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结合部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重点

合集下载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统筹推进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北京市2011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城乡融合统筹推进郊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北京市2011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

同志们 :
这次会议 的主要 任务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十七届五 中全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 、中央农 村工作会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 精神 ,总结 2 1 00
年 和 “ 一 五 ” 时 期 农 业农 村 工 作 ,分 析 当前 十 形 势 ,部 署 “ 二 五 ” 和 2 1 农 业 农 村 任 十 0 1年
第2 5卷 第 2 期
2 1 年 3月 01
北 京 农 业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u a o e igA r utrl oai o ee o r l f in gi l a V ct nC lg n Bj c u o l
Vo . 2 1 25 No. M a .2 1 r 0l
作模式 ,中航工业 、中青旅 、中粮 等大批央企
以及 中科 院 、中影 集 团 等筹 办 的 国 字 号 项 目纷
疾人救助 、丧葬补贴等保障城乡统一 。四是农 村基础设施支撑水平全面提高 。村庄规划建设
3一

北 京农 业 职业 学 院学报 扎 实 推 进 , “ 项 基 础 设 施 ”实 现 全 覆 盖 ,农 五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 一体化格局 的五年 ,为首都 经 济 社会 又好 又 快发 展 作 出 了重 要 贡献 。一 是
农 村 经 济 发展 方 式 全 面转 变 。 沟域 经 济 、园 区 经 济 、走 廊 经 济 、会 展 农 业 地 位 不 断提 升 ,农 产 品加 工 业 和 乡村 旅 游 业 大 幅增 长 。全 市 设 施 农业 达到 3 O万 亩 ,粮 食 高 产 示 范 方 达 到 l 5万
21 0 1年
第 2期
尊 重 群 众 首 创 精 神 ,鼓 励 试 点 试 验 ,推 进 理 念 创 新 、思 路 创 新 、政 策 创 新 、制 度 创 新 和 实 践

【乡镇如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怎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乡镇如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怎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乡镇如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怎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乡镇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准XX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区委政府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总体思路,而作为最基层的乡镇,在现阶段该如何推进城乡统筹呢?笔者结合本乡实际提出如下“xxxx”的工作思路:一、“三大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主要是要解决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

当前,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的三大规划。

一是做好乡村发展总体规划。

包括产业发展、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二是搞好骨干产业发展规划。

乡镇要围绕自身优势、突出特色,立足一乡一品,确定自己的骨干产业;三是搞好村镇建设规划。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调整优化农村居民点和一、二、三产业用地布局,统筹安排教育、文化、娱乐、办公等服务设施和交通、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使村镇也能够协调发展。

二、“三大骨干”强化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基础是产业。

一园乡镇要结合实际着力构建效益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等三大产业体系。

一是抓好效益农业。

要按照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尽快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响品牌;二是抓好休闲观光农业。

利用乡村自然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开发设计,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设备;三是抓好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

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和鼓励其与农户之间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四大工程”改善基础设施一是认真搞好乡村道路建;二是认真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是认真搞好村庄建设;四是认真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重点是完善农田排灌体系,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四大提升”推进社会事业农村人口素质相对偏低,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必须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是抓好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合理配置乡村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二是抓好农民就业技能的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4.15•【文号】•【施行日期】2019.04.1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2019年4月15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

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坚持遵循规律、把握方向。

顺应城镇化大趋势,牢牢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正确方向,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建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整体谋划、重点突破。

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户籍、土地、资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给。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哪些建设重点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哪些建设重点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哪些建设重点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

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关注多个方面的建设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石。

在农村地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

许多农村道路狭窄、崎岖不平,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农民的出行,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加大对农村道路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和安全性,是当务之急。

同时,保障农村水电的稳定供应,提升农村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础设施服务。

在城市方面,要加强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优化城市道路布局,缓解交通拥堵。

还要注重城市地下管网的更新和维护,避免出现城市内涝等问题。

此外,推进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比如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城乡之间的物资流通和经济交流。

产业融合发展是城乡融合的关键。

农村产业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而应积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例如,一些农村地区通过举办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等,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农村生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要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与互补。

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农村提供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农村则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和生态资源。

鼓励城市企业到农村投资建厂,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目标。

教育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公平的机会。

医疗方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培养和引进更多的医疗人才到农村工作。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报销比例,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国土资发[2009]2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发[2009]2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 009]1号)明确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对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明晰土地产权、规范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9]1号文件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现就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切实保护耕地,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一)严格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和审计,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各地要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确立的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作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国土资源部已将省级政府目标考核结果,作为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奖惩的重要依据。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协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尽快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今年3月至4月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继续组织开展耕地保护目标履行情况的自查工作,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抽查。

(二)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实行永久保护。

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好基本农田布局,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实行永久保护。

永久基本农田要设立统一保护标志,建立公开查询系统,接受社会监督。

【把握五大重点,统筹城乡发展】 等五大重点领域

【把握五大重点,统筹城乡发展】 等五大重点领域

【把握五大重点,统筹城乡发展】等五大重点领域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朔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在解决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问题五大重点问题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着眼全局和长远,统筹城乡规划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发展方向和建设品味。

在统筹城乡规划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是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

在开展城乡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在先,十分注意解决因规划制定和执行存在缺失而导致的城乡空间布局混乱的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建设,做到了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避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根据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一座中心城市,5个县区城镇、60个小集镇、1000个中心村的“1561”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在这一大框架下,改进完善县域总体规划,以发展中心镇为重点搞好乡村布局规划。

二是重视农田保护。

乡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探索在一定范围内耕地按等级补充的占补平衡的办法,严格坚持土地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同时,注重开源节流并举,积极推进村庄整治、旧城改造等工程,盘活土地存量,加快城市建设,有效地防止了靠经营土地、炒地皮来换取城市建设资金的现象,避免了损害农民利益。

三是促进产业聚集。

深化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实践,在规划中体现有利于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打造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约发展水平,积极推动产业向集聚化、高级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解决城乡结合部发展问题的对策及建议聂敏王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长期以来出现管理混乱、管理失位、缺位和薄弱等很多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仅凭街道管城市、镇村管农村的组织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需要,街、镇城市管理职能相衔接的“体制内”创新难以奏效,必须选择一条适合市情、区情的路径,循序渐进地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探索城乡结合部的有效管理模式,推动城乡结合部地区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一、城乡统筹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及表现城乡关系中除了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民以外,还包含城市街道与镇政府,失地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有地农民,以及集体组织经济条件好与差等而形成的不同群体。

从管理主体来看,镇、村和街道行政管理在地域划分上是清楚的,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街道和镇、村的管理范围仍然存在着交叉和分割问题。

城市与农村两种体制并存,对农民和居民的区别管理,使得街镇两种管理体制并行成为必然的选择。

在地域交叉以及界限难以明确划分的情况下实行城乡分治模式,无论是通过“街——居”还是“镇——村”组织来承担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民与居民、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社会管理责任,都意味着会出现管理交叉或空白,街道办事处管不了街道内的村和农民,乡镇管不了乡镇内的居民小区和居民,同时也会引发社会不公正,即同一区域内的人群享受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一样。

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利益群体结构产生了多种利益需求,要实现城乡统筹,就必须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城乡统筹中的利益关系是城乡关系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起来,新的利益阶层不断涌现,利益差距不断扩大,利益多元化更加突出。

其中,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产物,是城乡关系的集中表现,城乡结合部问题也是很多乡村将要面临的问题,其利益关系是统筹城乡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焦点,是最适宜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地域和最佳切入点。

结合工作职责对城乡结合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探索

结合工作职责对城乡结合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探索

结合工作职责对城乡结合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我县结合工作职责,对城乡结合部发展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城乡结合部是“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城乡交错、村居混杂,不同管理体制交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快、流动性强,农用地与非农用地交叉多、转化快,是农村城镇化、城市辐射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矛盾最集中的地方。

做好城乡结合部的工作,对统筹城乡,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结合办事处的工作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城乡结合部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人口构成问题。

城乡结合部农业人口较为稠密,文化水平偏低,由于长期受小农意识影响,追求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不高、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缺乏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准备。

同时,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打工、经商的外来人口涌入,城乡结合部以其廉价的吃住和便利的交通,成为流动人口驻留的理想区域。

如:办事处东山村常住人口5213人,外来暂住半年以上的260余人,每天的人口流动量约500余人。

其他村的情况亦然。

大量流动人口的聚集,在促进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同时,也为其治安、教育、卫生、就业、。

城乡交错,乡村的自然资源、各种原材料和来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如能有效结合,必将能够形成因地制宜、快速发展的局面。

(三)政策优势。

城乡结合部处在社会各种矛盾的风口浪尖,处理不当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能得到各级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更多政策支持,为发展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建立“二元化”管理体制。

可以说,二元管理体制是重城轻乡、重工轻农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源。

国土资发〔2009〕2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发〔2009〕2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明确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对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明晰土地产权、规范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9]1号文件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现就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切实保护耕地,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一)严格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和审计,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各地要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确立的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作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国土资源部已将省级政府目标考核结果,作为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奖惩的重要依据。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协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尽快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今年3月至4月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继续组织开展耕地保护目标履行情况的自查工作,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抽查。

(二)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实行永久保护。

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好基本农田布局,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实行永久保护。

永久基本农田要设立统一保护标志,建立公开查询系统,接受社会监督。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质机制具体措施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质机制具体措施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质机制具体措施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质机制,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些措施,旨在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首先,要建立健全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

应该制定统一的城乡规划标准和规范,确保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一体化。

同时,要加强对城乡规划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规划意识,积极参与城乡规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要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支持。

第三,要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和短板。

应该加大对农民收入的保障力度,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四,要加强城乡要素流动和人才引进。

要推动人口、资金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降低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壁垒。

同时,要引导优秀的人才向乡村流动,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要素的协调发展。

第五,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服务。

政府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服务作用。

应该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农村企业、合作社等农村组织的发展壮大。

同时,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和服务职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总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在城乡规划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城乡要素流动和人才引进、政府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只有加强这些工作的推进,才能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一、加强政府规划引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政府应加强城乡规划的统筹,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推动城市建设向绿色、智慧、可持续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推动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和高效化,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补。

加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城市企业向农村转移,支持农村企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城乡经济互补,实现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四、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公共服务。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城乡绿色发展。

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态保护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乡绿色发展。

六、加强城乡治理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

加强城乡治理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完善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社会治理体系的融合,实现城乡社会治理的有机衔接。

七、加强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加大对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激发城乡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总之,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方案的落实,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明确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对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明晰土地产权,规范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9〕1号文件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工作。

现就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切实保护耕地,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一)严格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和审计,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各地要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确立的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作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国土资源部已将省级政府目标考核结果,作为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奖惩的重要依据。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协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尽快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今年3月至4月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继续组织开展耕地保护目标履行情况的自查工作,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抽查。

(二)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实行永久保护。

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好基本农田布局,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实行永久保护。

永久基本农田要设立统一保护标志,建立公开查询系统,接受社会监督。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按照省要求,切实做好统筹城乡试点工作,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推动我市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具有特色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主题,以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企业和大户集中为主要任务,着力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互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努力实现“五个突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主要任务。

着力推进“三个集中”,努力实现“五个突破”。

“三个集中”: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走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推进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和农村中心社区集中;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途径,推进土地向企业和大户集中。

“五个突破”:在城乡规划建设上实现突破,形成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格局;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上实现突破,形成三次产业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格局;在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上实现突破,形成城乡户籍管理、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一体化格局;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实现突破,形成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一体化格局;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上取得突破,形成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格局。

3、奋斗目标。

到X年,试点工作实现重点突破,局部工作取得示范推广经验。

全市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基本建立,城乡人口有序流动局面基本形成;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基本遏制,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水平趋于同等。

全市GDP达到X亿元,人均GDP 达到X元;城镇化率达到X%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X元和X元。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 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新突破 在北京市2011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城乡融合 全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新突破 在北京市2011年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要 把 强 化 小 城 镇 建 设 作 为 最 关 键 的环 节 小
具 持 因地 制 宜 、 类指 导 , 极 探 索其 他 村 庄 建 设 改 城 镇 是 群 众 生 产 生 活 的 重 要 载 体 , 有 吸 纳 农 村 人 分 积 口、 集聚 特 色产 业 、 促进 农 民就 地城 镇 化 、 动农 村 带 造 的新 途径 、 机制 、 模 式 。 新 新
市政 府 还 将 专 门 出 台 关 于 坚持 科 学发
展 ,促 进城 乡融合 ,统筹推 进 郊 区工业
化 、 镇 化 和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意 见 各 级 党 城
委、 政府 要切 实增 强责任 感和 紧迫感 , 真
正抓 好 贯彻 落 实。 总体上 。 年 的农 业农 今
村 工 作 , 要 紧 紧 抓 住 突 出 问 题 和 关 键 环
加 要 把 加 强 重 点 新 城 建 设 作 为 最 根 本 的 方 向 发 展 的 功 能 。 要 深 化 小 城 镇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 快 形
新城 是 建设 “ 文 北 京 、 技 北 京 、 色 北京 ” 世 人 科 绿 和
成 经 济社 会 发 展 规 划 、 域 总体 规 划 、 地 利 用规 镇 土 划 、 业 规 划 、 口 和 环 境 规 划 等 “ 规 合 一 ” 规 产 人 五 的
节, 力求 重点 突破 、 带动 全 面发展 , “ 为 十
二 五 ” 时 期 加 快 城 乡一 体 化 进 程 奠 定 坚
实基 础 。
1 全面 推进 郊 区城 镇化
要 把 加快城 乡结 合部 改 革 与发展 作 为最 紧 迫 的 任 务 城 乡结合 部 是推 进 城 市化 的前
亦 庄 和 其 他 新 城 建 设 , 进 重 大 产 业 、 大 项 目 向 促 重 沿 . 城 乡 一 体 化 要 求 最 急 迫 的 区 域 。 要 加 大 工 作 是 力 度 ,确 保 基 本 完 成 城 乡 结 合 部 5 0个 重 点 村 城 市

城乡结合部整治方案

城乡结合部整治方案

城乡结合部整治方案引言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和农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地区。

在我国,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农村环境污染等。

为了推动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整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套城乡结合部整治方案,旨在优化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一、优化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布局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布局是整治城乡结合部的关键。

为了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应该合理划定城乡结合部范围,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政策。

1. 划定城乡结合部范围根据当地的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发展状况,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

一般可以以城市辐射区为基础,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和农民的迁移意愿,进行合理的划定。

2. 制定城乡结合部规划在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内,制定城乡结合部的规划。

规划的重点应该是促进城市和农村的互动与融合,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打造宜居的城乡环境。

二、改善农村环境农村环境的改善是整治城乡结合部的重要任务之一。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农村污染防治。

1. 农村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

同时,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2. 污水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措施。

应该修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治理污水直排现象,保护农田水源和水体环境。

3. 农村污染防治加强对农村污染源的治理,包括农村工业、畜禽养殖等污染源。

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农村环境状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农村产业升级是推动城乡结合部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1.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农民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

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

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结合部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区。

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既能提升农村发展水平,也可以增强城市发展的韧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政策支持政策是推动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土地政策、产权保护等。

在财政支持方面,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

在土地政策方面,可以推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农村合作社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产权保护方面,应建立健全城乡经济合作组织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农民的知识产权权益,激发其创新活力。

二、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的关键。

通过将城市的产业优势与乡村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可以实现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

一方面,可以引导城市企业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或合作社,将城市资源引入农村,开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

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农产品打造成具有竞争力的品牌。

此外,还可以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通城乡市场链条,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修建农村公路,提升农民通行的便利性;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提高农村的自给自足能力;改善农村电力供应,为农村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此外,还可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人才培养人才是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培养适应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应注重农村教育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城乡统筹硕果满枝——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三农”发展盘点

城乡统筹硕果满枝——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三农”发展盘点

立 , 人 均 筹 资 标 准 提 高 到 50 , 2元
政 府承 担 的筹 资 比例达 到 7 % 7 。农 民 参 合率 由 2 0 0 5年 的 8 .5 02 %提 高 到 目 前‘ 9 .4 。 的 67 %
发农业 的生 产功能 、生 态功能 、生 活 功能和 示范 功能 ,大力发 展 了籽 种 农 业、循环 农业 、 闲农 业和 科技农 业 。 休 到 21 0 0年 ,第 一 产 业增 加值 离 3 0 05
56 1 0元 ;远 郊 区县 逐 步 提 高 ,标 准
最低 的 县达 到每 人每 年 2 2 5 0元 。
年的 8 . 元增 长到 1 2亿 置。 88亿 2 加 强都 市型 现 代 农 业基 础 连 设
农 业 节 水 灌 溉 砸 积 比 率 达 9 % 0; 农业 科 技 进 步 贡 献 率从 6 程 高 4O “ / 6 %。 设施 农 业规 模达 2 . 盲 , 9 93
F O SI 焦 O U 聚
乡结 合 部建 设 ,全 面推 进 5 个 重点 0
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城 市化 建设 工程 。
建 立 了城 乡一 体 化 的社 会 保 障
城 乡统 筹硕 果满 枝
一 一
制 度
建 立城 乡统 一 的 养老 保 障 制 度 。
转 移 就 业农 村 劳 动 力 可 以 参 加 城 镇
加 强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实 施 末 滓
风 源 治 理 等 重 太 工 程 全 市 枳 木

室 达 5 . 26 、森 林 覆盖 率 达 到
让 农 民 带 着集 体 土地 资产 进城 。 在城 乡结合 部 推进 整 建 制农 转 非 中 , 原 农村 集体 土 地 仍 归 转 非后 新 型 集 体 经济 组织 所有 ,转 非后 新型集 体经 济组织 可 以继 续使 用集体 建设 用地 。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在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的重要部署。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支持乡村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实现乡村的发展一体化。

政府需要大力支持乡村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创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应当发挥乡村文化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让全社会树立良好的乡村发展理念,增强乡村发展的正能量。

二、形成城乡一体的投融资格制度。

政府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政策,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等政策。

同时,扩大城乡间的资金交流渠道,实行投融资质制度,更好地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政府要大力实施改革,改善政府领导、管理、服务及资源配置等体制机制,加强乡村综合治理,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建设。

此外,政府还要注重农民的受教育机会,扩大城乡居民的交流合作,加强城乡社会文化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各方努力,政府要按照改革开放步伐,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城乡一体的投融资格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实现乡村发展的可持续增长。

本文主要解读了有关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首先,政府需要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改善农民的就业机会和获得收入情况;其次,政府要推出引进资金和实施投融资质制度,以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最后,政府要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协作,扩大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城乡社会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资金投融资,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城乡结合部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关于加强城乡结合部管理的几点建议西街办事处后圪塔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天山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发展比较快,老城区的改造力度也较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历年来都是“创卫”工作的老大难。

城乡结合部区域与中心城区紧密相连,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规划体制分割,造成城乡结合部建设混乱,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外来流动人口居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脏、乱、差”几乎成了这些区域的代名词。

不仅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还为社会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隐患。

因此,推动城乡结合部建设,加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推进我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的重要举措。

一、城乡结合部的基本状况近年来,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管理、社会治安、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办事处和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努力下,搞好协调配合,采取各种措施,使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状况逐步得到改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提升,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城乡结合部整体面貌和形象有了较大变化,同时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例如,办事处每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各相关社区成立专业保洁队伍,负责本社区的卫生日常清扫保洁;区环卫部门定时清理清运垃圾;办事处和社区经常性开展义务劳动等。

以上一些举措的落实,虽然有效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状况,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城乡 1结合部的基本状况,一些暴露出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所形成的制约仍然较为突出。

(一)社会管理现状目前,在我区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管理中,主要存在着“城乡交叉、农居混杂、交接无序、权责不清”等问题,由此带来了我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秩序脏乱差、安全隐患突出、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和流动人口无序增长等一系列问题。

城乡结合部地区社会管理问题的大量存在,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了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营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对我区实现“首善之区”,建设现代化新城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城乡结合部地区大量社会管理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和制约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2、制约了我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

城乡结合部地区大量社会管理问题的存在,必然牵扯全区各级部门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我区各级部门集中精力抓经济的决心。

城乡结合部地区大量社会管理问题的存在,也使得我区的整体形象大大受损,对我区加快招商引资,实现产业升级都带来了不小的负面效应,不利于我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

3、不利于我区和谐社会建设。

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员的高度集中,结合部地区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和破坏,必然导致生活在该地区人口生活水平的下降,与其它地区形成明显的反差。

加上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制度、就业优惠政策、临时救助、劳动力培训投入等政策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上,存在明显的户籍差别,也必然会加剧该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我区整体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环境面貌现状1、环卫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来保 2障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如:垃圾投放点严重不足。

不少城乡结合处及小企业、小商铺周围没有垃圾收集点,随处乱抛、乱倒;部分村、社区的保洁工作不到位,垃圾清扫、清运不及时,特别是冬季垃圾成山的现象较为明显。

2、经费不足和人员严重缺额。

城乡结合部的专业清扫人员严重不足。

以吕匠路城乡结合部为例,实际上只有固定环卫保洁人员1人。

在经费上,政府对环卫的投入虽然逐年加大了,但与实际需要仍有很大差距。

目前的环卫资金,仍然以社区自筹为主。

3、乱丢、乱堆、乱放垃圾现象严重。

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工厂废弃物、建筑垃圾残土乱倒、偷倒的现象比较严重,又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形成了垃圾成片、一片狼藉的局面,导致了环境面貌“脏乱差”的恶性循环4、卫生死角较多。

城乡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环境卫生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各村、社区交界之处,往往成为“三不管”的盲点,卫生死角多在这些地方。

此外,城乡结合部遍布的小工厂、小废品收购和流动人口居住场所,平房多、无下水,人员混杂,素质不高,日常乱倒垃圾和脏水的情形十分严重,形成了卫生管理的盲区。

5、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居住人群缺乏归属感。

近年来,城乡结合部地区居住的外来人口总数激增。

这些外来人口经常处在流动之中,心理上只是把居住地当成自己的一个临时容身之所,缺乏基本的归属感。

尤其是来自同一地域的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更为薄弱,因此,对周边环境卫生也缺乏最基本的关心和维护。

另一方面,居住于这一地区的众多本地居民,由于正处在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过程中,面临着失地、失业、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各种问题,也对传统居住地失去了依赖感,不仅容忍了外来人口对环境卫生的破坏行为,而且也逐渐成为了环境的破坏者。

二、加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的几点建议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管理,是我区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同时,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

因此,必须下大决心,切实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体制创新。

按照“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原则,理顺管理职责,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的城市化、管理边界的科学化、调整交接的规范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营造宜居宜业的区域环境。

(一)充分认识改善城乡结合部环卫状况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

”一方面,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区的人口占全市流动人口数量的五成以上。

这些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都有着极为强烈的改善环境的要求。

改善这些地区的环境卫生面貌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基本保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重要体现。

另一方面,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

搞好环境卫生,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利于疏散更多的城市人口,减轻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城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城乡结合部在地域上是城市连接广大远郊村镇的桥梁,其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可以起到辐射城市文明、引导广大农村地区改变落后的建设和生活习惯的作用。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尽快将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

加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逐步把城乡结合部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不分城乡,实施一元化管理,将更多的农村纳入城市管理,加大公共财政对城乡结合部的资金投入,发展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和引 4导各村积极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开发建设。

要创新机制,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问题不仅是一般性的管理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环境治安、绿化、社会工作、流动人口等社会管理事务,同时也涉及到行政区划与利益权属的问题,需要进行体制的创新,需要整体规划的统筹。

一是要创新体制,强化城乡整体运作和高效管理意识。

建议区有关部门牵头,共同建立科学工作管理的监管和考评体系,实现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敏捷、高效的管理。

二是要创新理念,规范和细化城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城乡综合管理、规范运作的整体效能,转变“重建设、轻管理”的模式,定期组织对城乡结合部存在的不和谐景观及不协调的因素进行检查,分清责任进行通报。

三是要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

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参与的城乡管理工作机构,变控制性管理为合作式管理,真正实现城乡共同管理。

(三)科学制订环卫设施建设规划。

要抓好规划这个龙头,贯彻落实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搞好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环境卫生规划。

首先,要完善城乡结合部的垃圾管理规划。

从垃圾的收集、清运到消纳,实行密闭化管理,制定一个比较符合城乡结合部实际的科学规划。

做到日产日清,不积存,不堆积。

其次,出台《城乡结合部公共厕所改造工作方案》。

公共厕所是城乡结合部公共建筑的一部分,其建设要进行统筹、长远规划。

公共厕所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状况。

因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同时还要做到清洁队伍健全,责任区域明确,各项管理措施到位,彻底改变公共厕所脏、乱、差的状况。

(四)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职责范围。

管理是有效组织、协调地区资源的重要手段,当基础建设初步成型后,管理即成为调控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管理体制要在实施管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加快改革城乡结合部现行管理体制, 5 消除“二元体制”,按照城市管理体制和属地管理原则,强化街道办事处的职权,理顺与市、区职能部门的关系,保证“以块为主”功能的实现。

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和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进行摸底调查,凡是责任不清的地段,都要划清责任地界,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

对重点地区和容易造成脏乱的难点地区,要用挂责任牌的方法,把各自的责任范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都写清楚,在城乡结合部尽量消除环卫管理的“盲点”和“死角”。

(五)多方筹措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结合部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环卫长效管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大小。

所以,必须要保证充足的建设经费。

增强城乡结合部的公共服务能力,争取区财政投入向城乡结合部倾斜。

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加快城乡结合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硬化、绿化、公厕、污水管网等,以改善环境卫生状况。

(六)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环卫管理。

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制定具体宣传方案,加大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对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的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要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地大力宣传相关的法规、政策,切实使广大城乡结合部居民增强文明意识和环境秩序意识,提高遵守城市管理法规的自觉性。

要教育和引导外来人口关心环境卫生,通过合适手段,鼓励外来人口参与环境卫生维护和管理,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总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长期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双创”工作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心所在,更是对城市发展过程的一种量化检验,城市的品位在于细节,为此,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更要注重细节,为把我们晋城市建设成“山清水秀天蓝,文明富足繁荣”的现代化新兴城市,使城乡结合部的广大居民能够和市区居民一样拥有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而不懈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