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议论文阅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3专题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3专题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石灰岩中含有碳酸钙,遇水很容易被溶解,而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又 有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发育广泛的特点,导致这里的岩石具有更好的 可溶性和透水性,因此桂林的山只要出现一点点缝隙,无孔不入的水就 能溶蚀出一条条通道来,并使山体的裂缝不断扩大。如果石灰岩的裂缝 是直立的,水就沿着裂缝向下溶蚀。最初扩大成漏斗状的凹坑,然后扩 展成碟状洼地;再继续扩展,洼地相通了,剩下没有被溶蚀的岩石,就 成为孤峰残柱。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北斗卫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 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 B.GEO 卫星、IGSO 卫星和 MEO 卫星,分别被亲昵地称作“吉星”“爱星” 和“萌星”。 C.轨道高度最高的是 GEO 卫星和 IGSO 卫星,达 3.6 万公里;其次是 MEO 卫星,达 2 万公里。 D.始终定点凝望、抗遮挡能力强、环绕全球运行分别是 GEO 卫星、IGSO 卫星和 MEO 卫星的个性特点。
海草床生态系统 海南东海岸海草床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海草的平 均盖度为 20.7%,平均密度为 363 株/平方米。
海湾生态系统
海湾生态系统多数呈现亚健康状态,杭州湾生态系统 呈不健康状态。
珊瑚生态系统 广西北海和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均呈健康状态。
【材料三】
1.材料一主要介绍 A.海底生物 B.浮游植物 C.浮游动物 D.浮游生物
(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删改)
材料二:
北斗卫星信息一览表
星下点轨
北斗卫星 全称 昵称 轨道高度
个性特点

地球静止
GEO 卫星
吉星
轨道卫星
深情专一: 3.6 万公里 投影一个

2017重庆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2017重庆中考语文复习: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头、结尾以及各段的段首段尾句,根据这些句子的提
示,归纳段意层意,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③通过论据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
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 什么,这就是论点。
考点2
词语理解[10年5卷4考]
考情搜索
题型一:词语含义及作用[10年3考]:15A、
13A、09
题型二:词语的指代内容[10年1考]:15A
④看直接表述句: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
正面表述句,如“我认为……”。
(2)概括、归纳中心论点:
①通过修改论题得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有论 题但没有明确的论点,这时只需对论题加以修改,
方法指导 将陈述性的词语改为具有主观倾向的谓语动词,写 出对象、限制范围,即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②从关键词句中提炼中心论点。特别是文章的开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实战链接】 题型一:见精练版P64《请敬畏规则》第1题,P67
《大度方可识人》第1题。
题型二:见精练版P62《道是缺憾却完美》第1题, P63《谈独立思考》第4题,P63《让“积极网红” 驱逐“粗鄙网红”》第1题,P65《欣赏是一剂良药》 第1题,P66《平常之心》第1题,P66《感恩与善良》
【思路归纳】解答此题可先看文章题目‚怎样的‘水土 ’才养人‛,这明显是一个疑问句,而中心论点往往是 表明观点态度的陈述句。所以可以排除文章标题就是中 心论点的可能性。再看文章开头,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提 出了问题,也就是本文的论题,在文中找到能回答这一 问题的句子,加以总结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文章第② 段讲到了好的自然‚水土‛对人的心灵的培养作用。最 后,看文章结尾,第⑧段首句讲到‚养人需要社会的好 ‘水土’‛,从上述两点即可得出中心论点:好的自然 ‚水土‛和好的社会‚水土‛才养人。

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习题

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习题

2019届中考语文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13讲议论文阅读复习习题一、(2018·河池)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人生需要一块“磨刀石”①他在早期的从戎生涯中,曾先后任过滇军少将旅长、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等诸多要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点燃了他追求革命真理的心灯,1922年7月,他毅然辞去昆明警察厅长官职、拒绝拟任川军师长的邀请,急赴恳求入党。

被拒绝后,他又远渡重洋转赴欧洲,在柏林求见了周恩来,并敞开心扉陈述自己追随共产党的曲折经历和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

终于,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实现了人生夙愿。

②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的一段入党传奇。

朱德同志何以能舍弃高官厚禄而百折不挠地追随共产党?说到底,是追求理想信念使然。

哲人说,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

用好这块磨刀石,能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雨而不锈蚀,令人在迷茫中看到希望、于困境中逆势而上。

③信念能磨出追求的执着。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特别是从事一项艰难的事业,往往机会与暗礁并存,光明与黯淡同在。

心灯不灭,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坚定信心,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④信念能磨出意志的坚忍。

干事创业,难免遭遇挫折与失意。

上世纪80年代,军转干部任正非在经营中被骗200万元巨款,又接连遭到解职、离婚、负债等沉重打击。

凭着顽强的意志,这个陷入绝境的中年汉子集资 2.1 万元起家,经过20多年打拼,竟把小公司打造成为位居世界500强的名牌企业。

这样的辉煌成就虽属个例,但那种直面打击而不退却的坚忍、前进受阻而不言弃的笃定,却映照着创业的真谛。

信念磨砺意志、意志支撑坚忍、坚忍助力成长,这又何尝不是一切事业的成功之道?⑤信念能磨出“跨越”的神奇。

人生就像一场跨越一道道障碍的长跑,奔跑中,很可能会不幸摔倒,但只要信念不垮,就能从摔倒中重新出发,朝着终点继续奔跑。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没有被不期而至的失聪击垮,而是用“感觉”去顽强跨越生命缺陷,创造出浪漫主义音乐的奇迹。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道理 论据
等。用来作论据的言论应该有一定的权威性。 作用: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增加权威性,增强论证的 说服力,使论证更准确、严密。
举例:如:《敬业与乐业》中引用孔子的话就是道理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内容 运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 使论证真实可信,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标志 常含有“如”“比如”“……就是一个例子”之类的词 举例 词 句。 论证 如: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
式 神的三间小屋的方法:盛放爱恨、盛放事业、安放自
论证 结构 类型 对照
身,这三个方法是平行的、并重的。 论述中把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正一反的两种意 思)加以对照,或用一种事物来陪衬、烘托另一种事 物,以见其是非美丑。在议论文中更多地体现为正反
式 对比论证。如:《论教养》中第⑤~⑩段论述了“无
教养”的表现,第⑪⑫段论述了“有教养”的表现,
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 举例 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愚蠢到了极点!(《论
教养》)运用举例论证,举“无教养”的事例,论证“一 个人的教养体现在对亲人的了解和关心上”的观点。
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
内容 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
证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
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的观点。
四、议论文的结构
基本结构形 引论——本论——结论。在思路上体现为: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文章的层次、段落、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如:
并列 《精神的三间小屋》中第⑦~⑱段详细论述了建设精
3.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你对第四段画线句的理解。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 留一分超脱。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我们在学习时,失去了玩耍的时间,失去了和朋 友畅谈的时间,我们不必彷徨,不必忧伤,我们应朝理想的大道上积极 奋进,心怀豁达,处事淡然。

中考议论文阅读(3.10)

中考议论文阅读(3.10)

议论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8分)正是青年读书时①青年人既不能做“书呆子”,也不能做“清谈客”,知识中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与现实对接,书本中的文字需要在纸张外落地生根。

②人年轻时,无论多么忙碌或是贫穷,有一种快乐谁都无法剥夺,那便是读书。

但青年人读书,有时会有热情、少方法,战略上异常重视、战术上捉襟见肘,不得其门而入。

关于如何读书,前人进行了诸多总结,依我看,如下四点能做到便十分不易,却也十分有益。

③首先,要追求把书“读完”。

当年,金克木先生写《书读完了》,让人大吃一惊。

别说书海无边、时间有限,就算只- 1 -读2019年初至今出版的中文书,正常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

为何金克木先生敢说“书读完了”?其实,这背后是对读书的系统思考。

比如中国古书,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有据可循,其中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金先生举例说,如果研究“红学”,那么《红楼梦》就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捷径,非读不可。

④以此类推,青年人读书,应当从源头去读。

在青年时期、记忆力最强时,先尽量“输入”,快速吸收基础知识,打好底子。

书当然是看不完的,但在年轻时打下广博的基础,却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⑤其次,要仰仗经典之力。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

”这话听着刺耳、偏执,背后却有一番考量。

- 2 -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却同样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

阅读经典,是进入人类知识殿堂的捷径。

⑥此外,还要经常打开新书。

我们关于读书的经验,大都来自前人。

然而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又有些不同。

知识更新速度爆炸性增长,一日不学便有跟不上之感。

即便当下互联网如此发达,人类最优秀的知识结晶,依然倾向于以出版的方式固化。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直指当下或未来、瞄准过去被忽视的真问题的书,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有益的指导。

⑦读书得读其闪光点,尤其对当下出版的书更要抱以宽容与理解之心。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备相关文体知识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备相关文体知识
因为……、由于……、这是由……造成的、换句话 诠 语言标志
说…… 释
作用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特征 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并逐一说明。 分
一种(方面、类)……另一种(方面、类)……、首先…… 类 语言标志
其次……再次……、表序数的词。 别
作用 使事物关系、特征明了,让人印象深刻。
摹 特征 通过描绘事物形状、外貌的方法表现事物的特征。 状 语言标志 类似于记叙文里的描写语句,对事物进行细致的描摹。 貌 作用 使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生动。
引用具体的事例、数据,名言、格言、谚语,以及神话 特征
传说、新闻报道、谜语、逸事趣闻等进行说明。 名言诗文、传说民谣、新闻报道、逸闻趣事等各类资料, 引 语言标志 一般有引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 用 使说明更具有权威性,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又增添 作用 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文章开 头引用资料有时还起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明论点。有时作者的分析论述也是道理论证。 道理
它是经验的总结,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具有 论证 作用
权威性和说服力。 多用冒号、引号标明所引用的内容,有时也有“×× 标志词 曾说过”之类的提示语。
拿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 内容
点。 对比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可以使是非曲直明确,突出强调 论证 作用
画 特征 用画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 图 语言标志 各种类型的图片、表格、照片等。 表 作用 直观具体地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说明顺序
特征 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一般文中会出 时间顺序 现表示时间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判断 找时间名词:早、晚、年、月、季节、时代、朝代、世 纪、工艺程序的先后等。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进行说明,一般有从上到下、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件

重庆市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课件

方法指导 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本论部分分为两大类:总—分—总和总—分。 如何概括论证思路: (1)提出论点。明确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2)阐释或证明论点。明确论证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得出结论。 (4)要考虑论证的角度,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 答题格式:用……方法提出中心论点(话题);然后,从几个方面(用…… 论证方法)证明……观点;最后,得出了……的结论。
(3)综合分论点法。一篇议论文有时会提出几个分论点,用来补充 和证明中心论点。我们可以抓住分论点进行综合归纳,从而明确中心 论点。
考点2 词语理解(11年4考)
考向1:词语指代(2015A) 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 (“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方法指导
(1)判断论证方法。 (2)分析作用。
方法指导
论证方法
辨析
作用
举例论证
【15A、13B】
有典型、代表性 的事例或事实
举了……的例子,具体详细地论证 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趣味 性)
用(某某资料/史籍/名言/俗语等)充
引用(道理) 论证
真理、原理、定 律、公式、名言 警句等
分论证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 采)※引用名言警句、权威数据(说服 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
考点1 中心论点
考向1:辨析论点(2015A)
1.(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自然的好“水土”才养人。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D.社会的总体是良善的,人们的言行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中考语文试题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素

中考语文试题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素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素材(2013重庆A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游宇明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

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

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

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人是为梦想活着的。

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

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进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

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

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

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的日子。

鲁迅先生一生的....、靠.水水流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林·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

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题三 议论文阅读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题三 议论文阅读
d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或论据进行比较,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如 《谈读书》中,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错误偏 向。分析对比论证法的作用,需要先分辨文中用什么和什么作对比,再分析这样对比是 为了证明什么论点,最后把握对比论证法的特殊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 确、使人印象深刻。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 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真题典例一 真题典例二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 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 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 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 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 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 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 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按论证方式,议论文可以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 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就以立论为主;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 反驳别人论点的论证方式,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驳论文。批驳对 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 方的论点;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考纲导航 考情分析
年份
考查 篇目
考查知识点及分值
划分结 构层次
理句解的重意要思词、掌 段 作握在 用重文要中句的、
提炼论点
掌握论据、论证 及其作用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一、(2பைடு நூலகம்22·重庆A卷第18~21题)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问题。 (18分) 材料一:
有同学常为这样的事而苦恼,觉得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但考试 时却不能正确作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这些知识在他的头脑中 是散乱的、碎片化的(如图1),因此答题时不能准确提取相关知识,或 提取出错。如果你头脑中的知识是有规律、成体系的结构化知识(如图 2),在运用时就能准确提取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复杂 的信息,大脑更喜欢结构化的信息。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 就必须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
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 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 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有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 读、Pad 阅读等。数据来源于《2020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和《2021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
(改编自周国元《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
材料三: 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结构,寻找结构的关键又
在于找到拆分或归类的维度,寻找结构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 种。
1.自上而下找结构 自上而下找结构主要适用于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拆分。先对主题
或问题进行结构化拆分(即按照一定维度进行拆分),建立起一个框架, 再将已有的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到框架中。如,语文老师这样教写议论 文:开篇亮出观点,然后将观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 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再用论据证明分论点,最后再对文 章进行总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或线性结构(也叫流程图),如 图 3、图 4: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系统训练之议论文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系统训练之议论文阅读
⑨人的生活的内容即是人的活动,则人的一生中,活动愈多者,其 生活即愈丰富,愈充实。勤人的活动比懒人多,故勤人的生活内容,比 懒人的易于丰富、充实。
(有删改)
圈点勾画读文章 3.[概括内容]请概括第二部分的论述内容:__在__某__方__面_成__功__、__立__名__的__人__,_ 都__是__在__某__一__方__面__勤__于__工__作__的__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概括内容]请概括第三部分的论述内容:__从__身__体__和__精__神__两__方_面__论__述___ “__勤__”__的__重__要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概括内容]请概括第四部分的论述内容:__只__有__是__一__个__人__的__生__活__的__内_容_ _者_,__才__真__正__是__他__自__己__的__。__活__动__愈__多__者__,__生__活__愈__丰__富__充__实__。______________ 。
③我们于以上说“某方面”,因为往往一个人可以于某方面勤,而于 别方面不勤。一个诗人往往蓬头垢面,人皆以他为懒,但他于作诗必须甚 勤。李长吉作诗,“呕出心肝”。杜工部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他 们都是勤于作诗,勤于作诗者,不必能成为大诗人,但不勤于作诗者,必 不能成为大诗人。
④对于某方面的工作不勤者,不能成为在某方面有成就的人。对于人 的整个的生活不勤者,不能有完全的生活。所谓完全的生活者,即最合乎 理性的生活。用勤以得到完全的生活;我们所谓勤的进一步的意义,即是 指此。//
业精于勤 冯友兰
①勤能补拙这一句话虽好,但它有时或可使人误会,以为只拙者需勤 以补其拙,如巧者则无需乎此。不管说这一句话者的原意如何,事实上没 有人不勤而能成大功,立大名的。//

[精]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精]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中考语文五套议论文阅读理解题(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8分)读书重在选择潘裕民①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

”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②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

但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

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写下来的,言简意赅。

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

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③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

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

图书馆的人问他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19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

”因此,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④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

”他所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

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

当然,那些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

”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的。

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

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重庆近7年中考真题展示素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重庆近7年中考真题展示素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研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重庆近7年中考真题展示素材一、(xx重庆B卷18~22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从容淡定陈旭①“从容淡定”这词儿耐人寻味,意思是“从容于心,淡定于行”。

作为人的一种情怀和精神境界,古已有之。

②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圣贤先哲、仁人智者,都对“从容”和“淡定”作出了自己的诠释。

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无不表现出“从容”和“淡定”的心性情怀。

③从容包含着从大、从深、从久、从远之意;从容也是一种自由,是人生主体的自我解放,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从容不迫”地不断迈进。

④淡定就是一种修养。

仁而无忧,仁而无惧,实事求是,心怀坦荡,兰心傲骨。

淡定也证明一种能力——深思熟虑以扬长避短、内省自知以有进有退,这也是大智大勇之人的明智选择。

⑤淡定是一种真正的领略和彻悟,表现为“八风吹不动”。

所谓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世间八法,并非说“东南西北八面来风”。

“八风吹不动”,意思是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别人称赞还是诽谤,都能安然不动,泰然处之。

⑥能否做到“从容淡定”,多半是性格使然。

有人天生就是“悠着来”,遇事比别人慢半拍;有人与生俱来就是“风风火火”,容不得一丁点儿耽搁。

相比较而言,后者就难做到从容淡定。

在管理学上这叫EQ,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智商。

但能否做到“从容淡定”,更关乎后天修养。

时下,浮躁、浅薄、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风还存在,有些人一心想着不付出或少付出却期待大回报,所以办起事来恨不能急吼吼、风火火地让满世界都知道,同时暗中还斤斤计较着什么,都想如古话所说的“早出一扁担,晚归柴满仓”,谁都不想为那巍巍青山做点什么。

说到底,还是缺失“从容淡定”的健康心态。

⑦近代胡适是公认的渊博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

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 真题精选

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 真题精选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二、[2018]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 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 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 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 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 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 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 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 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 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 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 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 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 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 固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 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 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 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 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 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 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2020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2020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二、(2020原创)阅读下文,完成1~4题。(共12分) 让那一份宽容成为人生的境界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②古时“六尺巷”的故事被传为佳话,那“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容成功地 化解了两家的矛盾,而今日却不知又有多少人为那“三尺墙头”争个头破血流, 又有谁能做到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呢? ③心胸宽广能使矛盾涣然冰释,心胸狭隘能使矛盾添油炽薪。我们身边的许 多矛盾,其实只是因为一些小事引起,却因为双方锋芒毕露、互不谦让而导致 两败俱伤。
3. 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论证。(1 分)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 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 强了说服力。(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4. 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 你的体会。(3分)
⑥当今的世界是多元化的,在各地生活的人有着数不胜数的差异,而现在世界 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就离不开宽容。我们需要的不是排除异己,而是求同存 异。是宽容,让战火平息;是宽容,让歧视消失;是宽容,让这个世界和谐共荣。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 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 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 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 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 “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圈点批注读文本
读懂(说了什么) 1. 用“//”给文章内容分层并概括层意。 2. 用“══”画出中心论点或能够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3. 根据你的段落分层,即可概括出论证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