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数据字段要求

合集下载

耕地分等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及质量要求(12月全国培训)

耕地分等调查评价数据库建设及质量要求(12月全国培训)
数据质检
数据库 表格 报告 图件
成果汇总
确定三调分等结果 内业整理建库
历年来的耕地分等成果 调查样点布设 与耕地质量有关的其他成果 开展外业调查 农用地自然条件资料 标准样地设置 农用地利用资料 农用地经济资料 土地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 其他资料
确定三调分等对象 查找分等参数 补充分等因素值 计算分等指数 确定分等结果
建立四级耕地分等数据库。国家编制统一的耕地分等数
据库标准和建设规范(技术要求),以县(区、市)为单位 组织开展县级耕地分等数据库建设。逐级对耕地分等数据库
进行核查(检查、自检),在此基础上构建耕地分等调查评
价因素与评价参数一体化的全国耕地分等数据库。建设国家 级耕地分等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全国耕地分等成
县级行政辖区(控制)
不一致矢量图斑 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2016年度)
国家统一下发的耕地分等调查评价资料包括:
标准耕作制度分区、标准耕作制度速查表、作物光温 (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指定作物 产量比系数等分等参数 2016年度耕地分等成果(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分等数据库建设任务
全国三调办依据相关技术要求,指导地方开展数据库建设 与数据成果汇交工作,组织开展数据库质量检查,全面检查县 级数据库成果质量,并建设全国耕地分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实 现耕地分等调查评价成果的快速汇总。逐级编制系列图件、图 集等。
面 100% 积 累 积 80% 比 例 60%
40%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采用米(m),保留两位小数;面积计
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保留两位小数;面积统计汇总

多属性集簇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方法

多属性集簇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方法

第24卷增刊1农业工程学报V ol.24Supp.1 2008年8月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Aug.2008145多属性集簇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方法罗广祥,张转,弓晓敏,路明辉※,刘涛,史奋伟(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摘要:针对全国农用地分等项目中省级汇总工作的需要,该文提出把县级分等单元转化成点,对其按六项属性指标进行集簇,同簇点可视化颜色相同,不同簇点颜色对比明显,把簇点及县级分等单元层的比例尺及地图投影转化成与省级汇总单元层的相同形式,再进行叠置,然后采用肩联移动簇点、概括聚集分布型县级分等单元外围轮廓、增添县级分等单元、逻辑归并零星簇点、夸大零星分布面积较小的县分等单元图形、分割含异簇点省级汇总单元六种策略,以保证每个簇点都被唯一地归属到省级汇总单元中,而且要求每个省级汇总单元所包含的簇点具有同簇性,在此基础上,采用GIS 平台自动建立省级汇总单元与县级分等单元对应关系表。

理论分析与实践表明,所提方法与策略能提高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效率与成果精度。

关键词:县级分等单元;省级汇总单元;多属性集簇;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08)Supp.1-0145-04罗广祥,张转,弓晓敏,等.多属性集簇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Supp.1):145-148. Luo Guangxiang,Zhang Zhuan,Gong Xiaomin,et al.Provincial summarizing of farmland classification by poly-attributes cluster[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08,24(Supp.1):145-14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0 引言农用地分等是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资源法》的一项基础性与战略性工作,其目的在于综合资源环境学科的理论,立足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与发展趋势,依托信息技术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面掌握与科学量化农用地的质量状况,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与生态相协调管理和科学利用的转变。

(完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要求

(完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要求

附件2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要求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以下简称《数据要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提出以下要求:一、数据内容和数据格式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以项目为单位,每个项目数据包括表格数据和坐标拐点数据。

表格数据为Excel 数据格式。

坐标拐点数据可以为Shapefile图形格式或TXT 文本格式。

汇交项目成果数据,应同时汇交本批数据的项目清单,包括项目名称、所在行政区、建设规模、总投资、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及入库阶段等。

具体格式见表一。

汇交项目清单采用“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项目清单’+汇交日期.后缀名”方式命名。

其中:省级行政区划代码为汇交省份的6位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为FG、CZ、GT、SL、NY或QT,分别对应发展改革、财政(农发)、国土、水利、农业及其他部门;汇交日期为数据汇交的日期;后缀名为XLS或XLSX。

汇交项目清单要和汇交项目数据完全对应。

表一 汇交项目清单格式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行政区建设规模 (公顷) 总投资 (万元) 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公顷) 入库阶段 备注二、汇交文件组织各部门按照《数据要求》制作每个项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并按照图1规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目录结构组织后,汇交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图1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目录结构每次汇交时,将汇交数据组织到统一的文件目录中,文件目录按照“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数据’+汇交日期”方式命名。

文件目录中包括本批数据的项目清单以及每个项目的数据文件目录。

每个项目数据文件目录按照“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建设任务所属年度+行政区划代码+项目名称+项目阶段”方式命名。

其中:省级行政区划代码为汇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数据”+汇交日期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项目清单”+汇交日期.XLS(或.XLSX)项目主管部门代码+建设任务所属年度+行政区划代码+项目名称+入库阶段代码.XLS(或.XLSX)拐点坐标类型代码+建设任务所属年度+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项目名称+入库阶段代码.SHP (或TXT )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建设任务所属年度+行政区划代码+项目名称+项目阶段交省份的6位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为FG、CZ、GT、SL、NY或QT,分别对应发展改革、财政(农发)、国土、水利、农业及其他部门;汇交日期为数据汇交的日期;建设任务所属年度为项目批复文件明确的建设任务所属年份,未明确时为开工日期所在的年份,从2011年开始;行政区划代码为项目所在县的行政区划代码,跨区域情况下可以为市、或者省的行政区划代码;项目名称为项目批复文件下达的项目名称;入库阶段代码为JH、SS或YS,分别对应计划、实施或验收阶段。

农用地分等规程(新)附录E、F图例、G导则

农用地分等规程(新)附录E、F图例、G导则

附录 E(规范性附录)标准样地选择、设立及验收E.1 选择标准样地E.1.1 选择县级标准样地县(市、区、旗)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后,应根据分等的成果,在所辖的各乡(镇)选择1个分等单元作为县级标准样地。

E.1.1.1 满足条件a)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一年内单位面积土地的实际产量所换算的标准粮水平在本乡(镇)属于最高范围(最高范围的上限是指:县内的每公顷耕地标准量水平的最高值;下限是指:县内的每公顷耕地标准量水平的最高值减去每公顷750公斤的差值,省级、国家级标准样地标准粮水平最高范围含义同此);b)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的地形、土壤、灌溉排水、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等综合条件在本乡(镇)内最优,即自然质量分(C L)属于最高范围(最高范围的上限是指:县内农用地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最高值,该值的理论数是1.0;下限是指:县内农用地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最高值减去0.10 - 0.15的差值,省级、国家级标准样地自然质量分最高范围含义同此);c)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是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永久性农用地,并未被污染。

E.1.1.2 工作要求a)对标准样地进行编号,编号规则:X(代表县级标准样地)+省级行政代码(2位)+地级市行政代码(2位)+县级行政代码(2位)+标准样地流水编号(2位)。

行政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执行。

标准样地流水编号不足2位前面补0。

标准样地流水编号按本级别标准样地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公斤/公顷)之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注:标准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的情况,将各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之和除以2);b)县级标准样地应在分等单元图上标明,绘制县级标准样地分布图;c)选取能代表该样地平均土地条件的地块作为“典型地段”,在“典型地段”内挖一个2m×1m×2m的土壤剖面(土层薄的地区,剖面长、宽不变,深度到土壤的母质层为止);d)拍摄土壤剖面照片,照片命名规则:标准样地编号+“剖面”+序列号(1位);e)拍摄土壤剖面所在位置的景观照片,照片命名规则:标准样地编号+“景观”+序列号(1位);f)查出标准样地“典型地段”的X、Y坐标值。

农用地分等规程

农用地分等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1004-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2003-××-××发布200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前言为全面掌握我国农用地资源的质量状况,科学评价和管理农用地,保进我国农用地的合理利用,统一农用地分等程序和方法,做到分等结果客观、公正、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都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批准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胡存智、郧文聚、邱维理、张凤荣、朱德举、高向军、范树印、吴海洋、关文荣、陈原、胡江、苗利梅。

参加人员:马仁会、安萍莉、廖永林、岳晓武、段增强、李保莲、徐保根、谢经荣、谢云、彭群、苏强、郑媛、罗明。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目录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目的与任务 (2)4.2 对象 (2)4.3 原则 (3)4.4 内容 (3)4.5 技术工作组织 (4)4.6 技术路线与方法步骤 (4)4.7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 (4)4.8 成果 (4)4.9 相关技术应用 (5)5 准备工作与资料整理 (7)5.1 编写任务书 (7)5.2 表格准备 (7)5.3 资料收集 (7)5.4 资料核实与整理 (7)6 外业补充调查 (8)6.1 调查内容 (8)6.2 农用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状况调查 (8)6.3 农用地利用状况与农用地经营状况调查 (9)7 确定标准耕作制度 (10)7.1 确定标准耕作制度 (10)7.2 确定基准作物与指定作物 (10)8 划分分等单元 (10)8.1 划分要求 (10)8.2 划分方法 (10)8.3 校验与登记 (11)9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11)9.1 确定计算方法 (11)9.2 因素法 (11)9.3 样地法 (13)10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14)10.1 查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14)10.2 确定产量比系数 (14)10.3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 (14)11 计算土地利用系数 (15)11.1 分指定作物计算 (15)11.2 综合计算 (17)12 计算土地经济系数 (17)12.1 分指定作物计算 (17)12.2 综合计算 (19)13 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和农用地等指数 (19)13.1 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 (19)13.2 计算农用地等指数 (20)14 农用地等别划分与校验 (21)14.1 初步分等 (21)14.2 校验 (21)14.3 等别调整与确定 (21)14.4 面积量算及面积汇总 (21)14.5 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协调与汇总 (22)15 建立标准样地体系 (22)15.1 原则 (22)15.2 选择标准样地 (22)15.3 标准样地的特征描述 (22)15.4 标准样地的管理 (23)16 成果编绘 (23)16.1 图件成果 (23)16.2 文字成果及基础资料汇编 (24)16.3 数据成果 (24)16.4 电子成果 (25)17 成果验收 (25)17.1 验收条件 (25)17.2 验收内容 (25)17.3 验收程序和方法 (25)17.4 验收组织 (25)17.5 验收项目与标准 (25)17.6 验收报告 (25)18 成果更新 (26)18.1 要求 (26)18.2 周期 (26)18.3 程序 (26)19 成果归档与应用 (26)19.1 档案管理 (26)19.2 成果应用 (26)附录A(规范性附录)农用地分等工作附表 (27)附录B(规范性附录)全国各县(市)标准耕作制度速查表 (33)附录C(规范性附录)农用地分等推荐因素分级及权重 (80)附录D(规范性附录)全国各县(市)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速查表 (97)附录E(规范性附录)标准样地选择、设立及验收 (150)附录F(规范性附录)农用地等别图图式 (154)附录G(规范性附录)农用地分等野外调查导则 (15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用地分等工作的目的、任务、对象、原则、内容、程序、方法、成果要求、成果的检查验收、成果更新和应用,以及档案管理等。

二调数据库汇总标准

二调数据库汇总标准

附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一、基本要求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进行成果汇总统计上表之前,应对数据库成果进行检查,数据满足如下要求:(一)数据库图形面积计算要求数据库中图形的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图幅理论面积与图斑椭球面积计算公式及要求》(国土调查办发[2008]32号)的要求进行,经过控制修正的图斑面积应满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质量检查软件椭球面积检查规则的要求。

(二)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要求县辖区控制面积计算应严格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的要求,进行图幅面积控制和分幅累加计算,并制作《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三)各级面积统计逻辑基本要求1.县辖区控制面积应等于村级单位控制面积之和,等于全县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2.村级单位控制面积应等于本村所有图斑面积之和(地类图斑层的图斑面积字段汇总值)。

3.乡级控制面积等于各村级单位控制面积汇总值。

二、基本步骤(一)建立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从数据库中各图层生成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检查基础计算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二)将数据库面积汇总基础计算表的单位转换为公顷,强制调平小数位取舍造成的误差,形成基础统计表,检查确保基础统计表的正确性和逻辑一致性。

(三)基础统计表是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的基础,在基础数据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各类面积统计报表均由该基础统计表生成。

三、基础计算表结构基础计算表按村级单位为单元,分组统计排列。

基础计算表的单位为平方米,参考表结构如下(基础调平的基表结构仅供参考,各软件可接合自身软件特点设计基表,调平方法需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

):表1:基础计算表参考表结构四、基础统计表强制调平方法(一)基础计算表正确性检查将基础计算表中的土地总面积(平方米)进行汇总,与县级行政辖区控制面积(平方米)进行比较,如果不一致,应检查核对重新计算汇总。

农用地分等定数据库标准

农用地分等定数据库标准

农用地分等定数据库标准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标准目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

本标准参加编制人员:略。

引言为规范农用地分等数据库的内容要求,数据库结构和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农用地分等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农用地分等规程》、《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县<市)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和省<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的内容、存储方式、交换格式,规定了农用地分等信息的分类与代码、分等数据文件的命名规则、分等要素的分层、数据结构及元数据。

本标准适用于县<市)级和省<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

地区<地级市)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可以参照省<自治区)级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相关内容。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TD/T 1004-2003 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 xxxx-xxxx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报批稿>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015-04-08-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

2015-04-08-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报批稿)
行政区注记
Polygon Annotation
2 地貌
等高线 高程注记点
Line Point
县级分等单元
Polygon
县级零星分等单元
Point
3 分等单元 县级分等单元注记
Annotation
省级分等单元
Polygon
省级分等单元注记
Annotation
分等因素指标区
Po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行政区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照 GB/T 2260 的结构进行扩
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属性表描述。
e)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表 1 农用地质量分等要素分类与代码表
2
TD/T xxxx─xxxx
要素代码
要素名称
省级数据 库要素
码为 20。
b)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 2 位数字码,不足位以 0 补齐,农用地质量分等的业务代码
为 07。
c) 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不足位以 0 补齐。其中:一级类码为 2 位数字码;二级
类码为 2 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 1 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 1 位数字码;
d)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 GB/T 13923-2006 中的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5.1 空间要素类划分
空间要素采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要素类名称及各类要素见表 2。其中M表示必选项、 O表示可选项,C表示条件必选项,以下同。
表 2 农用地质量分等空间要素类的定义
3
TD/T xxxx─xxxx
序 层名

层要素
几何特征
属性表名
约束 条件
说明

基本农田数据汇交要求及数据质量检查细则国土资源部信息中

基本农田数据汇交要求及数据质量检查细则国土资源部信息中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 数字)+“XJFBT”.jpg,如 4302112011XJFBT.jpg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 数字)+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pdf,如4302112011基本农田划定方案.pdf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基本农田划定年份(4位 数字)+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报告 .pdf,如4302112011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报 告.pdf
农用地分等成果
叠加、套合 初步的调查和分析
已有的基本农田保护成果 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等
确定基本农田的边界
依法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 量等级、地类
拟补划耕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 级、地类
获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 获取质量等级信息
实地核实 符合要求、通过
编号、记录
依规范录入相关属性
建立、更新数据库
三、数据质检细那么
质检细那么:主要规定根本农田数据库数据的质 量检查工程、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和评价方法
适用于数据库建库单位进展根本农田数据自检、 省级核检以及部级终检
数据质检细那么已经在部统一开发的根本农田质 检软件中集成,采用质检软件进展检查时,采用 的检查规那么主要来源于质检细那么
主要从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等方面出发 制定规那么
质检细那么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汇交数据内容和格式检查——〉?汇交要求? 2、数据空间范围检查——〉与行政区划数据比对 3、标准符合性检查——〉?标准〔调整版〕?符合
性 4、空间数据拓扑检查——〉图形数据检查 5、规划符合性检查——〉与规划数据比对 6、地类符合性检查——〉与现状调查数据比对 7、图数一致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

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参数

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参数

参数内容:表1 广东省耕作制度分区表表2 广东省各县标准耕作制度表表3 广东省指定作物光温/气候潜力指数表表3.1 广东省指定作物光温潜力指数表表3.2 广东省指定作物气候潜力指数表表4 广东省二级区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表表5 广东省二级区分等因素指标体系表6 指定作物~分等因素指标值~农用地质量分”关系表表6.1 “水稻~分等因素~质量分”关系表表6.4 “甘薯~分等因素~质量分”关系表表6.4 “花生~分等因素~质量分”关系表表6.4 “油菜~分等因素~质量分”关系表表7 省级二级区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表7.1 潮汕平原二级区土地利用和经济等值区系数表表7.2 雷州半岛丘陵台地二级区土地利用和经济等值区系数表表7.3 粤北山地二级区土地利用和经济等值区系数表表7.4 粤东沿海丘陵台地二级区土地利用和经济等值区系数表表7.5 粤西南丘陵二级区土地利用和经济等值区系数表表7.6 粤中南丘陵二级区土地利用和经济等值区系数表表7.7 珠江三角洲平原二级区土地利用和经济等值区系数表表1 广东省耕作制度分区表表2 广东省各县标准耕作制度表表3 广东省指定作物光温/气候潜力指数表表3.1 广东省指定作物光温潜力指数表表3.2 广东省指定作物气候潜力指数表表4 广东省二级区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表表5 广东省二级区分等因素指标体系说明:岩石露头度因素影响修正系数范围:0.4-0.8;障碍层出现深度影响修正范围系数:0.4-0.8;盐渍化程度影响修正系数范围:0.4-0.8。

表6 指定作物~分等因素指标值~农用地质量分”关系表表6.1 “水稻~分等因素~质量分”关系表表7 省级二级区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

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7 1 外业补充调查工作内容……………………………………………………………………
2
0
7 2 农用地自然质量状况调查………………………………………………………………21
7 2 1 调查范围与对象………………………………………………………………………
2
1
7 2 2 调查方案设计………………………………………
8 1 2 样点的土地利用系数值的计算………………………………………………………23
8 1 3 等值区土地利用系数值的计算………………………………………………………23
8 1 4 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修订……………………………………………………………23
8 1 5 编制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23
8 1 6 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24
8 2 土地经济系数………………………………………………………………………………
2
4
8 2 1 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初步划分……………………………………………………24
8 2 2“产量—成本”指数计算……………………………………………………………24
6 农用地等别确定……………………………………………………………………………11
6 1 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与指定作物………………………………………………
1
1
6 1.1 标准耕作制度………
11
6 1 2 基准作物与指定作物…………………………………………………………………11
6 2 确定农闲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方法……………………………………………………12
6 10 1 单元因素分值计算方法…………………………………………

国有农用地报表填报相关字段

国有农用地报表填报相关字段

国有农用地报表填报相关字段(原创版)目录一、国有农用地报表的概念和重要性二、国有农用地报表的填报要求三、国有农用地报表的主要内容四、国有农用地报表的填报流程和注意事项五、国有农用地报表的提交和审核正文一、国有农用地报表的概念和重要性国有农用地报表是记录我国国有农用地使用情况、权属状况、经营效益等重要信息的一种管理工具。

填报国有农用地报表对于加强国有农用地的管理,保障农用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有农用地报表的填报要求填报国有农用地报表应遵循真实、准确、完整、规范的原则。

相关填报单位需按照国家统一的农用地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参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认真、细致地填写各项内容。

三、国有农用地报表的主要内容国有农用地报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用地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面积、地类等)、权属状况(如所有权、使用权等)、利用现状(如种植作物、产量等)、经营效益(如收入、支出等)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四、国有农用地报表的填报流程和注意事项1.填报流程:首先,相关单位需认真学习国有农用地报表的填报要求和指标解释;其次,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和相关资料,逐一填写报表内容;最后,进行数据核对和审核,确保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注意事项:一是确保填报内容的真实性,不得虚报、瞒报、漏报;二是遵循指标解释和填报要求,确保填报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三是注意数据保密,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五、国有农用地报表的提交和审核填报完成后,相关单位需将国有农用地报表按时提交至上级主管部门。

上级主管部门将对提交的报表进行审核,对填报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将退回至填报单位进行修改。

农用地分等规程(新)附录E、F图例、G导则

农用地分等规程(新)附录E、F图例、G导则

附录 E(规范性附录)标准样地选择、设立及验收E.1 选择标准样地E。

1。

1 选择县级标准样地县(市、区、旗)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后,应根据分等的成果,在所辖的各乡(镇)选择1个分等单元作为县级标准样地。

E.1。

1。

1 满足条件a)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一年内单位面积土地的实际产量所换算的标准粮水平在本乡(镇)属于最高范围(最高范围的上限是指:县内的每公顷耕地标准量水平的最高值;下限是指:县内的每公顷耕地标准量水平的最高值减去每公顷750公斤的差值,省级、国家级标准样地标准粮水平最高范围含义同此);b)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的地形、土壤、灌溉排水、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等综合条件在本乡(镇)内最优,即自然质量分(C L)属于最高范围(最高范围的上限是指:县内农用地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最高值,该值的理论数是1。

0;下限是指:县内农用地分等单元自然质量分最高值减去0。

10 —0.15的差值,省级、国家级标准样地自然质量分最高范围含义同此);c)选作为县级标准样地的分等单元是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永久性农用地,并未被污染。

E.1.1。

2 工作要求a)对标准样地进行编号,编号规则:X(代表县级标准样地)+省级行政代码(2位)+地级市行政代码(2位)+县级行政代码(2位)+标准样地流水编号(2位)。

行政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执行。

标准样地流水编号不足2位前面补0。

标准样地流水编号按本级别标准样地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公斤/公顷)之和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注:标准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的情况,将各指定作物标准粮单产之和除以2);b)县级标准样地应在分等单元图上标明,绘制县级标准样地分布图;c)选取能代表该样地平均土地条件的地块作为“典型地段”,在“典型地段"内挖一个2m×1m×2m的土壤剖面(土层薄的地区,剖面长、宽不变,深度到土壤的母质层为止);d)拍摄土壤剖面照片,照片命名规则:标准样地编号+“剖面”+序列号(1位);e)拍摄土壤剖面所在位置的景观照片,照片命名规则:标准样地编号+“景观”+序列号(1位);f)查出标准样地“典型地段"的X、Y坐标值.将上述结果填入表格,表格样式参见表A。

国有农用地报表填报相关字段

国有农用地报表填报相关字段

国有农用地报表填报相关字段【原创实用版】目录1.国有农用地报表的含义和重要性2.填报国有农用地报表的相关字段3.如何正确填写国有农用地报表4.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正文国有农用地报表是我国农业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掌握国有农用地的使用情况,加强对农用地的保护、利用和管理而制定的一种报表。

正确填报国有农用地报表,对于保障农用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填报国有农用地报表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关字段:1.土地权属: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等,需要明确标注。

2.土地用途:需详细填写农用地的具体用途,如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

3.土地面积:填报农用地的总面积,以及各类用途的具体面积。

4.土地质量:包括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地力等级等,需要进行详细描述。

5.土地利用现状:需说明农用地的利用率、复种指数等。

6.土地权属来源:需注明土地的来源,如划拨、出让、租赁等。

7.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

8.土地使用期限:需注明土地使用权的起止时间。

9.土地使用权人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法人代表、联系方式等。

10.其他相关信息:如土地抵押、查封等情况,也需要进行说明。

在填写国有农用地报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虚报、瞒报和漏报。

2.严格按照报表要求填写,字迹清晰,避免涂改。

3.及时更新报表信息,确保数据的时效性。

4.若遇到不确定或不明确的问题,应及时咨询相关部门,避免误报。

总之,正确填报国有农用地报表,有助于加强农用地的管理和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要求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要求

附件2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要求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要求》(以下简称《数据要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及质量提出以下要求:一、数据内容和数据格式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以项目为单位,每个项目数据包括表格数据和坐标拐点数据。

表格数据为Excel 数据格式。

坐标拐点数据可以为Shapefile图形格式或TXT 文本格式。

汇交项目成果数据,应同时汇交本批数据的项目清单,包括项目名称、所在行政区、建设规模、总投资、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及入库阶段等。

具体格式见表一。

汇交项目清单采用“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项目清单’+汇交日期.后缀名”方式命名。

其中:省级行政区划代码为汇交省份的6位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为FG、CZ、GT、SL、NY或QT,分别对应发展改革、财政(农发)、国土、水利、农业及其他部门;汇交日期为数据汇交的日期;后缀名为XLS或XLSX。

汇交项目清单要和汇交项目数据完全对应。

表一 汇交项目清单格式 序号 项目名称 所在行政区建设规模 (公顷) 总投资 (万元) 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公顷) 入库阶段 备注二、汇交文件组织各部门按照《数据要求》制作每个项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并按照图1规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目录结构组织后,汇交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图1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上图入库数据汇交目录结构每次汇交时,将汇交数据组织到统一的文件目录中,文件目录按照“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数据’+汇交日期”方式命名。

文件目录中包括本批数据的项目清单以及每个项目的数据文件目录。

每个项目数据文件目录按照“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建设任务所属年度+行政区划代码+项目名称+项目阶段”方式命名。

其中:省级行政区划代码为汇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数据”+汇交日期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项目清单”+汇交日期.XLS(或.XLSX)项目主管部门代码+建设任务所属年度+行政区划代码+项目名称+入库阶段代码.XLS(或.XLSX)拐点坐标类型代码+建设任务所属年度+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项目名称+入库阶段代码.SHP (或TXT )省级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建设任务所属年度+行政区划代码+项目名称+项目阶段交省份的6位行政区划代码;项目主管部门代码为FG、CZ、GT、SL、NY或QT,分别对应发展改革、财政(农发)、国土、水利、农业及其他部门;汇交日期为数据汇交的日期;建设任务所属年度为项目批复文件明确的建设任务所属年份,未明确时为开工日期所在的年份,从2011年开始;行政区划代码为项目所在县的行政区划代码,跨区域情况下可以为市、或者省的行政区划代码;项目名称为项目批复文件下达的项目名称;入库阶段代码为JH、SS或YS,分别对应计划、实施或验收阶段。

地区汇总报告数值型指标的合理

地区汇总报告数值型指标的合理

地区汇总报告数值型指标的合理合理的地区汇总报告中的数值型指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这取决于所涉及的领域和监测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理指标示例:
1.人口统计指标:总人口、人口增长率、男女比例、年龄结构等。

2.经济指标:GDP(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就业率、外贸额等。

3.教育指标:教育程度、识字率、教育经费占比等。

4.健康指标: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医疗资源配比等。

5.环境指标:空气质量、水质状况、能源消耗等。

在制定地区汇总报告时,应充分考虑相关领域的重要指标,并确保选择的指标能够客观反映地区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此外,还需注意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以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点型
16
2
经济等面积
JJDMJ
浮点型
16
2
面积基准年
ZZMJN
短整型
4
国家级自然等指数
GJZRDZS
长整型
8
国家级自然质量等别
GJZRDB
短整型
4
国家级利用等指数
GJLYDZS
长整型
8
国家级利用等别
GJLYDB
短整型
4
国家级等别指数
GJDBZS
长整型
8
国家级等别
GJDB
短整型
4
4
指定作物1自然质量分
ZDZW1F
浮点型
4
2
指定作物1产量比系数
ZDZW1B
浮点型
8
4
指定作物2名称
ZDZW2MC
字符串
8
指定作物2光温生产潜力指数
ZDZW2GW
短整型
4
指定作物2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ZDZW2QH
短整型
4
指定作物2自然质量分
ZDZW2F
浮点型
4
2
指定作物2产量比系数
ZDZW2B
浮点型
8
农用地分等省级汇总数据字段要求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省级单元编号
SJDYBH
字符串
16
省份
SF
字符串
32

S
字符串
32

X
字符串
32
国家级标准耕作制度
GJGZZD
字符串
32
熟制

字符串
8
一级区名称
YJQMC
字符串
64
二级区名称
EJQMC
字符串
64
三级区名称
SJQMC
字符串
64
地类代码
4
综合自然质量分
ZHZLF
浮点型
8
2
自然等指数
ZRDZS
长整型
8
自然质量等别
ZRDB
短整型
4
土地利用系数
TDLYXS
浮点型
8
4
利用等指数
LYDZS
长整型
8
利用等别
LYD
短整型
4
土地经济系数
TDJJXS
浮点型
8
4
经济等指数
DBZ
长整型
8
经济等别
DB
短整型
4
自然等面积
ZRDMJ
浮点型
16
2
利用等面积
LYDMJ
DLDM
字符串
4
基准作物名称
JZZWMC
字符串
8
基准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
JZGWZS
短整型
4
基准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JZQHZS
短整型
4
基准作物自然质量分
JZZWF
浮点型
4
2
指定作物1名称
ZDZW1MC
字符串
8
指定作物1光温生产潜力指数
ZDZW1GW
短整型
4
指定作物1气候生产潜力指数
ZDZW1QH
短整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