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国物价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物资价格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物资价格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我国物资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因此,对我国物资价格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为消费者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参考。
物资价格整体趋势我国物资价格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过去几年来,大部分物资的价格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增加和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食品价格分析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物资之一,其价格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食品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各种粮食作物、畜禽产品和水果蔬菜的价格逐年上涨。
其中,受气候影响的自然灾害、种植结构调整和生产成本上升是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能源价格分析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之一。
近年来,我国能源价格整体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的价格逐年上升。
此外,国际油价波动和供需失衡也对我国能源价格产生了影响。
工业品价格分析工业品价格的波动对制造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我国某些工业品价格出现了下跌趋势,如钢铁、有色金属等。
这主要是由于国内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旺等因素造成的。
而另一些工业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如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产品等。
这是由于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也较为旺盛。
影响物资价格的因素物资价格的变动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宏观经济因素、政策调控、市场供需关系、自然灾害等都会对物资价格产生影响。
此外,外部因素如国际市场价格、贸易政策等也会对我国物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价格调控政策的作用为了稳定我国物资价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价格调控政策。
例如,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控制市场垄断行为、扩大供应等手段来稳定物资价格。
此外,适时调整关税和进出口政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物资价格。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物资价格在近年来整体呈现上涨的趋势。
食品、能源和工业品的价格都有所增长,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国物价水平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及维持物价稳定的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虽然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伴随着物价水平持续攀升。
物价水平是判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标准尺度,更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
本文首先概括了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影响,最后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物价水平进行趋势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改善物价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中国;物价水平;通货膨胀近年来,中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通货膨胀的迹象已经显露。
自2007年开始,通货膨胀的趋势更加明显:先是成品油、钢铁及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现在已经演变为人民生活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其中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更是成为了人民关心的重要生活问题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物价水平不但影响着国民的生活水平,物价的的稳定也控制着一国财政与货币收支的平衡。
所以,对物价水平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国物价水平的现状分析物价水平是指整个经济的物价,而不是某物品或某类别物品的价格,是用来衡量所在的目标市场所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非常重要指标。
物价稳定了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货币稳定的集中体现,物价稳定同时标志着社会总体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时常流通的货币供应量与市场的货币量的基本适应。
通货膨胀会首先影响需求的,一旦发生膨胀的话,人们的实际收入会下降,购买力下降,需求也会下降。
物价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准确把握物价波动趋势对于了解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物价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焦点。
物价上涨在我国国内经济生活中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这仅仅是目前我国国内经济社会一个较为明显的表象。
其实从1999年开始,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张和重工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迅速膨胀,就已经使得国内资源供给出现趋于紧张的潜在局势。
对我国当前物价形势的判断与思考
呼 声 连 绵 不 断 , 格 管 理 部 门也 出 台 了相 关 的价 格 干 预 措 施 . 府 已面 临 通 货 膨 胀 的压 力 。但 我 们 还 不 能就 此 认 为 通 价 政
货膨 胀 已经 来 临 , 当前 我 国 CP I上 涨 的 幅 度 仍 然 是 可 控 的 ,0 8年 的价 格 预 期 调 控 目标 的实 现 还 是 有 保 障 的 . 民经 20 国 济 仍 可保 持 又 好 又 快 的 发 展
货 币供 给 过 多 导 致 太 多 货 币 追逐 太 少 商 品 的状 况 i还 有 人 认 为 , 货膨 胀 就 是 物价 的普 遍 上 涨 。 但 对通 货膨 胀 的基 本 特 征 通 的理 解都 是 一 致 的。
( ) 货 膨胀 的 内涵 和特 点 一 通
国家 教委 推 荐 的 高校 教 材 , 由高 鸿 业 主 编 的 《 方 经 济学 》 西 中说 : 货膨 胀 是 指一 般 价 格 水 平 的持 续 的 和显 著 的上 灏 t 这 通 】 。 里 所 说 的 一 般 价格 水 平 是衡 量 货 币 购 买 力 或 货 币所 能购 买 的 产品 和劳 动 数 量 的指 标 , 常 是 用价 格 指 数 来表 示 的。 通 目前 , 货膨 胀 的定 义在 学 术 界还 存 在着 争 议 。 西 方 公认 通 的通 货膨 胀 问题 专 家、 维 也纳 理 工 学 院 经 济 学 教 授赫 尔姆 特 、 弗 里 奇 说 : 目前 还 不 存 在 令 人 满 意 的 确 切 的 通 货 膨 胀 的定 “ 义。 ”大 英 百科 全 书 > 认 为 “ < 也 不存 在 一 个 惟 一 的 、 遍 接 受 的 普 关于 通 货膨 胀 的定 义 。 “ 虽然 如 此 ,但 大 家 对通 货膨 胀 内 涵 的 理 解 还 是 比较 致 的。 首 先 , 货膨 胀 是 以纸 币取 代 金 属 货 币作 为法 定 流通 手4 期
物价上涨问题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物价上涨。
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问题日益凸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在此,我将从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物价上涨的原因1. 生产成本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
这些成本的上升,使得商品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物价上涨。
2. 供求关系失衡近年来,我国部分商品供求关系失衡,导致价格上涨。
如房地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需求旺盛,而供给却相对不足,导致价格上涨。
3. 货币政策影响货币政策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部分时段的宽松货币政策也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进而引发物价上涨。
4. 国际市场波动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产生一定影响。
如国际油价上涨,会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进而引发物价上涨。
二、物价上涨的影响1.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降低货币购买力,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 贫富差距扩大物价上涨使得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加大,而高收入群体受影响较小,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3. 社会矛盾加剧物价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稳定。
4. 消费者信心下降物价上涨使得消费者对未来预期担忧,消费信心下降,不利于经济增长。
三、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1. 加强宏观调控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稳定物价。
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3. 保障民生需求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遏制恶意炒作。
5.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抗通胀能力。
稳物价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稳物价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在实际操作中, 面临着许多困难。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稳定物价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一、供需失衡供需失衡是导致物价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供应不足或需求过剩时, 物价就会上涨。
而当供应过剩或需求不足时, 物价就会下降。
因此, 为了稳定物价, 需要加强供需平衡的调节。
对策建议: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市场监管, 促进供需平衡。
例如, 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 防止价格垄断和恶意炒作;加强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 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及时发现供需失衡的情况, 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二、外部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的变化、自然灾害、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都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例如, 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国内的能源价格, 自然灾害会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政治事件会影响到市场信心。
对策建议: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国际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减少外部因素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同时, 加强对自然灾害和政治事件的预警和应对, 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市场稳定。
三、货币政策失调货币政策的失调也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例如, 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过少会导致通货紧缩。
对策建议: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和监管, 保持货币供应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同时, 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防止金融风险对物价的影响。
四、成本上升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例如, 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都会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对策建议: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监管, 防止成本过高对物价的影响。
同时,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 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减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五、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例如,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突然增加, 就会导致价格上涨。
对策建议: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和分析, 及时调整生产和供应, 保持市场供需平衡。
物价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物价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物价工作面临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涉及商品多样性:现代经济中有大量的商品和服务涉及到物价监管,这使得物价工作面临着如何准确测算和监控各种不同类型商品价格的挑战。
对策:建立完善的价格监测系统,使用科技手段自动收集和分析市场上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数据,同时加强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
2. 市场垄断和操纵: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行业或企业垄断市场和操纵价格的情况,这给物价监管带来了困难。
对策: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反垄断行为和价格操纵行为。
通过加强反垄断法律的执行和加强监管力度,防止市场垄断和操纵。
3. 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在价格形成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价格困惑和不公平。
对策: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价格信息和市场动态。
加强价格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价格形成和变动的理解和认知。
4. 外部因素的影响:物价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国际市场波动、供需关系变化等,这些因素会带来物价波动的风险。
对策:建立及时敏感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监测和应对外部因素对物价的影响。
总之,物价工作面临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市场监管、信息公开和预警机制等手段来应对,以确保物价的稳定和公平。
浅谈当前价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物价)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调研报告〔浅谈当前价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物价)〕*价格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反映。
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因此,物价工作事关国计民生,不仅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基础性工作。
但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实现价格市场化后,市场价格秩序混乱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市场价格被扭曲既危害了消费者、生产经营者的权益,又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健康发展,大大削弱了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究其原因,除了市场体系不健全、法规不完善外,政府的管理调控手段单调,政府价格管理机构的设置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价格管理职能工作的发挥。
一、当前价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机构设置体系混乱。
机改前全市物价部门由政府直管,是一个独立整体。
20XX年机改后,全市10个区县有7个物价部门不再独立,甚至被肢解、分割,执法主体由物价部门变为发展计划部门。
目前全市有四种形式:一是单设,仍以一级局对待;二是单设,经费、人员独立,但管理上以二级局对待;三是挂靠发展计划部门,经费、工作独立;四是合并到发展计划局,保留物价局牌子。
1、执法主体地位削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四川省价格管理条例》规定,物价局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价格执法主体,但目前我市区、县绝大部分的格局已不是价格主管部门,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法人机构,从而给价格行政执法及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价格检查人员编制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执法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但实际情况是检查人员身份未得到确认,过去所说的三所人员,即:税务所、工商所、物价检查所,机改后,税务、工商都得到圆满解决,而物价检查人员就未解决。
目前,全市共有事业编制检查人员60人,虽然在管理上按公务员进行管理,但在工作经费、人员晋升、晋级等又按事业编制管理,从而造成了检查人员不安心工作,思想混乱。
各国物价现状分析报告最新
各国物价现状分析报告最新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物价水平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了解各国物价现状的变化趋势,不仅有助于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还能为投资和商业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
本报告将分析和比较几个主要国家的物价现状,以便全面了解各国经济的发展情况。
2. 美国物价变动趋势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物价水平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物价指数在过去一年内上涨了3.2%,这是相对较高的增幅。
其中,食品、能源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电子产品和衣物等商品的价格则出现了下降。
3. 中国物价变动趋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物价变动情况备受关注。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物价指数在过去一年内上涨了1.8%,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增幅。
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较快,而日常用品和教育等领域的价格则相对稳定。
4. 德国物价变动趋势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之一,其物价的变动情况对欧洲经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最新数据显示,德国的物价指数在过去一年内上涨了1.5%。
其中,住房和交通等领域的价格上涨比较快,而食品和家庭用品的价格则相对稳定。
5. 日本物价变动趋势作为亚洲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物价变动也备受关注。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的物价指数在过去一年内上涨了0.6%。
其中,食品和教育等领域的价格上涨较快,而医疗保健和通信等领域的价格则相对稳定。
6. 总结和展望通过对几个主要国家的物价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物价变动趋势存在差异。
然而,总体而言,全球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物价的上涨幅度相对较小。
未来,随着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各国的物价水平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影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各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以便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注:本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和分析仅供参考,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读者应自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与影响
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与影响中国的物价水平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物价水平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
本文将从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物价水平的变化趋势从整体来看,中国的物价水平自开放以来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
特别是近些年来,受到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物价指数一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涨幅。
2024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物价水平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稳定。
在具体商品方面,食品、燃料、服装、住房等方面的价格波动较为明显。
尤其是食品价格,受到天气、自然灾害、供给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较为频繁。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住房价格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二、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因素1.政策因素: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对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
货币政策的宽松与收紧、财政政策的支出与节约都会直接影响到通货膨胀。
2.国际因素:国际原油价格、粮食价格等对中国的进口价格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物价水平。
3.需求因素:消费需求的增加,投资需求的增加等都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需求过热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4.供给因素:生产成本、供给短缺等都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天气、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供给短缺时,物价水平会出现波动。
5.人口因素: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等都会对需求、供给等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物价水平。
三、中国物价水平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过快上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对人民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加重社会不公平。
2.消费水平:物价水平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水平,尤其是食品、住房等生活必需品,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3.社会稳定:物价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通货膨胀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对社会造成一定冲击。
4.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的稳定与否对经济增长也有重要影响。
浅谈当前价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物价)
浅谈当前价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物价)价格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反映。
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因此,物价工作事关国计民生,不仅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基础性工作。
但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实现价格市场化后,市场价格秩序混乱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市场价格被扭曲既危害了消费者、生产经营者的权益,又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健康发展,大大削弱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究其原因,除了市场体系不健全、法规不完善外,政府的管理调控手段单调,政府价格管理机构的设置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价格管理职能工作的发挥。
一、当前价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机构设置体系混乱。
机改前全市物价部门由政府直管,是一个独立整体。
XX年机改后,全市10个区县有7个物价部门不再独立,甚至被肢解、分割,执法主体由物价部门变为发展计划部门。
目前全市有四种形式:一是单设,仍以一级局对待;二是单设,经费、人员独立,但管理上以二级局对待;三是挂靠发展计划部门,经费、工作独立;四是合并到发展计划局,保留物价局牌子。
执法主体地位削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四川省价格管理条例》规定,物价局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价格执法主体,但目前我市区、县绝大部分的格局已不是价格主管部门,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法人机构,从而给价格行政执法及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价格检查人员编制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执法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但实际情况是检查人员身份未得到确认,过去所说的三所人员,即:税务所、工商所、物价检查所,机改后,税务、工商都得到圆满解决,而物价检查人员就未解决。
目前,全市共有事业编制检查人员60人,虽然在管理上按公务员进行管理,但在工作经费、人员晋升、晋级等又按事业编制管理,从而造成了检查人员不安心工作,思想混乱。
政令不畅。
机改前,区县物价部门直接对政府负责,机改后,由于机构设置形式改变,上下工作不对口、不顺畅、不协调,不能正常参加当地党委、政府的会议,不能及时看到相关文件,这给价格工作的上传下达、政令畅通带来很大困难。
物价情况说明范文
物价情况说明范文尊敬的各位读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水平的波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物价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变化趋势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对当前物价情况进行简要说明,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物价变动对个人和家庭经济的影响。
首先,物价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国际市场变化等都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例如,经济增长较快时,需求增加,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而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也会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物价。
此外,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尤其是石油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也会对国内物价产生传导效应。
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供需状况也是影响物价的重要因素。
例如,某些季节性产品在旺季时,由于供应量减少,价格可能会上涨;而在淡季时,价格则可能下降。
此外,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助于稳定或降低物价。
当前,物价水平总体保持稳定。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率保持在合理区间,表明物价水平并未出现大幅波动。
食品价格作为CPI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对整体物价水平有较大影响。
近期,由于气候条件良好,农业生产稳定,食品供应充足,食品价格相对稳定。
此外,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稳定物价。
通过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如调整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以平抑物价波动。
同时,通过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价格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综上所述,当前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但仍需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供需状况的波动。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理性看待物价变动,合理安排消费,同时关注政府发布的物价信息,以便做出更合理的消费决策。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走势及对策分析
我国物价水平的现状走势及对策分析
一、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价的变化也同样明显。
目前,我国的物
价水平处在一个变化的现状中,总体而言是有所上升的,处在不断上升的
趋势中。
二、物价水平的现状
从我国2024年至今的物价水平来看,物价水平在近几年一直处于持
续上升的趋势,其中2024年和2024年两年的物价水平是比较稳定的,2024年的物价水平则开始有所上升,去年物价的上涨也比较明显,2024年,物价的上涨也有所加剧,几乎处于持续走高的态势。
从行业来看,商品零售价格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也持续增加,而
交通等部分物价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特别是交通物价的上涨给人们
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三、物价水平的走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一直处于上涨趋势,尤其是过去几年,物
价的上涨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的改变,以及资源供应价格的上涨,这些因素对物价的上涨都有较大
的影响。
四、物价对策分析
1.抑制物价上涨的投资规模
控制物价上涨的关键在于抑制投资规模,这要求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
措施,加强对投资规模的管控和审查,引入金融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支出,降低贷款成本,以促进经济发展。
物价走势判断及相关应对措施
物价走势判断及相关应对措施近年来,物价的波动越来越常见,经济环境出现了不少的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地了解和研究物价的走势,从而能够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影响物价的因素1.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政策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均会对物价形成重大影响;2.供需关系:如果商品供应减少,需求增大,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亦然;3.交通运输:物流成本的上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4.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易导致生产成本上涨,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升。
二、判断物价走势的方法1. 历史数据分析:通过对前几年物价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当前时期的物价走势做出合理的判断;2.权威调查:政府、民调机构等进行调查,反映市场对物价的看法;3.市场供需情况判断:透过对市场供需情况的分析对物价走势做出判断。
三、针对物价上涨采取的应对措施1.货币政策的引导:根据物价形势,中央央行可以实行货币政策的调整,比如加息、降息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物价上涨的目的;2.节约消费: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大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比如减少不必要的消费,选择价格更实惠的商品;3.加强监管:行政部门应该尽力加强物价监管,遏制物价上涨过程中的不正常行为,从源头上控制物价上涨的趋势。
四、针对物价下降采取的应对措施1.适当扩大内需:通过一定的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可以促进物价降价;2.提高出口贸易:政府应当推动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增加外汇储备,从而推动物价下降过程进一步加快。
五、总结物价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指标,对于各界人士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了解物价走势,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各界人士在了解物价走势的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浅谈物价上涨现象之我见
浅谈物价上涨现象之我见一、物价上涨现象的背景和原因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上涨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物价上涨指的是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是市场上物品供求变动所造成的结果,通常表现为消费者购买同样的商品需要支付更高的价钱。
物价上涨情况表明当今世界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一种高速增长和通胀的状态。
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供需关系的变化。
当某一种商品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其供应的数量时,其价格自然会上涨。
反之亦然,当供应量远远超出了需求时,价格会下降。
2、金融市场波动。
由于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很容易导致物价的波动。
一般而言,货币供应增多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推高物价。
3、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往往会严重影响特定领域的生产,从而造成相关物品的供需不平衡。
4、政府政策的影响。
政府政策的改变会影响某一种特定商品的价格,从而引发物价上涨。
二、物价上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物价上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对个人而言,物价上涨会影响其生活水平和财务状况。
高昂的物价不仅会导致购买力下降,还会对储蓄产生影响。
对社会而言,物价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出现。
通货膨胀会导致工资和收入水平不稳定,企业成本上升,投资回报下降。
以至于经济增长放缓,社会产生财富分配不平等。
总之,物价上涨对整个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预防物价上涨的措施由于物价上涨的原因复杂,因此遏制物价上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下面是防范物价上涨的一些措施:1、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供给量。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商品供给量来平衡市场供需关系。
2、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
政府可以根据市场状况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从而防止通货膨胀。
3、加强自然灾害的救助和抗灾工作。
应对自然灾害,可以加强抗灾减灾工作,减轻灾害扰动造成的物价上涨。
4、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测和管理,对价格恶意炒作、哄抬价位等不正当行为进行惩罚。
四、物价上涨案例分析1、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飙升2008年6月至7月,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直接导致了中国各地区的油价大涨。
关于中国物价水平的分析
关于中国物价水平的分析一、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价格水平是指经济体中产品和服务平均价格的测量,衡量物价水平的标准有三个:GDP平减数、CPI、PPI。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CPI指数,每一时期同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支出与基期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进行比较,支出的变动就是CPI指数。
1980年~2010年我国物价指数与变化率大值为1994年的124.1,最小值为1999年的98.6,经计算平均值为105.6887。
从变化率来看,年度物价指数的变化率波动比较大,最大达到24.1%,最小为-1.4%,平均变化率为5.83%。
据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CPI指数与其变化率处于高的吻合的状态,而且从变化率的变动曲线上来看更能看出我国CPI走势的不平稳性。
从上图的变化走势可知,1980~1983年我国的CPI处于一种快速下降时期,1984~1988年我国的CPI处在一种快速波动上升的趋势而后出现急剧下降,到1990年达到谷底。
再有从1991年到1994年我国的CPI指数直线上升到达顶峰,随后急转直下,增长率由1994年的24.1%下降到1999年的-1.4%。
从1999年以后,我国的CPI指数就处在一种平稳波动上升的趋势。
二、经济周期波动与物价水平的关系1978年到1992年的十五年我国历经三次经济周期,GDP和物价呈反方向变化趋势,即物价高涨时,GDP增长缓慢;当物价稳定后,GDP增速加快;这说明在这三次周期中物价成了经济增长的绊脚石,而导致这一经济现象与我国长达15年的价格改革有关,价格改革导致了我国长期短缺的计划商品价格在改革后迅速上涨,使得经济的发展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可以看出这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尚未完成,价格无法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杠杆。
1992年后,市场经济制度基本完善,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反映。
1992年我国物价增幅从3.4%快速蹿升到6.2%,增速快了近一倍。
在物价的刺激下1992年经济增长比1991年也快了5个百分点,达到14.2。
当前我国物价上涨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 国物价上涨 的成 因及治理对策 的几点思考
郑 惠 丹
( 厦 门大学 经 济 学院 , 福建 厦 f - j 3 6 1 0 0 5 )
摘 要: 物价 水 平是判 断通 货 紧缩和通 货膨胀 的标 准尺 度, 也是 衡量 宏观 经 济是否过 热 的“ 晴 雨表” 。 当前我 国经 济运 行 中的主 要
物价是 最大的民生 。 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既是 国家宏观调
控的 四大主要 目标之一 , 也是地方经济社会稳定 、 人民安居乐业 的主要保障 , 还是衡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 、 检验地方 政府科学发展能力 和执政水平 的主要方面。近年来 , 物价水平持 续偏高 , 老百姓对 当前 “ 物价高位运行 、 通胀预期压力加大” 大环 境下的物价快 速上涨反应强烈 。 经过总结 , 我们认为物价上涨 的
问题 是 , 经济增 长 由偏快 转为过 热 的风 险依 然存 在 , 价 格上 涨 压力加 大 , 结构 性 矛盾仍 较 突 出 , 自2 0 0 3年 以来 尤其是 2 0 0 6年 以
后, 随 着我 国经 济进入 新一轮 经济增 长周期 , 我 国物价 总 水平 明显 上升 , 已成 为 中央 宏观调 控 关 注的核 心指 标。 本文 通过 对我 国 物价 上 涨原 因的分 析, 从 而总结 出主要 的解 决措施 及 对策 , 为我 国解决物 价上 涨 的问题提 出政 策建议 。
警惕 。近期物价上涨主要呈现以下 特点 :
其一 , 物价呈现持续 上涨 态势 。前 1 — 1 0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
同比上涨 2 . 6 %, 涨 幅比去年 同期减少 0 . 1 个 百分 点。 第 四季度价 格仍具备平稳运行的基础 , 但今年前三季度新涨价因素 2 3个百 分点加上第 四季度翘尾 因素 0 . 6个百分点 ,已有 2 . 9 个 百分 点。 从C P I 运行 趋势看 , 今年 C P I 已经进入上 行周期 , 一 般情况下 , 上行周期会持续两年左右 ,且周期 的高点会 在第二年 出现 。因 此, 明年物价上涨压力可能 比今年略大一些 。 其二 , 食品价格成为物价上涨 的主要推手 。 近两年, 我 国物价 上涨与前几 年相 同, 均呈现出由食 品价格 大幅度上涨引致 的结构 性 上涨。国家统计局 在计 算 C P I 时, 食 品类权重 为 3 4 %, 其次居 住类 和医疗保健个人用 品分别 占 1 3 %和 1 0 %。因此食 品价格走 势 成为近年来 影响 国内 C P I 走势 的主要 因素 。比如 2 0 1 3年 1 1 月份, 食品价格 同 比上涨 5 . 9 %, 影响 C P I 同 比上涨 约 1 . 9 2 个 百 分点 。 其三 ,西 部地 区物价涨 幅整体高于东 、中部地 区。通 过对 2 0 0 9年 7月- -2 0 1 1 年 1 2月全 国各省市 C P I 数据 的比较 ,我们
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受输入型商品结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供需错配、食品类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近三年来,居民消费价格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一、物价趋势及主要特点从近六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来看,总体呈现先低后高再低运行的趋势,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2021年末,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从结构来看,八大类呈现“六涨二降”的特点,其中,工业品价格上涨2.6%,影响CPI上涨约0.82个百分点,是推动CPI 上涨的主要因素;服务价格上涨0.3%,仅影响CPI上涨约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下降2.6%,影响CPI下降约0.58个百分点。
二、影响物价水平波动的因素(一)输入型商品结构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一方面,地形地貌、气候条件非常不利于作物生产,致使生产能力较弱,商品结构以输入型商品为主。
据州发改委反映,大约有60-70%的商品需从保山市、大理州购入。
首先,境内除有少量较为平坦的山间槽地和江河冲积滩地外,地形多为高山陡坡,耕地沿山坡垂直分布,76.6%的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可耕地中高山地占28.9%,山区半山区地占63.5%,河谷地占7.6%,可耕地面积较少,垦殖系数不足4%。
其次,受地形地貌和纬度差异的影响,具有北部冷、中部温暖、南部热,高山寒冷、半山温暖、江边炎热的气候特征,其中,福贡县和贡山县有2至4月“桃花汛”或“春汛”、5至10月“主汛”两个雨季,不利于作物生长。
另一方面,物流成本是影响物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物流运输只有汽运,保泸高速公路在2020年底建成通车,交通网络形成较晚,且仓储设备少,配送功能不够完善,产生的人工费、油费较高,推动商品价格上升,拉高全州整体价格水平。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供需错配,导致工业品价格持续攀升。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供需错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钢材、有色金属等大众商品市场无论价格涨幅,还是持续时间都超过了各方预期。
物价工作总结及存在问题
物价工作总结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物价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物价工作进行总结,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物价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国物价稳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货膨胀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较低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精心管理和监管,也离不开各级物价部门的辛勤努力。
然而,物价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价格监管不力的问题。
一些地方在价格监管方面存在疏漏,导致一些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给居民带来了不小的生活压力。
其次是价格违法行为的问题。
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暴利,采取不正当手段提高商品价格,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在物价调控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物价波动较大,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要加强价格监管,建立健全的价格监管体系,加大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市场价格秩序良好。
其次,要加强对物价调控的力度,加大对物价波动较大地区的调控力度,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要加强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我国物价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和各级物价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物价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当前市场物价分析及价格走势与对策建议
当前市场物价分析及价格走势与对策建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当前市场物价分析及价格走势与对策建议今年以来,以猪肉、油脂、粮食等为代表的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促使市场物价水平总体走高。
据城市调查队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期上升%,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到9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略有回落。
一、市场物价基本情况1-9月份全市居民价格总指数同期为,各月度居民价格总指数分别为、、、和、、、、,走势上形成一条震荡的波浪曲线,表明市场价格总水平呈高位运行态势。
从商品的分类属性看,食品类比上年同期上升%、非食品类价格上涨%、消费品价格上涨%、工业品上涨%、服务项目价格上升%。
居民消费八大类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
其中食品类上涨%、烟酒及用品类升%、衣着类升%、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升%、交通和通讯类升%、居住类升%;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家庭设备品及维修服务下降%。
二、市场物价变化特征及分析从1-9月份价格运行情况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拉动的结果,食品价格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约个百分点,居住价格拉动约个百分点。
其主要变化特征:1、食品价格上涨迅猛。
1-9月,全市食品类价格指数累计上涨%,比去年同期的涨幅上升了个百分点。
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有:一是粮食价格上涨。
从市场粮食价格情况看,去年晚稻米的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公斤元,早稻米在每公斤元左右,处于较平稳的价格。
今年1-9月,各超市和农贸市场的晚稻米价格已经涨到每公斤元以上,早稻米也涨到每公斤元,同比均上涨10%以上,致使1-9月粮食价格指数上涨%。
二是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今年来猪肉价格一路走高,其价格指数累计上涨%。
从调查的情况看,去年1-9月猪肉每公斤均价为元,今年1-9月为22元,每公斤上涨元,上涨幅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我国物价水平步步高升,CPI指数连创新高,百姓感到生活成本在迅速增加。
发改委连发文稳定物价。
我国物价上涨的根源何在,目前的政策对稳定物价有实际意义吗?如何解决我国物价上涨问题。
10月CPI同比增长4.4%,创两年来新高。
与此同时,受燃料价格上涨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高于预期,10月同比上涨5%。
消费物价指数中涨幅最大的是食品,也是近两个月来CPI超预期背后最主要的因素,其中10月食品价格上涨更是贡献了名义CPI月度增长的74%。
蔬菜、水果在这一轮食品价格上涨之中增长最快,上一轮通胀周期中兴风作浪的肉类价格则仅温和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交通通讯类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止跌回升,油价上调的影响显然不容忽视。
此外,居住类和衣着类消费品价格环比增速也有所加快,部分反映了上游生产成本提升的影响。
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1月CPI为5.1%、PPI为6.1%,创28月新高。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1%,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2.0%,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2%。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0%,其中鲜菜环比下降1.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2%;衣着类价格环比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环比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环比持平;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环比下降1.0%;居住价格环比上涨1.8%。
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4%。
其中采掘工业上涨14.6%,原料工业上涨9.8%,加工工业上涨4.7%;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3.3%,其中食品类上涨6.2%,衣着类上涨2.7%,一般日用品类上涨3.1%,耐用消费品类下降0.7%。
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4%。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把稳定物价提到了最关键的位置。
从多方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次债危机之后美国实行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大量发行货币,导致美元持续贬值。
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这就使得全球范围内发生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身价相对上升,尤其是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的价格涨得很厉害。
二:世界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
鉴于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25日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今年4月的4.9%上调到5.2%,美国在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复苏形势良好,有望进入正常的增长轨道;欧元区经济上半年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
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三: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导致流动性泛滥,并且我国对热钱缺乏管制的情况下,国际热钱不断流入我国市场,主要流向股市、期货市场以及房地产等行业。
在国际热钱的炒作下,我过农产品价格一步步走高,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棉花等都出现了价格上涨,棉花每吨涨到了3.3万元,根据wind数据显示:郑州交易所11月8号棉花期货一天成交300多亿元,大大超过了正常范围,换手率很高这是很明显的热钱炒作。
四:我国经济处于高位运行,今年我过GDP指数赶超日本成为全球GDP总量排名第二。
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五:我国货币发行过量,市场上货币流动量飙升,促使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后,中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货币供给增加,而货币需求并没有相应增加,这就导致了物价的上涨。
六:价格上涨的另一面—上市公司集体补货。
许多公司老总认为:多买原材料就等于赚钱。
招商证券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可比上市公司存货达25239亿元,同比增长38%,存货总量创历史新高,各行业的存货数据如下:房地产行业存货6876亿元,同比增长35%;建筑施工存货3581亿元,同比增长38.9%;石油石化存货2656亿元,同比增长22.48%;钢铁存货2165亿元,同比增长18.2%。
七: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我国物价上涨。
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使得价格上涨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递。
与此同时,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
八:不法商人炒作,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发改委称种种迹象表明,游资炒作和不法经营者采取欺诈、串通、哄抬、囤积等不正当手段操纵相关商品价格,是直接推手。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曾表示,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对充裕,在楼市降温、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社会上的游资容易把目光投向农产品。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受害最大的始终是老百姓。
CPI的持续高涨导致我国的负利率趋势日益严重。
通货膨胀对中低收入者有刻骨铭心的更直接的打击,事实是他们的生活水平正在迅速下降。
一些退休老人已经三餐不济,眼前还只是菜篮子空空,今后还有水、电、煤气、房租一起涨,看病、子女上学费用等越来越贵等等。
老百姓对通货膨胀完全没有抵御能力,所以他们只能是完全的受害者。
所以,稳定物价形势,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保障民生。
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一贯重视和大力倡导的,稳定物价的举措正是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的具体举措,特别是针对低收入群体,政府更是应该以多种方式给予关心和照顾,稳定物价的举措可谓是“对症下药”。
二是有利于维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问题较多,如,收入差距过大,居民的就业及住房问题不尽如人意,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水准较为低下等等。
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呈多发态势。
如不及时稳定物价,保障中低收入者利益,极易造成社会矛盾爆发,不利于和谐稳定。
三是有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
改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稳定物价水平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改革具有相同的目的,有利于健康、稳定、持续地推行医疗制度改革、教育领域改革、住房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一些列改革举措。
四是农村物价水平波动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负面作用,前期物价水平的上涨对农民增收有利,但同期的物价水平上涨对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危害。
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反而降低。
农民增收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标之一。
要实现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增加农民收入意义在于它不仅有利于直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而且有利于缓解目前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健康和谐发展。
那么面对当前物价急剧上涨的形势,我过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应对措施,以及取得何种成效?中国政府出台的16项抗通胀措施,迄今已转化为以下三方面的行政措施:i) 稳定食品和农产品供应■自年中以来,国家开始出售玉米、小麦和水稻储备。
近期,有关机关也举行了国储食用油、大豆、食糖和猪肉拍卖,以通过增加供给来控制价格压力。
■近日,中国农业部表示,计划将今冬明春全国的蔬菜种植面积由2010年增加7%,并将2011年的蔬菜产量增加7.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已指示银行业增加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信贷,并通过加大对物流和运输企业的信贷扶持,保障食品运输流畅高效。
此外,银监会还要求银行业发放特殊贷款,促进玉米、棉花、食糖和水稻生产。
■为保障国内化肥供应和减少出口量,中国政府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年中对尿素和磷肥征收110%的“旺季”关税。
一般情况下,在2月至6月的旺季执行110%的税率,在“淡季”执行7%的税率。
■为抑制棉花价格暴涨,铁道部和新疆经济贸易委员会要求将棉花装车量提高到300车/日,以确保疆棉外运。
交通部也发布命令,从2010年12月1日起,全国公路收费站对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摩根大通认为,由于自2008年雪灾以来大部分收费公路已实施类似政策,此次政策对收费公路行业影响甚微。
ii) 增加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贴■继国务院发布要求地方政府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指示后,中国民政部也指导地方政府制定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临时补贴计划,以协助其应对食品通胀。
■各级地方政府正采取措施为低收入人群及其他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例如,北京市政府计划在11月内将100元的一次性补贴范围扩大至223,000名低收入人群。
据报道,包括重庆市和陕西省之内的其他地方政府也已提高了大学生伙食补贴。
■通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低收入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与消费物价指数挂钩的联动机制,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及最低工资水平。
据报道,截至2010年10月,享受最低生活津贴的人数已超过7,400万人次。
iii) 全面打击投机炒作和囤积行为中国政府部门指出,农产品价格暴涨主要归咎于投机活动,以及生产商和交易商在价格增长预期的刺激下囤积农产品。
11月22日,政府明令禁止囤积食用油和煤炭,地方发改委也接到“严查投机活动”(近日,发改委点名批评了包括大型食用油国企下属地方单位在内的六家公司)的指示。
此外,中国银监会也表示将制止利用信贷资金进行农产品投机活动。
■近期,国家发改委指出,今年棉花、柴油和大豆市场价格暴涨源于投机活动。
然而,农民囤积行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根据中华粮网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在河南省主要的小麦和玉米产地,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引发许多农民惜售的现象。
此外,农民也认识到政府将逐步上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近几年来,由于非农工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无需急于出售粮食变现。
■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及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消息,政府已下令提高农产品和金属期货交易的手续费。
为抑制投机活动,大连商品交易所将于11月29日收盘结算时起,将涨跌停板限制由5%提高至6%,最低交易保证金由7%提高至10%。
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品种包括大豆、豆粕、豆油、玉米、棕榈油和聚乙烯等。
发改委在限制主要商品价格上涨方面已取得初步成功,其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严厉打击投机及操纵市场、国际商品市场价格调整以及投机商获利回吐。
11月25日,发改委详细说明了主要商品期货价格的跌幅,表示棉花期货价格已由11月份的高位回落约24%,期铜价格下跌10.9%,小麦及大豆期货价格则平均下跌6.9%。
截至11月19日止一周,商务部追踪的18种蔬菜批发价格几乎全部回落,整个蔬菜篮子价格下跌近4%。
然而,水果价格仍未出现掉头迹象,肉类价格也保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