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德国贸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济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不无类似,受美国“不对称合作战略”和“道奇计划”的刺激,日本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飞速崛起。20世纪50年代,处于顶峰时期的日本经济年增长率达到15%-26%之间,60年代达到10%-18%,70年代尽管受石油危机影响,但仍然保持在8%-10%,直到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其经济增速才逐渐滑落到1%-5%之间甚至负增长。而德国也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下迎来了黄金发展的十年,经济实力强势复苏,见图1。
(二)出口导向型经济
德、日、中三国均采取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贸易发展模式,保持了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国际贸易成为三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德国和日本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而中国也于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见图2、图3)。
二战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教训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日本经济创造了奇迹,但其一味追求本国利益的侵入式贸易扩张也引起了各国的不满。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贸易制裁,日本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市场开放措施,赢得产业发展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迫于国际化和自由化的巨大压力,日本不得不放开国内市场。但却选择了循序渐进的分阶段自由化开放策略,根据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分批实行贸易自由化,为其产业向国际化过渡赢得了发展时间。首先,日本政府向产业界进行自由化宣传和普及,并根据其产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产业开放市场的最后期限。其次,日本率先实行原材料进口自由化,并开放与本国产品竞争程度低的产业以及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强的市场。最后,根据各产业的成长情况相继开放市场。自《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发布以后,日本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由1960年4月的40%逐年上升到1965年10月的93%。

二战后德国对外贸易的经验

德国在外贸发展过程中的贸易摩擦与冲突却远远小于同期的日本,主要经验在于与日本侵入式贸易扩张战略不同,德国在其对外贸易扩张中采取了巧妙的贸易策略:
(一)区域化的屏障
德国外贸发展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贸易地理流向以区域性贸易为主,即主要集中于欧盟内部贸易。作为当今欧盟的主要创始国,德国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利用区域内不受限制或较少限制的贸易政策实现其外贸的强劲发展是很明智的选择。通过欧洲统一市场的建立,德国既迅速扩大了其进出口贸易总量又削

弱了美国、日本等区域外大国在西欧市场的地位,可谓一箭双雕。1985年,德国对欧盟内成员国出口的总额已升至67.3%。德国运用其欧盟成员国的身份,巧妙地规避了各国的贸易摩擦,对其对外贸易战略的成功意义重大。
(二)出口的分散性
德国出口的分散性体现在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地区结构上,正是这种出口的分散策略帮助德国避免了林林总总保护主义的冲击,减少了贸易摩擦。
在产品结构上,德国出口的商品分散于汽车、机器、化学品、电器等多个种类,比例均不超过25%。虽然德国整体出口势头强劲,但是其分散出口种类的策略巧妙地避开了各国的贸易壁垒,这点与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的出口商品高度构成集中于重化工业,尤以机电产品为主,以1987年为例,日本机电产品的出口份额达到了出口总额的74%。特别是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后,既省油又廉价的日本汽车热销全球,严重冲击欧美汽车产业,迅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这种赤裸裸的贸易侵占引致了日本与美国和欧洲各国的贸易报复。而作为同期全球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的德国,则低调地避免了这一纷争,其贸易出口总额继续扩大。
在出口地区结构方面,德国尽可能向多目标市场出口。通过分散出口地区,减轻对某一特定国家的贸易盈余,这就不易引起贸易伙伴国家的限制及报复。多数德国公司并不把主要出口国集中在强势的美国市场,而是将贸易重点放在几乎没有贸易壁垒的欧共体内部,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同样在1987年的德国,其出口市场份额的52.7%集中于欧共体内部,美国只占9.5%,日本占2.0%。而日本则奉行“美国一边倒”的出口结构,长期将50%以上的商品销售到美国市场,促使美国带头发动对日本的贸易制裁。
(三)进口的对等性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不仅是全球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进口大国。德国在向一国出口大量商品的同时,也会在这个国家进口相当的商品,德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是:既奖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进入外国市场的同时也开放本国市场。这种进口和出口相互依存的外贸结构亦能平衡两国的国际收支,最大限度的避免贸易摩擦。而日本奉行的却是以出口为主的外贸结构,一方面,他们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大量的商品,另一方面,则在发展中国家大肆搜刮低廉的原材料产品,这种出口方式破坏了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一味的追求本国利益,很容易招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报复。
区域化战略、分散出口、对等进口的贸易策略作为德国对外贸易的隐性优势,帮助德国在其出

口日益增长的条件下避免了各贸易合作伙伴的贸易壁垒,保证了国内出口产业的健康发展。

启示与建议

近年来,由于经济实力的日益崛起以及进出口总额的加速扩张,中国一直是国际上遭遇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从总量上看,图4统计了从1995年1月到2010年1月各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诉讼的案件数量分布比例。在此期间,中国共接到反倾销诉讼786起,其中欧盟、印度、美国是发起案件最主要的国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争端数量也有所上升。同时,除了反倾销调查,我国贸易遭遇的摩擦手段也越来越多,显性的贸易摩擦逐渐演变为隐性的贸易壁垒,如知识产权壁垒、环境制裁、特别保障措施等日趋增加。
同时,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国际收支持续保持顺差以及巨额外汇储备的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汇率制裁的旗号,大肆渲染所谓的“人民币汇率操纵论”和“中美不公平贸易论”,迫使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也甚嚣尘上。
日德两国昨天曾面临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当前所遭遇的贸易困境,而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在这一点上是幸运的。应对贸易困境,既看到了成功的经验,也看到了失败的教训。然而,必须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出真正适合中国的发展之路。
(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与经济发展初期的日本类似,我国的大部分产业仍然处在国际产业链条的较低端,技术含量不足,产品附加值低,金融危机来临时,国内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商品的低价竞销既不能赚取较多的商业利润,又极易引发各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日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较好地避开了传统贸易壁垒,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得了主导权。借鉴德日经验,中国也应利用要素禀赋优势,认真研究经济发展现状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支柱行业,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通过政策优惠、产业扶植的方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降低产品可替代性,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二)灵活运用贸易政策实现“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
德国之所以面临较少贸易摩擦,得益于分散效应与对等效应的巧妙应用。作为具有典型外向型经济特征的中国,其产品出口较多的集中在发达国家,在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亦占有较大比重,出口市场和出口结构的相对单一自然容易吸引进口国的注意,从而实施贸易制裁。在商品出口中尽量分散出口市场和出口

结构,采取“产品多元化”战略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对于缓和传统型贸易壁垒意义重大。
(三)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德国和日本的经验表明,良好的区域经济合作既可以有效地避免贸易壁垒的冲击,又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汇率升值的压力。中国也应在外贸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优势,扩大合作的范围,在全球视野开展多边、双边和区域经济谈判。并在谈判过程中,主动争取规则的制定权,提高中国在区域内部的影响力,在规避贸易壁垒的同时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