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国外NGO发展概况
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参与
![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参与](https://img.taocdn.com/s3/m/a941b9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d.png)
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参与近年来,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简称NGO)在土耳其社会参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社会发展、民主化进程以及促进人权保护等重要领域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一、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发展概况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在近几十年内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这些组织在土耳其社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土耳其有数以千计的NGO,涵盖了各种不同的领域和利益范围。
二、土耳其非政府组织的作用1. 促进民主进程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在推动民主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组织公民教育项目、举办研讨会和研究活动,向土耳其人民普及民主的理念和价值观。
同时,一些非政府组织还通过行动策划和监督选举,提供了公正透明的环境,推动土耳其的民主制度的建设。
2. 促进社会发展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他们通过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服务,改善土耳其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
此外,非政府组织还积极推动环保、文化保护和社会公平等议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保护人权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也在保护人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监督、报告和记录人权侵犯事件,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推动土耳其社会对人权保护的重视。
非政府组织还与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共同努力解决人权问题。
4. 促进社会团结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还发挥着促进社会团结的作用。
他们通过组织各种社区活动、文化交流和志愿服务等,加强了土耳其各个社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非政府组织还通过倡导多元文化和宗教包容,弘扬和平与友爱的理念,促进了土耳其社会的和谐。
三、土耳其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尽管土耳其的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他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法律限制近年来,土耳其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法律限制,限制了他们的行动空间。
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综述及比较研究
![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综述及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cf2f8584868762caaed5c1.png)
课程论文课题: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综述及比较研究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班级:行政管理学号: ************姓名:***任课老师:马蕾点评:成绩: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综述及比较研究赵丽莎(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摘要: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管理对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和日本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和比较研究,有利于借鉴其发展经验,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更好的管理和发展。
本文从各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概述、社会作用、管理体制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总结了近年来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政府;管理;发展1.外国非政府组织的概述1.1非政府组织的分类美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思想库”等独立研究机构。
一般指独立与政府和企业(甚至是大学)之外,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机构。
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的美国。
据统计,二战爆发前,全美仅有20个左右的思想库,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该数字达到了1600个之多。
其涵盖范围也从战略、军事、国际关系的研究扩展到了当代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其典型代表为:美国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二是基金会。
美国基金会中心对“基金会”的定义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有资金(通常来自单一的个人、家庭或公司)并自设董事会管理工作规划的组织,其创办目的是支持货援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或其他活动以服务于公共福利,主要途径是通过对其他非营利机构的赞助。
三是社会基层组织。
该组织种类繁多、涵盖面相当广,一般包括社会服务组织、卫生保健组织、健康研究组织、教育研究组织、社会运动组织、艺术和文化组织、互助性组织等等。
美国大概有33万个社会服务组织。
他们获得政府、基金会、公司和个人的广泛支持,美国政府的资助占社会服务组织收入60%。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第三章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0428e0ee856a561252d36f13.png)
四、德国
1.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进程
2.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范围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基本可以分为互益性和公益性两大类
3. 德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制度
德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注重追惩和奖励。非营利组织要获得 政府的项目资金,应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详细的项目申请书和实施计 划。政府在审查时,主要评审非营利组织的目的、能力以及项目设计 实施的合理性,最后由市议会来决定。非营利组织可以帮助政府减少 社会事务工作的负担,帮助联系企业与公民,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 率。同时,政府机构运作社会福利服务事务方面的成本比较高,非营 利组织能充分利用社会上丰富的人力资源并向社会募集资金。
二、国际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是由瑞士银行家亨利· 杜南(Henry Dunant)成立。1863年, 杜南与古斯塔· 莫瓦尼埃、吉勒姆-亨利· 杜福尔、路易斯· 阿皮亚及西奥 多· 莫诺瓦一通成立了“救援伤兵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运动一共有7项基本原则,7项原则分别为: 1)人道Humanity 2)公正Impartiality 3)中立Neutrality 4)独立Independence 5)志愿服务Voluntary Service 6)统一Unity 7)普遍 Universality
案例:
非营利组织是第二职业:罗伯特· 比福德 访谈录
这是一篇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与罗伯特· 比福德一篇访谈录,罗伯特· 比福德 是布福德电视公司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创建了两个非营利性机构 ,即领袖关系网和彼得· 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基金会。原文如下: 彼得· 德鲁克:鲍伯,当您决定在经营自己原有企业的基础上,再创建大型 非营利组织——领袖关系网,并亲自担任该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时,您已经 40多岁。您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哪些东西来适应这种转变呢? 罗伯特· 比福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对自己重新进行定位,从如何 经营企业——基本上是我一生的经验积累——转换到如何管理服务性社会 组织,在这里服务是组织生存的主要推动力。 彼得· 德鲁克:您认为自己的行为已经改变了很多吗?或者你虽然还是在做 同样的事,但是做事的目的和方式已截然不同? 罗伯特· 比福德:我认为应该是后者。我发现我为公司所做的工作与为领袖 关系网所做的工作非常相似。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必须清楚组织的发展 远景以便引导组织其他成员成功地发挥作用以及进行团队合作;在这两种 情况下,我都必须在工作上鼓励和支持组织其他成员,不管是在企业还是 在领袖关系网,都必须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这两种情况下, 我都必须维持一系列重要关系,这会使我及时了解在这两个领域里所发生 的事情。
国外义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国外义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b3ee6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8.png)
国外义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引言义务社会工作是指自愿参与社区和社会福利活动的个人或组织,为改善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在国外,义务社会工作早已成为一个广泛而重要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国外义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包括其组织形式、参与者、项目内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组织形式国外的义务社会工作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非政府组织(NGO)在义务社会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NGO通常由志愿者组成,致力于推动各种公益事业。
一些学校、教堂和社区中心也提供义务社会工作机会,以鼓励学生和居民参与公益活动。
参与者国外义务社会工作的参与者包括个人志愿者和团队志愿者。
个人志愿者是自愿参与并为特定项目或组织提供帮助的个体。
他们可能是退休人员、学生或职业人士等不同背景的人群。
团队志愿者通常是由一群志愿者组成的小组,他们共同参与某项义务社会工作项目。
项目内容国外义务社会工作的项目内容广泛多样,涵盖了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灾害救助等多个领域。
一些义务社会工作项目致力于提供教育支持,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另外,一些项目关注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福利,提供陪伴、照顾和支持服务。
国外义务社会工作还包括环境保护活动,如清洁海滩、植树造林等。
社会影响国外义务社会工作对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它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通过志愿者的奉献和努力,许多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贫困儿童得到了关爱和帮助。
义务社会工作促进了社区凝聚力的增强。
志愿者们共同参与公益事业,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了紧密的社区关系。
义务社会工作提高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结论国外义务社会工作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广泛发展。
它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和项目内容,吸引了大量的个人志愿者和团队志愿者参与其中。
义务社会工作不仅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和支持,还促进了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并提高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00a52627e21af45b307a85d.png)
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学术界称非政府组织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
195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被看作非政府组织。
世界银行则将非政府组织定义为:从事解困济贫,推进穷人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或从事社区发展的私人组织"指任何独立于政府部门的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指以价值为取向的组织,全部或部分地依赖于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
中国学者赵黎青认为非政府组织应有7个基本点: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公益性。
二、欧洲-以英国为例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截至2002年底,有近20万家民间公益组织,其中在英国慈善委员会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共18.6万家,它们的总资产额约达700亿英镑;专职人员的总就业规模达50万人,占全英就业人口总量的约百分之三。
据统计,2004年美国符合税法要求的免税非营利性组织共1397263个,其中公共慈善组织822817个,私人基金会102881个。
1、中世纪非政府组织的萌芽早在一世纪初基督教就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起初只在城市里组织小社团,后遂渐在罗马帝国西都地方建立较大组织,这就是最早非政府组织的雏型。
英国近代以前的民间慈善组织和同时期的其它国家大同小异,数量少,规模小,类型单一,影响较小,主要表现形式为社区互助组织和行会"这就是处于萌芽时期的社团的早期形态"。
事实上,近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状况没有为民间慈善组织的生存提供多大的空间,原因是小共同体式的社会结构和教会在提供公益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在近代化的过程中,英国的民间慈善组织成长了起来"。
2、近代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财富的积累极大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不仅社会福利服务领域,工业革命在带来工业化、城市化和大量的移民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教育、公共健康、住房等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都成为慈善组织关注的重点。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723a6b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4.png)
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非政府组织(NGO)是指由个人或团体组成,以社会公益和公共利益为宗旨,自主组织和开展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性社会组织。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NGO在国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本文将介绍NG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NGO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Open门推进组织成为中国第一家NGO。
90年代初,伴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社群团体和NGO开始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21世纪初,中国政府也开始承认NGO的合法地位和发展权利。
目前,NGO在中国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历程。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已有社会团体33.8万个,其中,约7万个为NGO。
2.影响范围NGO在中国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涉及环保、公益、文化、教育、妇女儿童权益、残疾人事务、社区建设、灾难救援等多个领域。
有些NGO的工作成果被各级政府官员公开表扬和鼓励,引起社会对NGO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3.法律地位中国对NGO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
2016年,《境内非政府组织境外活动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明确了非政府组织在境内、境外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管理要求。
二、NGO在中国的问题1.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虽然中国对NGO的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
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阻碍非政府组织合法活动的规定,导致NGO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和限制。
2.融资难度大NGO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国际捐款和社会捐赠。
受到政策和管理的限制,NGO在国内无法接受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赞助和支持,这导致NGO在资金方面的发展困难。
3.专业人才匮乏由于NGO的办公条件和薪酬待遇不够优厚,许多领域的专业人才难以加入到这个领域。
在这样的情况下,NGO有时难以招募到足够专业的人才,从而影响了NGO在某些领域的发展。
外国非营利组织分析
![外国非营利组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b60ae45f0e7cd18525369f.png)
外国非营利组织分析非营利组织的兴起自20世纪80年月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诚如美国学者莱斯特•萨拉蒙所言:“我们正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结社革命’之中。
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
其结果是,出现了一种全球性的第三部门即数量众多的自我管理的私人组织,他们不是致力于安排利润给股东或董事,而是在正式的国家机关之外追求公共目标。
”基于对41个国家的分析,萨拉蒙发觉非营利组织的平均规模大约是:经济贡献占各国gDp的4.6%,就业人口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就业人口的10%,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爱尔兰等国家,非营利部门经济贡献占到其gDp、就业人口占非农就业人口的10%以上。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正在发展之中。
近年来,伴随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从“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供应了宽阔的体制空间。
非营利组织,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作为第一部门的国家体系缺乏效率的缺陷,并且能很好地承接那些“有限政府”交给社会的职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克服作为市场体系缺乏公正的弊端,进而解决市场的自利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根植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有一些较为共通的东西和成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一)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
在美国,依据联邦税法501c3,在宗教、慈善、教育、科学、公共安全试验、文学、促进业余体育竞争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方面,从事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活动的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获得税收优待。
除此以外,并没有一部特地的法律来统一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已经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之中。
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传统主要源于志愿互助和民间慈善,它们被称为“志愿部门”,比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非营利部门”的概念要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英国1601年出台的《慈善法》和《救济法》,是世界上较早的特地规范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行为的法规。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f98a4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e.png)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摘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本文将分析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背景、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资金来源和社会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经验也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包括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和运作,以及注重公益理念,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这些经验和启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历史背景、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社会影响、经验、启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公益理念、社会作用1. 引言1.1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启示国外非营利组织在世界各国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的重要力量。
它们通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环境资源,提升社会公益意识等方式,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经验,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实现更高效的公益目标。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运作,是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整体水平的关键措施。
注重公益理念,积极发挥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希望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能够不断学习和创新,为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背景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欧洲,当时一些慈善团体和宗教组织开始在社会中出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问题逐渐增加,这些组织的作用也逐渐扩大。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社会主义思想和民主运动的兴起,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影响力逐渐增加。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cdf03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d.png)
非政府组织发展现状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NGO在推动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正、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探讨NGO的发展现状。
首先,NGO的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加。
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数以百万计的NGO。
这些NGO涵盖了各种领域,包括环保、人权、教育、卫生等。
不仅如此,NGO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些NGO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非政府儿童组织。
同时,许多国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本土NGO,如中国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中国红十字会”。
其次,NGO的专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也在提高。
随着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许多NGO开始注重员工培训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不仅如此,在某些领域,如环保和医疗救援,一些NGO还与学术机构和专业组织合作,共同推进社会发展。
再次,NGO的筹款模式发生了变化。
以往,大多数NGO依靠政府资助或个人捐赠来维持运作。
然而,随着社会对NGO作用的认可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私人捐赠者开始支持NGO的工作。
此外,一些NGO还通过开展商业活动来筹集资金,实现自给自足。
最后,NGO间的合作与合作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许多NGO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跨NGO合作如同产品的普通合资企业,不同领域的NGO共同开展行动,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互补。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NGO还利用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等工具,促进公众参与和组织协调。
虽然NGO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如资金问题、管理问题和监管不足等,但其在推动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
对于未来,NGO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应对全球性挑战。
同时,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保证组织的透明度和效能,是NGO发展的关键。
英国NGO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NGO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e5129a30029bd64783e2c81.png)
英国NGO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英国的慈善组织在英国,官方和大众媒体较少使用“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术语,而更多的使用传统用语“慈善组织”(Charity Organization),近年来比较通用的是“志愿和社区组织”(V oluntary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一词。
后者和前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除了包括民间公益性组织以外,还包括各种形式的互益性组织,而慈善组织则主要强调公益性的一面。
英国的专家把“慈善组织”定义成为:为了广泛的公共利益而设立,非营利、非政府、从事各种慈善性公益活动的组织。
考虑到“慈善组织”一词在中国一般具有较为狭义的用法,本文多使用“民间公益组织”一词,泛指英国的慈善组织。
英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12-13世纪,英国就出现了约500多家民间志愿性的公益慈善组织。
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关民间公益组织的法规——《慈善法》,该项法规不仅划定了公益慈善组织的范畴,强调了这类组织所具有的公益性、慈善性和民间性等原则,而且提出了政府鼓励和支持民间慈善事业的法定框架,给出了进行各种形式社会募捐以筹措公益资源的法律依据。
这项法规对于英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8世纪以后,伴随英国工业化的进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性的非营利组织:一批成功的工厂主或企业家出于博爱目的纷纷成立慈善组织;市民们基于社区互助与自我服务的目的也纷纷设立自己的慈善组织;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许多知识分子、政治家、工会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等也纷纷成立影响公共政策的各种公益性的游说组织。
慈善组织数量越来越多,就业规模越来越大,对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公益慈善部门逐渐成为英国社会中与政府公共部门、私人企业部门相平行、相独立和相辅相成的民间公益部门。
最近半个世纪,英国的政府公共部门、私人企业部门和民间公益部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际NGO
![国际NGO](https://img.taocdn.com/s3/m/e2ccab6df5335a8102d220eb.png)
(一)国外NGO的分类
1、美国的分类
•
• • • • • • • • • •
(1)文化与休闲 (2)教育与科学研究 (3)卫生 (4)社会服务 (5)环境 (6)发展与住房 (7)法际性活动 (10)宗教活动和组织 (11)商会、专业协会、工会
2、日本的分类
• (1)社会性非营利组织如协会、合作社型组织; 福利型组织;教育、研究、文化组织。 • (2)居民志趣一致的非营利组织如住民型组织 (街道委员会、老人俱乐部等);志趣一致型组 织(同窗会、文化沙龙)。 • (3)产业后援性非营利组织如经济团体型组织; 产业后援外围团体型组织;官民混合产业组织。
政策建议1:改善NGO的法律政策环境
• • • • 制定和出台民间组织基本法 改革有关登记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 尽快落实有关公益捐赠减免税方面的法规政策 健全有关分类管理、监督、评估与审计的法规政 策
政策建议2:加强评估与社会监督
• • • • 社会监督和评估是公益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约束 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接受 社会监督 法治、自律和竞争不能取代广泛的社会监督 建立在科学和公众参与基础上的评估是实现公 益事业社会监督的核心内容
五、NGO特征
1.非政府性
• NGO作为非营利性部门,它不是政府部门或其附属 机构,而是非政府性的组织。其这一特性,使得 它能够独立于政府之外自主为社会服务,还能在 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同 政府平行存在,市场进行公开、公平、平等的竞 争。
2.组织性
• NGO活动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它不是分散的个人 行为。因此,NGO消除了个人行为的单打独斗的缺 陷,为其组织的发展和为社会公众作一些有益的 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NGO的组织性,为规范 NGO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因为是组织性的活动, 其活动目标与活动范围都是引人注目的,这就客 观上形成了社会、法律对NGO的有效监督。
NGO行业调研报告
![NGO行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8441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4.png)
NGO行业调研报告注意:以下为NGO行业调研报告的内容,不包括标题部分。
一、简介NGO(非政府组织)是指由民间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机构,其目标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公共利益。
本报告旨在对NGO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以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二、NGO的背景与定义NGO起源于民间组织,其重要特征是不受政府控制,且不追求经济利益。
NGO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环保、教育、医疗、人权、社会福利等。
在全球范围内,NGO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许多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三、NGO行业的发展现状1. 行业规模:NGO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
据统计,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NGO机构,各国家和地区国内也有大量的NGO组织。
2. 资金来源:NGO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捐赠、企业赞助、政府拨款等多种渠道。
其中,个人捐赠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3. 组织结构:NGO通常采取非营利性组织的形式,拥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
其组织结构包括董事会、管理团队和志愿者等。
四、NGO行业的挑战1. 资金压力:由于NGO不依赖盈利的模式,其资金来源往往不够稳定,面临着资金压力的挑战。
2. 受政治因素影响:NGO行业非常依赖于政府政策和支持,当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对其活动和发展造成限制。
3. 组织管理和监管:由于行业内存在一些不规范的NGO组织,对NGO的管理和监管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五、NGO行业的未来趋势1. 专业化发展:NGO行业将趋向于更加专业化,在特定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2. 国际合作:NGO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形成国际合作网络。
3. 创新与技术发展:NGO将积极探索创新和科技,利用数字化平台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影响力。
六、结论NGO行业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合作,NGO的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关注,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NGO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NGO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e5129a30029bd64783e2c81.png)
英国NGO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英国的慈善组织在英国,官方和大众媒体较少使用“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的术语,而更多的使用传统用语“慈善组织”(Charity Organization),近年来比较通用的是“志愿和社区组织”(V oluntary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一词。
后者和前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或非政府组织除了包括民间公益性组织以外,还包括各种形式的互益性组织,而慈善组织则主要强调公益性的一面。
英国的专家把“慈善组织”定义成为:为了广泛的公共利益而设立,非营利、非政府、从事各种慈善性公益活动的组织。
考虑到“慈善组织”一词在中国一般具有较为狭义的用法,本文多使用“民间公益组织”一词,泛指英国的慈善组织。
英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12-13世纪,英国就出现了约500多家民间志愿性的公益慈善组织。
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关民间公益组织的法规——《慈善法》,该项法规不仅划定了公益慈善组织的范畴,强调了这类组织所具有的公益性、慈善性和民间性等原则,而且提出了政府鼓励和支持民间慈善事业的法定框架,给出了进行各种形式社会募捐以筹措公益资源的法律依据。
这项法规对于英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8世纪以后,伴随英国工业化的进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性的非营利组织:一批成功的工厂主或企业家出于博爱目的纷纷成立慈善组织;市民们基于社区互助与自我服务的目的也纷纷设立自己的慈善组织;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许多知识分子、政治家、工会活动家、社会活动家等也纷纷成立影响公共政策的各种公益性的游说组织。
慈善组织数量越来越多,就业规模越来越大,对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公益慈善部门逐渐成为英国社会中与政府公共部门、私人企业部门相平行、相独立和相辅相成的民间公益部门。
最近半个世纪,英国的政府公共部门、私人企业部门和民间公益部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2c61b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58.png)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比较研究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和前苏联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都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包括社区建设、地方自治、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等区域性公共事务,还包括积极参与国际决策,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
可见,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治理的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及特征关于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国际、国内学术界对此所下定义不尽相同,甚至国际上有不同的称谓或术语,如“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公民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免税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
但是这些不同的概念基本上包含了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这个概念一开始主要指美国社会中那些根据联邦税法获得减免税待遇的特殊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流行,渐渐成为学术界较为通行的一个一般性概念。
美国学者沃夫(Wolf)依据非营利性组织的特征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了界定,他指出非营利组织有五个方面的特征:有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有一个不致令任何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符合这五个特征的组织一般被认为是非营利组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王名博士认为:非营利组织(NO-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邓国胜博士指出: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有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不为任何人牟取私利,组织自身具有合法免税资格和提供捐助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的组织。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我们可以将非营利组织理解为: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
美国 首都地区NGO组织概况(第一部分)
![美国 首都地区NGO组织概况(第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7fe5a1dd49649b6648d74768.png)
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郡NGO组织概况
马里兰州由23个郡和巴尔的摩市组成,该州毗邻首都华盛顿特区,非营利组织非常发达,共1,583家,课题组所在的乔治王子郡共有非营利组织124家。
(一)乔治王子郡概况
(二)乔治王子郡NGO概况
1、乔治王子郡NGO组织分类
(1)、艺术、文化、人文类——目标为拓展儿童、青年和家庭的文化、艺术体验,提升其多元文化意识。
(2)、教育就业类——目标为帮助居民提高创造能力、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拓展就业机会。
(3)、环境保护和美化类。
(4)、健康类——包括人体健康、精神健康和危机干预、疾病控制、药物滥用控制等。
(5)、科研类——包括医学研究、科学技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等。
(6)、公共安全类——包括危机预防及救援、国际国外事务和国家安全等。
(7)、法律类——包括犯罪预防、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
(8)、宗教类。
(9)、娱乐体育类。
(10)、房屋及居所类。
(11)、公民权力和社会活动类。
(12)、公益类——慈善捐助和志愿者、公共和社会利益、
(13)、成员互助类。
提高NGO组织的运营管理能力,加强NGO 组织间的联系、拓展NGO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14)、人道服务类——目标为提供食品、居所、医疗、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保障服务。
2、乔治王子郡NGO组织经费来源
3、乔治王子郡NGO组织运作模式
4、乔治王子郡NGO组织人员设置
(三)优势及不足
1、优势
2、不足。
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7794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1.png)
三、主要活动内容
1、环保宣传:这些组织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网络等,积极宣传环保理 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环保科研:这些组织积极参与环保科研工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环保方 面的技术支持。
3、环保行动:这些组织经常组织各种环保活动,如植树节、环保清洁日等,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4、环保维权:这些组织也积极参与环保维权活动,为公众争取环境权益。
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华发展 状况调研报告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境外公益性民间 组织在华发展的现状
三、境外公益性民间
03 组织在华发展存在的 问题
04 四、对策与建议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华发展日益受到。这些组织 通过各种方式,为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 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组织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仍未得到全面 了解和深入分析。为此,本次演示旨在通过对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华发展状况 的调研,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
四、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因此,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未来,这些组织将更加活跃,发 挥更大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组织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帮助这些组织更好地发展。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与这些组织共同推动中 国环境的改善。
三、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华发 展存在的问题
1、法规与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对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的管理主要依据《外国非政府组织境内活 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 程序繁琐、监管力度不够等。此外,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的专 门政策,缺乏对其发展的全面规划和引导。
国外公益事业概况
![国外公益事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a99ce9266137ee06eef91876.png)
国外公益事业概况国外公益事业概况美国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势头至今依然强劲,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2006年,美国有各类公益基金会7.2477万家,总资产达6147亿美元,比2005年总资产增长11.6%,为公益事业提供资金390亿美元,比2005年的拨款金额增长7.1%。
2007年美国公益基金会继续保持蓬勃发展势头,相对于2006年,总资产增长9%,拨款金额增长10%。
美国公益基金会的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公共事业、艺术文化等领域,2006年这几个领域所占总拨款金额的比重分别为23%、23%、14%、12%,可以说,公益基金会的贡献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美国,基金会分为两种:公共的慈善机构性质的基金会和私人基金会。
对前者,其红利、利息、中间收入、无关宗旨商业活动等不用交所得税。
私人基金会不需要交无关宗旨商业所得税,但是要交消费税,其比例很低,只相当于净投资收益的2%。
而且其前五年的平均慈善支出超过一定数目,这个比例可以减少到1%。
英国英国民间公益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扶贫救济,教育援助,宗教慈善,卫生健康,社会及社区福利,历史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环境保护和生态改善,动物保护及福利,业余体育运动,促进人权与和解,针对无家可归者提供住处,科学研究及普及。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截至2002年底,有近20万家民间公益组织,其中在英国慈善委员会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共18.6万家,它们的总资产额约达700亿英镑;专职人员的总就业规模达50万人,占全英就业人口总量的约百分之三。
英国政府每年提供给民间公益组织的财政资源共约33亿英镑。
其中大约一半来自英国政府的博彩受益。
英国的博彩事业由英国文化部下设的全国博彩运作委员会经营,每年博彩收益的28%通过文化部下设的两个政府基金——新机会基金和社区基金——分配和全国的各级各类民间公益组织。
分配方式主要是通过分设在全国各地的基金分支机构,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竞争性基金分配。
最新国外志愿服务状况
![最新国外志愿服务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1a4f6c1aeefdc8d376ee329c.png)
国外志愿服务状况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现代志愿服务发端于西方,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志愿服务事业遍及世界各地。
一、源于宗教的慈善——国外志愿服务起源与发展志愿服务的精神源于古老的宗教慈善观念,但这不等于有人认为的志愿服务起源于宗教慈善活动。
因为,慈善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慈善行为是人类共有的行为。
英文“慈善”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aritas”,意思是“对他人的爱”或是“对有需求的人或贫困的人行善和慷慨施舍”;另一来源于拉丁语的词“philallthropy”也蕴涵着“对人的爱”。
当慈善针对的是不确定的人群时,就演变成为公益。
而公益和志愿是志愿服务的共生体,是志愿服务的内在特征。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有一句名言:“公益优于私益。
”这种公益思想与现代的志愿精神是相吻合的。
当然,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对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促成现代志愿服务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西方志愿服务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萌芽阶段现代志愿服务兴起于19世纪初。
在工业革命初期,大批英国农民因“圈地运动”失去土地,不得不受资本家的剥削。
工人们的命运极为悲惨,这时,以宗教慈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济贫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1869年,英国牧师亨利·索里召集独立分散的慈善组织在伦敦成立了“组织慈善救济及抑制行乞协会”,后很快改名为“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简称COS)。
1877年,一位曾到英国考察慈善组织协会的美国牧师韩福瑞·哥尔亭,在布法罗(buffalo)组织成立了美国的第一个慈善组织。
(二)发展壮大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50年代,欧洲在慈善组织的基础上诞生了第一批志愿者组织。
当时,由于战争造成的重大破坏和交战国人民之间的敌视,志愿者组织主要是参与国家重建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在这期间,欧美等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志愿服务也逐渐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190亿美元的支出,占GDP5.2%.402574职员, 占非农业就业7.2%,总服务业就业15.3%,公共部门 就业的31.2%。
领域:教育、社会服务、医疗保健。
国外经验
国外实证研究表明:
一、志愿者个人有为他人提供帮助的责任感, 是一种利他的表现。
二、志愿者处于为了提升个人人力资本、社会 资本和其他个人利益的自利的动机。这一点成为 志愿者更多、更持久地提供志愿服务的动力。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概况
1995年5020亿美元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6.9%,8600000职员,非农就业人口7.8%,总服务业 就业16.5%,公共部门就业46.7%. 活动领域:医疗卫生保健、高等教育。67.8%的非 营利组织就业人数都在以上两领域。 特点:动员大批志愿者。49%的美国公众每年利 用业余时间参加非营利慈善活动。志愿活动创造 价值2000亿美元。基金会高度发达。福特、盖茨 等基金会。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
1995年944亿美元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3.9%; 140万职员,占非农就业的4.9%,总服务业就业 11.6%,公共部门就业30.4%。 分类:社团、财团、公法人,1964年《结社法》, 第登记管理进行规定。 特点:收入来源上,64%来自政府。政府财政支 持是德国非营利组织赖以存在的支柱。
美国非营利组织主要类型
学术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医疗保 健机构、专业协会、教会、工会商会、体 育组织、文化娱乐组织、青年组织、老年 公民组织、志愿组织、民间基金会、公益 性团体、慈善机构等。 美国红十字会、洛克非勒基金会、大都 会艺术博物馆、纽约交响乐团、全球救助 合作社、环境保护基金美国商会等都是比 较典型的非营利组织。
日本的非营利组织
1995年,2136亿美元支出,占GDP4.5%,2100000 职员,占非农就业3.5%,总服务业就业13.7%,公共 部门就业39.8%。 领域:医疗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紧急救助、国 际合作。 特色组织:基督教海外医疗协会、难民救助会、 日本国际服务中心等。
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组织
美国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原因
l、民众有广泛的宗教道德精神认同。70%以上的家庭参加 捐赠,1075美元/家,占家庭收入的21%;56%的成年人参 加志愿者服务,共从事199亿小时人次的服务。1993年, 美国政府规定凡做满1400小时义工的青少年,政府每年奖 励其4725美元的奖学金。 2、政府的支持。首先是税收优惠,分为两部分:一是对非 营利组织获得的捐款减免税收,二是向非营利机构捐赠的 机构和个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其次是资金支持,在联邦 政府社会服务方面的支出,50%以上投向非营利组织NGO 提供服务。 3、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政府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界定和 财务监督上。
四、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概述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 英国的非营利组织 德国的非营利组织 日本的非营利组织 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组织
Hale Waihona Puke 国的非营利组织在美国,人们通常把社会上所有的单位、 部门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政府或政府系统的部门; 第二类是如公司、企业等的营利部门; 第三类是非营利部门。指那些不以营利 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也常常称:非政府组 织、公民社会组织、第三部门、志愿组织 或公益组织等。
美国非营利组织功能
一、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如计划生育倡导。 二、支持特定群体或特定地区的利益。如民权运动、消费者 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 三、提供宪法禁止政府从事的服务。如宪法禁止政府介入宗 教事务、干涉新闻自由。 四、监督政府与市场。 五、充当政府与商业部门的中间人。如自然保护协会以商业 部门的低息贷款购买土地。 六、支援国外项目。向国外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福特基金会: “我们在敏感地区受到欢迎恰恰是因为我们不是政府”。 七、满足社会利益多元化的需求,激发人们的公共意识。
英国的非营利组织
1995年,就业人口约150万,非营利组织总体支出 749亿美元,占GDP的6.6%。 领域:教育研究、文化娱乐、社会服务。 特点:对政府资金依赖大,其中1995年占45%; 慈善组织高度发达并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1601《慈善法》世界上最古老沿用至今的非营利 相关法规。 特色社团:非营利科技社团。皇家学会、爱丁堡 皇家学会、科学促进协会、皇家研究所、生物学 协会、工程研究所协会等。
小结:
社会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 步息息相关。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在全球治理舞 台上随处可见。
社会组织并非中国特色。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发 展演变中出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组织与制 度形式。
推荐读物:
王名,《德国非营利组织》,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6年 王名,《日本非营利组织》,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8年 王名,《英国非营利组织》,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