BE与D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6.已知点E是△ABC内部一点.将△ABE沿BE翻折,点A落在BC上的点F′处.(1)如图1,若∠BAC﹣80°,∠C﹣40°,EF∥AC.求∠BEF的度数;(2)如图2,若∠C=2∠BAE,请说明.(3)如图3.连接AF,若AE⊥BC,∠ABC﹣70°,∠C=40°,将△BEF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0<α<180°)得到ΔBE1F1,则在这个旋转过程中,当E1F1与△AFC的某一边垂直时,直接写出旋转角α的度数.7.如图1,在Rt△ABC中,∠A=90°,AB=21,AC=28,点D为BC边上一点,过点作DE⊥AB于点E,作DF⊥AC于点F,且DE=DF.(1)求证:四边形AEDF为正方形;(2)如图2,将△CDF沿DF翻折,得△GDF,DG交AB于点H,求证:DH=DB;(3)将(2)中的△BDH绕点D逆时针旋转α(0°<α<180°)得△B′DH′(点B的对应点为B′,点H的对应点为H′,连接GH′,CB′,点M为线段GH′的中点,连接DM.当△B′DC为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线段DM的长.8.如图,在等边△ABC中,AD⊥BC于点D,E为线段AD上一动点(不与A,D重合),连接BE,CE,将C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F,连接AF.(1)如图1,求证:∠CBE=∠CAF;(2)如图2,连接BF交AC于点G,连接DG,EF,EF与DG所在直线交于点H,求证:EH=FH;(3)如图3,连接BF交AC于点G,连接DG,EG,将△AEG沿AG所在直线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APG,将△DEG沿DG所在直线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DQG,连接PQ,QF.若AB=4,直接写出PQ+QF的最小值.9.在Rt△ABC中,∠ABC=90°,过B点作BE⊥AC于点E,点D为线段AC的中点,连接BD.(1)如图1,AB=2,AC=6,求ED的长度;(2)如图2,将线段DB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45°得到线段DG,此时DG⊥AC,连接BG,点F为BG的中点,连接EF,求证:BC=2EF;(3)如图3,∠ACB=30°,AB=3,点P是线段BD上一点,连接AP,将△APB沿AP 翻折到同一平面内得到△APB',连接CB′,将线段绕点CB′顺时针旋转60°得线段CQ,连接BQ,当BQ最小时,直接写出△BCQ的面积.10.如图,CD为△ABC的中线,以CD为直角边在其右侧作直角△CDE,CD⊥DE,BC与DE交于点F,∠E=30°.(1)如图1,若CF=EF=5,求CD的长;(2)如图2,若将BC绕点C逆时针旋转120°得CG,连接AG、AE,探究AG、A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若∠ACB=90°,AC=2,.直线CE上有一点M,连接MF,将△CFM沿着MF翻折至△ABC所在的平面内得到△NFM.取NF的中点P,连接AP,当AP最小时,请直接写出△APB的面积.11.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D是边AB上一点,连接CD,点E为CD上一点,连接BE.(1)如图1,延长BE交AC于点F,若∠ABF=15°,.求AF的长;(2)如图2,将△BE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到△AGC,延长BC至点H,使得CH=BD,连接AH交CG于点N,猜想线段CE,GN,DE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3,AB=8,点H是BC上一点,且BD=2CH,连接DH,点K是AC上一点,CK=AD,连接DK,BK,将△BKD沿BK翻折到△BKQ,连接CQ,当△ADK的周长最小时,直接写出△CKQ的面积.12.在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BC的中点,E,F分别为AC、AD上任意一点,连接EF,将线段EF绕点E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EG,连接FG交AC于点N,连接AG.(1)如图1,点E与点C重合,且GF的延长线过点B,证明:四边形AFEG是菱形;(2)如图2,EF的延长线交AB于点M,当AM+MF=AE时,求∠EAG的度数;(3)如图3,E为AC的中点,连接BE,H为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EH,将△BEH 沿EH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B′EH,连接B′G,直接写出线段B′G长度的最小值.13.在△ABC中,∠ACB=90°,AC=BC,D是AC边上一动点,连接BD.(1)如图1,在平面内将线段D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K,点F为BC边上一点,连接AF交BD于M,连接AK.若∠CAF=2∠DBA,AF=8,AK=10,求CF的长;(2)如图2,在平面内将线段DB绕点B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线段BE,连接AE交BC于G,连接DE,若∠CDE=∠DBA,猜想线段AD,C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在(2)的条件下,将△CDB沿BD直线BD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BDC1,连接AC1,若AC=2+,在点D运动过程中,当线段AC1取得最小值时,请直接写出△ABE与四边形BCDC1重叠部分的面积.14.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BC边上一动点,连接AD,将AD绕着D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E,连接AE.(1)如图1,AH⊥BC,点D恰好为CH中点,AE与BC交于点G,若AB=4,求AE 的长度;(2)如图2,DE与AB交于点F,连接BE,在BA延长线上有一点P,∠PCA=∠EAB,求证:AB=AP+BD;(3)如图3,DE与AB交于点F,且AB平分∠EAD,点M为线段AF上一点,点N为线段AD上一点,连接DM,MN,点K为DM延长线上一点,将△BDK沿直线BK翻折至△BDK所在平面内得到△BQK,连接DQ,在M,N运动过程中,当DM+MN取得最小值,且∠DKQ=45°时,请直接写出的值.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点B(0,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平移,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平移,又P、Q 两点同时出发.(1)连接AQ,当△ABQ是直角三角形时,则点Q的坐标为;(2)当P、Q运动到某个位置时,如果沿着直线AQ翻折,点P恰好落在线段AB上,求这时∠AQP的度数;(3)若将AP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得P落在线段BQ上,记作P',且AP'∥PQ,求此时直线PQ的解析式.16.(1)特殊发现如图1,正方形BEFG与正方形ABCD的顶点B重合,BE、BG分别在BC、BA边上,连接DF,则有:①=;②直线DF与直线AG所夹的锐角等于度;(2)理解运用将图1中的正方形BEFG绕点B逆时针旋转,连接DF、AG.①如图2,(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如图3,若D、F、G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过AB边的中点O,BE=4,直接写出AB的长;(3)拓展延伸如图3,点P是正方形ABCD的AB边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PC,沿PC将△PBC翻折到△PEC位置,连接DE并延长,与CP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AF,若P A =3PB,则的值是否是定值?请说明理由.17.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8,AD=6,连接AC,将△ABC沿AC翻折,使B点落在E点处,连接EC、AE,AE交DC于F点.(1)求DF的长.(2)若将△CEF沿着射线CA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m(平移距离指点C沿CA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平移到线段AD上时,如图②,求出相应的m的值.(3)如图③,将△CEF绕点C逆时针旋转一个角a(0°<a<∠ECB),记旋转中的△CEF为△CE'F',过E'作E'G⊥AD于G点,在旋转过程中,当△DCE'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线段E'G的长度.18.已知矩形ABCD中,AB=2,BC=m,点E是边BC上一点,BE=1,连接AE.(1)沿AE翻折△ABE使点B落在点F处.①连接CF,若CF∥AE,求m的值;②连接DF,若≤DF≤,求m的取值范围.(2)△ABE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AB1E1,点E1落在边AD上时旋转停止.若点B1落在矩形对角线AC上,且点B1到AD的距离小于时,求m的取值范围.19.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10,8),在OC边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的点E处.(1)求CE和OD的长;(2)求D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若直线y=kx+b与直线DE的比例系数相等,当它与矩形OABC有公共点时,请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20.如图1,将△ABC纸片沿中位线EH折叠,使点A对称点D落在BC边上,再将纸片分别沿等腰△BED和等腰△DHC的底边上的高线EF,HG折叠,折叠后的三个三角形拼合形成一个矩形,类似地,对多边形进行折叠,若翻折后的图形恰能拼合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矩形,这样的矩形称为叠合矩形.(1)将▱ABCD纸片按图2的方式折叠成一个叠合矩形AEFG,则操作形成的折痕分别是线段、,S矩形AEFG:S▱ABCD=;(2)▱ABCD纸片还可以按图3的方式折叠成一个叠合矩形EFGH,若EF=9,EH=12,求AD的长;(3)如图4,四边形ABCD纸片满足AD∥BC,AD<BC,AB⊥BC,AB=12,CD=13,小明把该纸片折叠,得到叠合正方形,请你帮助画出叠合正方形的示意图,并直接写出AD、BC的长.(写出一种即可)2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8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已知点C(3,0),点D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1)判断△ABO的形状;(2)OD+CD的最小值为;(3)如图2,点P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连接BC、PC,若∠BCP与△ABC中的一个角相等,求点P的坐标;(4)如图3,将△ACD沿CD翻折,点A恰好落在y轴上的点A′处,求此时点D的坐标.22.在等腰△ABC中,AB=BC,高AD,BE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F,将△ACD沿直线AD 翻折,点C的对称点C′落在直线BC上,连接FC′.(1)如图1,当∠ABC=45°时,①求证:BF=AC;②求∠FC′D的度数.(2)当∠ABC=135°时,补全图2,并求证:C′F∥AB.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6,3),过点A作AB⊥x轴,交x轴于点B,点P是x轴上一动点,将△ABP沿直线AP翻折,使得点B落在点B'处,点E是翻折后AB'延长后与y轴的交点.(1)若点E的坐标为(0,3),则点P坐标为;(2)如图2,若点E的坐标为(0,),直线AE与x轴交于点F.①求点F的坐标;②求直线AP的函数关系式.24.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沿着AE翻折△ABE,使点B落在点F处,AB=2,BC=AB.(1)当点E运动到点C时,求CF的长;(2)当FC∥AE时,试判断E是否为BC的中点?并说明理由;(3)当点F在矩形ABCD内部,且DF=CD时,求BE的长.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边OC在x轴上,OA在y轴上,O为坐标原点,AB∥OC,线段OA,AB的长分别是方程x2﹣9x+20=0的两个根(OA<AB),延长CB交y轴于点H,=.(1)求点B,C的坐标;(2)P为OA上一点,Q为OC上一点,OQ=5,将△POQ翻折,使点O落在AB上的点O'处,双曲线y=的一分支过点O′,求k的值;(3)在(2)的条件下,M为坐标轴上一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O',Q,M,N为顶点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为边BC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垂直于AE的一条直线MN分别交AB、AE、CD于点M、P、N.(1)求证AE=MN;(2)如图2,若垂足P恰好为AE的中点,连接BD,交MN于点Q,连接EQ,并延长交边AD于点F.求∠AEF的度数;(3)如图3,若该正方形ABCD边长为10,将正方形沿着直线MN翻折,使得BC的对应边B′C′恰好经过点A,过点A作AG⊥MN,垂足分别为G,若AG=6,请直接写出AC′的长.27.如图1,矩形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6,8).D是AB边上一点(不与点A、B重合),将△BCD沿直线CD翻折,使点B落在点E处.(1)求直线AC所表示的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2,当点E恰好落在矩形的对角线AC上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3,当以O、E、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OEA的面积.28.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将△ABC沿直线AC翻折,点B落在点E处,AD与CE相交于点O,连接DE.(1)如图1,求证:AC∥DE;(2)如图2,如果∠B=90°,AB=,BC=,求△OAC的面积;(3)如果∠B=30°,AB=2,当△AED是直角三角形时,求BC的长.29.如图,矩形ABCD中,已知AB=6.BC=8,点E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 并延长,交射线DC于点F.将△ABE沿直线AE翻折,点B的对应点为点B'.(1)如图1,若点E为线段BC上一点,延长AB'交CD于点M,求证:AM=FM;(2)如图2,若点B'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求的值;(3)若=,求∠DAB'的正弦值.30.如图1,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O位于对角线BD上,将△ADE,△CBF分别沿DE、BF翻折,点A,点C都恰好落在点O处.(1)求证:∠EDO=∠FBO;(2)求证:四边形DEBF是菱形:(3)如图2,若AD=2,点P是线段ED上的动点,求2AP+DP的最小值.。

(完整版)平移与旋转练习题精选(有答案)

(完整版)平移与旋转练习题精选(有答案)

22 、如下图, E 是正方形 ABCD 中 CD 边上任一点,以点 A 为中心,把△ ADE 顺时针旋转 90°,在给出图
形中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完成下列填空. ( 1)因为点 A 是对称中心,所以它的对应点是 (
);
( 2 )正方形 ABCD 中, AD=AB ,∠ DAB=90° ,所以旋转后点 D 与点 (
)重合.
23 、如图所示, E、 F 分别是△ ABC 的边 AB 、 AC 的两定点,在 BC 上求一点 M ,使△ MEF 的周长最短。
26、如图:若∠ AOD= ∠ BOC=60 °,A 、O、C 三点在同一条线上,△
求:( 1)旋转中心, ( 2)旋转角度数,
( 3)图中经过旋转后能重合的三角形共有几对?若
( 3)∵∠ FDE=45° ,∠ ADC=9°0 ,∴∠ ADF+ ∠ EDC=9°0 -45°=45°,∵∠ GDF= ∠ GDA+ ∠ADF,∠ GDA= ∠EDC, ∴∠ GDF= ∠EDC+ ∠ADF=45° .
26 、( 1) .O 点 (2).60 度 (3).3 对,成立,因为角 AOD为 60 度,角 DOC为 120 度,向加 180 度,所以成立 (4).90 因为角 BOC=角 AOD=45度,所以应旋转 90 度 (5).120 度
二、填空题
11、 O 12 、C
∠ EOB 顺时针
AO=DO 90°
∠ AOD= ∠BOE .
13 、由图可知, OB 、OD 是对应边,∠ BOD 是旋转角,所以,旋转角∠ BOD= ∠AOD- ∠AOB=127° -90 °=37 度
14 、解:∵ AD∥ BC,∠ EFB=65°,∴ DEF=65° ,又∵∠ DEF= ∠ D′ EF,∴∠ D′ EF=65°,∴∠ AED′ =50°

九年级奥数:抛物线的平移、翻折与旋转

九年级奥数:抛物线的平移、翻折与旋转

九年级奥数:抛物线的平移、翻折与旋转阅读思考类似平面几何,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对抛物线实施平移、翻折与旋转等变换.抛物线在变换中,开口大小未变,只是位置或开口方向发生改变.解与此相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变换前后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问题解决例1 一抛物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抛物线则平移前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例2 有3个二次函数,甲:丙:.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图形经过适当的平行移动后,可以与乙的图形重合B .甲的图形经过适当的平行移动后,可以与丙的图形重合C .乙的图形经过适当的平行移动后,可以与丙的图形重合D .甲、乙、丙3个图形经过适当的平行移动后,都可以重合例3 如图,抛物线E :y =x 2+4x +3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M 点。

抛物线E 关于y轴对称的抛物线F 交x 轴于C 、D 两点.(1)求F 的解析式;(2)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F 或E 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以A 、C 、N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将抛物线E 的解析式改为,试探索问题(2).例 4 对于任意两个二次函数,当时,我们称这两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为全等抛物线,现有记过三点的二次函数抛物线为“C □□□”(“□□□”填写相应三个点的字母). ,422x x y +-=;1:;122+-=-=x y x y 乙122-+=x x y c bx ax y ++=2)0(,212222211211=/++=++=a a c x b x a y c x b x a y 21|||a a =)0,1(),0,1(,B A ABM -∆(1)若已知M (0,1),△ABM ≌△ABN (图1),请通过计算判断C ABM 与C ABN 是否为全等抛物线;(2)在图2中,以A 、B 、M 三点为顶点,画出平行四边形.①若已知M (0,n ),求抛物线C ABM 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所有过平行四边形中三个顶点且能与C ABM 全等的抛物线解析式.②若已知M (m ,n ),当m ,n 满足什么条件时,存在抛物线C ABM ?根据以上的探究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过平行四边形中三个顶点且能与C ABM 全等的抛物线.若存在,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C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5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是c 1(1)求c 1关于R (1,0)成中心对称的图象c 1的函数解析式;(2)设曲线c 1 、c 2与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当AB =18时,求a 的值.数学冲浪1. 抛物线如图所示,则它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2.已知抛物线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 =x 2,则b 与c 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3.如图,将抛物线沿x 轴翻转到虚线的位置,那么,所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B 、C 、D 、4.作抛物线c 1关于x 轴对称的抛物线c 2,再将抛物线c 2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c 的函数解析式是y =2(x +1)2-1,则抛物线c 1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A 、B 、1442-++=a ax ax y c bx x y ++=2αc bx x y ++=2c bx ax y ++=2c bx ax y ++-=2c bx ax y +--=2c bx ax y ---=2c bx ax y -+-=22)1(22-+-=x y 2)1(22++-=x yC 、D 、5.已知抛物线,将此抛物线沿x 轴方向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 到一条新的抛物线.(1)求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与这两条抛物线有且只有四个交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若将已知的抛物线解析式改为,并将此抛物线沿x 轴方向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试探索问题(2).6.如图,已知抛物线如:.y =x 2-4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C 两点.(1)若抛物线l 2与l 1关于x 轴对称,求l 2的解析式;(2)若点B 是抛物线l 1上的一动点(B 不与A 、C 重合),以AC 为对角线,A 、B 、C 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为D ,求证:D 点在l 2上;(3)探索:当点B 分别位于l 1在x 轴上、下两部分的图象上,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判断它是何种特殊平行四边形,并求出它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22---=x y 2)1(22+--=x y 142+-=x x y m y =)0,0(2<>++=b a c bx ax y ab-。

函数图象的平移,旋转,翻折问题

函数图象的平移,旋转,翻折问题

函数图象中的旋转,平移,翻折问题1 (2017荆州)将直线y=x+b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A (-1,2 )关于y轴的对称点落在平移后的直线上, 则占的值为__________2(2017广安)已知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且P在直线y=kx+3上,把直线y=kx+3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 (2016湖州)已知点P在一次函数y=kx+b (k, b为常数,且k v 0, b > 0)的图象上,将点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Q,点Q也在该函数y=kx+b的图象上,k的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7孝感)如图,将直线y x沿y轴向下平移后的直线恰好经过点 A 2, 4 ,且与y轴交于点B,在x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PA PB的值最小,则点P的坐标为5 (2017随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原点O沿x轴向左平移k长度得到点A,过点A作y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于点B ,x(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P(X1,yJ、Q(x2,y2)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洛x2时,指出点P、Q各位于哪个象限?并简要说明理由.6 (2016聊城)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与反比例函数对称的A, B两点,已知A点的纵坐标是3.(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将直线y= - -「-x向上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二象限内交于点求平移后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7 (2017连云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A(-2,0)的直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B ,将直线AB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D、C.(1)若OB =4,求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⑵连接BD ,若△ ABD 的面积是5,求点B 的运动路径长22x4 1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2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0 (2016滨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一条抛物线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然后绕原点选择 180°得到抛物线 y=x 2+5x+6,则原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A / £、2】1 f/£、2】A . y=-( X -二)B . y=-( x+H C. y= -( x -刁--D. y= -(x ^)11 (2016眉山)若抛物线y=x - 2x+3不动,将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先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沿铅直方向 向上平移三个单位,则原抛物线图象的解析式应变为()2 2 2 2 A. y= (x - 2) +3 B . y= (x - 2) +5 C . y=x - 1 D . y=x +41 212 (2017盐城)如图,将函数 y= (x-2 ) +1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得到一条新函数的图象,其 2中点A (1,m ),B (4,n )平移后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A'、B'.若曲线段AB 扫过的面积为9 (图中的阴影部分),则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13 (2017天津)已知抛物线 y x 2 4x 3与x 轴相交于点 AB (点A 在点B 左侧),顶点为M •平移该抛物线,使点M 平移后的对应点 M'落在x 轴上,点B 平移后的对应点 B'落在y 轴上,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Q Q Q Q A . y x 2x 1 B . y x 2x 1 C. y x 2x 1 D . y x 2x 114 (2017丽水)将函数y x 的图象用下列方法平移后,所得的图象不经过点A (1, 4)的方法是(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 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 .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1个单位 15已知二次函数y x 2 bx 1( 1 b 1),当b 从-1逐渐变化到1的过程中,它所对应的抛物线位置也随之变动,下列关于抛物线的移动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先往左上方移动,再往右下方移动B.先往左下方移动,再往左上方移动 B. 先往右上方移动,再往右下方移动 D.先往右下方移动,再往右上方移动8( 2017 襄阳) 将抛物线 2 A . y 2xB . c2 c y 2x3 c. y 2 x D. y 2x8 9 (2017 常德) 将抛物线2 2x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5个单位, 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A. y 2(x 3)2 52 B. y 2(x 3) 5 C . y 2(x 3)2 5 D. y 2(x 3)2216已知抛物线C: y x 3x 10,将抛物线C平移得到抛物线C .若两条抛物线C、C关于直线x=1对称,则下列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5个单位B.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3个单位2C. 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5个单位D. 将抛物线C 向右平移6个单位1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0, 3),图像向左平移 2个单位后的对称轴是 y 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与x 轴只有 一个交点,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分类汇编_ 全等变换(平移、旋转、翻折)

试卷分类汇编_ 全等变换(平移、旋转、翻折)

全等变换(平移、旋转、翻折)1、(2013•天津)如图,在△ABC 中,AC=B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将△ADE 绕点E 旋转180°得△CFE ,则四边形ADCF 一定是( )2、(2013年黄石)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90ACB DEC ∠=∠= ,45A ∠= ,30D ∠= ,斜边6AB =,7DC =,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5 得到△11D CE (如图乙),此时AB 与1CD 交于点O ,则线段1AD 的长度为A. B. 5 答案:BDCAE B AD 1OE 1BC图甲图乙解析:如图所示,∠3=15°,∠E1=90°,∴∠1=∠2=75°,又∵∠B=45°,∴∠OFE1=∠B+∠1=45°+75°=120°。

∵∠OFE1=120°,∴∠D1FO=60°,∵∠CD1E1=30°,∴∠4=90°,又∵AC=BC,AB=6,∴OA=OB=3,∵∠ACB=90°,∴,又∵CD1=7,∴OD1=CD1-OC=7-3=4,在Rt△AD1O中,。

3、(2013•攀枝花)如图,在△ABC中,∠CAB=7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4、(10-3平移与旋转·2013东营中考)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按如图所示放置,然后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至A OB ''∆的位置,点B 的横坐标为2,则点A '的坐标为( )A .(1,1)B .C .(-1,1)D .()5C.解析:在Rt AOB ∆中,2OB =,45AOB ∠=︒,OAAOB OB∠=,所以cos 2OA OB AOB =∠== ,所以OA '=,过A '作A C y '⊥轴于点C ,在Rt A OC'∆,45A OC '∠=︒,OA '=,sin A C A OC A O''∠=',sin 1A C A O A OC '''=∠==,又因为⊙O 1A C '==,且点A '在第二象限,所以点A '的坐标为(-1,1). 5、(2012•青岛)如图,将四边形ABCD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6、(2013泰安)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则P2点的坐标为()A.(1.4,﹣1)B.(1.5,2)C.(1.6,1)D.(2.4,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BC的平移方向以及平移距离,即可得出P1坐标,进而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P2点的坐标.解答:解:∵A点坐标为:(2,4),A1(﹣2,1),∴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P1为:(﹣1.6,﹣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P2点的坐标为:(1.6,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平移距离是解题关键.7、(2013•湖州)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把矩形沿直线AC折叠,点B落在点E 处,连接DE.若DE:AC=3:5,则的值为()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D==8、(2013•湘西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那么平移后对应的点A′的坐标是()9、(2013•郴州)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 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10、(2013•常德)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B=5,11、(2013•十堰)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12、(2013•荆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P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是O(0,0),P(4,13、(2013成都市)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与点C’重合。

专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章末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原卷版)

专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章末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原卷版)

A.9B.8C.6D.4上移加,下移减.)则a+b的值为()C.4D.5【变式2-1】(江岸区期中)已知AABC内任意一点P(a,b)经过平移后对应点P1(c,d), 在经过此次平移后对应点A1(2,-3+m).则a+b-c-d的值为()已知A(-1,2+m)章末重难点题型专题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考点1平移的性质】【方法点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例1】(济宁校级期末)如图,把周长为10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ADEF,贝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4B.12C.10D.8【变式1-1】(西湖区校级月考)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沿点B到点C的方向平移到ADEF 的位置,AB=10,DH=4,BC=15,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的面积()A.40B.42C.45D.48【变式1-2】(江西校级期末)如图,将AABC沿直线AB向右平移后到达ABDE的位置,连接CD、CE,若A ACD 的面积为10,则ABCE的面积为()A.5B.6C.10D.4【变式1-3】(碑林区校级期末)如图,点I为A ABC角平分线交点,AB=8,AC=6,BC=4,将ZACB平移使其顶点C与I重合,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考点2坐标系中的平移规律】【方法点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即: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例2】(武汉校级期末)如图,A,B的坐标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A.8+mB.-8+mC.2D.-2【变式2-2】(江岸区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0),B(5,0),C(0,3),平移线段AC至线段BD,点P在四边形OBDC内,满足S^PCD=S^PBD,S“POB:S^POC=5:6,则点P的坐标为()【变式2-3】(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0,4),B(6,0),C(0,-10),平移线段AB至线段CD,点Q在四边形OCDB内,满足S“QOC:S^QOB=5:6,S^QCD=S^QBD,则点Q的坐标为()A.(2,-4)B.(3,-5)C.(3,-6)D.(4,-8)【考点3旋转的性质】【方法点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旋转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任意一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022年九年级数学复习专题---图形的变换(平移、翻折、旋转)综合问题题

2022年九年级数学复习专题---图形的变换(平移、翻折、旋转)综合问题题

2022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图形的变换(平移、翻折、旋转)综合题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1.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三角形纸片的折叠与旋转“为主题展开数学活动,探究有关的数学问题. 动手操作:已知:三角形纸片ABC 中,6120AB AC BC BAC ==∠=︒,,.将三角形纸片ABC 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如图1,折叠三角形纸片ABC ,使点C 与点A 重合,然后展开铺平,折痕分别交BC AC ,于点D E ,,连接AD ,易知AD CD =.第二步:在图1的基础上,将三角形纸片ABC 沿AD 剪开,得到ABD ∆和ACD ∆.保持ABD ∆的位置不变,将AC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得到FDG ∆(点F G ,分别是A C ,的对应点),旋转角为()0360αα︒<<︒问题解决:(1)如图2,小彬画出了旋转角0120α︒<<︒时的图形,设线段FG AC ,交于点P ,连接AG DP ,.小彬发现DP 所在直线始终垂直平分线段AG .请证明这一结论;(2)如图3,小颖画出了旋转角90α=︒时的图形,设直线AF 与直线CG 相交于点O ,连接CF 判断此时COF ∆的形状,说明理由;(3)在AC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当FG BC ⊥时,请直接写出B F ,两点间的距离.2.如图,△ABC 中,已知∠C=90°,∠B=60°,点D 在边BC 上,过D 作DE ⊥AB 于E . (1)连接AD ,取AD 的中点F ,连接CF ,EF ,判断△C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把△BED 绕着点D 逆时针旋转m (0<m <180)度后,如果点B 恰好落在初始Rt △ABC 的边上,那么m=3.问题背景:如图1,在矩形ABCD 中,30AB ABD =∠=︒,点E 是边AB 的中点,过点E 作EF AB ⊥交BD 于点F . 实验探究:(1)在一次数学活动中,小明在图1中发现AEDF=_________. 将图1中的BEF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连接,AE DF ,如图2所示,发现AEDF=_________. (2)小亮同学继续将BEF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连接,AE DF ,旋转至如图3所示位置,请问探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3)在以上探究中,当BEF 旋转至D 、E 、F 三点共线时,AE 的长为____________.4.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CD 平分ACB ∠.P 为边BC 上一动点,将DPB 沿着直线DP 翻折到DPE ,点E 恰好落在CDP 的外接圆O 上. (1)求证:D 是AB 的中点.(2)当60BDE ∠=︒,BP =DC 的长.(3)设线段DB 与O 交于点Q ,连结QC ,当QC 垂直于DPE 的一边时,求满足条件的所有QCB ∠的度数.5.如图1,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分别延长OA 、OD 到点,F E ,使OF=2OA ,OE 2OD =,连接EF ,将FOE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得到F OE ''∆,连接,AE BF ''(如图2).(1)探究AE '与BF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当30α=︒时,求证:AOE '为直角三角形.6.如图,在△ABC 中,AB =∠B =45°,∠C =60°. (1)求BC 边上的高线长.(2)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F 在边AC 上,连结EF ,沿EF 将△AEF 折叠得到△PEF . ①如图2,当点P 落在BC 上时,求∠AEP 的度数. ②如图3,连结AP ,当PF ⊥AC 时,求AP 的长.7.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线段AB 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MN , 连结AM 、BD .(1)AM与BD的关系是:________.(2)如果将正方形BCMN绕点C顺时针旋转锐角α(如图2).(1) 中所得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连接AB、DM,若AC=4,BC=2,求AB2+DM2的值.8.已知正方形ABCD,一等腰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锐角顶点与A重合,将此三角板绕A点旋转时,两边分别交直线BC、CD于M、N.(1)当M、N分别在边BC、CD上时(如图1),求证:BM+DN=MN;(2)当M、N分别在边BC、CD所在的直线上时(如图2),线段BM、DN、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证明)(3)当M、N分别在边BC、CD所在的直线上时(如图3),线段BM、DN、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结论并写出证明过程.9.如图,已知∠ABC=90°,△ABE是等边三角形,点P为射线BC上任意一点(点P与点B不重合),连接AP,将线段A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Q,连接QE并延长交射线BC于点F.(1)如图,当BP=BA时,∠EBF=______°,猜想∠QFC =______°;(2)如图,当点P为射线BC上任意一点时,猜想∠QFC的度数,并加以证明.(3)已知线段AB=BP=x,点Q到射线BC的距离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10.我们知道,直角坐标系是研究“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请探索研究下列问题:(1)如图1,点A 的坐标为(-5,1),将点A 绕坐标原点(0,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对应点A ',若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像经过点A ',求k 的值.(2)将(1)中的(0)ky x x =>的图像绕坐标原点(0,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如图2,旋转后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B ,若直线x =C 与点D ,求△BCD 的面积. (3)在(2)的情况下,半径为6的M 的圆心M 在x 轴上,如图3,若要使△BCD 完全在M 的内部,求M 的圆心M 横坐标xm 的范围(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详细的解答过程).11.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A 和点P ,若将点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点Q ,则称点Q 为点P 关于点A 的“垂链点”,图1为点P 关于点A 的“垂链点”Q 的示意图.(1)已知点A 的坐标为(0,0),点P 关于点A 的“垂链点”为点Q ;①若点P 的坐标为(2,0),则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 ②若点Q 的坐标为(2,1)-,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 (2)如图2,已知点C 的坐标为(1,0),点D 在直线113y x =+上,若点D 关于点C 的“垂链点”在坐标轴上,试求出点D 的坐标;(3)如图3,已知图形G 是端点为(1,0)和(0,2)-的线段,图形H 是以点O 为中心,各边分别与坐标轴平行的边长为6的正方形,点M 为图形G 上的动点,点N 为图形H 上的动点,若存在点(0,)T t ,使得点M 关于点T 的“垂链点”恰为点N ,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12.如图,正比例函数y =12x 与反比例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交于点A ,将正比例函数y =12x 向上平移6个单位,交y 轴于点C ,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B ,已知AO =2BC .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作直线AB ,将直线AB 向下平移p 个单位,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有唯一交点,求p 的值.13.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1)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边CD 上的一点,连接BD 、BE ,将DBE ∠绕点B 顺针旋转90︒,旋转后角的两边分别与射线DA 交于点F 和点G .①线段BE 和BF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②写出线段DE 、DF 和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操作探究:(2)在菱形ABCD 中,60ADC ∠=︒,点E 是菱形ABCD 边CD 所在直线上的-点,连接BD 、BE ,将D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120︒,旋转后角的两边分别与射线DA 交于点F 和点G .①如图,点E 在线段DC 上时,请探究线段DE 、DF 和BD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给出证明;②如图,点E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时,BE交射线DA于点M,若2==,直接写出线段FM和AGDE DC a的长度.14.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EF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4.固定△ABC不动,将△DEF 进行如下操作:(1)操作发现如图①,△DEF沿线段AB向右平移(即D点在线段AB内移动),连接DC,CF,FB,四边形CDBF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那么它的面积大小是否变化呢?如果不变化,请求出其面积.(2)猜想论证如图②,当D点移到AB的中点时,请你猜想四边形CD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拓展探究如图③,△DEF的D点固定在AB的中点,然后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DEF,使DF落在AB边上,此时F点恰好与B点重合,连接AE,求sinα翻折问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沿AE 翻折,使点B 落在线段DC 上,对应的点为F . (1)求证:EFC DAF ∠=∠;(2)若3tan 4AE EFC =∠=,求AB 的长.2.如图,在Rt△ABC 中,∠C=90°,AC=BC=2,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将A 点翻折与点D 重合,得到折痕EF ,求:CE AE 的值.3.如图,点A ,M ,N 在O 上,将MN 沿MN 折叠后,与AM 交于点B .(1)若70MAN ∠=︒,则ANB ∠=________°; (2)如图1,点B 恰好是翻折所得MN 的中点, ①若MA MN =,求AMN ∠的度数;②若tan MAN ∠=tan AMN ∠的值; (3)如图2,若222AB BN MN +=,求MBAB的值.4.已知矩形ABCD 中,AB =2,BC =m ,点E 是边BC 上一点,BE =1,连接AE ,沿AE 翻折△ABE 使点B 落在点F 处.(1)连接CF ,若CF ∥AE ,求m 的值;(2)连接DF ,若65≤DF ,求m 的取值范围.5.如图1,一张矩形纸ABCD ,ABa AD=,点,E F 分别在边,CD AB 上,且AE EF =,把ADE 沿AE 翻折得到AGE .(1)如图1,若1AD =.(Ⅰ)当AD DE =时,AFE ∠=_____度; (Ⅱ)当//AG EF 时,求AF 的长度.(2)若直线EG 与边AB 交于点H ,当2AH FH =时,求a 的最小值.6.如图,在折纸游戏中,正方形ABCD 沿着BE ,BF 将BC ,AB 翻折,使A ,C 两点恰好落在点P . (1)求证:45EBF ∠=︒.(2)如图,过点P 作//MN BC ,交BF 于点Q . ①若5BM =,且10MP PN ⋅=,求正方形折纸的面积. ②若12QP BC =,求AM BM的值.7.如图,在ABC 中,12,120AC BC ACB ==∠=︒,点D 是AB 边上一点,连接CD ,以CD 为边作等边CDE △.(1)如图1,若45CDB ∠=︒,求等边CDE △的边长;(2)如图2,点D 在AB 边上移动过程中,连接BE ,取BE 的中点F ,连接,CF DF ,过点D 作DG AC ⊥于点G . ①求证:CFDF .②如图3,将CFD 沿CF 翻折得CFD ',连接BD ',求出BD '的最小值.8.在矩形ABCD 中,1AB =,BC a =,点E 是边BC 上一动点,连接AE ,将ABE △沿AE 翻折,点B 的对应点为点B '.(1)如图,设BE x =,BC =E 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 ①AB CB ''+最小值是______,此时x =______; ②点B '的运动路径长为.(2)如图,设35BE a =,当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矩形ABCD 的边上时,求a 的值.9.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CD 边的垂直平分线EH 交BD 于点E ,连接AE ,CE .(1)过点A 作//AF EC 交BD 于点F ,求证:AF BF =;(2)如图2,将ABE △沿AB 翻折得到'ABE △.①求证:'//BE CE ;②若'//AE BC ,1OE =,求CE 的长度.10.如图,矩形ABCD 中,已知6AB =.8BC =,点E 是射线B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 并延长,交射线DC 于点F .将ABE △沿直线AE 翻折,点B 的对应点为点B ',延长AB '交直线CD 于点M .(1)如图1,若点B '恰好落在对角线AC 上,求BE CE的值. (2)如图2.当点E 为BC 的中点时,求DM 之长.(3)若32BE CE =,求sin DAB '∠.11.【基础巩固】(1)如图①,ABC ACD CED α∠=∠=∠=,求证:ABC CED ∽△△.【尝试应用】(2)如图②,在菱形ABCD 中,60A ∠=︒,点E ,F 分别为边,AD AB 上两点,将菱形ABCD 沿EF 翻折,点A 恰好落在对角线DB 上的点P 处,若2PD PB =,求AE AF的值. 【拓展提高】(3)如图③,在矩形ABCD 中,点P 是AD 边上一点,连接,PB PC ,若2,4,120PA PD BPC ==∠=︒,求AB 的长.12.如图,在ABC 中,60B ∠=︒,AD BC ⊥于点D ,CE AB ⊥于点E ,AB CE =.(1)如图1,将ABD △沿AD 翻折到AFD ,AF 交CE 于点G ,探索线段AB 、AG 、CG 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如图2,H 为直线BC 上任意一点,连接AH ,将AH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到AH ',连接CH ',若BD =,求CH '的最小值.13.如图,在矩形ABCD 中,12BC AB =,F 、G 分别为AB 、DC 边上的动点,连接GF ,沿GF 将四边形AFGD 翻折至四边形EFGP ,点E 落在BC 上,EP 交CD 于点H ,连接AE 交GF 于点O(1)GF 与AE 之间的位置关系是:______,GF AE 的值是:______,请证明你的结论;(2)连接CP ,若3tan 4CGP ∠=,GF =CP 的长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8AB =,10BC =,点P 在矩形的边CD 上由点D 向点C 运动.沿直线AP 翻折ADP ∆,形成如下四种情形,设DP x =,ADP ∆和矩形重叠部分(阴影)的面积为y .(1)如图4,当点P 运动到与点C 重合时,求重叠部分的面积y ;(2)如图2,当点P 运动到何处时,翻折ADP ∆后,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这时重叠部分的面积y 等于多少?15.如图1,ABC 中,AB AC =,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点E 在BC 上,连接DE 、DC ,DE 交AC 于点G ,且DE DC =.(1)找出一个与BDE ∠相等的角;(2)若AB =mAD ,求DG GE的值(用含m 的式子表示); (3)如图2,将ABC 沿BC 翻折,若点A 的对应点A '恰好落在DE 的延长线上,求BE EC的值.1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连接AD.(1)如图1,E是AC的中点,连接DE,将△CDE沿CD翻折到△CDE′,连接AE′,当时,求AE的值.(2)如图2,在AC上取一点E,使得CE=13AC,连接DE,将△CDE沿CD翻折到△CDE′,连接AE′交BC于点F,求证:DF=CF.。

小学平移旋转练习题

小学平移旋转练习题

小学平移旋转练习题平移和旋转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技能,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

下面是一些小学平移旋转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

题目一:平移1. 将点A(-2, 3)通过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2. 已知正方形ABCD,其中A的坐标为(2, 3),经过平移得到正方形A'B'C'D',求A'的坐标。

3. 将线段AB,其中A(1, 2),B(4, 5),通过平移向右移动3个单位得到线段A'B',求线段A'B'的坐标。

题目二:旋转1. 将点A(3, 2)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度,求旋转后的点坐标。

2. 已知正方形ABCD,其中A的坐标为(2, 3),经过绕原点逆时针旋转180度得到正方形A'B'C'D',求A'的坐标。

3. 将线段AB,其中A(1, 2),B(4, 5),绕原点逆时针旋转45度得到线段A'B',求线段A'B'的坐标。

题目三:综合练习1. 平面图形P的顶点坐标为A(2, 3),B(-1, 4),C(0, -2),D(3, -1)。

分别进行以下操作:a) 将图形P向右平移5个单位;b) 将图形P绕点(-1, 2)顺时针旋转90度。

求操作完成后图形P各顶点的坐标。

2. 已知点A(3, 4)、B(6, 1),C(10, 2),D(7, 5)连成了一个四边形。

分别进行以下操作:a) 将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3个单位;b) 将四边形ABCD绕原点逆时针旋转60度。

求操作完成后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

以上是一些小学平移旋转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提升相关技能。

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第十六讲 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翻折))-2019-2021中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原卷版)

第十六讲  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翻折))-2019-2021中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6 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翻折))一、单选题1.(2021·四川广元市·中考真题)下列图形均表示医疗或救援的标识,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2021·江西中考真题)如图是用七巧板拼接成的一个轴对称图形(忽略拼接线),小亮改变①的位置,将①分别摆放在图中左,下,右的位置(摆放时无缝隙不重叠),还能拼接成不同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A.2B.3C.4D.5OP .若点P关于3.(2021·河北中考真题)如图,直线l,m相交于点O.P为这两直线外一点,且 2.8直线l,m的对称点分别是点1P,2P,则1P,2P之间的距离可能..是()A.0 B.5 C.6 D.74.(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下列四幅图案是四所大学校徽的主体标识,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5.(2021·湖北武汉市·中考真题)下列图形都是由一个圆和两个相等的半圆组合而成的,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6.(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55︒得到ADE ,若70E ∠=︒且AD BC ⊥于点F ,则BAC ∠的度数为( )A .65︒B .70︒C .75︒D .80︒7.(2021·四川广安市·中考真题)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8.(2021·天津中考真题)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9.(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4,2M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4,2-B .4,2C .()4,2--D .()4,2-10.(2021·浙江丽水市·中考真题)四盏灯笼的位置如图.已知A ,B ,C ,D 的坐标分别是 (−1,b ),(1,b ),(2,b ),(3.5,b ),平移y 轴右侧的一盏灯笼,使得y 轴两侧的灯笼对称,则平移的方法可以是( )A.将B向左平移4.5个单位B.将C向左平移4个单位C.将D向左平移5.5个单位D.将C向左平移3.5个单位11.(2021·四川自贡市·中考真题)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A.B.C.D.12.(2021·湖南中考真题)下列垃圾分类标志分别是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3.(2021·湖北黄冈市·中考真题)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B.正六边形C.正方形D.圆14.(2021·浙江绍兴市·中考真题)数学兴趣小组同学从“中国结”的图案(图1)中发现,用相同的菱形放置,可得到更多的菱形.如图2,用2个相同的菱形放置,得到3个菱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用3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6个菱形B.用4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15个菱形C.用5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27个菱形D.用6个相同的菱形放置,最多能得到41个菱形15.(2020·青海中考真题)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如图①,②将一张纸片进行两次对折后,再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图④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A.B.C.D.16.(2020·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如果将△ABC'''',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先沿y轴翻折,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B CA.(1,7)B.(0,5)C.(3,4)D.(﹣3,2)17.(2020·四川中考真题)如图,Rt△ABC中,∠A=30°,∠ABC=90°.将Rt△ABC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 BC''△.此时恰好点C在A C''上,A B'交AC于点E,则△ABE与△ABC的面积之比为()A.13B.12C.23D.3418.(2020·内蒙古赤峰市·中考真题)如图,Rt△ABC中,∠ACB = 90°,AB = 5,AC= 3,把Rt△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则四边形ABC'A'的面积是()A.15B.18C.20D.2219.(2020·四川绵阳市·中考真题)如图是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半圆得到的图形,则此图形的对称轴有()A.2条B.4条C.6条D.8条20.(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OABCDE绕点O顺时针旋转i个45°,得到正六边形i i i i iOABC D E,则正六边形(2020)i i i i iOABC D E i=的顶点iC的坐标是()A.(1,B.C.(1,2)-D.(2,1)21.(2020·江苏宿迁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Q是直线y=﹣12x+2上的一个动点,将Q 绕点P(1,0)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Q',连接OQ',则OQ'的最小值为()A .5BC .3D .522.(2020·江苏南通市·中考真题)以原点为中心,将点P (4,5)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点Q 所在的象限为(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3.(2020·海南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 90,30,1,C ABC AC cm ∠=︒∠=︒=将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Rt AB C ''△,使点C '落在AB 边上,连接BB ',则BB '的长度是( )A .1cmB .2cmCD .24.(2020·湖北黄石市·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G 的坐标是()2,1-,连接OG ,将线段OG 绕原点O 旋转180︒,得到对应线段OG ',则点G '的坐标为( )A .()2,1-B .()2,1C .()1,2-D .()2,1--25.(2020·上海中考真题)如果存在一条线把一个图形分割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个部分沿某个方向平移后能与另一个部分重合,那么我们把这个图形叫做平移重合图形.下列图形中,平移重合图形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等腰梯形 C .正六边形D .圆 26.(2020·湖北孝感市·中考真题)将抛物线21:23C y x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C ,抛物线2C 与抛物线3C 关于x 轴对称,则抛物线3C 的解析式为( )A .22y x =--B .22y x =-+C .22y x =-D .22y x =+72.(2020·黑龙江牡丹江市·中考真题)如图,在菱形OABC 中,点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2,,将菱形绕点O 旋转,当点A 落在x 轴上时,点C 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 .(2--,或2)-B .C .(-D .(2--,或28.(2020·河北中考真题)如图,将ABC ∆绕边AC 的中点O 顺时针旋转180°.嘉淇发现,旋转后的CDA ∆与ABC ∆构成平行四边形,并推理如下:小明为保证嘉淇的推理更严谨,想在方框中“∵CB AD =,”和“∴四边形……”之间作补充.下列正确的是( )A .嘉淇推理严谨,不必补充B .应补充:且AB CD =,C .应补充:且//AB CD D .应补充:且OA OC =,29.(2020·天津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90ACB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点B 的对应点E 恰好落在边AC 上,点A 的对应点为D ,延长DE 交AB 于点F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C DE =B .BC EF = C .AEFD ∠=∠ D .AB DF ⊥30.(2020·四川绵阳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C =90°,AB =AD =2,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A B C '',当A B ''恰好经过点D 时,△B 'CD 为等腰三角形,若B B '=2,则A A '=( )A B.C D31.(2019·台湾中考真题)图1的摩天轮上以等间隔的方式设置36个车厢,车厢依顺时针方向分别编号为1号到36号,且摩天轮运行时以逆时针方向等速旋转,旋转一圈花费30分钟.若图2表示21号车厢运行到最高点的情形,则此时经过多少分钟後,9号车厢才会运行到最高点?()A.10B.20C.152D.45232.(2019·台湾中考真题)如图,ABC∆中,D点在BC上,将D点分别以AB、AC为对称轴,画出对称点E、F,并连接AE、AF.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度,求EAF∠的度数为何?()A.113︒B.124︒C.129︒D.134︒33.(2019·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下面的图形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赵爽弦图B.笛卡尔心形线C.科克曲线D.斐波那契螺旋线34.(2019·台湾中考真题)如图,有一三角形ABC的顶点B、C皆在直线L上,且其内心为I.今固定C 点,将此三角形依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新三角形A B C''的顶点A'落在L上,且其内心为I'.若A B C∠<∠<∠,则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IC和I A''平行,II'和L平行B.IC和I A''平行,II'和L不平行C .IC 和I A ''不平行,II '和L 平行D .IC 和I A ''不平行,II '和L 不平行35.(2019·河北中考真题)如图,在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中,已有6个小正三角形涂黑,还需涂黑n 个小正三角形,使它们与原来涂黑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新图案恰有三条对称轴,则n 的最小值为( )A .10B .6C .3D .2二、填空题 1.(2021·四川资阳市·中考真题)将一张圆形纸片(圆心为点O )沿直径MN 对折后,按图1分成六等份折叠得到图2,将图2沿虚线AB 剪开,再将AOB 展开得到如图3的一个六角星.若75CDE ∠=︒,则OBA ∠的度数为______.2.(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 的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1,1)-、(2,1),将ABCD 沿x 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顶点C 的对应点1C 的坐标是___.3.(2021·青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图案由三个叶片组成,绕点O 旋转120°后可以和自身重合,若每个叶片的面积为4cm 2,∠AOB =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4.(2021·江苏南京市·中考真题)如图,将ABC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B C D '''的位置,使点B '落在BC 上,B C ''与CD 交于点E ,若3,4,1AB BC BB '===,则CE 的长为________.5.(2021·湖北随州市·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90C ∠=︒,30ABC ∠=︒,BC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角α(0180α︒<<︒)得到AB C ''△,并使点C '落在AB 边上,则点B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结果保留π)6.(2021·重庆中考真题)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边AB ,AC ,BC 上,BF =4,CF=6,将这张纸片沿直线DE 翻折,点A 与点F 重合.若DE ∥BC ,AF =EF ,则四边形ADFE 的面积为__________.7.(2020·江苏镇江市·中考真题)点O 是正五边形ABCDE 的中心,分别以各边为直径向正五边形的外部作半圆,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如图).这个图案绕点O 至少旋转_____°后能与原来的图案互相重合.8.(2020·江苏镇江市·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BC =3,将△ABC 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点P 、Q 分别是AB 、A 1C 1的中点,PQ 的最小值等于_____.9.(2020·辽宁铁岭市·中考真题)一张菱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6cm ,高AE 等于边长的一半,将菱形纸片沿直线MN 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直线MN 交直线CD 于点F ,则DF 的长为____________cm .10.(2020·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如图,矩形ABCD 中,AD=12,AB=8,E 是AB 上一点,且EB=3,F 是BC 上一动点,若将EBF ∆沿EF 对折后,点B 落在点P 处,则点P 到点D 的最短距为 .11.(2020·江苏宿迁市·中考真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1,P 为AD 上一个动点,连接BP ,线段BA 与线段BQ 关于BP 所在的直线对称,连接PQ ,当点P 从点A 运动到点D 时,线段PQ 在平面内扫过的面积为_____.12.(2020·四川绵阳市·中考真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1,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点A 1的坐标为_____.13.(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如图,把ABC 沿AB 边平移到111A B C △的位置,图中所示的三角形的面积1S 与四边形的面积2S 之比为4∶5,若4AB =,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1AA 是____________. 14.(2020·广西河池市·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B =90°,∠A =30°,AC =8,点D 在AB 上,且BD 点E 在BC 上运动.将△BDE 沿DE 折叠,点B 落在点B′处,则点B′到AC 的最短距离是_____. 15.(2020·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如图,已知点A(2,0),B(0,4),C(2,4),D(6,6),连接AB ,CD ,将线段AB 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使其与线段CD 重合(点A 与点C 重合,点B 与点D 重合),则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为_____.16.(2020·山东淄博市·中考真题)如图,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处.若EC =2BE =2,则CF 的长为_____.17.(2020·广西玉林市·中考真题)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六边形ABCDEF 中,将四边形ADE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四边形AD E F '''处,此时边AD '与对角线AC 重叠,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18.(2020·广东广州市·中考真题)如图,点A 的坐标为()1,3,点B 在x 轴上,把OAB ∆沿x 轴向右平移到ECD ∆,若四边形ABDC 的面积为9,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19.(2020·广东广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到AB C ''∆,AB ',AC '分别交对角线BD 于点,E F ,若4AE =,则EF ED ⋅的值为_______.20.(2020·四川宜宾市·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中,,,3,5,2,DA AB CB AB AD AB BC P ⊥⊥===是AB 上一动点,则PC P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21.(2020·甘肃天水市·中考真题)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内作45EAF ∠=︒,AE 交BC 于点E ,AF 交CD 于点F ,连接EF ,将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若3DF =,则BE 的长为__________.22.(2020·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2,0A -,()1,2B ,()1,2C -.已知()1,0N -,作点N 关于点A 的对称点1N ,点1N 关于点B 的对称点2N ,点2N 关于点C 的对称点3N ,点3N 关于点A 的对称点4N ,点4N 关于点B 的对称点5N ,…,依此类推,则点2020N 的坐标为______.23.(2020·上海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AB =4,BC =7,∠B =60°,点D 在边BC 上,CD =3,联结AD .如果将△ACD 沿直线AD 翻折后,点C 的对应点为点E ,那么点E 到直线BD 的距离为____.24.(2020·天津中考真题)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A C 均落在格点上,点B 在网格线上,且53AB =.(Ⅰ)线段AC 的长等于___________;(Ⅱ)以BC 为直径的半圆与边AC 相交于点D ,若,P Q 分别为边,AC BC 上的动点,当BP PQ +取得最小值时,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P Q ,并简要说明点,P Q 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25.(2020·甘肃金昌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0),把OAB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CDE ∆,如果点D 的坐标为,则点E 的坐标为__________. 26.(2020·湖南张家界市·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将其绕顶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到CEFG 位置,使得点B 落在对角线CF 上,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27.(2020·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6,0)A ,点B 在y轴的正半轴上,30ABO ∠=︒.矩形CODE 的顶点D ,E ,C 分别在,,OA AB OB 上,2OD =.将矩形CODE沿x 轴向右平移,当矩形COD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CODE 向右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_.28.(2019·江苏镇江市·中考真题)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G 的位置(如图),使得点D 落在对角线CF 上,EF 与AD 相交于点H ,则HD =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29.(2019·新疆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AB=AC=4,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30°,得到△ACD ,延长AD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80.(2019·辽宁营口市·中考真题)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为BC 边上一点,122BD DC ==,以点D 为顶点作正方形DEFG ,且DE BC =,连接AE ,AG .若将正方形DEFG 绕点D 旋转一周,当AE 取最小值时,AG 的长为________.31.(2019·辽宁丹东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四边形ABCO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D 为AB 的中点,点P 为O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DP ,AP ,当点P 满足DP+AP 的值最小时,直线AP 的解析式为_____.三、解答题1.(2021·浙江温州市·中考真题)如图44⨯与66⨯的方格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图1是绘成的七巧板图案,它由7个图形组成,请按以下要求选择其中一个并在图2、图3中画出相应的格点图形(顶点均在格点上).(1)选一个四边形画在图2中,使点P 为它的一个顶点,并画出将它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图形.(23中.2.(2021·安徽中考真题)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将ABC 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111A B C △,画出111A B C △;(2)将(1)中的111A B C △绕点C 1逆时针旋转90 得到221A B C △,画出221A B C △.3.(2020·广西贵港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4),B(4,1),C(4,3).(1)画出将△ABC 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A 1B 1C 1;(2)画出将△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A 2B 2C 2.4.(2020·广西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 (1,3),B (4,4),C (2,1).(1)把ABC 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对应的A 1B 1C 1,请画出平移后的A 1B 1C 1; (2)把ABC 绕原点O 旋转180°后得到对应的A 2B 2C 2,请画出旋转后的A 2B 2C 2;(3)观察图形可知,A 1B 1C 1与A 2B 2C 2关于点( , )中心对称.5.(2020·辽宁阜新市·中考真题)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的坐标分别为()4,4A ,()1,1B ,()4,1C .(1)画出与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2)将ABC 绕点1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222A B C △,2AA 弧是点A 所经过的路径,则旋转中心1O 的坐标为___________.(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6.(2020·吉林中考真题)如图①、图②、图③都是33⨯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 ,B ,C 均为格点.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画一条不与AB 重合的线段MN ,使MN 与AB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M ,N 为格点.(2)在图②中,画一条不与AC 重合的线段PQ ,使PQ 与AC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P ,Q 为格点. (3)在图③中,画一个DEF ∆,使DEF ∆与ABC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且D ,E ,F 为格点.7.(2020·辽宁丹东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网格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2)A ,(3,1)B ,(2,3)C ,先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三象限内画一个111A B C ∆,使它与ABC ∆位似,且相似比为2:1,然后再把ABC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222A B C ∆.(1)画出111A B C ∆,并直接写出点1A 的坐标;(2)画出222A B C ∆,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点A 到点2A 所经过的路径长.8.(2020·湖北武汉市·中考真题)在58⨯的网格中建立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四边形O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0,0)O ,(3,4)A ,(8,4)B ,(5,0)C .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按下列步骤完成画图,并回答问题:(1)将线段CB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画出对应线段CD ;(2)在线段AB 上画点E ,使45BCE ︒∠=(保留画图过程的痕迹);(3)连接AC ,画点E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F ,并简要说明画法.。

专题11 几何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2023年中考数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11 几何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2023年中考数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

专题11 几何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目录最新模考题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 平移运动【典例分析】(2022春·上海长宁·九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3AB =,8CD =,点E 是边CD 的中点,联结AE 交BD 于点F ,将ACD V 沿着射线DC 方向平移,如果点F 的对应点恰好落在ABC V 内,那么平移的距离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22477m <<##241277m >>【分析】过点F 作CD 或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P ,交BC 于点Q ,此时由平移的性质可得FP FQ 、都为平移距离m ,如图所示,分别求得平移距离m FP =和m FQ =即可求得点F 的对应点恰好落在ABC V 内时,平移的距离m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过点F 作CD 或AB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P ,交BC 于点Q ,此时由平移的性质可得FP FQ 、都为平移距离m ,如图所示,【提分秘籍】图形的平移规律找特殊点1.图形的平移即是图形中各个点的平移,解题时只需选取线段端点或三角形顶点等这样的特殊点即可.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b,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

(即: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变式演练】1.(2020·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如图,将ABC D 沿射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D ,边DE与AC 相交于点G ,如果6BC cm =,ABC D 的面积等于29cm ,GEC D 的面积等于24cm ,那么CF =____________cm .【答案】2【分析】根据平移性质得AC DF ∥,易证△EGC EDF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EC 的长,即可求CF 的长.2.(2021·上海浦东新·模拟预测)如图,将△ABC沿BC边上的中线AD平移到△A'B'C'的位置,已知△ABC的面积为16,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9.如果AA'=1,那么A'D的长为_____.【题型二】 翻折运动【典例分析】(2022·上海·二模)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C ¹,将ABC V 沿直线AC 翻折,点B 落在点尽处,AD 与CE 相交于点O ,联结DE .(1)如图1,求证://AC DE ;(2)如图2,如果90B Ð=°,AB ==BC OAC V 的面积;(3)如果30B Ð=°,AB =AED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BC 的长.②如图4,当90AEDÐ=°时AD BC=Q,BC EC=,AD EC\=,由折叠的性质得:AE AB=,AE CD\=,在ACED和CADD中,AE CDCE ADAC CA=ìï=íï=î,()ACE CAD SSS\D@D,ECA DAC\Ð=Ð,OA OC\=,OE OD\=,OED ODE\Ð=Ð,AED CDE\Ð=Ð,90AEDÐ=°Q,90CDE\Ð=°,//AE CD\,又//AB CDQ,【提分秘籍】解决折叠问题的思维方法(1)折叠后能够重合的线段相等,能够重合的角相等,能够重合的三角形全等,折叠前后的图形关于折痕对称,对应点到折痕的距离相等。

中考一轮复习 数学专题15 图形的旋转、翻折(对称)与平移(学生版)

中考一轮复习 数学专题15 图形的旋转、翻折(对称)与平移(学生版)

专题15 图形的旋转、翻折(对称)与平移一、单选题1.(2022·广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1,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A .()3,1 B .()1,1- C .()1,3 D .()1,1-2.(2022·广西)如图,在△ABC 中,点A (3,1),B (1,2),将△ABC 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则点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为( )A .(3,-3)B .(3,3)C .(-1,1)D .(-1,3)3.(2020·山东菏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3,2P -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 ',则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0,2-B .()0,2C .()6,2-D .()6,2--4.(2020·四川自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是( ) A .(),-11 B .(),51 C .(),24 D .(),-225.(2021·四川雅安)如图,将ABC 沿BC 边向右平移得到DEF ,DE 交AC 于点G .若:3:1BC EC =.16ADG S =△.则CEG S △的值为( )A .2B .4C .6D .86.(2021·浙江丽水)四盏灯笼的位置如图.已知A ,B ,C ,D 的坐标分别是 (−1,b ),(1,b ),(2,b ),(3.5,b ),平移y 轴右侧的一盏灯笼,使得y 轴两侧的灯笼对称,则平移的方法可以是( )A .将B 向左平移4.5个单位B .将C 向左平移4个单位 C .将D 向左平移5.5个单位 D .将C 向左平移3.5个单位7.(2022·四川南充)如图,将直角三角板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到AB C ''△,点B '恰好落在CA 的延长线上,3090∠=︒∠=︒,B C ,则BAC '∠为( )A .90︒B .60︒C .45︒D .308.(2022·山东青岛)如图,将ABC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绕原点O 旋转180︒,得到A B C ''',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A .(2,0)B .(2,3)--C .(1,3)--D .(3,1)--9.(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如图,ABC 中,90ACB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EDC △,使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AB 边上,AC 、ED 交于点F .若BCD α∠=,则EFC ∠的度数是(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A .1902α︒+B .1902α︒-C .31802α︒-D .32α 10.(2022·四川内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C 、E 在y 轴上,点C 的坐标为(0,1),AC =2,Rt△ODE 是Rt△ABC 经过某些变换得到的,则正确的变换是( )* 本号资料皆来源于微信:数学A .△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B .△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C .△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D .△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11.(2022·黑龙江绥化)如图,线段O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 点坐标为()2,5,线段OA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A ',则点A '的坐标为( )A .()5,2-B .()5,2C .()2,5-D .()5,2-12.(2021·四川广安)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55︒得到ADE ,若70E ∠=︒且AD BC ⊥于点F ,则BAC ∠的度数为( )A .65︒B .70︒C .75︒D .80︒13.(2020·湖北黄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G 的坐标是()2,1-,连接OG ,将线段OG 绕原点O 旋转180︒,得到对应线段OG ',则点G '的坐标为( )A .()2,1-B .()2,1C .()1,2-D .()2,1--14.(2020·四川攀枝花)如图,直径6AB =的半圆,绕B 点顺时针旋转30︒,此时点A 到了点A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2πB .34πC .πD .3π15.(2022·天津)如图,在△ABC 中,AB =AC ,若M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将△AB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CN ,点M 的对应点为点N ,连接MN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B AN = B .AB NC ∥ C .AMN ACN ∠=∠D .MN AC ⊥16.(2022·江苏扬州)如图,在ABC ∆中,AB AC <,将ABC 以点A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点D 在BC 边上,DE 交AC 于点F .下列结论:△AFE DFC △△;△DA 平分BDE ∠;△CDF BAD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B .△△C .△△D .△△△17.(2021·黑龙江牡丹江)如图,△AOB 中,OA =4,OB =6,AB =,将△AOB 绕原点O 旋转90°,则旋转后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A .(4,2)或(﹣4,2)B .(4)或(﹣4) C .(﹣2)或(2) D .(2,﹣2,18.(2021·广东广州)如图,在Rt ABC 中,90C ∠=︒,6AC =,8BC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 B C ''',使点C '落在AB 边上,连结BB ',则sin BB C ''∠的值为( )A .35B .45CD 19.(2021·河南)如图,OABC 的顶点(0,0)O ,(1,2)A ,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延长BA 交y 轴于点D .将OD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得到OD A ''△,当点D 的对应点D 落在OA 上时,D A ''的延长线恰好经过点C ,则点C 的坐标为( )A .0)B .C .1,0)D .1,0)20.(2020·海南)如图,在Rt ABC 中, 90,30,1,C ABC AC cm ∠=︒∠=︒=将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Rt AB C ''△,使点C '落在AB 边上,连接BB ',则BB '的长度是( )A .1cmB .2cmCD .21.(2020·山东菏泽)如图,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角α,得到ADE ,若点E 恰好在CB 的延长线上,则BED ∠等于( )A .2α B .23α C .α D .180α︒-22.(2020·山东聊城)如图,在Rt ABC △中,2AB =,30C ∠=︒,将Rt ABC △绕点A 旋转得到Rt A B C '''∆,使点B 的对应点B '落在AC 上,在B C ''上取点D ,使2B D '=,那么点D 到BC 的距离等于( ).A .21⎫+⎪⎪⎝⎭B 1C 1D 123.(2020·山东枣庄)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在第一象限,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30AOB B ∠=∠=︒,2OA =,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点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是( )A .(1,2-+B .()C .(2+D .(- 二、填空题 24.(2022·山东临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0,2A ,()2,1B -.平移ABC 得到A B C ''',若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1,0-,则点B 的对应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25.(2021·辽宁鞍山)如图,△ABC 沿BC 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若EC =2,BF =8,则BE =___.26.(2021·湖南湘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2,1A -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A ',则点A '的坐标为____. 27.(2021·吉林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的斜边OA 在y 轴上,2OA =,点B 在第一象限.标记点B 的位置后,将AOB 沿x 轴正方向平移至111AO B 的位置,使11A O 经过点B ,再标记点1B 的位置,继续平移至222A O B △的位置,使22A O 经过点1B ,此时点2B 的坐标为__________.28.(2021·湖南怀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2,1)A -,(1,4)B -,(1,1)C -,将ABC 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111A B C △,再绕1C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221A B C △,则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29.(2022·山东潍坊)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O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75︒,再沿y 轴方向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30.(2020·江苏镇江)如图,在△ABC 中,BC =3,将△ABC 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点P 、Q 分别是AB 、A 1C 1的中点,PQ 的最小值等于_____.31.(2020·广东广州)如图,点A 的坐标为()1,3,点B 在x 轴上,把OAB ∆沿x 轴向右平移到ECD ∆,若四边形ABDC 的面积为9,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32.(2020·湖南湘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6,0)A ,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30ABO ∠=︒.矩形CODE 的顶点D ,E ,C 分别在,,OA AB OB 上,2OD =.将矩形CODE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矩形CODE 与ABO重叠部分的面积为CODE 向右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_.33.(2022·湖南永州)如图,图中网格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点A 为网格线的交点.若线段OA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端点A 的坐标变为______.34.(2021·湖北随州)如图,在Rt ABC 中,90C ∠=︒,30ABC ∠=︒,BC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角α(0180α︒<<︒)得到AB C ''△,并使点C '落在AB 边上,则点B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结果保留π)35.(2020·广西)以原点为中心,把()3,4M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N ,则点N 的坐标为______. 36.(2022·广西贺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 为等腰三角形,5OA AB ==,点B 到x 轴的距离为4,若将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OA B ''△,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37.(2022·湖北随州)如图1,在矩形ABCD 中,8AB =,6AD =,E ,F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连接EF .如图2,将△AEF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角()090θθ<<︒,使EF AD ⊥,连接BE 并延长交DF 于点H ,则△BHD 的度数为______,DH 的长为______. 本@号资料皆来源于微信*:数学38.(2021·四川巴中)如图,把边长为3的正方形OAB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n °(0<n <90)得到正方形ODEF ,DE 与BC 交于点P ,ED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Q ,交OA 的延长线于点M .若BQ :AQ =3:1,则AM =__________.9(0)0αα︒<<︒得到AB C ''△,连接BB ',CC ',则CAC '△与BAB '△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_.40.(2020·四川眉山)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2AB =.将ABC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11AB C △的位置,点1B 恰好落在边BC 的中点处,则1CC 的长为________.41.(2020·山东烟台)如图,已知点A (2,0),B (0,4),C (2,4),D (6,6),连接AB ,CD ,将线段AB 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使其与线段CD 重合(点A 与点C 重合,点B 与点D 重合),则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为_____.42.(2020·甘肃天水)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内作45EAF ∠=︒,AE 交BC 于点E ,AF 交CD 于点F ,连接EF ,将AD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若3DF =,则BE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43.(2022·安徽)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为格点(网格线的交点).(1)将△ABC 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111A B C △,请画出111A B C △﹔(2)以边AC 的中点O 为旋转中心,将△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222A B C △,请画出222A B C △.44.(2022·黑龙江牡丹江)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 与△DEF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ABC 与△DEF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画出点O 的位置;(2)将△ABC 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请画出△A 1B 1C 1; (3)在网格中画出格点M ,使A 1M 平分△B 1A 1C 145.(2021·黑龙江哈尔滨)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 ∆的顶点和线段DE 的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方格纸中将ABC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MNP ∆;(点A 的对应点是点M ,点B 的对应点是点N ,点C 的对应点是点P ),请画出MNP ∆;(2)在方格纸中画出以DE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EF (点F 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FP ,请直接写出线段FP 的长.46.(2021·安徽)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的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将ABC 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111A B C △,画出111A B C △;(2)将(1)中的111A B C △绕点C 1逆时针旋转90︒得到221A B C △,画出221A B C △.47.(2022·湖南)如图所示的方格纸(1格长为一个单位长度)中,AOB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0)A ,(0,0)O ,(3,4)B .(1)将AOB ∆沿x 轴向左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111AO B (不写作法,但要标出顶点字母); (2)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222A O B (不写作法,但要标出顶点字母); (3)在(2)的条件下,求点B 绕点O 旋转到点2B 所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留)π.48.(2022·黑龙江)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1A -,()2,5B -,()5,4C -.(1)将ABC 先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111A B C △,画出两次平移后的111A B C △,并写出点1A 的坐标;(2)画出111A B C △绕点1C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221A B C △,并写出点2A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求点1A 旋转到点2A 的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留π).49.(2020·四川巴中)如图所示,ABC 在边长为1cm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1)将ABC 沿y 轴正方向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111A B C △,请作出111A B C △,并求出11A B 的长度; (2)再将111A B C △绕坐标原点O 顺时针旋转180°,得到222A B C △,请作出222A B C △,并直接写出点2B 的坐标; (3)在(1)(2)的条件下,求线段AB 在变换过程中扫过图形的面积和.50.(2022·江苏常州)如图,点A 在射线OX 上,OA a =.如果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0360)<≤︒n n 到OA ',那么点A '的位置可以用(),︒a n 表示.(1)按上述表示方法,若3a =,37n =,则点A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2)在(1)的条件下,已知点B 的位置用()3,74︒表示,连接A A '、A B '.求证:A A A B ''=.51.(2021·黑龙江)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O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1,3,4,3,00,0A B --.(1)画出ABO 关于x 轴对称的11A B O ,并写出点1A 的坐标;(2)画出ABO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22A B O ,并写出点2A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求点A 旋转到点2A 所经过的路径长(结果保留π).52.(2021·青海西宁)如图,正比例函数12y x =与反比例函数(0)ky x x =>的图象交于点A ,AB x ⊥轴于点B ,延长AB 至点C ,连接OC .若2cos 3BOC ∠=,3OC =.(1)求OB的长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将AOB绕点О旋转90°,请直接写出旋转后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53.(2021·江苏淮安)如图,方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顶点A、B、C都在格点上(两条网格线的交点叫格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并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1)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B1,点C的对应点为C1,画出△AB1C1;(2)连接CC1,△ACC1的面积为;*本号资料皆来源于微信:数学第*六感(3)在线段CC1上画一点D,使得△ACD的面积是△ACC1面积的15.54.(2021·辽宁阜新)下面是小明关于“对称与旋转的关系”的探究过程,请你补充完整.(1)三角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简称G ,G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为1G ,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为2G .则将图形1G 绕____点顺时针旋转____度,可以得到图形2G .(2)在图2中分别画出....G 关于 y 轴和直线1y x =+的对称图形1G ,2G .将图形1G 绕____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______度,可以得到图形2G .(3)综上,如图3,直线1:22l y x =-+和2:l y x =所夹锐角为α,如果图形G 关于直线1l 的对称图形为1G ,关于直线2l 的对称图形为2G ,那么将图形1G 绕____点(用坐标表示)顺时针旋转_____度(用α表示),可以得到图形2G .55.(2021·贵州毕节)如图1,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D 为ABC 内一点,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CE ,BD 的延长线与CE 交于点F . (1)求证:BD CE =,BD CE ⊥;(2)如图2.连接AF ,DC ,已知135BDC ∠=︒,判断AF 与D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56.(2021·内蒙古通辽)已知AOB 和MO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M OA ⎫<<⎪⎪⎝⎭,90AOB MON ∠=∠=︒.(1)如图1,连接AM ,BN ,求证:AM BN =; (2)将MON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如图2,当点M 恰好在AB 边上时,求证:2222AM BM OM +=;△当点A ,M ,N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若4OA =,3OM =,请直接写出线段AM 的长.57.(2021·湖南衡阳)如图,点E 为正方形ABCD 外一点,90AEB =︒∠,将Rt ABE △绕A 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DF DF 的延长线交BE 于H 点.(1)试判定四边形AFH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已知7,13BH BC ==,求DH 的长.58.(2021·北京)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M α=∠=为BC 的中点,点D 在MC 上,以点A 为中心,将线段AD 顺时针旋转α得到线段AE ,连接,BE DE .(1)比较BAE ∠与CAD ∠的大小;用等式表示线段,,BE BM M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过点M 作AB 的垂线,交DE 于点N ,用等式表示线段NE 与ND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59.(2021·浙江嘉兴)小王在学习浙教版九上课本第72页例2后,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将一个矩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090αα︒<≤︒,得到矩形'''AB C D[探究1]如图1,当90α=︒时,点'C 恰好在DB 延长线上.若1AB =,求BC 的长.[探究2]如图2,连结'AC ,过点'D 作'//'D M AC 交BD 于点M .线段'D M 与DM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探究3]在探究2的条件下,射线DB 分别交'AD ,'AC 于点P ,N (如图3),MN ,PN 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60.(2021·四川阿坝)如图,Rt ABC 中,90ACB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点D 落在线段AB 上,连接BE .(1)求证:DC 平分ADE ∠;(2)试判断BE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BE BD =,求tan ABC ∠的值.61.(2020·湖南邵阳)已知:如图△,将一块45°角的直角三角板DEF 与正方形ABCD 的一角重合,连接,AF CE ,点M 是CE 的中点,连接DM .(1)请你猜想AF 与DM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2)如图△,把正方形ABCD 绕着点D 顺时针旋转α角(090a ︒<<︒).△AF 与DM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温馨提示:延长DM 到点N ,使MN DM =,连接CN )△求证:AF DM ⊥;△若旋转角45α=︒,且2EDM MDC ∠=∠,求AD ED 的值.(可不写过程,直接写出结果)62.(2020·江苏常州)如图1,点B 在线段CE 上,Rt△ABC △Rt△CEF ,90ABC CEF ∠=∠=︒,30BAC ∠=︒,1BC =.(1)点F 到直线CA 的距离是_________;(2)固定△ABC ,将△CEF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 与CA 重合,并停止旋转. △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 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 与AB 交于点O ,当OE OB =时,求OF 的长.63.(2020·福建)如图,ADE ∆由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且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的延长线上,AD ,EC 相交于点P .(1)求BDE ∠的度数;(2)F 是EC 延长线上的点,且∠=∠CDF DAC .△判断DF 和P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求证:=EP PC PF CF.64.(2020·甘肃金昌)如图,点M ,N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且45MAN ∠=︒,把ADN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E △.(1)求证:AEM △△ANM .(2)若3BM =,2DN =,求正方形ABCD 的边长.。

二次函数中的平移、翻折、对称、旋转、折叠问题

二次函数中的平移、翻折、对称、旋转、折叠问题

二次函数中的平移、翻折、对称、旋转、折叠问题目录题型01二次函数平移问题题型02二次函数翻折问题题型03二次函数对称问题题型04二次函数旋转问题题型05二次函数折叠问题题型01二次函数平移问题1. 二次函数的平移变换平移方式(n>0)一般式y=ax2+bx+c顶点式y=a(x-h)2+k平移口诀向左平移n个单位y=a(x+n)2+b(x+n)+c y=a(x-h+n)2+k左加向右平移n个单位y=a(x-n)2+b(x-n)+c y=a(x-h-n)2+k右减向上平移n个单位y=ax2+bx+c+n y=a(x-h)2+k+n上加向下平移n个单位y=ax2+bx+c-n y=a(x-h)2+k-n下减2.平移与增加性变化如果平移后对称轴不发生变化,则不影响增减性,但会改变函数最大(小)值.只对二次函数上下平移,不改变增减性,改变最值.只对二次函数左右平移,改变增减性,不改变最值.1(2023·上海杨浦·统考一模)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0与x轴交于点A、点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D,且AB=4.(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 是线段BC 上一点,如果∠PAC =45°,求点P 的坐标;(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将该抛物线向左平移,点D 平移至点E 处,过点E 作EF ⊥直线AP ,垂足为点F ,如果tan ∠PEF =12,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答案】(1)y =x 2-2x -3(2)P 53,-43(3)y =x +1792-4【分析】(1)设点A 的横坐标为x A ,点B 的横坐标为x B ,根据对称轴,AB =4,列式x A +x B2=1,x B -x A =4,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计算确定a 值即可.(2)过点C 作AC ⊥MN 于点C ,交AC 右侧的AP 的延长线于点M ,交AC 左侧的AP 的延长线于点N ,利用三角形全等,确定坐标,后根据解析式交点确定所求坐标即可.(3)设抛物线向左平移了t 个单位,则点E 1-t ,-4 ,过点F 作x 轴的平行线交过点P 和y 轴的平行线于点H ,交过点E 和y 轴的平行线于点G ,证明Rt △FGE ∽Rt △PHF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GEHF=GF HP =EF FP =1tan ∠PEF =2即可求解.【详解】(1)解:∵抛物线y =ax 2-2ax -3a ≠0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顶点为D ,且AB =4,∴x A +x B 2=1,x B -x A =4,解得x B =3,x A =-1,∴-3a=3×-1 ,解得a=1,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2)过点C 作AC ⊥MN 于点C ,交AC 右侧的AP 的延长线于点M ,∵∠PAC =45°,∴AC =CM ,过点M 作MT ⊥y 轴于点T ,∴∠ACO =90°-∠ECM =∠CMT ∵∠ACO =∠CMT ∠AOC =∠CTM AC =CM,∴△AOC ≌△CTM AAS ,∴AO =CT ,OC =EM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2x -3,x B =3,x A =-1,∴AO =CT =1,OC =TM =3,A -1,0 ,C 0,-3 ,B 3,0 ,∴OE =2,TM =3∴M 3,-2 ,设AM 的解析式为y =kx +b ,BC 的解析式为y =px +q ∴-k +b =03k +b =-2 ,3p +q =0q =-3 ,解得k =-12b =-12,p =1q =-3 ∴AM 的解析式为y =-12x -12,BC 的解析式为y =x -3,∴y =x -3y =-12x -12 ,解得x =53y =-43,故P 53,-43;(3)∵y =x 2-2x -3=x -1 2-4,点D 1,-4 ,设抛物线向左平移了t 个单位,则点E 1-t ,-4 ,过点F 作x 轴的平行线交过点P 和y 轴的平行线于点H ,交过点E 和y 轴的平行线于点G ,由(2)知,直线AP 的表达式为:y =-12x -12,P 53,-43设F m ,-12m -12 ∵∠EFP =90°,∴∠GFE +∠HFP =90°,∵∠GFE +∠GEF =90°,∴∠GEF =∠HFP ,∴Rt △FGE ∽Rt △PHF ,∴GE HF =GF HP =EF FP =1tan ∠PEF=2,∵GE =y F -y E =-12m -12+4,HF =x P -x F =53-m ,GF =x F -x G =m -1-t ,HP=y F -y P =-12m-12+43,∴-12m -12+453-m =m -1-t -12m -12+43=2,解得:t =269,∴y =x -1+269 2-4=x +179 2-4.【点睛】本题为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和相似、解直角三角形、图象平移等,正确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2023·广东湛江·校考一模)如图1,抛物线y =36x 2+433x +23与x 轴交于点A ,B (A 在B 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连AC ,点D 与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过点D 作DE ∥AC 交抛物线于点E ,交y 轴于点P.(1)点F 是直线AC 下方抛物线上点一动点,连DF 交AC 于点G ,连EG ,当△EFG 的面积的最大值时,直线DE 上有一动点M ,直线AC 上有一动点N ,满足MN ⊥AC ,连GM ,NO ,求GM +MN +NO 的最小值;(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过点F 作FH ⊥x 轴于点H 交AC 于点L ,将△AHL 沿着射线AC 平移到点A 与点C 重合,从而得到△A H L (点A ,H ,L 分别对应点A ,H ,L ),再将△A H L 绕点H 逆时针旋转α(0°<α<180°),旋转过程中,边A L 所在直线交直线DE 于Q ,交y 轴于点R ,求当△PQR 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PR 的长.【答案】(1)4+23975(2)1733-3或833【分析】(1)作FH ∥y 轴交DE 于H .设F m ,36m 2+433m +23 ,求出直线DE 的解析式,联立方程得到x =-3时,FH 的值最大,求出答案;作点G 关于DE 的对称点T ,TG 交DE 于R ,连接OR 交AC 于N ,作NM ⊥DE 于M ,连接TM ,GM ,此时GM +MN +NO 的值最小,求出答案即可;(2)当△PQR 是等腰三角形时,易知∠QPR =120°,易知直线RQ 与x 轴的夹角为60°,得到直线RQ 的解析式为y =3x +3-3,进而求出答案,当△QPR 是等腰三角形,同理求出答案.【详解】(1)如图1中,作FH ∥y 轴交DE 于H .设F m ,36m 2+433m +23 .由题意可知A (-6,0),B (-2,0),C (0,23),∵抛物线的对称轴x =-4,C ,D 关于直线x =-4对称,∴D (-8,23),∴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33x +23,∵DE ∥AC ,∴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 =33x +1433,由y =33x +23y =33x +1433,解得x =8y=23 或x =2y =1633,∴E 2,1633 ,H m ,33m +1433,∵S △DEF =S △DEG +S △EFG ,△DEG 的面积为定值,∴△DEG 的面积最大时,△EFG 的面积最大,∵FH 的值最大时,△DEF 的面积最大,∵FH 的值最大时,△EFG 的面积最大,∵FH =-36m 2-3m +833,∵a <0.开口向下,∴x =-3时,FH 的值最大,此时F -3,-32.如图2中,作点G 关于DE 的对称点T ,TG 交DE 于R ,连接OR 交AC 于N ,作NM ⊥DE 于M ,连接TM ,GM ,此时GM +MN +NO 的值最小.∵直线DF 的解析式为:y =-32x -23,由y =-32x -23y =33x +23,解得x =-245y =235,∴G -245,232 ,∵TG ⊥AC ,∴直线GR 的解析式为y =-3x -2235,由y =33x +1433y =-3x -2235 ,解得x =-345y =1235,∴R -345,1235,∴RG =4,OR =23975,∵GM =TM =RN ,∴GM +MN +ON =RN +ON +RG =RG +ON =4+23975.∴GM +MN +NO 的最小值为4+23975.(2)如图3中,如图当△PQR 是等腰三角形时,易知∠QPR =120°,PQ =PR易知直线RQ 与x 轴的夹角为60°,L 3-32,23+32,直线RQ 的解析式为y =3x +3-3,∴R (0,3-3),∴PR =1433-(3-3)=1733-3.如图4中,当△QPR 是等腰三角形,∵∠QPR =60°,∴△QPR 是等边三角形,同法可得R (0,23),∴PR =OP -OC =1433-23=83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R 的值为1733-3或833.【点睛】本题属于二次函数证明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3(2023·广东潮州·校考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12x 2+bx +c 与x 轴交于A (-2,0),B (4,0)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点P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OP 交BC 于点Q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PQ OQ 的值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和PQ OQ的最大值;(3)把抛物线y =-12x 2+bx +c 沿射线AC 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新抛物线y ,M 是新抛物线上一点,N 是新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当以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N 点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N 点坐标的过程写出来.【答案】(1)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12x 2+x +4(2)当m =2时,PQ OQ取得最大值12,此时,P (2,4)(3)N 点的坐标为N 12,52 ,N 22,-112 ,N 32,-52.其中一个N 点坐标的解答过程见解析【分析】(1)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答案;(2)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4,如图1,过点P 作PD ∥y 轴交BC 于点D ,设P m ,-12m 2+m +4 ,则D (m ,-m +4),证明△PDQ ∽△OCQ ,得出:PQ OQ =PD OC=-12m 2+2m 4=-18(m -2)2+12,运用求二次函数最值方法即可得出答案;(3)设M t -12t 2+2t +92,N (2,s ),分三种情况:当BC 为▱BCN 1M 1的边时;当BC 为▱BCM 2N 2的边时;当BC 为▱BM 3CN 3的对角线时,运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抛物线y =-12x 2+bx +c 与x 轴交于A (-2,0),B (4,0)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12×(-2)2-2b +c =0-12×42+4b +c =0,解得:b =1c =4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12x 2+x +4;(2)∵抛物线y =-12x 2+x +4与y 轴交于点C ,∴C (0,4),∴OC =4,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d ,把B (4,0),C (0,4)代入,得:4k +d =0,d =4 解得:k =-1d =4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4,如图1,过点P 作PD ∥y 轴交BC 于点D ,设P m ,-12m 2+m +4 ,则D (m ,-m +4),∴PD =-12m 2+2m ,∵PD ∥OC ,∴△PDQ ∽△OCQ ,∴PQ OQ =PD OC=-12m 2+2m 4=-18(m -2)2+12,∴当m =2时,PQ OQ取得最大值12,此时,P (2,4).(3)如图2,沿射线AC 方向平移5个单位,即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新的物线解析式为y =-12(x -2)2+132=-12x 2+2x +92,对称轴为直线x =2,设M t ,-12t 2+2t +92,N (2,s ),当BC 为▱BCN 1M 1的边时,则BC ∥MN ,BC =MN ,∴t -2=4s =-12t 2+2t +92+4解得:t =6s =52,∴N 12,52;当BC 为▱BCM 2N 2的边时,则BC ∥MN ,BC =MN ,∴t -2=-4s =-12t 2+2t +92-4 ,解得:t =-2s =-112,∴N 22,-112;当BC 为▱BM 3CN 3的对角线时,则t +2=4-12t 2+2t +92+s =4,解得:t =2s =-52,∴N 32,-52;综上所述,N 点的坐标为:N 12,52 ,N 22,-112 ,N 32,-52.【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抛物线的平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铅锤法、中点坐标公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关键.4(2023·湖北襄阳·校联考模拟预测)坐标综合:(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 1:y 1=x 2+bx +c 的对称轴为直线x =3,且经过点6,3 ,求抛物线C 1的解析式,并写出其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C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某种平移,得到一条新的抛物线C 2:y 2=x 2-2mx +m 2-1,①如图1,设自变量x 在1≤x ≤2的范围内取值时,函数y 2的最小值始终等于-1.此时,若y 2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2m ,求m 的值;②如图2,直线l :y =-12x +n n >0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C 两点.过点A 、点C 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平行线,两平行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B .设抛物线C 2与x 轴交于E 、F 两点(点E 在左边).现将图中的△CBA 沿直线l 折叠,折叠后的BC 边与x 轴交于点M .当8≤n ≤12时,若要使点M 始终能够落在线段EF (包括两端点)上,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抛物线C 1在向抛物线C 2平移时,沿x 轴的方向上需要向左还是向右平移?最少要平移几个单位?最多能平移几个单位?【答案】(1)抛物线C 1的解析式为y 1=x 2-6x +3,抛物线C 1的顶点坐标为3,-6(2)①m 的值为2或9-154;②抛物线C 1在向抛物线C 2平移时,沿x 轴的方向上需要向右平移,最少平移2个单位,最多平移7个单位【分析】(1)根据对称轴为直线x =3,可得b =-6,再把把6,3 代入,即可求解;(2)①根据配方可得当x =m 时,函数有最小值-1,再由自变量x 在1≤x ≤2的范围内取值时,函数y 2的最小值始终等于-1,可得1≤m ≤2,然后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②先求出点A ,C 的坐标,可得点B 的坐标,再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可得CM =AM ,在Rt △COM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M =54n ,从而得到点M 的坐标,继而得到n 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点M 始终能够落在线段EF (包括两端点)上,可得m 取值范围,即可求解.【详解】(1)解:∵y 1=x 2+bx +c 的对称轴为直线x =3,∴-b2=3,解得:b =-6,把6,3 代入y 1=x 2-6x +c ,得3=62-6×6+c ,解得:c =3,∴抛物线C 1的解析式为y 1=x 2-6x +3,当x =3时,y 1=32-6×3+3=-6,∴抛物线C 1的顶点坐标为3,-6 ;(2)解:①∵y 2=x 2-2mx +m 2-1=x -m 2-1,∴抛物线C 2的对称轴为直线x =m ,当x =m 时,函数有最小值-1,∵在1≤x ≤2的范围内取值时,函数y 2的最小值始终等于-1,∴1≤m ≤2,当1≤m ≤32时,x =2时y 2有最大值为m 2-4m +3,∴m 2-4m +3+1=12m ,解得m =9±154,∴m =9-154;当32≤m ≤2时,x =1时y 2有最大值为m 2-2m ,∴m 2-2m +1=12m ,解得m =2或m =12(舍),综上所述:m 的值为2或9-154;②直线l :y =-12x +n 与x 轴的交点A 2n ,0 ,与y 轴的交点C 0,n ,∴B 2n ,n ,∵△CBA 沿直线l 折叠,∴∠BCA =∠ACM ,∵∠BCA =∠CAM ,∴∠ACM =∠MAC ,∴CM =AM ,在Rt △COM 中,CM 2=CO 2+OM 2,即CM 2=n 2+2n -CM 2,解得CM =54n ,∴OM =34n ,∴M 34n ,0 ,∵8≤n ≤12,∴6≤34n ≤9,当x 2-2mx +m 2-1=0时,解得:x =m +1或x =m -1,∴E m -1,0 ,F m +1,0 ,∵点M 始终能够落在线段EF 上,∴m +1≥6,m -1≤9,∴5≤m ≤10,∵y 1=x 2-6x +3=x -3 2-6,y 2=x -m 2-1,当m =5时,抛物线C 1沿x 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5个单位,当m =10时,抛物线C 1沿x 轴向右平移7个单位,向上平移5个单位,∴抛物线C 1在向抛物线C 2平移时,沿x 轴的方向上需要向右平移,最少平移2个单位,最多平移7个单位.【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函数图象平移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2023·浙江湖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 =x 2-4x +c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5 ,图象的顶点为M .矩形ABCD 的顶点D 与原点O 重合,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1,5 .(1)求c 的值及顶点M 的坐标,(2)如图2,将矩形ABCD 沿x 轴正方向平移t 个单位0<t <3 得到对应的矩形A B C D .已知边C D ,A B 分别与函数y =x 2-4x +c 的图象交于点P ,Q ,连接PQ ,过点P 作PG ⊥A B 于点G .①当t =2时,求QG 的长;②当点G 与点Q 不重合时,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得△PGQ 的面积为1?若存在,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c =5,顶点M 的坐标是2,1(2)①1;②存在,t =12或52【分析】(1)把0,5 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c ,把抛物线转化为顶点式即可求出顶点坐标;(2)①先判断当t =2时,D ,A 的坐标分别是2,0 ,3,0 ,再求出x =3,x =2时点Q 的纵坐标与点P 的纵坐标,进而求解;②先求出QG =2,易得P ,Q 的坐标分别是t ,t 2-4t +5 ,t +1,t 2-2t +2 ,然后分点G 在点Q 的上方与点G 在点Q 的下方两种情况,结合函数图象求解即可.【详解】(1)∵二次函数y =x 2-4x +c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5 ,∴c =5, ∴y =x 2-4x +5=x -2 2+1,∴顶点M 的坐标是2,1 .(2)①∵A 在x 轴上,B 的坐标为1,5 ,∴点A 的坐标是1,0 .当t =2时,D ,A 的坐标分别是2,0 ,3,0 .当x =3时,y =3-2 2+1=2,即点Q 的纵坐标是2,当x =2时,y =2-2 2+1=1,即点P 的纵坐标是1.∵PG ⊥A B ,∴点G 的纵坐标是1, ∴QG =2-1=1. ②存在.理由如下:∵△PGQ 的面积为1,PG =1,∴QG =2.根据题意,得P ,Q 的坐标分别是t ,t 2-4t +5 ,t +1,t 2-2t +2 .如图1,当点G 在点Q 的上方时,QG =t 2-4t +5-t 2-2t +2 =3-2t =2,此时t =12(在0<t <3的范围内),如图2,当点G 在点Q 的下方时,QG =t 2-2t +2-t 2-4t +5 =2t -3=2,此时t =52(在0<t <3的范围内).∴t =12或5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6(2023·江苏·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二次函数y =12x 2+bx -4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A (-2,0)、B ,其顶点是C .(1)b =;(2)D 是第三象限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OD ,tan ∠AOD =52;将原抛物线向左平移,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点D ,过点(k ,0)作x 轴的垂线l .已知在l 的左侧,平移前后的两条抛物线都下降,求k 的取值范围;(3)将原抛物线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交于点Q ,且其顶点P 落在原抛物线上,连接PC 、QC 、PQ .已知△PCQ 是直角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答案】(1)-1;(2)k ≤-3;(3)3,-52 或-1,-52 .【分析】(1)把A (-2,0)代入y =12x 2+bx -4即可求解;(2)过点D 作DM ⊥OA 于点M ,设D m ,12m 2-m -4 ,由tan ∠AOD =DM OM=-12m 2+m +4-m =52,解得D -1,-52,进而求得平移后得抛物线,平移后得抛物线为y =12x +3 2-92,根据二次函数得性质即可得解;(3)先设出平移后顶点为P p ,12p 2-p -4 ,根据原抛物线y =12x -1 2-92,求得原抛物线的顶点C 1,-92 ,对称轴为x =1,进而得Q 1,p 2-2p -72,再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得解.【详解】(1)解:把A (-2,0)代入y =12x 2+bx -4得,0=12×-2 2+b ×-2 -4,解得b =-1,故答案为-1;(2)解:过点D 作DM ⊥OA 于点M ,∵b =-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x 2-x -4设D m ,12m 2-m -4 ,∵D 是第三象限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OD ,tan ∠AOD =52,∴tan ∠AOD =DM OM=-12m 2+m +4-m =52,解得m =-1或m =8(舍去),当m =-1时,12m 2-m -4=12+1-4=-52,∴D -1,-52,∵y =12x 2-x -4=12x -1 2-92,∴设将原抛物线向左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12x +a 2-92,把D -1,-52 代入y =12x +a 2-92得-52=12-1+a 2-92,解得a =3或a =-1(舍去),∴平移后得抛物线为y =12x +3 2-92∵过点(k ,0)作x 轴的垂线l .已知在l 的左侧,平移前后的两条抛物线都下降,在y =12x +3 2-92的对称轴x =-3的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此时原抛物线也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3;(3)解:由y =12x -1 2-92,设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12x -p 2+q ,则顶点为P p ,q ,∵顶点为P p ,q 在y =12x -1 2-92上,∴q =12p -1 2-92=12p 2-p -4,∴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12x -p 2+12p 2-p -4,顶点为P p ,12p 2-p -4 ,∵原抛物线y =12x -1 2-92,∴原抛物线的顶点C 1,-92,对称轴为x =1,∵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交于点Q ,∴Q 1,p 2-2p -72,∵点Q 、C 在直线x =1上,平移后的抛物线顶点P 在原抛物线顶点C 的上方,两抛物线的交点Q 在顶点P 的上方,∴∠PCQ 与∠CQP 都是锐角,∵△PCQ 是直角三角形,∴∠CPQ =90°,∴QC 2=PC 2+PQ 2,∴p 2-2p -72+92 2=p -1 2+12p 2-p -4+922+p -1 2+12p 2-p -4-p 2+2p +722化简得p -1 2p -3 p +1 =0,∴p =1(舍去),或p =3或p =-1,当p =3时,12p 2-p -4=12×32-3-4=-52,当p =-1时,12×-1 2+1-4=-52,∴点P 坐标为3,-52 或-1,-5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2023·湖北宜昌·统考模拟预测)如图,过原点的抛物线y 1=ax (x -2n )(a ≠0,a ,n 为常数)与x 轴交于另一点A ,B 是线段OA 的中点,B -4,0 ,点M (-3,3)在抛物线y 1上.(1)点A 的坐标为;(2)C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且CM =CB .①求线段BC 的长;②线段CM 与抛物线y 1相交于另一点D ,求点D 的坐标;(3)将抛物线y 1向右平移(4-t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65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 2,P ,Q 是抛物线y 2上两点,T 是抛物线y 2的顶点.对于每一个确定的t 值,求证:矩形TPNQ 的对角线PQ 必过一定点R ,并求出此时线段TR 的长.【答案】(1)-8,0(2)①BC =5;②D -54,2716 (3)证明见解析,RT =5【分析】(1)根据中点公式求C 点坐标即可;(2)①设C x ,0 ,根据CM =CB ,建立方程(x +3)2+9=x +4,求出C 点坐标即可求BC ;②求出直线CM 的解析式为y =-34x +34,将A -8,0 代入y 1=ax (x -2n ),求出n =-4,将M 点代入y 1=ax (x +8),求出a =-15,从而求出抛物线y 1=-15x (x +8),直线CM 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D -54,2716;(3)根据平移的性质可求y 2=-15(x +t )2,则T (-t ,0),设直线PQ 的解析式为y =kx +b ,P m ,-15(m +t )2 ,Q n ,15(n +t )2 当kx +b =-15(x +t )2时,整理得x 2+(2t +5k )x +5b +t 2=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m +n =-2t -5k ,mn =5b +t 2,过点P 作PF ⊥x 轴交于F 点,过Q 点作QE ⊥x 轴交于E 点,证明△FPT ∽△ETQ ,则PF TE =FT EQ ,即15(m +t )2n +t =-t -m 15(n +t )2,整理得,(m +t )(n +t )=-25,求出b =kt -5,所以直线PQ 的解析式为y =kx +kt -5=k (x +t )-5,对于每一个确定的t 值,直线PQ 必经过定点R (-t ,-5),RT =5.【详解】(1)∵B 是线段OA 的中点,B -4,0 ,∴OA =8,∴A -8,0 ,故答案为:-8,0 ;(2)①设C x ,0 ,∵CM =CB ,∴(x +3)2+9=x +4,解得x =1,∴BC =5;②设直线CM 的解析式为y =k 'x +b ',∴k '+b '=0-3k '+b '=3 ,解得k '=-34b '=34,∴直线CM 的解析式为y =-34x +34,将A -8,0 代入y 1=ax (x -2n ),∴-8a (-8-2n )=0,∵a ≠0,∴-8-2n =0,解得n =-4,∴y 1=ax (x +8),将M 点代入y 1=ax (x +8),∴-3a (-3+8)=3,解得a =-15,∴抛物线y 1=-15x (x +8),当-34x +34=-15x (x +8)时,解得x =-3或x =-54,∴D -54,2716;(3)证明:∵y 1=-15x (x +8)=-15(x +4)2+165,∴y 2=-15(x +t )2,∴T (-t ,0),设直线PQ 的解析式为y =kx +b ,P m ,-15(m +t )2 ,Q n ,15(n +t )2 ,当kx +b =-15(x +t )2时,整理得x 2+(2t +5k )x +5b +t 2=0,∴m +n =-2t -5k ,mn =5b +t 2,过点P 作PF ⊥x 轴交于F 点,过Q 点作QE ⊥x 轴交于E 点,∵四边形TPNQ 是矩形,∴∠PTQ =90°,∴∠FTP +∠ETQ =90°,∵∠FTP +∠TPF =90°,∴∠ETQ =∠TPF ,∴△FPT ∽△ETQ ,∴PF TE =FTEQ,即15(m +t )2n +t=-t -m15(n +t )2,整理得,(m +t )(n +t )=-25,∴mn +t (m +n )+t 2=-25,∴b -kt =-5,即b =kt -5,∴直线PQ 的解析式为y =kx +kt -5=k (x +t )-5,∴对于每一个确定的t 值,直线PQ 必经过定点R (-t ,-5),∴RT =5.【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及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题型02二次函数翻折问题二次函数的翻转问题的解题思路:①根据二次函数上特殊点的坐标值求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②根据翻转后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的图像关系,确定新抛物线的表达式;③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原抛物线及翻转后抛物线的简易图,根据图像来判断题目中需要求解的量的各种可能性;④根据图像及相关函数表达式进行计算,求得题目中需要求解的值。

中考数学压轴题 第四部分 图形的平移翻折与旋转

中考数学压轴题 第四部分 图形的平移翻折与旋转

4.1 图形的平移、翻折与旋转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2, 0),点A在第一象限内,将△OAB沿直线OA 的方向平移至△O′B′A′的位置,此时点A′的横坐标为3,则点B′的坐标为().A.(4,B.(3,C.(4,D.(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 6),将△OAB沿x轴向左平移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A′落在直线34y x=-上,则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______.3.已知直线y=2x+(3-a)与x轴的交点在A(2, 0),B(3, 0)之间(包括A、B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4.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5,点E在边DC上,连结AE,△ADE沿直线AE翻折后点D落到点F,过点F作FG⊥AD,垂足为G.如果AD=3GD,那么DE=_____.5.如图,在△ABC中,CA=CB,∠C=90°,点D是BC的中点,将△ABC沿着直线EF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折痕交AB于点E,交AC于点F,那么sin∠BED的值为____________.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把矩形ABCD沿直线MN翻折,点B落在边AD上的E点处,若AE=2AM,那么EN的长等于.7.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AC=BC=1,点D在边BC上,将△ABC沿直线AD翻折,使点C落在点C′处,连结AC′.直线AC′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如果∠DAB=∠BAF,那么BF=______________.8.如图,已知Rt△ABC中,D是斜边AB的中点,AC=4,BC=2,将△ACD沿直线CD折叠,点A落在点E处,连结AE,那么线段AE的长度等于__________.9.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BC,点M、N分别在AD、BC上,沿直线MN将四边形DMNC翻折,点C恰好与点A重合.如果此时在原图中△CDM与△MNC的面积比是1∶3,那么MNDM的值等于___________.10.如图,△ABC中,AB=AC=5cm,BC=6cm,BD平分∠ABC,BD交AC于点D.如果将△ABD沿BD翻折,点A 落在点A′处,那么△DA′C的面积为_______.11.如图,在Rt△ABC中,∠ACB=90°.将△ABC沿BD折叠,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C′处,折痕为BD.再将其沿DE折叠,使点A落在DC′的延长线上的点A′处,若△BED与△ABC相似,则相似比BDAC=___________.12.如图,已知扇形OAB的半径为6,圆心角为90°,E是半径OA上一点,F是AB上一点.将扇形AOB沿着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A F恰好与半径OB相切于点G,若OE=5,则O到折痕EF的距离为__________.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上的一点,BE=1,F为AB上的一点,AF=2,P为AC上一个动点,则PF+PE的最小值为.14.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2,△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点P,使PD+PE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A B.C.D15.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MN折叠,使点D落在AB边上,对应点为D′,点C落在C′处.若AB=6,AD′=2,则折痕MN的长为_________.16.如图,矩形ABCD中,AB=8,BC=6,点P为AD边上一点,将△ABP沿BP翻折至△EBP,PE与CD相交于点O,且OE=OD,则AP的长为_______.17.如图,∠AOB=30°,点M、N分别在边OA、OB上,且OM=1,ON=3,点P、Q分别在边OB、OA上,则MP+PQ+Q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1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E在AB边上且BE=1,点P、Q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均不与顶点重合),当四边形AEPQ的周长取得最小值时,四边形AEPQ的面积是____________.19.如图,已知钝角三角形ABC,∠A=35°,OC为AB边的中线.将△AOC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点C落在BC 边上的点C′处,点A落在点A′处,连结BA′,如果A、C、A′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BA′C′的度数为__________.20.如图,在Rt△ABC中,∠C=90°,AC=BC AB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B′C′,连结C′B,则C′B的长为___________.21.如图,△ABC中,∠ABC>90°,tan∠BAC=34,BC=4,将三角形绕着点A旋转,点C落在直线AB上的点C′处,点B落在点B′处,若C、B、B′恰好在一直线上,则AB的长为______________.2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在BC、AB边上,如果AF=BE,那么∠AOD的度数是__________.23.如图,△ABC、△EFG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BC、EF的中点,直线AG、FC相交于点M.当△EFG绕点D旋转时,线段BM长的最小值是()A.2B1C D124.如图,已知Rt△ACB中,∠ACB=90°,AC=6,BC=4,将△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若点F是DE的中点,连结AF,则AF= .25.如图,在△ABC中,∠ABC=90°,AB=BC 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MNC,则BM的长是___________.26.如图,在△ABC中,∠CAB=65°,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A.35°B.40°C.50°D.65°27.已知在△ABC中,AB=AC=8,∠BAC=30°,将△ABC绕点A旋转,使点B落在原△ABC的点C处,此时点C落在点D处.延长线段AD,交原△ABC的边BC的延长线于点E,那么线段DE的长等于.28.如图,△ABC≌△DEF(点A、B分别与点D、E对应),AB=AC=5,BC=6.△ABC固定不动,△DEF运动,并满足点E在BC边从B向C移动(点E不与B、C重合),DE始终经过点A,EF与AC边交于点M,当△AEM是等腰三角形时,BE=_________.2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B=AD=3,点M、N分别是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是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最大值为.3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6,点E在边AB上,AE=3,点F是边BC上不与B、C重合的一个动点,把△EBF 沿EF折叠,点B落在B′处.若△CDB′恰为等腰三角形,则DB′的长为_______________.31.如图,在△ABC中,AB=BC=4,AO=BO,P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60°,则当△PAB为直角三角形时,AP的长为.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动点C在x轴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A.2B.3C.4D.53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已知∠B=30°,AB=ABC沿AC翻折至△AB′C,使点B′落在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内,连结B′D.若△AB′D是直角三角形,则BC的长为_____________.34.如图,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B=2,BC=E、F分别是线段AB、AD上的点,连结CE、CF,当∠BCE=∠ACF且CE=CF时,AE+AF=______.35.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若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A.B.C.5 D.636.如图,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M分别作平行四边形两边的平行线EF与GH,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AEMG 的面积S 1与平行四边形HCFM 的面积S 2的大小关系是( ).A .S 1>S 2B .S 1<S 2C .S 1=S 2D .2S 1=S 237.如图,小贤为了体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矩形框架ABCD ,B 与D 两点之间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然后向右扭动框架,观察所得四边形的变化.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 A .四边形ABCD 由矩形变为平行四边形; B .BD 的长度增大;C .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不变; D .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不变.38.如图,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上一点,连结AC 、BC ,分别以AC 、B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FG ,DE 、FG 、AC 、BC 的中点分别是M 、N 、P 、Q .若MP +NQ =14,AC +BC =18,则AB 的长是( ). A. 29 B. 790 C. 13 D. 16 39.如图1,点P 是以r 为半径的⊙O 外一点,点P ′在线段OP 上,若满足OP ·OP ′=r 2,则称点P ′是点P 关于⊙O的反演点.如图2,在Rt △ABO 中,∠B =90°,AB =2,BO =4,⊙O 的半径为2,如果点A ′、B ′分别是点A 、B 关于⊙O 的反演点,那么A ′B ′的长是____.40.如图,已知⊙O 1的半径为1,⊙O 2的半径为2,O 1O 2=5,⊙O 分别与⊙O 1外切,与⊙O 2内切,那么⊙O 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1.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先以点A 为圆心,AD 为半径画弧,再以AB 边的中点为圆心,AB 的一半为半径画弧,则两弧之间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结果保留π).42.如图,半圆O 的直径AE =4,点B 、C 、D 均在半圆上,若AB =BC ,CD =DE ,连结OB 、O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43.如图1,菱形ABCD 的边长为2,∠A =60°,以点B 为圆心的圆与AD ,DC 相切,与AB 、CB 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 、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2πB πC 2πD .2π+44.如图,半径为5的半圆的初始状态是直径平行于桌面上的直线b ,然后把半圆沿直线b 进行无滑动滚动,使半圆的直径与直线b 重合为止,则圆心O 运动路径的长度等于_____.45.如图,⊙O 的半径为2,AB ,CD 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点P 是⊙O 上任意一点(P 与A ,B ,C ,D 不重合),过点P 作PM ⊥AB 于点M ,PN ⊥CD 于点N ,点Q 是MN 的中点,当点P 沿着圆周转过45°时,点Q 走过的路径长为_________. A. 4π B. 2π C. 6π D. 3π 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 1),点P 在线段OA 上,以AP 为半径的⊙P 的周长为1.点M 从点A 开始沿⊙P 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射线AM 交x 轴于点N (n , 0) ,设点M 转过的路程为m (0<m <1).随着点M 的转动,当m 从13变化到23时,点N 相应移动的路程长为____________.47.已知⊙P 的半径为2,圆心在函数y=8x的图象上运动,当⊙P 与坐标轴相切于点D 时,则符合条件的点D 的个数为( ).A .0B .1C .2D .448.如图,AB 是⊙O 的弦,AB =6,点C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且∠ACB =45°.若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那么MN 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49.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中心为点O ,有一边长大小不定的正六边形EFGHIJ 绕点O 可任意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这个正六边形始终在正方形ABCD 内(包括正方形的边),当这个六边形的边长最大时,AE 的最小值为 . 50.如图,正比例函数11y k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2k y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横坐标为2,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或x >2 B . x <-2或0<x <2 C .-2<x <0或0<x <2 D .-2<x <0或x >251.正比例函数y 1=mx (m >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k y x=(k ≠0)的图象交于A (n , 4)、B 两点,AM ⊥y 轴,垂足为M ,若△AMB 的面积为8,则满足y 1>y 2的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5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DEF 和四边形ABCD 都是正方形,点F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边DE 上,反比例函数k y x=(k ≠0,x >0)的图象过点B 、E .若AB =2,则k 的值为________.53.如图,点A 1、A 2依次在y =(x >0)的图象上,点B 1、B 2依次在x 轴的正半轴上,若△A 1OB 1、△A 2B 1B 2均为等边三角形,则点B 2的坐标为________.5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k 1x +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与反比例函数2k y 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B ,连结BO ,若S △OBC =1,tan ∠BOC =13,则k 2的值是( ).A .-3B .1C .2D .3 5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边均平行于坐标轴,点A 的坐标为(a , a ).若曲线3y x=(x >0)与此正方形的边有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56.如图,已知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x <0)上,作Rt △ABC ,点D 为斜边AC 的中点,连结DB 并延长交y 轴于点E ,若△BCE 的面积为8,则k = .57.如图,已知∠AOB =90°,在∠AOB 的平分线ON 上依次取点C 、F 、M ,过点C 作DE ⊥OC ,分别交OA 、OB 于点D 、E ,以FM 为对角线作菱形FGMH ,已知∠DFE =∠GFH =120°,FG =FE .设OC =x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223x y = B. 23x y = C. 232x y = D. 233x y = 58.如图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BC -CD -DA 运动,到达点A 停止运动;另一动点Q 同时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BA 边向点A 运动,到达点A 停止运动.设点P 运动时间为x 秒,△BPQ 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是( ).A .B .C .D .5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2, 2),点P (m , n )在直线y =-x +2上运动.设△APO 的面积为S ,则下面能够反映S 与m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60.如图1,在Rt△ABC中,∠C=90°,∠BAC=30°,AB=8.以DEFG的一边在直线AB上,且点D与点A重合.现将正方形DEFG沿A→B的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D与点B重合时停止,则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DEFG与△ABC的重合部分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61.如图,已知正△ABC的边长为2,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图1 A.B.C.D.62.如图1,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C不重合),现将△PCD沿直线PD折叠,使点C落到点F处;过点P作∠BPF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设BP=x,BE=y,则下列图像中,能表示y 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63.函数x xx y2 2+=的图象为().A.B.C.D.。

初三数学旋转翻折等几何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旋转翻折等几何试题及答案

旋转、平移、翻转等问题讨论答案例1、已知P为等边△ABC内一点,PA=2,PB=,PC=4.求△ABC中∠APB的度数.解:将△P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P′BA,连接PP′.则△PBC≌△P′BA.∴BP=BP′=.而∠PBP′=60°,∴△PBP′是等边三角形,∴∠2=60°,PP′=BP =.∵,∴,∴∠1=90°.故∠APB=∠1+∠2=150°.例2、如图所示,已知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F⊥CD于点F.(1)求证:BP=PD;(2)如图,若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是否总有BP=DP?若是,请给予证明;若不是,请用反例加以说明.(3)试选取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分别与四边形PECF的两个顶点连结,使得到的两条线段在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长度始终相等,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证明△APB≌△APD(SAS)得BP=PD.(2)解:不是总有BP=DP.理由:若旋转角为45°,则点P在BC上.∵正方形ABCD中∠DCP=90°,∴PD>DC.∵DC=BC,∴PD>BC.∵BC>PB,∴PD>PB.(3)解:BE=DF始终成立.证明:∵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PECF中,∠BCD=∠ECF=90°,∴∠1=∠2.∵CE=CF,CB=CD,∴△CBE≌△CDF.∴BE=DF.例3、如图,将△ABC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为()A.B.C.D.例4、如图,在坐标平面内,△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0,5),B(-20,-10),C(5,-10).(1)求△ABC的面积.(2)如何把△ABC平移到△A′B′O的位置,使点C与原点O重合,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3)求△A′B′O的顶点A′、B′的坐标.解:(1)因为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10)、(5,-10),所以BC∥x轴,BC=|5-(-20)|=25.设BC与y轴相交于点D,则点D的坐标为(0,-10).又点A坐标为(0,5),AD是△ABC的高,故AD=|5-(-10)|=15.所以,△ABC的面积(2)由(1),得BC∥x轴,由此可知将BC边平移到B′O,与把点C平移到点O的规律相同.因为点C的坐标为(5,-10),所以由点C往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10个单位可与点O重合.所以,将△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向上平移10个单位即可到达△A′B′O的位置.(3)根据平移的规律,得点A′的坐标为(0-5,5+10),点B′的坐标为(-20-5,-10+10),即点A′、B′的坐标分别为A′(-5,15)、B′(-25,0).点拨: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求三角形面积这类问题中,本例(1)是特殊情形,其中有两个顶点的纵坐标(或横坐标)相等,即有一边平行于坐标轴.因此,它的底边和高可直接利用公式d=|x2-x1|或d=|y2-y1|求出.本例(2)、(3)的图形,在平移前后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每一点的横坐标都比原来增加(或减小)同一个数,纵坐标也都比原来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如本例(2),由平移前后的对应点C和O的坐标变化分析出△ABC的平移规律;本例(3)再按这个平移规律分别求出A、B的对应点A′、B′的坐标.例5、(天津市中考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是A(-4,-1),B(1,1),将线段AB平移后得到线段,若点的坐标为(-2,2),则点的坐标为()A.(4,3)B.(3,4)C.(-1,-2)D.(-2,-1)例6、如图,已知Rt△ABC中,∠C=90°,BC=4,AC=4,现将△ABC沿CB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1)若平移距离为3,求△ABC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2)若平移距离为x(),求△ABC与△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y,并写出y与x的关系式.显示答案解:(1)由题意CC′=3,BB′=3,所以BC′=1,又由题意易得重叠部分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其面积为.(2)(0≤x≤4)例7、如图所示,A、B两点在l的两侧,在l上找一点C,使C到A、B的距离之差最大.分析:以l为对称轴作A点的对称点A′,作直线A′B交l于C点,则C为所求作的点.证明:在l上异于C点,找一点C′,连接C′A,C′B∵A,A′关于l轴对称,∴l为AA′的垂直平分线,则CA=CA′.∴CA-CB=CA′-CB=A′B.又∵C′在l上,在△A′BC′中,C′A′-C′B<A′B,∴C′A′-C′B<CA-CB.例8、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和B(0,3),若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与Rt△ABO全等,且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请写出这个直角三角形未知顶点的坐标(不必写出计算过程).解:(-4,0),(-4,3),(4,-3),(0,-3),(4,3),.例9、如图所示,AD为△ABC的高,∠B=2∠C,用轴对称证明CD=AB+BD.显示答案证明: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E,连接AE,因为AD⊥BC,所以E点在BC上.由轴对称性质知,BD=DE,AB=AE,∠1=∠B.因为∠1=∠2+∠C,∠B=∠1=2∠C.所以∠2=∠C,所以 AE=CE.所以CD=BD+AB.例10、下列投影中,不属于中心投影的是()A.晚上路灯下小孩的影子B.舞台上灯光下演员的影子C.阳光下树的影子D.电影屏幕上演员的影子解:太阳光是平行光,不是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故选C.例11、一位小朋友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的影子不可能是()A.B.C. D.例12、与一盏路灯相对,有一玻璃幕墙,幕墙前面的地面上有一盆花和一棵树.晚上,幕墙反射路灯灯光形成了那盆花的影子,树影是路灯灯光形成的,如下图所示,你能确定此时路灯光源的位置吗?解:过盆花及其影子顶端作直线,作反射面法线,并作∠2=∠1,得光线l1,过树及其影子顶端作直线l2,两线交于点O,则O处为灯光位置.例13、如图,不透明的圆锥体DEC放在直线BP所在水平面上,且BP过底面圆的圆心,圆锥高为,底面半径为2m,某光源位于点A处,照射圆锥体在水平面上留下的影长BE=4m.(1)求∠B的度数;(2)若∠ACP=2∠B,求光源A距平面的高度.隐藏答案解:(1)设圆心为O,连DO,则DO⊥BP,在△BOD中,BO=BE+EO=4+2=6(m),Welcome To Download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平移、翻折、旋转经典题八年级用

平移、翻折、旋转经典题八年级用

平移、翻折、旋转经典题八年级用(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平移、翻折与旋转1、如图,正方形ABCD 和CEFG 的边长分别为m 、n ,那么?AEG 的面积的值 ( )A .与m 、n 的大小都有关B .与m 、n 的大小都无关C .只与m 的大小有关D .只与n 的大小有关 2、如图,线段AB=CD ,AB 与CD 相交于点O ,且060AOC ∠=移所得,则AC+BD 与AB 的大小关系是:( )A 、AC BD AB +< B 、AC BD AB += C 、AC BD AB +≥ D 、无法确定 3、如图,在矩形ABCD 中 ,AB=10 , BC=5 . 若点M 、N 分别是线段AC 、AB 上的两个动点 ,则BM+MN 的最小值为( )A . 10B . 8C . 35D . 64、如图6,在△ABC 中,∠ACB=90o ,AC=BC=1,E 、F 为线段AB 上两动点,且∠ECF=45°,过点E 、F 分别作BC 、AC 的垂线相交于点M ,垂足分别为H 、G .现有以下结论:①AB=2;②当点E 与点B 重合时,MH=12;③AF+BE=EF ;④MG?MH=12,其中正确结论为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5、如图,已知△ABC 中,∠C=90°,AC=BC=,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 ′C ′的位置,连接C ′B ,则C ′B 的长为( )A.2-2B. 23C. 13-D.16、(2014?山东聊城,第7题)如图,点P 是∠AOB 外的一点,点M ,N 分别是∠AOB 两边上的点,点P 关于OA 的对称点Q 恰好落在线段MN 上,点P 关A B C DGE F于OB 的对称点R 落在MN 的延长线上.若PM=2.5cm ,PN=3cm ,MN=4cm ,则线段QR 的长为( )A . 4.5B . 5.5C . 6.5D .7 7、如图,在△ABC ,AC=4,BC=3,点D 是点A 绕着B 顺时针旋转60度得到的,则线段CD 的最大值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变换(平移、旋转、翻折)1、(2013•天津)如图,在△ABC 中,AC=B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将△ADE 绕点E 旋转180°得△CFE,则四边形ADCF 一定是( )2、(2013年黄石)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90ACB DEC ∠=∠=,45A ∠=,30D ∠=,斜边6AB =,7DC =,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5得到△11D CE (如图乙),此时AB 与1CD 交于点O ,则线段1AD 的长度为A.5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3=15°,∠E 1=90°,∴∠1=∠2=75°,又∵∠B=45°,∴∠OFE 1=∠B+∠1=45°+75°=120°。

DCAEB AD 1OE 1BC图甲图乙∵∠OFE1=120°,∴∠D1FO=60°,∵∠CD1E1=30°,∴∠4=90°,又∵AC=BC,AB=6,∴OA=OB=3,∵∠ACB=90°,∴,又∵CD1=7,∴OD1=CD1-OC=7-3=4,在Rt△AD1O中,。

3、(2013•攀枝花)如图,在△ABC中,∠CAB=7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4、(10-3平移与旋转·2013东营中考)将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按如图所示放置,然后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至A OB ''∆的位置,点B 的横坐标为2,则点A '的坐标为( )A .(1,1)B .C .(-1,1)D .(5C.解析:在Rt AOB ∆中,2OB =,45AOB ∠=︒,OAAOB OB∠=,所以2cos 22OA OB AOB =∠==,所以OA '=,过A '作A C y '⊥轴于点C ,在Rt A OC'∆,45A OC '∠=︒,OA '=,sin A C A OC A O''∠=',2sin 1A C A O A OC '''=∠==,又因为⊙O 1A C '==,且点A '在第二象限,所以点A '的坐标为(-1,1).5、(2012•青岛)如图,将四边形ABCD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 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6、(2013泰安)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则P2点的坐标为()A.(1.4,﹣1)B.(1.5,2)C.(1.6,1)D.(2.4,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BC的平移方向以及平移距离,即可得出P1坐标,进而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P2点的坐标.解答:解:∵A点坐标为:(2,4),A1(﹣2,1),∴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P1为:(﹣1.6,﹣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P2点的坐标为:(1.6,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平移距离是解题关键.8、(2013•湘西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那么平移后对应的点A′的坐标是()9、(2013•郴州)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 沿CD折叠,使B点落在AC边上的B′处,则∠ADB′等于()10、(2013•常德)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DC落在对角线AC上,折痕为CE,且D点落在对角线D′处.若AB=3,AD=4,则ED的长为()∴AC==5x=11、(2013•十堰)如图,将△ABC沿直线DE折叠后,使得点B与点A重合.已知AC=5cm,△ADC的周长为17cm,则BC的长为()12、(2013•荆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P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是O(0,0),P(4,3),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P′位置,则点P′的坐标为()15、(2013•牡丹江)如图,△ABO中,AB⊥OB,OB=,AB=1,把△ABO绕点O旋转150°后得到△A1B1O,则点A1的坐标为()OB==,﹣得到△OA1B1,则∠A1OB= 70 °.20、(2013•广安)将点A(﹣1,2)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下平移4个长度单位后得到点A′的坐标为(2,﹣2).21、(2013四川宜宾)如图,将面积为5的△ABC沿BC方向平移至△DEF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长的两倍,那么图中的四边形ACED的面积为15 .考点:平移的性质.分析:设点A到BC的距离为h,根据平移的性质用BC表示出AD、CE,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设点A到BC的距离为h,则S△ABC=BC•h=5,∵平移的距离是BC的长的2倍,∴AD=2BC,CE=BC,∴四边形ACED的面积=(AD+CE)•h=(2BC+BC)•h=3×BC•h=3×5=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主要用了对应点间的距离等于平移的距离的性质.23、(2013•包头)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C=6,折叠该纸片,使点C落在AB边上的D点处,折痕BE与AC交于点E,若AD=BD,则折痕BE的长为 4 .=2,225、(2013•鄂州)如图,△AOB中,∠AOB=90°,AO=3,BO=6,△AOB绕顶点O逆时针旋转到△A′OB′处,此时线段A′B′与BO的交点E为BO的中点,则线段B′E的长度为.=∴AO=A′O=3,A′B′=AB=3BO=×6=3,×3•OF=×3×6,OF=EF==﹣故答案为:28、(2013安顺)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线段AB′,则点B′的坐标为.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位置,根据图形求解.解答:解:AB旋转后位置如图所示.B′(4,2).点评:本题涉及图形旋转,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通过画图得B′坐标.33、(2013•巴中)△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A1B1C1.(2)将△A1B1C1向右平移4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3)在x轴上求作一点P,使PA1+PC2的值最小,并写出点P的坐标(不写解答过程,直接写出结果)35、(2013•淮安)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两格中,点A、B、C都是格点.(1)将△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得到△A1B1C1;(2)将△ABC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36、(2013•眉山)如图,在11×11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网格中有一个格点△ABC(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要求A与A1,B与B1,C与C1相对应)(2)作出△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3)在(2)的条件下直接写出点B旋转到B2所经过的路径的长.(结果保留π)==39、(2013•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2,4),请解答下列问题:(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画出△A1B1C1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41、(2013•常州)在Rt△ABC中,∠C=90°,AC=1,BC=,点O为Rt△ABC内一点,连接A0、BO、CO,且∠AOC=∠COB=BOA=120°,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O′B(得到A、O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O′),并回答下列问题:∠ABC=30°,∠A′BC=90°,OA+OB+OC= .BC=====∴OA+OB+OC=A′O′+OO′+OC=A′C=.42、(2013福省福州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0),等边三角形AOC经过平移或轴对称或旋转都可以得到△OBD.(1)△AO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OBD,则平移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AOC与△BOD 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DOB,则旋转角度可以是度;(2)连结AD,交OC于点E,求∠AEO的度数.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平移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点A的坐标为(﹣2,0),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AOC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OBD,则△AOC与△BOD关于y轴对称;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OC=∠BOD=60°,则∠AOD=120°,根据旋转的定义得△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OA=OD,而∠AOC=∠BOD=60°,得到∠DOC=60°,所以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E垂直平分AD,则∠AEO=90°.解答:解:(1)∵点A的坐标为(﹣2,0),∴△AOC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OBD;∴△AOC与△BOD关于y轴对称;∵△AOC为等边三角形,∴∠AOC=∠BOD=60°,∴∠AOD=120°,∴△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2)如图,∵等边△AO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DOB,∴OA=OD,∵∠AOC=∠BOD=60°,∴∠DOC=60°,即OE为等腰△AOD的顶角的平分线,∴OE垂直平分AD,∴∠AEO=90°.故答案为2;y轴;120.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