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书沪科版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书沪科版知识点介绍: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九年级物理书沪科版中,学生将学习各种与力、光、电、热等有关的知识。
以下是该教材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一: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和加速度相关。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或停止运动。
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匀速运动、加速运动、相互作用下的运动等。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空气阻力、摩擦力等阻碍,而且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知识点二: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由发光源发出的。
光线在真空中直线传播,在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界面后的现象,遵循反射定律。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根据光的反射特性,可制造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光学仪器。
知识点三: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电路是由电源、导线、电荷和电阻组成的一种通路。
电流的大小与电量的大小和流动的时间有关。
电阻是阻碍电流的存在,单位是欧姆。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根据电路图可以描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方式,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知识点四:热与温度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况,是能量的传递方式。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多少的物理量。
根据热平衡原理,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分子间碰撞传递。
热辐射是无需介质,通过热量辐射传递。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摄氏度和开尔文温度的转换关系是摄氏度加273。
知识点五:化学能与能量转化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包括化学键能和化学位能。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等其他形式。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结论:九年级物理书沪科版涵盖了力和运动、光的传播和反射、电流和电路、热与温度以及化学能与能量转化等重要知识点。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物理是一门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界、了解物质及能量变化的科学学科。
在初三学年,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力、电、光等相关的物理知识。
以下是对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力学1. 动力学-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 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和惯性原理、第二定律和动量原理、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原理。
- 引力和重力:引力是所有物体之间的吸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 静力学- 平衡力和摩擦力:平衡力使物体保持平衡,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处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 杠杆原理和浮力:杠杆原理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实现力的平衡,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二、电学1. 电荷和电路- 电荷的基本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开关和电灯等。
- 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并联电路中电压大小相等。
2. 电流与电压- 电流的定义和测量:电流是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 电流的影响因素:电阻和电压是影响电流大小的重要因素。
- 电压的定义和测量:电压是电源的电势差,测量单位是伏特。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传播和折射传播。
-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镜子和成像:平面镜和弧面镜的成像规律和特点。
2. 光的折射和色散- 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 光的色散和分光棱镜:白光在介质中的折射产生了不同颜色的分离现象。
以上是对沪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这份总结可以对你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2020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2020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热量热量内能和热机内能和热机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例例2.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4.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了解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液体的沸点。
晶体熔化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达到熔点,二是必须要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也需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达到沸点,二是必须继续吸热。
4.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和区别蒸发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地点不同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温度条件不同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进行剧烈程度平和的汽化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温度变化温度降低温度保持不变吸热对象可从外界或自身吸热必须从外界吸热影响因素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气压的高低5.举例物态变化白汽,露珠,雾,“人造雨”,飞机上的尾气等是液化。
白炽灯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
冰箱制冷是工作物质先蒸发后液化。
舞台上的淡淡薄雾是干冰升华吸热降温,周围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消失是升华现象,冬季晾在外面的衣服也能变干是升华现象。
用酒精为高温病人降温是酒精蒸发吸热。
冰花,雾凇,碘升华实验中烧瓶周围的颗粒,霜等是凝华现象人工降雨中的物态变化是干冰升华升华吸热,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熔化熔化化成雨例厨房自制尾气中的问题电冰箱中的问题黑霜问题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图液体沸腾中的气泡问题地窖中的冬季储菜问题6.了解水资源危机和节约用水7.热量,内能,的概念。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括基础知识:涵盖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物质与能量、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
力学:重点介绍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点,以及相关的运动学问题和实验探究。
热学:介绍温度、热量、热能、内能等概念,以及热传递和热力学定律的应用。
光学:涵盖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成像等光学基础知识,以及光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电磁学:介绍电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阻、电容、磁场等,以及电磁感应、交流电和电磁波等内容。
实验技能:强调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实验技能的培养。
综合应用: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物理在科技、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1. 阐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九年级的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物理学的核心在于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物理知识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和学业要求,更是为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的学习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身边的现象,如光的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运动等,还能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工程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接下来的全一册知识点总结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物理学的各个重要领域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概括全书内容全书内容围绕九年级物理的核心知识点展开,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等基础知识。
力学部分介绍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重力、弹力等。
热学部分讲解了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以及物态变化的基本原理。
光学部分重点介绍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光学仪器如透镜和显微镜的原理。
声学部分则讲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沪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沪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沪教版初三物理课程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1. 力和运动:- 力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2. 能量和功:- 能量的分类:动能、势能、内能等。
- 功的概念,包括功的计算公式和功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3. 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4. 压强和液体压强:-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包括固体和液体的压强。
- 液体压强的特点,如液体内部压强的传递性。
5. 浮力:- 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公式。
-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6.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包括力臂、动力和阻力的概念。
- 滑轮和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其省力特性。
7. 热学基础:-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 热膨胀和收缩现象。
-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8. 电学基础:-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 欧姆定律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9. 磁学基础:- 磁体、磁场和磁力的概念。
-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10.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 透镜成像规律,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11. 声学基础:-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 声速和声波的类型。
沪教版初三物理课程注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这些知识点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日后深入学习物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初三物理沪科版知识点
初三物理沪科版知识点初三物理沪科版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知识点,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概述:1. 力和运动:- 力的定义和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2. 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机械能: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压强:- 压强的定义:力与面积的比值。
- 液体压强: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4.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5.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力臂和力的关系。
- 滑轮系统: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6. 热学:- 热能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 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热量的公式。
7. 电学基础:- 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8. 电路:-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 电路的简化和等效电阻的概念。
9. 电磁学:- 磁场和磁力:磁极、磁力线。
-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0.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 透镜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11. 声学:-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波、频率、振幅。
- 声速和回声。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物理沪科版课程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练习来加深理解,并能够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精编)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精编)九年级物理学【总览】一、牛顿第一定律:质点物体运动状态本身恒定,物体若受到外界力作用,相应产生力和变化。
1.1 动量定理:物体运动时原有动量不变。
1.2 惯性定律:物体运动趋于平稳,受到的外力或外摩擦力减小时,就停止运动。
1.3 扭转定律:物体动作改变角度时就感受到转角力,即扭矩就产生。
1.4 动量恒定定律:物体运动过程中,其内和外力和摩擦力相互抵消,保持动量定理。
二、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质点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就产生加速度,并且加速度与外力关系成比例,可表示为F=ma。
2.1 动量定律:物体运动时,受到外力作用其速度发生变化,变化大小与外力大小成正比。
2.2 力矩定律:物体的转动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的转动力矩与外力大小成正比。
2.3 动力学定律:物体运动及加速时,本质上是受到内外力的作用,而加速度正比于外力。
三、垂直运动定律:上升(下落)时首先受到重力加速度,其次受到空气阻力加速度,最后受到空气的浮力加速度。
3.1 重力加速度:上升(下落)时第一受到的加速度,其力向下,可表示为F=mg。
3.2 空气阻力加速度:物体上升时受到空气阻力,空气重力力反向物体自重力作用,被称为空气阻力,可表示为Ff=Kv2。
3.3 浮力加速度:物体下落时受到浮力大小可提升物体下降速度,可表示为Ff=μgV。
四、动能定律:物体产生运动和动作时所流逝的能量由动能和势能构成,它们的总量不变,转化而成。
4.1 动能定律:物体改变位置时受到的动力,会使物体拥有动能,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4.2 势能定律:物体改变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力,会使物体拥有势能,势能的大小与物体高度成正比。
4.3 动能和势能定律:物体改变位置时,会在动能和势能之间转换,转换比例定律等效于将物体机械能转换为热能。
五、动量守恒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运动时,其动量保持守恒,即物体动量不变。
5.1 动量守恒定律:物体动量守恒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运动时,其动量保持守恒,即物体动量不变。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精选6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精选6篇〕篇1: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 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展工作。
分类及比拟: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处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 -20℃~110℃ -30℃~50℃ 35℃~42℃分度值1℃ 1℃ 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分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分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合适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沪科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沪科九年级物理知识点1. 力和运动在物理学中,力是引起物体产生运动或者改变其形态和状态的原因。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表示。
物体的运动受到力的作用,包括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等。
根据运动的规律,可以通过牛顿力学来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
2. 热和温度热是能量的一种,是物体分子或原子内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能量。
温度是衡量物体热能多少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或者开尔文(K)来表示。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
3. 光和光学光是由电磁波产生的能量传播的一种现象。
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是300,000 km/s。
光的特性包括折射、反射、散射和吸收等。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透镜、反射和光的颜色等。
4. 电和电学电是带有电荷的粒子运动产生的现象。
电学研究电的产生、传输和控制等。
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单位是安培(A)。
电阻、电压、电容和电功率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
5. 声和声学声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需要媒质传播。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频率)、音量(振幅)、音色和共振等。
声学研究声音的传播速度、回声、共振和声音的特性。
6.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的重要基础,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
7. 能量和功率能量是物体产生改变或者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物理量。
能量有各种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和化学能等。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变化的大小,单位是瓦特(W)。
总结:沪科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涵盖了力和运动、热和温度、光和光学、电和电学、声和声学、动力学、能量和功率等多个领域。
这些知识点是物理学的基础,为深入探索和理解物质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沪科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第一节.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灯丝变细、干冰升华(舞台烟雾效果、人工降雨)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③现象:露、冰棍冒白气、雾等都是液化现象。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凝华:现象:雾凇、霜、冰花、用久的灯泡发黑:先升华后凝华。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九年级沪科版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寒假预习必备!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对物体内能的理解①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是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因此,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也就是说,内能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一种能量。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值。
④物体的内能可以发生改变,当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表现方式有温度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
(4)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①一个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②当物体的状态改变时,尽管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会改变。
如晶体在熔化时,分子动能不变,但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变大,物体内能增大;晶体在凝固时,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变小,物体内能减小。
(5)影响内能的因素①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②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
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③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沪科版)本文介绍了温度、温度计、体温计以及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和凝固。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摄氏温度的规定是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构成包括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液体和刻度。
使用时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测量范围为35℃~42℃,分度值为0.1℃。
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是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晶体熔化、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继续吸收或放出热量。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
是物体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所具有的能量,是一个系统的微观热力学性质,与温度、压强、物质量等有关;2、内能的变化:内能的增加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即ΔU=Q-W;3、内能的转化: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机械能等;4、内能的影响因素:内能受到温度、物质量、物质的物态等因素的影响。
二、热机1、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如蒸汽机、内燃机等;2、热机的效率:热机效率指输出功与输入热量的比值,η=W/Q1,其中W为输出功,Q1为输入热量;3、卡诺热机:卡诺热机是理论上效率最高的热机,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4、实际热机的效率:实际热机的效率受到内能损失、摩擦损失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远低于卡诺热机的效率;5、热机的应用:热机广泛应用于发电、交通、工业生产等领域。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温度知识点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常用单位:摄氏度(℃)。
3.摄氏温度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O℃,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O℃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4.热力学温度以宇宙中温度的下限——绝对零度(约-273℃)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单位是开,符号K,它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
5.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f的关系T=t+273( K)。
温度计知识点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
2.构造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下端与玻璃泡相连,泡内装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采用单位的符号标志。
3.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水银、酒精、煤油等液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种类(1)按用途分:实验室温度计、家用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2)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
5.常用温度计的比较(1)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煤油、酒精测量范围:-30℃—5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2)实验室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测量范围:-20℃—ll0℃最小刻度:l℃构造: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3)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所装液体:水银测量范围:35C~42℃最小刻度:0.1℃构造: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
使用方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估测:根据被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观察: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底或壁。
读数:让温度计在液体中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在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班级姓名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第一节.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
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3)计算公式:A物体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吸收的热量:B物体的温度由Ct︒1降低到Ct︒2时放出的热量: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J/(Kg。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
(4)水的比热容是)/(102.43CkgJ︒⋅⨯。
第三节、内燃机1、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
3、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做功冲程(内能-﹥机械能)、排气冲程。
4、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带动飞轮旋转。
吸气、压缩、排气冲程飞轮的旋转靠惯性。
5、柴油机的构造和汽油机相似,主要的不同是汽油机气缸顶部是火花塞,吸气冲程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柴油机是喷油嘴,吸入的只有空气。
它们的点火方式也不同,柴油机靠的是压燃式,汽油机靠的是点燃式。
第四节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1、热值:①定义:把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也是物体的特性,只与燃料种类有关。
②单位:J/Kg或J/M③热值与热量的关系:Q放=mq或Vq2.热机效率:①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②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上要尽量减少各种能量损失,有效减少摩擦。
③公式:3.环境保护(6)人们在使用燃料的同时,排放的烟尘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采取集中供热,在城市普及煤气和天然气的使用是保护环境,控制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叫做负电荷.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
4.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第二节、让电灯发光1.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4.电路的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开路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或接线处松动,或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
开路有时叫断路。
短路:从狭义讲就是电源“+”“-”极之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把“+”极和“-”极连接起来,短路由于电阻很小,电流会很大,烧坏电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
2、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各支路互相不影响,用电器能独立工作。
3、串、并连电路的判断方法:电流流向法、节点法、原件拆除法。
第四节、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1、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强弱叫做电流。
2、电流的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uA)3、换算关系:1A=1000 mA,1 mA=1000 uA4、公式:I=Q/t5、电流表的使用使用电流表前首先要校零,即使指针对准表头刻度盘的零刻度线,同时弄清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0—3A,一大格为1A,一小格为0.1A;0—0.6A,一大格为0.2A,一小格为0.02A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就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6. 串联电路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公式:7.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公式:第五节、测量电压1、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单位:伏特(V),KV,mV。
1 KV=1000 V,1 V=1000 mV。
3、常用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 V,家庭照明电路电压220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铅蓄电池电池每个2 V。
4、电压表的使用 使用电压表前首先要校零,即使指针对准表头刻度盘的零刻度线,同时弄清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0—15V,一大格为5V,一小格为0.5V ;0—3V ,一大格为1V,一小格为0.1V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两端; ②电流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就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5. 串联电路电压关系: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公式: 6. 并联电路电压关系: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等于电源电压。
公式: 第十五章 探究电路 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 1. 电阻 (1)定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R 表示。
(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Ω)。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 ,通过的电流是1A ,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Ωk )、兆欧(ΩM )。
10k Ω1M Ω=,1000Ω1k 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此外,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2. 变阻器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电阻线)制成(结合实物弄清它的构造)。
它的原理是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它的作用是可以用来(1)改变电路中的电流,(2)保护电路。
它的表示符号是,它的结构示意图是:(2)电阻箱: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第二节、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式中的I 、U 、R 的单位分别为A 、V 、Ω。
(3)适用条件:同一段电路或导体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 由此可知,如果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通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滑动变阻器可以用来(3)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将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公式:2、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电阻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公式: 第五节、家庭用电1、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等组成。
2、进户线:火线和零线。
通常用测电笔来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测试时,如果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则是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