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现状反思

合集下载

浅谈当代社会现象与反思

浅谈当代社会现象与反思

浅谈当代社会现象与反思
当代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其中一些可能是好的,一些可能是坏的。

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成员的生活状态,值得我们深入的反思。

首先,传统价值观的瓦解和碎片化,是当代社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以前我们有很多传统的价值观念,比如婚姻、家庭、道德、责任等等。

它们都是我们社会的基础。

但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的心态变化,这些价值观念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婚姻离婚率居高不下,家庭越来越少见,负责任的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少。

这些趋势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次,个性化无意义的追求是当代社会出现的另一种现象。

现在的年轻人常常在追求个性化方面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但是很多时候,这些追求是没有意义的,只是跟随大众而已。

人们越来越忘记了自己真正的追求,而是被别人的生活方式所影响和迷惑,失去了自我。

最后,信息爆炸和思想洗脑是当代社会出现的第三个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电脑获得巨量的信息。

但这些信息并不总是可信的,有时候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人们常常被虚假信息洗脑,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这些现象。

我们需要重拾那些遗失的传统价值观念,再次树立起一个真正的家庭和社会基础。

我们需要寻找自我,真正地追求自己真正的理想和目标。

我们需要保持
独立思考,拒绝被虚假信息所控制。

这是当代社会应该付出的思考。

对个人主义的几点思考

对个人主义的几点思考

对个人主义的几点思考摘要:个人主义是西方社会文化发展到近代的产物,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在当代中国,个人主义有不断扩展的趋势,然而对其认识却有明显的误解。

对个人主义同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划界显的尤为必要。

借鉴和吸收西方个人主义的合理因素,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12-01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中一个重要特质,在过去,它是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道德概念。

我国大力倡导集体主义的道德准则,以集体为本位来评价个人行为。

然而,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集体主义出现了许多现实的道德问题。

本文试图从客观角度去寻找个人主义被普遍认同的意涵,揭示个人主义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主义的产生及其基本内涵(一)个人主义的产生“个人主义”这个词并非自古就有,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个人主义思想萌芽于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从17世纪开始个人主义迅速发展,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个人主义在西方社会形成了系统理论。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强调人类利己的本性,洛克阐述个人自由与平等权利,英国哲学家休谟的“人性论”,百科全书派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的利己主义观点等,但各方观点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最终法国思想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在其1840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用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对以往思想家的个人主义观点做了理论上的概括,使个人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中重要的思想。

(二)个人主义的基本内涵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

实际上,个人主义发展到现代,不再只是一个道德上的概念,更是一个复合涵义的概念。

1、它是一种关于人性的判断,认为人的本性是平等的、自由的、利己的;2、它是一套价值体系,强调个体价值的目的性,强调个体的平等和自由;3、它又是一种政治哲学,主张有限权力的政府以尊重和保护个人自由、权利为应有的责任,同时独立的个体应自觉承担和履行对社会的义务;4、它作为一种财产制度和社会秩序原则,倡导私有财产制度,鼓励个人通过努力去获得财富;5、它是一种个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强调个人隐私、个体独立与发展、崇尚个人竞争。

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现象的分析与思考发布时间:2021-07-07T09:41:15.3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作者:张琨伟[导读] 本文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对精神世界产生新要求的社会条件下出发,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个人主义现象与反映出的问题张琨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沈阳 110136摘要:本文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对精神世界产生新要求的社会条件下出发,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个人主义现象与反映出的问题,基于大学生自身特殊性与个人主义的内涵与发展的相关概述,利用文献研究法、功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在物质经济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两个方面的个人主义行为的表现,通过分析来自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原因,明确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个人主义现象的危害,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反思与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思想文化核心价值观,在西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个人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对我国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在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很强的号召力。

大学生作为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期的主体,极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

因而在当代社会中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个人主义行为的现象分析与思考,将有利于正确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有着更本质的把握,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个人主义的内涵与发展的相关概述个人主义是具有多重方面定义的社会学名词,也是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不断发展的一个哲学名词。

从政治学和社会学角度来看,个人主义坚持的是个人利益作为人类活动的衡量标准与活动目的的这一态度,强调了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人自由与民主追求的正确性与必要性,更强调了独立的个人对于社会整体的作用,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促进性和推动力。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哲学的思想,追其本源可以发现个人主义发展成熟于西方工业革命、西方文化繁荣和思想解放以及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物质的优化从而导致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与所认知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更体现了对于集体甚至是国家机器的利益与社会个人利益相冲突的过程中,个人主义更倾向于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1](P.18-22),对个人的自由平等和人权和法制的要求,体现出了自由的人和社会中的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当代中国人本主义的缺失

当代中国人本主义的缺失

当代中国人本主义的缺失文/范正轩我在这几年看过不少书籍其核心都涉及到了人本主义,这个思想一直关乎到人类社会兴衰,但我却发现,当代中国对人本主义的理解非常肤浅,执行也难以真正贯彻。

人本主义通称为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唯物主义学说。

人本主义是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要素。

人本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利益为主题。

人本论和人本管理学一直是西方先进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蕴含着西方管理学的精髓。

所谓“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即把人放在思考和执行的第一位,其余都是其次。

为什么要强调“人”,强调“人本”?因为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也是其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部分,人类社会的一切运作都要靠人来执行,人的行为足以影响世界。

所以,唯有深刻理解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我们才能真正掌握为人处世和科学管理。

然而,目前中国人对人本主义的理解和贯彻却远远达不到西方国家的水平,并且没有改观的趋势。

我们党和政府也曾经强调过“以人为本”,但纵观国家各层次和方位的发展历程,“以人为本”的思想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成了一句空口号。

想办一件漂亮的事情,我们最应该关注的绝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涉及到与该事情有关的各个主体,因为“事”永远是为“人”服务的,办一件漂亮的事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让“人”满意,否则事情办再漂亮也是白办了。

举个例子,我们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让人民感觉到总体很满意,而不是要让活动的排场更宏伟,花费的资金更庞大,放的烟花更多,邀请的领导级别更高。

千千万万的百姓是国家的主体,当政府做任何一件事没有考虑到主体的真实需要时,所有的花费都是白费力气。

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吉姆·柯林斯跟他的团队用了5年的时间收集资料,通过探讨得出了一个结论:任何一个卓越的企业都是“先人后事”。

想让一个企业变得很卓越,大部分管理者头脑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为企业制定愿景、战略、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如何设计好产品,如何去弄到大量的资金,一切一切的计划都是很伟大的,但是他们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人。

四个主义个人剖析

四个主义个人剖析

四个主义个人剖析一、个人主义剖析个人主义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表现为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和社会的利益。

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个人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得失,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也曾受到过个人主义的影响。

在工作中,我有时会过于关注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团队的整体进度。

这导致了我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够顺畅,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

为了克服个人主义,我逐渐学会将个人利益融入到团队利益中,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为团队的整体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分散主义剖析分散主义是一种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的思想观念,表现为各行其是,缺乏整体规划和协同合作。

在分散主义的影响下,组织往往缺乏有效的领导和指挥,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导致工作进度缓慢,效率低下。

在我之前的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过分散主义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领导和组织,团队成员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目标和计划。

这导致了工作的混乱和低效,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效果。

为了克服分散主义,我积极参与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自由主义剖析自由主义是一种过分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的思想观念,表现为无视规则和约束,追求个人的随意性和自由化。

在自由主义的影响下,个人往往缺乏自律和责任感,忽视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也曾受到过自由主义的影响。

有时我会过于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舒适,忽视了社会责任和他人感受。

这导致了我在一些事情上缺乏自律和责任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为了克服自由主义,我学会了尊重规则和约束,注重自律和责任感的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本位主义剖析本位主义是一种过分强调自我立场和利益的思想观念,表现为忽视他人的观点和需求,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和需求。

在本位主义的影响下,个人往往缺乏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导致沟通和协作的困难。

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

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

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许纪霖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个人的兴起与个人主义的出现。

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毛泽东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社会全面解体,自我意识、个人权利的观念空前高涨,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已经来临。

不过,在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之中,占主流的似乎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具有道德自主性的、权利与责任平衡的individualism,而是一种中国传统意义上杨朱式的唯我主义(Egoism)。

这种唯我式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以物欲为目标,放弃公共责任,是一种自利性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

关于这种唯我式的个人主义,阎云翔在他的研究著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之中有非常精彩的分析。

他通过对黑龙江一个村庄的人类学研究,将世俗社会中涌现出来的个人,称之为“自我中心的无公德的个人”。

1 我在《世俗时代的中国人精神生活》一文之中,也对这种唯我式的个人主义,特别是与近30年来社会世俗化变迁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讨论。

2作为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本文的重点不是讨论这种唯我式的个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

而是通过思想史的途径,探讨这种唯我式的个人主义如何从中国思想史中演变而来?古代中国留下了什么样的思想传统?在晚清和五四近代的个人主义如何发酵,并为唯我式个人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契机?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无论在古代还是近代中国,都有一种小我与大我的二元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中,虽然大我的内涵多有变迁,但一直将小我(个人)的价值放在大我的意义框架之中加以理解。

不过,从近代到当代,随着大我的嬗变、异化和逐步解体,最终小我(个人)失去了大我的规约,变异为唯我式的个人主义。

一,古代中国有关个人的思想传统中国古代并非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而是儒家传统所主导的社群主义社会。

中国古代的社群主义,是一种伦理本位的关系主义。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中国文化既不是个人本位,也非群体本位,而是将重点放在人际关系上,以伦理或关系为本位。

个人主义与当代中国的两种思潮

个人主义与当代中国的两种思潮

个人主义与当代中国的两种思潮引言个人主义是一种重视个体自由和个人权利的思想体系,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和个人的价值。

而当代中国则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国家,面临着多种思潮的冲突和碰撞。

本文将探讨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个人主义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与之相对的两种主要思潮的影响:社会主义和传统价值观。

个人主义的背景与挑战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着强调社会集体利益和家庭利益的传统观念,个人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相对困难。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使得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然而,个人主义在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相对不完善,无法有效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庭和社会的集体利益,这使得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最后,中国社会存在着较高的竞争压力,个体往往被迫追求集体的利益,这使得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实践相对困难。

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导思潮之一,它与个人主义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社会主义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倡导人们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中,强调个人主义可能被视为对集体利益的背离,因此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的背景下面临很大的社会压力。

同时,社会主义思潮对个人主义的影响也是积极的。

中国社会主义思潮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这为个人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个人的价值和权利,这使得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传统价值观强调家庭和社会的集体利益,注重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在中国社会中,传统价值观对个人主义的影响较为深远。

传统价值观对个人主义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主义的发展。

在中国社会中,个体往往被迫追求集体的利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往往被牺牲。

检讨自己的个人主义

检讨自己的个人主义

检讨自己的个人主义目录:一、引言二、个人主义的定义与特点三、个人主义在文章写作中的意义四、优点一:张扬独立思考五、优点二:突出个体声音六、优点三:追求真实、独特的观点七、缺点一:忽略他人观点八、缺点二:排斥合作与交流九、缺点三:过分追求独特性十、结语一、引言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每个个体在文化、社会背景中的自我认同以及自由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文章写作中,个人主义也会产生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二、个人主义的定义与特点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自由、自主权,认为个体价值高于集体价值。

个人主义者通常追求个人意愿和利益的实现,注重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

三、个人主义在文章写作中的意义个人主义对于一名优秀的文章写作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个人主义的运用,可以更好地突出自己的观点,展现个体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创造力。

四、优点一:张扬独立思考个人主义的一个优点是能够让作者更加注重独立思考。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可以从自身经验、观察和思考出发,独立思考并表达出独特的见解,从而为读者提供新鲜的内容和独到的观点。

五、优点二:突出个体声音个人主义的另一个优点是突出个体声音。

通过个人主义的运用,作者可以更加明确、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展现个体的独特风格和思想,使文章更加个性化并产生更强烈的共鸣。

六、优点三:追求真实、独特的观点个人主义能够鼓励作者追求真实、独特的观点。

在写作中,个人主义者通常会通过深入思考、积极研究、勇于质疑来获得独特且创新的观点。

这种独特性能够为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七、缺点一:忽略他人观点个人主义的缺点之一是可能会忽略他人观点。

个人主义者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观点和利益,对他人的见解和意见较少关注或接受。

这会导致文章的立场偏见或缺乏全面性,降低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八、缺点二:排斥合作与交流个人主义者可能排斥合作与交流。

由于过于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个人主义者往往不太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关于个人主义的思考

关于个人主义的思考

关于个人主义思想的思考张联(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个人主义自其发展以来,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社会活动中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个人主义提倡经济的自由性和竞争性,政府应该是守业者的角色,政治上提倡民主,个人服从于社会会权威,道德上需要尊重别人,善于助人为乐。

个人主义虽然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他在特定时期给中西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字:个人主义;经济人;利益一、个人主义的涵义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的自由与重要性,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思想中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源和基础,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平等,强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界限,个人的目标追求是社会的终极价值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对自己的要求是能够对自己自律和对公共权威的服从。

西方的很多社会学家曾对个人主义下过定义,但都不是很全面。

一直到了哈耶克,他几乎花费了毕生的经历投入到了把个人主义思想系统化、体系化,而且,他的研究跨越了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这使得他能够从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去理解个人主义。

在他看来,个人主义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争锋相对的思想体系,是一种社会理论,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更为主要和根本的,是一种理解个人自身、个人和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

在哈耶克看来,个人主义把个人看作是天赋人权的独立、自由的个体,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社会不征得个人的同意,是无权干涉个人的不违法的行为的。

而在当代西方国家,都是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哈耶克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一社会局面的形成。

二、个人主义思想的主张(一)个人主义经济观在经济学中,“经济人”这一概念具体化,必然就是经济个人主义思想。

虽然经济自由主义在外在表现上有多种类型或者多种向度,但是他们的本质都是相通的,就是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思想在亚当·斯密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个人作为经济人首先需要身份自由,即人的社会身份不应该由血统或者法统决定,它应该由人的活动及其成果来决定。

关于个人主义的思考

关于个人主义的思考

关于个人主义思想的思考张联(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个人主义自其发展以来,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社会活动中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个人主义提倡经济的自由性和竞争性,政府应该是守业者的角色,政治上提倡民主,个人服从于社会会权威,道德上需要尊重别人,善于助人为乐。

个人主义虽然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他在特定时期给中西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字:个人主义;经济人;利益一、个人主义的涵义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的自由与重要性,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

个人主义思想中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源和基础,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平等,强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界限,个人的目标追求是社会的终极价值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对自己的要求是能够对自己自律和对公共权威的服从。

西方的很多社会学家曾对个人主义下过定义,但都不是很全面。

一直到了哈耶克,他几乎花费了毕生的经历投入到了把个人主义思想系统化、体系化,而且,他的研究跨越了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这使得他能够从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去理解个人主义。

在他看来,个人主义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争锋相对的思想体系,是一种社会理论,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更为主要和根本的,是一种理解个人自身、个人和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

在哈耶克看来,个人主义把个人看作是天赋人权的独立、自由的个体,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社会不征得个人的同意,是无权干涉个人的不违法的行为的。

而在当代西方国家,都是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哈耶克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一社会局面的形成。

二、个人主义思想的主张(一)个人主义经济观在经济学中,“经济人”这一概念具体化,必然就是经济个人主义思想。

虽然经济自由主义在外在表现上有多种类型或者多种向度,但是他们的本质都是相通的,就是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思想在亚当·斯密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个人作为经济人首先需要身份自由,即人的社会身份不应该由血统或者法统决定,它应该由人的活动及其成果来决定。

【精品】对当今人性的反思

【精品】对当今人性的反思

【关键字】精品对当今中国——人性的反思有些事,你看他不符合常理,但也只是定一定意义上的与你所了解得到的常理有所出入罢了,而他们却在当今这个繁荣、快节奏、浮夸、不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着,不会因为你的不理解,而有所减少。

我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下面是我在公交车上和我生活中所亲身经历一些事,从而引起我对我们当今人性的思索。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政策之后,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人口快速增长的节奏,但导致了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所以他们就成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宝贝疙瘩。

都非常的溺爱他们。

一次在去出外游玩时,在公交车上,我前面坐着的一家三口,孩子的母亲和我隔一排,孩子的父亲和小孩就在我前一排,孩子的父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右臂骨折了,从他缠着夹板就能看出,孩子看起来有七八岁的样子,在那拿了个mp5在看动画片,由于当时正是中午,阳光比较强,导致了孩子看不清楚画面,然后孩子的母亲就把它拿在手里的外套递过来,让孩子的父亲搭在旁边的扶手杆上挡住阳光,好让孩子能更好的看动画片,孩子的父亲用它那受伤的手和那个好手,把衣服搭平,尽可能的挡住更多的阳光。

我相信在当今社会上像这样溺爱孩子的父母还大有人在,甚至还有胜之。

天底下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像这种过分的溺爱,真的是对孩子好吗?看看现在的高中以下的孩子,有多少不是过于自私,什么都只想着自己,而自己什么都不会做,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只能永远靠父母。

整天相互攀比的不是学习,而是看谁的衣服牌子好,谁的贵。

谁的手机功能全,再就是谈论一些明星的八卦新闻。

还有就是说做什么,就做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说话也是有着性子来。

比如,奶奶已经把饭放进锅里煮了,马上就好了,就在这时,孩子妈妈回来了,孩子就闹着要去肯德基去吃,孩子妈妈就带着孩子去吃了。

再比如,奶奶在吃饭时,就闲聊,说了一下,孩子的学习,说“你不好好学,你就连初中都考不上。

”孩子就气冲冲说“你再说一遍。

”然后,孩子奶奶就再说了一遍,刚说完,孩子就直接上手去打他的奶奶。

当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影响

当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影响

当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影响在当代社会中,个人主义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

个人主义的影响不仅在个人层面体现,也在社会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个人主义的概念入手,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活及文化传承的影响。

一、个人主义的概念个人主义是一种理念,认为个人的利益是绝对的,并且这些利益应该得到优先考虑。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利和宣扬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相对于传统社会或者传统文化,个人主义是抵制规范、约束和群体特征的一种现象。

(1)个人主义在成功观念上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影响正在渗透到各个方面。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成功观念。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必须牺牲私人生活、家庭和社会关系才能成为成功人士。

然而,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反而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例如能够获得令人羡慕的职业头衔、收入和才华的认可,而牺牲家庭、友谊和人际关系的价值更少被考虑。

(2)个人主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此外,个人主义也对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考虑其他人的利益。

这种心态往往防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损害了人际关系的稳定性。

例如,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朋友关系和同事关系,如果其中一个人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整个群体的利益,就会导致人际冲突,这种冲突可能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3)个人主义影响文化传承个人主义的影响不仅停留在生活层面上,也将对文化传承产生持久的影响。

在个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更愿意关注自己的总体价值观和个人兴趣,而不是遵循传统、文化和道德准则。

例如,在西方国家,许多年轻人往往更关注个人的兴趣和价值观,而不是传统、民俗、古老的文化遗产。

这种趋势可能威胁到文化的传承,而且在当代社会中,这种趋势也倾向于抵制其他文化中的传统和共同价值观。

二、个人主义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在当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

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现状与趋势-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现状与趋势-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现状与趋势-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虽然个人主义这个词出现于19世纪,但是从这个词的意蕴来看,早在17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个人主义---权利个人主义和道德个人主义.笔者尝试对这两种进行辨析,并就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的现状和趋势进行论述.一、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的权利个人主义和道德个人主义霍布斯曾指出,古希腊罗马人的哲学与历史书以及从他们那里承袭自己全部学说的人的着作和讨论中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1].贡斯当在其光辉名篇《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中认为,以古代雅典城邦公民为代表的古代人的自由乃是一种自由,即公民可平等参与城邦管理,行使权利,而中世纪宗教社会解体以来出现的现代人的自由首先是一种个人自由.个人自由强调人的性,意味着只受法律制约、而不因某个人或若干个人的专断意志受到某种方式的逮捕、拘禁、或虐待的权利,它是每个人表达意见、选择并从事某一职业、支配甚至滥用财产的权利,是不必经过许可、不必说明动机或理由而迁徙的权利.它是每个人与其他个人结社的权利,结社的目的或许是讨论他们的利益,或许是信奉他们以及结社者偏爱的宗教,甚至或许仅仅是以一种最适合他们本性或幻想的方式消磨几天或几小时[2].最后,现代人的自由也包括自由,即每个人通过选举全部或部分官员,或通过当权者或多或少不得不留意的代议制、申诉、要求等方式,对政府的行政施加某些影响的权利[2](34).当代法国着名哲学家阿兰雷诺(AlainRenaut)把古代人的自由界定为他律,把现代人的自由界定为自律、自主.阿兰进一步认为,黑格尔已经注意到,假如作为公民的古代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不管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没有认识到真正自由的人应该具有主体性的严格要求以及精神的自主,而这些都是古代雅典人所不具备的[3];海德格尔认同黑格尔的这一观点,他把现代人的自由看作一种新的自由,认为它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展,是人类的自我立法,通过这种新的自由,人类想充分发展自己的所有潜能,以便驾驭整个地球[3](4).在阿兰眼里,包括古希腊罗马社会和中世纪社会的传统社会属于整体主义社会.何谓整体主义?它指的是,国家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一个由所有社会成员构成的统一体,给予社会成员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意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国家无条件地服从、忠诚、奉献,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自己的生命[4].在整体主义社会里,存在一个传统:个人依赖和归属于集体,个人对集体权威无条件地服从,集体高于个人.由上述分析可知,传统西方社会是不存在个人主义的.正如苏格兰作家Adam Ferguson(1723-1816)所言:在古希腊罗马时期,集体就是一切,个人什么都不是.[5](一)权利个人主义的诞生15世纪至16世纪肇始于意大利、扩散至欧洲诸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以莫大的勇气对神本主义说不,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世界的中心,提出人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创造物,人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呼吁对世俗的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关怀[6].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现代西方社会的思想种子[6](125).到了17世纪古典时期,笛卡尔的一句豪言我思故我在石破天惊,宣告了现代主体意识的萌芽.该论断强调学会自我思考的人从今往后不再依赖别人,而能够自己给自己确定方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6](125)具有主体意识的现代人不再以为宗教神权和封建君权是理所当然的,进而质疑其合理性,从而举起批判的巨斧.与此同时,现代人开始设想一种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地位、维护个人的利益和权利的主权.这种主权思想奠定了建构现代国家的思想基座.到了17、18世纪,西方哲学家们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具体化了这种主权思想和现代国家的理念,即把国家主权建立在订立契约、得到人们的普遍同意、尊重和保障的基础之上.[6](125)最先提出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家当是霍布斯.他认为,在人们进入社会状态之前,存在一种人人为敌、自相残杀、没有国家和政府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使得人人自危,并迫使人们为求自保而在彼此之间订立社会契约,约定建立利维坦---一个强大的国家.利维坦强大到足以使每个人畏惧,从而不敢轻举妄动,于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进入了和平的社会状态.霍布斯的思想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霍布斯主张强大的国家、专制的政府,认为统治者可凌驾于法律之上,其权力不受限制;另一方面,霍布斯提出,建立利维坦、成立政府的唯一目的就是保障人们的个利(主要是生命和安全).洛克对前辈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在洛克看来,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具有理性,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7].因此,自然状态并非战争状态,而是相对和平的状态.不过,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处于竞争关系中,另外,总会有一些人违背自己的理性,出于私利去损害别人的利益,从而违反自然法.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存在公共权力机构和公共法官,被损害的人只能自己充当法官来审判和惩罚损害自己的人.他就自然享有一种权力,不但可以保有他的所有物---即他的生命、自由与财产---不受其他人的损害和侵犯,而且可以就他认为其他人罪有应得的违法行为加以裁判和处罚,甚至在他认为罪行严重而有此需要时,处以死刑.[7](53)但是这种既是当事人又是法官的尴尬情形显然难以保证审判和惩罚的公正性.为了解决此问题以更好地维护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和利益,自然状态下的人们建立了一个共同体(国家),成立了一个政府,并与政府订立社会契约,由此人们进入了社会状态.洛克对霍布斯主张的利维坦嗤之以鼻,认为霍布斯的愚蠢想法就像是一群石貂和狐狸为了避免彼此的伤害就去投靠狮子,请狮子保护它们.基于此,洛克主张对政府的权力进行严格的限制,政府权力是有限的.限制政府权力的手段包括社会契约、法律(法律至高无上,政府必须与公民一样,平等遵守法律)、定期选举、三权(立法、行政、外交)分立等.洛克强调,成立政府的唯一目的乃是更好地维护人们的自然权利和利益,政府的合法性即在于此.如果政府违背了这一目的,失去人们的信任,那么它将在下次选举中落选.如果政府未经法律允许,以武力和手段严重侵犯,那么先前制定的社会契约将自动中止,人们有权自卫和反抗.由上可知,洛克是现代理论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个人主义理论的完善者(在霍布斯的基础上).洛克讴歌的个人主义实质上是权利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意味着,个人具有性,个人优先于社会,个人高于社会,个人拥有一些天赋的、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个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工作和行动,有权谋求自己的利益,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社会仅仅是个人的聚合体,建立社会的目的只是更好地为个人服务,不是个人为了社会而存在,而是社会为了个人而存在;政府的本质是维护个利的工具,政府的合法性在于能够维护个利.个人的天赋权利包括哪些呢?在洛克的脑海里,它应该包括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洛克甚至进一步将财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扩大.他说:我所谓财产,在这里和在其他地方,都是指人们在他们的身心和物质方面的财产而言.[7](106)(后来这句话成为他的墓志铭)自己的身心是自己的财产,这标志着人是自身的所有者[7](30).至于身外之物如何成为人的财产,洛克认为是人的劳动赋予的,他说:虽然自然的东西是让人共有的,但是既然人是自己的主人,自身和自身行动或劳动的所有者,本身就还具有财产的基本基础[7](30);在最初,只要有人愿意对于原来共有的东西施加劳动,劳动就给予财产权[7](29);对于他能以他的劳动予以影响的一切东西,他都享有财产权;凡是他的勤劳所及,以改变自然使其所处的原来状态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属于他的.谁采集了一百蒲式耳橡实或苹果,谁就取得了对这些东西的财产权;它们一经采集便成为他的财物了.[7](30-31).霍布斯首开先河、洛克加以完善的权利个人主义在西方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1776年的《宣言》和法国1789年的《和公民权宣言》都深深刻下了权利个人主义的烙印.《宣言》宣称:人们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追求幸福.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成立了政府,政府的权力的合法性源自人们的同意.假如政府不了解它成立的目的,那么人们有权对它进行纠正,或者将它解散,然后成立一个新的政府.[8]而《和公民权宣言》宣告:人们生而自由平等,这是他们的天赋权利,一切机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天赋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9]1948年的《世界宣言》高呼:人类所有成员生而自由平等,不管是在尊严方面还是在权利方面,人类所有成员均拥有本宣言所规定的所有权利和自由,而不论他们的人种、肤色、性别、语言、宗教信仰、观点或其他观点、所处的国家或社会、财富、出生或其他情形,所有个人都有生命权、自由权和人身安全权,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均毫无区别地有权获得法律的平等保护.[10]洛克在阐述其权利个人主义时,极其注重个人的权利,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个人的责任.因此我们可以说,洛克实际上主张权利高于责任,权利优先于责任.洛克的这一主张后来受到了康德的尖锐批判.(二)道德个人主义的诞生像霍布斯和洛克一样,康德认为人拥有天赋的自由和平等,而自由是人由于自己的人性而拥有的唯一的、原初的权利[11].但是康德也知道,在自然状态下,天赋权利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当然,对康德来说,自然状态并非历史事实,而是人的理性的一种假设,目的是为了设计现代社会的合理的机构.在康德心目中,人能够是他自己的主人,但不能是他自己的所有者[12],因为在他自己的身上,除了他的身体,还有人性,而人并非人性的所有者,人性是人类所共有的,绝非某个人的私有物品.由此,人不能像对待身外之物那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和身上的人性(身体和人性是不可分割的).既然人不是他自己的所有者,那么他对他自己就没有任何权利,他不能像处置一个东西那样随意处置他自己.这样,康德就明确了洛克的观点---人的财产包括了自己的身心.康德进一步认为,人的规定性要素包括三个方面:1.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者,人具有动物性的禀赋;2.作为一种有生命同时又有理性的存在者,人具有人性的禀赋;3.作为一种有理性同时又能够负责任的存在者,人具有人格性的禀赋.[12](24-25)由此可见,是人身上的人性使人成为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动物或一副躯壳、一个活物.所以,人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中的人性负责[12(279).这指的是,人必须承担他对人性的责任,履行他对人性的义务.如果人不履行他对人性的义务,那么他身上的人性的质量就会下降,他作为人的质量也会跟着下降.换言之,他不再是人,而只是一个动物或一副躯壳.这就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人对人性的义务高于.由于人类的本质在于人性,我们也可以说,人对人类的义务高于.康德提出,为了尊重人性,我们不能把与人的义务割裂开来,两者总是在一起的.享受的对等物是履行了人的义务.如果人不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就没有享受权利的资格.法国历史上曾出现一个作为1795年法国宪法的前言的《、人的义务、公民权、公民义务宣言》.在某种意义上,此宣言反映了和人的义务的辩证关系,尽管它规定的某些义务过于生硬,比如:假如一个人不是好儿子、好父亲、好兄弟、好朋友、好丈夫,那么他就不配是好公民.在康德脑海里, 首先意味着自由,而人的义务意味着人的责任.自由与责任联姻,形成一对幸福的配偶.只有当一个人处于自由状态时,他才能够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才能表明自己是处于自由状态的.自由和责任的离婚将导致人格的:不承担责任的自由不是自由,而是放浪形骸、行尸走肉;没有自由的负责不是负责,而是被奴役.第一种情况将导致自由的,因为放浪形骸者实际上成了他自己的冲动和望的奴隶,企图为所为,无所不为.由此,康德强调理性在人的道德人格建构中的关键作用---理性能使人自主、自律.康德不否认人的的重要性,但他认为,理性赋予所有的人平等的自由和自主,这种自主的普遍性超越了人的的特殊性,换言之,普遍的自主高于个人的.由于现代性是从人的理性的复苏和个人的解放开始的,所以个人的和自主成了现代性的必然要求.黑格尔曾宣称:假如没有人的,那么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情都不可能完成.[13]对此,康德也许会说:假如没有人的理性,那么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情都不可能完成;假如没有人的理性所要求的自主,那么现代性永远都不可能完成.康德在他的《实用人类学》中断言:理性使人注定要与别人一起,生活在社会中,并使人注定要在社会中通过艺术和科学,接受教育,让自己文明化、道德化.[14](三)道德个人主义对权利个人主义的超越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个人主义具有两面性,存在两种不同面貌的个人.第一种是权利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主要是感性的,它强调个人获取和占有财产、追求幸福的权利(洛克的主张)以及得到个人安全的权利(霍布斯的主张).在贡斯当看来,现代人最想争取的是个人的,他们在领域之外追求自己的幸福,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生活和行动,使自己得到满足.这一点也正是权利个人主义的真谛.第二种是道德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主要由康德建立.在康德的笔下,个人上升到了道德人格的层面,他超越了望满足阶段,在内心中给自己制定了道德法.共同的理性使得每个人制定的道德法是相通的.康德的这一观点源自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表达的着名观点:唯有道德自由方能使人真正成为他自己的主人,因为被自己的望驱使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奴隶,而自由的真谛在于严格遵守自己给自己制定的法律.[15]康德极其强调个人自由的积极一面,认为它标志着自主或者人在内心中自我制定道德法的能力.这种自由使得每个人成为与他人平等的个体,这里的平等不体现在对幸福的追求中,而体现在道德价值中:所有人都是一切行动的目的,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是人类的成员,而人类的最终归宿是实现道德的完善.康德的道德个人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一种普遍主义或世界主义.1948年的《世界宣言》一方面体现了权利个人主义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道德个人主义的内涵.关于道德个人主义的内涵,《世界宣言》有如下规定:人类所有成员都拥有理性和良知,因此他们都应该以一种博爱的精神对待彼此[10(355),个人有对人类共同体的一些义务,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的人格的自由充分发展才有可能[10](358),当每个人行使自己的权利,享受自己的自由时,他只需要遵从法律的规定,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也得到承认和尊重,同时也是为了社会的道德准则、公共秩序以及共同福祉得到维护[10](358).鉴于《世界宣言》有关人的义务的规定比较少,且比较笼统,而且其题目体现不出人的义务之意蕴,一个由卸任政府元首、国家元首委员会历经10年工作完成的《世界人类义务宣言》于1997年9月1日提交给当时的秘书长安南.该宣言比较详细地规定了人类的各种义务,比如,人无分其性别、人种、社会地位、信仰、语言、年龄、国籍或宗教,都有义务把所有的人当做人对待,任何人都不应当支持任何形式的非人道行为,相反,人人有义务尽力维护他人的尊严和自尊,人人有义务扬善弃恶,所有赋有理性和良知者都要根据互助精神对所有的人、家庭、共同体、种族、民族及宗教承担责任:己所不,勿施于人,人人有义务尊重生命.任何人都无权伤害、折磨和杀害他人,人人有义务正直、诚实和公道地行事,任何人或集团都不应当掠夺或肆意剥夺他人或其他集团的财产,任何具有必要条件的人都有义务尽力消除贫困、营养不良、愚昧和不平等,亦有义务在世界各地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便保障人人享有尊严、自由、安全和公正,人人有义务通过努力和勤奋发展自身的能力人人应当帮助那些需要照顾者、弱者、残疾者和受歧视者,使用任何财产和财富都要负责任,都要符合公正原则和有益于人类进步,人人有义务保持言行坦诚.任何人,无论职位多高或权势多大,都不得说谎.无独有偶,1948年5月2日美洲国家组织第9次国际会议通过的《美洲人的权利和义务宣言》强调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关于美洲人的义务,特别列举了社会义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义务、受教育义务、选举义务、守法义务、为社会和国家服役的义务、就社会保险和福利与国家和社会合作的义务、纳税义务、工作义务以及克制在外国从事活动的义务等[16].二、当代中国的个人主义现状正如传统西方社会那样,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的中国社会属于整体主义社会.在那几个时期,国家的地位和利益远远高于个人的地位和利益,个人的地位和利益微不足道,提倡个人的地位、利益和权利的思想和观点往往被等同于自私自利,从而被当成大逆不道、洪水猛兽,遭到严厉的打压.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教育人们舍己为人、舍己为国、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但是这些教育并非从人的理性选择、人的自由、人的性、人的自主性出发,从而沦为空洞的说教.(一)权利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大行其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帷幕的拉开,国家工作重心从转到经济建设,中国社会逐渐从整体主义社会转变为领域保持整体主义,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越来越个体主义化的半整体半个体主义社会[17].在经济领域,人们获得了经济自由,可以、自主创业、自主经商、自主投资、自主购物、自主消费,可以合法地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合法地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和财产.据兴业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3高净值人群另类投资白皮书》显示,迄今中国亿万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6.45万人之多.这令人咋舌的数字得归功于人们获得的经济自由.在社会生活领域,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权利,如给孩子读哪个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买哪个楼盘的房子,去上班是坐地铁还是乘公交,看病上哪个医院,看电影去哪个影院,旅游去哪个景点等,人们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在私人生活领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行动自由、通信自由、交往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等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同时,人们日益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想被别人或任何机构过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不希望自己的私生活和私人空间被别人或任何机构干扰.中国官方对待的态度逐渐从讳莫如深向承认和接纳转变.1991年10月, 破天荒地发布了《中国的状况》白皮书,这一举动为中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就问题进行对话扫清了障碍.1994年4月,当时的外长钱其琛公开表态:中国支持关于的各项议案,包括《世界宣言》.1997年和1998年,中国政府分别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及权利国际公约》.2004年, 入宪,修订后的新宪法历史性地出现一句:国家尊重与保障.2009年4月, 出台《国家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的以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17]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权利个人主义已经在当代中国大行其道,正日益深入人心,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二)道德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芳踪难觅在道德层面,当代中国的道德总体表现呈下滑和无序状态,令人忧心忡忡.一方面,传统道德观念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计划经济)以及社会基础(整体主义社会)已不复存在,市场经济和权利个人主义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诸多内容(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官本位、族权观念、父权观念、夫权观念、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集体主义等)发起挑战和围剿,使其处境十分艰难.另一方面,当代中国处于转型期,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观念体系还远未在中国落地和生根.现代道德观念是具有理性精神、获得了、能够自主自律的现代人给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即康德所说的道德法,其本质是一种道德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人大部分尚未具备高度的理性精神,也许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尤其是经济),但远未能达到自主自律,更遑论自己给自己制定道德准则了!大部分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准则要么来自传统,要么来自官方制定的道德标准.由此可见,道德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芳踪难觅.如果用体现道德个人主义的《世界人类义务宣言》来衡量,当代中国的道德表现实难令人满意.例如,《世界人类义务宣言》称,人无分其性别、人种、社会地位、信仰、语言、年龄、国籍或宗。

个人主义问题应加强反省

个人主义问题应加强反省

个人主义问题应加强反省个人主义是指个人自我中心,追求个人权益和满足个人欲望的一种思想倾向。

在当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盛行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个人主义的盛行不仅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对社会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反省,才能解决个人主义问题。

首先,个人主义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不信任。

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下,人们更加注重自我利益的追求,忽视了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个人主义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身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权益和福祉。

这种行为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隔阂,使得社会关系缺乏互信和合作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将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和理解他人,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个人主义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个人主义者往往不择手段地争夺资源,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个人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牺牲他人的权益,甚至导致社会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而这种不平等现象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不公正,进一步撕裂社会的凝聚力。

面对个人主义的问题,我们不能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只有通过加强反省,我们才能摆脱个人主义的困境,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此外,个人主义还导致了人们的心理孤立和情感贫乏。

在个人主义的理念下,个体更加注重自己的独立和自主,很少去关心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这种个人主义的心态使得人们渐渐变得孤立和冷漠,导致社会缺乏温暖和人情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反省,培养同理心和关怀他人的意识。

通过互相支持和理解,才能建立更加温暖和融洽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个人主义问题应该加强反省。

个人主义的盛行不仅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心理孤立。

只有通过加强反省,我们才能摆脱个人主义的困境,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和情感丰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牢记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做出努力。

关于个人主义的心得体会

关于个人主义的心得体会

关于个人主义的心得体会《关于个人主义》心得体会如下:在近期开展的“关于关于个人主义、学先进、找差距、树正气”活动中,通过认真学习和思考,我充分认识到关于个人主义的严重危害,领悟到正风肃纪的重要。

现将个人学习心得汇报如下:关于个人主义会导致精神滑坡。

受关于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一些同志想职务多,想责任少;想待遇多,想贡献少;想个人后路多,想集体事业少。

最终是淡化了理想信念,滋长了落后思想;淡化了服务意识,滋长了名利思想;淡化了进取意识,滋长了享乐思想;淡化了责任意识,滋长了懒惰思想。

因此,反对关于个人主义,要筑牢思想防线。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以此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加强廉德修养。

“廉在修德,德在修心”,纵观历朝历代,都倡导这种行政品德,它是党员干部的一种修行,是道德防线的底座和基础,有利于引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给整个社会带来阳春之气、革故鼎新之气和清新之气。

再次,要接受廉政文化熏陶。

良好的廉政文化是党员干部清廉从政的土壤,为此,要多渠道主动接受廉政文化熏陶,让身心处在清正廉洁的氛围中,明确清廉与贪腐的界限,时刻绷紧廉洁清正这根线,不越红线,不逾矩。

关于个人主义会导致权力滥用。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对集体和个人都有益;用不好,既损害集体,也有害个人。

少数干部迷恋权力,滥用权力,自以为得意,但最终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因此,反对关于个人主义,要筑牢言行防线。

个人主义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严格自律,负起责任,树立形象。

谨慎一言一行,就是要以“严”、“实”的态度修品行、砺党性,使个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不犯错误。

要加强自我管理,心不动而行则止。

从思想上抓起,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提高自身修养。

要强化纪律观念,切实牢记中央“八项规定”及行业相关规定,绷紧纪律这根弦,严格管着自己的口、手、腿,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中个人主义这种思想倾向也愈发流行起来。

自我优先、强调个人观点和追求自我实现等倾向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趋势。

虽然这种倾向对于个人的成长有好处,但是它也对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将讨论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一、个人主义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思想已经在很多方面影响了人们的自我认同。

许多人过分追求自我实现而忽视了家庭、朋友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他们仅仅关心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了他们对别人的责任。

这种“利己主义”思想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甚至导致了人际恶化。

虽然这种倾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但这种实现方式的代价是弱化了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二、行为自由的影响今天的社会很强调个人自由。

人们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意愿,个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的行动。

但是,这种行为自由也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有些人过于注重自己的权利,而无视他人的感受。

他们不会为他人考虑,也不会顾及他人的需要。

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们失去自己身边的人,甚至可能让别人因为受到伤害而变得不信任他们。

三、相互依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也导致了人们之间相互依存的环境与关系逐渐减少。

个人主义的倾向让人们更关注自己的事业、财富和自我实现,而忽视了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

这种自给自足的状态可能导致人们失去了联系,变得孤僻和疏远。

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经常通过社交媒体和虚拟社区获得自我认同,而不去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建立亲密关系。

这导致了社会更多的人际疏离、情感贫乏和心理孤独。

这对年轻人的成长和人际交往都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四、自我关注的影响在个人主义的世界里,人们更注重自我关注和自我满足。

这种关注首先表现在交往方式上。

人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追求更多的互动和交流,而是寻找满足自己需求的关系。

人际关系被理解为单向的、满足自身需求的工具,而不是互惠互利的共存合作状态。

现代文化是否过于崇尚个人主义——辩论辩题

现代文化是否过于崇尚个人主义——辩论辩题

现代文化是否过于崇尚个人主义——辩论辩题正方,现代文化过于崇尚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但过度崇尚个人主义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个人主义导致人们更加自私自利,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欲望,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这种现象导致社会的冷漠和分裂,使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其次,过度崇尚个人主义也会导致人陷入孤独和焦虑之中。

在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下,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成就和成功,而忽视了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这种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这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最后,过度崇尚个人主义也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在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下,人们更容易陷入竞争和比较之中,而忽视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支持。

这种现象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因此,现代文化过于崇尚个人主义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个人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寻找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的方式,建立更加公平和和谐的社会。

反方,现代文化并未过于崇尚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积极价值观,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有利于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活力。

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自私自利,而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

在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下,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追求个人的梦想和目标,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个人主义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下,人们更加尊重个体的差异和多样性,更加包容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

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个人主义也有利于激发个体的责任感和创造力。

在个人主义的文化氛围下,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和责任,更加热爱生活,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这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活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文化是否过于崇尚个人主义——辩论辩题

现代文化是否过于崇尚个人主义——辩论辩题

现代文化是否过于崇尚个人主义——辩论辩题正方,现代文化过于崇尚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在现代文化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追求,而忽视了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

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比如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展示、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等等。

这种过度的个人主义导致了社会关系的疏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减少,社会凝聚力和团结性也在逐渐减弱。

首先,现代社交媒体的盛行加剧了个人主义的倾向。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工作、成就,追求点赞和关注,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种行为不仅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攀比,还使人们变得更加自私和孤立。

其次,职场竞争的激烈也是个人主义盛行的体现。

在现代社会,人们为了个人的成功和利益不惜一切,忽视了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这种竞争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疏远,也使得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受到了影响。

最后,消费主义的盛行也是现代文化过于崇尚个人主义的体现。

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满足,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行为不仅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也使人们变得更加自私和短视。

总的来说,现代文化过于崇尚个人主义,导致了社会关系的疏远,社会凝聚力和团结性的减弱。

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个人主义的盲目追求,重新关注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稳定的社会。

反方,现代文化并未过于崇尚个人主义。

现代文化并未过于崇尚个人主义,相反,个人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首先,个人主义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托克维尔所说,“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特征,它激发了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其次,个人主义可以促进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个人主义的推动下,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尊重他人的差异和多样性。

这种多元化和包容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最后,个人主义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推动社会的繁荣和繁荣。

学习《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心得体会

学习《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心得体会

学习《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心得体会《坚决反对个人主义》这篇文章是反对个人主义思潮的一篇宣言,强调了个人主义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并提出了与个人主义对立的集体主义观念。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体悟到了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个人主义以个人的需要和利益为中心,无视社会的整体利益,带来众多的问题和弊端。

首先,个人主义使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成为唯一追求,忽视了社会的共同利益。

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导致着社会分化和矛盾的加剧,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个人主义导致了个体的孤立和孤独感,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个人主义追求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但却以牺牲他人的福祉为代价。

这种利己主义的行为,既无法给个体带来真正的满足感,也损害了社会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再者,个人主义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个体的能力、资源和机会不均等分配,使得社会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这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也加大了社会的矛盾和不稳定性。

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是集体主义观念,即以集体和社会的利益为中心,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集体主义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关注他人的需求和福祉。

集体主义鼓励个体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认为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集体主义强调社会的公正和公平,追求的是社会的平等和公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共存的社会。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个人主义的危害性,以及集体主义的重要性。

个人主义追求个人的私利,忽视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这种思潮不仅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

而集体主义则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发展,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合作,为社会带来了和谐与稳定。

因此,个人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的发展需要依赖于社会的支持和共同发展。

学习《坚决反对个人主义》这篇文章,我也思考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集体主义的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本文通过对个人主义的源起探析,深入分析个人主义基本内涵的规定,立足于中国实际现状,反思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认为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更需要具有宽容精神的个人主义。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发展哲学
梁漱溟老先生曾说:“在今天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国人,亦还把个人主义当作自私自利之代名词,而不知其理。

”时至今日,中国还是在很大的范围内,反对和批判个人主义,把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完全对立起来。

本文即对个人主义作简要的梳理,阐述个人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状反思。

一西方个人主义的源起
罗素认为个人主义源于犬儒学派和斯多葛派。

希腊被罗马征服后,希腊人被迫退出公共生活,进入个人生活的小天地。

他们开始研究在一个异己的社会中“独善其身”的可能性。

后来,斯多葛派发展了他们的哲学,并创立了自然权利、自然法和自然平等的学说。

伊壁鸠鲁派也可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关于自由意志的学说旨在把人从命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个人主义的直接来源当然还是近代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权向神权的挑战是文艺复兴人本主义的焦点。

文艺复兴的人是一个从黑暗时代强加于他的一切镣铐下刚获解放的人,现代意义上的个人就是这样诞生的。

文艺复兴使社会世俗化了,教会的作用随之下降,普通人才有可能突出自己的个性。

宗教改革对个人主义所作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肯定了个人的良心和判断。

它为个人从罗马教会下解放出来奠定了神学和组织上的基础,为确认个人进一步扫清了道路。

马丁·路德的革命使得教会的绝对正确被否定了,路德决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光明而不是整个宗教机构,这是个人对现存秩序的一次大无畏的反叛,个人良心和个人判断的权利就这样开始了。

随着教会的权力衰退,对个人起作用的外部权威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将上帝的力量置于个人心中,作为他内在的权威。

个人和上帝通过《圣经》建立的直接联系给予个人关于自己权利和责任的强烈意识,由此演变为灵魂的自决权和个人的神圣性。

“个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革命中,它是由圣西门派发明出来“表达19 世纪社会中人的处境特点他们的失落无根,他们的缺乏理想和共同信仰,他们的社会断裂,以及他们无情的竞争和剥削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合法的无政府状态”。

通过对西方个人主义源起的简单梳理,不难发现个人主义是对集团生活的一种反抗,是对封建等级制社会及其要求的不平等的群体主义的一种解放。

二个人主义基本内涵的规定
个人主义在各国甚至其各不相同的时期都具有不尽相同的意义。

在爱默生看来个人主义主要是个人的主观精神,它将个人从经验的层次上升到超验的层
次。

一个人衡量自己的尺度不再是其它的个人,而是抽象的个人,这个大写的人潜在于他自身之中。

爱默生强调个人的四个方面:第一,个人的神圣性。

作为超灵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声称自己的神圣。

神圣的个人是不允许受到任何人的侵犯的,哪怕是他的家庭成员。

第二,个人的特殊性即个性。

爱默生把人的个性定为“现代社会的特点”。

个性便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

第三,个人的无限潜力。

爱默生的宇宙乐观主义是建立在人的可完善性上的,他号召人在各方面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尤其是智力的潜能。

第四,个人的自足和个人的自治权。

爱默生的自足是对这两者的确认,并同时提供了如何实现自我和如何与外在世界相处的方法。

个人主义首先强调的是个体自主性。

主张依靠自己、自足自立,反对怨天尤人、依从他人,主张个人具有足以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

成就事业的理性能力和爱默生的个人的无限潜力很相似,但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理性能力更具有实践性。

三对当代中国个人主义现状的反思
真正的个人主义的个人一定会对现代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个体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是不会消亡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把自己与别人区分开,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存在。

当然,个人主义的极端性发展,使得个人主义在现代社会产生了负面作用。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能回避个人主义在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的弊端:过度的个人主义与个性的过度张扬,对合理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破坏作用,造成人们信仰缺乏、不顾廉耻、追求享乐。

当启蒙学者刚刚开始倡导人的自由权利这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时,个人权利的滥用已经让人们看到不讲理想、不顾道德、不讲人格和廉耻的行为泛滥成灾;当社会尚在宣传夫妻平等、婚姻自由之时,离婚率的攀升、对传统家庭观念的不尊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忧虑;当社会尚没有着力宣传性平等、性开放观念,但人们在这些方面的实践早已令人目瞪口呆;当成名成家的个人创新精神的提倡远没有成为风气之时,为创新而创新,为出新出奇而不顾一切,为出名成家而不顾道德法律约束的不正之风却先刮了起来;我们并没有倡导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但我们社会浪费资源、奢侈消费、极端追求享乐的风气,却已经在一些人群中流行。

在现代中国社会可能会把这一切归咎于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大肆批判个人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从西方个人主义的源起和本质规定来看,显然不能这样归结。

因为拥有追求经济价值的自由,并不必然导致人们眼中只有金钱,没有父母、国家,没有道德和政治追求,也不必然带来卖身求学、卖子救命、出卖良心赚钱这样的行为与这样的创新;享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并不意味着人们必然选择不道德的婚姻、不孝顺的作风、靡烂奢侈的生活方式;享有生产和交易的自主权,并不意味着人们拥有生产假货、出售有毒商品、做伤天害理买卖的自由。

因此,我们不简单的以“拔一毛而不利天下者,我不为也”这样的简单方式来反驳个人主义。

另一方面,我们在研究西方理论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把握当时当地的情况与理论之间的融合程度,同时要研究本国的情况,要生成新的理论。

对于个人主义也是这样,个人主义不是简单的为己之学。

理论建设的任务是很繁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把西方的东西搬过来了事,
要于国于家有望。

要想个人主义在现代中国发挥积极的作用,或许需要某种制度的约束和文化的支持。

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固然重要,而与之相应的制度规则更为重要。

人民公社体制与农村大食堂的普遍建立,以及由此造成的灾难,不是人们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过度追求的结果,也不是大同理想信念过度追求的结果,而是人们将这种追求与信念同特定的生产关系模式、特定的生活方式划等号,不许稍有变动、稍有怀疑,更不允许与这种价值追求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信仰(如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权利价值观、自由主义价值观)存在和倡导的结果。

正是这一左的僵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与行为准则,使得特定的政策选择绝对化,使得某一倾向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解绝对化。

美国是最张显个人主义的国家,但美国社会的发展并不仅仅需要个人主义;单一的集体主义也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这样容易产生虚构的集体主义或狭隘的集体主义。

因此,我们更需要一种制度能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

今天,人们需要失业救济政策、养老保险政策来保障普通人在特定情况下的个人生存权、个人生活自主权;需要严格具体的法律法规,保障个人政治上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需要每个人在批评、决定公共事物公共政策时的发言权、表决权;需要受到严格尊重,而不是动不动就以集体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名义侵犯削弱的个人产权。

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倡导以维护个人利益、尊重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文化观念,需要以每个人现实具体的利益与要求为出发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真正的民主与自由产生在个人主义时代。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年。

[2] 韦伯:《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3] 爱默生:《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