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大班额”产生原因及控制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大班额”产生原因及控制对策

作者:李要民

来源:《湖南教育·D版》2018年第03期

参照教育部班额标准,一般认为,中小学校46~55人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66人及以上为“特大班额”。笔者对益阳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进行了初步调研,益阳市委、市政府对解决“大班额”问题高度重视,对起始年级的班额进行了严格控制,基本杜绝了“大班额”,尤其是“特大班额”的出现,但“超大班额”现象仍然存在。在调研中,我们分析了“大班额”产生的主要原因,也探讨了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中小学“大班额”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增大。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学校的规划建设尚未与城区发展同步,教育投入与教育的实际需求还不相适应。另一方面,随着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很多家庭希望通过在周边买房、租房居住、投亲靠友挂户等途径进入优质學校,学校生源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紧张,城镇学校学位紧缺,形成了“大班额”的格局。

二是教育发展欠平衡。过去的重点学校制度和教育价值的城市中心取向,客观上导致了学校的两极分化。重点学校和城市学校在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配备等资源配置上普遍比非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好,从而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不均衡。可喜的是,各地对教育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优质学校越来越多,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三是家长盲目攀比。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了“择校热”“攀比风”。当前,由于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度焦虑,或出于好面子,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这样的心理导致了恶性“攀比”和“择校”,也造成了某些“名校”生源爆满,形成“大班额”。

二、消除中小学“大班额”的对策

“大班额”不利于教师教学,不利于学生发展。消除“大班额”是国家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刚性要求,是促进教育公平、夯实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基础。为认真落实好这一政策,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特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强规划引领,不断加快项目建设

消除中小学校“大班额”,首要任务是建立长效机制,合理规划布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时研究解决学校建设规划、用地、教师配备、经费投入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成立专门机构,严格落实学校建设规划,将

消除“大班额”工作情况纳入各相关部门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中心城区建设规划,针对城区人口、生源大幅增加的实际,统筹考虑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加大城区学校建设力度。各级政府要把标准化学校建设列入当地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快速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水平

“择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择师”。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一般位置偏远,条件不如城区学校,留不住名师、骨干教师。乡村学校,特别是一些偏远薄弱学校留下的教师专业水平偏低、年龄偏大、专业结构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加强教师交流,落实城区教师下乡支教,乡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落实职称评聘需要农村工作经历等政策。二是把更多的国培、省培、市培计划让给农村学校的教师。三是新招聘的骨干教师可先到农村工作几年后才允许调到城区学校。四是落实农村教师乡镇补贴和边远补贴等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让更多的优秀教师乐意留在农村任教。

(三)优化教学管理,改善学校环境

一是大力推进教育均衡。组建教育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将每一所学校都建成优质标准化学校;加大对民办学校在教育科研、师资培训、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力度,提升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备、提升教育质量等措施方面对农村学校进行重点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规范招生行为。根据学校招生能力以及适龄人口分布和流动情况,合理调整招生范围,完善学校招生机制;建立班额状况报告制度,加强专项督导检查,杜绝出现新的“超班额”现象。三是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净化校园环境,营造安全、安静、舒适的教学氛围。

(四)足额征收政策资金,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着力解决教育资金长期投入不足的问题,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原则,筹措学校建设项目经费。一是要足额征收和落实政策资金。要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收入等政策规定的资金足额征收到位,并严格按规定比例将这些资金专项用于教育投入。二是各县区(市)积极筹措建设经费。要通过财政投入、政府购买服务、利用民间资本等途径解决学校建设项目经费问题。三是积极招商引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有经济实力、有办学经验的民办教育机构投资办学。

(五)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资源共享

中小学校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要严格按计划招生,控制好普职比与班额,规范学校招生秩序,防止产生新的“大班额”问题。教育部门要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快“三通二平台”工程建设;启动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基础教育现代

化的实现;“三通”建设要覆盖所有中小学校,所有中小学教室全部安装“班班通”设备,在课堂内部打造全流程教学互动平台;建设沟通家庭、学校、社会的家校互通。实现“数字校园”“智慧教育”与“智慧城市”的有机融合,将更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