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合集下载

关于蚩尤与苗族族源及迁徙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蚩尤与苗族族源及迁徙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与矛盾,关于苗族发展源流及其远古英雄蚩尤的各种说法都常有相互
抵牾之处。难趋一致。因而,对于其中一些重大争论,诸如蚩尤与苗族族源及苗族古歌所描述的迁徙发
生地问题等,作阶段性的梳理,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就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蚩尤苗族族源迁徙
关于蚩尤与苗族族源及迁徙问题研究综述
我困东部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平原地带的苗族先民——
九黎集团,与东下的炎黄部落发生战争而惨败,被迫离开东部平 原,向西南迁入长江中游地带,并形成新的“三苗”部落集团,这 是苗族先民第一次大迁徙。此后一直到近代向东南亚迁徙,苗 族历史上的大迁徙运动才基本结束。像苗族及其先民这样长时 期、大幅度、远距离的迁徙,不仅在中华民族中颇为突出.就是在 世界20()o多个民族中,也极为罕见。 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流动中.留下了大量的民族 史诗和民间歌谣,反映迁徙中的艰辛。也以特殊的方式记载了民 族的历史。这些民族史诗数量浩繁,被结集成各种出版物}l{版。 其中,反映苗族东部方言区(即湘黔川鄂边区)200多万苗族人 民风貌的民间史诗长达l万余行.已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天 津古籍}}{版社以《中国苗族古歌》为书名正式出版。反映苗族西 部方言区(滇黔边区)的苗族迁徙史诗,主要是指流传于滇东北、 黔西北的一系列迁徙史诗.主要收录于4本书中,即苗青主编的 《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2)》(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云南省 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的《西部苗族古歌》(云南 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田毛隆编注的《蚩尤研究资料选》(贵州 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翻印的 《民间文学资料》第16集(1985年10月)。 以上所有这些歌谣和史诗虽然在翻译上、语言上、内容上有 种种的不同,但在描述卣族的源流和迁徙问题时,还是有很多共 同之处。其中.《西部苗族古歌》中的迁徙诗多次提到了一条叫 “浑水河”的河流名称.国内学者对此的解释基本上都认为是指 黄河,它们反映了苗族先民经过颛项、尧、舜、禹的多次征伐,如 何一步步被赶到西南蛮荒之地的漫长过程。苗族学者唐春芳就 其路线曾有专门研究论文。《西部苗族古歌》中的最后一首为 《跋III涉水歌》,其中提到了3条大河,一条河“河水黄央央”,即 为黄河;第2条河“河水白生生”,就是长江;还有一条“河水清幽 幽”.则为南方山清水秀的河流。史诗中还有许多关于蚩尤的古 老故事,表达人们对蚩尤大神的敬意和自豪。 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古歌中史诗反映的战争是蚩尤时代的 苗族战争,提到的迁徙路线也是苗族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 中下游流域进而又西迁到目前地方的线索。比如史诗中多处提 到的浑水河,苗青断言:“从作品中看,他们一开始都是集体从北 方大平原迁出。经过3天3夜渡过了浑水河(黄河)以后,他们兵 分两路迁徙。”但吴晓东在《西部茵族史诗并非有关蚩尤的口碑 史》一文中通过对史诗文本的苗族原文释读,还是提出了不同的 观点,认为“西部苗族史诗所反映的战争并不是蚩尤与黄帝的战 争,而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其反 映的迁徙也只是到了彝族地区后小范周内的短距离的迁徙”。 中国以颜色来命名的河流很多,所谓“浑水河”就到处都是。在 史诗流传地区的昭通大关县,就有~条叫黄水河的河流,它是洛

苗族的历史

苗族的历史

苗族的历史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

“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

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失败后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

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发生战争,“三苗”被击败。

从此,“三苗”部落分崩离析。

“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离开“三危”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今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在长江中下游和中原的“三苗”后裔,其先进的部分逐渐与华夏族融合。

其发展较慢的部分,商周时被统称为“南蛮”,居住汉水中下游的,被称为“荆楚蛮夷”。

后来,荆楚蛮中先进部分逐浙发展成为楚族,建立楚国;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今黔、湘、桂、川、鄂、豫诸省毗连的山区,成为今日东部、中部方言苗族的先民。

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苗族的分布更广。

东至淮河流域,西到今四川大部分地区及贵州中西部,即当时的巴蜀、夜郎、牂牁,纵横数千里,而以今之湘、鄂、川、黔四省边区最多,是当时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

其中又以黔中(今川东南及黔北边境)、武陵(今湘西、黔东之大部)两郡较多。

在武陵郡中,又以沅江流域的苗族最多,是当时所谓“五溪蛮”的主体民族。

汉代迁入黔西北的苗族,在彝文《夜郎竹王》中就有记载,不过人数很少。

迁入贵州中南部的苗族,从近几年贵州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地区发掘的许多苗族岩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于两晋之时。

近几年来的民族调查,发现这一带有些苗族追述族谱长达五十多代人,与上述考古材料相近。

唐宋时期,苗族的分布有较大的变化:一方面是汉水中下游以东至淮河流域的多数苗族已逐步汉化而消失;另一方面是移入贵州的苗族进一步增多,逐步成为全国苗族分布的中心,同时开始进入云南(滇东北除外)。

据彝文史籍记载,唐代长庆、大中、咸通年间,云南南诏军队数次侵扰播州时,曾俘掠了数万苗族和仡佬族到云南作奴隶,说明当时黔北苗族相当多。

苗族的历史演变(2)

苗族的历史演变(2)

苗族的历史演变(2)文/潘长宏2021年5月7日在贵州旅游过程中,我们来到了西江苗寨,那夜晚苗寨的灯光和壮观的场景让我惊呆了,特别震撼。

再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当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

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

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

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

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苗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

苗族在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

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

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

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出现了产品交换。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原来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地缘关系的农村公社。

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农村公社的首领已有了土地支配权。

汉族的封建经济,通过汉、苗等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社会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领有大量的土地。

在这些“土官”境内的苗民沦为农奴,耕种着领主的土地,交纳租赋和服无偿劳役,并须参加领主间的械斗,为其卖命。

南宋王朝开始用官职来笼络各族首领,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苗族迁移历史

苗族迁移历史

苗族迁移历史
苗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祖先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

随着历史的演变,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移。

苗族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齐国,在这段时期,他们住在现在山西省古代叫国都的地方,因为它们被齐国古代文明所熏陶,被称为齐国部落。

在古代,苗族原始部落经常遭受其他民族的侵略,在战争和政治风暴的冲击下不断迁徙。

有时,他们迁徙到更远的地方,有时他们只是在当地移动,以避开可能的威胁。

例如,在两汉时期,苗族曾四处迁移,被迫在秦、汉、西汉和东汉四个朝代中不断迁徙。

到了隋朝,苗族曾返回家乡,并重新定居现在的凉山地区,这一次迁移的目的是为了逃避隋朝的迫害,并不断抵抗外来的侵略者。

同时,他们也受到益处,因为他们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宗教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不断迁移。

一次大规模的迁移还发生在明朝,苗族此时受到清政府的统治,他们携带着家庭,从四川、重庆和湖南等地迁移至云南省。

期间,他们经历伦比亚、法治、汉文化和国家文化的结合之路,最终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结构中。

在古苗族的迁移历史中,他们迁徙的原因有很多,无论是为了寻求安定的家园,还是为了逃避外来的攻击,他们都经历了很多变动。

当苗族历史迁徙渐行渐远,他们也留下了不同的文化遗产,如今,这
些文化遗产仍然引发人们的共鸣。

随着历史的发展,苗族的居民也在不断变化。

虽然他们的迁移历史可能不如其他少数民族那样辽阔,但苗族仍然拥有着悠久中国历史的记忆,他们让我们相信,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民族的精神也会永存。

苗族的前世今生:战神蚩尤的后人,五次迁徙,和犹太族一样顽强

苗族的前世今生:战神蚩尤的后人,五次迁徙,和犹太族一样顽强

苗族的前世今生:战神蚩尤的后人,五次迁徙,和犹太族一样顽强黄帝、炎帝、蚩尤雕像开篇语: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

——格迪斯《山地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苗族就是其中的一个少数民族。

苗族主要居住在我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在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很多苗族,也就是说苗族如今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我国苗族大约是9426007人,是我国人口占第4位的民族。

苗族人口是很庞大的,不仅仅是国内很多,国外也有很多,例如在美国就有20几万了。

苗族头顶银冠,颈挂项圈,身着各种银饰的他们是美丽的;苗族能卜能噬,他们是神秘的;苗族手握钢叉对抗外敌入侵,流淌着蚩尤血脉的他们是彪悍的。

苗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在历史的硝烟中,他们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到最温暖的地方去,只为了更好地活下去,这是一个不屈的民族,被赞和犹太族一样顽强。

我们先去看看关于苗族的一些关键数据:●苗族的起源:九黎部落酋长蚩尤的后人●苗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域: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几个国家●苗族的一些民族特征:喜欢银饰,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和习俗●苗族为何被赞顽强如犹太族:五次大规模迁徙,外敌入侵时殊死抵抗苗族的先祖:蚩尤。

苗民,即九黎之后。

《五帝本纪》苗族的祖先是蚩尤,蚩尤是谁?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酋长,是中华三大人文始祖之一,其他两个人文始祖是黄帝和炎帝。

九黎君号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蚩尤骁勇善战,有81个兄弟( 81个氏族部落),在五六千年前就生活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而甘陕黄土高原上则是由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两大部落掌控。

为了争夺地盘,这几个部落之间也是战火不断,彪悍的蚩尤带着部落的人打败了炎帝,不甘心的炎帝跑去和黄帝救助,黄帝审时度势后,决定和炎帝组成联盟,向蚩尤开战。

苗族历史太惨了

苗族历史太惨了

苗族历史太惨了引言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然而,苗族的历史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光辉,他们也经历过很多不幸的遭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苗族历史中的苦难和挣扎。

宗族迁徙与分裂苗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徙,这是苗族历史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苗族是一个没有固定居住地的游牧民族,他们经历了多个迁徙的阶段。

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苗族曾经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区定居,并形成了不同的苗族分支。

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苗族的宗族经常迁徙和分裂,导致苗族社会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文化的消失与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历史中的一些苦难也导致了他们独特文化的消失与演变。

苗族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迁徙和分裂中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许多传统的苗族文化元素逐渐消失,包括语言、服装、宗教等。

现代化的影响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渗透也加剧了苗族文化的消失。

苗族人民在继承和传承自己文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困难,他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维护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

宗族习俗的消亡苗族的宗族习俗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苗族历史的长河中,一些宗族习俗也逐渐消亡。

这些宗族习俗包括传统婚礼仪式、祭祀活动、节日庆祝等。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一些苗族人民选择放弃传统的宗族习俗,接受现代社会的观念和习俗。

尽管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也意味着苗族文化的一部分正在逐渐消亡。

社会地位的边缘化苗族在中国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也是苗族历史中的一个痛苦之处。

在长期的历史中,苗族人民常常被排斥在社会边缘,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对待。

这种边缘化反映在教育、就业、卫生等方面,苗族人民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来改善苗族的社会地位。

维护苗族文化的努力尽管苗族历史太惨了,在面临各种困难的同时,苗族人民一直在努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

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设立文化机构等,苗族人民积极参与到维护苗族文化的努力中。

苗族迁徙史在苗族服饰上的印迹

苗族迁徙史在苗族服饰上的印迹

和贵州大部分地区,还有一部分苗族经过川 裙苗’和‘短裙苗’的”[2]。不同地域的苗族其 的衣服,这样制成的服装精致无比,但是制
南和黔西北迁入云南。另外一部分向南迁入 着装风格各异,因而,通过服饰,人们将苗族 作这样的服装工序繁琐,耗时费力。这套礼
湖南的西南和广西的北部,有的迁徙得更 与其他民族区分开来,又将不同支系的苗族 服有衬套、披肩、腰带、吊旗四个部分,有的
苗族迁徙史在苗族服饰上的印迹 □ 黄 荣
融水当地苗族传统服饰
派驻大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兵力安屯设堡于贵州的东部和 合,腰部打褶连接腰带,形成围裙的样式,此
中部等地,这就迫使大量的苗族人民再次迁 造型特征原是古代华夏族的固有样式。华夏 居。清王朝在平定吴三桂叛乱时,也曾派兵 族的右衽服饰制是为了区别于周边土著民
30 余万,从四川、贵州、广西三路进入云南。 族而逐步确定的。在中原华夏族的战争迁徙
吴三桂统治的地区主要是苗族、瑶族等少数 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上衣下裳制逐步渗透

民族聚居区,所以他的士兵主要 到周边民族的服饰中。至今苗族服饰仍保留


是少数民族,经过两年的血战吴 着这种基本形制。从这样的服装结构及相关


三桂败北,清兵对这个地区的人 的历史记载可以推断,苗族的祖先最早是生
饰 民实行的是血腥的镇压政策,先 活在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一带。苗族妇女
们大部分南渡黄河,以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 种详细而有力见证其起源、迁徙和发展历史 人们不要忘记祖先们战争和迁徙的艰辛岁
一带为聚居区。
的记载工具。苗族人民对他们的历史就只能
第二次迁徙,是因为尧、舜、禹的进攻, 靠歌谣、传说、工艺美术和其他民族的史料
又一次被迫大迁徙,经过“窜三苗于三危”, 记载得以反映。苗族人民的服饰因为其图案

苗族大迁徙舞审美研究

苗族大迁徙舞审美研究

苗族大迁徙舞审美研究苗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苗族的迁徙史也可以视为一部苗族的历史。

在我国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迁徙。

苗民最开始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战败后迁到了长江中下游,在这里建立了三苗国;三苗后来被尧舜禹三代不断征战,苗族先民又迁徙到湖南、江西、湖北一带;后来建立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被打败后,苗族先民就开始了全国性的四处逃散;元明清时期大量的苗族先民逃至国外,老挝、越南、美国、东南亚......(一)古代史时期(公元前三四千年至1840年)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也是迁徙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时期。

先秦时期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在逐鹿之战中被黄帝、炎帝联合打败后,大部分苗族先民南渡黄河到达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一带聚居。

到三苗时期,苗族先民不断遭到尧、舜、禹的进攻,又一次被迫大迁徙,这一次一部分往西北走,一部分继续往南下,到达今天的云贵川地区,另一部分则进入了今天的江西、湖南地区。

在夏商时期,苗民慢慢成为“南蛮边患”。

到周代时,周宣王“乃命方叔南伐南蛮”。

在战国时期,吴起在实行变法,实施严厉的手段进行整顿,苗族先民在战乱之中被迫大量西迁逃入武陵山区。

秦楚之战时,武陵山区的苗人又开始遭到冲击,开始分散。

[1]在东汉时期,东汉王朝对“武陵蛮”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打压行动,致使不少人向西、向南迁徙。

西晋时期,荆州刺史又两次出兵骚扰五溪地区,当西晋政权被北方少数民族推翻之后,武陵郡的苗族迁入湖北、河南、陕西等地。

刘宋元嘉二年(425年),“五溪蛮”起义,刘宋王朝派将军将其强行迁于南京。

元徽元年(473年),封建王朝对五溪地区赋税加重,以及大兵的“征剿”,迫使“五溪蛮”流离失所,向西深入贵州,向南进入广西。

[2]唐代因为政权扩张的战乱,一些苗族随着流入云南。

唐宋时期苗族先民从江西、洞庭湖一带迁徙至湖南城步、武冈等地区。

北宋至元清时期,苗族又开始迁往广西、贵州地带。

(二)近代史时期(道光二十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在近代苗族的迁徙历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二年(1840-1873),苗族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演变,西方开始侵略,再加上清朝康熙时期开始的“改土归流”政策,苗族很多农民起义,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苗民起义。

从苗族古歌看湘西苗族的迁徙路线(内附古歌)

从苗族古歌看湘西苗族的迁徙路线(内附古歌)

从苗族古歌看湘西苗族的迁徙路线(内附古歌)传播苗学,播种文化苗信仰 | 苗文化 | 杂说汇 | 东方学 | 西方学文/东银西博正文3500字,阅读时间10分钟。

明清南长城的大概范围【编者按】在这湘西苗长城内外,居住着我国苗族同胞中的东部方言区域,那么他们的起源是从何而来呢,经历了什么历史,最早怎么到达了湘西呢?我们通过《湘西苗族迀徙古歌》,在传承者石寿贵、高英伦的解读之上,结合考古和分子人类学的新研究成果,来逐渐揭开这个谜底,请大家耐心看完,文章后附9首简短的《湘西苗族迁徙古歌》。

以下是正文按照《湘西苗族迁徙古歌》的记载,苗族从始发居地开始,应分三大阶段9次有记录的迁徙,第一个阶段是从老家园出发前往者吾者西,第二个阶段是因几嘎几狞(食人魔)的捣乱破坏而被迫迁徙,从者吾者西往南迁徙到腊哈腊兄、占楚占菩、梅最梅见、便潮冬绒,第三个阶段是形成今日东部方言聚居区的迁徙过程,由此前的居住地迁徙到泸溪泸岘、窝绒打者和蚩尤大山周围,总计经历9次大迁徙。

苗族东部方言大体的迁徙情况一、老家园顺流而下的扩张迁徙1.老家园出发-屈家岭文化东进北扩古歌中说:“从前我们好地方,古代居住家园宽。

种地是我们先做,冶炼是我们起先。

先立刑法来维护,苗族智慧真不浅”。

在老家园的时候,苗族已经开始冶炼金属、创立刑法。

按照考古的线索,古人类顺着珠江水域北支逆流进入长江水域后,逐渐进入洞庭湖流域,按目前考古和分子人类学的新研究成果,苗族最早形成于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那时已经形成了较为发达的文明,7000年前形成了城头山古城,农耕文明已经形成基础,5000多年前形成良渚古城,已经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从老家园出来,往河流下游走,经过穷首穷萨、吾岑吾补、堵拿堵冈、告堵泡牢、早牢、柔连柔滚、后吾后西。

此中的穷首穷萨,推测为穷桑之地,有人认为是在曲阜,有人认为在湖北,大的范围即在江淮一带。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暖,从长江下游不断的向北拓展,进入在江淮一带的穷桑等地居住。

苗族发展历程简介

苗族发展历程简介

苗族发展历程简介
苗族是中国内地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华夏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支。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

以下是关于苗族发展历程的简介。

传说在古代,苗族先民曾居住在黄河流域地区,后来迁徙至云贵高原一带。

苗族历经多次进化、演变与迁徙,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不断壮大发展。

他们生活在山区,依靠农业、狩猎和渔猎为生。

在古代,苗族社会被分为部落和氏族,部落长老通过民主选举进行管理,氏族则是以宗族制度为基础。

苗族注重家族和血缘关系,重视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

在近代,苗族地区受到了外族入侵和政治压迫的影响,苗族人民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

但他们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存方式,并努力保护和传承苗族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民族文化元素。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苗族地区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和医疗条件普遍提高。

同时,苗族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苗族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得到了重振和传承。

如今,苗族人民过上了比过去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

他们积极融入社会主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团结和发展的进程中。

总的来说,苗族人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他们保护和传承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苗族起源:荡气回肠的迁徙史

苗族起源:荡气回肠的迁徙史

苗族起源:荡气回肠的迁徙史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

——格迪斯《山地民族》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中华民族是指远古“中华三祖”的后代,包括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

而苗族正是出身于蚩尤部落。

苗族其实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中国,在其他国家也有苗族的分布,地球背面的美国也有近20万的苗族,他们仍说着自己的言语,在东南亚国家,苗族的分布更是广泛,这就不得不追溯一下苗族的起源了。

苗族起源读过中国古代史的都知道,先在黄河中下游开发繁衍的是夷人;羌人在渭河流域到黄河中上游生活;狄人原住在蒙古高原上。

蚩尤是夷人九黎集团的大酋长,羌人的首领是炎帝,狄人的首领是黄帝。

后来,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这片肥美的土地,先是发生了几次战争,简单说就是蚩尤打退炎帝,炎帝归顺黄帝,炎黄打羸了蚩尤,蚩尤战亡。

然后,黄帝又战胜炎帝,出现了中华民族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即夷、羌、狄三者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

没有融合的狄繁衍成现代的阿尔泰语系各个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等);没有融合的羌繁衍成现代的藏缅语系的藏族、彝族等;没有融合的夷,其中一部分繁衍成了现代的苗瑶语系各民族,另一部分繁衍成了现代的壮侗语系各民族(壮族、傣族等)。

苗族的迁徙据考证,数万年前(原始初民社会),由于羌人南下,苗族先民从发源地(今天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

此后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

第一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势力开始增大,与其他民族部落联盟,以蚩尤为首,号称“九黎”。

九黎君号蚩尤。

——孔安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之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并打败了炎帝族,并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

而后就是我们所知的涿鹿大战了(这就是成语“逐鹿中原”的出处)。

苗族迁徙史

苗族迁徙史

苗族迁徙史他们,是蚩尤的后裔。

上古时期,为了争夺黄河与长江之间适于放牧和耕作的肥沃土地,炎黄二帝所在的部落,与蚩尤率领的苗族九黎部落,相遇于逐鹿地区,双方最终爆发了一场旷世大战,史称“逐鹿之战”。

战端一起,双方各显神通,尽管史书记载得较为扑朔迷离,但这场大战的结果,却是以炎黄部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遭到擒杀,最终被枭首示众。

为此,战败方九黎氏族和部分附属部落被迫南迁,这就是苗族人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距今约4500年。

第二次大迁徙退回到南方的洞庭湖、彭蠡湖(鄱阳湖)一带后,九黎部落联合附属部落成立了三苗部落联盟,史称“三苗国”。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繁衍,三苗国逐渐发展壮大,初步具备卷土重来的气势,在领土的扩张中,先后与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部落发生矛盾冲突,双方之间有来有往、摩擦不断,小规模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夏朝时期。

最终,三苗国再次被打败,一部分投降后被流放到毒瘴深山,一部分则选择再次踏上迁徙之路,带领着族人往更南的方向前行。

这是苗族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

第三次大迁徙沿着阮江、澧水,苗族人南迁到了武陵地区的“五溪”附近,也即是蜀汉军师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事发地,如今的湘黔粤地带。

在盛唐时期,由于友人被降职贬官,途中要经过五溪荒芜地带,为表达对友人经历遭遇的同情,李白曾题诗如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可见在汉唐时期,五溪地带完全是不毛之地,十分萧瑟。

可苗族人经过第三次大迁徙,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存了下来,他们刻印进骨子里的坚忍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第四次大迁徙尽管苗族人经过三次迁徙,已完全远离的中原王权,可历经秦汉时期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的苗族人部落还是引起了封建王庭的注意。

或许是害怕苗族部落东山再起,从东汉光武帝开始,到唐宋时期,中原王朝接连不断地对武陵地带的五溪苗族大肆征伐围剿。

苗族人因此不得不背井离乡,被迫开始第四次大迁徙。

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如今的贵州铜仁一带)生活至今,一部分南下迁徙到广西的融水,然后又沿着贵州和广西之间的都柳江,向上到达现今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

苗族迁移历史

苗族迁移历史

苗族迁移历史苗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他们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经历了多次迁徙。

这些苗族迁徙的故事被我们千古流传,无时不刻激发着苗族人的情感和情绪,并且成为苗文化的一部分。

苗族的迁移始于16世纪,当时,苗族人奋勇抗击清朝军队,但最终因为力量的不对称而失败,不得不逃往云南和贵州,形成细小的苗族聚居点。

此后,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比如清朝末年,苗族抵抗清朝统治而从湘、桂、贵州等地迁往云南;还有南投、台湾、泰国,等等,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

苗族的迁移经历也是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这段历史让苗族这个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地方定居下来,并与当地的民族结缘、交流。

比如苗族抵达云南以后,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他们和当地的傣族结缘成婚,形成了苗傣混血儿。

在抵达新地以后,苗族不仅积极发展当地农业,还积极汲取新地文化,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

比如在云南,苗族汲取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中的一些,如舞蹈、礼仪、歌曲等,都已经被纳入苗族文化之中,受到苗族人的热烈欢迎。

而在现代,由于各种外部力量的推动,苗族族人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迁移。

比如到沿海地区发展,或者迁往政经繁华的大城市发展,虽然不是所有的迁徙都是自愿的,但他们都希望通过迁徙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苗族迁徙历史长久以来一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苗族来说,迁移都是一种深刻的记忆,无时不刻激发着苗族人的情感和情绪,并且深深影响着苗族文化,未来,苗族迁徙历史将会继续激发苗族人民的情感和情绪,以及苗文化的发展。

苗族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无时无刻不在不断的变动着,历经抗争和迁徙,他们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积极汲取新地文化,越过海洋,他们在这片大地上留下了深远的印记,是一种永不停息的力量,以及一种绝妙的文化混合。

历史上苗族有五次大迁移,是因为什么呢?

历史上苗族有五次大迁移,是因为什么呢?

历史上苗族有五次大迁移,是因为什么呢?在炎黄与蚩尤涿鹿鏖战之后的五千年中,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苗族由北到南,由东到西,从国内到海外,经历了5次规模较大,范围广的历史大迁徙,所经受的苦难是不言而喻的。

凡读过中国古代的都知道,蚩尤是夷人九黎集团的大酋长,羌人的首领是炎帝,狄人的首领是黄帝。

后来,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这片肥美的土地,发生了战争。

蚩尤战败后,不愿融合为华夏民族的苗族先民扶老携幼南迁到长江中下游定居,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他们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了一个新兴的国家——“三苗国”。

从黄河中下游南迁到长江中下游,这是苗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

三苗国在左洞庭,右彭蠡的长江中下游强盛起来后,与尧、舜、禹为首的华夏集团发生冲突。

经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伐”,到了夏禹,三苗被彻底打败,有生力量基本被歼灭,“三苗国”从此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除部分又融入华夏族外,其余的举村寨又向南逃生,到鄱阳、洞庭两湖以南的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之中隐居下来。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苗族才以“南蛮”、“荆楚”或“楚荆”的名称又出现在中原文献史料中。

这是苗族史上的第二次大迁徙。

苗族不愧是一个坚忍不拔的民族,他们从湖沼平原地带迁到绵山区后,经过艰苦卓绝的创业,又在条件恶劣的山区日益繁衍和发展起来。

在春秋至战国的四百二十四年里,苗族发展成“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主体居民。

楚国是苗族自己建立的国家。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载:“春秋各国,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国大小战争二百二十次。

”由于战乱不止,给苗族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为避战祸,部分苗民艰苦跋涉西迁到自然条件更为险恶的武陵山区。

秦吞巴并蜀灭楚后,苗族又大量向西向南迁逃。

他们中的大部分沿澧水,溯沅江,进入武陵地区的“五溪”。

“武溪”,即雄溪、满溪、辰溪、酉溪、武溪。

武溪,今称舞阳河,流经贵州的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和湖南的新晃、芷江、怀化等地汇入沅江;发源于黔南云雾山,流经黔东南,至湖南黔城与沅水汇合的清水江岸也布满了迁进开发、繁衍的苗族。

苗族千年迁徙路

苗族千年迁徙路

苗族千年迁徙路花苗娃娃1、越往西走,苗族越神秘了...直到二十世纪的最后时刻,顺着古代苗族的西迁长路,从湖南湘西翻越武陵山进入贵州的黔东南、黔南以及黔西南,在最后望见横断山的嵯峨峭岩之前,人们仍可从崎岖幽邃的密丛间,觅到属于一个民族的曲曲折折的痕迹。

它们不仅仅是那些衣饰、语言不同,但被统称为“苗族”的人群。

它是一种气息,独特而统一的气息,虽辗转千万里却连贯一致的气息。

也就是说,山水虽隔,但一种痕迹却连绵不绝。

它点点滴滴地渗透,穿透大山的冷漠与荒芜,向前延伸。

一路西去。

在贵州西北部的毕节或威宁,我们看到了这条长路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景。

被称为“白苗”和“大花苗”、“小花苗”的人们——书上说,他们是国土上至今仍保留着几千年前三苗传统的最后人群——至今仍在头顶上高高地矗立着宽大的牛角木,或者耸立起一座座圆锥尖髻;土麻布制成的白蓝黑相间的百褶裙,层层叠叠十几层,既厚重又富有地环绕在女子的下半身;男子则身披羊毛赶织的花衣,上面绣满追忆东方故土古老风物的种种图案。

在寒冷的高原上,他们伴着芦笙苍凉的声音,纵情歌舞。

两千多年前,苗族一直向西走着。

贵州的西北尽头,是这条长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

一些人停下来了,止息奔走的步伐,在这个气息寒凉的地方整饬伤口,对着身后的道路唱起忧伤的追忆之歌——这里因此至今完好地保存了苗族古老原始的风情美。

从东部苗族居住地湘西,到西部苗族的起始地毕节或威宁,越向西行,流露在歌与服饰、以及生活中点点滴滴里的关于远古迁徙之程的回忆,就越发浓烈起来。

贵州的西北尽头仿佛是一个幽深的容器,积存的内容最多,最深。

然而,两千年前祖先们的大队人马还没有停止。

他们还在向前走——跨出贵州,进入云南。

横断山是这条不归路上唯一打乱了祖先步伐的山。

他们折而向南,将血脉子孙散落进云南的红河两岸,以及文山等地。

再继续向南,就一脚跨出国门,进入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最后,陆地终于走到了尽头。

今天,中国的苗族人口739万;泰国14万;越南40万;老挝20万;美国7万5千;法国6千;加拿大650人。

苗族支系的历史迁徙

苗族支系的历史迁徙

苗族支系的历史迁徙苗族支系的历史迁徙历史上,苗族经过五次大迁徙,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得到了我国学术界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

苗族源于炎黄时代的蚩尤九黎部落。

九黎部落曾“生活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流域……也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造者”[1]涿鹿之战,蚩尤战败后,退居“左彭蠡,右洞庭”广大江淮地区。

“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战国策·魏策》)。

尧舜禹时期发展成为较大的联盟“三苗”集团。

夏商周时期,发展成为“南蛮”或“荆蛮”的主体。

据资料表明,苗族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因躲避战乱,由洞庭湖一带“部分被迫扶老携幼西迁”;到西汉时期,大部分沿(澧水),溯沅江进入“五陵”、“五溪”地区。

[2]逐步形成了“武陵蛮”和“五溪蛮”。

东汉王朝建立后至中平三年(25-186),统治阶级多次派出重兵进巢武陵山区,使苗族被迫又一次大规模迁徙。

西晋建立至南北朝元徽三年(公元266-475),统治阶级仍不断对武陵地区实行征伐,迫使部分留居武陵地区的苗族居民迁徙流离。

同时,部分“武陵蛮”和“五溪蛮”沿清水江、舞阳河进入剑河、台江、凯里以及镇远、施秉、黄平、瓮安、福泉等地,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高坡苗(黑苗),也就是持“歌棒”而歌的苗族族群中的一个支系。

黑苗,是清中期以后对苗族支系服饰颜色划分的其中一支系,最早源于《皇清职贡图》。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元月初一日乾隆皇帝下达谕旨:“我朝统一区字,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著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黎,憧以及外夷番众,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令之盛。

各该督抚于接壤处,俟公务往来,乘便图写,不必特派专号,可于奏事之便传渝知之”。

[3]所谓《皇清职贡图》就是向清政府奉表纳贡的少数民族,以及部分外国人的绘图和图说。

[4]黑苗,其主要支系分布在黔东南州的施秉,黄平、凯里等地苗族村寨,这部分苗族以黄平县的谷陇镇为中心,辐射到黄平、施秉、凯里、镇远、台江、剑河、瓮安、福泉、龙里、贵定、平坝、清镇、关岭、镇宁、贞丰、兴仁、兴义等县市,人口约一百多万。

带你了解苗族历史上的五大迁徙之谜

带你了解苗族历史上的五大迁徙之谜

带你了解苗族历史上的五大迁徙之谜苗族可以说是人口分布比较广泛的一个民族,所居住地分散,支系繁多。

古书记载,蚩尤的逐鹿战败之后,苗族先民们经历了五次大迁徙。

从北到南、东到西,从国内到国外,下面让我们了解下具体迁徙情况吧!第一次大迁徙苗族先民以发源地四川的雅龙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中上流地带。

沿着长江向东迁徙到长久中游的南北两岸,其南岸到洞庭、彭蠡,北岸到江汉平原。

第二次大迁徙苗族先民在长江中游居住许多,人多势大,并且号称“九黎”。

在和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的时,一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先民追逐炎帝族一直到黄河北岸,在这里又经过多年的发展,九黎族的势力是越来越强。

而蚩尤,聪明好学,英勇善战,后来就成为了九黎族的首领。

在蚩尤的带领下制作了多种兵器,军事能力强大,与来其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

当黄帝九战九败的时,后来联合炎帝族等,与蚩尤大战于逐鹿之野。

蚩尤战败,身首异处,从后虽然九黎部落与黄帝族等斗争多年,但屡战屡败,因此由南向被迁徙。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败许久,九黎各部落,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国,一部分被俘虏后,融合到汉族中。

另一部分经过长时间的跋涉,又退回到南方,而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

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民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

不过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即“驩兜”)等,因此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

有部分人还逃到了东海,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个独立的群体。

只有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

这次是分途迁徙,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欢兜是基本未动,即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

第五次大迁徙第五次大迁徙也是最后一次大迁徙,这一次便是入海之流分途回归了。

自-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自-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ﻫﻫ吴晓东【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应的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而不是反映蚩尤与黄帝的战争。

史诗所反映的迁徙路线,也不是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或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被窜到三危后,再从甘肃一带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而是反映了在彝族地区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

【关键词】:苗族迁徙、笃纳伊莫、浑水河、格蚩爷老笔者这里所说的西部苗族迁徙史诗是指流传于滇东北、黔西北的一系列迁徙史诗。

目前这类史诗主要收录于以下四本书:一、苗青主编的《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2)(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二、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的《西部苗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三、田玉隆编注的《蚩尤研究资料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四、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翻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16集(1985年10月)。

西部苗族与迁徙有关的史诗存在两大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一、它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战争,是否是蚩尤时代的战争;二、它反映了苗族什么样的迁徙路线。

目前,从文本的翻译整理以及一些相关的文章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史诗反映的是蚩尤时代的苗族战争。

其反映的迁徙路线是苗族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西部苗族是被窜到西北三危的那一部分苗族,他们从甘肃一带再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

具体观点主要有:1、史诗中多次出现地名直米利(Nzhil Mik Lik),认为这可能是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

[i]2、史诗中有一位英雄,叫格蚩爷老(Gid Chib yeul Laol),被认为是蚩尤。

[ii] 3、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dlix vangx dlix ndlod、dlix fangdlid aob ndlod、dlix aob ndlod aob shik、aob ndlodjik或dlix aob ndlob的河,意思是浑浊的河,被认为是黄河[ii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非蚩尤时代苗族战争迁徙口碑史吴晓东【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应的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而不是反映蚩尤与黄帝的战争。

史诗所反映的迁徙路线,也不是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或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被窜到三危后,再从甘肃一带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而是反映了在彝族地区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

【关键词】:苗族迁徙、笃纳伊莫、浑水河、格蚩爷老笔者这里所说的西部苗族迁徙史诗是指流传于滇东北、黔西北的一系列迁徙史诗。

目前这类史诗主要收录于以下四本书:一、苗青主编的《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2)(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二、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的《西部苗族古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三、田玉隆编注的《蚩尤研究资料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四、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翻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16集(1985年10月)。

西部苗族与迁徙有关的史诗存在两大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一、它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战争,是否是蚩尤时代的战争;二、它反映了苗族什么样的迁徙路线。

目前,从文本的翻译整理以及一些相关的文章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史诗反映的是蚩尤时代的苗族战争。

其反映的迁徙路线是苗族从黄河中下游迁徙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再西迁到目前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西部苗族是被窜到西北三危的那一部分苗族,他们从甘肃一带再南下到目前的地理位置。

具体观点主要有:1、史诗中多次出现地名直米利(Nzhil Mik Lik),认为这可能是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

[i] 2、史诗中有一位英雄,叫格蚩爷老(Gid Chib yeul Laol),被认为是蚩尤。

[ii] 3、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d lix vangx dlix ndlod、dlix fangd lid aob ndlod、dlix aob ndlod aob sh ik、aob ndlod jik或dlix aob ndlob的河,意思是浑浊的河,被认为是黄河[i ii]。

4、史诗原文中出现一条叫ndus naf yik mol或naf yik mo的河,译为“笃纳伊莫”和“纳伊莫”,被认为是长江的中下游河段[iv]。

5、史诗中多处说苗族原来生活在大平原(或平坝)上,被认为是中原一带的平原。

6、史诗中多次出现抢夺苗族土地的人物或部落沙召觉地望,被认为是与蚩尤作战的黄帝或他的部落。

正如伍新福先生在《中国苗族通史》中写道:“据笔者实地考察,滇东北和黔西北苗族至今仍广泛流传着关于蚩尤的古歌、传说。

据传,远古的时候……首领格蚩爷老(即蚩尤)带领大家开田种地……后来格炎望自老(有时又叫‘沙召觉地望’,均系汉人首领,有说是炎帝,有说是黄帝),想抢站甘扎地坝平原,于是双方发生战争……格蚩爷老的子孙被迫搬家,迁到‘斗南一莫’(即‘大江边’,有说即长江边)。

”[v] 笔者对这些观点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西部苗族史诗所反映的战争并不是蚩尤与黄帝的战争,而是苗族迁徙到彝族地区的时候与汉族的一系列战争;其反映的迁徙也只是到了彝族地区后小范围内的,短距离的迁徙,当然,当时的彝族地区要比目前的范围大一些,可能东及四川东部地区。

这四部书籍对一些人名和地名的翻译所采用的汉字有所不同,甚至在同一本书中的不同篇章中也不一定统一。

为尊重原文,本文在引文时不作改动。

一、“纳伊莫”是彝语西部苗族迁徙史诗中所发生的战争、迁徙地点几乎都与笃纳伊莫江有关。

例如《格耶爷老、格蚩爷老》描述了苗族首领格耶爷老、格蚩爷老在笃纳伊莫与格炎敖孜劳进行水战的场面,《则嘎老》讲述了苗族首领则嘎老率领苗民渡过笃纳伊莫,《嘎骚卯碧》讲述苗族首领嘎骚卯碧住在笃纳伊莫,并在那里指挥战斗,《格资爷老、格米爷老、爷觉毕考》也说三位苗族首领率领苗民来到了笃纳伊莫。

为此,史诗中的笃纳伊莫江的地理位置,成了研究史诗的关键。

那么,笃纳伊莫是哪一条河呢?有学者认为笃纳伊莫是黄河。

夏扬先生在《〈涿鹿之战〉和蚩尤解——试答关于〈涿鹿之战〉的读者疑问》中写道:“另一个地方是‘相隔多那益慕(黄河)只有十七里’,再一个地方是‘格蚩爷老住在多那益慕岸边,只隔一早晨的路就可以走到河边’,指的是黄河以北的一个大平原,要确定它是什么地方也有一定困难,也是一个大概。

”[vi]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夏扬先生认为多那益慕(笃纳伊莫)是黄河。

有的学者认为笃纳伊莫指长江上游——金沙江。

王廷芳先生在他翻译的《爷觉黎刀》中就直接将“笃纳伊莫”翻译为金沙江。

[vii]有的学者更宽泛一点,认为笃纳伊莫指金沙江或长江。

李璧生、韩绍纲、王建国在翻译《格自爷老——爷觉比考歌》时就将“斗南一莫”注释为“指金沙江或长江”。

[viii]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笃纳伊莫这一词主要来自彝语,是彝语与苗族的组合。

“纳伊”或“纳伊莫”是彝语,不是苗语,是彝族用彝语对金沙江/长江的称呼。

“伊莫”是大河,“纳”是黑、青等意思。

“笃”是苗语,是天、天边的意思。

《西部苗族古歌》将笃纳伊莫解释为“两岸宽阔的大江”。

在史诗中,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把笃纳伊莫说成是一条河,有的地方也把笃纳伊莫说成平原(或平坝),有“笃纳伊莫是个大平原”的句子[ix],其实说的是笃纳伊莫两岸是很宽的平坝。

在史诗中有时用“纳伊莫”,如在《嘎骚卯碧》中就只用“纳伊莫”[x],有时用“笃纳伊莫”。

笔者认为,笃纳伊莫既然是苗族借自彝语,那么,它应该是苗族来到彝族地区以后才借的,所指的河段,应该是有彝族分布的长江河段,包括金沙江。

彝族早期,其势力范围曾东及目前的重庆一带,所以,西部苗族史诗中的笃纳伊莫,指的应该是从重庆一带以上的长江河段。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我们所理解的三苗渡过长江往南迁徙,是指在重庆以下的河段,在目前湖南、湖北一带。

从一些史诗中我们也能确定笃纳伊莫在挨近彝族的地区,并不是泛指整个长江,或指湖南、湖北地区的长江河段。

史诗《自夫劳的故事》分六部分,其中的第六部分“治理昭通坝”这样写道:自夫劳骑上草白神马,/来到宽宽的哩模坝。

/……/沙兆玖帝敖从敖地来,/沙兆玖帝敖从沙地来,/他们看到坝子好,派出兵丁来侵扰。

/黑压压兵丁开过来,/撵得彝家往外跑。

/彝家老少向西迁徙,/迁到天边逋逋地方。

/沙兆玖帝敖得了江山,/沙兆玖帝敖占得稳当。

从此把彝家边界,/定在堵那依摸江边。

[xi]史诗说的是沙兆玖帝敖(沙蹈爵氐敖)与彝族的战争,沙兆玖帝敖把彝族赶往西部,并以堵那依摸(笃纳伊莫)江定为两族的边界,可见笃纳伊莫是在彝族地区。

那么这一史诗里的笃纳伊莫具体在哪里的彝族地区呢?翻译整理者对以上这一段文字中的地名“哩模坝”注释为“昭通坝”。

[xii] 由此可以推断,这一史诗里提到的笃纳伊莫河段是指离云南昭通不远的长江河段。

在另一史诗《爷觉黎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沙蹈爵氐敖阴谋又得逞,/强行霸占昭通坝,他们众多安家昭通坪。

/慕、崩自老迁往笃直崩崩地以后,/他们起诉到朝廷。

/斯米自老接状纸,斯米自老下判决:/以金沙江(注:原文为Ndus Naf Yik Mol,即“笃纳伊莫”)为慕、崩自老的地界,拿金沙江作沙敖疆域;疆域各管维持到千古。

[xiii]这段文字所说的与上段引文应是同一件事情,可以相互印证。

译注者也给出了很关键的注释:1、慕自老:苗语音译,人名,系苗族对乌撒另一彝族领主之称谓。

2、崩崩自老:慕自老:苗语音译,人名,系苗族对乌撒另一彝族领主之称谓。

3、笃直崩崩地:苗语音译,地名,指金沙江岸高山地。

4、斯米自老:苗语音译,人名,是苗族对当地领主主事人之称谓。

[xiv] 从这些注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史诗里的笃纳伊莫位于云南昭通附近。

史诗《泽嘎劳的故事》的一些描述也可以作为论据:笃纳伊莫大江宽,/渡江如何办?/泽嘎劳教人搓篾绳,/泽嘎劳教人做木筏,/教人做成斗形船。

/男女老少过了江,/要到南方的天边去,/去到了与白白接壤的地方。

[xv]这里讲述的是苗族首领泽嘎劳带领苗族渡笃纳伊莫江的经过,过了笃纳伊莫就是彝族地区。

原文中的注释将“白白”解释为彝族[xvi]。

在《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的“爱情故事篇”中,也有一篇提到笃纳伊莫的,叫《尼婆巴布和尼爷巴布》[xvii],说一对住在贵州威宁乌撒土司骚诺主地界的夫妻尼婆巴布和尼爷巴布,妻子尼婆巴布被土匪抢走了,丈夫尼爷巴布到处找,他横渡笃纳伊莫到达对岸,走遍彝族与汉族地区的村寨。

发现原来妻子被掳为奴隶,后来他们两个逃跑,被奴隶主追赶,他们来到笃纳伊莫河岸边,尼爷巴布扯藤搭溜索;双双攀索溜过笃纳伊莫这边来。

可能是这边不属于那位奴隶主的地界,他便不再追赶,从此,尼婆巴布和尼爷巴布重新一起生活。

这首诗歌是一般的爱情故事诗,其中提到笃纳伊莫,可以确定诗中所指的笃纳伊莫河段的地理位置就在诗歌流传地区及其附近。

诗歌是这样的:住在骚诺主地界/……/强盗土匪心最坏,/掳走了尼婆巴布/……/横渡笃纳伊莫达对岸,/走遍芒、敖各村寨/……/来到笃纳伊莫河岸边,/尼爷巴布扯藤搭溜索;/双双攀索溜过江,/过得笃纳伊莫这边来。

翻译整理者对“芒、敖”作了这样的注释:“苗语音译,族名简称。

芒,指彝族;敖,指汉族。

”[xviii] 另外,在《苗家来到骚诺地》一篇中,也有关于骚诺的注释:“苗语音译,人名,系彝语‘苏诺’音转,意为领主之意,即原贵州威宁乌撒土司之名称;后以人名泛指地名,指今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境内。

[xix]既然笃纳伊莫是指彝族地区的长江河段,那么,笃纳伊莫就不可能是长江在湖南、湖北的河段,史诗中发生在笃纳伊莫的战争也就不可能是蚩尤与黄帝战争的传说遗留。

二、被认为是黄河的浑水河离笃纳伊莫仅一百多里在西部苗族迁徙史诗中,还出现了一条浑水河,苗语叫法各异,分别有dlix va ngx dlix ndlod、dlix fangd lid aob ndlod、dlix aob ndlod aob shik、ao b ndlod jik和dlix aob ndlob,意思都是浑浊的河。

很多学者认为这条河是黄河。

如苗青先生说:“从作品中看,他们一开始都是集体从北方大平原迁出。

经过三天三夜渡过了浑水河(黄河)以后,他们兵分两路迁徙。

”[xx]《西部苗族古歌》将诗句“南面是条浑水河,南面是条红水河”的“浑水河、红水河”直接注释为“指黄河”。

[xxi]在远古时代,黄河只叫“河”,并没有加一个“黄”字,那是因为它以前并不黄,后来生态恶化,黄河才变浑浊。

公元前4世纪,它被称为“浊河”。

公元前2世纪,即西汉的时候,它开始被称为“黄河”。

那么,假设西部苗族迁徙史诗反应的是蚩尤被黄帝打败后苗族南迁的状况,那当时黄河也不应是黄的,也就不应该叫浑水河。

以颜色来命名的河流很多,中国的浑水河到处都是,比如,就在史诗流传地区昭通地区的大关县就有一条叫黄水河的河流,它是洛泽河的支流,最后也流入长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