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区别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利息收入和账面价值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利息收入和账面价值孙 洁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摘要:自2017年4月财政部发布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和列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利息收入的确认、公允价值的变动及账面价值的列报内容繁杂,使广大会计人员云里雾里。
本文通过案例,针对不同的金融资产,总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金融资产;摊余成本;利息收入;账面价值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4-0199-02根据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企业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下分别简称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第三类金融资产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持有期间的每个报告期,公允价值即为其账面价值。
本文主要对第一类和第二类金融资产的计量和列报进行阐述和总结。
一、第一类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利息收入的确认我们知道,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利息收入的确认采用实际利率法。
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所处的减值状态不同影响利息收入计算的基数和实际利率的金额。
在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该模型下,债券初始确认后根据信用风险增加的显著程度由轻到重,将债券的减值状态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1.处于第一阶段的债券不存在购入或源生的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在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并未显著增加,期末确认损失准备时只需考虑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且该预期信用损失不影响利息收入的确认。
利息收入=账面余额(不扣除信用损失准备)*实际利率,此处的账面余额指债权投资的成本加减利息调整,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债权投资减值准备,期末账面价值=期末摊余成本,下面举例说明。
注册会计师考试章节学习考情分析考题预测之第28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
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考情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确认和计量,历年考试多以客观题形式考核,一般分值在 3 分左右。
但个别年份中本章内容可以作为主观题中的已知条件。
各位考生在复习本章时应关注公允价值计量和账面价值计量的区别及账务处理。
近三年平均分值为 4 分。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一)货币性资产的概念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资金及将来对应一笔固定的或可确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
(二)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该类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固定或不可确定。
如: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
【提示】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2018 •多选题】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A.银行存款B.预付款项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D.应收票据【答案】 AD【解析】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或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选项B和C,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资产(即补价),简称以物易物。
【2016 •多选题】甲公司为一家互联网视频播放经营企业,其为减少现金支出而进行的取得有关影视作品播放权的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以应收商业承兑汇票换取其他方持有的乙版权B.以本公司持有的丙版权换取其他方持有的丁版权C.以将于 3个月内到期的国债投资换取其他方持有的戊版权D.以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的权益性投资换取其他方持有的己版权【答案】 BD【解析】商业承兑汇票与 3个月内到期的国债均属于货币性项目,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公允价值在林业企业会计中的作用分析]
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公允价值在林业企业会计中的作用分析]关键词:公允价值林业企业会计作用一、引言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公允价值本质其实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反映公平交易中双方交换资产以及清偿债务的依据。
对于一些很难用历史成本计量的经济业务或者历史成本经常出现波动的会计要素而言,应用公允价值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及时性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真实的收益,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从有关公允价值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公允价值已从最初在金融工具中的运用发展到了在非金融工具、非流动资产、资产减值等领域的运用。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趋势,也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当前我国的林业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然而我国现行的林业会计制度的多重性和滞后性严重制约了林业企业的健康顺利发展,现行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已无法满足现代林业环境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和利用提出的信息充分披露的客观要求,因此构建新的适应现代林业环境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势在必行,而在企业林业会计中引入公允价值,更加科学的对林木资产进行确认,计量以及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二、现行林业企业会计制度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家颁布执行了《关于林业企业贯彻执行新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天然林保护经营会计核算暂行办法》、《林业资源保护工程项目会计核算办法》、《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等多个会计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规范林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同时也造成了林业会计制度的多重性以及复杂性,与此同时,林业会计制度也缺乏应有的统一性。
这些都造了林业会计工作复杂化,进而导致林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无序。
这些新补充颁布的专项会计规章制度以及核算办法,只是在不同方面对林业会计核算进行了规范或者约束,虽然也对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林业新兴的经济活动以及事项层出不穷,加上我国的会计环境以及林业经济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林业会计制度早已远远地落后于林业经济和我国会计环境的发展。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记忆点
第12 讲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知识点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一〕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形式及转换日房地产的转换,是因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而对房地产进行的重新分类。
企业必须有确凿证据说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才能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这里确实凿证据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董事会应当就改变房地产用途形成正式的书面决议,二是房地产因用途改变而发生实际状态上的改变。
包含:〔1〕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2〕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3〕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4〕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1.在本钱模式下,房地产转换后的入账价值,以其转换前的账面价值确定。
(解释 1)将账面价值 50 万元的固定资产〔原值 100 万元,已提折旧 20 万元,已提减值打算 30 万元〕对外出租,采纳本钱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 50 万元〔即转换前的账面价值 50 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100累计折旧20固定资产减值打算30贷:固定资产1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打算30假设相同条件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账面价值 50 万元的投资性房地产〔原值 100 万元,已提折旧 20 万元,已提减值打算 30 万元〕租赁期满,不再对外出租打算自用,该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纳本钱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转换日的处理是上述分录反向:借:固定资产1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打算 30贷:投资性房地产100累计折旧20固定资产减值打算30(解释 2)存货转为本钱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存货跌价打算贷:开发产品本钱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借:开发产品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打算贷:投资性房地产2.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1〕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贷方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务处理解析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务处理解析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会计原则,用于确定金融资产的价值。
根据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的价值应基于市场上的正常交易活动,而不是基于公司内部的情况。
这意味着金融资产的价值应反映出市场上的实际价格。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务处理中,首先需要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来确定,或者利用其他公允价值确定方法来评估。
公允价值确定后,就可以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了。
对于期末持有的金融资产,应将其公允价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具体操作是,按照公允价值减去账面价值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项目。
这意味着,如果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了其账面价值,将产生公允价值收益;相反,如果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将产生公允价值亏损。
如果发生了公允价值收益或亏损,应在损益表中进行相关的截面处理。
具体操作是将公允价值收益或亏损计入损益表中,根据其性质确定其归属于其它利润或综合收益。
这意味着,公允价值收益或亏损会对公司的利润或综合收益产生影响。
如果金融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应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的目的是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低于账面价值,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具体操作是,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如果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将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相反,如果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不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如果金融资产被处置,应根据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确定处置损失或处置收益。
具体操作是,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然后将其差额确定为处置损失或处置收益,并计入损益表中,对公司的利润产生影响。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务处理是根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其价值,并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进行相应的反映。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金融资产的价值,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务处理也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会计中的运用.kdh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9月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在一个有序的市场上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或转让一项负债所付出的价格”。
市场参与者是指主市场(或最有利的市场)中参与市场交易的双方,他们独立于报告主体之外,不是关联方,具备对所交易的市场合理的了解,且交易基于所有有力的信息进行,具有参与资产或负债交易的能力,自愿交易资产或负债,即他们出于某种动机而交易,并非被迫。
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我国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沿用了这一定义。
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比较谨慎,主要体现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
一、企业合并中运用公允价值的必要性(一)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发展的趋势会计的核心是计量,计量的关键是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说是最复杂、最先进、应用面最广的符合计量属性,它代表财务会计未来发展方向,标志着会计从成本计量走向价值计量,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趋同的计量属性。
同时,也只有公允价值计量才能充分体现会计信息在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领域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正因为如此,公允价值成为我国会计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企业合并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也成为国际惯例。
1998年,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组成的“G4+1”集团发布的《G4+1研究报告——关于企业关于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达成统一的建议》认为,采用单一的方法可以减少认为操纵会计报表数据的现象,建议运用公允价值的购买法为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唯一方法。
1999年4月21日,FASB发布消息:全体委员一致投票取消权益结合法。
并于2001年6月颁布FAS第141号《企业合并》和142号《商誉和其它无形资产》中明确规定,废除权益结合法而统一采用购买法。
高级财务会计答案 第九章 企业合并习题及答案
《企业合并》习题一、名词解释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3.企业合并4.企业合并协议日5.公允价值6.商誉7.权益结合法8.购买法二、判断题1.企业合并可以是购买企业整体,也可以购买企业的某项资产或资产组合。
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主要特征为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3.同属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管理的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均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4.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相关费用,计入当期对被合并企业的长期投资。
5.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实现企业合并时,购买方首次对被购买方进行投资日期为购买日。
6.如果一个参与合并的主体未获得另一参与合并主体一半以上的表决权,它就没有获得对另一主体的控制权。
7.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总体原则为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
8.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利润表应该合并合并前及合并后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9.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视同一个企业购买另外一个企业的交易,按照购买法进行核算,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
10. 购买法下,需要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的会计记录加以调整。
11.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也不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而是等待其发生以后再将其计入。
三、单项选择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应当按()进行计量。
A.原账面价值B.公允价值C.市场价值D.现值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提供比较财务报表时()。
A.应调整比较报表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被合并方在比较报表期间已被合并B.不需要调整比较期间报表数,只需要调整合并年度报表的本年年初数C.不需要调整比较期间报表数,也不需要调整合并年度报表年初数或上年年初数D.只需要调整合并当日合并报表的相关项目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应当按()进行计量。
第14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换出资 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 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 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 量。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答案】D 【解析】换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 000+10+5=1 015 借:固定资产 1 015 累计摊销 900 贷:无形资产 1 8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1000×5%) 营业外收入 50(1000-900-50) 银行存款 15(5+10)
【例题4】 甲公司以一台电子设备换入A公司的一批商 品,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 000元,已提折旧300 000 元,已提减值准备60 000元,其公允价值为500 000 元;商品的账面成本为300 000元,公允价值(计税 价格)为400 000元,增值税率为17%,A公司另向甲 公司支付补价32 000元,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 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 下,甲公司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为( )元。 A.300 000 B.400 000 C.468 000 D.500 000
总结“商业实质”概念
总结:商业实质指交换双方的资产在未来现金流量 的时间、金额、风险及资产价值等方面显著不 同。资产诸方面显著不同,使交换具有可能,双 方各取所需。双方则可以通过交换达到各自目 的。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绝不会是用两件或多件 相似甚至相同的资产进行毫无意义的交换。
2
假设:教工和学生两个嘉新超市,如果两个超市都各有一 瓶一样的矿泉水,矿泉水的公允价1元,成本价0.5元, 如果两嘉新超市在年底的时候迫于利润方面的压力,进 行两瓶矿泉水的交换,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准 则如此规定? 改变一下前面例子的条件:如果说教工嘉新超市有一瓶可 口可乐,学生嘉新有一瓶绿茶,而教师正好喜欢和绿 茶,学生喜欢喝可乐,其他成本条件相同,那么,这种 情况下,两个嘉新超市进行的交换就是具有“商业实 质”。 注意: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 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 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 实质.(?)
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第一、取得方式不同:公允价值是在市场环境下取得的;而账面价值是在购买时取得的余额并且减去相关备抵科目。
第二、表示的含义不同:公允价值是对相关资产在当前市场的评估,但是账面价值是取得时到当前的剩余价值。
第三、对资产价值的描述不同:公允价值对资产价值的描述相对更准确,而账面价值有时不够准确。
公允价值的判断方式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交易市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
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时,要求采用该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
公允价值是什么公允价值(Fair Value) 亦称公允价格、公允市价。
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负债和资产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确认: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正常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
1.市价法市场价格,不论其****如何,都被认为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最好的反映。
市价法就是指直接引用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2.类似项目法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所计量项目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
类似项目法应用时,最关键的就是类似项目的确定。
估计公允价值
估计公允价值一、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是指在交易参与者之间,基于市场条件下的交易,买方和卖方可以达成的价格。
它是市场上能够获得的合理价格,反映了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的估计是基于可观察到的市场数据,如市场价格、市场利率等。
1. 市场比较法:根据类似的交易或可观察到的市场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来估计公允价值。
例如,在房地产领域,可以通过比较类似物业的成交价格来估计某一物业的公允价值。
2. 收益法:根据资产或负债未来的经济利益来估计公允价值。
例如,在估计股票的公允价值时,可以通过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并计算折现率来得出估计值。
3. 成本法:根据资产或负债的重建成本来估计公允价值。
例如,在估计一座建筑物的公允价值时,可以考虑其建造成本、折旧等因素。
三、公允价值的应用1. 金融机构:公允价值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非常重要,它们需要准确估计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以便进行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财务报告。
2. 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许多金融工具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损益表。
3. 投资者:公允价值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4. 合同定价:公允价值可以作为合同定价的依据,确保合同各方在交易中获得公平的价格。
5. 公司并购:在公司并购和估值过程中,公允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可以帮助确定交易的公平价值。
估计公允价值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概念,它在金融机构、会计准则、投资者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方法,可以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
准确估计公允价值对于合理的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财务报告都至关重要。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并深入研究公允价值的估计方法,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和投资中。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的区别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的区别公允价值也就是市场价值,也可以是合同或者协议价值(但是合同或者协议价值不公允除外)。
站在税法角度,如果不能确定市场价值,可以按照成本×(1+成本利润率)来确定。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账面净值是指(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再减掉(减值)准备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额”。
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
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例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其中,账面余额=面值+应计利息+尚未摊销的溢价(或-尚未摊销的折价)。
------------------------------------------------------------------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收回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其中: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现金流入(实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若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各期现金流入为零(最后一期除外)。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账面净值三者的区别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净值的区别“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对企业的债务而言,其账面价值通常就是该债务的账面余额;而对于债权来说?如果为债权计提了减值准备?则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与减值准备之差。
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
发放职工福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以及捐赠,在会计上并未做收入的确认,而在用于职工福利时是做收入处理的,这是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新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里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还应结转产成品的成本。
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2、如下记忆:a、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增值税非应税情况),本企业并未得到任何利益,所以不做收入处理;b、自产产品用于捐赠,对企业来说也没有所得,完全是损失,所以也不确认收入;c、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是向职工支付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取得职工的劳动,很多企业提高福利的确是一种让职工有归宿感的方式,所以自产产品用于集体福利是有所得的,要确认收入。
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
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产品的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公允价值在计量时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第二层次是企业在计量日能获得类似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在非活跃市场上的报价的,以该报价为依据做必要调整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企业无法获得相同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价格的,以其他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参数为依据确定公允价值。
产品的账面价值是指(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
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账面余额=资产原价资产账面净值=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区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
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而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账科目总余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借方登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差额,以及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转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变动金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贷方登记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以及企业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结转的成本和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的变动金额。
公允价值小账面价值,就有所得税资产
公允价值小账面价值,就有所得税资产摘要:1.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定义及区别2.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原因3.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对所得税的影响4.结论正文:一、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定义及区别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
账面价值是指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企业全部资产(扣除折旧、损耗和摊销)与企业全部负债之间的差额,与账面资产、净值和股东权益是同义的。
二、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原因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市场价格波动:市场价格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变化、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2.资产减值:由于资产的使用年限、技术更新、市场竞争等因素,可能导致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此时,企业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账面价值降低。
3.汇率变动:对于外币计价的资产,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其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三、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对所得税的影响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会对所得税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减值损失:当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这部分损失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从而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负担。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其公允价值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损益。
当公允价值下降时,企业需要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所得税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通常指企业购入资产的金额,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税前扣除的金额。
由于会计上账面价值与税法上的计税基础可能存在差异,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需要进行调整。
四、结论总之,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可能会对企业的所得税产生影响,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和税务调整。
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原因
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原因
有以下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公允价值可能高于账面价值:
1.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在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某些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可能高于其账面价值。
例如,市场需求超过供给时,股票价格可能高于其账面价值。
2. 未计入账面价值的可辨认无形资产:某些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品牌价值等,可能未计入企业的账面价值中。
然而,这些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能较高,因为它们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具有重要影响。
3.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公允价值可能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相关联。
如果资产或负债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较高,那么其公允价值可能高于其账面价值。
4. 公允价值是一个相对概念:公允价值是市场上交易参与者之间的协商结果,可能反映了他们对资产或负债的不同看法和预期。
因此,公允价值可能因市场条件的变化和参与者的看法而波动,导致其高于账面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并不意味着某个资产或负债被高估了,也不意味着企业立即会从中受益。
这只是市场上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的看法和预期的反映。
如何计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如何计算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资产的公允价值-负债的公允价值-商誉。
因为商誉不可辨认,所以要减去商誉。
所有者权益包括可辨认的净资产和不可辨认的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就是所有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就是所有者权益扣除不可辨认净资产后的公允价值。
可辨认净资产=可辨认资产(资产总额扣除商誉)-负债,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负债的公允价值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可辨认净资产的法律来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后的余额。
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计算一般应用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行为。
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负债表,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应当以公允价值列示。
母公司的合并成本与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以按照准则规定处理的结果列示。
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异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可能包括商誉,因为商誉不可辨认,因此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包含商誉。
可辨认净资产为可辨认资产与负债的差额。
购买企业确定购入的可辨认资产和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时,可以采用市价、账面价值、重置成本、现值、估计售价、评估价以及可变现净值等方法。
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也就是各部分资产公允价值之和,即扣除商誉后的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
净资产公允价值=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各部分资产公允价值之和,即扣除商誉后的资产公允价值)-负债的公允价值以上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处理方法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处理方法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为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而提取的一种及时处理措施。
在企业会计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处理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处理方法。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需要依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中国会计准则(CAS)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根据这些准则,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按账面价值计提和按公允价值计提。
按账面价值计提是指根据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差异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准确估计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
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计提时,企业需要将资产按照相应的组合单位进行划分,然后针对每个组合单位进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按公允价值计提是指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够较准确估计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
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计提时,企业需要进行公允价值估计,并将估计的公允价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根据差异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方法主要取决于资产的类型以及减值的原因。
以下是常见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处理方法:1. 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企业可以选择进行摊销、减少资产账面价值或清除资产。
- 摊销:企业可以通过摊销资产减值准备来减少资产账面价值。
摊销金额可以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进行计算。
- 减少资产账面价值:企业可以直接在资产负债表中减少资产账面价值,将资产减值准备转化为实际损失。
- 清除资产:如果资产的价值已经无法恢复,企业可以将其清除,将资产减值准备转化为实际损失。
2. 对于存货的减值,企业可以根据存货的实际销售价格与其成本进行比较,并按照差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当存货的净实izable value低于其成本时,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3. 对于应收账款的减值,企业可以通过坏账准备计提的方式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区别
(1)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就是市场价值,或者是合同或者协议价值(但是合同或者协议价值不公允除外)。
站在税法角度,如果不能确定市场价值,可以按照成本×(1+成本利润率)来确定。
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
(2)公允价值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是一个比较基础,却又十分重要的概念。
通俗的说,他就是一项资产在市场上公认价值。
它所反映的是某项资产在某一时点上的公认价值,它在不同的时点上的公允价值是不一定相同的。
这种价值的认定是熟悉该项资产的人,都能认同或接受的价值。
也就是社会上这种资产的公认价值。
这个价值的取得,一般情况下是要有该资产活跃的交易市场。
如股票每日的收盘价,或是房地产交易市场上的房价等,就可认为是公允价值。
账面价值是则是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等而形成的价值。
(3)公允价值是市场价格,资产账面价值是历史价格,是会计做账的时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跌价准备等而形成的价值。
问: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有什么区别呢?
答: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所有的资产账面价值-所有负债的账面价值,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是包括商誉的。
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辨认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辨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一般情况下,负债均是可辨认的,而可辨认资产=总资产-商誉,因为商誉是不可辨认的资产。
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辨认负债的公允价值
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商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