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第3课 蜡烛(共38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教学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教学课件

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 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 本文以“蜡烛”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来组织 材料,涉及一天一夜时间,地点是在方场上, “蜡烛”的出现是在掩埋好烈士以后,此前的 所有内容,都是为“蜡烛”作铺垫。 •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 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 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 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 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 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 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事件感人人物感人: •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 •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 • 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 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在感人因素上着力描写;突出蜡烛,突出 烛光,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老妇人的形象
• 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 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 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 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 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 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 葬烈士。 •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 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 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 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给下列字词注音:
烧 灼 匍 匐 瓦 砾 桥头堡 腋 下 地 窖 拂 晓 育乞西 鞠 躬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蜡烛 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蜡烛 课件(共22张PPT)
《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生者 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
读准这些字音
契(qì )柯(kē)拉耶夫
瓦砾(lì ) 地窖(jiào) 揣(chuāi)在怀里? 匍(pú )匐(fú ) 腋(yè )窝 僵(jiāng)硬 颤(chàn)巍巍 肃穆(mù )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 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 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 ──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 头。 [问题]: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 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 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 好在哪里?
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 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问题]: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 意味? 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 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 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 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问题]:句中“耸立”是什么意思?用在 这儿有什么作用 ?
“耸立”是高高直立的意思。“耸立”在这里表明瓦砾堆之高,表明战争的残酷和 严重的破坏性。
4.“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 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问题]:你能体会出句中蕴含的深意吗?
红军士兵们被老妇人的行动和感情深深 感动,并从中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
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 斗。 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 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 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 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 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秋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课件

秋语文八上第3课《蜡烛》课件
“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的 坟堆。”(26段)
整体感知:
3.视若 亲人, 沉痛哀 悼
4.点燃 婚烛, 真情祭 悼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她在他 的旁边坐了下来,”(17段)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嘴唇和前 额。”(25段)
“做好了坟堆后……摸出……怀里的 东西”、“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 上,点了起来”、“老妇人对着这烛 光……那黑色的大围巾。”(28、29段)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 达成协议,成为反法西斯的联盟国。
速读课文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结果
内容梗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间),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地点)牺牲了(起因),一位饱受 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 (人物)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 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拿出自己珍 爱的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坟头,表达 自己的哀思(结果)。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 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 的深痛哀悼。
精读课文 揣摩感悟
再读全文, 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 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
①不顾生命危险,埋葬烈士。 ②年老力衰,坚持安葬。 ③像一个母亲一样亲·吻烈士遗体。 ④点燃自己珍藏的结婚喜烛。 ······
阅读课文
用一句话说说 这篇文章是赞美什么的。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 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 深 厚感情。
课外拓展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 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 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 四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 心理,用一二百个字写出来。

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贝尔格莱德战役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 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 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时效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 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 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 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 质意义。 《红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抗战中的中国坦克部队
抗战胜利
一个侵华日本 老兵的忏悔。
俄罗斯纪念苏联 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 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 达成协议。10月5日,签署了关 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 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 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 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 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 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 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 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 干岛南部退却。这样,为南斯拉 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 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揣 ( chuǎi ) 瓦砾 ( lì ) 地窖 ( jiào ) 城堡 ( bǎo ) 腋窝( yè ) 鞠躬 (jūgōng)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名副其实: 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永垂不朽: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动作)。 匍匐: 爬行。 烧灼:烧、烫,使烫伤。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3.视若 亲人, 沉痛哀 悼 4.点燃 婚烛, 真情祭 悼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她在他 的旁边坐了下来,”(17段)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嘴唇和前 额。”(25段) “做好了坟堆后……摸出……怀里的 东西”、“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 上,点了起来”、“老妇人对着这烛 光……那黑色的大围巾。”(28、29段)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插 在那老地方。”(40段)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课件1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课件1 新人教版

自主研读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 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 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写?
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 “休息”
对炮火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 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 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 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 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 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 老妇人的近旁。
课文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 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 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 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 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 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 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 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 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蜡烛
西蒙诺夫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 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42年加入共产党。曾任《文学报》主编、 《新世界》杂志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 和书记处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 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代表诗集 《友与敌》(1948)。《我城一少年》 《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 《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ppt课件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ppt课件共16页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 “休息”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
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 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 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 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 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 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 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 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德国人没有再来,因为他们不理解他们所要对付 的这种人民。也许,他们理解不了,人类竟然能够达 到这样的高度。两种勇气打败 了他们——战胜他们 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寡妇的勇气——她毫 不犹豫地给了他第二次机会。三天之后,诺曼底的这 块地区解放了,他能够重返部队了。
1、课外学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生命的意义》。
于是他们暂时把他推入一间棚屋里。那伞兵蜷身挤出 窗口,向树林奔去。 德国人听到他逃走。他们跑到棚 屋后边来追他,逃跑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对,还
有一次最后的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这一注。 他 往回跑,这个美国佬又来到农家跟前,敲着厨房的门。 女人来的很快。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他们面对面 的,也许站了一秒来钟。——她笔直地注视这个美国 青年的 眼睛,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 成了孤儿。“你原意藏我吗?”他问。 “哦,当然 啦。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 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 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 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 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 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 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 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 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 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课件3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课件3 新人教版

3、这一点(yī diǎn)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 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怎样理解(lǐjiě)结尾这两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 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 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 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mǔ qīn)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 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 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 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以及烛光的背景,再 次点出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喜烛,表现 (biǎoxiàn)了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战士至高无上的感 情。并且文中没说出真名,目的在于揭示这种感情的意 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biǎoxiàn),而这种感 情又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④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 小小的坟堆(fén duī)。一支蜡烛,旁边还有 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fén duī)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 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 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fén duī),静默地站着,看 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 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 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 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第十七页,共27页。
对黑围巾(wéijīn)的 ①做好了坟描堆(写fén duī)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
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 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 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 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 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3年6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开始。这是苏联 卫国战争中的大型战役之一。
57600德国法西斯战俘被押送着经过莫斯科。 1944年6月17日。摄影:特拉赫曼。
诺 曼 底
苏 联 红
登 陆
军 攻 克


盟军登陆抢占海滩
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发射
俄罗斯纪念苏联 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
课文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 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 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 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 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 开 始 了 长 达
月 德 国 法 西 斯

天临
的列
围宁
困格
战争期间法西斯共毁坏了1710座苏联城市 和7万多村庄。克拉斯诺格勒。1943年。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进行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中,德 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共损失150万人,3000 多辆坦克与3000多架飞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苏军由防御转为反攻。 这是战斗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 “休息”
对炮火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 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 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课文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 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 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 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 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 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 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 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同年,苏联红军迫使德军退回边境,最后把他们逼到柏 林。接着在1944年6月,随着同盟军度过地中海,攻入意大利, 期待已久的“第二战场”终于开辟。
1945年5月,德国投降。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非常惨重。国民受到德军 残酷对待,约有几百万平民伤亡。
1941 6 900
70
城勒
内城
饿下年
死 近 万 人
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 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黑色的大围巾”表达沉 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 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 士之间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 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 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 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 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 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 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 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 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结果)。
阅读课文
用一句话说说 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 的。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 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 厚感情。
感知课文
自读课文后,划出最 令你感动的片段,并说说 你感动的原因,然后怀着 感动读这一片段。
蜡烛
西蒙诺夫
课文导入
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 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 的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 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 法西斯战争中。
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
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 西蒙诺夫
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 党。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 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 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 书记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 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代表作有剧本《我城一少年》长 篇小说《日日夜夜》。《我城一 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 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给下列字词注音:
zhuó
bǎo
烧 灼 桥头堡
pú fú yè
jiào
地窖

匍匐 腋 下

wēi
瓦 砾 颤巍巍
qì kē yē
yǎo
契柯拉耶夫 舀
拂晓

育乞西
jū gōng
鞠躬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词语积累
烧灼:烧,烫,使受伤。 精疲力竭:形尽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 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 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 地方。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 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 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 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 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 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 个场“苏上联,青 老年妇的人坟的头蜡。 烛( 还这 是段 明文 晃字 晃如 地果点改在写契成柯拉“耶在夫方 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 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 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合作交流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 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 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 临危不惧。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 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 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 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 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 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 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 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 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 垂不朽。 (怎样理解结尾这两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 “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 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 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 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
问题探究
最后一段的含义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 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 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 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 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 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 分国界,情同母子。
问题探究 最后一段
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细读品味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自主研读: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 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 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 写? ➢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 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 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 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 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 情。
问题探究: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 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 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 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对蜡烛的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 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 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蜡泪 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 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 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 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 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 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 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这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 其中的六要素吗?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全文约3000字)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有何作用: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 “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 士的沉痛哀悼。
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