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化疗类抗菌类药物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化疗类抗菌类药物笔记

第八部分化疗类抗菌类药物I

(包括39,40,41章抗菌类药物)

A.抗菌药物概论

一.化学治疗药物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 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化疗指数(CI):动物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之比。是毒性、疗效的重要指标,值越大,表明药物毒性小,疗效高,临床应用价值也较高。

化疗药物包括:抗微生物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感染性疾病),抗恶性肿瘤药。

种类:

抗菌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类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结核病药

抗恶性肿瘤药

二.抗菌药概述

1.定义: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分为抗生素(天然/半合成)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机体、抗菌药物及病原菌的相互作用:

细菌对人体的致病力

1.吸附、侵入、定位、繁殖和扩散

2.胞外酶侵袭宿主

3.外毒素及内毒素

入体对微生物的免疫

天然免疫-机械屏障、体液、补体、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背解素、防御素

NK细胞

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B细胞);

细胞免疫( T细胞)

三.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1.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广谱抗菌药: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的;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等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

窄谱抗菌药:对一种或有限的几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的;如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阴性菌有作用。

2.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3.抑菌剂:凡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而无杀灭细菌能力的药物。

4.杀菌剂: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具有足够穿透力的药物称杀菌剂。

5.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培养18-24h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6.最低杀菌浓度(MBC):能杀灭培养基内细菌99.9%的最低浓度。

7.抗生素后效应( PAE):指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物后,虽然抗菌药物的血清浓度降低至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或已消失后,对细菌依然有持续抑菌作用。

较长PAE类的药物:氟喹诺酮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硝基咪唑、多肽类等。

意义:更新了传统认为的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必须高于MIC水平的给药模式,为临床合理设计给药方案提供了新的

理论和思路。

理想的抗菌药物给药间隔时间=

前一剂量大于MBC ( MIC)时间+前一剂量PAE时间+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

8.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相隔相当长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如氨基苷类顿服:疗效最佳,不良反应最少,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9.不良反应:A.毒性反应:随剂量增大而增大。B.变态反应:和剂量基本无关。

因此,理想的抗菌药物应具备:高度选择性,无毒或低毒,药代特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顺应性好,强效、速效、

长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四.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及其相关药物

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磷霉素、抗菌肽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多粘菌素B、E、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唑类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抑制核酸代谢利福平、喹诺酮类

影响叶酸的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TMP)

抗菌药物依其作用又可分为四类:

万古霉素与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最后二肽-D丙氨酰-D丙氨酸的尾部结合。

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大观霉素。

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的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作用期药物

一类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利福平、氟喹诺酮类

二类静止期杀菌药氨基苷类、杆菌肽、磷霉素,多粘菌素、利福平、氟喹诺酮类

三类速效抑菌药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四类慢效抑菌药磺胺

A.协同:Ⅰ类+Ⅰ类

B.相加:Ⅰ类+ Ⅰ类

C.无关:Ⅰ类+ Ⅰ类

D.拮抗:Ⅰ类+ Ⅰ类

五.细菌耐药性:

1.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

天然耐药性(固有耐药性):由染色体决定,代代相传

获得耐药性:由质粒介导,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产生,也可稳定遗传。不是能不能产生,而是何时产生的问题

2.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

①产生灭活酶:A.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 B.钝化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②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阻碍药物通过胞浆膜进入菌体内,使药物不能到达靶位。

③菌体内靶位结构改变:蛋白与药物结合受阻

④改变自身代谢途径:代谢拮抗物形成增多

3.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限制预防应用和局部用药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加强抗菌药的管理

五.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B.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概述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基团的一类抗生素。

2.种类:1)青霉素类和半合成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

3)其他β-内酰胺类4)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复方制剂

3.抗菌作用机制:结合PBPs,抑制细胞壁合成

①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酶的活性,阻碍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胞壁缺损,菌体胀裂而死亡。

② 触发细菌自溶机制,使细菌溶解。

③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抗菌药物影响,故对人毒性较小。

二.青霉素:

1.分类:天然: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

人工合成半青霉素:耐酶青霉素:甲氧/苯唑西林

广谱青霉素:氨苄/阿莫西林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羧苄/哌拉西林

抗G-菌的青霉素:美西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