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合集下载

初中艺术课程课程标准教材

初中艺术课程课程标准教材

初中艺术课程课程标准教材初中艺术课程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课程,其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编写的。

该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途径。

根据该课程标准,初中艺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 感受与欣赏: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作品,感受其中的美感和表现力,培养审美的意识和能力。

2. 表现与实践: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创作和表演等形式,掌握一定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探索与发现:学生能够通过探究和实验等方式,了解艺术的基本要素和表现规律,探索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4. 融合与运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在教材方面,初中艺术课程教材的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1.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3. 强化实践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

4. 突出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注重教材的拓展性和开放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总之,初中艺术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美育课程,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说明(社会版)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从1998年开始酝酿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颁布,为了与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沟通,现将就有关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作简要的说明。

一、新《标准》是怎样的一个文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标准》是有关音乐课程建设的文件,它表达了政府对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学科的定位、性质、目标、内容与要求,并针对课程实施中重要问题提出了意见。

《标准》是音乐教材编写、音乐教学及其评估的基本依据,因此,《标准》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纲领性的一个文本。

二、《标准》主要的内容有哪些?《标准》是由市教委教学研究室,汇集了从事本市音乐教育方面研究的高校教师、市区教研员、中小学教师中的精英,历尽四年的时间,反复调研、查阅并吸纳国内外学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形成的。

编制组对该文本进行了几十次的修订,并通过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审查。

《标准》的框架结构由五大部分组成:一是导言、二是课程目标、三是课程设置、四是内容与要求、五是实施建议,每一部分由若干条目组成。

课程目标有总目标与阶段目标两个条目。

内容与要求中分三个阶段:小学阶段(一至二年级)与(三至五年级),初中阶段有(六至七年级),每阶段分别按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表述,同时提供探究型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和内容示例。

上述课程内容的设计是为全体学生及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大地空间和有选择地学习音乐而设置的。

实施意见有教材编写、教学建议、学习训练、评价意见和保障措施五个条目组成。

这里重点谈一下导言部分的课程定位。

导言部分有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设计思路三个方面内容,它较科学、准确地对音乐课程的性质、功能进行了阐述,其依据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同上)。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

---------------------------------------------------------------最新资料推荐------------------------------------------------------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要求,尤其强调学生通过实践与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和能力,强调从综合审美的角度实现多元智能的开发,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艺术学习领域课程就是为适应上述需求而设置的,它以艺术课程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以审美体验和创作设计为基本途径,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与健康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综合素养。

基础性和实践性是艺术学习领域课程的重要特征。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合分一体的整体设计,既强调艺术学习领域内相关课程间的整合,又强调本领域课程与人文、科学和技术等其他学习领域的整合。

艺术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各领域课程相辅相成,共同落实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要求,实现上海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小学的艺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整体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1 / 17本学习领域课程由分科的《音乐》 (含《唱游》 ) 、《美术》和综合的《艺术》三门课程组成,本指导纲要要对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中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的编订与实施提供原则性指导。

2、课程理念 (1) 提高艺术素养,塑造健全人格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感知、艺术实践、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过程,全面提高艺术素养。

要重视创设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活动,在实践、体验、领悟等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对艺术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是一门富有魅力的艺术,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音乐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具体来说,音乐课程应该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欣赏音乐作品、参与音乐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时,音乐课程还应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他们在音乐艺术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其次,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应该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方面。

具体来说,音乐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乐理知识、音乐史等内容;音乐欣赏包括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音乐表演则是通过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校还应该为音乐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如音乐教室、乐器设备、音乐图书等,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的来说,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对音乐教育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

通过对音乐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可以更好地指导学校和教师的音乐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信在相关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学艺术教材 教学大纲

中学艺术教材  教学大纲

《中学艺术教材》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学艺术教材(英文):Art Material of Middle School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0630092周学时:2 总学时:16 学分:1分先修课程: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开设专业:音乐学(师范)三、课程简介本课程为音乐学(师范)专业实践体验类限定选修课。

由于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体系从八年级到高三取消了音乐课程,而以艺术综合课程代之,因此本专业在中学师资培养方面,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艺术整个中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材和艺术课程教材的有关内容,以增强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性。

从广义上看,音乐课程教材和艺术课程教材都属于艺术教材。

因此本课程主要按照现行上海市中学课程教材的实际内容设计,主要进行教材分析与教学指导。

该课程也是本专业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宽泛的艺术视野与艺术素质。

四、课程目标1.熟悉上海市中学艺术、音乐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对音乐课程和艺术综合课程教学产生兴趣并打下一定执教的基础。

2.对中学音乐和艺术课程教材中的有关作品做细致的研究,并探讨在中学课堂中的教法;同时拓宽视野,探索艺术文化,丰富个人的艺术综合素养,为成为复合型艺术教学人才奠定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章中学音乐和艺术教材的总体介绍1. 课时数:22.教学内容(1)各版本初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编写思路(2)不同版本初高中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板块架构(3)不同版本初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内容特色(4)不同版本初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教学建议3.学生学习任务(1)了解各版本初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编写思路(4)了解各版本初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板块架构(5)了解各版本初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内容特色(4)理解各版本初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教学建议4.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视频、音频的播放(2)问题切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5. 课外学习要求第二章六年级音乐教材解读1. 课时数:22.教学内容(1)部分版本六年级音乐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分析(2)部分版本六年级音乐教材作品分析(3)部分版本六年级音乐教材教法建议(针对作品)(4)六年级教材教学案例分析(视频及文字案例)4.学生学习任务(1)了解部分版本六年级音乐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部分版本六年级艺术教材中的各个作品(3)掌握部分版本六年级音乐教材的教学方法(4)参与六年级教材教学的课堂模拟4.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视频、音频的播放(2)问题切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观摩初中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片断(视频)(4)当堂模拟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实施5. 课外学习要求设计一份六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并进行试讲第三章七年级音乐教材解读1. 课时数:22.教学内容(1)部分版本七年级音乐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分析(2)部分版本七年级音乐教材作品分析(3)部分版本七年级音乐教材教法建议(针对作品)(4)七年级教材教学案例分析(视频及文字案例)5.学生学习任务(1)了解部分版本七年级音乐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部分版本七年级艺术教材中的各个作品(3)掌握部分版本七年级音乐教材的教学方法(4)参与七年级教材教学的课堂模拟4.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视频、音频的播放(2)问题切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观摩初中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片断(视频)(4)当堂模拟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实施5. 课外学习要求设计一份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并进行试讲第四章八年级音乐教材解读1. 课时数:22.教学内容(1)部分版本八年级音乐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分析(2)部分版本八年级音乐教材作品分析(3)部分版本八年级音乐教材教法建议(针对作品)(4)八年级教材教学案例分析(视频及文字案例)6.学生学习任务(1)了解部分版本八年级音乐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部分版本八年级艺术教材中的各个作品(3)掌握部分版本八年级音乐教材的教学方法(4)参与八年级音乐教材教学的课堂模拟4.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视频、音频的播放(2)问题切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观摩初中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片断(视频)(4)当堂模拟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实施5. 课外学习要求设计一份八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并进行试讲第五章九年级音乐教材解读1. 课时数:22.教学内容(1)部分版本九年级音乐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分析(2)部分版本九年级音乐教材作品分析(3)部分版本九年级音乐教材教法建议(针对作品)(4)九年级教材教学案例分析(视频及文字案例)7.学生学习任务(1)了解部分版本九年级音乐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部分版本九年级艺术教材中的各个作品(3)掌握部分版本九年级音乐教材的教学方法(4)参与九年级音乐教材教学的课堂模拟4.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视频、音频的播放(2)问题切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观摩初中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片断(视频)(4)当堂模拟音乐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实施5. 课外学习要求设计一份九年级音乐教学设计,并进行试讲第六章八年级艺术教材解读1. 课时数:22.教学内容(1)八年级艺术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八年级艺术教材作品分析(6)八年级艺术教材教法建议(4)八年级艺术教材教学案例分析(视频及文字案例)8.学生学习任务(1)了解八年级艺术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八年级艺术教材中的各个艺术作品(3)掌握八年级艺术教材的教学方法(4)参与八年级教材教法的的课堂模拟4.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视频、音频的播放(2)问题切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观摩初中艺术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片断(视频)(4)当堂模拟初中艺术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实施5. 课外学习要求设计一份八年级艺术教材教学设计,并进行试讲第七章九年级艺术教材解读1. 课时数:22.教学内容(1)九年级艺术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九年级艺术教材作品分析(7)九年级艺术教材教法建议(4)九年级艺术教材教学案例分析(视频及文字案例)9.学生学习任务(1)了解九年级艺术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九年级艺术教材中的各个艺术作品(3)掌握九年级艺术教材的教学方法(4)参与九年级教材教法的的课堂模拟4.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视频、音频的播放(2)问题切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观摩初中艺术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片断(视频)(4)当堂模拟初中艺术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实施5. 课外学习要求设计一份九年级艺术教材教学设计,并进行试讲第八章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解读1. 课时数:22.教学内容(1)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作品分析(8)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教法建议(4)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教学案例分析(视频及文字案例)10.学生学习任务(1)了解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各单元教学目标(2)准确把握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中的各个艺术作品(3)掌握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的教学方法(4)参与部分版本高中音乐及艺术教材教法的的课堂模拟4.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视频、音频的播放(2)问题切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3)观摩高中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片断(视频)(4)当堂模拟高中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教学实施5. 课外学习要求设计一份高中教材内容的教学设计,并进行试讲六、修读要求课程学习应遵守纪律,课堂内外学习应达到教学目标所规定的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资料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资料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资料一、课程性质美术课程是上海市全日制中小学学科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学科。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建立与美术素质相适应的课程文化价值观,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习惯,提升综合素养,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美术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文化与生活,注重技能表现与审美意识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弘扬民族文化,拓展国际视野美术课程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同时也要和欣赏不同民族和地区的艺术,拓展国际视野。

3、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课程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美术课程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美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美术与文化、生活的;(2)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绘画、手工制作和欣赏能力;(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和态度,形成初步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4)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分阶段目标(1)小学阶段目标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本文初步了解美术与生活的,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本文学习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制作能力;本文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和态度,形成初步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

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

《上海市中学艺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走进艺术咏歌生命(社会版)今年新学期开学伊始,上海中小学教育历史上第一个艺术类综合性课程标准——《上海中学艺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

在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在上海市中学艺术教师、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相关学科的专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数年的酝酿、调研、撰写、修改,这一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终于完成。

《标准》也将成为本市中学艺术课程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的依据。

长久以来,音乐课、美术课是中小学艺术教育基础课程,是中小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艺术分科课程是中小学艺术课程的主要课程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文化艺术视野的不断拓展,以及艺术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的整体素养的价值日益凸现,人们期待艺术教育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继续保持与发展音乐、美术课程的优势的同时,上海市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从构建新的艺术课程结构入手,设计出从基础分科到综合拓展的12年一贯合分一体的艺术课程系统:一年级至七年级,设置分科的《音乐》学科(一、二年级《唱游》,三至七年级《音乐》)和《美术》学科;八至十二年级设置综合的《艺术》学科,充分发挥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各自的优势。

为什么要构建新的艺术课程系统?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学生艺术文化素养将得到哪些方面的提高?学生艺术学习方式将会产生何种变化?教师教学观念会产生何种变化?为了使学生、教师、家长更好地了解新课标,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在此市教委教研室对中学艺术课程标准作必要的说明。

一、亲近艺术提高素养面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素养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全面提高,是全社会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而加强艺术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作为人类的文明的结晶、人类文化的载体、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其育人价值已越来越得到确认。

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教材分析

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教材分析

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教材分析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教材分析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课程设置方案,上海市初中八、九年级设置艺术课程。

根据目前师资的实际任教能力与学生的学力水平,艺术课分为两部分,即以音乐为切入的艺术课及以美术为切入的艺术课。

现就以音乐为切入的艺术课作一些介绍。

一、八、九年级艺术(音乐)教材框架1、以艺术的本质特征为主线艺术课必须要有艺术的理论支撑。

艺术有哪些本质特征,艺术源于社会生活、生活的沃土孕育了艺术花朵、大自然给予艺术以创作的灵感、艺术家创造性的劳动赋予艺术新的生命、艺术丰富的表现语汇、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艺术的各种风格流派等等,以这些艺术的特性为主线,能反映艺术的真实,凸现艺术的特质。

2、以人文主题构建块面内容虽然艺术课要反映艺术的本质特征,但不能让初中生以理性的方式去接受艺术。

因此在块面内容的设置上是以人文主题或艺术文化主题进行架构。

艺术(音乐)教材承袭了1--7年级的音乐教材的体例,把艺术与社会、艺术与自然、艺术与人、艺术与生活等组成一个个范例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艺术。

3、以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以音乐作品和艺术作品构建内容,旨在使教材不以理论的方式呈现内容,由此能使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验、欣赏、表现、创造、探索等过程中学习艺术,以感性认识为切入点,从而提升对艺术的认知水平。

4、以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为最终目标正确的审美观是艺术观的根本,是人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首先是喜欢艺术、爱艺术;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的知识与技能;还应学会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剖析、探究等方法。

二、教材结构教材共四册。

每一册两个单元,每单元2--4课。

每一课分三个块面第?课音乐长廊----听赏、歌唱艺术天地----舞蹈、戏曲等创造与拓展----本课内容的拓宽、各种形式的创造活动提供选择性学习内容、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展示与论坛(相当于单元练习)的内容要求:1、展示阶段学习成果2、研究性学习的课题3、分层教学的衡量标准4、单元评价的依据三、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1、渗透学科德育在学科教学中以德育为核心,是每门学科都必须贯彻的指导思想。

艺术课程标准2022

艺术课程标准2022

艺术课程标准2022
1、课程性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

2、课程理念: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

3、课程目标:艺术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

4、课程内容: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

一、二年级开设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开设音乐、美术,融入舞蹈、戏剧、影视;八、九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每名学生至少选择2项学习。

5、课程实施:教师要深入理解艺术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学习经验,设计并实施教学。

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养立意;重视知识内在关联,加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善用多种媒材,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上海高中艺术课程简论

上海高中艺术课程简论

上海高中艺术课程简论岳亚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第17号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谈到的课程目标是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在道德内涵方面有修养的健全的人。

上海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受教育部的委托,在艺术课程改革方面不遗余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和教材,在全国做出了现行表率的作用。

一、上海市高中艺术学科教学基本目标的宏观性艺术是人类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产生,是人类精神层面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生活,同时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学习艺术课程,绝对不是仅仅以训练学生艺术技能技巧为目的,而是培养学生理解艺术、欣赏艺术的感知能力。

《上海市高中艺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本》(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把整个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艺术风格、艺术体验和艺术创作,把所以艺术门类做一个宏观性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指明了艺术课程内容教学围绕这五个板块展开。

“基本要求”的知识水平为知道、理解、运用,技能水平为学会和表现。

第一个板块是艺术形式的学习,引领学生知道具体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并能运用其中的某些艺术手段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第二个板块是艺术内容的学习,艺术内容是艺术的内核和本质体现,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感受艺术、体会艺术魅力,理解艺术是生活的来源。

第三个板块是艺术风格的学习,艺术风格具体表现为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艺术的差别,并让学生理解到不同艺术风格所代表的地区或民族文化。

第四个板块是艺术体验的学习,艺术的体验是学生感悟艺术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理解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不同的表现力。

第五个板块是艺术创作的学习,通过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达到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创作手法。

这五个板块并不是独立存在,它是相互关联的,通过艺术形式、艺术内容、艺术风格的了解,心理上的艺术体验,实践过程中的艺术创作,让学生们宏观把握艺术、感受艺术,进而达到德育要求。

艺术课程标准要点

艺术课程标准要点

艺术课程标准要点
艺术课程标准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审美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强调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注重艺术实践:艺术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体验,
强调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3.突出人文素养:艺术课程标准强调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人
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关注学科融合:艺术课程标准注重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强
调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文化素养。

5.强化评价改革:艺术课程标准注重评价的改革和创新,强调评
价的过程性和多元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

具体来说,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

同时,在课程实施中,注重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重视艺术体验和突出课程综合等理念。

总之,艺术课程标准强调审美教育、人文素养、学科融合和评价改革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

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

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旨在明确音乐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导,为学生学习提供规范。

本文将对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首先,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了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一总体目标的指导下,音乐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其次,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了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音乐素养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在音乐表演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表演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声乐和器乐表演;在音乐创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和想法。

此外,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还明确了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创造力,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学,如听音乐、唱歌、演奏乐器、音乐游戏等,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还对音乐教育的评价和考核进行了明确。

要求学校建立科学的音乐考核制度,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全面评价,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规范。

希望全市各学校和教师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音乐课程标准,努力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初中艺术教案

上海初中艺术教案

上海初中艺术教案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特别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对艺术教育的需求与期望更高。

本教案旨在结合上海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科学的艺术课程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

2.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3. 强化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水平。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艺术欣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门类的欣赏。

2. 艺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创作。

3. 艺术理论:包括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等相关知识。

4. 艺术活动:包括校内外艺术比赛、展览、演出等活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使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艺术技能水平。

4. 鉴赏法: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5. 创作法:学生通过创作,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

2. 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艺术学习成果,包括艺术技能水平、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创造力等。

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艺术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激励能力。

教学计划:1. 学期初:制定本学期艺术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学期中: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定期检查教学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学期末:进行学期艺术教学总结,对学生的艺术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以上是本教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上海初中艺术教育有所贡献。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一,导言1.课程定位中小学美术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程.在艺术学习领域中,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小学美术课程具有如下特征:(1)视觉性美术学习中的欣赏与创造活动都通过视觉来实现.美术课程通过各种图形,视觉图像的刻画,暗示,诱导,使学生产生艺术的体验和联想,完成感受,理解,表现等美术活动,表达思想情感,进行情感沟通.(2)审美性美术学习的核心是体验和感悟视觉形象中美的因素.美术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感官的愉悦与情操的陶冶相互浸润,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3)创造性美术学习重视运用形象,空间,直觉,想象,情感等进行创造活动.美术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4)实践性美术学习重视眼,脑,手协调并用的艺术实践活动.美术课程通过策划,设计,制作以及对多种工具材料的感知,应用,使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构建新的实践能力结构.2.课程理念(1)陶冶学生审美情操,不断提高美术素养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要重视培养学生观赏美术作品的爱好和习惯,指导学生欣赏传统和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美化生活和保护自然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美术素养.(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注重选择,多元发展美术课程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赏","练习","评述"等各种美术活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造型方法和实践途径学习美术.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多元需要,支持学生联系各自特点和兴趣开展学习,从有利于自主选择来设计课程,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3)拓展视野,在文化情景中认识和学习美术美术课程要重视学习和传承祖国民族与民间优秀美术传统,了解和尊重世界美术成就,在多元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突出美术课程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4)加强体验感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美术课程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展体验感悟渠道,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把各种美术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人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在美术学习各环节中注意营造艺术学习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美术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5)倡导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美术课程要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要注意加强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激励性.即要体现学生对美术学习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习收获;要实行日常课堂学习,作业练习,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多级多维激励性评价手段,发展学生的美术兴趣和个性特长.3.设计思路(1)美术课程的设计思路美术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部分组成.美术课程内容由若干学习模块组成,各学习模块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活动建议具体展开.●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是使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健康的美术审美观念与情趣,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修课程.拓展型课程:是发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美术的某些专长奠定基础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探究型课程:是学生自主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针对美术某一领域的问题进行更深入地学习,研究,从而获得并应用新的知识,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探究型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习模块基础型课程的学习模块由"表现与应用","欣赏与评议"两部分组成.拓展型课程的学习模块由"平面造型","立体造型","设计艺术","电脑美术","摄影艺术"等部分组成.探究型课程仅提供参考内容.●内容与要求根据三个阶段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与编制,针对学习模块落实教学目标.●活动建议主要从研究性学习,美术与社会及生活的融合,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方面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2)美术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是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学习领域课程指导纲要》编制,分为导言,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与要求,实施意见五大部分.导言明确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表述课程的特征,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整个阶段划分为一至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至七年级三个阶段,分别提出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又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表述.课程设置对具体的设置年级和课时安排提出要求和建议.内容与要求包含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部分.根据课程目标提出具体内容与要求,分三个阶段分别设计.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基本法则,能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美术要素构成规律进行美术欣赏和创作等学习活动,有创意性地表现学习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形成设计与创作的初步能力,美化环境与生活.(2)过程与方法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在活动中既善于向教师和同学学习,又能进行独立的创新活动,掌握美术表现,设计,创作,欣赏,评价等基本方法,了解审美过程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学习美术的兴趣,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能运用美术手段传递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受,能融人集体的美术活动,与人合作交流,分享美术成果.2.阶段目标目标年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至二年级体验与认识几种常见的美术工具,材料的不同性能,效果【知识与技能】维度知道中外若干最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联系生活,尝试进行粗浅的造型表现,表达对事物的感受知道欣赏和评议美术作品的方法愉快,积极地参与以造型游戏为表现形式的美术活动,在活动与合作中感受造型创作的乐趣能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自然物和艺术品三至五年级知道美术基本要素的构成规律,能运用简单的造型手段了解若干著名的中外传统及现代经典的美术作品基本能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结合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造型表现,设计与创造【知识与技能】维度懂得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方法热情主动地参与造型表现的美术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逐渐形成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具有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六至七年级懂得美术造型要素的一般构成规律,掌握适用的造型手段知道中外美术史上主要的流派能用美术词汇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审美感受选用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和表现手段,在造型表现,设计与创造中较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掌握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方法积极自主地参与各种类型的美术活动形成积极高雅的审美情感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了解多元文化现象三,课程设置1.阶段设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至二年级,第二阶段为三至五年级,第三阶段为六至七年级.2.课时安排一至七年级的总课时为442节,第一阶段课时数为136节,第二阶段课时数为238节,第三阶段课时数为68节.一至五年级每课时以35分钟计;六至七年级每课时以40分钟计.课堂教学既可以一课时安排,也可以两课时连续安排.每学年以34周计.上述一至七年级的总课时,是供学校安排基础型课程内容的时间.自主拓展和探究学习活动的课时,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另行安排.四,内容与要求1.小学阶段(一至二年级)内容与要求基础型课程部分(1)学习模块表现与应用体验与认识各种美术工具,材料和造型的观察方法,在生动活泼的造型游戏中,用简单的造型语言表现常见的事物,有趣的学习生活,激发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欣赏与评议培养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形成对美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2)内容与要求要求和建议学习模块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表现与应用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几何图形组合变化等简单的美术造型游戏认识各种颜色,初步感受色彩的表现力在观察的基础上,有创意地制作简单的平面与立体造型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引导学生采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的方式,开展造型游戏.注意让学生体验过程的愉悦,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指导学生使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和初步造型手段进行多种形式的色彩游戏教师可先示范,再让学生尝试采用撕,剪,折,粘等手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纸造型指导学生在对一些造型进行观察后,再使用彩泥,造型土等材料,采用揉,团,搓,压,捏等手法尝试制作小物品可介绍一些常见的美术媒材和现成的造型物品,让学生交流对美术媒材不同效果和造型,装饰的感受;也可以运用一些信息技术反映造型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造型实践活动欣赏与评议欣赏植物及动物的形态,色彩欣赏各种儿童美术作品与自己的作品,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了解传统的民族民间美术接触中外美术作品接触艺术设计作品教师要注意营造色彩斑斓的美术学习氛围来设计好第一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美术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观看一定量的儿童美术作品,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述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组织学生展示和观赏各自的玩具,文具等物品,在分享中交流对造型,色彩,材质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观赏传统的民族民间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美术作品风格的丰富性组织学生在观赏若干典型,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的图像,图片,画册课堂的组织形式要注意多样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并参与交流拓展型课程部分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平面造型掌握铅笔,油画棒与彩色水笔,水彩画颜料等多种工具,材料的性能,合理组织画面,丰富想象,能表现各种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尝试简单的电脑绘画游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性能,组织讨论,交流如何表现适合的对象让学生在观赏富有想象力的儿童画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工具,材料进行平面造型实践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电脑绘画活动立体造型运用造型土,橡皮泥等材料,设计制作小型的生动感人的泥塑作品接触陶土艺术,观赏优秀陶艺作品,尝试制作简单的陶土作品组织学生观赏一些成人与儿童的泥塑或陶艺小品,了解这些小品的创作过程,并鼓励学生表现一些诸如自己或父母的生肖动物象征意义的立体造型,并进行交流展示探究型课程部分项目举例活动设计建议寻找合适的材料美化生活环境结合课本内容,尝试设计人物造型和场景美化布置各种活动场地教师应启发学生发现,利用身边废旧物品和材料,组织一些讨论,交流如何美化教室等设想,并合作实践,进行方案评议让学生自己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设计和制作如面具,头饰等,结合一定场景,组织表演活动结合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利用一定意义的美术作品营造环境氛围,并介绍自己的设计思想在教室或其他教学活动场地的一定范围内,对所见的美术现象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讨论等形式开展评述,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运用"看看,想想,试试,说说,玩玩"等,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归纳问题,进行交流2.小学阶段(三至五年级)内容与要求基础型课程部分(1)学习模块表现与应用选用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用简洁的造型语言大胆地表现常见的事物,愉快的学习与生活,传递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愿望.初步形成设计,美化物品的基本能力.欣赏与评议养成欣赏自然美,艺术美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对美术作品的辨识和审美能力,能运用简单的美术词汇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2)内容与要求要求和建议学习模块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表现与应用了解造型基本规律,进行简单的造型练习,懂得组织画面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色彩对比,调和知识,了解色彩的表现作用设计制作简单的平面与立体的造型,形成设计,美化物品的初步能力了解中国画所需的工具,材料及性能,尝试画中国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表现与应用,在"看,想,议,画,评,玩"中,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设计教学活动,要抓住重点内容展开,要求有层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地进行表现,尤其要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要注意健康,积极,有童趣注意组织学生用铅笔,油画棒,水彩画颜料等多种工具,材料描绘各种形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可指导学生运用配色的基本规律来设计制作简单的彩色图案,设计各种标志,贺卡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并组织交流对立体造型,可指导学生用彩泥,造型土等材料制作民间玩具和动物造型,或用不同方法有创意地设计制作各种纸造型注意让学生在用纸张,木材等多种材料和现成物品设计,制作,装饰各种物品或人物形象时,了解不同美术媒材的不同效果组织学生在观赏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方法,描绘自己喜欢的民间玩具和动物等造型,并感受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欣赏与评议欣赏不同地域的自然美了解中外代表性画家的作品,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了解艺术设计作品接触建筑艺术作品了解祖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让学生欣赏反映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美术作品,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美术馆,博物馆的作品,开展欣赏活动让学生选择美术课本中最喜欢的作品,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组织勾通交流的活动可组织一些观赏活动,如观赏校园,社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商品标志,封面,招贴等艺术设计作品,让学生了解设计构思与装饰手法指导学生观赏民族传统优秀绘画作品时,可结合表现上海等专题内容进行拓展型课程部分要求和建议学习模块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平面造型初步掌握某一画种工具,材料的性能和基本技法.能合理组织画面构图,造型生动,想象丰富,能完整地表现各种形象学会简单的电脑绘画方法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有基础和感兴趣的画种,按画种小组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注意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比较与归纳,了解不同画种的特点,运用合适的工具,材料表现该画种的方法技能立体造型能运用造型土,黏土等材料,采用多种手法设计制作雕塑小品了解陶艺,学习制陶工艺的基本技能,有创意地设计陶土日用小器皿注意设计活动时给学生一定的台阶,先模仿制作,然后指导学生有创意地设计制作设计艺术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创作和制作理解生活中有关设计的实际问题选择生活中典型的设计个案,让学生通过讨论加强理解;可确立一个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设计活动探究型课程部分项目举例活动设计建议探究美术各门类的艺术形式特征设计,制作宣传资料完成一项环境设计项目设计,制作毕业纪念册分小组收集各种画册,图片,结合参观美术馆等活动,指导学生对各种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寻找中国画,油画,动漫画,版画,雕塑,建筑,设计等美术各门类的艺术特点,总结认识上的收获,进行成果交流指导学生白行组成小组,为学校或社区编写有主题的,图文结合的宣传资料,并进行集中展示,开展相互的评述,以共同提高组织学生按小组集体研究,创作设计一个学校绿化环境改建方案,并绘制平面与效果图,组织相应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摄影,电脑绘画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制作形式多样的毕业纪念册,进行交流从自己的设计中寻找存在的问题,生成一定的课题进行探究教师可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启发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善于不断调整美术设计的草案,从中归并出若干可能解决的研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法,有不足的方面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总结,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3.初中阶段(六至七年级)内容与要求基础型课程部分(1)学习模块表现与应用选用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用简练的造型语言创造性地表现常见的事物和丰富的学习生活,传递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形成设计,美化物品的基本能力.欣赏与评议主动亲近自然美和艺术美,形成对美术作品的辨识和审美的基本能力,运用美术词汇表达和交流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2)内容与要求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表现与应用运用美术造型要素的构成规律,有创意地进行造型理解写生色彩的基本规律,了解色彩的表现性知道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形式,形成设计与美化物品的基本能力了解中国画所需的工具,材料及性能,知道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力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抓住特征,先使用单一材料媒介,后综合使用几种材料媒介,进行静物,风景,人物的写生和创意性临摹,描绘各种形象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多种手法,选用合适的材料,工具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漫画和卡通形象,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时尚观可以设计以下一些活动,但教师要注意分层指导,及时激励,使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和发展.如:运用色彩规律进行色彩构成练习使用纸张,造型土等材料,采用各种手法设计制作实用晶,小型雕塑作品有创意地制作平面与立体的纸造型制作民间玩具和动物彩泥与陶泥造型利用彩色纸,板材等多种材料以及画报,挂历,包装盒,塑料瓶等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形象和模型在进行中国山水画,人物画的练习前,可通过集体讨论,教师归纳,指导学生了解特点,理解中国画笔墨情趣,用彩墨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要指导学生注意先选择简单的对象,由简入繁,逐渐领悟欣赏与评议欣赏四季及不同区域的自然美了解中外主要艺术流派,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看法欣赏,设计艺术作品欣赏各种建筑艺术了解祖国传统的造型艺术可运用绘画,摄影,影视等不同的艺术表现资料,让学生了解,归纳四季风光的主要特征,引发对自然美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选择某一种容易辨析的美术流派的美术作品,供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撰写简短的评论文章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博物馆,分专题或综合地开展欣赏活动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欣赏产品造型,包装,服装,环境等设计艺术作品,理解设计构思与装饰手法欣赏古今中外优秀建筑作品,观赏民族传统优秀的雕塑,陶瓷等造型作品,可考虑除课堂教学外,组织学生在实地选择实物进行观赏拓展型课程部分内容与要求活动建议平面造型掌握某一画种工具,材料的性能和基本技法.能合理组织画面构图,造型生动,想象丰富,有创意地表现各种形象指导学生较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某一画种的特点;对具体学生指导,要注意引导其集中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对象立体造型运用造型土,黏土,石膏等材料,采用各种手法设计制作造型生动的雕塑作品学会制陶工艺的基本技能,创作设计陶土艺术造型作品,具有对陶土艺术的欣赏能力指导学生在一定场景下逐步熟悉构思,选材,设计,制作等工艺流程对学生造型活动的指导,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发展形象思维设计艺术掌握设计的基础知识,形成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创造性制作能解决艺术设计中的小问题可让学生先从学习和生活用品中所存在的问题人手开展设计活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选择现实社会与环境设计中较典型的问题组织讨论,开展设计活动电脑美术掌握计算机图像处理和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完成具有一定创意的海报招贴,网页设计,效果图等电脑美术作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活动的目标和主题,要加强分层指导摄影艺术掌握照相机的操作方法,应用现代影像技术表达自己的创意.用照相机拍摄带有主题的人像和人物活动的作品。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

—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文件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沪教委规〔2019〕11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市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 印发《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教育局、文化旅游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府办规〔2019〕10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学校艺术工作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市教委会同市文化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等部门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2019年12月31日— 2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署的“学校美育发展备忘录”要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府办规〔2019〕10号)、《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市中小学校艺术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总体要求)本市各中小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

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部署和要求,发挥市、区两级艺术教育委员会作用,用好文教结合平台优势,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建立大中小学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艺术项目布局,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

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署的“学校美育发展备忘录”要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体育艺术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府办规〔2019〕10号)、《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市中小学校艺术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总体要求)本市各中小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

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部署和要求,发挥市、区两级艺术教育委员会作用,用好文教结合平台优势,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建立大中小学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艺术项目布局,推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结合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育,推进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提升中小学生艺术人文素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章全面提升中小学校艺术工作水平第四条(教育教学)本市各中小学要持续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

美育课程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与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

挖掘美育特色资源,丰富学校美育课程内容。

加强美育学科研究水平,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课程研究,推出一批优质美育课程并增加其覆盖面。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美育课程资源建设,推动学校美育课程资源的整体优化。

第五条(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市将继续加强市级高水平学生艺术团联盟建设,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各中小学要加强以“三团一队”(合唱团、舞蹈团、美术文学社团和乐队)为主的学生艺术社团、兴趣小组建设,建立艺术实践制度,科学制定艺术实践计划,组织学生利用放学后、双休日及寒暑假等时间参加艺术实践,为有艺术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提升艺术水平创造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知识与技能
◆能通过“艺术范例”的 学习,解读艺术作品的历 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了 解艺术知识以及相关作品 的风格、流派、思潮的常 识。 ◆结合范例教学主题,积 极参与艺术表现、创作等 实践活动。 ◆通过信息技术与艺术课 程的整合,学会搜集、处 理、应用各类艺术信息的 技术,并能运用该技术开 展艺术活动,表现自己的 个性和情感,并与他人进 行交流。
艺术知识与技能
◆ 具有参与不同门类艺 术实践的经历,学习音 乐、舞蹈、戏剧、绘画、 雕塑、摄影等艺术的基 本技能 ◆ 通过艺术实践活动, 懂得均衡、对称、比例、 节奏等主要艺术规律 ◆ 学习艺术分类的基本 知识 ◆ 能够初步运用现在信 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活 动
过程与方法
◆ 通过体验与感悟、用 比较与分析的方法,发 现、探究在同一主题下 各门艺术的基本特征 ◆启动听觉、视觉、动 觉等感觉系统,投入综 合性的艺术表现、欣赏、 创作活动 ◆ 通过多种传播媒介, 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加以整理、分析与研究, 拓宽艺术学习途径 ◆ 组织各种活动,学习 艺术交流与合作的方法
课程的定位
◆ 中学艺术课程是在美术、音乐分科课程的基础上,为帮助学生丰 富艺术审美经验、提升人文素养、开发多元智能、激发创造思维、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完善人格品质而构建的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基 础课程。 ◆ 艺术课程以艺术审美为核心,通过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 视等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会,以及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习 领域相关课程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生艺术通感、迁移思维和整合素养 的形成。注重综合性、多元性和可选择性是中学艺术课程的特点。
内容与要求
艺术教学范例设计的要求:
■恰当地把握内容层次
■具有明确的核心概念 ■合理地体现学科综合 ■精心设计实践活动 ■全面体现艺术的教育价值
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的系统设计:
审美情感与态度
艺术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设பைடு நூலகம்思路
年 级 初 中 阶 段 ( 八 至 九 年 级 ) 审美情感与态度
◆ 饶有兴趣地投入艺术学 习 ◆ 愿意讨论艺术问题,并 能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 意见,同时也能尊重他人 的见解,乐于与他人共享 资源与成果。 ◆ 关注生活(包括环境) 中的艺术美,并能主动发 展、感受艺术美,养成欣 赏的习惯 ◆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理 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初步 具有对各艺术学习的兴趣
课程目标
(总目标)
▲ 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念。关爱艺术、关爱生命, 具有较敏感的艺术感觉力和主动的探究精神,增强与人合作、与人 和睦相处的意识,提高意志品质,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 主动参与多种艺术体验和实践活动,初步学会听、看、唱、奏、 演、画、设计等艺术学习的一般方法,从了解自身特点与社会需求 出发,学习和运用艺术创作方法,了解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要领。 ▲ 初步掌握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审美基础知识,了解舞蹈、戏剧、 影视等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了解一定数量的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地 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和艺术文化现象,具有基本的艺术表 现、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能力。
课程目标
(阶段目标) 高中阶段(十至十二年级)目标 结合自身的兴趣或特长,有选择地参与艺术学习活动,通过多样 化的审美体验,使学生能够:
▲ 学习和了解中外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和思潮,尊重多元艺术文 化,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全面提高艺术素养。
▲ 能根据实际,有选择地进行综合性艺术学习;在艺术活动中, 拓展相关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成果和能力。 ▲主动体验审美过程,养成自觉感受艺术的习惯,掌握艺术表现、 鉴赏和创造的基本方法,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
设计思路
年级 高 中 阶 段 ( 十 至 十 二 年 级 ) 审美情感与态度
◆在艺术拓展的基础上 领悟综合艺术的价值, 理解各艺术门类的价值, 理解各艺术门类之间的 关系。 ◆能主动关注生活中的 艺术现象,逐渐形成开 放、宽容的文化心理和 高尚的审美情趣。 ◆能理解真、善、美的 统一,以及艺术与科学、 人文精神的统一。 ◆通过综合性的艺术学 习,养成善于探究、比 较、发现的思维习惯, 以及尊重他人,并乐于 与他人合作的品格。
课程的定位
■ 综合的艺术课程。
中学艺术课程注重各艺术门类的共同特点及其与社会、自然的联系,体现 出开放的、即容纳又扩展的艺术教育特征。
■多元的艺术课程。 中学艺术课程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与了解本民族艺术文化的同时,又为 学生开启了认识其他民族艺术文化的窗口,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认识世界的 多元特征。 ■可选择的艺术课程。 中学艺术课程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艺术学习的 不同需求。通过为不同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学习资源,发挥艺术特长,取长 补短,共同发展。
课程目标
(阶段目标) 初中阶段(八至九年级)目标 在艺术分科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初步综合的艺术体验与实践,使学生 能够:
▲ 在多种艺术实践活动中能坚持发展艺术兴趣爱好,为逐步形成个 性特长打好基础;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 初步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与欣赏方面的常识,学会选择一定 的艺术载体进行艺术表现;能根据一定的设计要求,装饰并美化生活。 ▲ 初步掌握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逐步感悟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异 同,主动拓展艺术视野。
内容与要求
(艺术课程)
从艺术与社会、艺术与自然、艺术与人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艺术文化 的角度入手设计内容与要求。八至十二年级《艺术》所涉及的艺术门类包 括:音乐、绘画、设计、舞蹈、影视、雕塑、书法、建筑、摄影等。课程 内容与要求的设计包括各个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艺术学习方法指 导,审美观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八至九年级《艺术》课程 ▲ 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要在一至七年级《音乐》、《美术》课程基础上, 向其他门类艺术拓展。 十至十二年级《艺术》课程 ▲ 延续8-9年级以艺术范例教学为载体的设计模式,在多门艺术课程综合的 基础上,加入了科学、社会、人文等课程领域的内容要求。同时更加重视 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强调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内容的合理设计和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