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十牛图“解说”
廓庵_十牛图颂_的悟道模式_吴正荣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5宋代廓庵禅师在清居禅师《八牛图》的基础上绘成《十牛图》(《十牛图颂》一卷,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收于续藏第一一三册),描述禅修次第。
且每图皆附以偈颂,共10首,以阐释行者从修行,到见性,到世出世间圆融无碍的整个生命历程。
因其以诗意形式切中修心要害,一时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称禅林四部录,至今仍有其独到价值。
南禅宣扬离文字相和直了顿悟,难免有模糊性。
《十牛图颂》将一般意义上的修行悟道过程次第化,以诗意语言展现而出。
十颂其实是南宗禅修思想的缩影。
同时,它再次明确,禅并没有脱离日常存在,它反而正是人们本来的最真最朴实的生命状态。
一从悖论开始佛陀确证了“佛性”的恒定不变,万物都是佛性所生。
《百喻经》云:“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曰:‘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泥洹即涅,是超越逻辑而存在的“实相”,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然而它又不是一个具象,具体的东西是不可能作为本源的,故而是虚空,是“无相”。
它“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间。
”这就是空性意义上的“空无”,是因缘和合能生万法的“空无”。
然而将它当作一个对象描述,预先设定一个本体的存在,却又有了一种阻碍和执着。
但,人们存在的实际情况只能以此作为出发点———若没有“牛”,怎么去寻牛呢?《十牛图颂》提供了一种“寻牛”模式。
禅诗的灵性如此吸引人,就因它在叩问或已触及生命的终极真相。
故而,禅诗多是关于修道方式和体验的。
当禅的境界真实不虚地与自己同在,则信手信口所出,都是禅的境界,也是生命最真实丰满的境界。
于是“总在此常住真心中行住坐卧,自无始至今当下,并无一刻能离”,然而悖论从此而生,人们以思维推知了它的存在,却因此而远离了它,最终不得不去追寻。
《寻牛》云:“茫茫拔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十牛图和牧牛图
禅宗很多祖师喜欢用“牧牛”譬喻“修心”,即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性”,后来许多牧牛公案逐渐形成图卷,并由许多禅师依据图卷作成偈颂,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禅门心法著作。
普明禅师所作的“牧牛图颂”是禅诗中的佼佼者。
因其诗“言近而旨远”、其图“象显而意深”,故为广大参禅者所珍爱。
普明的牧牛图颂分为十大阶段: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主要着眼于调伏妄心、证悟本来,讲究修行次第、历阶而升,最终证得人牛两忘、心法圆融的究竟涅槃境界。
《牧牛图》讲渐修法门,我们的心念就是一条牛乱跑。
这个图在明朝禅宗很有名的,当年是木版的画,日本人更捧这个《牧牛图》。
一条黑牛,发疯一样到处跑,这个牧牛的小孩子拿着绳子在后面追。
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这个心,思想情感就是这一条黑牛,到处乱跑。
这个牧牛的小孩拿绳子在后面追不上,拴不住。
我们打起坐来心念第一步就是这样。
他写了四句诗:一未牧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狰狞头角恣咆哮”,牛的那两个角,威风得很,我们形容一个人很聪明,就是头角峥嵘。
恣是放任自己,咆哮是发脾气乱跑乱叫,到处吹牛。
“奔走溪山路转遥”,这一条牛在山上田地里乱跑,越跑越远,我们的情绪妄想就是这一条牛。
“一片黑云横谷口”,天黑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第四句话是自己的反省,这个妄想情绪到处乱跑,“谁知步步犯佳苗”,自己把善良的根都扯断踏平了,挖了自己的根,好的种苗都不发了。
这是《牧牛图》的第一步,就是我们打起坐来,平常情绪思想乱跑,想了很多的花样,要做这个,要做那个,或者要做生意发财,要做官,都是妄想在乱跑。
这个题目叫“未牧”,拴不住自己的妄想心念。
把牛套住二初调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第二步我们只好学打坐,自己观心了。
十六特胜讲“知”,知道了,犯了错误,要把这个心拉回来。
“初调”,总算找到了思想念头,把这个乱跑的思想拴住了。
有关修身养性
第五图牧牛。颂曰:“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
对于刚刚得到的牛还是有野性的,要让它老实只好用绳索和鞭子去约束,而且时时刻刻怕它跑了。当真的已经降服了它以后,就算是不再用鞭子和绳索,牛也会顺从的跟着人的。
对于武术来说,当找不到对手的时候,当别人的一举一动我都能知晓的时候,就会感到孤独,就会体会到寂寞,自己的感觉和谁说呢?又怎么说呢?不知道。再练又往哪里练呢?就像爬山到了山顶,就算还有力气,可是还向哪里爬呢?
第八图人牛俱忘。颂曰:“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廖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熔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参佛悟道的时候,每个人都读了很多的经卷,这些文字记载中很多形容的东西都写得很好,可是这些东西有时候正是把人引入歧途的原因,因为如果修行没有到达高的境界,是理解不了真相的。很多东西写的不是不对,而是高级阶段才能够理解的,如果现在去追求,反而会走入歧途,又到了迷茫的境地。
练武术,通过很多次接触和学习,知道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哪些是正确的呢?不知道!现在应该练什么呢?不知道!拜的老师教的是真的么?不知道!
第二图见迹。颂曰:“水边林下迹偏多,芳章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这个图是说经历了很多以后,心开始静下来了,能够从纷乱的事物中抓住一些实质的东西了。也能够凭着经验去分辨一些东西了,但是见到的东西就像河边树林中各种各样的痕迹,哪一个是牛留下的呢?或者说应该用什么踪迹去找到牛呢?分开草木就能见到吗?纵然走到深山的更深处,也和在鼻子底下是一样的。因为都有可能找到牛,可是也都可能找不到。
牛已经牵到家了,并且放到了院子里。牛不知道该干什么,人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一直睡到日上三竿,也是无所事事,约束牛的绳索和鞭子也高高地悬挂在草房的柱子上没用了。
[整理版]十牛图颂
[整理版]十牛图颂十牛图颂十牛图颂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夫诸佛真源。
众生本有。
因迷也沉沦三界。
因悟也顿出四生。
所以有诸佛而可成。
有众生而可作。
是故先贤悲悯。
广设多途。
理出偏圆。
教兴顿渐。
从粗及细。
自浅至深。
末后目瞬青莲。
引得头陀微笑。
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
此方他界。
得其理也。
超宗越格。
如鸟道而无踪迹。
得其事也。
滞句迷言。
若灵龟而曳尾。
间有清居禅师。
观众生之根器。
应病施方。
作牧牛以为图。
随机设教。
初从渐白。
显力量之未充。
次至纯真。
表根机之渐照。
乃至人牛不见故。
标心法双亡。
其理也。
已尽根源。
其法也。
尚存莎笠。
遂使浅根疑误。
中下纷纭。
或疑之落空亡也。
或唤作堕常见。
今观则公禅师。
拟前贤之模范。
出自己之胸襟。
十颂佳篇。
交光相映。
初从失处。
终至还源。
善应群机。
如救饥渴。
慈远是以探寻妙义。
采拾玄微。
如水母以寻餐。
依海虾而为目。
初自寻牛。
终至入廛。
强起波澜。
横生头角。
尚无心而可觅。
何有牛而可寻。
泊至入[邱-丘+(厂@墨)]。
是何魔魅。
况是祖祢不了。
殃及儿孙。
不揆荒唐。
试为提唱。
寻牛序一从来不失。
何用追寻。
由背觉以成疏。
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
岐路俄差。
得失炽然。
是非锋起。
颂曰。
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和石鼓夷和尚。
只管区区后外寻不知脚底已泥深几回芳草斜阳里一曲新丰空自吟又坏衲琏和尚。
本无踪迹是谁寻误入烟萝深处深手把鼻头同归客水边林下自沉吟见迹序二依经解义。
阅教知踪。
明众器为一金。
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辩。
真伪奚分。
未入斯门。
权为见迹。
颂曰。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章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和。
枯木岩前差路多草窠里辊觉非么脚跟若也随他去未免当头蹉过他又。
见牛人少觅牛多山北山南见也么明暗一条来去路个中认取别无他见牛序三从声得入。
见处逢原。
六根门着着无差。
动用中头头。
显露。
水中盐味。
色里胶青。
眨上眉毛。
非是他物。
颂曰。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迴避处森森头角?难成和。
宋代禅宗《十牛图颂》略说(上)
宋代禅宗《⼗⽜图颂》略说(上)宋代禅宗《⼗⽜图颂》略说⼀、引⾔宋代以来,禅宗门下流传有诸多版本的《⼗⽜图颂》,也叫做《牧⽜图》,⽤来⽐拟禅者修⾏的过程。
其中,以宋代廓庵禅师之版本为开端,其影响也最为卓著,所述之修⾏次第,与禅宗见性之宗旨极为贴合。
据《住⿍洲梁⼭廓庵和尚⼗⽜图颂并序》记载,廓庵禅师是在宋代清居禅师《⼋⽜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幅图,⽽成为《⼗⽜图》,并⼀⼀拟出对应的偈颂和着语,成为《廓庵和尚⼗⽜图颂》流传于世。
廓庵禅师⽣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之间,是四川合州(今重庆合川)⼈,⼤随元静禅师之⾼徒,他的《⼗⽜图颂》为后世历代禅师及修⾏⼈所推崇,甚⾄被镌刻在了著名的⼤⾜⽯刻之宝顶⼭⽯刻群当中,⾄今已存世⼋百多年。
廓庵禅师的《⼗⽜图颂》在元代由⼀⼭⼀宁禅师(浙江临海⼈)携带并传授到了⽇本;近代,还由⽇本的铃⽊⼤拙推荐给了西⽅世界,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的《牧⽜图》版本。
到了明代,由于莲池⼤师作序与宣扬,另外⼀个《牧⽜图》版本,即出⾃普明寺的《普明禅师牧⽜图颂》(年代不详,据有关资料,⼤约也属于宋代),也开始付梓流传,并有许多明、清两代的禅师们做颂相和,影响也很⼤。
本⽂将对这两个版本的《⼗⽜图颂》予以简要介绍,并略说其基本含义。
⼆、“牧⽜”的含义及其溯源中国古代的所谓“禅师”,在南北朝时期,是指专注于禅修,并已经得到禅定与三昧的⾼僧,因此,当时是以“禅定”为“禅”。
到了唐代以后,由于六祖⼤师对于“见性成佛”的弘扬,逐渐演变成了以“明⼼见性”为“禅”,这才是“中国禅”的真正内容。
⽽“禅师”呢,从此以后,通常指的是已经明⼼见性的⾼僧。
⾄于在见性的同时,是否具有禅定与神通,则⼀概不论了。
这是有充分依据的,正如《六祖法宝坛经》当中,印宗法师问六祖:“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师回答:“指授即⽆,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之所以不论禅定、解脱,那是因为,⽆上禅门传佛⼼印,直指⼈⼼深处之本来⾯⽬,本来不乱,本来⾃在⽆拘,本来⾮⽣⾮灭,本来妙⽤⽆穷;对此只要能够充分认识明了,明⼼即是菩萨,就不必依赖于禅定,也不必另外寻找解脱了。
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
十牛图颂所展示的禅的实践与终极关怀吴汝钧香港浸会学院副教授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页313~339313页提要本文主要是透过宋廓庵禅师的十牛图颂的研究,显示出禅佛教的实践程序,并看它的终极关怀所在。
作者以为,由第一图颂寻牛开始,以迄第八图颂人牛俱忘,是个人的修行阶段,目的是要寻回久已忘失了的心牛。
第八图颂表示这阶段的极峰,表示修行者已臻于忘主客、齐物我的精神境界。
第九图颂返本还源与第十图颂入□垂手则表示修行者寻回心牛,个人的觉行圆满后,仍然不舍世界,要把自家修得的功德,回向世界,以垂手拱立的谦卑方式,服务人群,引导他们觉悟本具的心牛,共享解脱的果实。
这是禅佛教的终极关怀所在。
文中并参照久松真一、柴山全庆等专家的解说,并提出论述与批评。
314页壹、前言禅佛教在方法论上的一个特点,如众所周知,是不立文字。
这自然不表示禅完全不要文字言说,对由文字言说所成立的经典采敌视态度。
实际上,禅的一些祖师,还是祖述经典的﹔如初祖菩提达摩( Bodhidharma )宗《楞伽经》(Lankavatara-sutra ),五祖弘忍则讲《金刚经》( Vajracchedika-sutra)。
我们无宁应说,禅认为文字言说有限制,不能展示真理或觉悟的消息。
因文字言说立根于相对性(relativity),而真理或觉悟的消息则是绝对的﹔以相对的文字言说自不能充分地展示绝对的真理。
故禅要超越文字言说,尽量减少运用这种东西,而采取其它方式,以显示真理。
这其它方式,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棒、喝。
另外,禅也流行运用文学与艺术,特别是图画,来表达那绝对的旨趣。
文学自然还是要运用文字的,不过,文字的作用,不在说理,而在透过一种境界,或烘托一个譬喻,使人由之可体会真理。
图画则自是不同于文字的另外一种显示真理的媒介。
牧牛的图颂,便在这种理解下流行起来。
牧牛图颂通常由颂与图组成,颂自身有时又包括一短序。
自宋代以来,这类作品很多,其中有三种很为时人留意。
牧牛图颂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注解:耕耘导师赏析:何劲松所谓‘牧牛’,乃明心见性后之‘保任’工夫。
此‘牛’亦即六祖之‘我有一物……。
’为宗门‘知有’之来源。
或问,既已见性,斯即成佛亦,更牧牛则甚?须知‘理虽顿悟,悟乘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
’所谓‘隐隐犹怀旧时嫌’。
无始习气,何能顿尽?况曰:‘十月怀胎,三年温养’,自牧之功岂可轻忽?虽然如斯,若是过量的大人,‘知得是般事便休’,更无许多络索也。
未牧第一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
注解参禅参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不可退心,须知凡事到极处,就会有个‘反’出现。
不但‘物极必反’,须知理极也一样会必反,而绽现出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来。
事实上,如果不能穷溯到一切理事和生命的源头而亲证大宇宙的实相,又如何断得了惑而澈了?然而惑虽断而乏保任之功,则习染依旧,十九自陷于‘豁达空’,流于狂禅。
岂不大可畏哉!是悟后起修,必不可忽。
【赏析】《易经》云:“君子卑以自牧。
”人的心性未经琢磨时,就如同未受调驯的野牛,扬头横角,恣意咆哮,狰狞可畏。
未能制御的野牛终日奔走在溪山之间,越走越远,不知回家;禅人不知调御心性,也会有违“明心见性”的宗旨,远离真心的家园,无悟道之可能。
色、受、想、行、识这样的五阴恶念就象乌云一般到处弥漫,遮住了光明本性,以至迷失了归途。
只可惜,那难得的善根所生长的佳苗,被狂奔的野牛践踏殆尽。
初调第二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
注解牧牛之道,须‘允执厥中’,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急不得,急则成执,忘不得,忘则走失。
总之必须坚持秒秒盯牢,步步中道,牛方易于调伏。
否则一存姑息,牛乃难制矣。
【赏析】牛喻心性,牧童则喻心的主人。
好比是勇敢的山童,猛然间用芒绳穿贯牛鼻;放荡不羁的心性终于被主人强行管束,受到调制。
然而,心猿意马,甚难控制,所以还会“一回奔竞”,为此牧童仍须痛加鞭策。
人的心性由于长时间被无明烦恼薰习污染,一下子很难荡涤干净,就象牛儿不甘芒绳穿鼻,奔走驰竞,不遵约束。
禅宗与牛的因缘
禅宗与牛的因缘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
《胜鬘经》中赞叹佛的伟大,就比喻佛为「牛中之王」。
《无量寿经》中赞佛、菩萨:「譬如牛王,形色无有胜者。
」而在《妙法莲华经·譬喻品》里,有羊车、鹿车、牛车之喻。
其中羊、鹿二车喻为小乘的声闻、缘觉,而牛车用来象征境界较高的菩萨,即以牛车藉喻成佛之道和众生的佛性。
并且还以露地大白牛比喻修行上的最高境界。
《阿含经》里以十二种牧牛的方法,譬喻十二个调和心身的修行要领。
在《佛遗教经》里讲得更具体,「譬如牧牛,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这意思即是说:修行人御心要像牧牛一样,时时不忘制心、息妄。
由此可见佛教与牛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而在佛教宗派之一的禅宗中,牛与佛法更是具有殊胜的因缘和意义。
如著名的「十牛图」,各图都以牛为喻,用以比喻众生的心。
如宋代的廓庵师远和普明禅师都画图作诗来对此进行说明,廓庵为「十牛图颂」,普明禅师为「牧牛图颂」。
廓庵师远的「十牛图颂」分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还源、人尘垂手十个阶段,体现大乘行者顿悟修道之后悲智双运的出世人世精神。
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分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服、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十个阶段,带有北禅神秀浓烈的「渐修」特色。
这牛是禅师们清净自性当中的心性之比喻了。
历代的禅宗大德们,诸如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南泉普愿、沩山灵佑等禅师,都很喜欢用以「牛」来见机说法,接引学人。
马祖道一在掷钵峰下筑茅庵修持佛法,按传统禅定方法修坐禅。
南岳怀让问之:「坐禅图何?」答曰「作佛。
」怀让拿砖在庵前石上磨,道一间:「磨砖作何?」答曰:「作镜。
」道一笑:「磨砖怎能成镜?」怀让反诘:「坐禅怎能成佛?」怀让又启发说:「如果有条牛在拉车,你该打牛还是打车?」道一闻之,顿时开悟,便向怀让执弟子礼。
众生的身心好比一驾牛车。
心是拉车的牛,身是牛拉的车。
人的一切语默动静、善恶业行,都是由于心的驱使。
廓庵_十牛图颂_的悟道模式_吴正荣
艺术空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5宋代廓庵禅师在清居禅师《八牛图》的基础上绘成《十牛图》(《十牛图颂》一卷,全称《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收于续藏第一一三册),描述禅修次第。
且每图皆附以偈颂,共10首,以阐释行者从修行,到见性,到世出世间圆融无碍的整个生命历程。
因其以诗意形式切中修心要害,一时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称禅林四部录,至今仍有其独到价值。
南禅宣扬离文字相和直了顿悟,难免有模糊性。
《十牛图颂》将一般意义上的修行悟道过程次第化,以诗意语言展现而出。
十颂其实是南宗禅修思想的缩影。
同时,它再次明确,禅并没有脱离日常存在,它反而正是人们本来的最真最朴实的生命状态。
一从悖论开始佛陀确证了“佛性”的恒定不变,万物都是佛性所生。
《百喻经》云:“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曰:‘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泥洹即涅,是超越逻辑而存在的“实相”,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然而它又不是一个具象,具体的东西是不可能作为本源的,故而是虚空,是“无相”。
它“无来无去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间。
”这就是空性意义上的“空无”,是因缘和合能生万法的“空无”。
然而将它当作一个对象描述,预先设定一个本体的存在,却又有了一种阻碍和执着。
但,人们存在的实际情况只能以此作为出发点———若没有“牛”,怎么去寻牛呢?《十牛图颂》提供了一种“寻牛”模式。
禅诗的灵性如此吸引人,就因它在叩问或已触及生命的终极真相。
故而,禅诗多是关于修道方式和体验的。
当禅的境界真实不虚地与自己同在,则信手信口所出,都是禅的境界,也是生命最真实丰满的境界。
于是“总在此常住真心中行住坐卧,自无始至今当下,并无一刻能离”,然而悖论从此而生,人们以思维推知了它的存在,却因此而远离了它,最终不得不去追寻。
《寻牛》云:“茫茫拔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十牛图颂
。惟贪恩爱。一旦命根断绝。永堕沉沦。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切劝诸人趁此色身康健。忙里偷闲。每日晨昏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千遍万遍。现世长福消灾。临命终时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颂曰。
藤摧堕井命难逃 象鼠蛇攻手要牢
普明咏未牧
生狞头角恣咆哮 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 谁知步步犯嘉苗
云庵和未牧
心狂力壮镇咆哮 平贴家邦远更遥
涉险登危妄奔逐 时时谁顾食人苗
普明咏初调
我有芒绳蓦鼻穿 一回奔竞痛加鞭
从来劣性难调制 犹得山童尽力牵
云庵和初调
玄毛遍体鼻初穿 欲制难为不着鞭
云庵和回首
牧牛牛已得回头 百炼刚成绕指柔
鸭绿春江愁再浪 烂绳儿□为羁留
普明咏驯伏
绿杨阴下古溪边 放去收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 牧童归去不须牵
云庵和驯伏
好似太平春色里 依然幽鸟语芳丛
昔有优填国王请问宾头卢尊者。佛法中修行如何。
尊者答曰。譬如有人行于旷野大火之中。被一狂象。
所逐。其人见一井畔有一树。上有藤。其人攀藤。悬于井上。下有三毒龙.四毒蛇。树上有黑白二鼠。互相咬藤。四畔又有毒蜂螫人。其时复有蜜少许滴于口中。因贪蜜故。遂忘其苦。
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贤之途辙。
提瓢入市。?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颂曰。
露胸跣足入[邱-丘+(厂@墨)]来 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 直教枯木放花开
和。
者汉亲从异类来 分明马面与驴腮
一挥铁棒如风疾 万户千门尽击开
王又问曰。此人苦多。乐多耶。
尊者答曰。此人都是苦相。何乐耶。
诸智者以譬喻为解。遂有偈云。
禅宗牧牛图颂与仙道进程抉要
禪宗牧牛圖頌與仙道進程抉要博士候選員李昌駿注釋禪宗牧牛圖以前曾經讀過白話本與英文本,但是從沒把他跟仙道想成一起,似乎這牧牛圖頌,在美國日本受歡迎的程度,遠大於中國,否則怎麼很少聽國內的禪門大德提過。
前年閱讀黃易先生的武俠小說「破碎虛空」,主角學仙的進程用了相當多的禪宗的的牧牛圖頌,但書中對主角的進程,大多只言心性上的轉變與頓悟,不言調息練氣,用仙學的話,叫做「言汞不言鉛」,想來作者也僅是魏晉玄學的名士騷客,善演繹玄理而已。
但這學期上了吳怡老師的課,首次將牧牛圖頌的原文仔細看過,此時發覺此圖頌簡直就是仙道進程的翻版,換了不同的象徵,禪宗有禪詩,仙家則有丹詩,禪詩的奧妙在指外之月,仙家的丹詩則隱喻性高,在可言與不可言之間。
仙學不講當下頓悟,諸法皆空,立地成「仙」,卻是下學上達理為一貫,雖是循序漸進,但卻也是一超直入。
禪宗雖言頓悟成佛,一悟盡透,但也非頓悟前後全不努力,否則慧能何必磨米九個月,頓悟之後,還要跑去獵人隊苦修十九年,教人時,卻又從念「總淨心念般若波羅密多」開始。
禪宗之妙,在於師徒心心相映,仙學之妙,則在於師徒陽氣浸潤。
兩者之妙,皆超出語言文字與功夫之外。
禪學之妙在於禪機,禪機有理路,而投機無門,得機在心心相映,此為見諸法皆空,心無掛礙,(心無掛礙方能兩見真心)而仙學之妙,在於玄關,玄關為溝通陰陽兩地的唯一途徑,此玄關不在身內,不在身外,不在非內非外,在內外交感,天人合發,神氣充足,自然發生,(似男女的愛情,豈能強求)非是有意可以求得。
空與自然、理趣不同,而似可會通。
仙學與禪宗,可會通乎?陳攖寧編丹詩24首,第一首即取張拙證道詩,為「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原來共一家,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前四句為仙禪兩家通用,為陳攖寧所取)「解除煩惱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隨順世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花」(後四句為禪家解數)第24句「打破虛空消億劫、既登彼岸捨舟楫、閱盡丹經千萬卷,末後一句無人說」並設一故事,有來者問陳夫子,末後一句無人說,是不能說,還是不肯說?陳夫子對曰,是不肯說,非不能說,怕學者聞之驚駭,失去對仙學的信心耳。
牧牛图略说
牧牛图略说要管理好我们的心,具体操作就要讲到调心,我把心比喻成牛。
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一条牛从不听话、不耕田、不做活,要把它调伏得听话、干活、耕田,要经过一段的时间。
调伏牛,就是要让它驯服。
要让牛驯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下苦功夫。
古人把调伏心牛的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并画成十幅图画,每幅图画步步递进,连环成套,使得我们一看这十幅图,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柏林寺问禅寮的接待室也挂了一套现代人画的《十牛图》。
有位德国的天主教神父,七十多岁了,他也学习坐禅,他在印度、在日本,学了二十年,他在柏林寺看到挂在墙上的《十牛图》,就说:“哦,这是告诉我们怎么用功。
”他用德语讲这几句话,一看就明白。
形象化的东西,容易给人深刻的印象。
《十牛图》又配十首诗,每一首诗说明每一幅图的内容,也就是说明用功在那一个阶段的境界和方法是什么。
它既有功夫和见地的内容,也有文学意义,对于接引一些有文化的人进入禅的修炼,有很大的作用。
从宋朝开始,大概不下二十位禅师都用诗歌的语言描述《十牛图》。
最早的《十牛图颂》,是宋朝的廓庵禅师写的,以后的禅师都是来和他的诗。
我们不要纯粹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诗,一定要结合功夫与见地来读,这样就会对怎样管理此心有一个非常形象的了解。
一、寻牛《十牛图颂》有十个阶段,第一是“寻牛”,寻找内心的这头牛。
这头心牛已经走失了,不知道它藏在什么地方。
是藏在草丛里?还是藏在树林里?藏在山崖下?藏在草丛里,比喻此心被邪见障蔽了藏在高山上,比喻此心就被贡高我慢障住了,藏在泥沼里,就像水牛一样,它走到泥塘里,只有头露出来,整个身体都在泥水里头,水牛的颜色和泥巴没有两样,你要找确实很困难。
泥沼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情欲,情欲把我们的心牛埋没了。
所以我们就要找啊!在哪儿去找?就在是非得失之间,看我们怎样用心。
所以要寻找这条心牛。
廓庵禅师的诗写道: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身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牛在什么地方啊?在草里面去找,在树林里面去找,在水边去找,力尽神疲也找不着。
什么是禅宗十牛图,牛代表了什么?
什么是禅宗十牛图,牛代表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十牛图,牛代表了什么?
姚刚老师:
好的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曾经询问过一些朋友,我说你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张十牛图吗?
大多数人的都不知道。
可以理解的。
我试着用心理学的视角来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十牛图是什么?
牛,我的感悟,我的解读是,它代表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最重要的部分,佛教里称为业,我们从心理学解读也可以理解为能量,是一种很深的能量,心理学也可以说它是一种驱动的能量,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它是我们内心深处很核心很核心的程序就像电脑最深层的程序,生物学中看不见的DNA。
心理咨询中讲的我们内心深处的模式,我们内心反复会出现的模式,认同。
内心深处的一些信念,是他,演绎了我们外在的行为,演绎了我们每个人纷繁复杂的不同的人生,演绎了人生故事,演绎了我们不一样的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个人都会在一个角色里,或者说在多个角色里头,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深处核心的东西,他演绎了我们外在的部分。
我8月份在新疆,在罗定权老师那里分享的时候,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是注意力。
我们的注意力的投放演变成我们外在的人生,我们对注意力的管理就演变为我们的人生。
十牛图里的牛就接近我们的注意力的管理,我们姑且把它叫做心牛的地图。
十牛图,就相当于我们如何看见、调整我们的认知、注意力、心牛的依序排列的心灵地图。
这十张图,代表着我们如何去管理我们的心牛,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由浅入深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的十张图。
是的,牛,代表着我的心,但是,这颗心其实很复杂的,很难一
言两语说清楚的,我们在不同的时候这颗心也不一样,认识这颗心就是让我们回到内在的家。
禅宗十牛图解说
十、入廛垂手----酒肆鱼行 化令成佛
《十牛图》的最后一图为入廛垂手。即进入市街上的酒屋鱼肆中,谦逊地为众生说法,使他们趋向于善,成就佛道。这才是真正的作为,即“真空妙有”。禅的绝对意义也就在于此,它的宗教意义也完全体现在这里。整体上来看,《十牛图》的八、九、十体现了真正的人的事体、实相和作用。本性即空、实相即一切真实,作用即不仅利己而且要利人。利人是禅者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一切的学问、修行都要为人,主要是为他人着想,为整个人类谋求更自由、更纯善、更有创造力的生活。这就是禅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
Hale Waihona Puke 六、骑牛归家----干戈已罢 得失还无
《十牛图》之六为骑牛回家。牛(真实的自己)与人(现实的自己)之间的干戈已息,到了无所谓得牛失牛的阶段。从发奋求道(寻牛)、谙习法理(见迹)、实践修行而见性入理(见牛)、彻底悟入以致见性悟道(得牛)、到努力在动中保持灭念(牧牛),已经费了一番辛苦,现在进入干戈已罢、人牛一体的境界了。现在不再需要绳鞭了。骑在牛背上,悠然吹起短笛,奏一支山歌俚曲,何等逍遥,自有牛儿载着你回家。这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然安详的境地。见性已不再是难事,然而要把所见所悟变成己身之物却并非易事。比起彻悟,悟后的修行就难得多了。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著语:从声入得;见处逢源;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风和日丽,杨柳青青;河岸边的柳枝上,黄鹂在千呼万唤,啼啭不停,真是一派赏心悦目的风光啊!只见那岸边有一头高大的牛,牛角高耸,那种活泼之态,就是丹青妙手也难以画出。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禅宗十牛图解说(图)doc
禅宗十牛图解说(图)一、寻牛----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第一寻牛,即寻求业已失散的心牛。
所谓心牛,就是真实的自己,是生命的本体,也就是临济和尚所讲的无位真人,这一阶段是立志求道的阶段。
不过,实际上心牛(无相的自己)从未失去。
真人总是在我们的面门,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中出入。
仅仅由于缺乏正确的自觉,而与本来的自己疏远了。
根本没有必要从外从他而求。
只要照顾好自己脚下就行了。
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著语: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歧路依差;得失炽然,是非蜂起!诗的意思很明了,在此不再复述。
暂且谈一下著语大义。
心牛从来就没有失去,哪里用得着去追寻?由于缺乏自觉以致与心牛疏远,在尘世的迷乱中心牛逐渐被淹没。
离本来的自我愈来愈远,前路参差峻峨。
于是得失之心愈盛,是非之争更烈。
二、见迹----依经解义阅教知踪《十牛图》的第二图为见迹,只是发现了心牛的足迹。
这是一个阅读经书禅典,谛聆师家教诲,理解佛教法理的阶段。
通过这一阶段,从而知晓一切都是独立存在的,而它们却处于矛盾的统一之中;明白万物的客观与自我的主观是息息相关的存在;理解万法都是一个心牛的千变万化,即一切存在都是本来的自我的变体的禅的思想。
不过,在这一阶段还无法弄清牛是白还是黑。
所以,仍处在禅门之外,只是见到了踪迹而已。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著语: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辞,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在水边、林下、萋萋芳草中到处都有牛的足迹。
那辽天的鼻孔,冲天的气势,纵是深山老林,也隐藏不住。
著语大意跟上述大同小异。
所谓“众器为一金,万物为自己”的表意为:金镯、金炉、金项链等器皿,林林总总,形态各异,都是金子制造的。
所以宇宙间的万物都出于一体,都与自己合而为一。
三、见牛----从声得入见处逢源《十牛图》的第三张图为见牛,即终于看到了真正的牛。
禅修精选:禅宗十牛图
禅修精选:禅宗十牛图1.寻牛1,寻牛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著语: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
家山渐远,歧路依差;得失炽然,是非蜂起!2.见迹2,见迹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著语: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器为一金,体万物为自己。
正邪不辞,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3,见牛3,见牛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著语:从声入得;见处逢源;六根门著著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
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4,得牛4,得牛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有时纔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著语: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
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挞。
5,牧牛5,牧牛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著语: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
不由境有,惟自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6,骑牛归家6,骑牛归家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著语:干戈已罢,得失还无。
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
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牢笼不住。
7,忘牛存人7,忘牛存人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著语:法无二法,牛且为宗。
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
如金出矿,似月高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8,人牛俱忘8,人牛俱忘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著语:见情脱落,圣意皆空。
有佛处不用激游,无佛处急须走过。
两头不着,千眼难窥;百鸟衔花,一场懡锣!9,返本还源9,返本还源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著语: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
不同幻化,岂假修治?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苏树华简注:十牛图颂
苏树华简注:十牛图颂十牛图颂苏树华《十牛图》明代普明禅师【未牧第一】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1)。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2)。
梦庵格禅师和野性颠狂声乱哮,归途不识路岐遥,那知脚下泥深浅,只管奔驰混踏苗。
【初调第二】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加鞭(3)。
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4)。
梦庵格禅师和潜通一窍鼻初穿,穿了才堪痛下鞭。
左右拘挛时不放,一条芒索紧相牵。
【受制第三】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5)。
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6)。
梦庵格禅师和从今不敢复狂驰,信手牵来也肯随。
几度披蓑陇亩里,栉风沭雨那曾疲。
【回首第四】日久功深始转头,癫狂心力渐调柔(7)。
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8)。
梦庵格禅师和要骑背上便低头,拽转头来性亦柔。
只恐有时还倔强,垂杨阴里尚拘留。
【驯伏第五】绿杨阴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9)。
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来不须牵(10)。
梦庵格禅师和月下风前山水边,随从到处竟恬然。
相看彼此无回互,收卷绳头不用牵。
【无碍第六】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劳鞭策永无拘(11)。
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12)。
梦庵格禅师和人牛相伴已相如,鞭索全抛浑不拘。
抿耳攒蹄安稳卧,悠扬笛韵乐无余。
【任运第七】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13)。
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14)。
梦庵格禅师和尽日终年在此中,春回大地草初茸。
随时饮啖随他去,管带无劳任睡浓。
【相忘第八】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15)。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16)。
梦庵格禅师和白牛谁道雪山中,此日看来一色同。
牛也萧闲人也散,任他南北与西东。
【独照第九】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17)。
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18)。
梦庵格禅师和牛既忘兮心自闲,闲闲来往在山间。
灰头土面浑无事,枯木岩前尚有关。
【双泯第十】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寒万象空(19)。
若问其中端的意,夜花芳草自丛丛(20)。
心空漫谈-寻牛(1)
心空漫谈-寻牛(1)觉性,它特别的伟大,它可以化解一切,它可以照见一切。
一旦有觉性升起,你的所有的障难,所有的障碍就被溶解了。
所以,我们学佛就是学习觉!觉悟的人跟迷惑的人都是同样的一个体性,同一个本体性。
师:我们先共同参修一下牧牛图,一提到牧牛图就知道跟禅门是相关的。
“禅门牧牛图,世尊拈花指;此事惟亲证,知解终不到!”也就是说这个事情就像当年佛陀拈花迦叶微笑一样的场景,是一个需要自己通过修正、领悟去成为的。
不是用头脑的这种了解、学习能够得到的,这个要注意,所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要落在自己的头脑逻辑、知见上。
看这个图很形象,我们生活在一个形象的世界里面,所以整个的生命就是一个心相,就是心生发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幻相。
第一幅图画的是一头牛、一个孩童、一棵树、大地,牛被小孩子用绳子牵着。
牵牛都是在牛鼻子上挂一个环,牛魔王也是鼻子上挂一个环,因为鼻子是最敏感的部位,一瞪就疼,所以一牵牛它疼了就跟着你走。
有的牛犟、倔,牛脾气,你牵着它,虽然疼,它都不跟着走,它就以自己的自我自以为是,拼命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左窜右跳,牛脾气不听人话。
牛它是动物,代表愚痴。
它后面就被人宰杀,命运悲惨。
这个牛比喻我们的心性、习性,真心所生发的另外一个妄心:妄觉、妄执!那种执着就像牛的劲头一样,牛的角一样,所以就把牛比喻成我们的妄心、各种心。
还有黑牛,佛家又有那种白牛,黑牛洗白了,它又是一个吉祥的象征、成就的象征。
就是说真心跟妄心它是一个,黑牛跟白牛它是一个,其实本来是一体的,它是可以转化的,它是可以被驯服的,它是可以听话的。
它也可以不听话,也可以听话,可以听人话,也可以不听人话。
这幅图给世人看就很形象,用一个孩童和牛的这种状态来比喻修行的过程。
在世间,佛法都是用这样的比喻。
佛经上全部都是各种各样形象的比喻和各种故事。
今年是牛年,讲牧牛图更应景,更契合当下的因缘。
这一共有十幅图,所以叫十牛图!它是修禅的人都应该去参学的十幅图画!它还配了诗句和散文,很值得品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宗十牛图“解说”一、序言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清居禅师八牛图而成,依图次第指出禅者由修行、开悟、调伏业识,终至见性,进而入世化众之心路历程。
若修行者能了解从过程之实际情况,更不会走错方向,故行者宜多体会此十牛图之真实内涵。
《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曰:「夫诸佛真源众生本,有因迷也沉沦三界,因悟也顿出四生。
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
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理出偏圆,教与顿渐。
从麤及细,自浅至深。
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
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
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
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
其理也尽根源,其法也存莎笠,遂使浅根疑误,中下纷纭,或疑之落空亡也,或唤作堕常见。
今观则公禅师拟前贤之模范,出自己之胸襟,十颂佳篇交光相映。
初从失处,终至还源,善应群机,如救饥渴。
慈远是以探寻妙义,采拾玄微,如水母寻餐,依海虾为目,初自寻牛终至入,强起波澜,横生头角,尚无心而可觅,何有牛而可寻,泊至入,是何魔魅,况是起祢不了,殃及儿孙,不揆荒唐,试以为提唱。
」二、序言演绎解说十牛图为宋代廓庵师远改作八牛图而成,十图中是把所有的修行过程到行菩萨道之间以十个图解说出来,修行的人没有不知道这十牛图的,而了解这十牛图的每一图之间真正的含意与意义,除非是过来人,不然很难去理解所言为何?禅宗修证图解刚开始时仅有八牛图,以后的两个图是后来的人加上去的,好像修行只修到自我解脱就完毕了,自性清净就好了,后来廓庵师远觉得余有未尽,应该导入行菩萨道,所以加上垂手入,入世渡化众生,因此演化成十牛图。
行者业识尚未灭除,自性虽然保有,却是不能够掌控与把握,因此还是不能见性,也就做不到性空缘起的那个妙有境界。
修行人境界不同,体会不同,而产生了很多的辩论,例如有的以为看到一片空就是见性,什么叫做空?不起念头就是空?或者以为打坐看到光明就是见性,其实根本没有打开,如何能够见性呢?真正的见性要到了四禅以后,进入无色界的境界,没有色身只有一个心识,才是真正的开悟,才能够证入无余依涅盘,修证到习气毛病都灭除了,才是真正的清净,见性以后不是只有见到空性,性空缘起的妙有所产生的一切因缘而起的法,都能如实知,才是见性以后所要了解的,同时利用这种功夫入世化导众生。
十牛图的每一个图,都清楚的解说修行次第与境界,譬如第十图的序言,有时序言就透露出很多消息,「柴门独掩,千圣不知。
」为什么要柴门独掩,门要关起来?因为前面开悟时门已经打开了,开悟就是一定要打破色身,打破后终究还是要关起来。
打破色身才能够好好地修行,因为头盖骨盖着一些累积的习气毛病,当真正打开以后,所有的习气毛病才能够真正地完全显露出来,那个时候才好修行。
修证到清净以后,要记得把打开的门关起来,「柴门独掩」慢慢的就回复到凡夫的样子。
祖师大德们常言的入圣、回凡即是在说明此现象,开悟以后体性显露,体性遍满十方虚空,进入无碍的境界也就是入圣,色身回凡也就是哪里打破就要关闭那里,关起来以后就是回到凡夫的体相。
开悟的时候气很旺,任、督两脉以及全身的气脉都通畅,进而修证到习气毛病断尽以后,才能够关门不必再修,不必再修就是必须回凡,色身回凡到凡夫的体相,也就是更上一层的锻炼。
入圣是在学习空三昧,空就是舍弃内心的习气毛病,修证到空就是入圣,入圣以后就要回凡,回凡以后就要入世,而众生的业无量无边,能不能够与众生搅和在一起和平相处?如果是修自我解脱,修声闻、缘觉小乘的行者,就会无法与人相处,因为以眼不见为净,只要我内心清净无事就好了。
行菩萨道者就非如此,是要更进一步的解脱,要与众生搅和在一起,每一个众生有很多的习气、毛病,都必须要忍受、没有分别、能够自在无碍。
色身虽然回凡,但是心地更进一步的出出世间,也就是跳出世间(入圣)以后,再来入世间(回凡)行菩萨道,也就是第十图的垂手入,就是市井。
所以在图的序或者是图的颂,都透露出很多的消息。
住鼎州梁山《廓庵和尚十牛图颂并序》说:「夫诸佛真源众生本」,诸佛为什么能够成佛?而本来的源头仍然是众生,以众生为根本,所以要成佛仍然离不开众生,并非如小乘的行者,觉悟以后只要求内心清净,因为要真正成佛,所以仍然离不开众生的本来。
「有因迷也沉沦三界」,有些人因为沈迷,所以沦落在三界之中,并非只有在六道,六道是天神、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
天道分成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虽然色界的寿命长一点,无色界的寿命更长一点,但是都没有解脱,因此有三界的因,就沈沦在此三界内。
「因悟也顿出四生」,如果悟了自性本来是空、是因缘而有作,能够不随缘而且能够观一切缘的不生不灭,如此悟了以后就能够跳出三界。
四生者就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天神大都是化生(生天的时候,另一个我脱离色身从头顶化出),鬼神也是化生,进入地狱也是化生,所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就是一切众生的出生相。
因此悟了以后能够不随因缘去受生,方才能够顿出四生。
「所以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
」为什么有诸佛而可成,有众生而可作呢?都因为迷与悟之间,而决定成就佛道或者是作为众生。
「是故先贤悲悯,广设多途。
」因为有诸佛而可成,否则就会沈沦在三界之间,先圣、先贤都具有慈悲的心,怜悯众生无明而在六道中轮回,因此建立很多的途径让众生去修证。
「理出偏圆,教与顿渐。
」道理有偏颇的,也有是圆满的,譬如小乘的行者就偏空,在世间禅就偏向有,这都是不圆满的修行法门,而修证佛法是要讲求圆满。
所谓的圆满就是要空、有不二,从空化有却是不随因缘(应缘)去受生,因此有很多的途径显示出不同的境界。
佛法建立了很多的顿法与渐法,让众生去修证,从守戒、自我解脱的小乘声闻、缘觉,向上修证到大乘、菩萨道,这是属于渐修而成就之法。
真正的开悟行者,并非只有理念上的开悟,理、事圆融而且能够做得到,譬如性空缘起,性不空感觉不到,而妄想习气总是会去应缘,也总是白费功夫。
因此真正再来的菩萨,如六祖听人家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即得悟解,这也只是属于理悟,并非真正的证悟,后来遇到五祖,分派他在磨房舂米,三个月时间就开悟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开悟,这也就是所谓的顿法。
一般人都是渐修,譬如首先接触到一贯道,其实也是不妨碍,却学习了吃素、做好事,或许时间久了对于道理并不能满足需求,转而这边看看、到处问问,不厌其烦的追求,因缘到了也许就遇上正法的道场、圆融的佛法。
因此渐修并不是只有这一生,无始劫以来都是在渐修,在《法华经》中也有「化城」的说明,从开始初发心到成佛的阶段,过程中间累了就在化城中休息,休息是为走更远的路,而休息以后再往前走,如此停停走走的,走走停停,所以天上的每一层天宫也都是化城,也都可以去休息一下子。
而修证到声闻、缘觉乘,就是修证到四禅天的五净居天,虽然停顿下来去休息一下,总是不会这样子就结束了,假以时日总是会回归到行菩萨道,走大乘菩萨道的佛法,所以佛法建立了顿法与渐法两种方式。
「从麤及细,自浅至深。
」顿法与渐法两种教法,不管从粗的或者是细的,从浅的到深的,都含括在里面。
「末后目瞬青莲,引得头陀微笑。
」到了最后眼睛一瞬间悟见青莲,也就是终于开悟了,这样才能够引起头陀(有修证的、勘为人师表或者是修苦行的长老、阿阇黎称为头陀)的微笑。
有修证、所作皆办当然会得到赞同,当然就会博得微笑,不管是顿法或是渐法,从粗的或者是细的,从浅的到深的,能修证到最后有所成就的时候,终于引得头陀微笑。
「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
」正法眼藏四个字很难去说个清楚,也可以解释正法眼是一个名词,藏表示很多,正法眼含藏很多的宝藏。
另外有一个解释:正法眼要藏起来,而这和身体的气机有关系,气脉走动到眼睛部位的时候,要翻白眼或者紧闭或者藏起来,这样气才能走得顺畅。
有不同版本的解释,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正法眼藏(ㄗㄤˋ),从色身的角度来讲“正法眼藏(ㄘㄤˊ)”,提供给各位参考。
正法眼藏可说正法的眼睛有很多,也像宝藏那么可贵,自此正法眼藏流通天上人间,天上的天神有福德,虽然升天享受荣华富贵,仍然需要佛法,而人间有八大苦,更是需要佛法来求得自我解脱,所以正法眼藏,自此流通天上人间。
「此方他界得其理也超宗越格,如鸟道而无踪迹。
」这个地方或者是别的界地,或者是天上人间的三界,都有先圣、先贤所留下来的佛法道理。
而不管是哪一宗或者是哪一派,所订定下来的规矩、格律,每每都自我设限,因有所偏执而不圆,这些待见得”正法眼藏”后都必须要超越它,才能够解脱圆融。
譬如,有的规定门坎不能随便乱踩踏,尽管此规定,但是对于一个开悟者却是不造成罣碍,因为开悟者已经空掉一切。
对于所有的佛法、规矩、格律等等,如果还是规规矩矩的,表示还局限在里面,而真正修证到一个时候会六亲不认,空掉一切后就没有罣碍。
所以《圆觉经》提示“不为法缚,不求法脱,守戒亦不爱,毁戒亦不憎”,在一个解脱者的心里,对于戒的守与犯不造成罣碍,即使犯了也是因为还有余习,而仍然是坦荡荡的,不犯是因为心清净,所以不会去犯,当在这中间相互搅和的时候,都要学习自在,为了要达到圆觉,必须要超越一切形式。
当然有时候超越,应该是只有心灵上面的超越,不要表面上的超越,否则会落入异样的眼光以为着魔了。
修证到这个境界时,如鸟飞过的路径,从没有留下任何的踪迹,也就是刚开始面对法时有法在,故有一切相,法灭后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必须要练到有这种功夫,虽然因缘起来了与之相应,应缘过后却不罣碍、不烦恼,如鸟飞过没有踪迹,水过了无痕迹。
「得其事也,滞句迷言,若灵龟而曳尾。
」对于事情执着、放不开,或者看经文,滞执在字句上,或者听人讲经说法,迷失在言语上面。
就如灵龟却拖曳尾巴,变得不灵光了。
不要执着事情、放不开,不要执着字句,不要执着一些言说,这是对于大乘根基而言,从心地下手去认知自性本心。
对于一般根基的人,原则上必须从闻、思、修而入三摩地,是属于小乘的教法,思考要如何修?如何作?才能进入正定。
「间有清居禅师观众生之根器,应病施方,作牧牛以为图,随机设教。
」期间有一个叫清居禅师的圣者,观众生之根器,随依其根器及各个根器有什么病症,都能对症给与开药下方,所以就作此牧牛图,以牧牛来比喻修行过程之间的层次及次第,各有不同而随机设教。
「初从渐白显力量之未充,次至纯真表根机之渐照,乃至人牛不见,故标心法双亡。
」修证过程之间的境界到了第八图,图中乃至人牛不见,只有剩下一个圆圈,此是标示人牛双亡、心法两忘。
开始修行时会比较没有力量,慢慢地修证到纯真,把这头牛练到纯真至人牛不见(牛代表体性,人代表妄想、习气),至此心、法两双亡,即达佛心一体之境界,妄心不起,有起念都是佛心之相应也,到此真妄合一,心法双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