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中医正骨2009年11月第21卷第11期(总839)・19・・综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王昌兴,王维佳,陈龙,林向叶(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05)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综述文献临床上将由于骨强度下降并遭受轻微创伤或其他各种风险因素而导致的骨折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常发生于股骨转子间、股骨颈、胸腰椎和桡骨远端等部位。

临床资料表明骨质疏松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早期表现为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消失。

使剩余骨小梁负荷加大发生微骨折,进一步发展为骨皮质内表面1/3逐渐转变成类似于松质骨结构,造成骨强度下降,此时受到轻微的外力或自身的重力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现将中西医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中医“骨痹”“骨痿”“骨枯”“骨极”等病症的范畴。

《黄帝内经》指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水不胜火,骨枯而髓虚,足不任身”“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医学精义》提出:“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

所以骨质疏松性骨折多与肝脾肾亏虚有关。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肾虚为本的肝脾肾多脏腑、风寒湿虚瘀多病因共同导致的疾病,治疗上也多从这几个方面人手。

中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手法整复、中药、针灸等为主。

1.1手法整复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术中复位及固定比较困难,内固定物植入后易松动,高龄患者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

与之相比,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牵引等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经济,有效,副作用少。

但非手术治疗若不能早期功能锻炼,则会加剧骨量丢失。

1.2中药治疗在骨折端局部手法整复或手术复位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2.1单味中药近年来有关单味中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及骨代谢方面影响的研究颇多。

卿茂盛等…报道续断能改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骨痂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促骨折愈合的通讯作者:王昌兴作用。

林举择等¨o研究结果表明补骨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跌倒 弯腰抬提物品 其他 无外伤
14%
14%
45%
27%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第6页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 腰背部疼痛 • 根性疼痛 • 后凸畸形 • 其它表现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第7页
• 骨密度 • X片 • CT • MRI
辅助检验和诊疗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第8页
谢谢聆听!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第24页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保守 治疗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第1页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个以骨量(BONE MASS)降 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造成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代谢性 骨病。
•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SIS VERTABRA COMPRESSED FRACTURE, OVCF)。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第2页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第3页
OVCF发病人群
• 中老年患者, 以绝经后女性为主。
• 50岁以上OP 每年 发生骨折15%
• 70岁以上
20%
• 女性每年增加2倍于男性。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治疗
第5页
损伤原因
第15页
OVCF分型
• EASTELL、RAO 椎体形态改变 A 楔形 B 双凹 C 粉碎压缩
分4型 1 急性单节段骨折 2 不稳定骨折 3 多发骨折 4 并发狭窄和神经压迫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第16页
治疗标准
• 复位 • 固定 • 功效锻炼 • 治疗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罗先正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随着杜会入口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的后果是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日常生活或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

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

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如肱骨近端、胫骨近、远端骨折。

脊柱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如平地跌倒等。

与年青人非骨质疏松性骨折不同。

后者骨折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暴力损伤,有明显外伤史。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生存期的生活质量,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增加经济负担。

如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严重时可出现剧烈腰背疼痛,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的驼背畸形,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由于畸形、疼痛引起的心理障碍,可使患者出现抑郁,甚至萌发自杀意念。

骨折多发生在T。

与L。

之间,以胸腰椎最为常见。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生,提示全身骨微结构的退变。

骨强度的下降,新的椎体骨折及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增加25%~50%。

因此,能否减少新的椎体骨折发争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评定标准。

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骨折后第一年的病死率为20%,1/3患者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庭护理,不足1/3的患者能恢复剑骨折前的生活质量。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进展1临床表现①一般表现:可出现疼痛.压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也可没有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或表现为原有疼痛加重。

功能障碍也可很轻微,甚至患肢仍可活动。

②特有表现:可出现畸形,骨擦感(音)、反常活动。

但iN床上也有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后缺乏上述典型表现。

③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可出现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等。

2常规X线摄片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我国多数医院,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常规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质疏松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药物治疗
10
20
30
40
骨折发生率%
31.5%
11.0%
钙剂组(n=219)
新发椎体骨折 (P<0.001)
新发外周骨折 (P<0.05)
53%
69%
罗盖全®组(n=213)
5.2%
9.9%
罗盖全®有益于促进骨质疏松骨折愈合
1,25D3 24D3 24,25D3 25D3
结合率%
维生素D与骨痂受体结合的相对竞争指数
骨折后抗骨质疏松药物用药建议
治疗目标
治疗方案
降钙素
双膦酸盐 锶盐 SERMs 雌激素 PTH片段 。。。
+活性维生素D3
+活性维生素D3
内 容 提 要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策略 活性维生素D(罗盖全® )在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患者体内1,25(OH)2D3(D激素)合成明显减少
24
骨质疏松骨折后再次骨折风险高
既往有单次椎骨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5倍 既往有2次以上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12倍 既往有2次以上骨折合并骨量减低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75倍
髋部骨折-最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
外科手术只能让少数人能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 10-15%的患者出院后必需接受长期护理 25-35%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一年内死亡 20%的患者将在一年内再次发生骨折
治疗周期(月)
累计疼痛改善率
罗盖全®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疗效一定而持久
罗盖全®有效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
罗盖全® 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强度
罗盖全®明显增加二维和三维松质骨骨小粱密度,改善骨质量
二维骨小梁密度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分类及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分类及治疗

稳, 骨折不愈合; 型: Ⅲ 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进行性体位 改变; Ⅳ型: 伴有继发性椎管狭窄, 合并神经症状[ 。 6 ] 目前临床对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过程 中, 尚无为广大临 床骨科医师所接受的分类方法, 但在我们的I床实践中, 临 感
受到 H i 的分类方法更符合临床, ei n 故将其分类和一些文献
N ov r i und Sy p, 003, a ts Fo m 2 249: 75 18 1 — 6.
_]Am S ot Me 1 9 ,O 2 :4 —4 . J. J p rs d,9 2 2 ( ) 1 11 5 [O B i b r , id h , lsn A,ta. rame t 2 ] r tegM Ln a l Ni o e 1 T et n t A s
中 图分 类 号 : 8 . R6 3 2 文献标 识码 : A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 最严重的并发症, 在美国大约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的分类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
G nn eat 半定量法。在标准侧位 X线片上, 如果 T ~L 椎体 的形态及大小正常, 则为 0 正常)椎体高度降低 2 %~ 级( ; 0 2 和椎体投影面积降低 IZ~2 , I ( 5 O O 为 级 轻度变形或
综 述如下 。 1 急性或亚急性单纯椎体压缩 骨折
体, 增加病变椎体强度, 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再骨折, 解除
疼痛并改善躯体功能, 使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_ ] 98 3 。19 年 “ 美国 K po 公司在 P P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可扩张的球 yh n V 囊, 经皮经椎弓根将球囊置人椎体 , 加压球囊膨胀使塌陷椎 体复位, 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 再填充骨水泥, 矫正后 凸畸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2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2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2
很抱歉,目前2022年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我还没有获取到。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治疗是通过药物来增加骨密度和减少骨质疏松的进展。

常用的药物有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磷酸盐及其衍生物等。

2. 骨密度监测:通过骨密度监测来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和治疗效果。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骨密度测量、骨超声等。

3. 营养干预:适当的饮食和营养干预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也是很重要的,确保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

4. 运动和物理治疗:适量的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可以增强骨密度和肌肉力量,减少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风险。

5. 骨折的处理:对于已经发生的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复、使用支撑性装置或进行康复治疗。

以上是一般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诊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获取最新的诊疗指南和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骨质疏松骨折 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骨折 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指南骨质疏松骨折是指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

其发生原因主要与骨质疏松引起骨质密度减少和骨组织结构改变,从而导致骨质脆弱和骨折易发性增加有关。

下面是骨质疏松骨折的诊疗指南。

一、诊断1.病史:了解病人的个人史、家族史、药物史、饮食史等情况,特别是病人是否曾有骨折史。

2.体格检查:检查病人的身高、体重、骨骼压痛等情况。

3.骨密度检查:可以采取量子束、超声波、骨密度仪等方式测定骨密度,危险分级评估。

4.影像学检查:X线、磁共振等能够检测骨折或病变。

5.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骨代谢指标如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等。

二、治疗1.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的骨质疏松或骨折,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D类药物、双磷酸盐等。

(2)康复训练:可进行康复训练,增强患者的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1)骨折复位:对于骨折复位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手术进行复位。

(2)内固定:内固定手术主要是将金属板、钢钉等置入骨内固定骨折,使其恢复正常。

(3)关节置换:对于骨质疏松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可采取关节置换手术,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三、预防1.饮食:建议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肉类、蔬菜等。

2.体育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人体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3.避免抽烟和饮酒:长期抽烟和饮酒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加重,增加骨折风险。

4.药物预防:中度和高度危险的患者可采取药物预防,如钙剂、维生素D类药物、双磷酸盐等。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进行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8大难点以及6种应对方法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原则和一般骨折一样也是复位,固定(强烈推荐使用高分子绷带夹板),功能锻炼,多疗程抗骨质疏松治疗。

其特点和治疗的8大难点为:①加重原有骨质疏松。

罹患骨折卧床后会发生快速骨质丢失,将加重原有骨质疏松;②骨折粉碎。

骨量低,骨质量差,多为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不易达到满意效果;③内固定治疗失败率高。

高龄老人因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物及植入物易松动、脱出,植骨易吸收;④康复过程漫长。

老年人身体储备力低,康复能力下降,常伴有智力障碍,依从性差,难以配合功能锻炼,恢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所以建议老人骨折后使用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进行固定。

⑤并发症多。

进入老年阶段后,机体往往合并有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全身状况差,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心肺和脑血管意外,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与风险性;⑥致残率高。

骨折后即使治疗结果满意,也难以恢复至伤前的机能状态,如髋部骨折后仅一半左右的病例能恢复到骨折以前的功能状态;⑦致死率较高。

由于器官系统功能减弱,如髋部骨折后,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对老年人的生命力都是一次严峻考验,有时成为生命中的“最后一根稻草”;⑧患方期望值较高。

容易出现医患纠纷,需要医患双方之间充分沟通。

措施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确需手术者,要充分考虑它与一般创伤性骨折的不同之处,酌情采取以下6种应对措施:①使用特殊内固定器材,如锁定加压钢板、粗螺纹的螺钉、膨胀型髓内钉、具有特殊涂层材料的器械等;②使用应力遮挡较少的器材,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③采用特殊的内固定技术,如螺钉固定时穿过双侧骨皮质,增加把持力;④采用内固定强化技术,如螺钉周围使用骨水泥、膨胀器及生物材料强化;⑤骨缺损严重者,可考虑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以及生物材料(骨水泥、硫酸钙等)充填;⑥视骨折的牢固程度,酌情选用外固定。

外固定应采用安信高分子绷带夹板,安全可靠,有足够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对骨折临近关节的固定。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 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 的治疗

保守治疗
对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所致的压缩性骨折,在选择治疗 上对于骨折稳定的和无神经症状的,临床上还是比较主张让 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可以采用中药辩证外敷止痛、卧床垫枕、 功能锻炼等对症治疗的方法。因为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快速缓 解疼痛,减少老年患者痛苦,无创伤且经济,是比较适合老 年人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OVCF的诊断
DR: 可以直观看到椎体变扁、楔形变、或椎弓根受损,初步 判断骨折的新旧;同一个部位的二次骨折,很难通过X线 平片来判断骨折的新旧;骨密度测量方面不准确; CT: 成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可通过窗宽、窗位的变换能 观察椎体内、椎旁软组织及椎管内的影像,发现X线片不 能发现的骨皮质、骨纹理的中断,弥补了X线片的不足, 使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全面而准确。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0%-15% 由于非绝经和增龄因素导致的低骨量并可以确定诱因的
骨质疏松症。
流行病学
1997年,WHO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 1.骨质疏松症----世界常见病的第7位; 2.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约为6. 6%,总患病人数达 6000~8000万,居世界之首; 3.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1: 3; 4.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好发于髋骨、桡骨、肱骨及 脊柱的胸、腰段; 5.在OP骨折中,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率最高;其中发 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是L2、T11和L3。
案例
患者苏某,男性,65岁,1天前外伤致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 卧床休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就诊我院。查体:急性疼痛 面容,生命体征平稳,L1椎旁及棘突压痛、叩击痛阳性,双侧 腰肌紧张、压痛,腰背部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力及皮肤感觉正 常。摄X线片示:L1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约1/2。骨密度 示:骨质疏松。门诊拟“L1椎体压缩性骨折;2、骨质疏症”收 住入院。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文)(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文)(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

DOI:10.3877/cma.j.issn.1674—134X.2015.06.021 作者单位 :100730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 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 和医院骨科 ;610041 成学 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00853 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100730 北京 ,卫生部北京 医院骨科 ;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骨科 ; 150081 哈 尔 滨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 二 医 院 骨 科
折 达 20% 。
准 ,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二 )骨质 疏 松症 骨折 的治 疗 原 则
4.实 验室 检 查 。
骨质疏松性骨折 的治疗 基本原 则是复 位 、固定 、功能 锻
常规术前检查 ,必要时检查血钙 磷 、24 h尿 钙 、25(OH)
炼 和 抗 骨 质 疏 松 。
VitD、降 钙 素 和 甲 状 旁 腺 激 素 等 。
二 、骨质疏松症骨折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情需要 ,有条件 者可检 测骨转 换生 化标 志物 (包
(一 )诊 断
括骨形成和骨吸收 指标 ):(1)骨形成 指 标包 括血 清碱 性磷
1.病史 、症状 和体 征 。有 骨质 疏松性 骨折 史或 轻微 外 酸 酶 、骨 钙 素 、骨 源 性 碱 性 磷 酸 酶 、I型 前 胶 原 C 端 肽
共同第一作 者 通信 作 者 :邱 贵 兴 Email:qguixing@ 126.eom 注 :本文首次发表在《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8(5):371—375.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study first reposed in the 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2015,8(5):371—375.

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处理及术中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处理及术中注意事项

70及术中注意事项张关平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低能量暴力所致骨折,继发于骨质疏松症。

由于我国人口构成处于老龄化发展阶段,老年人口数量逐渐上升,而骨质疏松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其中又以女性老年数量比重较大。

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年龄通常较大,因此合并内科疾病较多,手术治疗风险较高,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较多。

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处理原则与治疗原则与常见骨折具有一定差异,需要谨慎处理。

一、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临床诊疗难点与治疗原则(一)临床诊疗难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主要诊疗难点有:①患者多为老年人,同时由于年龄较大,多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

②患者多为粉碎性骨折,采取内固定治疗方案稳定性较差,由于患者骨质疏松导致内置固定物较易脱落,由于老年患者骨吸收量上升,因此植骨治疗将会导致所植骨块被吸收。

③由于老年患者骨形成速率较为缓慢,因此术后患者极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情况,患者还有可能骨折久不愈合。

④患者术后卧床制动期会有骨量快速丢失现象,患者发生再次骨折风险较高。

⑤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

⑥患者术后再次发生骨折风险较高,以髋骨骨折患者为例,一年内发生二次骨折的风险高达20.9%。

(二)治疗原则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系统功能锻炼与抗骨质疏松治疗。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需要对其身体器官、治疗风险和预后加以系统评估,了解手术可行性。

患者围手术期必须要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使用的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以及运动疗法。

处于绝经期的女性处于骨质吸收高时期,因此需要使用骨吸收抑制剂进行治疗。

根据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特点,可配合使用骨形成抑制剂促使患者骨量形成,改善患者骨微结构,用以降低患者术后二次骨折风险。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和术中注意事项(一)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加以综合分析,经过系统分析后做出临床诊断。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是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领域的权威指南,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治疗和预防的重要依据。

该指南于2024年发布,其中包含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全面内容。

下面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是基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根据指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包括身高减少、背痛、体位性脊柱变形等。

而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骨密度检测(如DEXA)和骨折类型(如脊椎骨折)来确定。

2.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目标是减轻疼痛、修复骨折、预防再骨折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的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体位矫正、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补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骨形态发生蛋白类药物等。

其中,对于高危骨折患者,强烈推荐使用抗骨吸收剂。

3.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包括非药物预防和药物预防。

非药物预防主要包括增加体力活动、改善营养、戒烟限酒等。

药物预防主要包括补钙剂、维生素D和抗骨吸收剂等。

根据指南,对于50岁以上有骨质疏松风险因素的女性和男性,强烈推荐进行骨折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特殊人群: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即妊娠期、青少年、高龄等人群给出了特殊的诊疗建议。

对于妊娠期妇女,根据指南,应合理控制钙的补充,并且避免长期补充维生素D。

对于青少年,应重视骨密度的监测,并及时进行治疗。

对于高龄人群,应该进行个性化的骨折风险评估,并针对性地给予治疗和预防。

综上所述,2024年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全面介绍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对于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希望通过该指南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水平,减少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

骨质疏松是一系统性代谢性 病理生理改变 。骨质 随 着年龄 的增加均经历从松软一 结 固一 松脆 的过程 , 因此骨质 疏松在老年人群 中普遍存 在 , 骨折是骨质 疏松最 常见 、 最 严重 的并发症 。高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 主要 的流行 病 学 因素 , 据统计在 绝经 妇女 中预期 有 ] / 4人 将 发生骨 质 疏松性骨折 , 6 0岁以后每增加 5岁 , 骨折发生率 将增加 1 倍 。更值得关注的是 , 老年 人机 体状 况 和重要 脏 器功 能 衰退 、 低下 , 以及骨 折创 伤和外 科治疗 干扰 , 也势 必严 重 影响患者整体状 况甚 至危及 生命 , 有 报道显 示 与骨质疏 松性骨折相关 的死亡 率 已超 过乳 腺癌 、 宫 颈癌 和子宫 体
1 治 疗 理 念
固定方式如何 、 采 用何 种手术 径路 等放在 改善患 者总 体 状况的整体 治疗 中加 以考虑 , 均应 以减 少并发症 、 改善 患 者全身状况为中心点 。在是否选择手术 内固定治疗骨 折 时, 对上下肢骨折应要有不 同取 向。下肢 骨折 ( 尤其是髋 部骨折) 的处理 , 应 以尽早 离床 活动 、 减少并 发症 和改 善 患者全身状况 为主要 目的, 原则 上应 予 以足 够坚 强的 内 固定 , 满足早期离床 活动 的要求 。绝大 多数 股骨转 子 间 骨折通常均 有手 术指 征 , 手 术 禁忌 证是 : ① 不能 耐 受手 术; ②预期生存- <3个 月 ; ③年轻患 者 、 能较长 时 问卧床 。 上肢骨质疏松性骨折 的处理原则是在不影 响全身状况前 提下 , 考虑对骨折进行相关 治疗 , 以达到改善 或恢复肢体 功能的 目的 。 2 内固定方式 骨质疏松骨最基本变化是骨量丢失和骨密度 降低 , 表 现为骨皮质变薄和松质骨稀疏 , 骨脆性增加 , 因此 内固定常 难 以获得稳 固的固定 , 而且容易出现术后内固定失败。

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怎么治疗

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怎么治疗

提到骨质疏松大家并不陌生,部分人会误认为骨质疏松那就是单纯缺钙,自己买点钙片服用就能预防或者病情得到缓解,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其实骨质疏松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属于代谢性骨病,例如骨量减少,丢失、降低、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骨脆性增高,很容易发生骨折情况。

尤其是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下降,根据不完全统计,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比例高达35%左右。

此外,女性绝经后的1-3年内,由于激素水平极速下滑,大大降低雌激素对骨组织的保护作用,我们患骨质疏松症的机率较大。

当骨质疏松时轻轻一损、一碰就会出现严重骨折,这时大家就会想,雨天及外出易摔倒,那我就少出门,尽量不在你说天气不好我不出门,我等天气好在出门,这也是对自己的保护,但是事情总有万一,要是在雨天出门,这样就可能减少受伤骨折吗?答案肯定不是的。

因为重度骨质疏松时即使不摔倒,轻轻打个喷嚏、弯腰拾个纸屑,也有可能发生胸腰椎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

因此需要格外注意预防骨质疏松。

那发生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怎么治疗呢?我会在这里举例说明。

※非手术治疗若是发生摔倒情况,不要认为我就摔一下不要紧,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立即到院检查,听从医生建议,接受医生检查,若患者身体未发生明显的移位,则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案,例如支具固定、骨创伤处理、多注意休息等,部分人在休息几天后病情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对于部分疼痛难忍的患者,遵医嘱可以服用消炎药、止痛片,从而进一步缓解疼痛感。

※手术治疗根据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如骨头脱位、粉碎性骨折、骨头移位比较严重,另外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有无其它疾病等,医生会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为其治疗,术后家属也要加强对患者的贴心护理,患者在术后因长期卧床不起,会发生肌肉萎缩、褥疮等并发症,家属一定要细心照顾。

※骨折部位不同,治疗也有差异,我举三个例子,分别加以说明。

1、胸腰椎患者被医生诊断是胸腰椎骨折,这时也不要慌张,听从医生制定的方案。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PPT课件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PPT课件
开放手术
对于严重的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合并其他脊柱疾病的情况,可能需 要进行开放手术治疗,如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柱融合等。
康复治疗
手术后需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促进术后恢 复。
预防复发
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同时,应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采取综合 措施预防骨折的复发。
04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 复与预后
特点
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 于男性。骨折常发生在胸腰段, 表现为疼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 限。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是主要病因,其他因素包括 外伤、长期卧床、内分泌失调等。
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在轻微外 力或自发性骨折的情况下即可发生骨 折。
流行病学与预防
流行病学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康复计划
01
02
03
物理治疗
包括按摩、电刺激、温热 疗法等,以缓解疼痛、促 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运动疗法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增 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 的药物,如钙剂、维生素 D等,以补充骨骼营养。
康复效果评估
疼痛评估
通过疼痛评分量表等工具,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治疗 效果。
THANKS
度,减少骨折风险。
物理治疗
包括康复锻炼、按摩、针灸等 ,以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力量
和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度。
支具治疗
对于稳定性骨折,可采用支具 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骨折
进一步加重。
生活方式调整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钙和维生 素D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手术方案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手术方案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手术方案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特别是在老年人中
更为常见。

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变脆,即使是轻微的压力也可能
导致椎体骨折。

这种情况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因此,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手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治疗通常是针对严重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一种有效方式。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稳定椎体,减轻疼痛,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


下是一些常见的手术方案:
1. 椎体成形术,这种手术通过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其他填充
物来加固椎体,从而恢复椎体的高度和稳定性。

这有助于减轻疼痛
并预防进一步的塌陷。

2. 椎体内固定术,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使用金属螺钉、钢板或
其他植入物来固定椎体,以稳定骨折部位。

这有助于加强椎体的稳
定性和支撑力。

3. 椎体置换术,在严重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情况下,可能需要
进行椎体置换手术,即将受损的椎体移除并替换成人工椎体或其他
植入物。

无论采取哪种手术方案,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密度、骨折类型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手术治疗通常需要与康复计划结合,
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

总的来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手术方案的选择应该是个性化的,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可以减轻疼痛,恢复活动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几个问题和应对策略

骨质疏松骨折治疗的几个问题和应对策略
推荐应用: 1锁定技术 2微创技术 3生物学固定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
特殊的内固定技术4:闭合髓内钉固定
目的:稳定固定,早期活动,骨折愈合。
男性,62岁,车祸双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 BMD-1·5
R
术后
4.强调“长骨板,少螺钉”的原则, 最远端螺钉单皮质固定,避免应力 集中。
5.股骨外侧壁粉碎慎用。
手术失败病例1
手术失败病例2
2 加压·填压固定(转子间骨折为例)
通过骨质填压锚合固定 通过加压促进骨折愈合
不稳定性骨折选择填压抗旋固定PFNA
1) 一个内植物满足抗旋与稳定支撑。
髓内固定遇到:
2) 抗切出稳定性比传统的螺钉系统高。
(一)采用特殊的内固定技术
目的:稳定固定,早期活动,骨折愈合。
(1) 嵌插加压固定 (2) 宽支撑固定 (3) 长板微创固定 (4)闭合髓内钉固定 (5) 外固定支架固定
适合骨松的固定技术:
•桥接技术 •张力带 •支撑钢板 •锁定技术 •微创技术 •生物学固定
(6) 保护下早期活动
特殊的内固定技术1:嵌插固定
Tsakalakos N et al. The effect of short term calcitonin administration on biochemical bone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mmobilization following hip fracture. Osteoporos Int. 1993 Dec; 3(6): 337-40
术后4月 双下肢全长
特殊的固定技术5·外固定支架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骨质疏松的相关药物
使骨矿化的药物:钙和VitD(基本药物)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 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促进骨形成的药物:甲状旁腺激素、氟化物、 雄激素、生长激素
其它:锶盐、中药制剂等
相关药物的应用
钙+VitD (基础治疗)
二磷酸盐(阿仑膦酸钠、密固达) 降钙素(密盖息、益钙宁) 间断甲状旁腺素
—2008NOF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骨折风险在线评估系统
WHO研发的骨折风险评估系统(F R A X)可评
估10年内髋部骨折和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
对于骨量低下者(-2.5<T值<-1),若10年内髋
部骨折风险≥3%戒骨质疏松骨折几率≥20%,推
荐进行相关治疗
骨折风险在线评估系统
链接:/FRAX/
坚强固定=骨折愈合
关于治疗的思考 坚强固定≠骨折愈合 坚强固定只是为了促进骨折愈合 骨折的愈合才是治疗的根本 抗骨质疏松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药物治疗-指针
有以下表现的绝经后妇女和≥55岁的男性均需治疗
1、髋部戒椎体(临床戒形态测量)骨折的患者
2、既往有其它部位骨折的骨量低下患者(-2.5<T值<-1) 3、排除继发性原因后的骨质疏松患者(T值≤-2.5) 4、伴有增加骨折危险的继发因素(如应用激素戒完全制动)的骨量低下 患者(-2.5<T值<-1) 5、在WHO的FRAX评估系统中,10年髋部骨折几率≥3%戒其它部位骨 质疏松骨折几率≥20%的骨量低下患者(-2.5<T值<-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激素替代治疗
55
60
65 70 年龄(岁)
75
益 可能预防椎体骨折 用做补充治疗 用于配合其它治疗
VitD不骨质疏松 对维持骨密度有益 活性VitD能预防椎体骨折 可能预防非脊柱骨折 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
跌到风险,进而降低骨折风险
二磷酸盐不骨质疏松 增加骨密度 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 预防椎体骨折 预防非椎体骨折
降钙素不骨质疏松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 预防骨量丢失、增加骨量 预防椎体骨折 可能预防非脊柱骨折 有效缓解疼痛
现状
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数 量日益增多
桡骨远端骨折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三、骨质疏松对手术 治疗的影响
骨质疏松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骨折愈合时间延迟 骨折的固定困难
植入物及假体松动
骨折再发的风险增高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愈合延迟
青壮年 老年
15
骨 折 愈 10 合 时 间 5 ( 周 ) 0 股骨颈 股骨转子间 股骨干
Wang Jianwei, et al. China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05;8:111-116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愈合质量降低
对照组
骨质疏松组
骨质疏松大鼠、对照大鼠行右侧股骨骨折,丌锈钢针固定,骨折术 后第3周时,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骨质疏松组大鼠的骨小梁连接显著 低于正常对照组
N.Levi er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and Safety in Medicing 1996;8:211-216
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
骨质疏松导致再骨折的风险增高
25% 21%
再发骨折的患者比例
20% 16% 15% 10% 5% 0% 16%
肱骨
脊柱
裂。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固定困难
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
假体松动发生的原因

假体周围骨质疏松——主要原因
• 人工关节术后,在假体周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溶解和骨丢 失现象,这是局部骨质疏松的表现,是导致假体松动的主要 原因

手术和固定方法
假体松动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骨质疏松导致假体松动
16
骨质疏松不骨折
骨丢失
Normal
Osteoporosis
骨质疏松不骨折
骨 质 疏 松
骨 密 度
骨 强 度
骨 质 量
骨 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
椎体 髋部
• 股骨颈骨折
25万
腕部
其他 30万
脊柱 70万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部 30万
腕部 其它部位
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而继发的骨折多达150万 次以上,其中最多的是椎体压缩性骨折,为70万,女性及高龄患者多见,其它 依次为髋部30万,腕部25万,其它部位30万
Namkung-Matthai R, et al. Bone. 2001;28:80-86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组
*P<0.05,骨质疏松 vs 对照组
骨折处骨密度(10-2/cm2)
* *
对照组
*
4周
6周
12周
18周
骨折后时间
Wang Jianwei, et al. China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05;8:111-116.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osteoporosis/diseasefacts.htm
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
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
缓解疼痛
稳定骨折 重建功能
手术治疗的方式
椎体压缩骨折 — 经皮椎体成形术 股骨颈骨折 — 人工关节置换术(半髋、全髋)
若年龄及骨折类型适合亦可选择内固定术(空心螺钉、钉板系统)
股骨粗隆间骨折 — PFNA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 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 — 钉板系统内固定术
手术治疗的方式
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行术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
骨质疏松导致再骨折
78岁 男性 椎体成形术后2月再骨折
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成骨细胞少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愈合质量降低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骨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最大负荷降低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成骨细胞少
对照组
骨质疏松组
骨质疏松大鼠不对照大鼠行左侧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骨折后第 4周时,对照组大鼠骨痂处,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数量多,而骨质疏 松组大鼠的骨痂处,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数量少
骨质疏松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生在重规手术治疗的同时,忽规了同样重要 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 期抗骨质疏松治疗十分必 要,与手术治疗一 样不能忽视
谢谢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1
骨质疏松与骨折
2
3 4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关于治疗的思考
骨质疏松:定义不诊断
定义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极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 的全身性骨病。(WHO)
诊断
双能X线的测定值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T> -1 -2.5 <T< -1 T< -2.5 正常 骨量低下 骨质疏松
(%)
假 体 松 动 发 病 率
14 12
14.6 12.3 10.7 8 8
14
10
8 6 4
2
0
Cartidge N=48
Coates Greenough Sim N=85 N=37 N=112
Taine N=163
Levi N=98
Cartidge、Coates、Greenough、Sim、Taine和Levi等人分别进行的六项随 访17-56个月的研究中发现: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易发生假体松动。
一、骨质疏松与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
国内: (成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1196人,DXA,2000年)
年龄(岁)
40~ 50~ 60~
男性(%)
2.0 19.3 30.2
女性(%)
8.6 40.6 76.2
70~
80~
38.2
36.1
81.9
73.5
防治骨质疏松预防骨折
医学界已将这三种疾病放 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骨质疏松在世界常见病、 多发病中已跃居第七位, 患者人数超过2亿。 治疗高血脂 预防心肌梗塞 治疗高血 压预防中风 防治 骨质疏松 预防骨折
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股骨转 子间和股骨干骨折的愈合时间都显著长于年轻人患者。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愈合延迟
62岁 男性 术后1年
65岁 女性 术后8月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固定困难
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骼 质量差,内固定物的把持力 往往丌足。枀易导致固定的
失效;内固定物的松动、断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处最大载荷降低
骨质疏松组 对照组 * P<0.05,骨质疏松vs 对照组 骨折处最大负荷(牛)
*
12周
骨折后时间
18周
Wang Jianwei, et al. China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2005;8:111-116
四、关于治疗的思考
关于治疗的思考
髋部
临床观察:390名年龄在50-91岁的曾发生过骨折的中老年妇女,其中肱骨骨 折82人,脊柱骨折176人,髋骨骨折132人,骨折后未经正觃骨质疏松治疗,随 访1月-7年,统计随访期间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如图。
韦永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77-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