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组织学

消化系统组织学

消化系统组织学展开全文第二章消化系统学习任务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食管至大肠的主要结构及功能特点;唾液腺的一般结构,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胰腺的结构及功能;肝小叶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门管区的结构特点。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第一节消化管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管道构成。

除口腔和咽外,其管壁结构由内向外一般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一)黏膜黏膜(mucosa)是管壁的最内层,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图2-1)。

1.上皮衬在管腔的内表面,胃、小肠和大肠为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和吸收功能为主。

消化管的两端(口腔、咽、食管和肛管的下1/3)为复层扁平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

2.固有层(lamina propri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神经、散在的平滑肌纤维、小消化腺和毛细淋巴管。

胃肠此层有大量的腺体和淋巴组织,以及散在分布的内分泌细胞。

3.黏膜肌层(musclaria mucosa)由薄层平滑肌束组成,其收缩可促进腺体分泌物的排出,有利于物质的吸收和转运。

图2-1消化管一般结构模式图(二)黏膜下层黏膜下层(sabmucos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小血管、淋巴管和黏膜下神经丛。

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纵行或环行的皱襞(plica),有扩大黏膜表面积的作用。

(三)肌层肌层(laminamusclaris)除口腔、咽、食管上1/3和肛管下1/3为骨骼肌外,其余均为平滑肌。

肌层一般分为内环、外纵两层。

有些部位环行肌局部增厚形成括约肌。

(四)外膜外膜(tunicaadventitia)为纤维膜或浆膜。

纤维膜(fibrosa)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与邻近器官相贴,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

浆膜(serosa)见于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组成,具有湿润、光滑的特点,有利于胃肠的蠕动。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消化管

《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消化管

| |第十二章消化管一、名词解释1、皱襞2、细胞内分泌小管3、intestinal villus4、肠隐窝5、纹状缘6、潘氏细胞7、味蕾8、微管泡系统9、中央乳糜管10、胃小凹11、舌乳头二、填空题三、选择题1、关于味蕾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是位于复层扁平上皮内的椭圆形小体B、由I 型细胞、II 型细胞和基细胞组成C、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均属于神经元D、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均有味毛E、I 型细胞和II 型细胞的基底面均可见与神经末梢形成突触2、关于牙本质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由牙本质小管和间质构成B、间质中含有胶原原纤维和钙化的基质C、牙本质中的胶原原纤维称牙本质纤维D、基质中无机成分占80%,故较骨质坚硬E、牙本质对冷、痛、触觉刺激较为敏感3、关于食管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B、固有层内有食管贲门腺C、粘膜肌不连续D、肌层为外环内纵的平滑肌E、外膜为纤维膜4、关于胃上皮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上皮为无杯状细胞的单层柱状上皮B、表面上皮不同于胃小凹的上皮C、上皮细胞能分泌大量粘液D、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充满粘原颗粒E、上皮表面的粘液是胃粘膜的重要保护层5、胃上皮细胞更新的时间为A、3 天B、3 周C、1 月D、2 月E、3 月6、吸收维生素B12所需的内因子来自胃的A、主细胞B、颈粘液细胞C、胃小凹上皮细胞D、胃内分泌细胞E、壁细胞7、关于小肠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有环行皱襞B、表面有大量绒毛C、固有层内有肠腺D、固有层内有明显的神经丛E、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有淋巴组织8、关于12 指肠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有许多环行皱襞B、绒毛呈叶状C、杯状细胞少D、固有层内含12 指肠腺E、粘膜肌不连续9、关于回肠的结构特征,下列哪项错误?A、粘膜下层有时可见腺体B、杯状细胞多C、有集合淋巴小结D、靠近淋巴小结的上皮中有微皱褶细胞E、粘膜肌不连续10、光镜下,小肠区别于大肠的最主要特征是A、有许多肠绒毛B、杯状细胞较少C、无结肠带D、肠腺较短小E、有许多皱襞11、下列哪项不存在于小肠?A、absorptive cellB、goblet cellC、intestinal villusD、intestinal cryptE、Parietal cell12、粘膜肌的收缩可促使A、粘膜活动B、腺体分泌物的排出C、血液运行D、粘膜与腔内食物的接触E、以上都对13、壁细胞合成盐酸的部位在A、粗面内质网B、细胞内分泌小管C、线粒体D、微管泡系统E、高尔基复合体14、关于小肠吸收细胞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游离面有纹状缘B、微绒毛不能伸缩C、微绒毛表面有由糖蛋白构成的含有消化酶的细胞衣D、滑面内质网膜上有甘油三酯合成酶E、相邻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15、关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下列哪项错误?A、分布于上皮与腺体中B、有基底侧突与邻近细胞相接触C、在H.E 染色切片上容易辨认D、底部胞质含大量分泌颗粒E、分开放型与封闭型两类四、判断题1、消化管的外膜可分为纤维膜和浆膜,前者由结缔组织构成,后者由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底部与体部
细胞柱状,核圆,居基部;基部胞质强嗜碱性,核上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
(溶解呈泡沫状)
电镜下核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与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顶部有许多圆形的
酶原颗粒
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腺细胞: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及内分泌细胞
(2)壁细胞(parietal cell)
5.讲述胃的肌层与自身的功能有适应,因而较厚
小肠: 20分钟
通过模式图、切片图及电镜图重点详细介绍小肠的结构及功能。
1.指出小肠壁从内到外分4层。
2.强调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含杯状细胞等。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3)内分泌细胞
2固有层
为细密结缔组织
含丰富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大量的小肠腺固有层淋巴组织丰富,空肠和十二指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回肠为集合淋巴小结
二、食管
(一)粘膜
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细密的结缔组织
粘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二)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粘液性的食管腺
食管腺周围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淋巴小结
(三)肌层
分内环、外纵两层,上段为骨骼肌,下段平滑肌,中段兼具二者
(四)外膜
为纤维膜
三、胃
(一)粘膜
表面有胃小凹(不规则的小孔),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胃腺通连
食管: 10分钟
通过模式图、切片图简单介绍食管的结构。
1.指出食管壁从内到外分4层。
2.强调粘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粘膜下层含食管腺。
3.指出肌层在各段食管不同及食管的外膜为纤维膜。

临床医学本科《人体解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十)

临床医学本科《人体解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十)

临床医学本科《人体解剖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浆膜:由间皮和其深面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

能够分泌浆液。

2.皱襞:消化管壁的粘膜层和部分粘膜下层共同突向管腔内,形成环行、纵行或不规则排列的皱褶,即为皱襞。

3.小肠绒毛:为小肠粘膜表面的细小的指状突起,由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成。

4.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主要由肝细胞组成,包括中央静脉、肝板(肝索)和肝血窦。

5.肝板:在中央静脉周围,由单层肝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而成的板状结构,平面上可称为肝索。

6.窦周隙:指肝血窦的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7.肝门管区:是指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含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并有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通过。

8.胰岛:为散在于胰外分泌部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团,属于胰的内分泌部。

包括A细胞、B 细胞、D细胞、PP细胞,可分泌胰岛素等多种激素。

二、填空题:1.消化管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2.食管的粘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食管的肌层在其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

3.胃粘膜表面可见许多针孔状小凹称胃小凹、,是胃腺的开口。

4.根据腺体所在部位的不同,胃腺可分为____贲门腺、幽门腺_______和____胃底腺_______。

5.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6.小肠绒毛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

7.小肠绒毛中轴为固有层,内有1-2条纵形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8.可扩大小肠吸收表面积的结构为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

9.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肝小叶,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中央静脉;肝细胞以其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称肝板;其间有肝血窦;相邻的肝细胞之间还有胆小管。

10.肝门管区位于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_和小叶间胆管_通过。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由4个层组成:
1. 表皮:由鳞状上皮细胞和粘膜细胞组成的一层细胞层,其作用是保护消化管内容物免受外界刺激,且保持消化管管壁的透明性。

2. 黏膜层:黏膜是消化管最厚的一层,由混合物细胞,纤维组织细胞和毛状细胞构成,其作用是吸收营养物质包括水,脂肪,糖,氨基酸,从而能使消化内容物被有效吸收。

同时它还有定向性通透性,能保护消化管细胞免受细胞外物质的侵袭。

3. 结肠:结肠由3个不同的细胞层组成,层之间有特定的隔离披肩,它们之间的形成有利于维持消化管管壁的完整性,并将其支撑起来。

4. 颌部:颌部是在消化管管壁的最外层,是由多层的腔壁精细膜正常构成的,能在微环境中保持消化管管壁的弹性和维持消化管的完整性。

消化管道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道的一般结构.

丛(Myenteric nerve plexus)控制平滑肌的收缩。
4. 外膜: 浆膜。
19
B. 十二指肠(Duodenum): 结构似空肠,但有以下特点:
1. 上皮分泌肠致活酶。
2. 粘膜下层有分泌碱性粘液的十二指肠腺(Duodenal gland)。
4
固有层内有大量单管或有分支的 胃底腺。胃底腺分颈部和底部, 含5种细胞,开口于胃小凹。(上 皮由胃小凹处下陷形成胃底腺)
5
a. 主细胞(Chief cell): 主要位于腺体底部。基底部细胞质嗜碱 性,含大量RER和RS, 顶部细胞质嗜酸性,含发达的G和大 量分泌颗粒。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和脂酶 6 (Lipase)。
9
内分泌细胞基底部有分泌颗 粒,因此又称基底颗粒细胞 (Basal granular cell)。细胞分 2类: * 开放型(Open type): 细胞与 腺腔接触。 * 密闭型(Close type):细胞与 腺腔之间被其他细胞分隔。 e. 干细胞(Stem cell): 位于腺 体颈部,有高度的分裂分化 能力。 3. 粘膜肌: 内环外纵平滑肌。
10
B. 粘膜下层:含有大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的CT。
C. 肌层: 内斜中环外纵平滑肌。在各层平滑肌间有肌间神经
丛分布。
D. 外膜: 浆膜。
11
IV. 小肠(Small intestine): 消化和吸收器官。有3种结构能
扩大小肠的内表面积。
12
* 环形皱襞(Plicae circulares): 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隆起
14
空肠上段的上皮分泌肠致活酶(Enterokinase)激活胰蛋白 酶原。 吸收细胞的功能: 吸收。

《消化系统》问答题题库

《消化系统》问答题题库

问答题1.简答胃的位置和毗邻。

参考答案:答: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的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相近,在左侧与膈相邻,被左肋弓掩盖。

胃前壁的中间部分位于剑突下方,直接与腹前壁相贴。

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

3.试述消化管壁一般结构。

参考答案:消化管一般结构:除口腔外,消化管管壁自内向外分为四层结构: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黏膜:由内向外依次分为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

①上皮:消化管的两端(口腔、咽、食管及肛门)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具有保护作用;胃肠道是单层柱状上皮,以消化、吸收功能为主。

②固有层由富有淋巴组织和免疫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并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小腺体和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③黏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

(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和黏膜下神经丛。

在食管及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内5.食管的三处狭窄各位于何处?各狭窄距中切牙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答:第一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狭窄位于左主支气管跨越食管左前方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狭窄在穿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体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6.Oddi括约肌是如何构成的?其作用如何?参考答案:答:Od&括约肌包括肝胰壶腹括约肌以及胆总管末端和胰管末端的平滑肌。

Oddi括约肌可调节平时和进食时胆汁的流向。

7.Briefly describe the parts of colon.参考答案:The col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ascending, transverse, descending and sigmoid.8.Briefly describe the shape of stomach.参考答案:The stomach has two surfaces, a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urface; two curvatures, greater and lesser curvature; and two orifices, cardiac and pyloric orifice.9.肝的体表投影如何?参考答案:答:肝上界与膈穹隆一致,可用下述3点的连线来表示:①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②前正中线与剑胸结合线的交点;③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

组织学08消化管

组织学08消化管
第十四章 消化管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内 外)管壁分四层 粘膜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
淋巴小结
肌层 粘膜
肌间神经丛
粘膜下层
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下腺
外膜
消化管壁一般结构模式图
(一)粘膜 tunica mucosa
1. 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2. 固有层:疏松结缔组
织,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腺体 /淋巴组织
1.定义:由绒毛根部的 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形成。
2.细胞组成: ①吸收细胞
②杯状细胞 ③潘氏细胞 ④内分泌细胞 ⑤未分化细胞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未分化细胞 潘氏细胞 Paneth cell
(四)小肠的上皮细胞
绒 毛
1.吸收细胞
数量:最多(90%) 分布:上皮及小肠腺 光镜:高柱状、有纹状缘,核椭圆、
靠近基底 电镜:微绒毛>1000根,细胞衣、微丝 束、线粒体、滑面内质网、连接复合体
分布:小肠腺底部、三五成群
光镜 :锥体形,胞质顶部充满 粗大嗜酸性颗粒,含溶菌酶等
功能:灭菌作用
4.内分泌细胞(略)
5.未分化细胞(略)
潘氏
细胞
5.小肠各段主要鉴别点
绒毛形状
12指肠 叶状
空肠 指状
回肠 短小
杯状细胞
少多更多源自淋巴组织 弥散淋巴组织 孤立淋巴小结
同左
集合淋巴小结
粘膜下层腺体 12指肠腺
3. 粘膜肌层:薄层平
滑肌,收缩使粘膜活动
(二)粘膜下层
tela submucosa

疏松结缔组织:含较

大血管/淋巴管/腺体/

粘膜下神经丛

消化系统组织学考试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组织学考试题及答案

消化系统组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浆膜:由间皮和其深面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

能够分泌浆液。

2.皱襞:消化管壁的粘膜层和部分粘膜下层共同突向管腔内,形成环行、纵行或不规则排列的皱褶,即为皱襞。

3.小肠绒毛:为小肠粘膜表面的细小的指状突起,由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成。

4.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主要由肝细胞组成,包括中央静脉、肝板(肝索)和肝血窦。

5.肝板:在中央静脉周围,由单层肝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而成的板状结构,平面上可称为肝索。

6.窦周隙:指肝血窦的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7.肝门管区:是指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的区域,含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并有小叶间胆管、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通过。

8.胰岛:为散在于胰外分泌部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团,属于胰的内分泌部。

包括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可分泌胰岛素等多种激素。

二、填空题:1.消化管的管壁由内向外依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2.食管的粘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食管的肌层在其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

3.胃粘膜表面可见许多针孔状小凹称胃小凹、,是胃腺的开口。

4.根据腺体所在部位的不同,胃腺可分为____贲门腺、幽门腺_______和____胃底腺_______。

5.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6.小肠绒毛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主要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

7.小肠绒毛中轴为固有层,内有1-2条纵形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8.可扩大小肠吸收表面积的结构为环形皱襞、绒毛和微绒毛。

9.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肝小叶,其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中央静脉;肝细胞以其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称肝板;其间有肝血窦;相邻的肝细胞之间还有胆小管。

10.肝门管区位于相邻几个肝小叶之间,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_和小叶间胆管_通过。

解剖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解剖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

解剖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甲状软骨的说法哪项错误( )A、借环甲膜连于舌骨B、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C、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D、两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喉结E、下角与环状软骨形成关节正确答案:C2、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不包括( )A、粘膜肌层B、肌层C、粘膜下层D、外膜E、粘膜正确答案:A3、女性半坐位时,腹膜腔最低的是( )A、直肠膀胱陷凹B、膀胱子宫陷凹C、肝肾隐窝D、直肠子宫陷凹E、盲肠后隐窝正确答案:D4、女性膀胱后方相邻的是( )A、尿道B、阴道C、卵巢D、肛门E、直肠正确答案:B5、胰岛D细胞分泌( )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生长抑素D、胰多肽E、内因子正确答案:C6、通过食管裂孔的结构是( )A、降主动脉B、迷走神经C、膈神经D、胸导管E、下腔静脉正确答案:B7、输卵管最细的部位是( )A、子宫部B、输卵管伞C、输卵管漏斗部D、输卵管峡部E、输卵管壶腹部正确答案:A8、呼吸道中最狭窄的部位为( )A、喉前庭B、声门下腔C、前庭裂D、喉中间腔E、声门裂正确答案:E9、与虹膜有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为脉络膜的一部分B、是中膜的最前部分C、颜色因人种而异D、分隔眼前房与眼后房E、内含瞳孔开大肌,为交感神经支配正确答案:A10、关于菱形窝内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包括舌下神经三角B、面神经丘内埋面神经核C、近髓纹上方的圆形隆起,为面神经丘D、髓纹是脑桥和延髓在腹面的分界线E、髓纹外上方可见迷走神经三角正确答案:C11、关于子宫正确的描述是( )A、子宫内腔可分为子宫腔.子宫管二部B、子宫前屈是指子宫与阴道长轴间开成向前开放的钝角C、直立时,子宫体伏于膀胱上面D、可分为子宫体.子宫峡.子宫颈三部E、子宫附件指卵巢正确答案:C12、男性尿道最窄的部分是( )A、尿道内口B、尿道外口C、海绵体部D、膜部E、前列腺部正确答案:B13、下列何者不直接注入肝门静脉( )A、胆囊静脉B、中结肠静脉C、肠系膜上静脉D、胃右静脉E、胃左静脉正确答案:B14、牙总数为20个的是( )A、上颌磨牙B、下颌磨牙C、乳牙D、第3磨牙E、尖牙正确答案:C15、关于右肺的形态,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较左肺宽而短B、通常分3个叶C、有一弧形切迹,称心切迹。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消化管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消化管

绒毛纵切面和横切面
绒毛
皱襞
粘膜下层
肌层
小肠绒毛
外膜
空肠绒毛
2、肠腺:小肠上皮在绒毛根 部下陷至固有层而形成的 管状腺。
A. 柱状细胞:分泌细胞
B. 杯状细胞: C. 内分泌细胞: D.潘氏细胞:肠腺底部,常 三五成群。含防御素、溶 菌酶和肽酶等。猪、狗和 猫无潘氏细胞。 E. 干细胞:
小肠腺(潘氏细胞)
丝状乳头、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1、丝状乳头:数量很多,圆锥形。
2、菌状乳头:数量少,分散在丝状 乳头之间。 3、叶状乳头:舌根部,长椭圆形。 4、轮廓乳头:体积大,数量少,见 味蕾。
味蕾:味觉感受器,位于轮廓乳头、 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软腭、会厌 与咽部的粘膜上皮内。 味蕾:暗细胞、明细胞和基细胞。
(一)粘膜
1、上皮:复层扁平 上皮。 2、固有层: 3、粘膜肌层:散在 的纵行平滑肌束, 由前向后逐渐增多, 末段形成完整一层。
(二)黏膜下层
含有分支的管泡状 粘液腺或以粘液细 胞为主的混合腺, 称为食管腺。
(三)肌层
反刍兽和犬全部为骨骼肌;猪食管颈段为骨骼肌,胸段 为骨骼肌和平滑肌交错排列,腹段为平滑肌;猫食管的 前4/5为骨骼肌,后1/5为平滑肌;马食管的后1/3为平滑 肌。多为内环、外纵两层。
(四)外膜:颈部为纤维膜,胸腔段为胸膜,腹腔段
为腹膜。
五、胃
位于食管与小肠之间,分单室胃和多室胃。
(一)单室胃的组织结构
贮存食物,机械性和化学性消 化,吸收部分水和无机盐等。
单室胃黏膜内含有胃腺。肉食 兽的整个胃黏膜中均有胃腺分 布,猪和马的胃腺仅分布在有 腺部。黏膜表面有许多由上皮 凹陷形成的胃小凹,底部常有 几个胃腺的开口。

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

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

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包括:
1. 黏膜: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

上皮是单层扁平上皮或单层柱状上皮,具有保护和吸收功能;固有层是疏松结缔组织,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黏膜肌层则是由薄层的外环内纵平滑肌组成,有助于物质的吸收和转运。

2. 黏膜下层: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其中含有黏膜下层神经丛。

3. 肌层:一般为环形肌层和纵行肌层组成,但食管上段、肛门处的肌层为骨骼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部位的消化管壁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如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位的黏膜上皮、肌层和黏膜下层等结构各有特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消化管(人卫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消化管(人卫版)

---------------------------------------------------------------最新资料推荐------------------------------------------------------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消化管(人卫版)组织胚胎学教案章节:第十一章消化管目的要求:掌握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粘膜的结构。

了解食管的结构特点;大肠和阑尾的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15 分钟)二、食管(10 分钟)三、胃(20 分钟)四、小肠(30 分钟)五、大肠(10 分钟)六、消化管的分泌性免疫系统(5 分钟)重点: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小肠粘膜的结构。

难点:主细胞和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时间15ˊ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消化管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一)粘膜粘膜( mucosa)是消化管壁的最内层,也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的部分。

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1.上皮:衬于消化管的腔面。

1 / 7胃和肠为单层柱状上皮,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口腔、食管和肛门等为复层扁平上皮,能适应摩擦,主要起保护作用。

2.固有层:位于上皮的深层,由细密结缔组织组成,有的部位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组织。

小肠的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面隆起,形成很多指状突起,称肠绒毛,以扩大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

它们的收缩能改变粘膜的形状,协助吸收营养物质,促进血液和淋巴流动及腺体分泌物的排出。

(二)粘膜下层粘膜下层( submucosa)为疏松结缔组织,连结粘膜与肌层。

该层内含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并有粘膜下神经丛。

在食管和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内分别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

(三)肌层肌层( muscrlaris)位于粘膜下层的深层,较厚。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外括约肌处为骨胳肌外,其他均由平滑肌组成。

第十二章消化管

第十二章消化管

胃底腺
胃底腺(Fundic gland)
又称泌酸腺,分支 管状。
腺上皮由主细胞、 壁细胞、颈黏液细 胞、干细胞和内分 泌细胞组成。
胃底腺
主细胞(Chief cell)
又称胃酶细胞(Zymogenic cell) 数量多, 主要位于底部。
光镜:细胞呈柱状,核圆位于基底部,HE 染色基部胞质呈强嗜碱性, 顶部胞质呈泡末状。
壁 细 胞
壁细胞电镜模式图
壁细胞电镜图
细胞内分 泌小管
线粒体
细胞内分泌小管(Intracelluar sceretory canaliculus)顶部胞膜向胞质凹陷形成,管 腔面及壁细胞顶面有许多微绒毛,分泌小管 和微绒毛扩大了游离面的面积。
微管泡系统(Tubulovesicular system)是 分泌小管周围光滑的小管和小泡。
4、外膜:浆膜。
肌层
胃的肌层和外膜
浆膜
四 小肠(Small intestine)
villi
connective tissue vesicles
artery vein lymph vessel
皱襞
epithelium blood capillaries lymph vessel
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电镜图
(1)纤维膜(Fibrosa)薄层结缔组织 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段,有固定作用。
(2)浆膜(Serosa)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 分布于腹膜内位器官的表面和腹膜间位器官 的腹膜腔面(胃和大部分肠),表面光滑, 减少摩擦。
两种外膜对比





二 食管(Esophagus)
食管腔面有纵行皱襞,从横切面看,食管 呈狭窄而不规则的裂隙。食物通过时,皱 襞消失。管壁具有典型的四层结构。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1)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1)
3.简单介绍肌层和外膜,指出纤维膜和浆膜的区别。
食管:? 10分钟
通过模式图、切片图简单介绍食管的结构。??????
1.指出食管壁从内到外分4层。
2.强调粘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粘膜下层含食管腺。
3.指出肌层在各段食管不同及食管的外膜为纤维膜。
胃:?? 20分钟
通过模式图、切片图及电镜图重点详细介绍胃的结构及功能。??????
(四)外膜
? 为浆膜
四、小肠
?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一)粘膜
? 小肠腔面有环行皱襞,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粘膜上皮吸收细胞游离面
有发达的微绒毛。皱襞、肠绒毛及微绒毛扩大小肠表面积
1上皮
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
(1)吸收细胞,数量最多
? 呈高柱状,核椭圆,位基部,细胞游离面有纹状缘,电镜见为微绒毛
1.指出胃壁从内到外分4层。
2.强调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不含杯状细胞。粘膜表面有胃小凹。
3.指出固有层内含胃腺,重点介绍胃底腺: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为结缔组织,含成纤维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分散平滑肌细胞等
含有大量胃腺,分为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据其部位与结构区分)
?胃底腺,分布在胃体和胃底部也称泌酸腺。为单管腺分支管状腺,腺体分颈、体、底三部
二、食管
(一)粘膜
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
粘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二)粘膜下层
?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粘液性的食管腺
? 食管腺周围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淋巴小结
(三)肌层
? 分内环、外纵两层,上段为骨骼肌,下段平滑肌,中段兼具二者

消化管

消化管

干细胞
位于肠腺下部,不断增殖、分化成其它细胞
更新:绒毛上皮细胞的更新周期为3-6天
(4) 干细胞 位于肠腺下部,不断增殖、 分化成其它细胞 3、粘膜肌层 内环行和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组成
扩大小肠吸收面积的三级突起
*皱襞(plica)
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共同向肠腔突出结构 (肉眼可见)
*肠绒毛(villus)
消 化 管
Digestive Tract
消化管的组成
口腔 咽 食管 胃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阑尾 盲肠 结肠 直肠 肛管 Oral cavity pharynx Esophagus Stomach Duodenum Jejunum Ileum Appendix Caecum Colon Rectum Anal canal
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突起
•微绒毛表面有一层细胞衣, 内有多种消化酶,是消化吸 收的重要部位
吸收细胞( absorptive cel腔内大分子 物质由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屏障作用
• 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含多种酶类甘油三酯+胆固醇+
磷脂+载脂蛋白
高尔基复合体
脂肪的吸收和转运
小 肠 结 构
(一)粘膜(mucosa) 绒毛


环形皱壁(plicae)
肠绒毛(intestinal
villus)

小肠腺(small
intestinal gland)
皱襞 肌层
粘膜下层
外膜


环行皱襞
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向肠腔内突起形成
在十二指末端和空肠 头段极发达,向下逐渐 减少、变矮,至回肠中 段以下基本消失。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1.粘膜层: 上皮: 固有层: 粘膜肌层: 2.粘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食管胃小肠大肠大唾液腺胰腺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食管胃小肠大肠大唾液腺胰腺
十二指肠腺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大唾液腺 胰腺 肝
一、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四)小肠 6.回 肠
结构特点: •具有小肠共有的结构; •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有集合淋巴小结。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大唾液腺 胰腺 肝
一、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大唾液腺 胰腺 肝
一、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一)消化管壁一般结构
由内向外依次是: 黏膜层 黏膜下层 肌层 外膜
消化管壁一般结构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大唾液腺 胰腺 肝
一、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二)食 管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大唾液腺 胰腺 肝
(三)胃
3. 胃底腺
1
2
1 胃小凹 2 胃底腺
胃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食管
小肠 大肠 大唾液腺 胰腺 肝
一、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3. 胃底腺
壁细胞 (parietal cell): 多分布于胃底腺的颈部和体部; 胞体较大,呈圆形或锥体形; 1~2个圆形核,胞质嗜酸性; 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纵行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
大肠腺
4.外膜
主要为浆膜,直肠下部为纤维膜。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大唾液腺 胰腺 肝
二、消化腺 (digestive gland)
小消化腺: 分布于消化管壁内,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 如口腔周围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 大消化腺: 为独立的器官,如大唾液腺、肝和胰。

人的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总结

人的消化系统的实验报告总结

人的消化系统完成汇报仅供参考消化系统包含消化管和消化腺。

消化管又可分为功能和形态不同的许多局部,包含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消化腺分为大、小两类: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各段的管壁内,如唇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以外,如大唾液腺、胰和肝等。

它们以导管通连并开口于消化。

管腔内,其分泌物都进入消化管中,完成化学性消化。

大小两种消化腺的上皮细胞都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消化管壁的上皮开展分化而形成的。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人的消化系统完成汇报消化管壁除口腔以外均可分为四层。

由管腔内面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1.粘膜是消化管进行消化和汲取的重要局部。

其外表经常保持粘滑湿润,便于食物的输送、消化和汲取。

粘膜又可分为三层。

1〕上皮面临管腔,是消化管壁的最内层,由于消化管各段功能不同,上皮类型也不相同。

口腔、食管和肛门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耐摩擦,具有爱护作用;胃、小肠和大肠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利于消化和汲取。

有的上皮下陷形成消化管壁内的小消化腺,分泌粘液和各种消化酶。

2〕固有膜由结缔织组构成,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胃、肠的固有膜则含有类似网状结缔组织的成分,并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

淋巴组织弥散分布人的消化系统完成汇报或集合成淋巴小结,尤以咽部、回肠、阑尾等部位较多。

淋巴组织是身体对抗外来病菌、异物的第—道防线,其中淋巴细胞常穿入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免疫作用。

固有膜有弹性,除有联系上皮深层组织的作用外,对管壁在收缩运动时的牵引力的改变具有缓冲作用。

3〕粘膜肌层为一薄层的平滑肌,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

此层收缩时,可改变粘膜的形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汲取,腺体的分泌和血液的运行。

2.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拟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氏神经丛。

食管与十二指肠局部,分别有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此层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简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简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消化管壁的结构
消化管壁的结构是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浆膜等四大部分组成。

黏膜作为最外层的组织,主要作用为保护消化管壁,抵御局部组织受到细菌、病菌以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侵害,对于对于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起到过滤性的作用。

黏膜下层位于黏膜组织下部,是由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等组织组成,主要作用为触感外界因素刺激,如温度、疼痛、触觉等。

肌层是由骨骼肌所组成,主要作用除了控制消化管壁活动功能以外,还起到调节官腔括约肌的打开以及关闭功能。

浆膜作为肌外膜组织起到连接胃部、肠道、胰腺等多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组织胚胎学论述题

组织胚胎学论述题

---------------------------------------------------------------最新资料推荐------------------------------------------------------组织胚胎学论述题一、试比较上皮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①上皮组织的细胞紧密排列,细胞外基质少。

②上皮组织的细胞具有极性,有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③上皮组织没有血管。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①细胞少,种类多,分布松散;细胞外基质多。

②细胞无极性。

③ 有丰富的血管。

④细胞外基质中纤维少、排列疏松,基质丰富。

二、比较淋巴结、脾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一)淋巴结的组织结构:淋巴结为实质性器官,结构由被膜、间质和实质构成。

被膜为薄层致密 CT,伸入淋巴结实质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粗支架。

淋巴结实质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及皮质淋巴窦 3部分构成。

浅层皮质由淋巴小结及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构成,主要分布着B 细胞。

1 / 11副皮质区位于皮质的深层,为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 T 细胞聚集而成,故称胸腺依赖区。

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窦。

淋巴窦壁有扁平的内皮细胞,窦腔内有星状的内皮细胞及大量的巨噬细胞等。

淋巴在窦内缓慢流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异物。

淋巴结髓质有髓索和髓窦组成。

髓索为索条状淋巴组织,主要含浆细胞、 B 细胞和巨噬细胞;髓窦为髓质内的淋巴窦,与皮质淋巴窦结构相同,内含更多巨噬细胞。

功能:免疫应答的场所;滤过淋巴液。

(二)脾的组织结构:脾为实质性器官,结构由被膜、间质和实质构成。

被膜由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致密 CT 构成,表面附有间皮。

被膜和脾门的 CT 伸入脾内部形成小梁,构成脾的粗支架。

脾的实质分白髓和红髓两部分。

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组成。

动脉周围淋巴鞘是由围绕在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构成的,主要有大量 T 细胞,是脾的胸腺依赖区;淋巴小结又称脾小体,主要由大量 B 细胞构成;边缘区位于白髓和红髓之间的狭窄---------------------------------------------------------------最新资料推荐------------------------------------------------------ 区域,该区域含有 T 细胞、 B 细胞及较多巨噬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多血管和淋巴管
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有十二指肠腺,可产生表皮生长因子
(三)肌层
为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四)外膜
小肠大部分为浆膜
五、大肠
分为盲肠(附阑尾)、结肠和直肠和肛管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
(一)盲肠、结肠和直肠的结构特点(三者组织结构相似)
5.讲述胃的肌层与自身的功能有适应,因而较厚
小肠: 20分钟
通过模式图、切片图及电镜图重点详细介绍小肠的结构及功能。
1.指出小肠壁从内到外分4层。
2.强调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含杯状细胞等。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3)内分泌细胞
2固有层
为细密结缔组织
含丰富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大量的小肠腺固有层淋巴组织丰富,空肠和十二指肠多为孤立淋巴小结,回肠为集合淋巴小结
1.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由表面粘液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
表面粘液细胞呈柱状,核椭圆形、位于基部
顶部胞质含大量粘原颗粒,HE染色不着色,故胞质透明或空泡状
分泌的粘液覆盖于上皮表面,对其有保护作用
2.固有层
回顾 : 4分钟
用文字简明回顾眼球壁和膜蜗管的结构。
概述 : 2分钟
文字直接指出消化管的组成和功能。
(2)杯状细胞
散于吸收细胞间,分泌粘液,有润滑保护作用。从十二指肠至回肠末端,
杯状细胞渐增多
① 胃底腺的组成。
② 主细胞的光镜、电镜结构及功能,强调主细胞分泌酶原,与自身的保护机制有关。
③壁细胞的光镜、电镜结重及功能。结合临床提及
胃大切导致贫血的原因为缺乏内因子。
4.粘膜下层联系临床溃疡侵犯到粘膜层可至大出血。
小肠腺为单管状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形成,又称Lieberkuhn隐窝,直接开口于肠腔
小肠腺细胞: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及内分泌细胞(与粘膜上皮相同)、还有Paneth细胞和干细胞
(1)Paneth细胞
为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体底部
细胞锥体形,胞质顶部充满粗大嗜酸性颗粒
合成吞噬素和溶菌酶等,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的作用
3.指出固有层内含胃腺,重点介绍胃底腺: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为结缔组织,含成纤维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分散平滑肌细胞等
含有大量胃腺,分为胃底腺、贲门腺和幽门腺(据其部位与结构区分)
胃底腺,分布在胃体和胃底部也称泌酸腺。为单管腺分支管状腺,腺体分颈、体、底三部
(1)主细胞(chief cell)
二、食管
(一)粘膜
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
粘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
(二)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粘液性的食管腺
食管腺周围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淋巴小结
(三)肌层
分内环、外纵两层,上段为骨骼肌,下段平滑肌,中段兼具二者
(四)外膜
为纤维膜
三、胃
(一)粘膜
表面有胃小凹(不规则的小孔),每个胃小凹底部与3~5条胃腺通连
又称泌酸细胞,腺的颈、体部较多
细胞较大,圆锥形,核圆,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强嗜酸性
电镜下可见细胞内分泌小管,腔面有微绒毛。分泌小管周围有小管、小泡
称微管泡系统;还有大量的线粒体等
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3)颈粘液细胞
数量很少,位于腺颈部,夹于其他细胞间
细胞楔(锥)形,核扁平,居细胞基底,核上方有粘原颗粒,染色浅
小肠腔面有环行皱襞,粘膜表面有许多肠绒毛,粘膜上皮吸收细胞游离面
有发达的微绒毛。皱襞、肠绒毛及微绒毛扩大小肠表面积
1上皮
为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
(1)吸收细胞,数量最多
呈高柱状,核椭圆,位基部,细胞游离面有纹状缘,电镜见为微绒毛
是消化吸收重要部位,可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营养物质
固有层有丰富的淋巴组织,淋巴小结突入粘膜肌层,使粘膜肌层不完整。
肌层很薄,外膜为浆膜
六、小结
本次课主要讲述食管、胃、小肠、大肠的组织结构及胃和小肠的功能
(2)干细胞
位于小肠腺的下半部,普通标本中不易辨认
能不断增殖、分化更新为其它小肠腺细胞
*肠绒毛,为小肠的特征性结构
为粘膜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指状突起
肠绒毛表面为上皮
中轴为固有层结缔组织,含有孔毛细血管、1~2条纵行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还有少量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3粘膜肌层
内环行与外纵行两薄层平滑肌
分泌粘液
(4)干细胞
普通标本中不易辨认
能不断分裂,分化为表面粘液细胞或其它胃底腺细胞
(5)内分泌细胞
3.粘膜肌层
内环、外纵行两层平滑肌
(二)粘膜下层
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三)肌层
较厚,为内斜行、中环行及外纵行三层平滑肌
(四)外膜
为浆膜
四、小肠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一)粘膜
食管: 10分钟
通过模式图、切片图简单介绍食管的结构。
1.指出食管壁从内到外分4层。
2.强调粘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粘膜下层含食管腺。
3.指出肌层在各段食管不同及食管的外膜为纤维膜。
胃: 20分钟
通过模式图、切片图及电镜图重点详细介绍胃的结构及功能。
1.指出胃壁从内到外分4层。
2.强调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不含杯状细胞。粘膜表面有胃小凹。
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底部与体部
细胞柱状,核圆,居基部;基部胞质强嗜碱性,核上部胞质充满酶原颗粒
(溶解呈泡沫状)
电镜下核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与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顶部有许多圆形的
酶原颗粒
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腺细胞: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及内分泌细胞
(2)壁细胞(parietal cell)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10分钟
通过模式图、切片图重点讲述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1.指出消化管壁从内到外分4层。
2.粘膜层是组织学上区别各段消化管的主要部位。交代粘膜的组成,指出粘膜肌是消化管特有的结构。
3.粘膜下层为较细密的结缔组织,在食管、十二指肠等此层有腺体。
3.简单介绍肌层和外膜,指出纤维膜和浆膜的区别。
、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1.粘膜,包括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
上皮类型与部位相关,主要有两种类型:复层扁平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
固有层为细密结缔组织,细胞成分多,纤维细密,有丰富血管、淋巴管、
淋巴组织和腺体
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 一般为1-2层
2.粘膜下层,为较细密的结缔组织
有较大的小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多极神经元和无髓神经纤维)
1粘膜无绒毛,表面光滑;有半月形皱襞
上皮为单层柱状,由柱状细胞和大量杯状细胞组成
固有层内有大量的单管状肠腺,可见孤立淋巴小结
肠腺粗而直,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少量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2肌层为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平滑肌,外纵肌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
3外膜为浆膜或纤维膜
(二)阑尾
阑尾管腔小而不规则,肠腺短而少,排列稀疏
食管和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内分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
有皱襞,粘膜与部分粘膜下层共同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皱褶称皱襞
3.肌层,通常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
口腔、咽、食管上段与肛门处的肌层大部分为骨骼肌,其余为平滑肌
肌层之间有肌间神经丛
4.外膜,纤维膜或浆膜
纤维膜,为薄层结缔组织
浆膜,由薄层结缔组织与间皮共同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