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43 人工合成抗菌药(8版)
合集下载
药理学--人工合成抗菌药ppt课件
PPT课件
33
临床主要用于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敏感菌的感染, 效果良好;也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 组织感染和眼部感染等。
PPT课件
34
■ 环丙沙星(丙氟哌酸,环丙氟哌酸)
抗菌谱与诺氟沙星相似。口服吸收较快但不完全, 可广泛分布于许多组织或体液中并达有效治疗浓 度,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超过血药浓度,用于脑膜 炎时脑脊液中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37%。t1/2为 3.3~4.9 h。
PPT课件
21
3.变态反应
平均发生率0.6%,出现神经血管性水肿、 皮肤瘙痒、皮疹、眼睑及球结膜充血、光过 敏。偶见过敏性休克。
PPT课件
22
4.软骨组织损害 可对幼龄实验动物造成主要负重关节损害。 临床上可引发关节肿胀、肌腱炎、关节痛、肌 肉痉挛及腱破裂,停药后症状均可减退。 除非有严格指征,一般不在孕妇及儿童中
PPT课件
27
和以往品种比较,喹诺酮类具有以下优点
1、抗菌谱广,对G+、G-菌均有作用。
2、抗菌活性强,属杀菌剂,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 媲美。
3、细胞内趋化作用强,对临床重要性日益增加的 胞内菌如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分枝杆菌、 沙门菌属(特别是伤寒杆菌)的作用好。
PPT课件 28
4、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蛋 白结合率低,服药次数减少,使用方便。 5、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第 43 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PPT课件
1
第一节
【概述】
喹诺酮类抗菌药
喹诺酮是一类含有4-喹诺酮基本母核的合成 抗菌药。按抗菌谱、抗菌活性及药物代谢动 力学的差异,分为四代。
O
5 6 7 8 4 3
2
N
1
PPT课件 2
人工合成抗菌药(药理学课件)
甲氧苄啶
甲氧苄啶 1、抗菌谱 相似于磺胺类药物,单用均易产生耐药性。 2、抗菌机制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四氢叶酸的合成,抑
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合用磺胺双重阻断细菌叶酸代谢,抗菌增效数十 倍,减少耐药菌株的形成。
3、临床应用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菌痢、伤寒 等感染。
4、不良反应 有恶心、呕吐、皮疹、血尿、过敏反应等。
喹诺酮类药物的共性
抗菌机制 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阻碍DNA的复制,产生快效杀菌作用。
耐药性 本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但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
性,有利于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共性
临床应用
1、呼吸系统感染 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 菌所致的肺炎、支气管炎等。
磺胺类药物的共性
抗菌机制: 通过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二氢叶酸的合 成,影响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磺胺类
甲氧苄啶 (TMP)
磺胺类药物的共性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泌尿系统损害: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酸性尿
中溶解度低易析出结晶损伤肾脏,出现结晶尿,血尿、管 型尿、尿痛甚至尿闭等症状,尿液呈酸性时更易发生。
莫西沙星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厌氧菌、军团菌、支 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感染,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几乎没有光敏反应。
目录
01 喹诺酮类 02 磺胺类药物 03 甲氧苄啶 04 硝基咪唑类和硝基呋喃类
磺胺类药物的共性
抗菌作用 1、广谱抑菌药 ,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胃肠道反应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3、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影响 4、过敏反应 5、心脏毒性 6、对肝、肾的损害
药理学课件人工合成抗菌药
药理学课件人工合成抗菌 药
本课件讲解人工合成抗菌药,包括定义、分类、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和意义
1 背景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加强,需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来应对疾病。
2 意义
人工合成抗菌药对治疗感染症非常重要,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分类和特点
分类
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糖肽类
特点
与细菌的靶位高度特异性,可避免对正常细胞的 影响 稳定性强,对耐药菌株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 对多种经典耐药细菌敏感,治疗效果好。
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
副作用
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呕吐、皮疹等,但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伤害。
安全性评估
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对人体和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未来发展和前景
发展前景
预计将出现更多的高效原料和合成方法,人工合成 抗菌药的治疗效果将进一步提高。
挑战
需要克服合成制备成本高,副作用大,药物耐药等 相关问题。
合成方法和过程
1
预合成
为合成反应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制备合成所需将物质进行化学改造和连接,得到目标物。
3
结构确认
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确保目标物的结构与理论预期相符。
应用和研究进展
医疗应用
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耐药性肺 炎和脑膜炎。
研究进展
正在开展多项硕果累累的研究,包括合成新型抗菌 药、降低药物副作用、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新的化合 物等。
本课件讲解人工合成抗菌药,包括定义、分类、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和意义
1 背景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加强,需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来应对疾病。
2 意义
人工合成抗菌药对治疗感染症非常重要,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分类和特点
分类
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糖肽类
特点
与细菌的靶位高度特异性,可避免对正常细胞的 影响 稳定性强,对耐药菌株有效,不易产生耐药性。 对多种经典耐药细菌敏感,治疗效果好。
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
副作用
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呕吐、皮疹等,但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伤害。
安全性评估
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对人体和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未来发展和前景
发展前景
预计将出现更多的高效原料和合成方法,人工合成 抗菌药的治疗效果将进一步提高。
挑战
需要克服合成制备成本高,副作用大,药物耐药等 相关问题。
合成方法和过程
1
预合成
为合成反应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制备合成所需将物质进行化学改造和连接,得到目标物。
3
结构确认
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确保目标物的结构与理论预期相符。
应用和研究进展
医疗应用
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耐药性肺 炎和脑膜炎。
研究进展
正在开展多项硕果累累的研究,包括合成新型抗菌 药、降低药物副作用、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新的化合 物等。
人卫版药理学第8版 43 人工合成抗菌药
有作用(第4代抗厌氧菌作用最强)。
【Clinical Uses】
1、泌尿生殖道感染:
important
(1)对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宫颈炎、
前列腺炎等 均有效;
(2)淋病:首选环丙-、氧氟-、β内酰胺类
(3)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首选环丙沙星
【Clinical Uses】
2、呼吸系统感染:
important
DNA复制、转录、重组与修复均要求DNA为负超螺旋状
但在DNA复制和转录时,负超螺旋结构必须先解旋,导 致正超螺旋状DNA形成。DNA回旋酶的功能在于使正超 螺旋状DNA恢复负超螺旋结构。 细菌DNA回旋酶为四聚体(A2B2),作用于正超螺旋DNA:
A亚基——切断后侧双链(开口活性,nicking activity) B亚基——介导ATP水解供能、前侧双链后移 A亚基——封闭切口(封口活性,closing activity)
如全部氟喹诺酮类。
7
B
8
A
1
X
N
N1引入环丙基→抗菌活性↑,
对衣原体、支原体作用↑,如环丙沙星 等。
C7引入哌嗪环→抗铜绿、金葡↑,如诺氟,环丙
【构效关系】
C7引入甲基哌嗪环→口服F↑, 穿透力↑,如氧氟、左氧氟。
6
O
5 4 3 2
COOH
C7引入甲基哌嗪环
B
7 8
A
1
+ C8引入氟→ 脂溶性、口服F、
最终使正超螺旋变为负超螺旋。
DNA回旋酶与喹诺酮类作用靶点
DNA回旋酶
切断后侧双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前侧封闭切口
(—)
(—)
【Clinical Uses】
1、泌尿生殖道感染:
important
(1)对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宫颈炎、
前列腺炎等 均有效;
(2)淋病:首选环丙-、氧氟-、β内酰胺类
(3)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首选环丙沙星
【Clinical Uses】
2、呼吸系统感染:
important
DNA复制、转录、重组与修复均要求DNA为负超螺旋状
但在DNA复制和转录时,负超螺旋结构必须先解旋,导 致正超螺旋状DNA形成。DNA回旋酶的功能在于使正超 螺旋状DNA恢复负超螺旋结构。 细菌DNA回旋酶为四聚体(A2B2),作用于正超螺旋DNA:
A亚基——切断后侧双链(开口活性,nicking activity) B亚基——介导ATP水解供能、前侧双链后移 A亚基——封闭切口(封口活性,closing activity)
如全部氟喹诺酮类。
7
B
8
A
1
X
N
N1引入环丙基→抗菌活性↑,
对衣原体、支原体作用↑,如环丙沙星 等。
C7引入哌嗪环→抗铜绿、金葡↑,如诺氟,环丙
【构效关系】
C7引入甲基哌嗪环→口服F↑, 穿透力↑,如氧氟、左氧氟。
6
O
5 4 3 2
COOH
C7引入甲基哌嗪环
B
7 8
A
1
+ C8引入氟→ 脂溶性、口服F、
最终使正超螺旋变为负超螺旋。
DNA回旋酶与喹诺酮类作用靶点
DNA回旋酶
切断后侧双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前侧封闭切口
(—)
(—)
《人工合成抗菌药》课件
耐药性的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
01
患者或医务人员接触携带耐药菌的个体后,通过手部接触等方
式将耐药菌传播给其他个体。
食物和水源传播
02
被耐药菌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可成为传播媒介,导致耐药菌的扩
散。
空气传播
03
部分耐药菌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通过飞沫、尘埃等方式传
播。
耐药性的应对策略
合理使用抗菌药
严格按照抗菌药使用指南,避免滥用和不合理 使用,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探索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方案,以提高疗效、降低抗药性风 险。
抗菌药物的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原体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抗菌治疗 方案。
03
人工合成抗菌药的种类与作 用机制
磺胺类药物
01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化学合成药,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
02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
耐药性
长期或不当使用抗菌药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影响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原则
明确诊断
在使用抗菌药前,应明 确诊断,确定感染的病
原体和感染部位。
选药原则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感 染部位、患者的生理特 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
菌药。
联合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 要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
以提高疗效。
THANKS
合成抗菌药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抗菌药物,包括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等。
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胞壁合成
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 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迅速膨胀和自溶 死亡。
干扰蛋白质合成
如喹诺酮类抗生素抑制DNA回旋酶 ,阻碍DNA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人工合成抗菌药PPT精品医学课件
共同特点
抗菌作用 抗菌谱广:G+、G-细菌、厌氧菌、军团菌、 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环丙、司帕等) 作用机制独特:抑G-菌DNA回旋酶和G+菌 拓扑异构酶IV,与其他抗菌药无明显交叉 耐药性
给药途径广(口服、注射均可) 生物利用度较高,通透性较好 不良反应较小
共同特点
耐药性:本类间交叉耐药,与其他抗菌药间无 交叉耐药性 基因突变—A亚基与药亲和力↓ 外膜膜孔蛋白基因失活——膜通道关闭 形成特殊的转运蛋白,将药物自菌体内泵出 体内过程 吸收:po好,可螯合二价、三价阳离子 分布:广,Vd大;可入骨、关节、前列腺 代谢与排泄:原形肾排泄(多)
三代
常用药物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 F为60%~80%,仅比诺氟高,比其他喹诺 酮低
应用广、体外抗菌活性最强,对氨基苷类, 三代头孢耐药者仍敏感-用于对其他抗菌 药耐药的G-杆菌感染
应用: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 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第二线治疗伤寒及抗 结核药
磺胺类药物能否与甲氧苄啶合用?
➢ ↑抗菌活性 ➢ ↑抗菌谱 ➢ 延缓耐药性
复习思考题
简述喹诺酮类的抗菌机制。 简述磺胺类的抗菌机制。 试述磺胺类与甲氧苄啶合用抗菌效力增强的
机制。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具有抑 制或杀灭微生物作用的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
以4-喹诺酮为基本结构的合成类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
是含有4-喹诺酮母核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代:萘啶酸,已淘汰(1962) 第二代:吡哌酸,已淘汰(1973) 第三代:诺氟沙星(1979) 第四代:莫西沙星(1997)
人工合成抗菌药(药理学课件)
二、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为杀菌剂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大。 2.对革兰阳性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某些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分枝杆菌属、支 原体、衣 原体及厌氧菌也有抑制作用。 4.第四代药物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
三、临床应用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菌引 起的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 可首选用于急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骨关节炎。 也可替代替代氯霉素作为伤寒治疗首选。
第四代喹诺酮类与前三代药物相比在结构上修饰,结构中引入8-甲氧基,有助于加 强抗厌氧菌活性,而C-7位上的氮双氧环结构则加强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并保持原 有的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多数产品半衰期延长,如加替沙星与莫西沙星。
喹诺酮类的抗菌机制:
• 喹诺酮类抗生素分子基本骨架均为氮(杂)双并环 结构,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 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NA回旋 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细菌DNA的 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
一、 喹诺酮类抗生素
喹诺酮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分为一、二、三、四代。
第一代喹诺酮类,具体品种有萘啶酸和吡咯酸等,因疗效不佳现已少用。
第二代喹诺酮类,在抗菌谱方面有所扩大,吡哌酸是国内主要应用品种。此外尚有 新恶酸和甲氧恶喹酸,在国外有生产。
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菌谱进一步扩大,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对 一些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则进一步加强。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 依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本代药物的分子中均有氟原子。因此称为氟喹诺酮。
情景导入
某县出现流行性脑膜炎,药敏试验表明其对磺胺嘧 啶敏感,为保障医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选用复 方磺胺嘧啶作为预防药,请问是否合理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PPT课件
2018/11/17
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
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
14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较常见,厌食、恶心、呕吐、 腹内不适
(发生率3~5%) 2、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症状:焦虑、失眠、耳鸣、偶致幻觉 和癫痫发作(0.5%),可逆。可能是药物阻断了GABA的 A受体所致 3、过敏反应 药疹、红斑、光敏性皮炎(尤为皮肤蓄积者, 如洛美沙星、司帕沙星)
4、其他 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儿童大剂量应用
可致关节痛。孕妇、哺乳期避免用。跟腱炎、肝肾功能异 常、心脏毒性、眼毒性 2018/11/17
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 15
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
1、H 2受体阻断药及Mg2+、Al3+、Ca2+、Fe2+降低其生物利 用度,避免同服 2、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CNS兴奋、惊厥的发生率 3、抑制茶碱类、华法林、咖啡因的代谢,避免合用 4、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和授乳妇女及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 者
2018/11/17 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 12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外,其 余吸收率>80%
分布: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可进入骨、
关节、前列腺、脑(氧氟、环丙、培氟)
达治疗浓度
代谢与排泄:差异较大
2018/11/17 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 13
临床应用
敏感菌感染 1、泌尿生殖道感染: 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 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显效 2、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菌痢、伤寒、副伤寒 3、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气管感 染 4 、结核:氧氟、环丙、左氧、司氟(帕)(二线药) 5 、绿脓:氧氟、左氧氟、环丙 6 、其他:骨髓炎、关节感染 五官科感染、伤口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氧氟、环丙、培氟)
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
14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较常见,厌食、恶心、呕吐、 腹内不适
(发生率3~5%) 2、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症状:焦虑、失眠、耳鸣、偶致幻觉 和癫痫发作(0.5%),可逆。可能是药物阻断了GABA的 A受体所致 3、过敏反应 药疹、红斑、光敏性皮炎(尤为皮肤蓄积者, 如洛美沙星、司帕沙星)
4、其他 可能引起骨关节病(动物实验),儿童大剂量应用
可致关节痛。孕妇、哺乳期避免用。跟腱炎、肝肾功能异 常、心脏毒性、眼毒性 2018/11/17
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 15
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
1、H 2受体阻断药及Mg2+、Al3+、Ca2+、Fe2+降低其生物利 用度,避免同服 2、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CNS兴奋、惊厥的发生率 3、抑制茶碱类、华法林、咖啡因的代谢,避免合用 4、不宜用于儿童、孕妇和授乳妇女及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 者
2018/11/17 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 12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外,其 余吸收率>80%
分布: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可进入骨、
关节、前列腺、脑(氧氟、环丙、培氟)
达治疗浓度
代谢与排泄:差异较大
2018/11/17 药理学-化学治疗药物 13
临床应用
敏感菌感染 1、泌尿生殖道感染: 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 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显效 2、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菌痢、伤寒、副伤寒 3、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支原体)肺部及支气管感 染 4 、结核:氧氟、环丙、左氧、司氟(帕)(二线药) 5 、绿脓:氧氟、左氧氟、环丙 6 、其他:骨髓炎、关节感染 五官科感染、伤口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构效关系] 特点: (1)C-6引入氟同时C-7引入哌嗪基,药物与DNA回 旋酶的亲和力和抗菌活性提高,抗菌谱扩大,药代 学改善。 (2)N-1进一步引入环丙基,更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 衣原体、支原体的杀灭作用,如莫西沙星。 (3)C-6脱去氟,C-8引入二氟甲基对革兰阴性菌、阳 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均具有与莫西沙星 类似的活性和药代学特征,同时毒性更低,如佳诺 沙星。
莫西沙星 对G+、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和 支原体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对G-与诺氟沙星相近。不良 反应发生率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加替沙星 对G+、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和 支原体的抗菌活性与莫西沙星相近,对G-的作用强于 莫西沙星。可产生血糖紊乱和心脏毒性,已退出美国 市场。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F高,抗菌活性>诺氟、氧氟,<氟罗 ➢光敏反应常见
19
司帕沙星 t1/2超过16 h。对G+、厌氧菌、结核分枝 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对军 团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与氧氟沙星相近。易产
生光敏反应、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毒性,临床应严格 控制使用。
22
分类: (一)治疗全身感染的磺胺类
短效(<10h):磺胺异噁唑(SIZ) 中效(10-24h):磺胺嘧啶(SD)、
磺胺甲噁唑(SMZ) 长效(>24h):磺胺多辛 (二)治疗肠道感染的磺胺类
柳氮磺吡啶(SASP) (三)外用磺胺类:
磺胺米隆(SML)、磺胺嘧啶银(SD-Ag) 磺胺醋酰(SA)
8
【抗菌作用】
G-杆 伤寒、鼠疫、痢疾、绿脓、大肠杆菌等
G+杆 白喉杆菌;炭疽杆菌
需 氧 菌
G+球
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表皮、腐生葡萄球 菌 链球菌属:肺炎球菌
G-球 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莫拉菌
厌 氧 菌
破伤风杆菌;产气夹膜杆菌;肉毒杆菌;艰难 杆菌;放线菌
增强对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 厌氧菌的作用
23
【抗菌谱】
抑菌药
G+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G-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鼠疫
杆菌、大肠埃希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 沙眼衣原体、疟原虫、放线菌敏感 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效
15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应用广、穿透性好、抗菌谱广、体外活性最强 对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耐药
金葡菌>诺氟沙星 对氨基苷类、第三代头孢耐药的菌株仍敏感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
道、骨与关节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16
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
高效广谱,F高,分布广泛且达到有效浓度 胆汁、脑脊液、尿液中浓度高 对结核分枝杆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有效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
染、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盆腔感染。
17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F接近100% 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对结核分枝杆菌
有效,不良反应低 对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急慢性感染、难治性感
染均有良好效果。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
低于环丙沙星,但仍可用于治疗。
18
氟罗沙星(fleroxacin) ➢广谱、高效和长效,不良反应多见 ➢临床主要用于艾滋病患者的细胞感染
20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临床评价 第一个用于人体的抗菌药 抑菌剂,耐药菌株增多,不良反应较多 对流脑、鼠疫等感染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可人工合成,价廉,性质稳定,使用方便
——二线用药
21
磺胺药是对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属人 工合成的广谱抑菌药;分子中含有苯环、 对位氨基和磺酰胺基。
德国化学家 格哈德·多馬克
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
【耐 药 性】
细菌DNA回旋酶的改变→靶点改变, 与药物的亲和力下降
细菌胞膜孔蛋白通道的改变或关闭 细菌将药物主动泵出 本类药物之间较高 2.分布: 分布较广、穿透性好
(肝胆肾肺、骨、齿龈、牙髓) 3.代谢:少数由肝代谢、胆汁排泄,大多数经肾
种 4种
名称 英文名
上市 国家
上 时抗市 间菌谱
G-菌 注:
为主 按国际非专
用药名
(INN)命
G-菌 G+菌
名原则,氟 喹诺酮类均
采用“-
oxacin”
定名,我国
G-菌 音译为“沙
G+菌 厌氧菌
星”。
6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1998年我国上市,销售额居第98位
1999年上半年进入第21位,下半年升到第16位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1
第一节 喹诺酮类
以4-喹诺酮为基本结构的合成类抗菌药
4
概述
第一代 萘啶酸(1962,已弃用)抗菌谱窄 第二代 吡哌酸(1973)对大多数G-菌有效,
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抗菌谱广、抗菌力强、 可口服、不良反应少
第四代 抗菌谱扩大
5
氟 喹 诺 酮 12种 类 药 物 的 品
排泄,环、氧氟沙星胆汁中浓度高。
12
【临床应用】 广泛
泌尿生殖道、呼吸道、胃肠道、 皮肤软组织感染
急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首选 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首选 替代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治疗全身感染
13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神经系统反应:兴奋,轻者…,重者…
阻断γ-氨基丁酸与受体结合所致 3.过敏反应:少数有光敏性皮炎,用药期间注意
避光,慎用司帕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 4.其他 致畸、骨关节病(动物实验)
14
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氟哌酸 )
抗菌谱广(G+、G-) F 偏低,血药浓度<尿道、肠道、胆道浓度
临床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胃肠道、泌尿道感染, 也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眼部的感染。多数厌氧菌对 其耐药;对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分枝 杆菌、布鲁菌属感染无临床价值。
2000年上半年进入前10位,下半年进入前5位
2001年跻身三甲。2002年,取代头孢曲松,登上
我国城市医院用药金额排序第一的宝座,成为中国
抗感染药的新霸主
江苏扬子江的:“左克”、浙江新昌制药的“来立
信”、北京双鹤药业的“利复星”,第一制药(北京)
有限公司。这四大厂家的产品占据了全国市场近
80%的份额,总销售额近1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