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十牛图“解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十牛图“解说”
一、序言
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清居禅师八牛图而成,依图次第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之心路历程。

若修行者能了解从过程之实际情况,更不会走错方向,故行者宜多体会此十牛图之真实内涵。

《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曰:「夫诸佛真源众生本,有因迷也沉沦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

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

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与顿渐。

从麤及细,自浅至深。

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

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

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

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

其理也尽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浅根疑误,中下纷纭,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

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

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

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初自寻牛终至入,强起波澜,横生头角,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泊至入,
是何魔魅,况是起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以为提唱。


二、序言演绎解说
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八牛图而成,十图中是把所有的修行过程到行菩萨道之间以十个图解说出来,修行的人没有不知道这十牛图的,而了解这十牛图的每一图之间真正的含意与意义,除非是过来人,不然很难去理解所言为何?
禅宗修证图解刚开始时仅有八牛图,以后的两个图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好像修行只修到自我解脱就完毕了,自性清净就好了,后来廓庵师远觉得余有未尽,应该导入行菩萨道,所以加上垂手入,入世渡化众生,因此演化成十牛图。

行者业识尚未灭除,自性虽然保有,却是不能够掌控与把握,因此还是不能见性,也就做不到性空缘起的那个妙有境界。

修行人境界不同,体会不同,而产生了很多的辩论,例如有的以为看到一片空就是见性,什么叫做空?不起念头就是空?或者以为打坐看到光明就是见性,其实根本没有打开,如何能够见性呢?真正的见性要到了四禅以后,进入无色界的境界,没有色身只有一个心识,才是真正的开悟,才能够证入无余依涅盘,修证到习气毛病都灭
除了,才是真正的清净,见性以后不是只有见到空性,性空缘起的妙有所产生的一切因缘而起的法,都能如实知,才是见性以后所要了解的,同时利用这种功夫入世化导众生。

十牛图的每一个图,都清楚的解说修行次第与境界,譬如第十图的序言,有时序言就透露出很多消息,「柴门独掩,千圣不知。

」为什么要柴门独掩,门要关起来?因为前面开悟时门已经打开了,开悟就是一定要打破色身,打破后终究还是要关起来。

打破色身才能够好好地修行,因为头盖骨盖着一些累积的习气毛病,当真正打开以后,所有的习气毛病才能够真正地完全显露出来,那个时候才好修行。

修证到清净以后,要记得把打开的门关起来,「柴门独掩」慢慢的就回复到凡夫的样子。

祖师大德们常言的入圣、回凡即是在说明此现象,开悟以后体性显露,体性遍满十方虚空,进入无碍的境界也就是入圣,色身回凡也就是哪里打破就要关闭那里,关起来以后就是回到凡夫的体相。

开悟的时候气很旺,任、督两脉以及全身的气脉都通畅,进而修证到习气毛病断尽以后,才能够关门不必再修,不必再修就是必须回凡,色身回凡到凡夫的体相,也就是更上一层的锻炼。

入圣是在学习空三昧,空就是舍弃内心的习气毛病,修证到空就是入圣,入圣以后就要回凡,回凡以后就要入世,
而众生的业无量无边,能不能够与众生搅和在一起和平相处?如果是修自我解脱,修声闻、缘觉小乘的行者,就会无法与人相处,因为以眼不见为净,只要我内心清净无事就好了。

行菩萨道者就非如此,是要更进一步的解脱,要与众生搅和在一起,每一个众生有很多的习气、毛病,都必须要忍受、没有分别、能够自在无碍。

色身虽然回凡,但是心地更进一步的出出世间,也就是跳出世间(入圣)以后,再来入世间(回凡)行菩萨道,也就是第十图的垂手入,就是市井。

所以在图的序或者是图的颂,都透露出很多的消息。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说:
「夫诸佛真源众生本」,诸佛为什么能够成佛?而本来的源头仍然是众生,以众生为根本,所以要成佛仍然离不开众生,并非如小乘的行者,觉悟以后只要求内心清净,因为要真正成佛,所以仍然离不开众生的本来。

「有因迷也沉沦三界」,有些人因为沈迷,所以沦落在三界之中,并非只有在六道,六道是天神、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

天道分成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虽然色界的寿命长一点,无色界的寿命更长一点,但是都没有解脱,因此有三界的因,就沈沦在此三界内。

「因悟也顿出四生」,如果悟了自性本来是空、是因缘而有作,能够不随缘而且能够观一切缘的不生不灭,如此悟了
以后就能够跳出三界。

四生者就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天神大都是化生(生天的时候,另一个我脱离色身从头顶化出),鬼神也是化生,进入地狱也是化生,所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就是一切众生的出生相。

因此悟了以后能够不随因缘去受生,方才能够顿出四生。

「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

」为什么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呢?都因为迷与悟之间,而决定成就佛道或者是作为众生。

「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

」因为有诸佛而可成,否则就会沈沦在三界之间,先圣、先贤都具有慈悲的心,怜悯众生无明而在六道中轮回,因此建立很多的途径让众生去修证。

「理出偏圆,教与顿渐。

」道理有偏颇的,也有是圆满的,譬如小乘的行者就偏空,在世间禅就偏向有,这都是不圆满的修行法门,而修证佛法是要讲求圆满。

所谓的圆满就是要空、有不二,从空化有却是不随因缘(应缘)去受生,因此有很多的途径显示出不同的境界。

佛法建立了很多的顿法与渐法,让众生去修证,从守戒、自我解脱的小乘声闻、缘觉,向上修证到大乘、菩萨道,这是属于渐修而成就之法。

真正的开悟行者,并非只有理念上的开悟,理、事圆融而且能够做得到,譬如性空缘起,性不空感觉不到,而妄想习气总是会去应缘,也总是白费功夫。

因此真
正再来的菩萨,如六祖听人家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即得悟解,这也只是属于理悟,并非真正的证悟,后来遇到五祖,分派他在磨房舂米,三个月时间就开悟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开悟,这也就是所谓的顿法。

一般人都是渐修,譬如首先接触到一贯道,其实也是不妨碍,却学习了吃素、做好事,或许时间久了对于道理并不能满足需求,转而这边看看、到处问问,不厌其烦的追求,因缘到了也许就遇上正法的道场、圆融的佛法。

因此渐修并不是只有这一生,无始劫以来都是在渐修,在《法华经》中也有「化城」的说明,从开始初发心到成佛的阶段,过程中间累了就在化城中休息,休息是为走更远的路,而休息以后再往前走,如此停停走走的,走走停停,所以天上的每一层天宫也都是化城,也都可以去休息一下子。

而修证到声闻、缘觉乘,就是修证到四禅天的五净居天,虽然停顿下来去休息一下,总是不会这样子就结束了,假以时日总是会回归到行菩萨道,走大乘菩萨道的佛法,所以佛法建立了顿法与渐法两种方式。

「从麤及细,自浅至深。

」顿法与渐法两种教法,不管从粗的或者是细的,从浅的到深的,都含括在里面。

「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

」到了最后眼睛一瞬间悟见青莲,也就是终于开悟了,这样才能够引起头陀(有修证
的、勘为人师表或者是修苦行的长老、阿阇黎称为头陀)的微笑。

有修证、所作皆办当然会得到赞同,当然就会博得微笑,不管是顿法或是渐法,从粗的或者是细的,从浅的到深的,能修证到最后有所成就的时候,终于引得头陀微笑。

「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

」正法眼藏四个字很难去说个清楚,也可以解释正法眼是一个名词,藏表示很多,正法眼含藏很多的宝藏。

另外有一个解释:正法眼要藏起来,而这和身体的气机有关系,气脉走动到眼睛部位的时候,要翻白眼或者紧闭或者藏起来,这样气才能走得顺畅。

有不同版本的解释,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正法眼藏(ㄗㄤˋ),从色身的角度来讲“正法眼藏(ㄘㄤˊ)”,提供给各位参考。

正法眼藏可说正法的眼睛有很多,也像宝藏那么可贵,自此正法眼藏流通天上人间,天上的天神有福德,虽然升天享受荣华富贵,仍然需要佛法,而人间有八大苦,更是需要佛法来求得自我解脱,所以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

「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

」这个地方或者是别的界地,或者是天上人间的三界,都有先圣、先贤所留下来的佛法道理。

而不管是哪一宗或者是哪一派,所订定下来的规矩、格律,每每都自我设限,因有所偏执而不圆,这些待见得”正法眼藏”后都必
须要超越它,才能够解脱圆融。

譬如,有的规定门坎不能随便乱踩踏,尽管此规定,但是对于一个开悟者却是不造成罣碍,因为开悟者已经空掉一切。

对于所有的佛法、规矩、格律等等,如果还是规规矩矩的,表示还局限在里面,而真正修证到一个时候会六亲不认,空掉一切后就没有罣碍。

所以《圆觉经》提示“不为法缚,不求法脱,守戒亦不爱,毁戒亦不憎”,在一个解脱者的心里,对于戒的守与犯不造成罣碍,即使犯了也是因为还有余习,而仍然是坦荡荡的,不犯是因为心清净,所以不会去犯,当在这中间相互搅和的时候,都要学习自在,为了要达到圆觉,必须要超越一切形式。

当然有时候超越,应该是只有心灵上面的超越,不要表面上的超越,否则会落入异样的眼光以为着魔了。

修证到这个境界时,如鸟飞过的路径,从没有留下任何的踪迹,也就是刚开始面对法时有法在,故有一切相,法灭后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必须要练到有这种功夫,虽然因缘起来了与之相应,应缘过后却不罣碍、不烦恼,如鸟飞过没有踪迹,水过了无痕迹。

「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对于事情执着、放不开,或者看经文,滞执在字句上,或者听人讲经说法,迷失在言语上面。

就如灵龟却拖曳尾巴,变得不灵光了。

不要执着事情、放不开,不要执着字句,不要执着一些言说,这是对于大乘根基而言,从心地下手去认知自性
本心。

对于一般根基的人,原则上必须从闻、思、修而入三摩地,是属于小乘的教法,思考要如何修?如何作?才能进入正定。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

」期间有一个叫清居禅师的圣者,观众生之根器,随依其根器及各个根器有什么病症,都能对症给与开药下方,所以就作此牧牛图,以牧牛来比喻修行过程之间的层次及次第,各有不同而随机设教。

「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

」修证过程之间的境界到了第八图,图中乃至人牛不见,只有剩下一个圆圈,此是标示人牛双亡、心法两忘。

开始修行时会比较没有力量,慢慢地修证到纯真,把这头牛练到纯真至人牛不见(牛代表体性,人代表妄想、习气),至此心、法两双亡,即达佛心一体之境界,妄心不起,有起念都是佛心之相应也,到此真妄合一,心法双亡矣。

「其理也尽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浅根疑误,中下纷纭。

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

」此等图说所示修证的道理,都能很传神地道尽其根源,所显示出来的佛法道理,也是根本之法源。

其法也像莎笠(莎草制成的斗笠)能留其影像,因其影像之多变性不能以一而阐述清楚,到这个时候却招来浅根行者怀疑或误解,连中下根基者都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

或因图说未示圆满修证之全程,故招来怀疑说,如依图修则会堕入空亡,偏执顽空之理。

或讥为堕入偏常之常见。

或云,图中所说的道理虽然简洁,却使得浅根或者没有这些经验的产生怀疑与误会,中、下根器的议论纷纷,因为说不懂却懂一点,说修证也有修证一点,只是没有究竟。

当修证过程之间的境界到了第八图,如果没有入世,没有再回凡,恐怕有堕落入空亡之虞,变成顽空而只守住一个空无,就如同《楞严经》所提示的“拨无因果”一样会变成顽空。

或者是堕落入常见,空是常,而一切法无常,空无是永恒的体性。

「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

」则公禅师依照(师远禅师)十牛图,以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把自己心里所觉悟出来的法与次序,将十颂佳篇添加进去,所以十颂佳篇与图示交光相映,今我师远又将序加上,这样才形成完整的十牛图、颂与序俱全矣。

「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

」第一颂从人迷失本来开始,一个人背觉迷失以后,到最后还本还源(第八颂),从第一图到第八图还源的时候,善应群机,一个人的根基为何,都能够给他很好的修行建议,以及适法的开示。

书写在序与颂里面的微妙字句,有如美食可救饥渴,在堕落的人之间,有的虽然想要超越、想要修行,找
不到真正的门路,却可以从这简单的序与颂里面,根基在哪个地方,都可以得到适当的法,如救饥渴似地,满足众生祈求佛法的饥渴之心。

「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

」慈远(师远)我是以探讨寻找其图其颂之精妙义理,采取其幽玄精微之言语,有如水母觅食,还得依靠在海虾身上,以虾目始能前进。

廓庵师(慈)远禅师以所了解与所修证的法门,来探询修行过程之间的殊胜与微妙意义,把非常玄微且一般人很难去体会的法采拾编列,过程之间如水母寻餐,水母本身没有眼睛,要找东西吃的时候,依附在海虾共生并以它为眼睛摄取食物。

所以这十牛图指引出修行的路线与进展,要达到殊胜且微妙意义的法,还得依附在这十牛图指引出修行,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

「初自寻牛终至入,强起波澜,横生头角。

」第一图初自寻牛开始寻找这头牛(体性),在野性未灭之间寻找自性,牛在印度非常地受到尊崇,牛代表体性,似很殊胜,也代表要寻找的对象,所以从寻牛开始,一个图接一个图,到最后垂手入。

但是修行过程之间,强起波澜,横生枝节及头角障碍,如果没有波折、没有考验,修行也就不会有见地。

譬如从高雄到台北,如果一路上没有发生什么事很平淡,也许就会没有什么印象,所以过程之间如果发生波折、考验,就能够了解何谓虚幻?何谓真实的?当然在体性开发
出来,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毛病显现,心如波澜,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现象,如果没有这么走一趟,也就无法认识何谓清净?何谓不清净?横生头角是谓认识所多余出来的头或角?
「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又有什么心可见呢?心本来无形无相,所以尚无心而可觅,心都没有了,更是何处去觅寻,又有何牛而可寻呢?祖师大德们虽然以牛比喻是我们的自性本心,有的却误以为所要寻找的是有形相的。

因此有的公案,僧答:见到牛了!禅师问:见到牛的左角呢?或是右角?参问僧愣住了:咦!见到牛的左角?还是右角?见无所见,才是真见自性,所以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呢?
「泊至入,是何魔魅。

况是起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以为提唱。

」达到最后图时,是行菩萨道境界的时候,停泊在城市之间,就是市集、热闹的地方。

在这中间有什么魔或者是魑魅魍魉之类的,也就是以为有一个牛可见、有一个心可寻,那就已经着魔了。

在修行过程之间,出现了怪力乱神的现象,在《楞严经》所言皆是魔相,色阴魔相还是一个善境界,到受阴、想阴魔相就会迷糊、着魔,着魔以后就会沦堕。

人死入庙堂是谓起祢,我师远怕此十牛图述作,有劳无功,甚更胡说不得体,而祸殃及后代子孙。

又怕行者不能够超越魔魅现象,不仅自己有过失
甚至殃及儿孙,本来无心而可觅,无牛而可寻,唯恐行者着魔,因此几位大德不厌其烦的把十牛图的颂与序编写,不去揆度是否荒唐,也不怕批评,老婆心切而做出这十牛图的提唱之词。

修行过程中如果有真正走一趟的人,就会很赞同这十牛图所叙述的境界与过程,如果认为修行不应该是这样,也就是走入叉路,认为有一个心可以去寻觅,有一头牛可以见到,有些神异可得,这都是不正确的。

因此,所有的经典,尤其是《大般若经》、《心经》提示:「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无法可得,以无所得故,才是菩提萨埵。

《楞严经》所言:「五阴灭尽,终归无所得。

」色、受、想、行、识五阴灭尽,并无所得,只是回复到清净无罣碍的体性,无心而可觅,无牛而可寻。

不管是修行或者是讲经说法,无行可修、无法可讲,释迦牟尼佛讲经49年,自己并不曾写下任何东西,说过就放下、忘了,是后来世尊的徒众,认为世尊所开示的法有必要加以流传,所以各阿罗汉们商议的结果,才结集而成佛经的。

( 90 年2 月5 日讲于慧炬念佛会) 第一幅寻牛
一、序言
「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逐失,
家山渐远,歧路讹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牛当作是我们的自性,开始寻牛总要有一个善因缘,才能开始要寻牛,才想要修行。

「从来不失,何用追寻?」佛不因为证到佛性而有所增加,众生迷惘,不因为迷失而佛性有所减少,所以谓「从来不失,何用追寻?」自性从来就没有迷失掉,何必要去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

」本来觉悟的心面对一切境界应该能了了觉知,甚至可以鉴照一切因缘,本来可以知道过去、未来,知道众生的一切,现在为何又要修行呢?因为背离了自己的觉性,越来越疏远了,所以要认识自性、认识本性,其实是在学习认识自心本来面目。

一个开悟的行者,菩提自性显露的时候,已经有一个觉性在了,为什么素法身现起的时候不能用?因为不认识它,所以像小孩子一样,虽然说20岁就算成年,但是有的人很多思想还是很幼稚,在社会上做出很多不正当的行为出来。

当开悟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其实以前没有迷失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开发自心出来以后还是这个样子,但因为不认识它。

想阴魔相所说的,为什么要用心去思想,要探讨这个心有什么功用,而心本来就具有它的功用,如果不迷失,原来就应认识它,由于背离“觉”,背离是因于执妄为真,以虚幻不实的法为真,因此与觉性越来越背离、越不认识,变得很生疏。

当行者开发出本心以后,慢慢地
认识它了,也就能够配合得很好,妄想习气有时很冲动,在冲动之间能够退一步想,而压根儿本心并不急迫,由于自身的习气毛病所使然,放下心、意、念不去执着,静静地体会,“觉”能显现,而不背离觉知性,有觉知历历的本心自然不烦恼。

而一般人没有这种修证,都是以妄想心为主,不依觉性而说是背离,在向尘而遂失,本来我们应该回光返照看我们的觉性,不以前尘影事落谢在内心里的而再现妄执,以及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境而去执着,才不会向尘而遂失。

另迷失也不是一下子就迷失掉,是一步一步渐渐的迷失掉,终致认贼为父。

「家山渐远,歧路讹差,得失炽然,是非锋起。

」家山就是自性、觉性,即空无的心、无罣碍的心、无烦恼的心,由于背离而疏远了,歧路讹差,因为错误的认知自心而越走越远。

对世间一切得失心炽然,非常炽盛。

因为向尘而遂失,过程之间熏习着很多的习气毛病,由于背尘缘故,得失、贪爱心越来越重。

譬如与众生结恶缘,有很强烈的分别心,难免是是非非,如锋火而起,这就是迷失过程,与最后所面对的世间的境界,随波而逐流去了。

第一段所叙述的为什么要去寻牛?由于自我迷失了,以后的结果是得失炽然,是非锋起,永远都生活在痛苦、烦恼之间。

其实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第一句、第二句所叙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