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语及成语。
(2)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表达等方法进行写作。
(3)加强作文评改,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通过作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词,要求学生掌握字形、字义、读音,并能正确运用。
2. 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比喻,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2)拟人:让事物具有人的情感和特点,增强作文的趣味性。
3. 写作指导:(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指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效果。
(3)训练学生按照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组织材料,使作文条理清晰。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作文主题。
2. 生字词学习:采用认读、组词、造句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
3. 写作指导:(1)教师示范: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分析其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2)学生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创作。
4. 评改作文:(1)学生自评:对照评价标准,自我评价作文的优点和不足。
(2)同伴互评: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促进共同提高。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作文教学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次作文教学提供借鉴。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相关课文。
2. 辅助材料: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范文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1写作课教学设计
4.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范文,学会如何组织文章结构,运用过渡词汇使文章连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阅读、模仿、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写作中的错误,提高写作质量。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应关注以下方面: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写作自信心;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教授常用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3.培养学生文章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文章质量;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以上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写作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挑战中提高写作能力。
4.互动评价,共同成长: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写作中的错误,提高写作质量。
5.范文借鉴,技巧提升:提供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范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过渡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重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
难点:如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克服写作焦虑,积极参与写作活动。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呈现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日常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积累相关词汇和句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初中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初中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和品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和品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他人的观点和感受进行有效的沟通。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老师的图片或照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老师的词语和句式,用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老师的作文。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和品质。
二、观察和思考(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老师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和品质。
三、表达和交流(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写成作文。
2. 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老师的词语和句式,供学生参考。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和交流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了解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和品质,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第一单元作文设计(写校园的景色)一、习作内容: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
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日子。
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假如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能够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写。
要指导学生写中会联想和想象。
写校园里发生的事,要侧重以下几点:要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要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表达完整。
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③积累描写春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理解:理解什么是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
明白如何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联想和想象理解校园里景物的顺序和重点。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自己先观察校园里的景物,确定教学指导的范围。
搜集描写相关景物的素材,如图片、文字、诗歌等,以备教学之用。
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熟悉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和章法。
写一篇下水文。
语文初中八年级第一单元作文教学方案
语文初中八年级第一单元作文教学方案初中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理解作文的定义和要素,培养学生兴趣,积极参与作文写作。
2. 学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定义和构成要素;2. 讲解不同类型作文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3. 分析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步骤和技巧;4. 通过示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作文的定义和构成要素1. 引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或寓言故事等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 讲解作文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包括题目、开头、主体和结尾等部分。
3. 示例:给学生展示几篇优秀的作文,并分析其基本结构和特点。
4. 练习: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按照所学要素写一篇主题为“我的假期生活”的作文。
第二课时:不同类型作文的特点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互评讨论。
2. 介绍不同类型作文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 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作文范例,让学生感受其特征和风格。
4. 练习:在课堂上给学生几个主题,要求他们按照不同类型写作,体会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
第三课时:作文写作过程和技巧1. 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作文的要素和不同类型作文的特点。
2. 分析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步骤,如构思、组织、写作和修改等。
3. 讲解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如运用比喻、举例、对比等手法来增强作文的表达力。
4. 练习: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完成一篇自由写作,主题为“我的理想”。
第四课时:作文示范和评价1. 布置作文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作文。
2. 学生作文示范:选择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和评价。
3. 班级讨论:组织学生对示范作文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 个人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教案第一单元写作酷爱生活,酷爱写作【导学目标】1.培育学生细心观看、勤于试探的适应。
2.培育学生从书籍、影视、广播、报刊等途径积存内容素材和语言材料。
3.培育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写作的意识。
【课时打算】2课时,第1课时完成环节一、环节二、片段一、二的写作,第2课时完成片段三的写作及写作修改、讲评。
教法指导:1.学生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式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现。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一:正确表达自己的方式一是多读。
看看他人在碰着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取得借鉴和启发。
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作声来。
二是多写。
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
前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
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
那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量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究。
对所要说清的情形,要充分把握第一手材料,如此话题才会多。
对所要说清的情形一知半解,就不仅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
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层次,比如说问题,可围绕那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缘故是什么、错在什么地址、如何解决等小题目去展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中学时期是人一辈子旅途中一个新的时期。
你可曾想过,你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情感的丰硕,心智的成熟,认知能力的提高,都会给你的生活增添光荣和活力。
生活是丰硕多彩的,要用心去留意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酷爱生活抓住成心义的素材,捕捉真切的情感,澄清模糊的熟悉,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进而酷爱写作。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对古诗文的感悟、思考。
2.借用文体法:(二)写作要点:1.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古诗词了,古诗中有春花秋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寄托了无限的文人情思。
请你以“古诗中的”为题,表达对某个诗人、或者诗歌的体会感受。
2.学习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
3.写作训练点:借用文体法借用文体法,即借用某种体裁形式来表现另外体裁应承担的思想内容,甚至还可借用别学科、别领域的文字形式、事实过程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情感。
常借用的文体一般可分为三种:文学作品类、应用文体类和特别类。
文学作品类可借助诗歌、小说、戏剧、童话、寓言、科幻等形式。
应用文体类可借用书信、日记、申请书、辩论稿、合同、说明书、会议纪要、演讲稿、播音稿、启事等形式。
特别类可借用理化生学科的相关实验报告、成果报告等形式;借用数学的公式推导、证明或解题过程等形式;借用法律文书,如判决书、申诉状等形式;借用医生的诊断书、就诊报告等形式;借用影视剧本、电视栏目,如访谈录、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相声等形式;借用商业的如策划书、营销方案、招标书、广告等形式;借用网络的种种形式,如个人主页、博客、论坛等形式。
其他的一些特殊形式,如故事新编、试卷式、通话录音、电话留言、菜肴制作等。
借用文体法,一般具有这样的优点:一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
二是省去了一般记叙文中照应、过渡等等的累赘和麻烦,其材料直奔主题,中心更加突出。
范文1.古诗中的月“月亮”是历代诗人写不完的永恒题材。
像晋代:陶潜《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唐代: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同是写“月”,但月在诗中的功能却迥然不同。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指导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1教案指导习作一一、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二、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意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酷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以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意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描述细致,感受真实。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出示照片,讲故事:(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游玩拍摄的照片)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一、师:我想咱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知大家吗?生自由交流。
二、师:是呀,通过适才的交流,让咱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还不如此刻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式:一、师:咱们到风光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加见地,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
那如何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出色的文章呢?大家彼此讨论一下,一会咱们来献计献策。
生讨论。
二、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学生初步谈到:(1)按必然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楚;(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画出来;(3)可以把照片的地址和内容作为文章的一个重要部份,出色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式,一种就是定点观察。
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
又如咱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
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
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
选好了观察点,就是肯定好了写的顺序。
如这样,就有层次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式:一、师:同窗们,咱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生:要把自己最喜欢、印象较深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能够连贯叙述。
教学准备:课本《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故事。
示例:老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有趣的事情呢?比如,你们曾经帮助过别人,或者别人曾经帮助过你们。
请你们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故事。
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步骤二:呈现(15分钟)让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1.什么是习作?2.我们为什么要写习作?3.在写习作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情?老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习作、为什么要写习作以及写习作时需要注意的事情。
步骤三:讲解(10分钟)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学生如何写习作。
可采取以下步骤:1.选择一个主题,提供一些关键词,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和主题展开合理的叙述。
2.讲解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写作技巧。
3.示范一段习作,给学生以范例。
步骤四:实践(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写一篇习作,要求符合以下要求:1.主题自由选择,但要与生活相关;2.要有恰当的开头、过渡和结尾;3.语句通顺,内容连贯。
步骤五: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并相互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步骤六: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学延伸:可邀请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发表在班级的创作展示中,鼓励他们持续写作和分享。
可以通过举办写作比赛或组织作文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如图片、文章等,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和创作能力。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我的心爱之物》教案3篇
【导语】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单元要求写“我的⼼爱之物”,这属于状物类⽂章。
“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
物指的是物品,多指⽇常⽣活中的⼩东西,如学习⽤品、⽣活⽤品、⼯艺品、电⼦产品等。
像笔、本、书包、台灯、玩具、⽂具盒等等都属于物品。
“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彩、质地等。
“⼼爱之物”不是普通的⼩物品,⽽是⼼⾥特别喜欢的东西。
越是⼼爱的东西,越能体现⾃⼰和送礼物之⼈的关系不⼀般,情感不⼀般。
要写好“⼼爱之物”,就要做到“眼中有物,⼼中有爱”。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五年级上册语⽂《习作1我的⼼爱之物》教案 教学⽬标 1.引导学⽣根据本单元课⽂的写法,围绕⾃⼰的⼼爱之物去写习作。
2.办⼀期“我的⼼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引导学⽣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 能写清楚⼼爱之物的外形,得到⼼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爱之物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结合本单元课⽂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都有⾃⼰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爱之物是什么呢?是⽣⽇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爱之物”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写“我的⼼爱之物”吧。
⼆、审题指导(出⽰课件2) 1.读题⽬,你都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爱之物)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爱之物的外形⼼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爱之物之间发⽣的事) 三、组织材料。
(出⽰课件3,4) 1.想想什么是⾃⼰的⼼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这样的感情。
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说它是什么。
(2)说⼀说你的⼼爱之物是什么样⼦的,你和它之间发⽣过怎样动⼈的故事。
2.汇报⾃⼰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的理解进⾏较为客观的评价。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作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作文教学教案(六年级)一、话题交流,确定作文题目1.同学们,在我们过去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获奖,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外地旅游……因为人在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里会产生陌生感,好奇感、新鲜感、自豪感、惊喜感、失败感、自卑感……一个个的“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
2.同学们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第一次……3.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第一次,都有难忘的经历。
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述一个第一次受骗的故事,愿意听一听吗?(出示例文,范读。
)4、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你学会了怎样的表达方法,说说你所获得的启示、感悟和想法?)二、构思开头可直接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事情的过程→结尾照应开头,讲述自己的启示,或对生活的感悟。
三、选取精彩开头结尾(略)四、写作文(自由发挥)第一次上当星期天,妈妈拿着我换下来的袜子说:“这袜子磨了几个洞,没法穿了,买双新的吧。
”我说:“好!”于是,这双陪我“出生入死”了二三个春秋的袜子被判了“死刑”。
因爸妈忙,没时间陪我去买袜子,我只得单枪匹马,独自行动。
市场在离我家挺远的市中心,据说市场上的“宰爷”是出了名的,上至高档电器,下到日常用品,能宰就宰,少则几元,多则上千,谁挨着谁就得“出血”……我摸摸兜里的十元钱,心里真有点忐忑不安。
我接连走过几家店铺,尽管店主们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睛直往我身上瞅,但一想到“笑里藏刀”这个成语,我就没敢进去,但我转念一想,袜子总是要买的呀,我一咬牙进了一家时装店。
“小姑娘,买点儿什么?”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过来,亲亲热热的一句话真有点让我受宠若惊。
我的脸微微一红,鼓起勇气说:“买一双袜子。
”“哦,袜子,这边来看。
你瞧这‘碧丽’多结实,这‘比利’也不赖,这……”她指着一排摆得整整齐齐的袜子对我说。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她的介绍,怕被她看出我是个外行,便故意装出一副行家的模样, 东摸摸,西看看, 时而翻翻袜底,时而捏捏里料,还不时点头晃脑,机械地重复着父母以前买袜子时的动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一《自然景观》习作目标:这次作文训练,是记一处景物,目的是训练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先选定一处景物进行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观察得最细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下来。
训练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晰。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获美!寻找发现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分享习作。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写作方法回顾本组的每一篇课文,都像瑰丽壮美的图画,是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
有人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节课就让我们发现一下身边的美景,把它记录下来。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学习、交流《观潮》《火烧云》《鸟的天堂》《火烧云》的写作方法梳理。
二、小组交流1、你见过哪些自然景观,回忆自己见过的美丽景观,小组交流,然后老师指名交流。
2、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说的有序,表达清楚。
三、指导习作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3、这出景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思索回忆。
4、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形成的景象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表现人物和文章的主题,要写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观察,对所写景物有明确、具体的了解。
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特征。
( 2)要注意景物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的描写。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Unit 1 My DayTeaching Objectives:1.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in English about their daily routines.2.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correctly in their writing.3.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sequencing words (first, then, next, finally) in their writing.4.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improve their vocabulary related to daily routines.Teaching Procedures:Introduction (10 minutes):1. Greet the students and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lesson: daily routines.2. Show the students a sample composition about daily routines and discuss the key points with them.3. Write new vocabulary related to daily routines on the board and teach the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of each word.Practice (20 minutes):1.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pairs and ask them to brainstorm their own daily routines.2. Monitor the students as they work and offer help when needed.3. Have each pair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about their daily routines using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and sequencing words.4.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new vocabulary they have learned in their writing.Presentation (15 minutes):1. Ask each pair to read their composition aloud to the class.2. Provide feedback on the students' grammar, vocabulary, and pronunciation.3.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ask questions and give suggestions to their classmates.Consolidation (10 minutes):1. Review the key points of the lesson, including the use of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sequencing words, and new vocabulary.2.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final draft of their compositions, incorporating any feedback they received.Homework (5 minutes):1. Assign the students homework to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about a typical day in their life.2. Remind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sequencing words, and new vocabulary in their writing.Evaluation:1. Assess the students' compositions based on their use of the present simple tense, sequencing words, vocabulary, and overall writing skills.2. Provide feedback to the students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writing in future lessons.。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案【三篇】
【导语】从寻常⼩事,从平凡的⽣活中捕捉素材。
⽆忧考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第⼀单元写作《热爱⽣活,热爱写作》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第⼀单元写作教案⼀ 教学⽬标 1.⽤⼼观察和感受⽣活,学会捕捉⾃⼰⼼灵的细微触动。
2.从寻常⼩事⼊⼿,写出⾃⼰的真情实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悠远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能在作⽂中叙写⾃⼰的真实经历,抒发⾃⼰的真实情感。
2.从寻常⼩事,从平凡的⽣活中捕捉素材。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导⼊ ⼀提起写作⽂,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发呆,总觉得⽆话可说。
有⼀副对联就⽣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对作⽂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 但是班⾥⼀些作⽂写得好的同学,拿到作⽂题⽬总是思如泉涌,有写不完的新鲜事。
⽂章⽣动有趣能吸引别⼈,得到⽼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
他们的作⽂成功的秘诀在哪⾥呢?我想,⾸先⼀定有⼀双慧眼,有⼀颗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志向和情趣。
相信你⼀定能写出打动⼈的⽂章。
⼆、检查预习 问题⼀:请从你学过的课⽂中选择你喜欢的⼀篇,说说最打动你的⼀个⽚段。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内容,引导学⽣去发现⽣活中可写的素材。
师⽣活动:学⽣发⾔。
三、触动与分享(例⽂赏析) 问题⼆:阅读下⾯这篇⽂章,说说⽂章写了⼀件什么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能打动你? 设计意图:培养学⽣对⽣活的敏感性,引导学⽣要善于从平凡的⽣活中发现感动点。
师⽣活动:师⽣交流互动。
作⽂: 踮起脚尖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
⼀家三⼝挤在这⼆室⼀厅的房⼦⾥,家具很少,却还是有⼀部⽼掉⽛的⿊⽩电视机,虽然穷,却仍是不愿低头。
在这个陌⽣的⼤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中。
但我有⾃⼰的理想与⽬标,我虽然⾐着破旧,却有⾃⼰的尊严。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初中教育面临更高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初中学生初步获取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和发展语文素养的基础。
如何科学有效地教授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本文将从教案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和灵魂,下设以下三方面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第一单元作文的文体特点、写作要素、基本结构和常用句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其写作素养和语文素养。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作文,引导学生对人生追求、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作文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融入以下五个方面:结构分析、句型分析、文体特征、语言技巧和思考提问。
1.结构分析:介绍文章的框架体系,给学生以基本的文体认知,如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等。
2.句型分析:以典型句子或段落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句式结构,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和归纳能力。
3.文体特征:从情感、形式、主题、语言等角度展开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文体特征。
4.语言技巧:通过案例分析、语文运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认识与理解,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5.思考提问:从生活实践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完善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教学相结合。
2.个性化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3.任务驱动型教学,通过小组协作、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式激活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4.注重示范教学,通过多功能素材、多元化教学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写作意图。
5.多元化评价,充分发挥自我评价、互评、业师评价、测评等各类评价方式,以全方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2.学会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掌握写作过程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
2.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文。
2.教具:黑板、彩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所学的作文知识,复习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2.引入新课,告诉学生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第二步:讲解作文要素和结构1.通过展示教材第一单元课文的标题和段落,引导学生发现标题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2.解释作文的要素:主题、观点、论据和结论。
3.解释作文的结构:引言、论述和结尾。
第三步:分析课文写作技巧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一单元课文,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策略。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观点?作者如何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第四步:引导学生写作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关于该话题的作文。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并组织好作文的结构。
3.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讨论和修改作文1.学生交换作文,互相阅读并提供建议。
2.引导学生讨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作文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2.老师评价学生的作文,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板书设计作文要素:- 主题- 观点- 论据- 结论作文结构:- 引言- 论述- 结尾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作文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并学会了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学生充分理解了如何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向同学展示和评价作文,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第一单元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作文《推荐一个好地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小组交流,练习表达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为本次习作打好了基础,也懂得了写好这篇作文的方法。
下面就请大家向小组成员推荐一个好地方,先说一说,再拿起笔,开始写作。
二、修改习作经过认真写作,同学们都写出了比较满意的作文,但是“文章不厌百回改”,只有不断修改,我们的作文才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写作水平才会越来越高。
下面请展示我们的习作,并加以修改。
(学生把习作展示出来,大家提出修改建议)三、作业安排1.选取写得好的文章在班上传阅或诵读。
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文章。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推荐一个好地方”。
为了写好这次习作,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安排:(一)学会审题。
习作的题目是习作的方向,只有把题目“吃透”,才能把握习作的方向,不至于跑题。
这次习作的题目是“推荐一个好地方”,我引导学生通过找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来确定写作重点,“推荐”“好”都是中心词,同时,我们更要把“好”作为重中之重。
我们在写这次习作时,要突出这个“好”字。
这个好,可以是景色好,也可以是在某个地方做某件事时的心情好,等等。
通过审题,我们确定了习作内容。
(二)引导学生选材。
适合题目的材料很多,我们要善于从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选择推荐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以选择能够愉快玩耍的游乐场,等等。
同时我引导学生,选材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或者喜爱的材料,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引导学生确定写法。
因为这次习作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写法教学时,我也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择几点典型的写作内容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确定写作方法。
在习作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把情感融入写作中,让作品有血有肉,与此同时,也要学会修改,只有经过反复修改锤炼过的文章才能更加凝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突出雨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和有层次展开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雨细轻柳丝长,夏雨急骤晒高阳,秋雨梧桐清秋锁,冬雨缠绵心悲凉。
雨是自然的天使,是天地间跳动的音符。它从空中翩然而至,用生命染绿了草,沁香了花,为我们织就了一个诗意浓浓的世界。雨中漫步,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我心灵上的尘埃;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我思想上的庸俗;让那晶莹的雨滴温情低诉她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二、写前准备
*活动一:灵感对对碰
⑴动情朗读下列语段(参见本书第七页),说说作者笔下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⑵作者笔下的雨分别落在何处,用直线标出来。
⑶把文中你最喜欢的描写雨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它吸引你的原因。
<补充>: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春》)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写作景物描写的文章时,同学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写着写着,总感到自己的作文那么单薄,好像欠缺些什么。到底欠缺些什么呢?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文章不单薄呢?今天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条“锦囊妙计”。
二、经典重温
1、引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上阕,学生朗读并完成体验与交流:
(1)请用“ ”划出词中实写作者眼前景色的句子,再用“()”划出词中表现作者瑰丽想象的句子。
四、修改交流
对照技巧提炼和活动要求,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写景之有层次展开
1.运用表示时间及过程的名词和副词将景物逐层展开。例:《海滨仲夏夜》
2.运用表方位变化的名词逐层展开景物。例:《春》春花图
3.拉“你”入景,分享审美历程。
大作文 走进雨的世界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1、 客观细致地观察雨,并用优美的文笔抒写出来
教学目标:
1、 客观细致地观察自然,并用优美的文笔抒写出来
2、 学习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方法
3、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凡是成功的景物描写, 都颇讲究内部的层次结构, 以丰富的层次感来构成画面的立体效果。如何使景物描写具有层次感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
(2)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你脑海中展现的画面。小组交流。
(3)思考想象之景与实景之间的关系。
2、阅读《江南的雪》选段,完成体验与交流:
(1)用“ ”划出词中实写作者眼前景色的句子,再用“()”划出词中表现作者瑰丽想象的句子。
(2)文段斜体字部分扣住“熟悉和美妙”,写了童年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溪边听泉的情景,这是通过联想的手法得来的。
(3)小组交流:实写与虚写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技巧提炼
参见第二页,明确:
⑴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虚写?什么是虚实结合?
⑵虚实结合会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⑶<补充> 虚实是如何结合的?
? 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边,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
2.冬雨,从天空而洒,夹杂着似雪非雪的冰滴,打在脸上刀割似的疼。惟有这冬日的雨才让你害怕让你心寒。冬雨,虽然不曾有过春雨贵如油的美赞,却也毫无怨言,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预报着:我的消失,白皑皑的雪天就在眼前了。冬雨,温暖的大气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点残迹,已没有了夏日暴风骤雨的豪情,也没有了秋雨的柔情万种,只在一旁为给世间创造美好,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世界因为有了雨丽,为这世界的清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
二、经典重温
朗读贾平凹《风雨》选段,完成体验与交流。
【文段分析】
在这两段文字中,作者巧妙运用“接着”“又”“然后”“随即”等表示时间及过程的名词和副词,层次分明而又真实地再现了大雨欲来之时树林子里各种植物在风中飘摇不定的景象,为即将到来的大雨蓄势。
三、技巧提炼
<补充>
1.运用表示时间及过程的名词和副词将景物逐层展开。例:《海滨仲夏夜》
点拨: 捕捉情感的触发点,用“仿佛、恍惚中”等词语领起下文的联想想象。
四、微型写作
活动一
体会韩愈《春雪》的意境,根据老师的改写,将诗歌接着改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
活动二
以“月光下的大海”为题,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月光下大海的美丽,表达你的喜爱赞美之情。
<补充>或将活动二题目改为:寻找秋天的足迹
五、修改交流
评改要求:
⑴你的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特点突出吗?
⑵你是否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用波浪线画出虚写的语句,并用简洁的文字说说其表达效果。
⑶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⑷文章表达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虚实结合
捕捉情感的触发点,用“仿佛、恍惚中”等词语领起下文的联想想象。
微型写作二 写景之有层次展开
学生活动
2.运用表方位变化的名词逐层展开景物。例:《春》(春花图)
3.拉“你”入景,分享审美历程。
三、微型写作
朗读郑愁予《雨说》节选,完成写作。
要求:请发挥联想和想象,接着改写以上诗节。
适当添加表示时间和阶段的名词和副词,以及能够表现作者自身行为或对读者起到引导作用的词语。
思路点拨:
可结合日常生活中对于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的感知,联系诗句进行描写。过程中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是要避免过于简单幼稚的想象。可以游踪为线索,适当运用名词和副词,表现地点和时间的转换。可运用“让我们一起”“跟着我去”等邀请式的词句,起到对于读者的引导作用。<补充提示> 用第一人称来写。
第一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主备:王璇、刘琳、董丽丽 时间:2010年9月 授课人:
微型写作一 写景之虚实结合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1、 客观细致地观察自然,并用优美的文笔抒写出来
2、 学会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
3、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