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十牛图“解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十牛图“解说”

一、序言

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清居禅师八牛图而成,依图次第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之心路历程。若修行者能了解从过程之实际情况,更不会走错方向,故行者宜多体会此十牛图之真实内涵。《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曰:「夫诸佛真源众生本,有因迷也沉沦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与顿渐。从麤及细,自浅至深。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其理也尽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浅根疑误,中下纷纭,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初自寻牛终至入,强起波澜,横生头角,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泊至入,

是何魔魅,况是起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以为提唱。」

二、序言演绎解说

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八牛图而成,十图中是把所有的修行过程到行菩萨道之间以十个图解说出来,修行的人没有不知道这十牛图的,而了解这十牛图的每一图之间真正的含意与意义,除非是过来人,不然很难去理解所言为何?

禅宗修证图解刚开始时仅有八牛图,以后的两个图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好像修行只修到自我解脱就完毕了,自性清净就好了,后来廓庵师远觉得余有未尽,应该导入行菩萨道,所以加上垂手入,入世渡化众生,因此演化成十牛图。

行者业识尚未灭除,自性虽然保有,却是不能够掌控与把握,因此还是不能见性,也就做不到性空缘起的那个妙有境界。修行人境界不同,体会不同,而产生了很多的辩论,例如有的以为看到一片空就是见性,什么叫做空?不起念头就是空?或者以为打坐看到光明就是见性,其实根本没有打开,如何能够见性呢?真正的见性要到了四禅以后,进入无色界的境界,没有色身只有一个心识,才是真正的开悟,才能够证入无余依涅盘,修证到习气毛病都灭

除了,才是真正的清净,见性以后不是只有见到空性,性空缘起的妙有所产生的一切因缘而起的法,都能如实知,才是见性以后所要了解的,同时利用这种功夫入世化导众生。

十牛图的每一个图,都清楚的解说修行次第与境界,譬如第十图的序言,有时序言就透露出很多消息,「柴门独掩,千圣不知。」为什么要柴门独掩,门要关起来?因为前面开悟时门已经打开了,开悟就是一定要打破色身,打破后终究还是要关起来。打破色身才能够好好地修行,因为头盖骨盖着一些累积的习气毛病,当真正打开以后,所有的习气毛病才能够真正地完全显露出来,那个时候才好修行。修证到清净以后,要记得把打开的门关起来,「柴门独掩」慢慢的就回复到凡夫的样子。祖师大德们常言的入圣、回凡即是在说明此现象,开悟以后体性显露,体性遍满十方虚空,进入无碍的境界也就是入圣,色身回凡也就是哪里打破就要关闭那里,关起来以后就是回到凡夫的体相。开悟的时候气很旺,任、督两脉以及全身的气脉都通畅,进而修证到习气毛病断尽以后,才能够关门不必再修,不必再修就是必须回凡,色身回凡到凡夫的体相,也就是更上一层的锻炼。

入圣是在学习空三昧,空就是舍弃内心的习气毛病,修证到空就是入圣,入圣以后就要回凡,回凡以后就要入世,

而众生的业无量无边,能不能够与众生搅和在一起和平相处?如果是修自我解脱,修声闻、缘觉小乘的行者,就会无法与人相处,因为以眼不见为净,只要我内心清净无事就好了。行菩萨道者就非如此,是要更进一步的解脱,要与众生搅和在一起,每一个众生有很多的习气、毛病,都必须要忍受、没有分别、能够自在无碍。色身虽然回凡,但是心地更进一步的出出世间,也就是跳出世间(入圣)以后,再来入世间(回凡)行菩萨道,也就是第十图的垂手入,就是市井。所以在图的序或者是图的颂,都透露出很多的消息。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说:

「夫诸佛真源众生本」,诸佛为什么能够成佛?而本来的源头仍然是众生,以众生为根本,所以要成佛仍然离不开众生,并非如小乘的行者,觉悟以后只要求内心清净,因为要真正成佛,所以仍然离不开众生的本来。

「有因迷也沉沦三界」,有些人因为沈迷,所以沦落在三界之中,并非只有在六道,六道是天神、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天道分成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虽然色界的寿命长一点,无色界的寿命更长一点,但是都没有解脱,因此有三界的因,就沈沦在此三界内。

「因悟也顿出四生」,如果悟了自性本来是空、是因缘而有作,能够不随缘而且能够观一切缘的不生不灭,如此悟了

以后就能够跳出三界。四生者就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天神大都是化生(生天的时候,另一个我脱离色身从头顶化出),鬼神也是化生,进入地狱也是化生,所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就是一切众生的出生相。因此悟了以后能够不随因缘去受生,方才能够顿出四生。

「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为什么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呢?都因为迷与悟之间,而决定成就佛道或者是作为众生。

「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因为有诸佛而可成,否则就会沈沦在三界之间,先圣、先贤都具有慈悲的心,怜悯众生无明而在六道中轮回,因此建立很多的途径让众生去修证。

「理出偏圆,教与顿渐。」道理有偏颇的,也有是圆满的,譬如小乘的行者就偏空,在世间禅就偏向有,这都是不圆满的修行法门,而修证佛法是要讲求圆满。所谓的圆满就是要空、有不二,从空化有却是不随因缘(应缘)去受生,因此有很多的途径显示出不同的境界。佛法建立了很多的顿法与渐法,让众生去修证,从守戒、自我解脱的小乘声闻、缘觉,向上修证到大乘、菩萨道,这是属于渐修而成就之法。真正的开悟行者,并非只有理念上的开悟,理、事圆融而且能够做得到,譬如性空缘起,性不空感觉不到,而妄想习气总是会去应缘,也总是白费功夫。因此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