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的教育教学——鉴古知今
中外化学发展历史-古代化学史
学习化学史的必要性
掌握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的系统历史知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素质。
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可以正确处理化学中实验与理论二者的 辩证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承、不可偏废的。
学习化学史,有利于提高化学者的独立工作能力,把学过的化学 知识连贯起来,通盘考虑、分析比较、寻求方法、找出规律。
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培养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培养为化学事业献身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培养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 豪感、自信心。
“化学”一词的由来
“化学” (汉语)一词最早出现于1856年英国传教士韦 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 1829—1890)编的《格 物探源》,是英语“Chemistry”一词的意译。
“chemistry”(英语)来源于拉丁语“alchemy”,后者 来源于阿拉伯语“al-kimiya”。“al-kimiya”的来源 有两种说法。
科学史:科学和技术从产生到发展的史实,是自然科学和应用 科学的历史。。
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 对大自然的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
化学史不是纯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相互交叉的 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
化学史也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 从纵的方向上,阐述从化学的萌芽开始,怎样发展为现代化学 的历史过程,即化学怎样产生、发展和繁荣起来的全过程的系 统阐述。
古代,化学没有具体的研究对象,因而科学的化学也不存在, 化学只以知识的形态积累着。它是化学史的重要构成部分。
化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一、原始实用化学,是一些具体工艺中的化学知识,如陶瓷、冶金等。 二、原始的化学物质观,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本原、构成及其变化的认识。 三、金丹术,它是古代化学发展的最高形式。 四、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在从金丹术到科学化学的转变中起了桥梁作用。 古代时期,化学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知识的积累零散得很,严格的化学 概念未能建立,更谈不上严格的化学理论了。考察古代化学萌发生长过程,
巧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巧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史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化学史,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精神、科学思维、历史文化意识等。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巧用化学史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化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化学史上有许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发现和发明,比如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化学键的理论等,这些都是伟大科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进行创新探索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事件,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化学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意识。
化学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重大的化学发现和发明都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通过学习化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历史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科学的历史文化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科学素养。
化学史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发展趋势的思考。
通过学习化学史,可以了解到化学学科自诞生以来的发展轨迹,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长远眼光和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引导他们关注前沿科技领域的动向,激发他们对未来科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化学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化学史涉及到化学学科、历史学科、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学习化学史,可以增加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化学史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巧妙地将化学史纳入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可以结合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伟大科学家们的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史校本教案
高中化学史校本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史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史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人物;
2. 掌握化学史中的重要实验和发现;
3. 能够分析化学史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史的发展阶段和重要实验;
难点:化学史中的事件和转折点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谈论化学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化学史的重要性。
二、展开(30分钟)
1. 古代化学:介绍古代化学的发展,如古代文明中的化学实践和理论。
2. 中世纪化学:介绍中世纪时期的化学成就,如炼金术、草药医学等。
3. 近代化学:介绍近代化学的发展,如拉瓦锡、达尔文等的工作。
三、总结(10分钟)
结合化学史中的重要事件和转折点,让学生总结化学史的发展脉络。
四、讨论(10分钟)
讨论化学史对当代化学科学的影响和启示,启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思考。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化学史中的重要人物或实验,写一份短文进行介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化学史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并能够应用化学史中的知识分析当代化学科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历史转折点中发现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中国化学教育史
中国化学教育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中国,化学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真正的化学教育始于近代。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中国化学教育的演变历程。
古代化学教育在中国古代,化学被称为炼丹术,是一种神秘的技艺。
炼丹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炼丹术是一种用于制造药物和长生不老丹的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炼丹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称为炼学。
在唐代,炼学开始有了一定的理论体系。
唐代的《金丹真诀》、《神仙传灯录》等著作,对炼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
在宋代,炼学开始向着现代化学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炼学家,如沈括、李时中等人。
他们在炼学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实验方法。
尽管古代化学教育主要是以炼学为主,但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教育体系是完备的。
在儒家经典中,科学知识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素养,被广泛地传授给学生。
此外,古代中国还有一些专门的学校和科举考试,用于选拔优秀的科学人才。
近代化学教育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化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化学教育开始进入中国。
最早的化学课程是在中国的洋务运动中引入的。
1909年,北京大学成立,开始开设化学系,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学教育的开始。
在20世纪初,由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化学教育发展缓慢。
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国内开始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化学家,如吴大猷、严济慈、胡适等人,他们的出现推动了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
1926年,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化学学院——南京化学院成立,标志着中国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化学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52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开始对化学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改革。
1956年,全国高等学校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改革,化学教育也得到了重视。
此后,中国的化学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如杨振宁、李政道、黄昆等人,他们的成就对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一、化学史的重要价值1. 历史的积淀:化学史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进行长期实践和思考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实验事实和理论成果。
通过追寻化学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化学现象的观察和探索,他们积累的实验经验和认识成果,对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起着重要的辅助和启发作用。
2. 发展的脉络:化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的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体系,把握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3. 历史的教训:化学史也记录了人类在化学领域探索和实践中的得失经验,对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实验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化学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于构建化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利用化学史构建化学教学1.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化学史事件和人物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化学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可以介绍古代中国的“五行学说”、古希腊的四大元素论、炼金术的兴起和发展等,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
2. 实验案例的引入化学史中有很多重要的实验成果和实验方法,这些实验案例可以作为化学教学的生动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规律,加强实验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可以介绍罗伯特·博伊尔的气体实验、安东尼·冯·李瓦伊克的化学发现等,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实验在化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历史文化的深化化学史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化学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科学思想和文化传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环境,了解化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在化学史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探索答案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化学史的学习中来。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史与化学史教
育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化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化学史教育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首先,在化学史教育中,可以介绍一些重要的发明和发现,如古希腊哲学家康德的原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的电动机,等等。
这些发明和发现都是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其次,在化学史教育中,可以介绍一些重要的化学家,如古希腊哲学家康德,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
这些化学家都是化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发明和发现都是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此外,在化学史教育中,还可以介绍一些重要的化学实验,如古希腊哲学家康德的原子论实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实验,爱迪生的电动机实验,等等。
这些实验都是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最后,在化学史教育中,可以介绍一些重要的化学理论,如古
希腊哲学家康德的原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的电动机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都是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总之,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通过介绍重要的发明和发现、重要的化学家、重要的化学实验和重要的化学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巧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巧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史教学作为化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化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从而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意识、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妙地运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学习化学史,学生可以了解化学领域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和发现,了解他们在当时的社会、科学背景下是如何进行实验和研究的。
这有助于学生从科学史的角度思考问题,开拓思维,了解科学知识的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学习化学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科学发现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二、强化历史意识化学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渊源和历史演变,使学生懂得历史对当今科学的影响。
学生可以从化学史中看到各种成就和失误,并且了解到史实并不是静态的,它会随着实验结果的改变而不断被修改。
通过了解化学史,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发展过程,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建构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历史对科学的影响如何转化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现实问题解决能力。
三、培养科学精神四、拓展学科知识通过化学史教学,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化学学科,了解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史了解化学的起源、发展轨迹、关键事件等,有机地将实践探究和历史文化相结合,从而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化学学科的整体素养。
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叉在化学史教学中,可以融入科学与人文的交叉内容,拓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化学史教学中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科学家的生平、科学发现的社会背景等人文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了解化学历史的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增加对历史的了解,提高人文素养,拓展视野。
“通古者可知今”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史教学的作用
“通古者可知今”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史教学的作用作者:张厚峰黄彩芳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4年第2期江苏省宜兴中学(214200)张厚峰黄彩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穿插化学史,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化学史”促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傅鹰曾经说过:“化学可以给人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智慧。
”化学史穿插在化学教学中,学生首先学到的是化学基础知识,其次学到的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
重复化学家曾经经历过的、成功的研究过程和所采取的科学方法易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可以分析和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寻求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在前人走过的曲折道路中寻找借鉴,尽可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减少或避免前人所走的弯路。
例如,在上芳香族化合物——《苯》时,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案例1】苯的结构的发现提出问题(再现历史情境):19世纪主要能源是煤炭,炼焦产生的煤气是用桶来储存运输的,用过后桶里总有难以处理的油状液体,常常作为垃圾被遗弃。
这种液体引起了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浓厚兴趣。
他花了五年时间分析并提纯了这种液体,从中得到“氢的重碳化物”——苯。
法拉第分析并确定了苯的组成:苯分子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含碳的质量分数较高,达到92.3%,跟乙炔相等,这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通过实验测定苯的化学式为C6H6,而一直长时间困扰着化学家们的是苯的结构式。
(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困惑)提出假设:按照学习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经验,你能通过苯的分子式C6H6提出对苯分子的可能结构吗?(学生写出形式多样的结构式)结合化学史:为了攻破苯分子结构这道难题,科学史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德国科学家凯库勒就是其中一位。
他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重要的苯结构学说。
提出问题:苯分子里碳与碳之间的共价键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呢?展开讨论、设计实验,通过实验验证。
从化学史中汲取初中化学教学的灵感
的参与者ꎬ教师首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对一些物理知识点提出质疑ꎬ然后针对这些问题ꎬ让学生们自己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ꎬ教师再提出自己的见解ꎬ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开动自己的脑筋ꎬ而不是一味的只依靠教师.例如ꎬ学习 声音是什么 这一课知识的时候ꎬ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学习的课题ꎬ然后询问学生们看到这样的课题想到了什么?有什么见解?比如:板书 声音 然后让学生们展开想象说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ꎬ以及声音是什么东西ꎬ它是怎样产生的ꎬ学生们提出相关的疑问ꎬ教师也提出一些自己心中关于声音的疑问:声音怎样产生?那在这一节声音知识的教学中大家认为可以经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展开声音ꎬ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完成此次的教学活动ꎬ经过学生们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可以得出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将声音的知识展现出来ꎬ比如根据教师和学生们共同思考ꎬ可以通过振动桌子的方式来发出声音ꎬ从而得出声音是经过振动产生的ꎬ完成此次课堂教学活动.经过这种教学的方式ꎬ不仅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ꎬ学生们在课堂上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去探索知识点的心理ꎬ注意力㊁情绪和思维等都向积极的状态发展ꎬ学生们学习的积极心也会带动教师教学的热情ꎬ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以目标为基础开展教学ꎬ会让学生们学习起来具有清晰的思路ꎻ其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多样ꎬ但是有许多方式非常的抽象ꎬ而且在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ꎬ所以单纯的采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会让学生们觉得教师的教学质量很高ꎬ大多都愿意学习ꎻ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ꎬ所以也该从这些方面考虑ꎬ进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效率.㊀㊀参考文献:[1]冯宗耿.探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J].技术物理教学ꎬ2011ꎬ19(04):21-22.[2]季爱军.让创新之花在课堂中绽放 课堂教学中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探析[J].华夏教师ꎬ2012(11):43.[3]严凤华.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中学)ꎬ2016(01):117.[4]闫茂萍.合作理念ꎬ教学提高 合作学习理念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才智ꎬ2017(35):204.[责任编辑:闫久毅]从化学史中汲取初中化学教学的灵感赵㊀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初级中学㊀225200)摘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之下ꎬ化学史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ꎬ但往往存在史实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脱节的问题ꎬ现针对此问题ꎬ提出以 化学史 完善常规化学课堂的策略ꎬ包括在兴趣激发㊁概念体会㊁实践应用等角度利用化学史的具体做法ꎬ以期待能够让学生得到更丰富的化学知识㊁能力与情感发展机会ꎬ并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关键词:教学方法ꎻ化学史ꎻ初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9)35-0080-02收稿日期:2019-09-15作者简介:赵凯(1989.12-)ꎬ男ꎬ江苏省扬州人ꎬ本科ꎬ中学二级教师ꎬ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化学史中包含了学科形成㊁学科演变以及知识演变规律等多项内容ꎬ它可以系统阐述化学学科发展历程ꎬ并突出对于学科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及思维方法.教学实践中ꎬ教师关注化学史知识ꎬ并使之在课堂上有机融入ꎬ对于学生兴趣培养及概念理解和实践动力养成是极有帮助的.㊀㊀一㊁兴趣培养角度的化学史介入若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从教材与知识本体出发进行讲授ꎬ那么学生必然会产生枯燥无味之感ꎬ从而对接下来的系统学习失去兴趣.此时ꎬ教师便应当注意到化学史的价值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ꎬ用讲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传达一些化学史上化学家的研究成果㊁轶闻趣事等ꎬ从而自然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化学发展历程与基础化学知识探索的状态.例如ꎬ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涉及到生活中的酸和碱知识ꎬ要求学生区分常见溶液酸碱性.此时ꎬ教师便可以08利用化学史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师提出:早在数百年前ꎬ化学家们便已经发现了溶液酸碱性的问题ꎬ下面我们看看英国的波义尔是如何做的.然后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播放动画视频 波义尔和他的酸碱指示剂 ꎬ学生将会看到:波义尔在某天早晨ꎬ散步时偶尔发现盐酸能够使紫罗兰花变色的情况.这种情况让波义尔陷入了沉思.教师提出:大家想一下ꎬ波义尔在沉思什么呢?如果你是当时的波义尔ꎬ你会展开哪些思考呢?接下来又会做什么实验呢?这种利用化学史上名人善于发现生活特殊现象的做法ꎬ可使学生的兴趣迅速提升ꎬ积极配合教师探索发现未知的化学奥秘ꎬ并进入到严谨的逻辑推理状态.㊀㊀㊀二㊁概念转化角度的化学史融合化学史中不但包括化学发展事件如实记录内容ꎬ同时也展现出了化学科学在思想方面的演变历程ꎬ特别是一些概念从原始到完善的变化ꎬ更是值得广大师生留意ꎬ像基础性的原子结构ꎬ起源于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的论著ꎬ那是一种相当原始的结构观点ꎬ而在其后ꎬ道尔顿的原子实心球模型学说ꎬ卢瑟福原子核结构模型说ꎬ以及玻尔㊁薛定谔等人的论述ꎬ则让原子结构理论变得更加完善ꎬ因此可以认为ꎬ所有概念的形成ꎬ均并非一蹴而就的ꎬ而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变化的.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ꎬ若将概念直接告诉学生ꎬ学生则只能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下一知半解地认知ꎬ这是无益于学生探究精神培养的.为此ꎬ教师要把化学史融合于概念转化过程ꎬ举例来讲ꎬ当接触到质量守恒定律内容时ꎬ传统教法直接给出概念的弊端明显ꎬ此时教师可以考虑化学史的作用ꎬ让史料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ꎬ促进学生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发展史的同时ꎬ深化概念理解程度.教师可提供的史料有波义耳燃烧实验ꎬ以及后来圣彼得堡罗蒙诺索夫教授对波义耳实验及结论的批判ꎬ还有拉瓦锡以火镜加热红色沉淀物(氧化汞)的实验.并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㊀教师提出:通过上面的史料ꎬ同学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你更支持哪位化学家的观点ꎬ为什么?在上述史料中ꎬ你可以向这些化学家学习什么?接下来教师还可以继续提供化学史素材ꎬ即范 海尔孟柳树实验ꎬ要求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分析ꎬ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其一ꎬ柳树实验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统一ꎻ其二ꎬ你认为范 海尔孟所得到结论是否是正确ꎬ请说明原因?笔者认为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化学史素材在课堂上的融入ꎬ才能够让学生以欣赏的角度体会到学科的无穷趣味ꎬ从而保证概念认知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㊀㊀三㊁实践应用角度的化学史参与最后ꎬ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把化学史中的素材同学生的实践应用需求结合起来ꎬ使学生产生从认知到应用的动力ꎬ自觉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去ꎬ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具体操作时ꎬ化学史的参与既可以是常规课中引入ꎬ也可以是专门问题引入ꎬ当然ꎬ简单的引入有时不易取得理想效果ꎬ例如关于水的化学组成知识ꎬ有些教师只将水的组成发现历史置于课前引入环节ꎬ但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作用不大ꎬ学生依然无法最终确认水的组成探索过程.因此笔者认为ꎬ恰当的做法是把化学史素材和探索实验有机融合ꎬ使二者的共同参与一起为学生能力发展服务.从这个角度上讲ꎬ教师可使教学流程中同时包括历史线㊁探究线㊁知识线与应用线几条线索ꎬ这几条线索穿插指导ꎬ循序渐进ꎬ效果往往比较理想.像在历史线中ꎬ学生将会理解:古代认为水是一种元素ꎬ1784年卡文迪许发现氢气和氧气反应可生成水ꎬ接下来的探究线中ꎬ学生观看氢气燃烧视频ꎬ并改进氢气燃烧实验ꎬ而知识线中ꎬ理解水包含氢氧两种元素的知识点将被巩固.再重新回到历史线中ꎬ1800年ꎬ尼科尔森利用电解水的方式生成了氢气与氧气ꎬ再进入到探究线:学生从定性角度发现电解水实验及其产物特点ꎬ知识线中电解水实验产物被理解 当所有知识被学生所理解之后ꎬ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水的化学组成在实践应用方面的价值ꎬ并进行课堂小结ꎬ整个过程中ꎬ化学史的参与是有机的ꎬ而并非简单的前期引入ꎬ效果非常理想.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ꎬ常规的 课 ꎬ让学生得到一般性的知识ꎬ而 史 的出现ꎬ则让一般性的知识以特定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ꎬ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ꎬ同时让学生得到智慧的增长机会ꎬ即化学史内容对于初中化学课堂的帮助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从这个角度上讲ꎬ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关注融化学史和课堂为一体的方法ꎬ从兴趣激发㊁概念体会㊁实践应用等角度ꎬ帮助学生在化学史中汲取化学学习的营养.㊀㊀参考文献:[1]孙颖蕾.核心素养背景下化学史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ꎬ2019.[2]牟明健.初中化学教学中 大德育 教育实践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ꎬ2019.[责任编辑:季春阳]18。
化学与历史教案古代化学与历史变革的教学设计
化学与历史教案古代化学与历史变革的教学设计【教案】主题:化学与历史教案——古代化学与历史变革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古代化学家对历史变革的贡献。
2.了解古代化学与现代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3.培养学生对古代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一、古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1. 古代化学的概念和定义- 介绍古代化学的定义和范围2. 古代化学的起源- 介绍古代化学的起源,包括古代文明中的化学实践和研究3. 古代化学的发展- 分析古代化学的发展过程,包括古代化学理论的形成和实验技术的进步二、古代化学家对历史变革的贡献1. 古代化学家的研究成果- 介绍古代化学家的主要研究成果,如金属提炼、医药制剂等2. 古代化学在历史变革中的作用- 分析古代化学在农业、医药、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三、古代化学与现代科学的联系与区别1. 古代化学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分析古代化学在科学方法、实验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和局限性2. 古代化学与现代科学的联系- 探讨古代化学对现代科学的影响和启示,如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周期表的建立3. 古代化学与现代科学的区别- 分析古代化学与现代化学在理论框架、方法论、实验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教学步骤:一、引入(10分钟)- 引入古代化学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古代化学和历史变革的兴趣二、古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30分钟)- 介绍古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三、古代化学家对历史变革的贡献(40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古代化学家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交流,激发学生对古代化学家的探索兴趣四、古代化学与现代科学的联系与区别(40分钟)-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比较古代化学与现代科学的异同,思考古代化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和启示五、总结与拓展(20分钟)- 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研究兴趣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提供相关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进阶阅读材料:推荐相关书籍、论文和网上资源,供学生拓展知识评价方式:- 参与讨论和小组展示的贡献度- 书面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水平- 课堂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探索古代化学与历史变革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和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一、认识化学历史的重要性追溯化学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化学是如何从古代炼金术演变为现代化学的,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理论和发现是如何一步步确立的。
通过了解化学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化学理论和知识的来源和发展脉络,加深对化学的认识和理解。
追溯化学历史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尊重和崇敬,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化学史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和对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对于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如何构建化学教学的化学史内容1. 引入化学史的内容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案例或故事来引入化学史的内容,比如讲述一些著名科学家的生平和科研经历,让学生对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化学实验中,可以融入一些与化学史相关的实验内容,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重要理论和发现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复现和验证重要的科学成果,从而加深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也可以通过一些历史实验装置的复原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实验研究的,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重视和对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开展化学史的专题研究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化学史的专题研究,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调研,了解一些著名科学家和他们的科研成果,通过撰写专题报告或展示,来展现他们对化学史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专题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化学史教学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学生对历史内容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对于化学史的兴趣不高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化学史教学的效果。
可以通过化学史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来加强对化学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可以组织一些实验课和专题研究,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加深对化学史的理解和认识。
重视化学史的教学
重视化学史的教学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而学习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丰富经验。
在化学教学中介绍化学史,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的科学素养有得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树立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
化学作为初中学生的入门学科,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教育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于未定型状态,可塑性较大。
化学史中许多科学家为科学事业的牺牲精神都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将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学化学的热情,树立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
二.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逐步完善过程。
比如,人们对原子的认识,从古希望哲学家的“原子说”,道尔顿的原子论,直到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学生头脑中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有些概念不能讲得过死,限制过严,应针对不同阶段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发展,重视认识上的螺旋上升,不断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
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逐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认识,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敏于思考,勇于进取,接受新事物快。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有关化学史科或科学家的故事,会使学生兴盎然,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的作用,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他们有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超人的智慧。
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为科学事业献身,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科学家实事求是,一丝不苛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拼博精神,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断发展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当今民办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巧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巧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化学史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记录了化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展现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探索的历程。
通过化学史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科学素养等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如何巧用化学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化学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学习化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各个时期重要的化学学家、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了解历史背景下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通过了解历史,学生可以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他们能够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和发展性,明白科学研究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突破的过程。
这样的历史意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对科学充满敬畏和好奇心。
化学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学习化学史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思想,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他们能够了解科学发现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他们是如何用实验证明科学理论的。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培养出批判思维和实验精神,能够理性地对待科学知识,并且学会用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科学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化学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化学史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重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创新的。
他们可以了解科学发明和发现背后的故事,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不断尝试和失败来进行探索,最终获得重大成果的。
这些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明白创新是科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让他们明白不断创新是科学家们所具有的素质。
这种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化学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学习化学史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科学活动和科学发展,了解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就,了解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在古代,炼金术是化学初期的科学探索。
炼金术是一门探索材料转化的学科,在不断尝试中产生了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
例如,人们在进行炼金术实验时,发现了如酸和碱的概念,开发出了实验设备,如化学玻璃瓶和热源等。
这些都是现代化学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的基础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17世纪时,炼金术家们开始认识到金属之间的关系,后来发现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18世纪,拉瓦锡发现了化学反应中的法则,引领了化学科学的发展方向。
19世纪,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化学物质的发现,化学科学越来越与理论物理学联系紧密。
20世纪是化学科学的黄金时期。
20世纪30年代,化学分子论的提出引领了有机化学的研究。
1953年,人类首次解析了DNA结构,化学和生物学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之后,化学反应的各种机理和过程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和诠释,化学反应的理论也不断提升和完善。
1. 从实验出发。
自古以来,实验一直是炼金术和化学科学的核心。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用知识。
因为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和感性性,可以让学生快速理解化学现象和过程。
2. 从元素出发。
了解元素的概念和性质,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对周期表的学习和研究来掌握元素的种类,性质和相关的化学反应等知识点。
3. 强化实用性。
化学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我们可以将化学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例如,学习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可以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学习化学反应的副产物的应用,可以与环保和能源方面的应用联系。
通过了解化学史的概括和发展方向,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科学的本质,更便于我们开展化学教学的有效探索。
应当强调的是,化学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容的传授,更应该将化学科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知识。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一、古代的炼金术追溯化学历史的起点,就必须提到古代的炼金术。
炼金术是古代一种以试图将普通金属转化为贵金属(黄金)的实践活动。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物质的转化和变化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索。
炼金术的实践为化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古代炼金术的实践,虽然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些幼稚和不科学,但其中蕴含的物质转化思想和实验精神却是一种宝贵的遗产。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古代炼金术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探索是如何由浅入深、由粗糙到精细的过程。
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感受物质的变化,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思维。
二、元素的发现与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逐渐对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化学元素的发现与研究成为了当时化学界的热点。
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通过实验发现了氧气,拉瓦锡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化学元素的研究逐渐走向了科学化和系统化。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元素的发现与研究历史,让学生了解到元素概念的形成及演变过程,了解到元素分类的基本原则。
与此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元素的实验研究,让他们通过实践来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
三、有机化学的崛起随着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世纪,随着化学合成的发展,许多有机化合物被发现和合成。
有机化学的理论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
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贝格尔、库克勒、克拉克等人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许多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
有机化学的崛起,不仅为化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内容。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有机化学的历史和理论,让学生了解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是如何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了解到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有机化学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从而增强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
追寻化学史来构建化学教学的探索
化学史是化学发展历程的记录和研究,它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学科的演变过程,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
通过追寻化学史,我们可以将化学知识融入到历史背景中,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追寻化学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人们对化学的基本认识和应用,如古埃及人使用化学方法炼金术,古希腊人提出了四元素理论等。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明白化学科学的起源和进展,并逐渐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追寻化学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历史上的重大化学发现和重大科学原理,如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发展、化学键的形成和理论等,了解科学发展的步伐和思维方式。
这有助于学生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看待化学学科,并在探索中发现新的问题和挑战。
追寻化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关注化学教学的实践和创新。
化学史中有很多重大的实验和发现,例如燃烧、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实验和发现,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案例,并激发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的动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模拟和改良历史实验,来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追寻化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科学是一个共同的人类活动,科学的进步是多人合作和不断实践的结果。
这种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以史为鉴--探究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史为鉴--探究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发表时间:2020-07-31T16:04:08.967Z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第6期作者:常莹[导读] 学科是对知识的综合分类,每个学科的发展和完善摘要:学科是对知识的综合分类,每个学科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在前人提供的知识基础上不断开发的新知识。
在教学中梳理学科的发展史,有助于学生更快地完成对知识系统的认知,以及对知识点的综合学习。
初中化学学科的综合学习训练,也可以充分融入化学发展史,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发展史;教学融合发展史代表的是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更快经历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认知。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才需要有更多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发展。
化学教学中融入化学史,可以快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了解。
但是这个融入方法,需要从知识点的特性,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多方面进行考证,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
一、有效运用教学导入法,教学中穿插化学史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有效的教学导入措施,需要从多方面开展综合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做出改变,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
有效运用教学导入法,可以快速提高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综合把握。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快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教学导入法的应用开发,需要在教学中穿插化学史。
这种化学史的应用,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开展深入化的教学培养。
例如:在教学《燃烧与灭火》时,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充分导入化学史中的具体过程。
人类发现了火焰燃烧的原理,所以才开启了火焰的运用。
从而有了熟食的概念,通过摄入营养更高的熟食,让人类的大脑得以发育。
这些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点的综合情况。
在教学活动中针对此类化学知识的综合开发,也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推动整体教学发展,通过合理化的教学培养和挖掘,促进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的相关知识,但是学生还没有将所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经验,教师重在帮助学生形成方法,而不是教会学生具体的知识。在学生形成方法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独立演练的机会。
让学生课前查阅工业合成氨的材料,以便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链接实验室制法的原理,以便对比学习;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的回顾、相近知识的学习、相关科学史的学习和讨论,达到知识和情感教育的相互渗透和升华,达到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协调发展,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不论学习什么内容,不论采取什么方法,化学史的教学都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内容、方法,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这些“历史”的功与过。
【教学流程】
环节一 课题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 氨的用途:化肥、炸药、染料等,合成氨广泛应用与农业、军工等。氮的固定:包括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环节二原理分析
(学生简述) 合成氨的原理:N2+3H2 2NH3+Q
【目标定位】
能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阐析当前的生产条件;能根据合成氨化学原理,简述合成氨生产的主要流程;运用数据的归纳分析方法与辩证思维理解合成氨条件选择;通过小组讨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体现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意识;从哈伯合成氨发明的初衷激发学生对化学及化学工业的兴趣与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合成氨的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从合成氨工业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感悟科学的伦理价值问题;从合成氨催化剂的发明与创新中体悟科学创新所需的勤奋、坚毅、合作的精神;结合我国合成氨的现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练习题,逐步形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化学史的目的绝不在于“知道”这些事实。化学史既包括科学家对化学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化学时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态度,既包括化学理论和方法的形成和演变,又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化学史中蕴藏着科学家——人,研究过程——事,研究成果——知识体系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它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是巨大的。”
总之,要以相关知识为主线,以化学史为载体,从而达到既巩固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鉴古而知今,进行人文的陶冶。
【方法阐释】
常见合成氨课堂教学设计,有讲授式的;有探究式的;有开放式的等等,这些设计往往让人感到教学的单一、乏味。任何一门自然科学本身都包含着两个不同的侧面,知识的一面和获取这些知识而进行科研活动的一面。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加以学习,才能全学,其中蕴藏的化学基础知识不但能满足大纲的要求,而且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的教学上更具有不一般的活力。
化学史的教学——鉴古知今
———————————————————————————————— 作者:
———————————————————————————————— 日期:
ﻩ
课例六 化学史教学——鉴古知今,人文的陶冶
——《工业合成氨》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工业合成氨内容是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之后,是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的综合应用,是化学动力学基础理论在生产实际中进行应用的一个范例。基础知识不难,而且是这部分知识的终结,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关注基础知识与生产实际间的联系。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三方面,一为合成氨的原理;二为合成氨的条件选择;三是学生科学精神与态度的培养。第三点要渗透化学史的教学,也是该案例体现的核心。
该反应的特点;熵减小的放热反应。即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该方程式对比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让同学们明白二者的不同;同时对原料气的制备有一定的认识。
环节三链接理论
(学生回顾)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并分析如何提高合成氨的速率和产率。
【设计意图】巩固相关知识,为分析合成氨的适宜条件做铺垫。
环节四工业合成氨的发展历程
(学生介绍课前所查资料) 1、合成氨工艺的发明
氨的工业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氨设备利用氮、氢为原料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曾是一个较难的课题,从第一次实验室研制到工业化投产,约经历了150年的时间。1774年,普利施特里通过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首先收集到氨。1784年,贝托莱经分析确定氨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795年有人试图在常压下进行氨合成,后来又有人在50个大气压下试验,结果都失败了。19世纪下半叶,物理化学的巨大进展,使人们认识到由氮、氢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的,增加压力将使反应推向生成氨的方向;提高温度会将反应移向相反的方向,然而温度过低又使反应速度过小;催化剂对反应将产生重要影响。当时物理化学的权威、德国的能斯特就明确指出:氮和氢在高压条件下是能够合成氨的,并提供了一些实验数据。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第一个试图进行高压合成氨的实验,但是由于氮氢混和气中混进了氧气,引起了爆炸,使他放弃了这一危险的实验。氮气和氢气的混和气体可以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但什么样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为最佳?用什么样的催化剂为最好?在物理化学研究领域有很好基础的哈伯决心攻克这一令人生畏的难题。哈伯首先进行一系列实验,他并不盲从权威,而是依靠实验来探索,终于证实了能斯特的计算是错误的。哈伯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经过不断的实验和计算,终于在1909年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果,这就是在600℃的高温、200个大气压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得到产率约为8%的合成氨。8%的转化率当然会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怎么办?哈伯认为若能使反应气体在高压下循环加工,并从这个循环中不断地把反应生成的氨分离出来,这个工艺过程是可行的。于是他成功地设计了原料气的循环工艺。1910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合成氨试验工厂;1913年,又建立了规模生产的合成氨工厂。从此以后,合成氨工业便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