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第一章紫外光谱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数据表示法 对甲苯乙酮,λCH3OHmax=252nm,εmax=12300
四、 UV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1.发色团(chromophore): 分子中产生紫外吸收带的基团,一般为带有π电子的基团。 如: 羰基、硝基、双键、三键以及芳环等。 2.助色团(auxochrome): 助色团通常是带有孤电子对的原子 或原子团,如:-OH、- NH2、-NR2、-OR、-SH、 -SR、-X(卤素)等。可以发生p -π共轭效应,结果使电子的活动范围增大,容易被激发,使 π→π* 跃迁吸收带向长波方向移动,即红移。
四、共轭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
1、共轭烯烃 共轭体系的形成使吸收移向长波方向,且共轭体系越长,其最 大吸收越移往长波方向,且出现多条谱带。当有5个以上π键共轭时, 吸收带已落在可见光区。 共轭烯烃的π π*跃迁均为强吸收带, ≥10000,称为K带。
2、共轭炔烃 孤立的三键吸收λmax<200nm
max通
max
C-Br、C-I、C-NH2) 的n*跃迁有紫外吸收。
同一碳原子上杂原子数目愈多, λmax愈向长波移动。 例如:CH3Cl CHCl3 173nm, CH2Cl2 237nm , CCl4 220nm, 257nm
小结: 一般的饱和有机化合物在近紫外区无吸收,不能将紫外吸收用于鉴定; 它们在近紫外区对紫外线是透明的,所以可用作紫外测定的良好溶剂。
应用实例:
酚酞指示剂
③. 二元取代苯的紫外光谱 苯的二元取代物的紫外光谱与两个取代基的性质以及它们在苯环上 取代的位置有关。 对位二取代 a. 两个取代基属于同类型时, E2带发生红移,红移大小由红移效 应强的基团决定。
b. 两个取代基类型不同时, λmax 的红移值远大于两者单取代时的 红移值之和 。(共轭效应) 邻位或间位二取代 两个基团产生的 λmax 的红移值近似等于它们单取代时产生的 红移值之和 。 对于一些特殊的二元取代苯,可以用斯科特(Scott)规则来估 算该类型化合物的E2带的 λmax 。
(2) *跃迁
孤立双键的 π→π* 跃迁产生的吸收带位于 160 ~ 180nm, 仍在远紫外区。但在共轭双键体系中,吸收带红移。共轭体 系愈大,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波长愈长。
三、紫外光谱表示法
紫外光谱可用图表示,也可用数据表示 1.图示法
对甲苯乙酮的紫外光谱图
整个吸收光谱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是鉴定化合物的标志。
三、双键中含杂原子的有机化合物
1.含不饱和杂原子基团的紫外吸收 (如下页表所示) 如含C=O、N=O、 C=S、 N=N等,可发生 σ*、 π π*、 n π*等跃迁,其中n π*跃迁产生的吸收落在近紫外区,但由于 n π *跃迁属于禁阻跃迁,故为弱吸收带--R带 2.取代基对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当羰基接上含孤电子对的助色团(如-OH、-X、-OR、-NH2等) 变为羧酸或羧酸的衍生物(如酰卤、酯、酰胺等)时, n π *跃迁 产生的吸收带蓝移,这是因为助色团与羰基形成p π共轭,使羰基 的氧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n轨道能量降低,从而使n π *跃迁所 需能量增加,故相应的吸收带蓝移。(当羰基上接烷基时,结果也是 蓝移,因为烷基为推电子基,也是使氧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 3.硫羰基化合物 R2C=S 较 R2C=O 同系物中n π *跃迁λmax红移。
3、>250nm 有强吸收(ε>10000)则可能含有多个共轭双键,如在 260~300nm有强吸收,则表示有3~5个共轭双键。。 4、如在250~350nm 有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吸收,则表明有C=O。
5、如在200~250nm 有较强吸收(ε=1000~10000 ),且在 250~290nm范围有中等强度吸收(ε=100~1000 )或显示不同 的精细结构,这是苯环的特征,可推测苯环的存在,前者为E 带,后者为B带。
6、如在300nm以上有高强度吸收,说明化合物有较大的共轭体系。 若高强度具有明显的精细结构,说明为稠环芳烃、稠杂环芳烃 或其衍生物。 7、如化合物有颜色,则分子中所含共轭生色团、助色团的总数可 能将大于5(例外:偶氮、亚硝基、乙二醛、碘仿等)。
二、 未知有机化合物结构定性分析
确定未知不饱和化合物结构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1)比较法;(2)用经验规则计算最大吸收波长 1、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是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比较未知物与已知标 准物的吸收光谱曲线。如果它们的吸收光谱曲线完全相同,则可 以认为待测样品与已知化合物有相同的生色团。 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及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相 应的摩尔吸收系数是定性鉴定的依据。 标准谱图库:46000种化合物紫外光谱的标准谱图
不同助色团的红移顺序为: -N(CH3)2 ﹥-NHCOCH3 ﹥ -O-,-SH ﹥-NH2﹥ -OCH3﹥ - OH﹥ -Br﹥-Cl﹥-CH3﹥-NH3+
生色团取代的苯:含有 π 键的生色团与苯环相连时,产生更大的 π π* 共轭体系,使B 带 E 带产生较大的红移, 吸收强度增加, 有时B带会被E2带所淹没。 不同生色团的红移顺序为: -NO2 > -Ph >-CHO >- COCH3 > -COOH >-COO-、 -CN >- SO2NH2
max)向长波
max)向
11.几种吸收带
(1)R带: 为n→π*跃迁,吸收波长长,峰弱。 (2)K带: 为共轭烯烃的π→π*跃迁,峰强。 (3)B带
芳香族化合物的π→π*跃迁, 峰弱,吸收波长 长。 (4)E带 : 芳香族化合物的π→π*跃迁, E带:峰强,吸收波长短。
五、影响紫外吸收波长的因素
§2.3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紫外光谱主要反映分子中不饱和基团的性质,用其确定化合物结 构是比较困难的,但紫外光谱具有特征性强、灵敏度高的特征,在 与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配合进行定性鉴定及结构分析中,是一种 有效的辅助方法。
一、 紫外光谱提供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信息
1、200~800nm 无吸收峰(或即使有,但ε<10),说明不含共轭体系, 不含有杂原子的发色团,可能是饱和化合物和孤立的烯烃、炔烃 等。 2、210~250nm 有强吸收(ε>10000)则可能是含有两个不饱和键的 共轭体系。
②.一元取代苯的紫外光谱 苯环上有一元取代基时,一般B带的精细结构消失,并 且各谱带的max发生红移, max值通常增大。 烷基取代苯:烷基无孤电子对,对苯环电子结构产生很小的影响。 由于有超共轭效应,一般导致 B 带、E2带红移。
助色团取代苯:助色团含有孤电子对,它能与苯环 π 电子共轭。使 B带、E 带均移向长波方向。
(2) 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①联苯类
二联苯中,因两个苯环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扩展了共轭系统, 形成了新的发色系统,使苯的E2带发生红移,并且 εmax 增大,其 尾部常常盖住了苯的B带。对位相连的三联苯和四联苯中,也因共 轭体系的扩展使E2带更向红移。邻位三联苯中,由于空间位阻的影 响,只有两个苯环处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它的紫外光谱与二联苯 相近,而与对位三联苯不同。
3、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C
C
C
O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的价电子有 n π * (R带)和 π π*(K带) 两种跃迁方式,其中 n π 吸收波长一般在320nm 左右,εmax 值小于100,而π π* 跃迁的吸收波长在220~260nm, 其 εmax 值为10000左右,为强吸收。 此类化合物中,若共轭体系延长,R带和K带将进一步红移。
②.稠环芳烃 a.线性系统,例如萘、蒽等。 这个系列的化合物也具有类似苯的三个吸收带。随着苯环数目 的增加,各吸收带向红移动。当苯环数增加到一定时,吸收带可达 可见光区,因而产生颜色。
b.非线性系统,例如菲、芘等。
它们的紫外光谱同时受分子骨架和环数目两个因素的影响,因 而比较复杂。 (3) 杂环化合物,只有不饱和的杂环化合物在近紫外区才会有吸收。 五元杂芳环按照呋喃、吡咯、噻吩的顺序增强芳香性,其紫外吸 收也按此顺序逐渐接近苯的吸收。(因五元杂环中杂原子上的孤 电子对参与了共轭而不显示nπ*吸收带。) 呋喃:204 nm ( k 6500), 吡咯: 211nm ( k 15000) 噻吩: 231nm ( k 7400)
第一章
紫外光谱法(UV)
§2.1 紫外光谱的基本知识
一、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分子中的价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200-400nm为近紫外区, 一般的紫外光谱是指近紫外区。
二、有机分子中价电子跃迁的类型
*, *, n *, n *
*
* E n

电子跃迁类型与吸收峰波长的关系 跃迁类型 n * 孤立的 共轭双键 n * * 吸收峰波长(nm) 200-400 160-180 200-400 ~200 150-160
4、芳香族化合物的紫外吸收
(1) 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 ① .苯 苯环显示三个吸收带,都是起源于π π*跃迁。 max= 184 nm (ε= 60000) max= 204 nm (ε= 7900) max= 255 nm (ε= 250) E1带,强吸收,落在远紫外区, 一般仪器检测不到; E2带,强吸收,较重要; B带,吸收较弱,该吸收带呈现明显 的精细结构,一般为六重峰,是苯 环紫外吸收的重要吸收带,所以又 称苯型带。受溶剂的影响很大。在 极性溶剂中,其精细结构消失。
1.共轭体系 2.助色团的影响 3.立体效应 (1)空间位阻的影响 (2) 顺反异构 (3)构象 (4)互变异构效应的影响 (5)跨环效应 4.溶剂效应 5.pH对紫外光谱的影响
§2.2 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特征紫外吸收
一、饱和化合物
饱和烷烃:σ*,能级差很大,紫外吸收的波长很短, λ 常小于150nm,属远紫外范围。 例如:甲烷 125nm,乙烷135nm 含杂原子的饱和化合物: σ*( λ max <150nm)、 n*( λ <200nm),吸收弱,只有部分有机化合物(如
3.红移(red shift):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 方向移动的效应。(bathochromic shift) 4.蓝移(blue shift):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 短波方向移动的效应。 (hypsochromic shift) 5.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 使吸收带的吸收强度增加的效应。 6.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 使吸收带的吸收强度减小的效应。
既然一般的紫外光谱是指近紫外区,即 200-400nm,那么 就只能观察 *和 n *跃迁。也就是说紫外光谱只适用 于分析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结构的化合物。
(1) n *跃迁 当不饱和键上连有杂原子(如羰基、硝基)时,杂原子上的 n电子能跃迁到π*轨道。n→π*跃迁是四种跃迁中所需能量最小的, 它所对应的吸收带位于200~400nm的近紫外区。 n *跃迁是禁阻跃迁,所以吸收强度很弱。
2、计算最大吸收波长 对于一定结构的分子,可通过各种经验规则估算其λmax 的位置, 然后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来确认物质的结构。 (1)伍德沃德-费塞尔规则(共轭烯烃) 母体基本值
开链共轭双烯 异环共轭双烯 同环共轭双烯
λmax (nm)
217 214(备注) 253(备注)
增加值
扩展共轭双键 环外双键 双键碳原子上的源自文库代基 (1)-OCOR或-OCOAr (2)-R (3)-Cl、-Br (4)-OR (5)-SR (6)-NRR’ 30 5
二、烯、炔及其衍生物
非共轭 *跃迁, λmax位于200nm以下的远紫外区。 例如:乙烯 165nm(ε 15000),乙炔 173nm C=C与杂原子O、N、S、Cl相连,由于杂原子的助色效应, λmax红移。当强的助色团与其相连时, λmax可红移至近紫外光区。
小结:C=C,C≡C虽为生色团,但若不与强的助色团N,S相连, *跃迁仍位于远紫外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