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4、列式计算。
(1) 5个8相加是多少?
(2) 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3) 32里面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8?
(4) 把40按照每5个一份来分,可以分成多少份?
(5) 6的8倍是多少?
(6) 54是9的多少倍?
(7) 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多少?
第三课时
课题: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第3课时 总序第 教案
课型:练习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填空。
(1)9的3倍是( ),9是3的( )倍。
(2)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 );被除数和除数同样多,商是( )。
(3)用数字8、9、72按要求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3.直接写出得数。
3×4÷6= 5×9+35= 54÷6÷3=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背诵乘法口诀表。
2、找几句口诀说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二、练习
1.口算。
5×7 = 9÷3 = 6÷3= 6×6 = 9+35 =
3×4 = 5×6 = 8×6 = 48-3 = 78+9 =
37+6 = 72÷8 = 63÷7 = 18÷3 = 2×35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5篇)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5篇)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精选5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对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体验。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格子纸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师: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过生日)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4,5,6,7,8,9,10,11,12,1,2,2、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生猜测)教师贴春,夏,秋,冬3、学生欣赏四季景-片。
老师准备了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纸卡来分别代表这四个季节。
绿色代表什么红色呢-白色同桌记一记四季是如何划分的4、每位同学选代表自己生日的纸卡。
小组内相互检查每人是否拿对了。
5、老师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1、调查准备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调查呢(生汇报)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站排的方法来统计。
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答)2、合作调查。
3、汇报交流三、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打开书90页。
涂一涂。
注意每个小格代表一人。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自由说四、可能性教学渗透师:老师听说我们班要转来一名新同学,你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应用小明看到同学们都表现这么棒,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会,可不知该买什么口味的蛋糕。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0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0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0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担任不同工作的人所组成的,而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蜜蜂也跟人类一样,它们生活在一个蜜蜂王国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那里了解一下蜜蜂们的生活吧。
(出示课题及课件。
课件内容是介绍蜜蜂王国分工的科教片片断,里面有提供各种小蜜蜂只数的信息)2、看完后,学生交流感想。
(鼓励学生像小蜜蜂一样互相合作,共同进步)[设计意图]改变以往数学课只讲数学知识的传统,将课外知识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在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知识,增加知识量的同时,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加以教师适时的品德教育,使整节课既有一个完整的情境,又充满人文色彩。
二、利用旧知,学习新知谈话:根据课件提供的小蜜蜂只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将学生所提问题按解决方法的不同分成用加法解决的一组和用减法解决的一组,为后面分组解决作准备)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谈话: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1)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教案
课题练习课二课时第三课时班级二年3、4班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第 52、 53 页练习十一8~12 题二、授课目标(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熟练地利用7、 8、 9 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1、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察看优秀学习习惯。
三、学习者特点分析学一生常缺少独立思虑和合作沟通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虑和合作沟通优秀学习习惯是势在必行。
四、授课策略选择与设计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会用口诀求商技术解决实责问题。
五、授课环境及资源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六、授课过程授课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妄图及资源准备1、背诵乘法口诀表一、复习旧知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能2、找几句口诀说出它乘法组织学生说一力。
和除法算式说( 1)出示表格( 2)说说商是怎么求(被除数÷除数=商)( 3)计算并填表( 4)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口诀2、达成第53页第 8题( 1)学生独立达成( 2)教对答案学生独立解决( 3)领悟被除数变了利用各样形式练习提要使商不变 ,则除小组沟通怎样计二、张开学习高学生计算能力。
算。
数也应相应地变化。
3、达成第12 题( 1)让学生人人参加 ,将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 2)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多。
( 3)成立加、减、乘、除我都会我能学好口算信心。
( 1)出示插图仔细观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察掌握信息。
有思虑机会 ,同时积极( 2)仔细分析数量关三、拓展应用要修业生独立计算 , 开发学生思路。
有助系(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学生讨论并解决思虑问题 ,提高解决问校正。
书上问题。
( 4)题能力。
你还能够提出什么问题?经过今天学习我们又能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四、讲堂总结让学生独立解答解决哪些问题了。
答板书设计:练习课板书:被除数÷除数=商七、授课反省。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1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
教材以“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准备去鸟岛乘船”为素材引导学生在现实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算法,在多种口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
我班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掌握得较好,90%的学生能正确、快速地口算,所以我认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难题,能通过自已的努力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即使最差的学生也会用想竖式的方法来进行口算。
为此我设想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完善——多项训练巩固提高”的程序开展教学。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使学生体验运用“迁移、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2——93页的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迁移、转化”数学学习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适合自已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
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
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教材第38页例1.第39页例2,第40页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结合法。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篇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在观察和实践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手拉手”,“想一想”,“走一走”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
(2)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体验一千米有多长。
2、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呢?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指生回答:米,分米, 厘米,毫米并板书。
)师:说得真好.那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呢?(生分别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师:还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我们一般用米、分米、厘米、毫米。
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单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千米有多长”(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师:在你的印象中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生:我觉得1千米大约得围着阳平关镇绕一圈吧。
生:1千米就是1000个1米。
生:也就是10个100米。
对不对老师?师:对,你们说的很好,1千米就是1000个1米,也是10个100米那么长,那谁能告诉大家1千米是多少米?生:1千米当然是1000米了师:真聪明,那哪个同学能用手比划一下1000米有多长呢?生:啊!老师我不能。
(生纷纷想办法怎样能体会1000米到底有多长)师: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操场上体会一下呢?(想)那你可要听清尚老师的要求,咱们到操场上走一走。
为了节省时间,课前老师在操场上为每个小组测量了10米的距离,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做好记录,看看10米的距离你能走多少步,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注意走路的时候要自然地走,不要故意迈大步,好吗?)下面咱们轻轻地走到操场不要打扰别人上课,能做到吗?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师旁边指导,小组长做好记录。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第3课时 用算盘表示数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学拨珠。
我们看刚才的图,你能在上面的几幅图中找出1~9的数吗?你会在个位上面拨出1~9的数吗?出示例4的两幅图和下面的五福图。
学生尝试拨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收集反馈信息。
下面我们跟着教师后面拨一拨,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
学生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掌握正确的拨珠手势。
2、你能读一读算盘上面表示的数吗?会写吗?请你们边读边在教材上面写一写。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末尾有0的是哪几幅图?上面读作什么?中间有0的呢?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自学疑问
盲点、考点
易错点、易混点
1.算盘上上珠和下珠每一颗代表的数字。
教学
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算盘说: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看你们认识它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算盘认识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1)认识算盘。
提问算盘上面有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课件上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个位档、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
第2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3,表示有3个十;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7,表示有7个一。
第3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6,表示有6个十;个位档上面没有。
第4幅图:百位档上面的算珠是8,表示有8个百。十位档上面没有,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2,表示有2个一。
第5幅图:百位档上面是9,表示有9个百。
你会写出这些数吗?请你们在教材第34页上面做一做。
五、课堂作业
1、 指名完成练习三 第1题第二题
2、集体完成第5、6、7、8、9题教师巡视订正。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4单元 3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2.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整理和总结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加法和减法•复习加法:通过口算题目和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复习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巩固加法的概念。
•复习减法:通过口算题目和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复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巩固减法的概念。
2. 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可以通过画图、写作或口头呈现的方式展示出来。
•强调对本单元重点概念和方法的复习,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的框架,便于日后的知识延伸和运用。
3. 综合练习•提供一定数量的综合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练习,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过程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口算题目,引导学生快速做题,并及时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个人展示,互相学习。
3.针对整理后的知识框架,提出一些延伸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知识面。
4.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综合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澄清疑惑。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巩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并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综合练习的数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四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编写特点与建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下面是本单元具体内容分析及建议:1.在观察活动中,建立观察物体的三个维度发展空间观念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必须引导学生身历其境地进行实际的观察活动,获得切身的体验。
在一年级下册的“观察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不一样”也有所体验。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看一看(一)”通过观察教室里的讲台,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为了描述的需要,把这三个面分别叫做正面、侧面和上面。
这样就建立起了观察物体的三个向度:从正面、从侧面、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
从侧面观察物体可以从左侧面观察,或者从右侧面观察都行。
●教学建议:①在自己的位置观察讲桌,体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可能就不同。
②多角度观察讲桌,再次体验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体验三个角度)③观察长方体的形状,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正面。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①要结合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按照图中人物位置进行实地观察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统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② 认一认可以联系以前学过长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其中前面就是正面,左面或右面都叫侧面,上面的称呼不变。
教学时只要学生知道就行,不要按固定的语言去叙述。
还可以拿出一些实物,不停地变换着摆放,分别指出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来加深理解。
2.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发展空间观察“看一看(二)” 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的过程,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精品教案4单元第3课时
二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第_四章(单元)节 3 课时课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设计者课标分析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7至第46页共3节内容安排3个例题。
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二),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二),利用表内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学生已经熟背乘法口诀表,初步学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除法问题。
二下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过平均分,除法算式的读写,意义,以及用2-6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感受平均分的用法,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
重点使学生学会运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难点使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预设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请同学们熟练背诵乘法口诀,抢答口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二、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预习存疑,二次探究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疑问?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
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你还记得怎样做吗,让我们来看这些题,争做“快乐速算小蜜蜂”。
1、出示题目23+15= 48+32= 30+57=19+43= 36+27= 27+33=64+29= 75+16= 76-23=98-74= 60-18= 51-26=95-27= 84-57= 49-16=2、回顾方法以第一组为例,请两名同学分别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3、全班汇报以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为准,评选出“快乐速算小蜜蜂”[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巩固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谈话:今天,我们再来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用昨天学过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热心帮助小蜜蜂(1)出示题目:P41(2)(2)讲解做法:要想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估计的?又是怎么计算的?(3)独立完成,全班汇报2、问题高手小蜜蜂(1)出示题目:P41(4)(2)讲解做法: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3)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成员轮流出题,大家同做。
(4)全班汇报:根据每个小组提出问题数量的多少,评选出“问题高手小蜜蜂”3、实践体验小蜜蜂(1)出示题目:P42(6)(2)解决问题一: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想法。
(3)实践体验:找几组同学实际做,教师记录每组的数据,其他学生根据数据独立解决问题,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课本到生活的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 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课件展示法: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生: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4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
难点1.让学生切实理解“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4》第3课时;2.教具:纸张、铅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解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二、学习新课1.老师呈现本节课题目:《4》第3课时解决问题;2.老师讲解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强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3.老师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4.学生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法,老师引导讨论各种解决方法的优缺点。
三、巩固拓展1.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分组合作,找出多种解决方法;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并讨论各自的解决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3.老师进行总结,通过讨论不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四、课堂小结1.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3.鼓励学生课后多实践、多总结,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设计一个小问题,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并写下解决思路;3.复习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2.总结学生学习情况,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4 第3课时解决问题》的教案,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单元备课教案含单元复习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第38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再通过说一说、做一做突破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
()八五十六四()三十二五()三十五()七二十八二()一十六七()四十九2.用下列乘法口诀,说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四六二十四3.计算下面各题。
18÷6 21÷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4.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用7、8的乘法口诀来求商。
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7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今天是个欢乐的节日,小朋友们可高兴了,他们分小组带来的布置教室的装饰品,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自己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交流反馈: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提示或引导。
)(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2.出示例1。
(1)谈话: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求“平均每行有几面?”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6÷8.(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
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
想乘法算除法)(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下面同桌说说在笔算加法重要注意哪些,然后再告诉大家,好不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2、解决其他问题。
谈话:在你们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两个没有解决,你能独立解决吗?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以小组位单位相互订正。
3、总结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4.
第1题全班校对时要求学生说说每一题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了,是怎样处理的.
第2题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各题是怎样验算的,有没有通过验算发现错误.
也就是(从和冬冬同样多的36盆里去掉比她少浇的12盆。)
3、补充思考题。
小红有8多花,小兰比她多6朵,他们一共有多少朵花?
(1)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可以借助画图的办法试一试。
(2)汇报:8+6=14(朵)第一步求的是什么?(小兰的花的朵数)
14+8=24(朵)第二步呢?(小红和小兰一共的花的朵数)
(3)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4)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在黑板上记下了四个问题,你们看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什么算法解决?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第2个和第4个问题。
教师擦掉黑板上的其他问题,只保留下面两个问题:
(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出示下列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案3篇(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案3篇(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内容: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依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育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奇怪心和求知欲。
在沟通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敬重他人与人进展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把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所学解决简洁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索,探究合作学习,教学预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学问,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回忆整理,建构网络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师:你看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观看主题图,同桌相互说一说题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2)组织学生依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肯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一样的规律进展整理,培育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一样的算式归类。
二是按商一样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赐予确定)(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肯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育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
要求学生娴熟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索问题的方法。
嬉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来答复他是怎样做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3课时,主题为“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钟面、时、分的关系,学会看钟表,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钟面,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取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时分关系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1小时等于60分钟的概念。
2. 时间的读取: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特别是分钟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用钟表模型、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钟面结构,讲解时、分关系,演示如何读取时间。
3. 互动活动:学生分组操作钟表模型,练习读取时间。
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时间读取和简单计算。
板书设计钟面结构图时分关系公式时间读取示例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实践作业:在家中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点的钟表读数。
课后反思教师需关注学生对时分关系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评估教学效果,为下一课时做好准备。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认识时间的基本知识,培养其时间管理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教学难点:时分关系的理解补充和说明1. 直观教学:利用钟表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1小时等于60分钟的关系。
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如时针移动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来强化这一概念。
2. 生活实例: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时分关系。
例如,讲解一节课通常是40分钟,即钟表的分针走两大格,帮助学生建立时间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 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如“时间接力”,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时间,用钟表模型设置时间,并解释设置的理由。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包括分米、毫米和千米。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分米、毫米和千米;掌握分米、毫米和千米等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感受1分米、1毫米和1千米的实际长度,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长度。
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并且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测量,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其他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1.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米、1毫米和1千米有多长,并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提高估测能力。
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
教材安排了“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必要性,并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手拉手站成一排的活动,认识10米,想象100米、1000米有多长,借助学校操场的跑道认识千米这一较大的长度单位。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由于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估测的活动应贯穿整个测量的教学过程之中。
1铅笔有多长1课时
21千米有多长1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四.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和在1000 以内的三位数加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
1.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能笔算和在1000 以内的三位数加法,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
教学难点:
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课时:七课时第一课时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
课本第32 页例题,第33 页想想做做第1-4 题。
教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的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玩具店情境图。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乐乐想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玩具,他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怎么买?你们能帮帮他吗?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例3主题图。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要解决的问题是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2.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及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
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应该用除法计算。
独立列式计算:56÷8=7(个) 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3.迁移类推,自主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24元买了6辆玩具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2题,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列式。
五、拓展提升
1.将下面的8个数分别填入相应的算式中。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2 3 4 5 6 7 8 9 示例:
2.我们班一共63人,老师想把这些人分成值日小组,你有什么建议?示例:63÷7=9(人)
分成7个小组,每组9人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应用以前学习的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九第3题。
创设情境,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组内思考、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56÷8=7(个) 检验:7×8=56(元)
24÷6=4(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不足之处:要把充分的探究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
教学建议:多做一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练习。
对于解决问题要有一定的方法读题和提取信息,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注意借助题目背景进行阐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算式,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