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突破训练-专题强化训练5

2020高考语文二轮突破训练-专题强化训练5
2020高考语文二轮突破训练-专题强化训练5

专题强化训练(五) 中国小说阅读(二)

一、(2018·山东省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隧道

符浩勇

铁路通了,火车叫了,筑路工又要转场了。王山忽然想到,应该去看看黄草崖。

黄草崖在西南边陲,山势陡峭,原本没有什么名气,却随着隧道开凿,扬名天下。

雨后的山野,一片朦胧;远方,如黛的群山,更显出深邃和险峻。

王山坐在轮椅上,支开推车人,面对黄草崖隧道里深深远去的铁轨,心海泛潮……

一年前,他作为工程技术专家率领勘探队查看地形,就发现此处地形结构复杂,打通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果不其然,在半年前深入掘进中,就遇上了钻挖隧道最忌讳的断层。由于石质偏软,漏水涌泥,各种凶险情况层出不穷。在一次高难度引爆软脆围岩时,他当仁不让,亲临现场操作,却被意外的塌方压残了双腿。

昨天,通车的庆典刚刚开过,洞口边,还残留着燃放鞭炮的纸屑以及装过鲜花的草篓。他听说,筑路工忘情地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他们呐喊、欢呼、拥抱,汗珠和泪水在每个人的脸上流下,喜悦和哭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大山里和蔚蓝的天空中回响……

忽然,一个小男孩童稚的声音冲进他的耳膜:“妈,那叔叔怎么坐那种车?”

“那是叔叔的腿不能走路。”

“他为什么不能走路?”

“叔叔的腿伤残了。”

“那是怎么伤的?”

不知什么时候,路边不远处泊了一辆色泽光亮的奔驰轿车。他循着传过来的声音转过身去,看见一位打扮时尚、颇具姿色的少妇正与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比画着交谈。小男孩满脸稚气,阳光打在他脸上,像一个可爱的小天使。

“是为了山野里响起第一声火车穿行的笛声,是为了大山回响阳光一般灿烂的笑声,为了你还有你妈妈……就是凿挖隧道,引爆软脆围岩而伤残的……”王山在心里大声回答。

“那是叔叔小时候……不听他妈妈的话,像张阿姨家的小毛,乱闯马路,给车撞的——”少妇故作嗔怪地回答了小男孩的问话。

看见小男孩一脸的惊慌,王山的心一下子沉入了谷底。他在心里大声地叫冤:我没有不听妈妈的话,我没有乱闯过马路。

王山小时候生活在寂寞的大山里,家里十分穷苦,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他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之所以报考桥梁工程,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山里人的命运。

他的假腿不能使劲地跺地了,幸存的手攥成了一团。他向着少妇盯了一眼,少妇没有注意,挪到车边打电话去了。小男孩怯生生地走了过来,他这才松开了拳头。

小男孩问:“叔叔,你的腿不能走路?”

他没有回答,一脸茫然。

小男孩又问:“你的腿不是还好吗?”

他只轻轻一声:“那是假的。”

“小时候,你怎么不好好听妈妈的话呢?……”小男孩满脸遗憾。

他的鼻子一酸:“哦,不……”

“小圆,走,我们走……”少妇打完手机,向小男孩招手。

小男孩清朗地应了一声:“哎——”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倏然,王山的双眸模糊了。

黑暗的隧道无言地伸向远方。洞口边,鞭炮响过了,留下的是碎纸屑;鲜花谢去了,遗落的是空空的草篓……

(选自2018年3期《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选材巧妙,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的一个小小误会,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世态人情,举重若轻,发人深思。

B.小说情节曲折,环环相扣。犹如一出戏剧,尺水兴波,展现了“王山”和“少妇”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小说中“他听说他们呐喊、欢呼、拥抱”和接下来“他在心里大声回答”,貌似平淡的叙述,其实是在为下文作必要的蓄势和铺垫。

D.面对小孩的询问,王山“没有回答,一脸茫然”反映了王山此时内心痛苦万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并不是因生气而不愿理睬。

[解析]B项,“小说情节曲折,环环相扣”错误,“王山”和“少妇”之间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答案] B

2.小说两次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某种情节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

小说两次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的作用,主要结合语段所在的位置从人物、结构和主旨的角度作答。

[答案]第一处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表现了通车庆典的喜悦热闹,体现了王山为了隧道通车而残疾了双腿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处描写隧道洞口边的景象,重在表现庆典过后的寂寥残败,与前文形成一种对比,暗示出王山内心的落寞与悲哀。小说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空间。

3.你认为小说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小说的主旨的题目,注意先概括情节,再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最后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答案]小说反应了社会中人们对英雄人物缺少应有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体现了英雄不被认可和理解的落寞与悲哀。

二、(2018·福建省质检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泥人达

袁省梅

建筑工地的工人宿舍,四堵干砖一摆就是墙,篷布捂在墙上,房子就有了。房里的地上铺上两层三层的青砖,铺盖骨碌碌一展,床也有了。这样的“床”上,一溜排睡十几个工人。只是,王达的宿舍跟别人的不同,床上、墙脚摆放了好多的泥人。宿舍门口的地上,也摆放了几个泥人。仔细看去,眉眼不是像宿舍里的张三,就是像李四,都是王达捏的。

王达会捏泥人,工友们都唤他“泥人达”

有一天,王达捏了一个女人,大嘴,小眼,塌鼻子,笑模呵呵的。他说是他老婆。老赵说,你老婆长得可真耐看。老赵喜欢看书,经常

从工地旁边一个废品收购站找书看,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有时人们爱听他说,有时,也笑他酸腐。旁边的人跟着哄笑,笑得王达不好意思,也不恼,缠着老赵要看老赵老婆的相片,要给老赵捏个“老婆”,说你老婆肯定好看,捏一个看看。

老赵缠不过,就把手机里的老婆相片给王达看,叫他看准,说你可别捏顺手了,给我老婆也捏个塌鼻子。

王达看着老赵老婆的相片,不说话,卷起袖筒,一团黄泥在他糙黑的大手里慢慢揉捏着,一会儿工夫,就捏出个大模样了。他端详着面前的泥人,近着看一会儿,站远了看一会儿,然后,这儿加一点泥,那儿又削去一块。等到鼻子眼睛捏出来,披肩长发捏出来,老赵老婆的泥人像就立在王达的手上了。他把泥人捧给老赵看时,老赵的眼睛倏地瞪圆了,嘴也张大了,哑了,说不出话了。

一旁的人早已啧啧称赞开了。有人问老赵,你老婆有这么好看吗?有人说,不愧为泥人达啊。

老赵不理他们,把泥人捧在手上看了又看,突然就猛地给了王达一拳,你这家伙,跟我老婆在一起过过吧,捏得这么像。

大家哈哈大笑。

王达奓着俩手的泥巴,也嘿嘿笑。

夜里,工友们都睡了,王达还在门口捏泥人。月光洒在工地上,洒在那一滩的黄泥上,还有他黝黑的背上,罩了一层薄的淡的纱衣般,也细腻,也温柔。王达把塌鼻子老婆的泥人托在手心,看着,他觉得老婆也在看他,蔑缝般的细眼里满是柔情,嘟着的大嘴迎向他……你这个丑女人啊,你怎么就早早地走了不管我了呢。王达把嘴凑了上去。他眼里含着泪,轻轻地亲吻了一下“老婆”,然后,把“老婆”放到身边,抓起一团黄泥,又捏起了泥人。

工友们有的让他捏自己的老婆,有的让他捏孩子。他们,都想家了,想亲人了。他们说,放个泥人在眼前,比看相片好。

后来,也不知是谁先发现的,王达给工友们捏得泥人,无一例外的,都是一张光洁的脸。高小亮脸上有几粒青春痘,他给高小亮捏的泥人,脸也是光洁的。他说,光光的,多好。大家都知道他的心结,不说是,也不说不是。是不能说啊。王达的脸疙疙瘩瘩的,被烫伤过。那年,在焦化厂上班,王达跌进了凝水池,全身烫得没有一处好皮肤。也是那次事故,他老婆受了惊吓,没有多长时间,就死了。

食堂里的彩仙也叫王达捏个泥人,不是她的丈夫。她丈夫死了。彩仙说,捏我儿子吧。她儿子在另一个城里上大学。王达给她要相片,她说没有。她说,我儿子长得可排场了,高大,帅气,就是头发留得太长,额头上的刘海都要遮住眼睛了,让剪不剪,说是时尚。时尚就是头发把眼睛遮住啊王师傅?

王达嘿嘿笑,不吭声,三捏两捏的,就捏出一个泥人来,让彩仙看像不像?彩仙捧着泥人就乐了,太像了,难怪人都叫你泥人达。

王达说,儿子像妈,看见你,就知道你儿子肯定好看。

彩仙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可没我儿子好看。她手抚着泥人,叹着气,一年没见面了。一到假期,他就出去打工说要挣生活费。这么好的孩子生在我跟前,苦了他了。

王达安慰彩仙,说年轻人,就该吃点苦。想想,说得好像也不对,赶紧又说,现在像你孩子这么懂事又能吃苦的少。

彩仙笑笑,下巴点着王达手边的泥人,她都没了好几年了,你也该找个女人了,有个女人,家才像个家。

王达用泥手指着自己的脸说,我这样子,哪个愿意?

怎么会呢?你又没说喜欢啥样的。

王达看着彩仙,像你这样的就好,就怕我配不上人家。

彩仙轻轻地说,过日子是过人过心哩,又不是过样子。

王达眼里湿润了。

第二天,人们发现王达的床铺边多了一个泥人,短头发,大眼睛,笑模呵呵的样子。人们都说这个泥人的眉眼看着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谁呢?

彩仙啊。

确实是彩仙。

人们找王达时,就看见王达从食堂里出来了,不知吃了什么好吃的,很开心的样子。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赵眼睛倏地瞪圆了,嘴也张大了,哑了,说不出话了”这一句神态细节描写,从侧面突出表现了王达高超的泥塑技艺。

B.小说叙述王达夜里在门口捏泥人时穿插有关“月光”的景物描写,这样写营造了如诗的意境,映衬出王达对亡妻的思念。

C.小说插叙了王达在焦化厂上班时遭遇严重事故而受伤,以及他妻子因此受惊吓而死的往事,既使故事完整,又避免平铺直叙。

D.小说叙述王达给自己老婆、老赵老婆、工友们、彩仙儿子及彩仙捏塑泥人这些事件,反映了农民工以苦为乐的精神面貌。

[解析]D项,“反映了农民工以苦为乐的精神面貌”这一理解不当。这篇小说写的是进城农民工的生存际遇,但作者不从农民工艰辛无奈、以苦为乐的“底层角度”入手,而着眼于“底层光芒”这一

聚焦点,表现了“王达”们身上体现着的真、善、美,对美的人际、美的爱情、美的生活的诗意追求。

[答案] D

5.简要分析这篇小说语言的主要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作答时可以先用一两个词概括特色,然后举例分析,用词、修辞、句式、语体色彩、风格角度,最后指出效果。如语言简洁传神,“奓着两手的泥巴,也嘿嘿笑”“王达嘿嘿笑,不吭声”,写出了王达淳朴、憨厚的性格。文中多用短句,如“王达嘿嘿笑,不吭声,三捏两捏的,就捏出一个泥人来”“谁呢?”“彩仙啊。”“确实是彩仙。”使得文章读起来轻松、明快、活泼,富有节奏感。人物语言个性化,如“老赵说,你老婆长得可真耐看。”体现人物个性特征。作答时从语言特色的各个角度去考虑,要细心去感受。

[答案]①语言简洁传神。如“奓着两手的泥巴,也嘿嘿笑”,勾勒出王达淳朴、憨厚的性格。②语言生活化。如王达与工友们之间的交谈,王达与彩仙之间的对话,都洋溢着普通人的生活气息。③语言诗化,富有张力。如小说中关于月光洒在王达身上的描写,还有彩仙与王达关于过日子的对话,含蓄有韵味。④文中多用短句,轻松、明快、活泼,富有节奏感。⑤人物语言个性化。如老赵、彩仙的语言,都符合人物形象各自的特征。

6.小说结尾部分“第二天……很开心的样子”能否删去?为什么?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可以作两种回答,即“不能删去”或“可以删

去”,不管选择哪个观点,都必须从文中找到相关的依据进行证明。依据可以从情节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表现、读者的感受等方面考虑。如作答“不能删去”,从情节设置角度看,叙述王达床头多了新捏的彩仙的泥像,并点出彩仙给王达好吃的使他很开心,这些内容是王达为彩仙儿子捏泥人情节的接续,这样结尾使情节结构更完整。从人物形象刻画角度看,点明了王达重建家庭生活的美好心愿。从主题表现角度看,作者张扬了人性美的力量,称颂了当代中国农民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与追求。另外,从读者的阅读感受看,这样结尾也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答案]示例一:不能删去。理由:①这样结尾使情节结构更完整。这部分叙述王达床头多了新捏的彩仙泥像,并点出彩仙给王达好吃的使他很开心。这些内容是小说情节(为彩仙儿子捏泥人)的接续,点明王达重建家庭生活的美好心愿(或“对爱情新生活的美好心愿”)得以实现。②这样结尾突出了主题,张扬了人性美的力量。称颂了当代中国农民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与追求。③这样结尾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小说以美好结局收尾,体现了人情的和融与人性的醇美。

示例二:可以删去。理由:①删去后,小说故事情节结构仍是完整的。②删去后,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仍是明晰的,王达的朴实、憨厚、内敛、坚韧和彩仙的善良、温和、真诚、体贴,依然能清晰呈现在读者眼前。③删去后,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高考语文 阅读强化训练四

高考语文阅读强化训练四 拜谒高原 ①我对西藏不陌生,尽管从未踏足那片高原,却在不少电视片中领略过它迷人的雪域风光。 ②雪山、朝圣者、无边无际的藏北高原、滚滚的牦牛群、酥油茶和糌粑……西藏在我心中永远站立在亘古的静止中,离现代社会那样遥远。 ③我执拗地认为高原在等待我,终于,一个好时节,我向着高原行去。只是我不是一个孤独的不知路在何方的旅人,我们有一支队伍,有一台大客车、充足的氧气瓶,有医生和数位经验丰富的“老西藏”,东道主为我们这行人选择了一个绝佳的旅行路线:由格尔木踏上千里青藏线。 ④高原就这样迎面扑来了。 ⑤此时,我就在这片高原上。 ⑥当客车在兵站短暂地小憩时,我终于将双足立于高原之上,高原却在刹那间击溃了我,我成了这一行“高原反应”最严重者之一。心跳过速,头痛欲裂,呼吸艰难,简直到了需人搀扶才能站稳的地步。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在这无限广袤之中,你逃不掉,跳不开。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我展目凝视着,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确有一种难以言传的美丽,再配上纯净的湖蓝色的天穹和低低悬浮的白绵羊似的云彩,那份诗意的画面无与伦比。这里有一个优美的名字:可可西里草原,缓缓的是楚玛尔河。我记得我就这么站立了很久,阳光跳跃着强烈的色泽,刚硬湛蓝的高原之风吹来掠去。除了风的声音,一切是那样宁静,但是,不!你的目光四处触摸着,心中会突然撞进一个感觉:高原其实不静,它在腾动,它是活生生的。看了那连绵起伏的山脉,你会感到那巨大的生命的表情,山群裸着自己粗砺的骨骼,并且都是一副俯冲升腾的雄姿,一块块山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那些著名的山脉:喜马拉雅、昆仑、唐古拉、冈底斯仍在生长着。然而,天空却不容许它们再向上冲了,你还能感到那美丽的蓝湖一样的天穹气压极低,这可恨的低气压造成了我剧烈的头痛,让我的身子摇摇晃晃的总想仆倒。但我知道天空实际上压制的是高原。在地球的这一隅,蓝天在与高原抗衡着,天在按压着山,山一步步拱出天。 ⑦当你在内地生活久了,目睹一条条清澈河流被工业废水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殆尽,人类入侵所有海洋使得鲸鱼们涌到海滩自杀……当你听到耕地以惊人的速度沙漠化,许多物种永远消失,你绝望透顶,你觉得自然是如此脆弱,人类世界这样轻易地就摧毁它占有它,地球毫无希望了。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那高原以它自己独有的方式隆升着,它博大、莽苍、遒劲,什么也奈何不了,人类的侵占意识开拓意识只能贴近它,却不能征服它。我知道高原上有许多城市,但更多的是地貌原始的广阔土地和一座座人类难以逾越的雪山。 ⑧高原之上,人的形体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是人却能够从心底蔓延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博大的精神和情怀。 35.(1)在第⑥段中,作者写道“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为什么说“这种痛苦无法躲藏”?(2分) 答 (2)在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这份“崭新的感觉”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答 36.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道:“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那么,高原贯穿身心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分三点概括。(6分)

初三物理内能专题训练答案

初三物理内能专题训练答案 一、内能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B. 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物体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C. 核能是再生能源 D. 目前,核电站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 【答案】 D 【解析】【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据此也可以判断它们的大小; 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能来自于放射性的物质铀,铀在自然界中有储量是一定的. 【解答】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所以说法错误; B、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尺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所以说法错误; C、产生核能的燃料在自然界中的确储量是一定是,因此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说法错误; D、核电站是通过可控的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对核能的基本认识,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点. 2.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 B. “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 C.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 D. 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答案】D 【解析】【解答】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再分;A不合题意; 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合题意; C、分子之间永远是有空隙的,C不合题意;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解答本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

冲刺高考 专题强化训练

专题强化训练(九)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或许是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学教育,都要求“让、让、让”,即便在家庭中一群孩子一起玩耍,大人们要求的都是“大的必须让小的”,不管“小的”有没有道理,在学校,一直被要求谦卑畏缩、先人后己,课本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慢慢地这种不与世人争的观念就潜移默化,悄悄地成了思维观念和处事方式。不是“不好意思”的处事方式不好,而是凡事不能过度,一旦过了某个临界,所谓的“不好意思”就演变成了“死要面子”。其实,“不好意思”这类人大多本性善良,不忍伤害他人,总站在对方角度考虑思考问题,把委屈和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和快乐留给别人。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教学思考(2)畏缩潜移默化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被注意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扔了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办事,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举动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线。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文中使用不得体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答案:(1)注意举动(2)扔了办事 3.下面是××公司开业庆典的贺词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天是××公司值得纪念的喜庆日子,我们在这里庆祝××公司隆重进行开业,值此开业庆典之际,请允许我对××公司表示热烈的祝贺。××公司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公司,我们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过问下,经过公司全体同仁的努力拼搏,××公司一定会逐渐成长壮大!××公司就像一艘刚刚起航的航船,让我们一起同仇敌忾,驶向更美好的明天! (1)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30小说探究题

专题强化训练(三十) 小说探究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送不出去的祝福 吕啸天 临近新年还有三天,丰城莲花山来福寺住持喜福大师派弟子虚水下山,带着祥符把新年的美好祝愿送给丰城的百姓。虚水出家才几个月,做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他问喜福大师:“师父,居住在山下的施主几十万人,弟子不知道该送给谁合适。” “一念之慈,万物皆善。福喜之愿,万人皆喜。”喜福大师微微一笑说,“新年的祝福当送给有缘之人。” 虚水一边下山一边想,居住在丰城的百姓有几十万,归纳起来只有两种:富人和穷人。于是他一路打听来到了丰城首富何有国的府上。年近半百的何有国抽着水烟在府上安排管家置办年货、搭戏台。听虚水道明来意,何有国冷冷一笑说:“何某经营商号顺风顺水,家大业大,富贵满门,何须寺里再来凑这个热闹?”让管家把放在桌上的祥符一把塞回虚水的手中,连推带送把虚水赶了出去。 虚水无奈,一路打听又来到了城北莲花村村民向喜莲家中。年过三十的向喜莲,丈夫暴病而亡,寡居的她一人带着两个孩子靠种几亩薄地度日,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一日三餐操碎了心。眼下她正为过年饭菜和两个孩子的新衣服发愁。虚水递过来的祥符,她看都没看:“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有什么用?你拿走。”她也把虚水赶了出去。 祥符和新年的美好祝愿送不出去,接连碰了两个钉子,虚水感到很憋屈,再也没有心思做下去了。回到寺里,虚水说了下山的经过。喜福大师微微一笑说:“出家之人,不拘俗世之念。明早你再下山,再找此两人送上祝福。” 师命难违。次日一早,虚水又带着祥符和新年的美好祝愿下山。他再次来到何有国的府上。虚水二次登门,何有国没有见他,也没有接受他的祥符。何有国这样做不是说他真的不需要美好祝愿。他是担心一旦接受了祥符,今后寺里借送祝福之名向他伸手要银子,就不好拒绝。何有国想了片刻,让管家拿了三两银子交给虚水,说是捐给寺里的香火钱。 虽然还是没有送出祥符,但得到了三两银子的捐赠,虚水心里好受了一些。他又走了两个时辰,来到了向喜莲的家中。年关更近,穷苦人的生活更显得艰难。向喜莲愁苦满脸,坐在旧房子角落里暗自垂泪,两个年幼的孩子躲在一边哭泣,显得很凄惶。 虚水叹了一声,心想:她这个样子再送上祥符,她肯定不要。他做出了新的决定:把何有国捐给寺里的三两银子转捐给向喜莲。 向喜莲接过银子,激动得放声大哭,让两个孩子给虚水磕头谢恩。虚水扶起孩子,逃也似的离开村里。

高考语文现代文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强化训练(附答案)

高考语文现代文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强化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电流和电路选择题 1.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A、电热丝和电动机串联,而电动机不能够独立工作,A不符合题意;B、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电路中只有一个总开关控制,开关闭合,电热丝和电动机同时工作,而电动机无法独立工作,B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动机;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热丝工作,而电动机不工作;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连接,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电热丝;S1闭合,S2断开,只有电动机工作,电热丝不工作;S1闭合,S2闭合,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S1断开,电动机和电热丝都不工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电路要求,电动机和电热丝可以单独工作,电路要并联,且电热丝有开关. 2.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家用电冰箱每日耗电约为1度 B.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W C. 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为3V D. 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为10A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家用电冰箱间歇性工作,每日耗电约为1kW?h,符合题意;故A 正确; B、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1000W;故B错误; C、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电压约48V;故C错误; D、家用洗衣机的额定电流约2A;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2020届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一)

专题强化训练(一) Ⅰ. 语法填空 A One night four college kids 1. (stay) out late,partying and having a good time. They paid no mind 2. the test they had scheduled for the next day and didn't study. In the morning,they hatched a plan to get out of 3. (take) their test. They covered 4. (they) with grease (润滑油) and dirt and went to the Dean's office 5. (nervous). Once there, they said they 6. (be) to a wedding the previous night and on the way back they got 7. flat tire and had to push the car back to campus. The Dean listened to their sad story and got lost in deep 8. (think). Then he offered them a retest three days later. They thanked him and accepted his offer. 9. the test day arrived,they went to the Dean. The Dean put them all in separate 10. (room) for the test. They were fine with this since they had all studied hard. Then they saw the test. It had 2 questions. B Owing to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eatment,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now in the worl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ted in ancient and developed for 1. long time. It has collected various ways to treat 2. (differ) disea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ys attention 3. the balance of the body system. Once the body system balances, the disease 4. (disappear). The damage of the body system is the source of the disease. TC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Great 5. (success) have been made in many areas through TCM cure. As to acute stomachache, there is no need 6. (have) an operation; all you need is a cup of Chinese herbs, 7. the western way takes more time and money. You may even take the risk of 8. (infect) after operation. 9. (compare) with the western medicine high fees, TCM has a reasonable price that ordinary people can afford. I think TCM will be the mainstream in the health services in the future in China. And our country should invest more money on the 10. (develop) of TCM; make sure it is not going to fade away. Ⅱ. 短文改错 Early rising has many advantage. First, it helps us to keep health. We all need fresh air, and the air is freshest in the morning. Beside, we can improve our health by exercise regularly in the morning. Second, it can also benefits our study because in the morning we can learn more quickly. Third, it can make us to plan our work for the day. Only without a proper plan can we work well. Early rising can allow us enough time to get ready for your work. So we say that those who always gets up late should make an effort to get up early.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强化训练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句子专项强化训练 1. 按要求仿写句子。 (1)写出果实的形状、大小。 例: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 (2)写出果实的颜色及其变化。 例: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3)写出果实的味道。 例: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4)写出动物淘气可爱的地方。 例:“你要干什么?”“王子”在我面前哼哼时,我问它。 它汪地叫一声,晃一晃脑袋,表示想要出去。 2. 照样子,用关联词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也是……______ (2)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仅……还……______ 3. 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上“水泄不通”这个词语,写一个表示人多的句子。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倒?(改为陈述句)4. 附加题。 我能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礼貌用语。 ①素不相识。______ ②上联不配下联。______ ③黑夜静悄悄。______ 5. 语言表达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 ①老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 ②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______。 6. 按要求写句子。 (1)小草长。(扩句) (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缩句)

7. 造句。 ①不假思索:______。 ②指手画脚:______。 8. 照样子写句子。 (1)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①小鸟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②小狗摇着尾巴向我走来。 (2)例: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仿写比喻句) ①穿过树梢的阳光像______。 ②______像______。 9. 语言·运用 (1)周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给句子加一组关联词,保持意思不变。)(2)仿照划线部分再写两个句子,形成一句完整的赠言 童年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花坛的馨香中,______,______。母校的每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情,播种着我们的梦想。 10. 排列句序。 ( )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 )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 )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 )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 )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11. 补充句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1)______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______的泼水节又到了。 (2)______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______的小花。 (3)______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______的凉棚。 (4)______的花坛里开满了______的鲜花。 12. 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把贫瘠的黄土坡开辟成了绿油油的菜园。(改为“被字句”) (2)一截小瓜苗从砖缝中长出来。(改为“拟人句”) (3)蝙蝠到处乱撞。(扩句,至少扩两处) 13. 请按照“绿叶一花骨朵一花苞一花朵”的顺序给下列句子排序。 ()真期待花苞早点绽放! ()花骨朵一天一个样儿,不断地膨胀。 ()墨兰绿叶幽幽,每一片绿叶细长如剑,密密麻麻地长着,叶子长短不

最新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三)强化训练

“论述类文本”配套检测 提能训练(三) 论述类文本第3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 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 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 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 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 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 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 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 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 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 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 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 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 文明体系。 (摘编自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

初三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

初三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1) 1.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 B .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 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D .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 2.对于密度公式ρ=m/V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成正比 B .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 成正比 C .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都有关 D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 与体积V 的比值 3. 下列物体中,质量为50kg 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头大象 B .一只鸡 C .一个人 D .一只蚂蚁 4. 超大型运输卡车,轮胎有数十个,这样的目的是为了( ) A. 增大压强 B. 增大压力 C. 增大受力面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 两端开口,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水后,橡皮膜向下凸起,如图所示,当玻璃管逐渐向右倾斜时,管底的橡皮膜凸起程度将( ) A. 不变化 B. 有所加强 C. 有所减弱 D. 无法判断 6. 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 ) A. 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 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 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大 D. 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7. 几个粗细、长短都不相同的铜制圆柱实心体,把它们竖直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产生压强较大的是( ) A. 较细的铜柱 B.较长的铜柱 C. 质量较大的铜柱 D. 无法比较 8. 两个完全相同的量杯,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则量杯底受到的压强是( ) A. 倒入水的较大 B. 倒入水的较小 C. 两个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9. 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大气压强等于76cm 水银柱高 B. 大气压是由于空气重力而产生的 C. 大气密度大时,气压也较大 D. 大气压随高度降低而变大 10.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上的示数表示铜块所受到的( ) A. 浮力大小 B. 重力大小 C. 重力和浮力之差 D. 重力和浮力之和 11. 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12. 形状不同的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相等。它们( ) A. 质量一定相等 B. 密度一定相等 C. 一定都是实心物体 D. 体积一定相等 13.有一只自制的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 A.玻璃管中有空气进入 B.水银槽内水银太多 C .管子没有竖直放置 D.管子太粗 14.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流到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这种下水管的示意图是:( ) 15.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16.小明把两支同样的粉笔竖直放置在坚硬的水平桌面上。粉笔两头横截面积不同,其中一支正放,一支倒放(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粉笔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两支粉笔都受到了桌面给予的摩擦力,且大小相等 C .由于受力面积不同,桌面对粉笔的支持力不同 D .本实验无法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7.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是5∶3,密度之比是10∶3,若将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 它们所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 A.5∶3 B.10∶3 C.2∶1 D.1∶2 18.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19.某物体重为0.5N ,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0.3N 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 一定为0.3N B 可能为0.2N C 一定为0.5N D 可能为0.4N 20.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 A .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B .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 .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 .“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21.将重为4N ,体积为6×10-4m 3 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 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浮,F 浮= 6 N B .物体悬浮,F 浮= 4 N C .物体漂浮,F 浮= 4 N D .物体沉在水底,F 浮= 63N 22.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 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 乙。可以肯定的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F 甲<F 乙 D .F 甲>F 乙 23.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2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 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24.如图所示的几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 用筷子夹取食物 D 用笤帚扫地 A 用鱼杆钓鱼 C 用羊角锤拔钉 B

高考语文引用文采强化训练及答案(整理精校版)

高考语文引用文采强化训练及答案 作文辅导 1012 2151 高考语文引用文采强化训练及答案 1.在下面①、②两处横线上填人适兰的语句,使①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使②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 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① 有的潇洒,有谭嗣同“我白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②, ,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2.模仿前两句的句式,在横线处再续写两个句子。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中,在夕阳的金黄里,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奉会“月是故乡明”的感 慨;; 。 3.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我眼中的“潇洒”,不是鲜衣美食,不是挥金如土,更不是我行我素,它是一种人生态度,它的涵盖面极广:它是空灵洒脱的风骨,它是独立特行的风范;它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志向;它 是的襟怀。在不同的环境下,“潇洒”有它各自不同的体现;它既可以是“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也可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狂放;它既可以 是,也可以是。周恩来在国际政坛纵横捭阖,风度翩翩,是为潇洒;徐虎为平民百姓默默奉献,无悔一生,是为潇洒;就连花季中的桑兰.遭遇噩运.却始终微笑着面对亿万关心她的同胞,这不也是潇洒的最佳诠释吗? 4.仿照下面的例句,用“风”开头写句子。花,有杏花,比如“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有杨花,“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有梨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5.以“思考”为话题,尽量引用古诗,写一个不少于l00字的片断。 6.以“思念”为话题,运用引用写—段话。 参考答案 1.①(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或:(有)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潇洒)。或:(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②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 2.我梦想,来到江南水乡中,在绿波的荡漾里,感受“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我梦想,来到奔腾的长江边,在高高的山坡上,领略“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 3.先忧后乐,心系天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自信/“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 4.风,有东风,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有清风,“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有暖风,“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思考是一种联想,是上帝赋予人类的超光速列车,可以带人到达任何—个世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思想者的高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思想者的深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思想者的寂寞。思考是一种寻觅,是荒漠中探险,繁华中寻幽。 思考是一种创造,数亿脑细胞就是一个神秘的有无穷潜力的制造加工系统,能制造出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 思考是孙大圣的火眼金睛,能剥去层层外衣,露出妖魔鬼怪的真相。 思考是人性的解剖,思考是灵魂的清洗。 6.[示例一]孟郊说,思念是亲情的眷恋,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勃说,思念是友情的感召,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余光中说,思念是乡情的叹息,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思念是一种心境。思念能让你走进“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思念能让你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思念能让你品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乐。 于是因思念李白“举头望明月”,因思念苏轼“幽梦忽还乡”,因思念“羁鸟恋旧林”,因思念“池鱼思故渊”,因思念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因思念宝岛台湾思归故里。 [示例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恋情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亲情的思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友情的思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乡情的思念! 思念使亲骨肉“千里共婵娟”,思念使有情人“天涯共此时”,思念使他乡游客“佳节倍思亲”,思念使海外游子“叶落要归根”。

初三物理培优专题训练

【V-S 图像】 1.(2017年朝阳一模)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 .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大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 C .甲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甲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的机械能 2.(2017年东城一模)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假设所受到的阻力不变,其?-t 图象如图6所示。其中0~1s 内和3~4s 内的图象为直线,1~3s 内的图象为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单选) A .0~1s 内电动汽车做匀速运动 B .1~3s 内电动汽车做减速运动 C .3~4s 内电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D .3~4s 内电动汽车的牵引力一定最小 3.(2018年石景山二模)一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其运动的路程(s )与时间(t )关系如图12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5s 时的速度小于2s 时的速度 B .前3s 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后3s 做的功 C .前3s 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后3s 做功的功率 D .前3s 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后3s 物体所受的拉力 图12

【机械能转化】 1.(2017年东城一模考)两年一届的世界蹦床锦标赛于2015年12月1日在 丹麦欧登塞落幕,中国队以8金3银2铜领跑奖牌榜。关于运动员从图8所示的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接触到蹦床时开始减速 C.所受重力等于弹力时动能最大 D.在最低点时速度为零、受力平衡(提示,画受力分析图) 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高 于a位置的c位置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 ( ).(多选) A.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的过程中,重球作减速运动 B.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 C.由a至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 D.重球在b位置处具有的动能等于小球由c下落到b处减少的重力势能 图8

【强烈推荐】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强化训练(Word版,44份,含答案)(12)

2020年精品试题 芳草香出品

专题强化训练(四十一)散文探究题 [2017·河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桃园杂记 李广田 我的故乡在黄河与清河两流之间。县名齐东,济南府属。土质为白沙壤,宜种五谷与棉及落花生等。无山,多树,凡道旁田畔间均广植榆柳。县西境方圆数十里一带,则盛产桃。间有杏,不过于桃树行里添插些隙空而已。世之人只知有“肥桃”而不知尚有“齐东桃”,这应当说是见闻不广的过失。我这样说话,意在使自家人多卖些铜钱过日子,实在是因为年头不好,连家乡的桃树也遭了末运,现在是一年年地逐渐减少了。 故乡的桃李,是有着很好的景色的。计算时间,从三月花开时起,至八月拔园时止,差不多占去了半年日子。所谓拔园,就是把最后的桃子也都摘掉。最多也只剩着一种既不美观也少甘美的秋桃,这时候园里的篱笆也已除去,表示已不必再昼夜看守了。最好的时候大概还是春天吧,遍野红花,又恰好有绿柳相衬,早晚烟霞中,罩一片锦绣画图,一些用低矮土屋所组成的小村庄,这时候是恰如其分地显得好看了。到了夏天,有的桃实已届成熟,走在桃园路边,也许于茂密的秀长桃叶间,看见有刚刚点了一滴红唇的桃子,桃的香气,是无论走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闻到的,尤其当早夜,或雨后。说起雨后,这使我想起布谷,这时候种谷的日子已过:是锄谷的时候了,布谷改声,鸣如“荒谷早锄”,我的故乡人却呼作“光光多锄”。这种鸟以午夜至清晨之间叫得最勤,再就是雨霁天晴的时候了。叫的时候又仿佛另有一个作吱吱鸣声在远方呼应,说这是雌雄唱和,也许是真实的事情。这种鸟也好像并无一定的宿处,只常见它们往来于桃树柳树间,忽地飞起,又且飞且鸣罢了。我永不能忘记的,是这时候的雨后天气,天空也许半阴半晴,有片片灰云在头上移动,禾田上冒着轻轻水汽,桃树柳树上还带着如烟的湿雾,停了工作的农人又继续着,看守桃园的也不再躲在园屋里。——这时候的每个桃园都已建起了一座临时的小屋,有的用土作为墙壁而以树枝之类作为顶篷,有的则只用芦席做成。守园人则多半是老人或年轻姑娘。他们看桃园,同时又做着种种事情,如织麻或纺线之类。落雨的时候便躲在那座小屋内,雨晴之后则出来各处走走,到别家园里找人闲话。孩子们呢,这时候都穿了最简单的衣服在泥道上跑来跑去,唱着歌,和“光光多锄”互相应答。 在大城市里,是不常听到这种鸟声的,但偶一听到,我就立刻被带到了故乡的桃园去,而且这极简单却又最能表现出孩子的快乐的歌唱,也同时很清脆地响在我的耳里。我听不到这种唱答已经有七八年之久了。 今次偶然回到家乡,是多少年唯一能看到桃花的一次,然而使我惊讶的,却是桃花已不再那么多了,有许多桃园都已变成了平坦的农田,这原因我不大明白,问乡里人,则只说这里的土地都已衰老,不能再生新的桃树了。当自己年幼时候,记得桃的种类是颇多的,有各

高三语文强化训练试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强化训练试题 本试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并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其中的“信”是指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主忠信”(《论语·学而》),即以诚信教育为主。 ②古人的诚信教育首先是在家庭里从蒙学开始,从婴幼儿抓起,以胎教、父范母仪,生活日用及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实现诚信教化。婴幼儿善模仿,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中国古代的父范母仪,特别强调家长对儿童的示范教育。父母长辈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儿童进行诚信教育。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俯拾即是,如商鞅立木、季札赠剑、管鲍之谊、范式守信等等;也有不少因不守信用而败德坏身甚至亡国的故事,如周幽王烽火戏诸候,颇具警戒作用。 ③传统社会重视学校系统的诚信教育,朱熹提出了完整的德育阶段学说,从“小学”到“大学”是循序渐进的德育过程。8 至15 岁受“小学”教育,16、17 岁受“大学”教育。两者的道德教育有不同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小学”阶段只是“教之以事”,注重行为的训练;“大学”阶段就是“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有为忠信孝悌者”。朱熹还编辑“圣经贤传”和三代以来的“嘉言善行”为《小学》,作为“小学”德育教材;编著《四书集注》为“大学”教材,后成为元之后科考的必读书目。在不同年龄段施行不同水平层次的儒家经典教育,为学子包括诚信在内的价值观的萌发、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学校诚信教育,不论是私塾、官学,还是书院,皆行“明人伦”,“成德为事”。明清之际书院风起、私塾涌现,为进行系统的诚信道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传统学校诚信教育注重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对空言说教,注重生活细节、表里如一。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虽在道德教育上分歧很大,但都重视生活实践,强调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信服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做人做事不可脱节,朱子的“格致工夫”与王阳明的“事上磨”在一定程度上互通。 ⑤传统社会的礼俗文化承载着社会诚信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一种乡土社会中自然的教育,礼俗作为一种得宜的规范和生活方式,与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道德,有时甚至会超越道德的权威和效力。礼俗的主要形式有三:古已有之、口耳相传的风俗;人们认同和遵循的“人情”习惯;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族规、村规和民约。通过礼俗约束民众从而实现“礼治”是传统乡土社会维护秩序和治理的基本方式。礼俗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 (摘自沈永福、邹柔桑《论中国传统诚信的运行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 年第5 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孔子的学说中,诚信教育不仅属于道德教育,而且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B.中国传统社会重视诚信教育,家庭教育是诚信教育的起点,强调父母的示范作用。C.在中国古代父母长辈在家给儿童讲故事,旨在使其顺利接受学校系统教育而更诚信。D.中国古代培养人诚信的实践经验较为丰富,到宋代形成了一定的学校诚信教育体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