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课件第3课《蜡烛》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学案

第3课蜡烛学习目标:1、了解二战的相关情况,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语。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4、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C.矗立闪耀埋没闪烁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3、读课文,按记叙的要素,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合作探究1、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补充交代蜡烛的来历有何作用?3、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目的何在?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有何用意?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当堂检测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

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一系列动词,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文中写炮弹炸裂声,用意是什么?(3)、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①句为什么比第②句好。

①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②这样,她一小时,也许两小时静静地坐在那里。

人教版八年语文第三课蜡烛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语文第三课蜡烛导学案

3 * 蜡烛【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

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4、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小组探究,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精疲力jié()fú()晓揣在怀里()鞠躬()2、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学习研讨4、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5、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尽量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拓展学习6、体验感悟:文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字数不少于200字。

7、课外延伸:思考: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战争留给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8、拓展阅读: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初二语文导学案-3蜡烛导学案及答案

初二语文导学案-3蜡烛导学案及答案

第 3 课 蜡 烛【学习目标】1.能记住并正确书写“拂晓、瓦砾、地窖、鞠躬、匍匐”等词语。

2.能够找出文章在特定情境下对人物展开的细节描写,并能批注出描写的作用。

3.能体会并写出老妇人强烈的内心感受,以及她对战争的态度。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积累知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 瓦砾.( ) 地窖.( ) 鞠.躬( ) 颤.巍巍( ) 匍匐..( ) 间.歇( ) 舀.水( )2.细读文本:本文用一根蜡烛寄托着南斯拉夫的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南斯拉夫与苏联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朗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深切的情感。

例:文中多次出现“炮火”,要读出炮火中的那种紧张窒息的气氛,可重读。

再比如说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声音”,“冷、静,没有其他”突出环境的恶劣,朗读的时候可放低语气,轻声读出这种宁静却恐怖的感觉。

新知探究探究一.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请在文中划记出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法指导: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探究二.文章最后两句“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话有何深意?(学法指导:这里的蜡烛有什么象征意义呢?为什么是不会熄灭的?永垂不朽意味着什么呢?)边读边划记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喔!综合提升如果有一场关于这次战争的控诉会,你认为老妇人会声泪俱下说些什么?请用你的笔写出来好吗?200字左右。

【当堂检测】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找出其中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学习反思】我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79)前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熟习文章故事情节。

2.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3.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领会细腻的描写,把握人物抽象,感悟真诚感人的人性美。

难点:了解文章特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3. 教学器具多媒体、板书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工夫磨蚀得锈迹斑斑。

惟无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和平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终身中独一珍重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世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2.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先来自主学习。

二、先学环节(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在文中圈点勾画。

)1.先生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知识链接了解写作背景,及通讯的有关知识,扫清字词妨碍。

链接:通讯是记序文文体的又一适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款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情通讯等。

它和旧事一样,要求及时精确地报道理想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旧事更具体更零碎。

通讯留意人和事的典型性,擅长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求,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情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怀、议论,以令人物更加鲜明,事情更加生动。

背景材料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单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势不可当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成功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预备的德国兵士。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胜,90000多名德国兵士成为俘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 《蜡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 课《蜡烛》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2、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这种体裁,接着给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这次战争的原因和性质,然后围绕老妇人的一举一动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并从文中感受到的人生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导语: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是一篇通讯,也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也是新闻的一种。

课题含义:一方面,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另一方面,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方面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作者介绍: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背景介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遭到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反击,受迫害的各国人民在残酷的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了,就结合起来一起反对法西斯。

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人民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的感人的事迹,是一首首赞美诗,一曲曲颂歌,表现了他们之间同仇敌忾的深厚感情。

预习检查:注音: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解词:肃穆永垂不朽精疲力竭整体感知:听录音朗读,思考下列几个问题:1、找出文中从动作上描写老妇人的语句。

(描写老妇人的主要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订正总结。

(见课本19业到22页)2、老妇人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掩埋那个红军战士?体现了她什么样的美德?苏联红军是为南斯拉夫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在这里没有国界,老妇人被苏联红军的这一英雄气概所感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所以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安葬烈士,对待苏联烈士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蜡烛》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3*蜡烛【导学目标】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课时计划】1课时,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课堂上重点完成步骤二、三、四。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观看反映“二战”的影视等。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人们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契.(qì) 柯.(kē) 地窖.(jiào)匍匐..(pú fú) 精疲力竭.(jié) 永垂不朽.(xiǔ)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语文版

蜡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词语;2、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分析老妇人的行为,着重理解老妇人思想感情的深度。

2、细心揣摩探究文中意味深长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2、用心感受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成的战斗情谊。

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2、感受朴素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描写的内涵。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蜡烛,曾是任命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

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这篇文章更是抒写是一种人燎早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生字和新词的掌握。

2、文学常识:(1)通讯的概念;(2)通讯的六要素。

3、课文情节把握。

三、走近作者,资料助读。

(一)自学指导一:你了解作者吗?1、同学抢答;2、同学评价。

3、教师指正西蒙诺夫(1915-1980),前苏联俄罗斯作家。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其代表作主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诗歌《等着我吧……》、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等。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也写过许多评论性文章(以文艺或政治类居多)。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二)自学指导二:你知道文章的写作背景吗1、同学抢答,2、同学评价。

3、教师指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

八年级《蜡烛》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蜡烛》课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蜡烛【学习目标】1. 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 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二次世界大战,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西蒙诺夫:(2)有关通讯3.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 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品读课文、认识人物1. 自读课文后,划出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然后怀着感动读这一片段。

教你几招:文章感人至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吗?2.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

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3. 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找出对炮火、蜡烛、黑围巾、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之处,谈谈你的感受。

4. 找出文中对炮火描写(环境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5. 对蜡烛的描写有哪些?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6.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7. 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有哪些?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8. 看文中还有其他动作描写吗?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五、归纳概括1. 南斯拉夫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2. 文中烛光有何象征意义?3. 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两句话?六、拓展延伸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成一段话。

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1. 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2. 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是怎么想的?七、达标检测八、作业阅读莱蒙托夫的其他文章,体会其写作特色。

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案

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背景,理解作品主题。

2、把握人物形象,分析行动描写,体会人物感情。

3、激发学生热爱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人物形象、思想情感、揣摩语言、体味意蕴(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1. 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2. 文体介绍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有一实用文体,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记叙,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三.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教学(多媒体展示字词,有学生认读)2.请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3.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来复述课文。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从中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并分析令你感动的原因。

(三)三读课文,揣摩语句,体会文章丰富的意蕴。

(多媒体显示)1.路并不遥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个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2.做好了坟堆后,老夫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只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3.老妇人对着着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者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喜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学案

《第3课蜡烛》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通信的文体特点,慢慢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通过度析人物的动作描述,把握人物形象。

3、琢磨意蕴丰硕、意味深长的语句。

4、了解战争的残酷性,珍爱此刻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强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预习热身】一、本文背景: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到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一起行动打算,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一起尽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据的塞尔维亚地域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去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

如此,就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完全解放制造有利条件。

二、本文文体介绍:《蜡烛》是一篇战地通信。

通信是记叙文体的又一有效文体,包括人物通信、事件通信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导现实生活中成心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导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信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依照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尽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三、字词积存:一、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瓦砾.鞠.躬颤.巍巍匍匐地窖...二、区分字形。

窖砾湍窑烁喘窟铄踹二、明白得以下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破晓】天快亮的时候。

【筋疲力尽】形容超级疲惫,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名不虚传】名声或名称与实际相符合。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肃穆】严肃而安静。

【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久流传,不磨灭。

【课堂学习】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朗诵课文,完成以下问题:一、找出通信的六要素。

时间:地址:人物:事件(起因、通过、结果):二、课文对老夫人的动作进行了多次描述,你以为这些动作描述表现了老太婆如何的形象?3、课文对炮火进行了反复描述,你能说出如此安排的缘故是什么吗?二、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知识链接:
1、背景了解
l941年,法西斯德国占领南斯拉夫,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权,对反法西斯人民实行残酷镇压,南斯拉夫政府被迫流亡国外。与此同时,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结成了统一联盟。1945年,南共游击队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赶走了德军,解放了南斯拉夫全境。本文是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随苏联红军到南斯拉夫时所写的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是发生的一个故事。
两句诗(词)句:
小说及人物或战役: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学习
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3、体会环境描写的及作用。
学习
重点
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学习
难点
体会环境描写的及作用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合作探究
1、课题解读
课文以蜡烛为题,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2、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②“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领悟形象
①刻画老妇人形象都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找出例句加以分析。
②归纳形象:
4、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试从以下这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①事件感人
②人物感人
拓展延伸

第3课《蜡烛》教案(1课时)

第3课《蜡烛》教案(1课时)
四、结合文章练习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
五、质疑研讨
你对文中的哪些内容还有疑问,请提出来。
六、拓展阅读
介绍类似文章,如《勇气》、《生死攸关的烛光》进行比较阅读。
作业
预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板书设计
蜡烛:红军的生命之光
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
南斯拉夫人民的哀思
教学反思
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时对学生的回答没能做出适当的点评,学生的思路比较窄,教师没能适时点拨,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刻。
启发式教学、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
2、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一、导入
由“蜡烛”可以联想到的诗句和歌曲及其寓意导入本课。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究蜡烛的寓意
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探究: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几处?课文那一句话意味深长?
第5课时
学科
语文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第1周9月7日
教学内容
3、蜡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生找出文中对蜡烛的描写后反复朗读,体会寓意。
明确后进一步启发引导:如果文中没有“蜡烛”能否表达出这么多意思?再让学生思考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蜡烛》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蜡烛》教学案

3 《蜡烛》教学案教与学目标:1、初步掌握课文描写人物细节的方法,并理解通过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精神与品质的写法。

2、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本文叙述的线索。

3、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教与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本文特点,人物思想感想集中于一点,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作品感人之处是诗意般的表现出这种感情的深度和浓度,浓郁得令读者的心灵为之震颤。

所以宜从各方面体会这种情感的深度。

看炮火连天,想老妇人不顾生死;看年老体弱,想老妇人力量的源泉;看保护遗体,想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看烛光闪烁,想老妇人奉献的感情。

如果停留在概括人物思想感情上,作品的感染力就会大大减弱。

教与学方法:由于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扫清阅读障碍以后,可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精读细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互动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前可让学生查找关于“二战”背景的资料或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距成灰泪始干”,写出了蜡烛的奉献精神;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蜡烛的善解人意;同样的蜡烛,而在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却成了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纷飞的战场,去感受那鲜为人知的故事对我们心灵产生的巨大震撼吧。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作者简介: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背景介绍:二战——苏德战事简介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2.精品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3 蜡烛精品教案

2.精品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3 蜡烛精品教案

3* 蜡烛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梳理记叙要素,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2.理解蜡烛、围巾等细节描写的作用。

(重难点)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体会文章中真挚感人的语言;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形式。

情感目标体会真情,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1:(激发兴趣)播放苏联卫国战争影像资料片断,请学生谈谈观后感受。

(“二战”期间,德军同样把炮弹倾泻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就在那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之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

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随作者一起穿越时空,共同用心去感受吧。

)设计2:(激情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烘托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写缠绵哀伤的离别;《烛光里的妈妈》歌颂母亲。

无论中外都有很多诗文以借蜡烛为题。

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令人震撼。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把握线索,概括内容1. 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二战末期,1944年9月19日地点:方场人物:南斯拉夫的老妇人起因:在苏联红军攻占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个青年战士牺牲在了方场上。

经过:一位饱受战争折磨的南斯拉夫老妇人在德军的枪林弹雨中埋葬了他。

结果:老妇人将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时的喜烛点燃在这个素不相识的战士的坟头。

那明晃晃的烛光在被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闪亮。

2. 学生再次读课文,4人小组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交流、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蜡烛
【教学目标】
1、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知识链接】
1、
题目解读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
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2、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
加入共产党。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西蒙诺夫的作品大多描写二战
时期的苏联,在战时有很大影响。

他曾多次在苏联的各项文学奖项中获奖,可以堪称苏联文学史
上的一代宗师!
3、背景介绍:
1941年6月,纳粹党控制西欧后,德军侵略苏联,破坏了双方1939年签定的条约。

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围攻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

苏联损失惨重,百姓生活困苦。

德国以为胜利在即,但俄罗斯人坚决抵抗。

俄罗斯寒冷的冬天冻死了很多毫无准备的德
国士兵。

1943年1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败,90000多名德国士兵成为俘虏。

虽然战争仍然持续
两年,但这是纳粹党末日的开端。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林。

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

国民受到德军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 精疲力jié() fú 晓( )揣在怀里() 颤巍巍( ) 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

A、闪耀闪烁 B.闪耀闪耀 C、闪烁闪烁 D.闪烁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讴歌了 的深厚感情。

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1)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2)老妇人想了半天,……从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
爬出了地窖。

【合作探究】
5、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
复的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明确:1.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老妇人的动作“跪”、“爬”(
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6、课文的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7、文中有没有对老妇人进行语言描写?(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那作者是通过什么
来进行人物刻画的呢?(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同学生们从文中找出
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并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