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课时1:xxxx教学目标:- 理解xxxx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学会xxxx的操作方法- 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xxxx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学会xxxx的操作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教学准备:- xxxx实验器材和材料- 黑板、粉笔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xxxx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并通过示例引起学生对xxxx的兴趣。

2. 指导学生研究xxxx的操作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技巧。

3. 教师进行实践示范,让学生跟随操作,实际感受xxxx的过程和结果。

4.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5.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xxxx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课时2:xxxx教学目标:- 理解xxxx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学会xxxx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xxxx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学会xxxx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 培养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学准备:- 视频或图片资料关于xxxx的实例- 手绘说明图等教学辅助材料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xxxx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播放相关实例视频或展示说明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xxxx的认识和应用想法,并提出问题。

3. 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加深学生对xxxx的理解,并指导他们研究xxxx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5. 学生展示实践结果,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继续按照这样的格式编写后续课时的教案内容)总结:本教案表格按照部编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的课时顺序,提供了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

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确保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

2-5《椅子不简单》(表格式教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2-5《椅子不简单》(表格式教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2-5《椅子不简单》(表格式教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5课《椅子不简单》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好奇心,通过观察、探索和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许多椅子,他们可能对椅子的形状、颜色、材料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椅子的科学原理。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和探索,他们可能对观察和实验活动感兴趣。

他们可能具备一定的生活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来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观察和探索椅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无法准确描述椅子的特点,或者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

此外,他们可能缺乏合作学习的经验,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 观察与实验法: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椅子,引导学生思考椅子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讨论法: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椅子的认识和发现,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任务驱动法:设计一系列与椅子相关的任务,如设计一把椅子、模拟椅子的制作过程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类型的椅子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椅子的特点和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物教学:准备各种不同材质、形状的椅子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触摸,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对椅子的认识。

(3) 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模拟,如模拟椅子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了解椅子的制作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表格式)-第二单元 7 植物的一生 共2课时 (含当堂测试)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表格式)-第二单元 7 植物的一生 共2课时 (含当堂测试)
(提起来探究!)
(资料:花生的果实习惯在黑暗中生长。花朵在地上授粉后,花基部会迅速伸长下垂,并且逐渐变硬,钻入土壤中,形成果实。)
将发芽的花生种子栽到花盆中,及时浇水,每天观察并记录花生苗的生长变化,包括它是怎样开花和结果的。
提问:怎样让种植的花生长得更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花生的生长变化以及种植过程中的发现。
花生在生长过程中,水、( )、( )、( )等都是必需的。
花生的一生经历了种子萌发、( )、( )等过程。
当堂训练
1、从种子结构看,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主要看它( )
A.有没有胚乳 B.种皮是否坚硬
B.胚中有一片还是两片子叶 D.胚由三部分还是两部分组成
当堂
检测
1、从种子结构看,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主要看它( )
A.有没有胚乳 B.种皮是否坚硬
B.胚中有一片还是两片子叶 D.胚由三部分还是两部分组成
2.大豆种子中与卵生动物受精卵卵黄功能相似的一部分是( )
A.胚 B.子叶 C.胚芽 D.胚轴
3.面粉和花生油分别主要是由小麦和花生的哪一部分加工而成()
课题
植物的一生
教学设计共_2_课时
执教人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知道花的生长过程
2、了解杏树一生需要经历哪些过程
3、与小组同学一起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经历哪些阶段
教学难点
选择一种植物,研究它一生经历的过程
教具使用
学情分析
第__1__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街道两旁的大树可以存活数十年,路边的小草到寒冬便枯萎。植物的存活时间有长有短,都要经历由生到死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呢?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表格式)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表格式)
执教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物体觉察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
2.知道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以及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教学重点
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在平常的情况下,空气会向四面八方流动。可是当空气受热或受冷时又会怎样流动呢?
(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调整








空气的性质
空气占据空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做简单的压缩空气探究性实验。
教学重、难点
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环节:
一、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1.教师出示两个雪碧瓶(一个装水,一个空的)
5.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验证压缩空气有弹性。
6.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
7.师小结: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五、课后拓展:自制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调整








板书设计
会流动
空气的性质占据一定空间
有质量
可以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




课题
热空气和冷空气
(2)实验二(分组)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同步表格式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同步表格式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同步表格式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提供一个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这份教案覆盖了整个四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内容,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安排研究和教学活动。

教学主题和单元教案按照教材中的教学主题和单元进行了组织。

以下是本教案所涉及的教学主题和单元:1. 主题:观察实验与科学知识- 单元1:昆虫的形态和性- 单元2:内外部分化的植物生长2. 主题:物质的状态和变化- 单元3:物质的固态特征及变化- 单元4:物质的液态特征及变化3. 主题:声音和光的传播与利用- 单元5:声音的传播与利用- 单元6:光的传播与利用教学目标每个单元都附带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认识科学知识和规律。

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惯。

教学活动教案中还包括了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

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课前导入、知识讲解、实验设计、讨论引导、小组合作等,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全面能力。

教学评价为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教案提供了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总结本教案提供了一份全册的针对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同步表格式教案。

教案覆盖了教材中的各个教学主题和单元,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组织和安排科学学习和教学活动。

同时,教案还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等内容,以全面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课 题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授课策略 [√]常规 [ ]合并 [ ]拆分 [ ]分时段 课 型 [√]探究 [√]观察 [ ]制作 [√]讲授 教学目标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课前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 3 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 4 面)。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
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三、阅读书 4 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
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 2-3 颗绿
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
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
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课前准备 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 5 面)

冀人版(2024) 一年级上册(2024)1.1学科学 教案(表格式)

冀人版(2024) 一年级上册(2024)1.1学科学 教案(表格式)

花朵
1、思考并提出问题:(显示ppt图片)
气球为什么会漂在空中?
云是怎样形成的?
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比如你们看到教室里的花,你想知道什么?看到我们用的多媒体你想知道什么?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活动二》:探究与发现
出示图片:吹A4纸
让我们猜一下,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假设:◎纸张会向两边分开
◎纸张会向中间靠拢
教师:我们的猜想不一定正确,下面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分组:同桌为一组,一人实验,一人记录。
实验步骤:准备两张纸条,分别捏在两个手中,垂直放下。先观察静止时纸片的状态,然后向两纸片中间吹气,观察纸片变化。变换角色,重复试验2-3次。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导入:亲爱的小朋友们,欢迎来到王老师的科学课堂!今天我们学习科学,那什么是科学?
师: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师:也许你们认为科学很神秘,很神奇。那就跟随王老师,我们一起用探究和实践的钥匙,开启科学的大门。我们一起学科学,做科学……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情境与问题
师:下面找学生说一下结论。
师: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台做一做!
师:找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全体同学起立,全班一起做!
师总结:通过两位同学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这是气流的作用。
《活动三》、应用与拓展
有趣的实验
用吹风机吹乒乓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讲述实验过程与结论。
三、本课总结:
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四、板书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表格式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表格式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表格式教
案(全册)
教学目标:
-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简单实验
- 掌握科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工具和仪器名称
- 能够正确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数据
第一课什么是科学实验
教学内容
- 什么是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有哪些特点
- 科学实验的步骤
- 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工具和仪器
教学重点
- 掌握科学实验的步骤和特点
- 了解常用的实验工具和仪器
教学难点
- 能够正确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数据
实验内容
- 利用玻璃棒观察水流动的方向
第二课我们的身体构造
教学内容:
- 探究身体各部位的构造和功能
- 观察用手取水和用碗取水的差异
- 认识隐形眼镜,了解其原理
教学重点:
- 探究身体各部位的构造和功能
- 观察用手取水和用碗取水的差异
- 了解隐形眼镜的原理
教学难点:
- 探究身体各部位的构造和功能
实验内容:
- 圆珠笔芯吧应用在身体构造中
第三课生活中的科学
教学内容:
- 怎样用微笑面对困难
- 探究热敏纸变色的原理
-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教学重点:
- 怎样用微笑面对困难
- 探究热敏纸变色的原理
-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教学难点:
- 探究热敏纸变色的原理
实验内容:
- 利用热敏纸探究颜色的变化- 利用薯片和水探究溶液的变化。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

2024年新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式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感知世界1.2 观察与发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身边的科学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观察方法、分析过程和解决策略。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我们身边的科学2. 内容:1.1 感知世界1.2 观察与发现3. 关键词:观察、思考、分析、创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观察家里的植物,用画笔记录下来。

写一写:描述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 答案:画一画:学生作品,展示观察到的植物。

写一写: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的文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展科学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6. 板书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反馈机制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的章节内容,同时要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部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表格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单元:磁铁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科学概念: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教学资源:铁钉、回形针、磁铁、铜钥匙、弹珠、纸片、铁钥匙、铝片、布条、木片、塑料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和一张纸,让学生试着让乒乓球定在纸上,引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2.揭题、板书:磁铁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1.提问: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研究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3.补充课题:有磁性三)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1.出示一堆硬币,让学生猜测哪个是铁制成的。

2.介绍用磁铁来检验铁制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

3.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让学生认真阅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收获。

2.提出难题:如何将回形针从装满水的塑料杯子里取出,引导学生用磁铁紧贴着杯壁往上移动,演示解决方法。

3.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究磁铁的秘密。

教学准备:教案、教具、实验器材等。

实验一:磁铁吸引物体的记录表磁铁能够吸引哪些物体?以下是实验记录表:吸铁石: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硬币:不能被磁铁吸引。

书:不能被磁铁吸引。

塑料片:不能被磁铁吸引。

布:不能被磁铁吸引。

木片:不能被磁铁吸引。

玻璃: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二:磁铁隔着物体吸铁教学单元:第一单元磁铁科学概念:磁力可以使物体移动,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科学探究: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研究目标:体验研究科学的乐趣,在科学研究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

六年级科学表格式教案

六年级科学表格式教案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时间在流逝》(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时间在流逝》(表格式教案)

北纬28度
3.分享一组学生活动的照片。

(二)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1.本活动若照书来燃烧一炷香,时间会来不及。

下水实验发现配送的线香长度约为9厘米,烧完一炷香约需要18分钟。

故建议将活动改为测量相同长度的燃香时间(见下图)
探究燃香的长度变化
燃香的长度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
两量的时间
我的发现
2.下图是本活动所需的材料,其中配送的材料:线香(折成2半,约4.5厘米);需自配材料:火柴、计时器、橡皮泥(插香)、红笔、直尺。

3.建议让学生用红笔给线香做标记,约5-10毫米为一格(燃烧1
格约需1-2分钟)。

实验前要注意指导秒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

此外,还需提醒学生要在无风干扰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分享一组学生活动的照片。

4.下图是学生的记录单。

学生较容易发现:燃香的速度差不多均匀。

因此,古人曾用燃香来粗略估计时间。

三、材料点评
1.下图1是配送的直线香,学生很方便就能用直尺测量标记。

建议配
上 一 些橡皮泥,用来插香。

下图2是配送的蜡烛,每只可燃烧30分钟左
右,作为奖励发给学生制作蜡烛钟。

工和度于野已的时间
lam
用3单 甲告的长度 2分 免用时间
B .45
否中) 查的互面
在烧列年十包的时间 -
一 通 的 1 的g 5* 分2 厘度所 翻然烧的速度本1的。

相间
商的大面
再动支屋 2:08分 51分 然烧进度
202分 实
2 分 估 料m
140分 分之 1.0
分 1引 nm
教科版教科版。

初中生科学实验课教案模板

初中生科学实验课教案模板

初中生科学实验课教案模板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相关知识;2. 学会使用温度计、计时器等实验器材;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沸腾条件;2. 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特点;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什么是沸腾?沸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和经验,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探究水的沸腾过程(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验任务: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记录温度变化和沸腾时间;2.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计时器、火源等;3.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数据,教师巡回指导;5.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

三、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特点;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沸腾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3.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相关知识;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提高水的沸腾速度?不同液体的沸腾特点是什么?4. 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2. 学生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沸腾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表
格式教案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
第一课:物质是各种原子组成的
教学目标
- 了解物质由各种不同的原子组成
- 能够辨别物质的不同性质
教学重点
- 物质由不同原子组成的概念
- 物质性质的辨识
教学步骤
1. 引入课题:让学生观察各种物质,引导他们思考物质的组成
2. 介绍原子的概念: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语言,讲解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3. 物质的组成:解释物质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并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4. 物质性质的辨识:通过实验和观察,教学生如何通过物质的性质来辨识不同物质
5. 小结:总结本课的内容和重点,鼓励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
教学资源
- 物质样本:水、盐、铁块、糖等
- 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二课: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教学目标
- 理解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 掌握物质由原子组成的原理
教学重点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的概念
- 物质由原子组成的原理
教学步骤
1. 复:通过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课的主题
2. 原子的基本概念:讲解原子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大小和数量
3. 原子的组成:解释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原理,并通过示意图展示
4. 物质的基本单位:通过举例说明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基本单位
5. 小结:总结本课的内容和重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资源
- 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
- 举例:氢、氧原子的示例
单元二:生物相互关系
(以下部分省略,总共800字以上)。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套(表格式)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套(表格式)
家用电器的分类和使用
伏打电池
第七课时
电的产生和电池的制作与使用
风筝大赛
第八课时
风筝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套(表格式)
生物
教案标题
课时
知识点
熟知水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水的来源和使用
葡萄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课时种子植物的生长牛奶中的惊喜
第三课时
勾兑牛奶的过程和原理
植物和光
第四课时
光的基本知识和植物的生长
大自然中的“医生”
第五课时
小动物和大自然的关系
生活中的细菌
第六课时
细菌的普遍存在和防治
神奇的蚕丝
第七课时
蚕的生命周期和蚕丝的生产与应用
生物群落
第八课时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物理
教案标题
课时
知识点
投影仪小手
第一课时
投影仪的原理和使用
能源日
第二课时
能源来源和分类
色彩与光
第三课时
颜色和光的基本知识
闪亮亮的电
第四课时
电的种类和使用
摆的摆
第五课时
物理摆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合理使用家用电器
第六课时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表格式)-第一单元 1 土壤的组成 共2课时(含当堂测试)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表格式)-第一单元 1 土壤的组成 共2课时(含当堂测试)
课题
土壤组成
教学设计共_2_课时
执教人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指导土壤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2、根据土壤的不同的组成成分特征,运用沉淀等方法进行分离
3、能描述出各种土壤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知道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
教学难点
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出不同土壤的不同组成成分
教具使用
学情分析
第__1__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土壤有很多种类,你知道都有什么吗?
现在就农田土和校园土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小组讨论)把你们观察到的土壤中含有的成分记录下来吧!
名称
小石子
沙粒
小树枝
小虫子
......
农田土
很少
较少
......
......
......
校园土
较多
较多
......
......
......
我们知道土壤中既有生物,也有非生物。土壤中还有沙粒、( )、( )等非生物,土壤中还有小虫子、( )、( )、等生物
拓展:土壤的种类
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系列。
热带季雨林或雨林砖红壤
南亚热带亚热带季雨林赤红攘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褐土
一、情境导入
春天就要到了,我们可以发现,土壤中长着的大树和小草都悄悄发芽了,土壤中生活着大树、小草还有很多小动物,猜猜看,土壤中都有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二、探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反思(表格式):1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含反思(表格式):1

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教材P2~4)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2.追问:我们为什么看不见跑到空气中的水呢?(预设: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而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3.讲解:像水变成水蒸气这样,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就叫作蒸发。

因为水蒸气微粒太小了,所以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它。

4.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水的蒸发:将水滴到手上,不一会儿水就“消失”了。

探索二:生活中的蒸发现象1.提问: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预设: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洗干净的杯子上的水珠消失;……)2.交流:出示教材P3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图中的蒸发现象。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请你们解释图中的现象。

学生1:地上的水慢慢蒸发到空气中,坑中的水较多,未蒸发完,就形成了水洼。

学生2:煮食物时,水烧开经历了水→水蒸气→白气的过程。

学生3:湿衣服上的水是液体,将衣服晾起来,待水蒸发完,衣服就变干了。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3.讲解:(教学提示:出示烧开水的图片或微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壶嘴与“白气”之间的部分。

)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白气”不是水蒸气。

从壶嘴冒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在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时,会凝结成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非常小,悬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

探索三:用实验证明水的蒸发1.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蒸发了呢?(预设:可以通过实验证明。

)跑到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预设:能。

)2.布置任务: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怎样解释实验一中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学生1:敞口的杯子里的水跑到空气中去了,盖上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塑料薄膜拦住了。

主持人:这样解释的依据是什么?学生1:盖上塑料薄膜的杯子里面的水没有变少,敞口的杯子里面的水变少了。

主持人:你们在实验二的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学生2:我看到了小水珠,我认为它们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液态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试验教案格式

幼儿园中班科学试验教案格式

幼儿园中班科学试验教案格式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试验的兴趣和探索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次科学试验的主题是“水的变化”。

3. 教学准备•水杯、塑料容器、冰块、热水壶、食用色素(红色、蓝色、黄色)、温水、冷水、透明塑料袋;•试验记录表、图画纸、彩色笔。

4. 教学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前期准备1.教师介绍科学试验的主题和目的,激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阶段:展示和讲解1.教师出示水杯和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帮助幼儿发现冰块的特点和状态。

2.教师出示热水壶,让幼儿触摸热水壶表面,引导幼儿发现热水壶表面热。

3.教师询问幼儿水的状态是否可以改变,引导幼儿思考并做出回答。

第三阶段:实验操作1.教师将塑料容器中的温水倒入水杯中,让幼儿触摸水的温度。

2.教师引导幼儿加入食用色素,观察水的颜色变化,提问幼儿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教师将冰块放入透明塑料袋中,让幼儿用呼气的方式将冷气吹入塑料袋中,观察冰块的变化。

4.教师出示试验记录表,帮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进行数据分析。

第四阶段:总结和归纳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问幼儿对实验的感受和发现。

2.教师指导幼儿用图画纸和彩色笔绘制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图画。

5. 教学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其他色素,观察水的颜色变化;2.教师鼓励幼儿自主设计其他有关水的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6.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能力、记录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参考资料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观察打磨机,概括“卵石的形成过程”。
经过风化作用崩塌下来的岩石滚落到河中,由于水流是有力量的,所以水流对河流中的岩石
有一种搬运作用。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就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近;
小的、轻的石块,搬运的距离远。岩石在被河水搬运过程中,由于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岩
石间的相互摩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圆圆的卵石。
5、分小组利用扦插的方法繁殖一株植物。
6、课后作业:利用其他方法繁殖一株植物,并将帮助植物繁殖的方法和经验与同学交
流。
板书设计
帮助植物繁殖
教学后记
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制作雨量器
课型
教学目的
利用身边能够找到的材料,自己设计制作独具特色的雨量器。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独具特色的雨量器。
教学重点
模拟实验
教学难点
土壤、沙有搬运作用以及对石子的搬运和磨圆作用
教具准备
打磨机石头
教学过程
光滑的鹅卵石
1.让学生展示鹅卵石实物或图片。
描述它的形状和颜色。
2.提出关于鹅卵石的问题。
筛选出可研究的问题。
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已有经验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记录下来。
设计模拟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记录实验结果。
绳模拟山洞中的渗水层。

4)我们怎样控制实验——利用毛细现象来控制水滴能持续不断落在碟子中。
(5)我们怎样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鼓励学生坚持做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4.阅读科学在线
解释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5.撰写赞美钟乳石的小诗。
板书设计
自制钟乳石
教学后记
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学生:一致。
板书设计
测一测自己的心率
1.介绍心率及测量心率的方法。
工具:听诊器。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2.心脏的工作原理。
心脏收缩——血液进入血管——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
教学后记
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课型
教学目的
了解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能举实例说明新技术如何帮助人们解除疾病。
讲述: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教师:我们用简易听诊器听到了自己的心脏跳动,我们还可以用摸脉搏的方法了解心脏跳动的情况。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脉搏?
学生:观察后汇报摸脉搏的情况。
教师:心跳和脉搏的频率一致吗?
学生:猜想假设。
教师:怎样证明自己的假设呢?
学生:
(1)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3)分组开展探究活动。
(4)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教师小结: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活动3:调查新技术在医疗中的作用。
教师:新技术在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病痛,甚至重新获得生命;你知道哪些医疗方面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又是怎样帮助人们的呢?
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测一测自己的心率
课型
教学目的
1.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
2.能想出2种以上测量和计算心率或脉搏的方法。
3.能通过挤压网球推测并描述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4.能初步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
5.能运用一种调查的方法寻找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技术。
教具准备
苏打瓶子毛线或棉绳
教学过程
1.按照书上P68的步骤,设计自己的模拟实验。
实验原理:物体的溶解、毛细现象、再次结晶。
2.师生讨论:模拟实验设计。
(1)我们要发现的是什么——钟乳石或石笋是否是山洞里的石灰水滴形成的。
(2)我们要模拟的条件和环境是什么?——山洞里含有石灰质的水滴缓慢地滴落。
(3)我们用什么来模拟?——用苏打水模拟石灰水;用瓶子模拟山洞的地下水;用毛线或棉

板书设计
制作雨量器
教学后记
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滑轮的作用
课型
教学目的
1、能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简单机械)工作时省力的原因。
2.能通过观察发现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
3.能通过观察找出变形的轮轴。
教学重点
能说出轮轴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
能说出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教学过程
帮助植物繁殖
1、谈话:
2、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自然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繁殖的特性,在农
业生产和园艺上,创造了一些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
1、扦插、
2、压条
3、嫁接
2、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些方法吗?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0页有关内容。
4、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用以上方法进行植物繁殖的实例。重点介绍扦插的方法。
心率×24小时×60分
2.心脏的工作原理。
(1)情景创设
用一只手握柱一个网球(或较硬的小皮球),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它,挤压的次数与一分钟内自己心跳的次数相同。
问题1:体验手的感觉。
问题2:用力挤压网球后手的感觉如何?由此联想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2)教师指导学生用手反复握拳,体验心脏的工作。
提问:谈谈你的感受?
4.思考:除了滑轮以外,你们小组还想研究吊车上的哪种“轮子”?
板书设计
滑轮的作用
教学后记
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课型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②实验记录表是帮助学生从实验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材料,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填好、用好记录表。
4.记录。
5.分析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研究结论和自己的假设一致吗?
6.结论
在不考虑摩擦阻力的情况下,要把物体匀速推上斜面,则作用在斜面上的动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这就是斜面原理。
板书设计
课题
研究斜面的作用
课型
教学目的
1、能从对斜面的作用所做的多种假设中,确定一种进行研究。
2.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
3.能够举例说出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
4.能制作不同坡度斜面的螺旋模型,并能找出两种模型的差异。
教学重点
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难点
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后记
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帮助植物繁殖
课型
教学目的
1、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
2、通过搜集有关植物繁殖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植物繁殖的知识。
教学重点
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的植物繁殖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花盆、剪刀、植物枝条等
学生:交流自己组搜集到的有关医疗方面的新技术。
归纳总结
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紧张。
(2)吃辣或烫的东西。
(3)……
板书设计
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紧张。
(2)吃辣或烫的东西。
(3)……
教学后记
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磨圆作用实验
课型
教学目的
能用模拟实验证明水和风对土壤、沙有搬运作用以及对石子的搬运和磨圆作用
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
①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
②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
③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
3.验证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提示:
①实验因素的控制:物体被抬升的高度始终不能变,被抬升物体的重量不能变,斜面表面的光滑程度不能变。只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长度。
4.阅读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磨圆作用实验教后记桃源县钟家铺中学教师电子教案
NO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自制钟乳石
课型
教学目的
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资料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独具特色的雨量器。
教具准备
漏斗1.一个大的平底塑料瓶2.剪刀3.尺子(可以使用手册提供的标尺)4.防水记号笔(可选)5.透明胶带
教学过程
制作过程
1.小心地用剪刀从塑料瓶的中部靠上剪去顶。(注意安全!低年级的学生,请在家
长和老师指导下进行)
2.把剪下来的顶部倒扣在瓶子中,形成一个漏斗。用胶带将漏斗与瓶身固定好,使
与上述相同,但在第3步制作刻度的时候,需要采取以下步骤:3-1在瓶子中加入一
些水,保持水面高于底部凸起。3-2按前一页步骤制作瓶身刻度。注意:
1)“零”的刻度要与瓶底的水面对齐。
2)由于刻度是从水面开始的,保持瓶中水面高度就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炎热的
天气,要测量降雨量前要注意瓶中的水是否有蒸发,根据需要随时添水保持水面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