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1.1_基因分离定律ppt
合集下载
《分离定律》PPT课件

自花传粉: 雄蕊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如小麦、豆类
异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送到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
孟德尔为什么选豌豆做实验材料?
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下列各组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黑毛 B.羊的白毛和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1.1 孟德尔的豌豆 杂交实验(一)
南宁二中 2015年3月
一对没有酒窝的夫妇能够生出 一个有酒窝的子女吗?
G.J.Mendel (1822-1884)
他曾对多种植物进行杂交试验,其中成绩
豌豆 最突出的是
的杂交试验
为什么选用这种实验材料?
孟德尔为什么选豌豆做实验材料?
花蕊在哪?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可以先写成
B_
bb
BB或Bb
❖ 若子代为bb,则亲本为 _b × _b ❖ 若子代为BB,则亲本为 B _ × B _ ❖ 若BB × _ _,则子代为 B _ ❖ 若bb × _ _,则子代为 _b
课本P8,第4题
课本P8,第4题
A
B
C
D
E
F
G
Aa A羊的基因是_____,B羊的基因是_____ Aa D羊的基因是_____,E羊的基因是_____
D羊和E羊再生出一只黑羊的概率是_____ G羊的基因可能是__________,它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
AA或Aa 2/3
aa
Aa 1/4
作业
P1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基因=遗传因子 基因型和表现型 等位基因
遗传图解书写四要素
人教版 必修2 课件:3.1.1 基因的分离定律

结果: 1、F1只出现显性性状; 2、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作出假设
1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各自独 立、互不混杂。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
∶
1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回顾
基因的分离规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P) 紫花 X 白花
子一代(F1) 紫花 X 白花
子二代(F2) 紫花∶白花 3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P
2.豌豆是一种理想的杂交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D) 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 B.不同品种的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D.A、B、C 3项都是
3.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由相同基因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 B.纯合子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D.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
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 出现的现象。
纯合子 杂合子
基因型
基因
显性基因 等位基因
隐性基因
自交 性状分离
表现型
性状
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练一练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 D )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课件

③ 利用子代性状分离比例法
显:隐=3:1
Aa×Aa
显:隐=1:1
Aa×aa
全显 全隐
AA×__ aa×aa
5、遗传概率的常用计算方法 ① 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用两个正常的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3/4 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
1/4
② 用产生配子的概率计算(白化病为例) Aa × Aa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但彼此独立,互不混杂
纯种紫花豌豆: 纯种白花豌豆:
AA
F1紫花豌豆:
Aa
aa
纯合子: 杂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⑶F1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具有相对性状的配子。 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F1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A型和a型的花粉,以及数量相等的A型和a型的卵细胞。
生物必修2
六、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 •基因型:
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豌豆花色(性状)
显性 隐性
紫花 白花 表现型
基因组成 AA或Aa
aa 基因型
生物必修2
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主要因素 。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举例)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
277(矮)
种子的形状
5474(圆滑)
1850(皱缩)
子叶的颜色 花的位置
6022(黄色) 651(叶腋)
2001(绿色) 207(茎顶)
花的颜色
705(紫色)
224(白色)
豆荚的形状
882(饱满)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学PPT)

病孩子的概率是_1_/_3__,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1_/_6_。
例2:下图表示一家族中多指症发病情况的图解,问: (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Ⅰ
1
2
正常 男性
正常 女性
Ⅱ 1
患病 男性
患病 女性
2
(1)Ⅱ1 的基因型是__b_b____;
(2)Ⅰ1的基因型是__B_b___ ,Ⅰ2的基因型是___B_b___; (3) Ⅱ2的基因型是_B__B_或__B_b___ ,它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逆推类型中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例:白羊 × 白羊 → 黑羊 (显性)
无中生有为隐形
(隐性)
例:高茎 × 矮茎 → 全部高茎
(隐性)
(显性)
(条件:后代数量足够多)
有中生无为显性
• 常用符号:P F1 F2 × ⊙
• 形状类: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形形状
• 基因类: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 个体类: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
杂种子一代 高茎
隐性纯合子 矮茎
Dd × dd
配子 D
d
d
测交后代
Dd
dd
高茎
矮茎
1 :1
重要概念:
基因
等位基因
基因分离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基因型
纯合子 杂合子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
相对性状
表现型
性状分离
相关符号
P ——亲本 ♀ ——雌性个体(母本)
——雄性个体(父本) × ——杂交 F1 ——子一代
例2:人类的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 病,一对夫妇基因型是Aa,则他们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基因分离定律》

解释现象 ——对分离现象提出4点假说
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
测交验证 高茎∶矮茎 = 1∶1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Dd∶dd =1∶1
分离定律内容 大家好
35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研究过程
一对相对 性状的杂 交实验
推理 解释
演绎 推理
实验 验证
观察和分 析基础上 提出问题
推理和想 象提出假 说
根据假说演 绎推理
大家好
37
例.两杂种高茎种子豌豆杂交产生种子
120粒,其中纯种高茎种子的数目约为
A.0 粒 C.60粒
B.30粒 D.90粒
B
大家好
38
知识归纳
大家好
39
一、基本概念 《学评》P1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 出来的亲本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
性 状 类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 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
因吗?
不一定,可能是Aa 也可能是AA、aa,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吗? NO! 在F1进行减数分裂的时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成对
基因中的一个吗?
YES!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比例接近于1:1吗? NO!
大家好
32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P30)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 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 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 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 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 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大家好
25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ppt教学课件

须效忠将军或大名.
19
日本武士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 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 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 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 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 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 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
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
2 3
4
(2)该图表示的生物在减数分裂时,将产生_4__种配子, 分别为___A_B___A__b_____a_B___a_b_____.
1、基因型为Yy的亲本可产生几种配子? 2种
基因型为Rr的亲本可产生几种配子? 2种
基因4种型为(Yy2R×r2的)亲本可产生几种配子?
2、 基因型为Yy的亲本自交的后代有几种 基因型? 3种 基因型为Rr的亲本自交的后代有几 种基因型? 3种 基因型为YyRr的亲本自交的后代有几 种基因型? 9种 (3×3)
现象:F1全都表现为双显性性状; F2显示出不同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比例为 9 :3 :3 :1。
遗传图解:
P:
黄色圆粒 YYRR
绿色皱粒 yyrrຫໍສະໝຸດ 配子: F1F1配子:
YR
yR
F2
Yr
yr
YR
yr
YyRr 黄色圆粒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 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 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必修2 1.1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轮复习课件)(共40张PPT)

配子
②在体细胞中,基因
成对存在
③配子形成时,成对
的基因分开,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
F2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
D
d
D
d
DD
Dd
Dd
dd
高茎 1∶
高茎 高茎 矮茎 2∶ 1
3 ∶1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
个试验——测交实验
测交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测交的遗传图解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同时表现出显形和隐性性状的 现象。
★遗传的基本概念及符号
1.基本概念
(3)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
等位基因:是指杂合体内,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 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A与a。 非等位基因:是指存在于异源染色体(不同对的染色 体)上或者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P 配子 F1
高茎
矮茎
DD × dd
(减数分裂)
D
d
(受精)
Dd 高茎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
对F1自交实验的 解释
F1
Dd
×
Dd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
传因子决定的
• ①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 称。
•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 现类型。
• ③显性性状:在杂种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
• ④隐性性状:在杂种F1代中没有显现出来 的性状。
• ⑤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 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人教版教学课件原创课件,遗传因子的发现(一)----分离定律

假说——演绎法
为什么F2中出现3:1 以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的性状分离比? 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经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 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测交结果预测: 据假说进行演绎和推理 测交后代分离比为1:1
实验结果完全符合! 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结论 假说完全正确!
Ⅱ 1 (aa) 2 3 (AA / Aa)
1、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 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 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 ) A、50% B、25% C、75% D、12.5%
2、小麦高秆(H)对矮秆(h)是显性。现有两株 高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是矮秆小麦, 这两株小麦杂交,在F1中出现纯合体的几率是 ( ) A.75% B.50% C.25% D.12.5%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 ②在体细胞中,遗
高茎
矮茎
dd
传因子成对存在的
③配子形成时,成对
P
DD
(减数分裂) D
的遗传因子分开,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配子
d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基 因恢复成对
(受精) Dd
F1
高茎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 设 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孟德尔(1822—1884),奥地 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 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 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 杂交实验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 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 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 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合子:由含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如 Dd。
Cc能产生C、c两种配子。
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遗传图解分析: CC (紫花) × P ↓ C 配子 F1
Cc(紫花) ⅹ C 、 c CC
紫花
cc(白花) ↓ c
Cc C、 c
配子
F2 基因型 表现型
紫花
Cc
Cc
紫花
白花
cc 1
CC : Cc : cc=1 紫花:白花=3 : 1
例6
豌豆未成熟豆荚绿对黄显性,让杂合体绿豌 全绿
豆的雌蕊接受黄色的花粉,结出豆荚10个,其颜
色为
。
例7 一株基因型为Aa的玉米做母本,授以aa玉 米植株的花粉,所结种子的种皮、胚、胚乳的基 因型分别是什么? Aa、 Aa或aa、 AAa或aaa
直接证实:从生殖细胞中可以了解等位基因是否分离
糯性 水稻类型 (遇碘变红褐色) 已知非糯性是显性
紫花 白花 cc
CC
C
c
Cc
4、在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各 自独立,互不混杂。
5、F1可产生两种 不同类型的配子, 一种带有C基因, 一种带有c基因, 并且比例为1︰1。 受精时,雌雄配
C
紫花 Cc
紫花 Cc
c
C
c
子的结合是随机
的。
CC
紫花
Cc
紫花
Cc
紫花
cc
白花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A型 =IA IA,IA Ii
AB型=IA IB
B型 = IB IB , IB Ii
O型 =Ii Ii
分离定律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研究控制一对相 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核遗传) 在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过程中。 原核生物、细胞质遗传不属于此列。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正确解释遗传现象、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及概率
1、遗传育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隐性性状只从F2代即可获得;
显性性状的选育从F2代开始不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所以,作物育种时,选择往往从F2代开始。
2、医学实践
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 率做出科学的推断。
*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
杂合子的概率= (1/2)n 1—(1/2)n 纯合子的概率= *区分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方法: 动物:测交 植物:测交、自交
P
待测个体
ⅹ
cc (白花)
配子
CC C
Cc 1C:1c
1紫:1白
c
cc c
全白
F1的表现型
全紫
可用于测定待测个体的基因型
1、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显性,写出该对 性状实验的遗传图解。
共15只黑毛豚鼠。问:甲、乙、丙三只亲鼠的基
因型。 甲: Aa、乙 :AA、丙:aa
例3 小李患白化病(由隐性基因决定),但小李的 父母及妹妹的表现型正常,问: 2/3 (1)小李的妹妹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少? (2)如果小李的妹妹与一位正常者婚配,他们生的
第一个孩子患此病,问:第二个孩子也患此病 1/4 (3)如果小李的妹妹与一位白化病患者婚配,出生 病孩的概率是多少? 1/3 的概率是多少?
: 2
:
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 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 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 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 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减Ⅰ后期) ,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 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性状 分离
1、显性性状:在子一代(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2、隐性性状:在子一代( 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3、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 性状的现象。 结果:正、反交的结果总是相同的; 子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显性与隐性的分 离比接近3:1。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如紫花基因: C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白花基因: c 2、在生物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本, 一个来自父本。
P
YY (黄色) Y Yy
×
yy (绿色) y
配子 F1 配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Y、 y Y、 y
F2的基因型 及其比例 F2的表现型及 其比例
YY
Yy 2 Yy 3黄色
Yy :
yy 1 yy
1 YY :
: 1绿色
例1、豚鼠的毛色由A和a控制。黑毛雌鼠甲与白毛
雄鼠丙交配,甲生殖7窝共8只黑毛豚鼠和6只白毛 豚鼠。黑毛雌鼠乙与白毛雄鼠丙交配,乙生殖7窝
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 上的过程。
异花受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
×
♂
豌 豆
(
人工授粉 花蕾期人工去雄
雌 雄 同 花
)
的 杂 交 实 验
雄花
玉 米
(
套袋隔离、人工授粉 雌花
雌 雄 异 花
)
的 杂 交 实 验
回交:指杂种后代与某一亲本再交配
纯种紫花豌豆:CC
纯种白花豌豆:cc
豌豆花色这一相对性状是由两种不同形式的 基因控制的。
C
C
c
c
成对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等位基因: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相同基因
C 等位基因
C
c
c
C
c
3、在形成配子(减数分裂)时,成对的基 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Aa
3
Aa
5
4
aa
2 1 __ Aa、__ AA 3 3 6
7
例5
红色果皮番茄(R)对黄色果皮(r)为显性,若
把纯合的红色果皮番茄的花粉传到黄色果皮番茄花
的柱头上。分析:
1、黄色果皮番茄上结出的番茄果皮基因型是 rr
呈 黄 色。
,
2、若该果实的种子发育成植株,结出的果实果皮基
因是 Rr ,呈
红 色。
第1节 分离定律
あ け ま し て 、 お め で と う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
(Mendel, 1822-1884)
奥地利人,天主神父。 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 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 的论文。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
豌 豆
1、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 条件下保持纯种 2、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正、反交:以A植株为母本,B植株为父本为正 交,则反过来以A为父本,以B为母本即为反交。 常见符号: P: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F:子代
ⅹ :自交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二、单因子杂交实验
正交、反交
紫花:显性性状
白花:隐性性状
亲本 P
子一代 F1
亲本 P
子一代 F1
子二代 F2
3 紫花 : 1 白花
共显性遗传
1、不完全显性
P TT(普通金鱼)×tt(透明金鱼)
F1
Tt(五花鱼)
ⅹ
F2 基因型:1TT : 2Tt : 1tt 表现性: 1 : 2 : 1
2、共显性 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中显现出来。
红毛马(RR) × 白毛马(rr)
Rr混花毛马
ABO血型
血型是由一对基因控制,这对基因有三种不 同的形式(一般为两种),分別为能制造A抗原的IA 基因,能制造B抗原的IB基因,及不制造抗原的Ii IA 对IB 为共显性(两者皆可表现) IA对Ii 为完全显性,IB对Ii 为完全显性 Ii为隐性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细胞产生很特殊: 减数分裂 1次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花粉粒——————→两个精子 减数分裂 3次有丝分裂 1个成熟卵细胞 卵原细胞————→原始卵细胞—————→ 2个极核 5个其它细胞
个体发育所需营养物质: 种子形成时:胚柄的泡状细胞 种子萌发时:胚乳或子叶 幼苗形成时:叶的光合作用、根毛的吸收 种子萌发时的物质变化: 萌发过程中:鲜重增加,干重减少,有机物种类增加 形成幼苗后:有机物总量增加
孟德尔遗传规律
研究基因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的传递规律。 1、基本概念
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如形状、颜色)和生理
生化等特征(如植物的抗旱性)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研究方法:杂交试验法
杂交:利用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交配,产生杂种子 代的过程。 杂交试验法:选定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让 它们杂交,然后观察这些性状在后代中 的表现,从中找出性状遗传的规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
例2 用纯种黄粒豌豆与纯种绿粒豌豆杂交,F1全 黄, F1 自交得F2。 再将F2中全部黄粒豌豆种植,
让它们自交得F3,在F3中黄粒豌豆占F3总数的多
少?
5/6
例 4、下图为某个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或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是 隐 性遗传病。 2、I2和Ⅱ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100% 。 3、Ⅲ7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 1 __ 的概率是 12 。 1 2 1 __ __ __ 3 ⅹ 4 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