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必修1 第4章 第1讲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基础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

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B.相同条件下,单质铍与酸反应比单质锂与酸反应剧烈C.氢氧化铍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强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解析:Be、B同周期,根根据“序大径小”可知原子半径:Be>B,A项正确;金属性:Li>Be,故单质锂与酸反应比单质铍与酸反应剧烈,B项错误;金属性Ca>Be,故碱性Ca(OH)2>Be(OH)2,C项错误;活泼性Mg>Be,Mg与冷水反应缓慢,铍与冷水不反应,D项错误。

2.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B )A.NaF B.MgI2C.KI D.KBr解析:根据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r(K+)>r(Na+)>r(Mg2+),r(I-)>r(Br-)>r(F-),通过比较可得知,MgI2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与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强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弱解析:A项,C的非金属性比Si强,CH4比SiH4稳定,错误;B项,O2-与F-核外电子排布相同,F原子序数大,F-半径小,错误;D项,P的非金属性比As强,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强,错误。

4.硫和氯为农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二者的非金属性有较大差异。

为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下列事实可作依据的是( C )A.HCl的溶解性强于H2SB.氯的最高价为+7价C.H2S中的S2-能被Cl2氧化D.HClO的氧化性强于H2SO4解析:溶解性的强弱与分子的极性有关,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于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A错误;化合价的高低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不能用于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B 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H2S中的S2-能被Cl2氧化,氯气与H2S 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故C正确;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不能根据含氧酸的氧化性强弱,如F不存在含氧酸,但F的非金属性最强,故D错误。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1.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都具有8电子结构B.离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C.盐酸中存在H+、Cl-,因此HCl是离子化合物D.任何非金属原子都可以形成简单阴离子2.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活泼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

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关于K3C60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A.K3C60中有离子键B.该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KC20D.1 mol K3C60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为3×6.02×10233.下列变化过程中离子键被破坏的是()①将钠氧化②干冰变成气态③将氯化钠熔化④将氯化钠溶于水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下列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的是()A.酸 B.碱C.盐 D.氧化物5.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B.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离子化合物C .离子化合物一定能电离D .原子序数为11与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6.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H 、D 、T 表示同一种核素 B .MgCl 2的形成过程:C.Cl -的结构示意图:D .NH 4Cl 的电子式7.下图为离子化合物NaCl 的形成示意图。

下列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 .NaCl 中含有离子键B .Na 与Na +电子层数相等 C .Cl 与Cl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 .得失电子数并不相等8.下列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的是( ) A .无氧酸 B .碱 C .盐 D .碱性氧化物9.下列关于化学用语“NH 4Cl ”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铵分子中含有一个NH +4 和一个Cl -B .氯化铵由N 、H 、Cl 三种元素组成C .氯化铵晶体由NH +4 和Cl -构成D .氯化铵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aCl 是离子化合物 B .NaCl 形成过程可表示为:C .NaCl 的电离方程式:NaCl=====通电 Na ++Cl -D .固体NaCl 不导电而NaCl 水溶液能导电11.下列每一组中的两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倾向最强的是( ) A .H 和Cl B .K 和F C .Na 和Cl D .K 和I12.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新步步高】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新步步高】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1.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必须______________上,物体才能运动;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时,它的速度________,而向上运动时,它的速度______,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运动时,它的速度应该是__________,实际上球运动的越来越慢,伽利略认为是由于__________的缘故.他推断,若没有__________,球将永远运动下去.(2)伽利略通过研究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而恰恰是____________的原因.(3)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________________,物体将永远保持其________或__________,永远不会使自己________运动,而保持在________上运动.3.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直到_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4.物体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_______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______大,惯性大.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D.物体的惯性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无关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7.乘坐汽车时,如果汽车突然启动,乘客会往后倒;如果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乘客会向前倾;如果汽车在弯道上转弯,乘客会向外倾斜.这些都是乘客不自觉地发生的现象,如图1所示.乘客坐在汽车中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图1【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1.如图2所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图2(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得到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事实(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论(4)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要静止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运动C.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知识点二惯性的概念3.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越难停下来,说明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汽车突然减速时,车上的人向前倾,拐弯时人会往外甩,而汽车匀速前进时,车上的人感觉平稳,说明突然减速和转弯时有惯性,匀速运动时没有惯性C.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下,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D.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运动的火车上,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后,发现落回原处,这是因为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人落下后必定向后偏些,但因时间太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知识点三牛顿第一定律5.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惯性的概念C.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B.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是不成立的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方法技巧练】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7.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在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A.人跳起时会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向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8.图3如图3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上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9.图4如图4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1.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平路面上用力推车,车才前进,人停止推车,车就会逐渐停下来B.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C.地面上滑行的物体会停下来,是由于与地面摩擦的作用D.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不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摩擦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一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一些C.行驶中的车厢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所引起的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5.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6.图5如图5所示,一木块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已知小车的上表面光滑,在小车遇到一障碍物的瞬间,木块将()A.向前倾倒B.向后倾倒C.仍在车上匀速前进D.无法判断7.如图6所示,列车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车里光滑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球突然沿桌面向东滚动,则列车可能是()图6A.以很大的速度向西做匀速运动B.向西做减速运动C.向西做加速运动D.向东做减速运动8.甲、乙两个物体,m甲=5 kg,m乙=3 kg.速度v甲=5 m/s,v乙=8 m/s.关于它们的惯性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小,乙的速度大,乙的惯性大B.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甲的惯性大C.甲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大,乙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小,甲的惯性大题号12345678 答案对于面向火车前进方向的乘客发生下列运动,试说明火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皮球向前运动;(2)皮球向后运动;(3)皮球向右运动;(4)皮球向左运动.10.有一仪器中电路如图7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钨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试分析在汽车启动和刹车时,分别是哪个灯亮?简要说出其原理.图7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前预习练1.有力作用在物体没有力作用维持2.(1)增大减小不增不减摩擦阻力摩擦阻力(2)维持物体运动改变物体速度(3)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静止运动状态沿曲线直线3.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有外力4.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质量质量5.BCD6.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仅由质量决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它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均无关.正确选项为D.]7.是由于惯性的缘故.课堂探究练1.C[小球从对接的两个斜面的一个斜面上滚下,它将滚到另一个斜面上,这可以在实验中做到,所以是事实,即为事实(2),在实际实验中,永远摆脱不了力的作用,特别是摩擦力,所以既不能达到同样高度,也不能在水平面上永不停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1)、(3)、(4)都是推论,在实验中,是将第二个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到水平,所以程序为: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点评本题考查了理想实验这一重要科学方法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现象,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全面地讨论,严密地推理,不断地总结,才能迈入真理的殿堂.2.D3.C[物体的惯性大小由质量唯一确定,与物体的速度无关,A错误;一切物体均有惯性,不论物体处于加速、减速还是匀速状态,B错误;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于物体,状态越难改变,说明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本领越大,惯性也越大,所以C正确;人向上跳起后,人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人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与车速相同,因此仍落在车上原处,D错误.点评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其他任何因素无关.] 4.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外界因素(受力的大小以及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运动状态无关,故A、D选项错误.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的质量大,惯性大,而不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B选项错误.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其质量小,惯性小,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故C选项正确.]5.D[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A错;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同时又指出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错;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C错;综上所述,D选项是正确的.]点评(1)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即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无法由实验直接证实,但可由经过科学推理的理想实验推出.(3)从牛顿第一定律中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C7.D8.B[小球原来静止时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其合力为零.当劈形物体由静止释放,A应沿斜面下滑,故B也将运动,运动状态就要发生改变,但由于惯性,小球原来速度为零,没有水平或其他方向上的速度,而小球又光滑,除竖直方向可以有合力外,其他方向上没有合力,加之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小球只能在竖直方向上有运动,在碰到斜面之前,运动轨迹应为一条直线,即竖直向下的直线.]9.B[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一定不会相碰.]课后巩固练1.ACD 2.A 3.C 4.C5.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静止是物体不受力的自然状态;从同一高度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所以本题选D.]6.C[小车与障碍物碰撞瞬间.木块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因惯性继续向右做匀速运动.]7.CD[当列车向西加速或向东减速时,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相对桌面向东滚动.] 8.BD9.(1)火车做减速运动(2)火车做加速运动(3)火车向左转弯(4)火车向右转弯10.当汽车启动时,钨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而相对汽车向后运动,将绿灯与电源接通,因而绿灯亮.同理分析,汽车刹车时红灯亮.。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第一节第2课时含解析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课时作业:第四章第一节第2课时含解析

第2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一、硅酸盐1.概念硅酸盐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2.硅酸盐的性质硅酸盐是一大类结构复杂的固态物质,大多________于水,化学性质很________。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其组成。

例如:Na2SiO3:______________;长石KAlSi3O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常见的硅酸盐——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__,能制备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主要包括:(1)具有金刚石结构的碳化硅(SiC,俗称__________);(2)具有很高__________的硅钢;(3)既耐高温又耐________的硅橡胶;(4)人工制造的__________主要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等。

二、硅单质1.种类单质硅有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2.结构晶体硅的结构与__________相似。

3.性质(1)(2)4.用途(1)______________,如硅芯片等。

(2)__________,如光电池等。

知识点1硅酸盐的表示方法1.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硅酸盐的组成,不正确的是()A.钙沸石[Ca(Al2Si3O10·3H2O)]CaO·Al2O3·3SiO2·3H2OB.镁橄榄石(Mg2SiO4)2MgO·SiO2C.长石(KAlSi3O8)K2O·Al2O3·3SiO2D.高岭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2.高岭土的组成可表示为Al2Si2O x(OH)y,其中x、y的数值分别是()A.7、2B.5、4C.6、3D.3、6知识点2硅的性质及用途3.硅和碳的比较,正确的是()A.都是非金属,而硅的非金属性较强B.硅和碳的最高正价都是+4价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碳占第一位D.硅和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都是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4.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知识点3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5.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二氧化硅和硅酸 作业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二氧化硅和硅酸 作业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二氧化硅和硅酸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2019·山西芮城县期末)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是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B.玻璃上的精美刻花,是工艺师用盐酸刻蚀玻璃形成的C.工业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O 2+C=====高温Si +CO 2↑D.SiO 2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氧化钙反应解析:选D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但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故A 项错误;盐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玻璃上的精美刻花,是工艺师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形成的,故B 项错误;工业上可以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O 2+2C=====高温Si +2CO ↑,故C 项错误;SiO 2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硅酸钙,故D 项正确。

故选D 。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B.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C.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活泼,能跟酸或碱的溶液发生化学反应D.自然界中硅元素都存在于石英中解析:选B 硅元素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主要以二氧化硅、硅酸盐形式存在,故A 错误;石英、水晶、硅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 正确;二氧化硅性质稳定,与酸反应只能和氢氟酸反应,与强碱反应,故C 错误;自然界中硅元素存在于水晶、石英石、玛瑙、硅石中,故D 错误。

3.(2018·山东桓台期末)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陶瓷、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B.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SiO 2C.SiO 2很稳定,与所有的酸都不反应D.SiO 2是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解析:选C 陶瓷、玻璃、水泥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所以都是硅酸盐产品,A 正确;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SiO 2,B 正确;SiO 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与强酸和强氧化剂反应,但能与HF 和强碱反应,C 错误;SiO 2是制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D 正确。

金版教程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课时作业

金版教程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课时作业

03 随堂对点演练知识点一氨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只有OH-,没有H+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4中,NH3失去电子被氧化解析所有水溶液中都会同时含有H+和OH-,B错;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白烟NH4Cl,并无雾的现象,C错;D项反应中无电子转移,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只有A选项中的说法正确。

答案 A2.[2014·庆安三中高一期末]氨气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气的什么性质()A.密度比空气小B.极易溶解于水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D.氨气易液化解析氨气的喷泉实验是应用NH3极易溶于水,而使烧瓶内压强减小而形成喷泉。

答案 B3.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解析NH3·H2O是一种弱碱,A错;氨水中存在H2O、NH3、NH3·H2O、NH+4、OH-、H+,故B、D错。

答案 C知识点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

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氨气的尾气吸收的是()解析NH3极易溶于水,故吸收NH3时应采取防倒吸措施,只有C项中装置无防倒吸作用,不宜用于做NH3的尾气吸收。

答案 C5.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NH3B.Cl2C.NO D.HCl解析NH3是碱性气体,只能用碱石灰干燥,Cl2、HCl能与碱石灰反应,应用浓硫酸干燥,NO既不与浓硫酸反应,又不与碱石灰反应,故选C。

答案 C6.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②在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铵固体,再加入NaOH固体(过量),常温下即能产生氨气,装置如下图甲所示;③在锥形瓶中加入NaOH固体,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装置如下图乙所示,请回答:(1)写出②方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4.1.1n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幂教学设计(1)-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4.1.1n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幂教学设计(1)-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核心素养目标4.1.1n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幕本节课是新版教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四章第4.1节《n次方根与分数指数幕》第1课时。

从内容上看它是我们初中学过的乘方运算、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的延伸,本节以此为出发点,引出了开n次方根的概念,并将指数由整数推广到了分数。

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同时本节课在整章中占有基础地位,为指数函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学科素养1.理解并掌握根式的概念、分数指数蓦的概念;2.理解根式与分数指数幕的互化;掌握有理数指数蓦的运算性质;3.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a.数学抽象:根式的概念;b.逻辑推理:根式与分数指数幕的互化;C.数学运算:根式的化简;d.直观想象:指数幕的运算法则;e.数学建模:将指数慕的运算性质推广到有理数的范围;重点:根式的概念、分数指数幕的概念;难点:根式与分数指数蓦的互化;有理数指数蓦的运算性质;多媒体(一)、温故知新1 .思考辨析(1)实数a 的奇次方根只有一个.()⑵当 n£N*时,2.()(3>\/(兀一4)2=兀一4.()[答案]⑴"⑵X⑶X4(—2. ^16的运算结果是()A. 2 B. —2C±2 D. ±^24— 4i —A [716=7?=2.]3. 秫是实数,则下列式子中可能没有意义的是()C [当所<0时,饥没有意义,其余各式均有意义.]4.若? = 一5,则 x=.—y[5 [若尸=—5,则 x=\]—5= — y[5.](二)、探索新知探究1 "次方根的概念问题例1 (1)27的立方根是; 16的4次方根是(2) 已知 *6=2 016,则工=.(3) 若折与有意义,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1) 3; ±2 (2)土呀2 016 (3)[-3, +»]解析:(1)27的立方根是3; 16的4次方根是±2.(2) 因为 *6=2 016,所以 x=±»2 016.(3) 要使折有有意义,贝懦要x+3>0,即x>-3.所以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3, +oo).[规律方法]n 次方根的个数及符号的确定1. n 的奇偶性决定了 n 次方根的个数;2. n 为奇数时,a 的正负决定着n 次方根的符号.跟踪训练1.已知KR, neN*,给出下列4个式子:通过温故知新,帮助学生在学习了开平方和开立方概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根式的概念,培养和发展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课时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2019 年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 1 第4 章《免疫调节》中第1 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节包含三个内容: 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功能。

学生在这之前已初步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系统观,本节内容突出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的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承接前面 1 至 3 章的内容,围绕内环境稳态展开,个体在维持内环境稳态过程中,除了依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外,也离不开免疫调节,因此完成本节的学习不仅强化免疫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之间与其功能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稳态调节网络,同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后续章节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接触过免疫学的相关知识,如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抗原和抗体的简单知识,但对免疫系统的特异性识别和免疫效应过程知之甚少。

学生从小都有接种疫苗的经历,都有患流感的体验,也都经历了此次新冠疫情,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非常生动的学习情境,是学习很好的切入点。

高二学生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很不完善,但是基于客观事情的探究欲较强。

本节课中,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论证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掌握生物学概念、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学习重难点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将以下内容定位为本节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教学难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四、学习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单元教学任务,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确立如下:1.举例说出免疫系统的功能。

2.通过问题引导下的自学,说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构建免疫系统的组成模型。

3.通过讨论人体抵御并清除病原体的过程,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新课导入】大部分同学都有过患流感的经历,展示有关流感病毒资料,提出问题:感染流感后,人体会有哪些症状?为什么同在一间教室,有的同学经常患流感,而有的同学很少患,甚至不患流感呢?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已学知识,尝试对问题作出解释。

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二氧化硅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二氧化硅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在 无定形——硅藻土 视频 中用 了哪种试剂刻蚀玻璃 ?
二氧化硅是硅的重要化合物,它是否与硅的性质一样稳定呢?
下午4时10分
二 氧 化 硅 的 世 界
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硅是一种熔 沸点很高、硬度很大的 氧化物。耐高温,耐腐 蚀,不溶于水。
氧 化 硅 的 世

下午4时10分
既然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Si 单质,如何从沙子得到芯片呢?
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同时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是美国电子和计算机工业中心,由于它集 硅酸钠又称为水玻璃,具有黏性。
不正确,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和氢氟酸反应没有生成盐和水,所以不是两性氧化物。
仔细观察变化过程及现象。 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中了全世界90%以上的著名半导体公司,
某同学根据SiO2既可与碱反应,也能与氢氟酸反应,推断SiO2 二
为两性氧化物,是否正确?

不正确,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和氢氟酸反应

没有生成盐和水,所以不是两性氧化物。(盐是阳离子与 硅
酸根阴离子的结合)


高温

SiO2+CaO === CaSiO3
下午4时10分
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SiO2作为酸性氧化物能C与O2碱性氧化物及强碱反S应iO2但不 能物与质水类、别酸(氢氟酸除外)反应酸性氧化物
硅极少以单质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现,而是以复杂的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广泛存在。
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滴加稀盐酸至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同时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对比两个试剂瓶,发现什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第1节 第2课时 硅酸盐和硅单质 作业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4章 第1节 第2课时 硅酸盐和硅单质 作业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2019·云南昆明黄冈实验学校期末)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在自然界中不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C.SiO2与纯碱高温生成CO2,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SiO2是非金属氧化物,它不与任何酸反应解析:选B硅元素属于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不存在硅单质,A错误;单质硅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所以常用作半导体材料,B正确;高温下SiO2与纯碱反应生成CO2,说明在高温下高沸点的酸酐制取低沸点的酸酐,与硅酸、碳酸的酸性强弱无关,C错误;SiO2是非金属氧化物,它能与氢氟酸反应,在工业上常利用这一点来雕刻玻璃,D错误。

2.(2019·湖南岳阳期末)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可以导电,属于金属材料B.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自然界中的硅大部分以游离态存在C.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除去SiO2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过滤解析:选D硅单质是半导体材料,可以导电,但Si属于非金属元素,A 错误;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硅属于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广泛存在于矿物和岩石中,B错误;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iO2不溶于水,不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错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二氧化硅和盐酸不反应,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氯化钙,能除去杂质,D正确。

3.(2019·云南昭通威信月考)下列关于碳和硅的比较正确的是()A.它们的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B.碳和硅的最高正价都是+4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第二位,碳元素是第一位D.碳和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都是既有游离状态也有化合态解析:选B 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二氧化硅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生成酸,故A 错误;碳、硅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故其最高正价都是+4,故B 正确;地壳中的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故C 错误;自然界中有游离态的碳(如金刚石),没有游离态的硅,因为硅是一种亲氧元素,故D 错误。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4章第1节第2课时化学电源作业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4章第1节第2课时化学电源作业

第二课时化学电源一.选择题1.某兴趣小组学生设计水果电池: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新鲜西红柿中,再在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将西红柿换成橘子后重新做实验,第一次实验发现电流计指针没有发生偏转。

下列针对该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对比实验说明西红柿汁是电解质溶液而橘子汁是非电解质溶液B.通过对比实验得出西红柿汁PH<7,橘子汁PH>7C.用橘子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不可能获的成功D.通过对比实验说明构成原电池条件之一是:两极要和电解质溶液接触并形成闭合回路2.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若以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负极反应式为Al+3OH﹣﹣3e﹣═Al(OH)3↓C.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碱性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3.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给某潜水器提供动力的电池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Zn电极发生了还原反应B.电池中的Cl﹣向Pt电极移动C.Pt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D.电子从Zn电极沿导线流向Pt电极,再经溶液回到Zn电极4.利用活性铁可以很好地消除酸性水体中NO3﹣造成的污染,除去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3Fe﹣8e﹣+4H2O═Fe3O4+8H+B.NO3﹣在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除NO3﹣的过程中水体pH减小D.当电路中有4m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会有1mol NH4+生成5.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不正确的是()A.属于环境友好电池;电子流向:电极B→导线→电极A;化学能可以100%转化为电能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C.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D.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6.国际能源期刊报道了一种正在开发中的绿色环保“全氢电池”,有望减少废旧电池产生污染。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时达标作业第4章第1节第1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时达标作业第4章第1节第1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

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资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二氧化硅和硅酸1.有以下变化:①Na2CO3→ Na2 SiO3,②SiO2→H2SiO3,③Na2SiO3→Na2CO3,④CaO→CaSiO3,此中不可以经过一步反响实现的是()A .只有①B.②④C.只有②D.③④分析:选C①碳酸钠与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响生成硅酸钠,则Na2CO3→ Na2SiO3可一步转变;②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响,则不可以一步转变生成硅酸;③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响生成碳酸钠和硅酸,则Na2SiO3→ Na2CO3可一步转变;④CaO 与二氧化硅高温下反响生成硅酸钙,则CaO→ CaSiO3可一步转变。

2.以下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SiO2的是 ()A .石英B.水晶C.金刚石D.玛瑙分析:选 C金刚石为碳的单质。

() 3.以下对于碳酸 (H 2CO3)和硅酸 (H2SiO3)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二者均为弱酸B.二者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CO2气体通入 Na2SiO3溶液中能够制得硅酸D.二者受热时均能够分解分析:选 B硅酸不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错误;由于 H2CO3酸性强于H2SiO3,故能够用H2CO3制备H2SiO3: CO2+ H2O + Na2SiO3===Na2CO3+H2SiO3↓。

4.以下对于硅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硅酸能够经过 SiO2和水的化合反响直接制得B.用反响 Na2SiO3+ 2HCl===2NaCl+H2SiO3(胶体 )制取硅酸是利用了可溶性酸制难溶性酸的性质C.由于硅酸难溶于水,所以它不可以与NaOH 溶液反响D.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分析:选 D SiO2不可以与水反响生成硅酸, A 错; B 中反响是利用了强酸制弱酸的性质, B 错;硅酸虽难溶于水,但可与强碱溶液反响生成硅酸盐, C 错。

5. 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SiO2+ 2NaOH===Na2SiO3+ H2O高温B.SiO2+ CaO=====CaSiO3C.SiO2+ 4HF===SiF4↑+ 2H2O242D.SiO + 4HCl===SiCl+ 2HO分析:选 D 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和碱、碱性氧化物反响,也能够和氢氟酸反响,但不可以与盐酸反响,D 项不正确。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课时练习 4.1 指数(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课时练习 4.1 指数(含解析)
课时作业
[
1.将 化为分数指数幂,其形式是()
A.2 B.-2
C.2 D.-2
2.化简 的结果是()
A.- B.
C.- D.
3.化简( )4·( )4的结果是()
A.a16B.a8
C.a4D.a2
4. - + 的值为________.
5.设α,β为方程2x2+3x+1=0的两个根,则 α+β=________________.
答案:A
3.解析:( )4·( )4
=( ) ·( )
=(a ) ·(a ) =a × ·a × =a4.
答案:C
4.解析:原式= - +
= - + = .
答案:
5.解析:由根与系数关系得α+β=- ,所以 α+β= - =(2-2)- =23=8.
答案:8
6.解析:(1)原式=(xy2·x y- ) ·(x y )·(xy)-1=x + -1·y + -1=1.
9.已知a +a = ,求下列各式的值:
(1)a+a-1;(2)a2+a-2;(3)a2-a-2.
[
10.已知ax3=by3=cz3,且 + + =1,求证:(ax2+by2+cz2) =a +b +c .
课时作业
1.解析: =(-2 ) =(-2×2 ) =(-2 ) =-2 .
答案:B
2.解析:依题意知x<0,所以 =- =- .
所以a4m+n=a4m·an=(22)4×2-6=22=4.
答案:4
9.解析:(1)将a +a- = 两边平方,
得a+a-1+2=5,
则a+a-1=3.
(2)由a+a-1=3两边平方,
得a2+a-2+2=9,
则a2+a-2=7.

《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湘教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湘教19选择性必修1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系统学习、讨论与作业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河流、湖泊与水体的综合影响等。

同时,培养学生对水循环动态过程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与水体关系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知识点学习:学生需阅读《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程教材,理解水体间的转换路径、影响因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重点掌握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文特征及其转换条件。

2. 互动讨论:分组进行课堂讨论,每组探讨一个水体间相互关系的具体案例(如河流与地下水的关系、湖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并准备简短的汇报内容。

3. 实践操作:学生需绘制一幅水循环图,以展现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的水循环过程。

在图上标出水体转化的主要过程及影响水循环的主要自然与人为因素。

4. 课外调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活动,观察所在地区的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基本情况,并记录下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三、作业要求1. 知识点学习:学生需在课后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并准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要求对知识点的理解准确、全面。

2. 互动讨论:讨论时需积极参与,案例选择要具有代表性,汇报内容要简洁明了,能准确表达出小组的讨论结果。

3. 实践操作:绘制的水循环图应清晰明了,标注准确,能体现出水循环的动态过程及影响因素。

4. 课外调查:调查报告应真实反映所在地区的水体情况,记录详细,能体现出对水体间相互关系的观察和理解。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互动讨论的参与度与质量、实践操作的准确性及创新性、课外调查的认真程度和调查报告的质量等。

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同时,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以供其他学生学习借鉴。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4: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培优提升练(步步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时作业4: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培优提升练(步步高)

培优提升练一、选择题1.(2019·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只能描述直线运动,路程只能描述曲线运动 B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C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静止,则物体运动的位移一定为零D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答案』 C『解析』 位移和路程都能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选项A 错误;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否则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相等,选项B 错误;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静止,则物体运动的位移一定为零,选项C 正确;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例如物体沿圆运动一周,选项D 错误.2.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香港站的比赛中,某运动员跳起将速度为20 m /s 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排球以30 m/s 的速率水平返回,假设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200 m/s 2,则运动员对排球的击打时间为( ) A .0.05 s B .0.25 s C .0.1 sD .0.15 s『答案』 B『解析』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 1=20 m/s ,v 2=-30 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a =Δv Δt =v 2-v 1Δt得:Δt =v 2-v 1a =-30-20-200s =0.25 s.3.一质点沿直线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位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3+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则该质点在t =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8 m /s 、24 m/s B .24 m /s 、8 m/s C .12 m /s 、24 m/sD .24 m /s 、12 m/s『答案』 B『解析』 根据v =6t 2(m/s),当t =2 s 时,v =24 m/s ;根据x =3+2t 3(m),t =0时,x 1=3 m ,t =2 s 时,x 2=19 m,0~2 s 内的位移为Δx =x 2-x 1=19 m -3 m =16 m ,则平均速度为v =ΔxΔt =162m /s =8 m/s.选项B 正确. 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在0~t 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 .在0~t 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C .在0~t 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 .在t 1~t 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答案』 B『解析』 由v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0~t 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两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A 、D 错误,B 正确;0~t 2时间内,甲一直向正方向运动,0~t 1时间内,乙向负方向运动,t 1~t 2时间内,乙向正方向运动,C 错误.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该质点( )图2A .在第1 s 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 s 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 .在前2 s 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 .第3 s 末和第5 s 末的位置相同『答案』 D『解析』 0~2 s 内质点速度为正,故第1 s 末速度方向不变,故A 项错误;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2 s 末题图图像斜率不变,因此加速度方向不变,故B 项错误;前2 s 内质点一直向正方向运动,故位移不为零,故C 项错误;由题图图像可看出前3 s和前5 s的位移相同,故第3 s末和第5 s末的位置相同,故D项正确.6.(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答案』CD『解析』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则可知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A错误;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t1时刻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0到t1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B错误;t1和t2时刻两图线相交,表明两车均在同一位置,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正确;在t1到t2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相等的一个时刻,即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正确.7.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4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4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答案』 B『解析』由题图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0.2~0.5小时内,甲的斜率比乙的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物体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则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0~0.6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8.(多选)如图5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图5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第3 s末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都发生改变『答案』BC『解析』第1 s内和第3 s内的速度均为正值,物体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题图中第3 s内和第4 s内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第1 s内、第4 s内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选项C正确;第3 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但加速度方向不变,选项D错误.9.(多选)如图6,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图6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答案』BC『解析』t1时刻之前b车位于a车之后,故t1时刻是b车追上a车,故A项错误;t2时刻之后,a车位移变大,b车位移变小,两车运动方向相反,故B项正确;t1到t2这段时间内,b的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所以b车速率先减小(到0)后反向增大,故C项正确;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比a大后减小到0再反向增大,两线斜率相等的时候,速率相等,故D项错误.10.一个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如图7所示.已知BC=2AB,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前、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 m/s、0.6 m/s,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前、后半时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 m/s、6 m/s,则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为()图7A.1 m/s B.2 m/sC.3 m/s D.5.9 m/s『答案』 B『解析』设AB=2x,BC=4x,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前、后半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物体从B点运动到C点使用的时间是2t3,则有:t1=x3 m/s ,t2=x0.6 m/s,2 m/s·t3+6 m/s·t3=4x,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为v=2x+4xt1+t2+2t3,联立方程,解得v=2 m/s,故B正确.11.(2019·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图像如图8所示,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图8『答案』 D『解析』 0~T 2时间内加速度为正,T ~2T 时间内加速度为负,A 、B 错误;0~T2及T ~2T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相等,C 错误,D 正确.12.(多选)(2019·绍兴一中期中)有人提出“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基于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A .“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 3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9所示的a -t 图像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 -t 图像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增大『答案』 AD『解析』 根据加速度a =Δv Δt 可以知道,加速度的变化率Δa Δt 的单位为m/s 2s =m/s 3,选项A 正确;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但不一定为零,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错误;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即使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仍然增大,选项C 错误,D 正确.13.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波形如图10甲所示,经过t =173 s 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 s ,电磁波的速度为c =3×108 m/s ,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图10A .12 000 m /sB .900 m/sC .500 m /sD .300 m/s『答案』 D『解析』 题图甲、乙表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信号,可分析画出飞机飞行的简图,如图所示,由题图甲可知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t 1=4×10-4 s ,图中x 1=ct 12,同理,t 2=2×10-4 s ,图中x 2=ct 22;飞机匀速飞行的速度大小为v =Δx t=x 21-x 22t≈300 m/s ,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4.如图11,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某品牌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只需4.2 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11(1)求该品牌跑车的平均加速度大小;(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 /s 2,求它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需要的时间.『答案』 (1)6.61 m/s 2 (2)9.26 s『解析』 (1)v =100 km/h =1003.6 m /s ≈27.78 m/s ,平均加速度a =v -v 0t =27.78-04.2 m /s 2≈6.61m/s 2;(2)所需时间t ′=v -v 0a ′=27.78-03 s =9.26 s.15.在钢铁厂的轧钢车间里有一台如图12所示的钢板冷轧机,较厚的钢板匀速地经过轧辊被轧成薄钢板后,又整齐地被卷成钢板卷.经过时间T 钢板卷的半径由r 增至为2r .试求此后半径由2r 再增至3r 需要多少时间.图12『答案』 53T『解析』 设薄钢板厚度为d ,速度为v当钢板卷的半径从r增至为2r时ΔS1=π(2r)2-πr2=v dT当钢板卷的半径从2r增至为3r时ΔS2=π(3r)2-π(2r)2=v dt联立两式解得t=53T.。

(新教材)2020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力的合成 含解析

(新教材)2020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4章 第1节 第1课时 力的合成 含解析

[随堂检测][学生用书P68]1.大小分别为15 N和20 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对于合力F大小的估计,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15 N≤F≤20 N B.5 N≤F≤35 NC.0 N≤F≤35 N D.15 N≤F≤35 N答案:B2.(2019·济南高一检测)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图中的四个选项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解析:选B.根据两个分力大小一定时,夹角增大,合力减小可知:双臂拉力的合力一定(等于同学自身的重力),双臂的夹角越大,所需拉力越大,故双臂平行时,双臂的拉力最小,各等于重力的一半.故B正确.3.(多选)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5 N和2 N,则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A.5 N B.4 NC.2 N D.9 N解析:选CD.根据|F1-F2|≤F≤F1+F2得,合力的大小范围为3 N≤F≤7 N,故选项C、D不可能.4.如图所示,一条小船在河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作用,风力大小F1为100 N,方向为东偏南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能恰沿正东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取向与河岸垂直,求出风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绳子拉力F2的大小.解析:如图所示,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使合力F 沿正东方向,则F =F 1cos 30° =100×32N =50 3 N. F 2=F 1sin 30°=100×12 N =50 N.答案:50 3 N 50 N[课时作业][学生用书P138(单独成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合力与分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 .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C .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小于分力D .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增大两分力间的夹角,则合力一定减小解析:选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它们并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选项A 错误,B 正确;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间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合力可能大于分力(如两分力间的夹角为锐角时),也可能小于分力(如两分力间的夹角大于120°时),选项C 、D 正确.2.(2019·信阳高一检测)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 .5 N 、7 N 、8 NB .5 N 、2 N 、3 NC .1 N 、5 N 、10 ND .10 N 、10 N 、10 N解析:选C.分析各选项中前两力合力范围:A 选项,2 N ≤F 合≤12 N ,第三力在其范围内;B 选项,3 N ≤F 合≤7 N ,第三力在其合力范围内;C 选项,4 N ≤F 合≤6 N ,第三力不在其合力范围内;D 选项,0≤F 合≤20 N ,第三力在其合力范围内.故C 项中的三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3.如图所示,一水桶上系有三条绳子a、b、c,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的水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绳受力最大B.b绳受力最大C.c绳受力最大D.三条绳子受力一样大解析:选C.对水桶研究:受到重力和绳子的两个拉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知:两个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几何关系得绳子越长,夹角越小,绳子的拉力越小,而绳子越短,夹角越大,绳子的拉力越大,c绳子夹角最大,故c绳受力最大.4.(2019·泰安高一检测)设有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为F,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A.3F B.4FC.5F D.6F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F1=F2=F,F3=2F.其中F1、F2的夹角为12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等于F,方向在其角平分线上,即与F3同向,故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3F.选项A正确.5.(2019·大连高一检测)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弹性的网上借助于网的作用被弹起一定的高度,运动员在空中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如图为蹦床上弹性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 、A 、B 、C 、D 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 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 、BOG 均成向上的120°张角,此时O 点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F ,则这时O 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A .FB .F 2C .F +mgD .F +mg 2解析:选B.由题意知,4根绳子在竖直方向的合力大小为F ,设每根绳子拉力为T ,如图所示,则由几何关系有4T cos 60°=F ,所以T =F2.6.(2019·河北沧州高一月考)如图所示,F 1、F 2、F 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解析:选C.由矢量合成的法则可知,A 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 3,B 中的合力的大小为0,C 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 2,D 中的合力的大小为2F 3,因为F 2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以F 2最大,所以合力最大的是C 选项.7.如图所示,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 作用于同一点O ,则合力最小是( )解析:选C.A 项中,先将相互垂直的两个F 进行合成,则为2F ,再与第三个力F 合成,即有合力的大小为()2-1F ;B 项中,将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成,则合力为0,再与第三个力F 合成,则有合力大小为F ;C 项中,将任意两力进行合成,可知,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D 项中,将左边两个力进行合成,再与右边合成,则有合力的大小为()3-1F ,故C 最小.二、多项选择题8.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 ,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θ=120°时,F =GB .不管θ为何值时,都有F =G2C .当θ=0时,F =G2D .θ越大,则F 越小解析:选AC.由力的合成可知,在两分力相等,θ=120°时,F 合=F =G ;θ=0时,F =12F 合=G2,故选项A 、C 正确,B 错误;在合力一定时,分力间的夹角θ越大,则分力越大,故选项D 错误.9.如图所示为合力F 随两分力间夹角θ的变化情况,当两力夹角为180°时,它们的合力为2 N ;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它们的合力为10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力的合力大小变化范围在2 N 和14 N 之间B .两力的合力大小变化范围在2 N 和10 N 之间C .两力的大小分别是2 N 和8 ND .两力的大小分别是6 N 和8 N解析:选AD.设两分力为F 1、F 2,且F 1>F 2,由题意知:F 1-F 2=2 N,F 21+F 22=10 N ,解得,F 1=8 N ,F 2=6 N ,所以合力范围为2 N ≤F ≤14 N ,选项A 、D 正确.10.两个共点力F 1与F 2,其合力为F ,则( ) A .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 B .合力有可能小于某一分力C .分力F 1增大,而F 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 一定增大D .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减小两分力的夹角,则合力一定增大解析:选BD.合力一定小于等于两分力之和,大于等于两分力之差,但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如图所示,两分力F 1、F 2的夹角不变,F 2不变,F 1增大时,对角线却变短,即F 减小,故选项C 错误.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随其夹角的减小而增大,故选项D 正确.三、非选择题11.已知一个物体受到100个共点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把其中一个大小为8 N 的力的方向转过90°,其余的力不变,求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解析:物体受到100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时,合力为零,其中一个大小为8 N 的力与其余99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其余99个力的合力大小为8 N ,方向与8 N 的力相反.将8 N 的力的方向转过90°时,与其余99个力的合力的夹角为9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 合=8 2 N.答案:8 2 N1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走钢丝横跨汨罗江,如果汽车的总质量为2 000 kg ,两侧的钢索弯曲成150°夹角,求每条钢索所受拉力的大小(钢索的质量可不计,cos 75°=0.259,g =10 N/kg).解析:设一条钢索的拉力大小为F ,汽车两侧的钢索的合力与汽车的总重力等大反向.作出一条钢索上拉力与其合力的平行四边形为一菱形,如图所示,据几何知识可得G2=2F cos 75° 所以拉力F =G4cos 75°=2 000×104×0.259N ≈19 305 N.答案:均为19 305 N。

湘教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计数原理 第1课时 二项式定理 分层作业册

湘教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4章 计数原理 第1课时 二项式定理 分层作业册
(4)二项展开式的所有有理项.
解 (1)( −
2 n
)
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为

Tr+1=C ( )
n-r
-3
2 r
r
(- ) =C (-2) 2 (0≤r≤n).

由题意可得,4C2 -(-2)C1 =2n(n-1)+2n=2n2=162,
解得 n=9 或 n=-9(舍去).
15.若(x+ ) 的展开式中第 3 项与第 7 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该展开式中 2 的
系数为
56
.
解析 由题意知,C2 = C6 ,则 n=8.
8-r 1 r
∵Tr+1=C8 ·x ·( ) =C8 ·x8-2r,当

8-2r=-2 时,可得
1
r=5,∴ 2 的系数为C85 =56.
T4=C43 ·(3x)3,故第四项的系数为C43 33=1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5.(1-
A.-5
1

)(1+x)6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 A )
B.5
C.15
D.30
解析 由于(1+x)6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为 Tr+1=C6 xr.
1 n
(x- 2 ) 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为
BD )
D.14
Tr+1=C ·xn-r·(-x-2)r=(-1)r·C ·xn-3r.由题意
-3 = 2,
-2
0



,

可得 r= 3 ∈N,故 n=3r+2,r∈N,故 n 是被 3 除余 2 的正整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讲一、单项选择题(2014·广西南宁一模)图中1~5表示不同的沉积岩地层。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该地经历的内力作用一定有()A.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C.岩浆活动D.沉积作用2.甲处缺失3、4地层,主要原因是()A.形成3、4地层时期,甲地地势太低B.形成3、4地层时期,甲地地势较高C.形成3、4地层后,甲地地壳抬升,被外力侵蚀D.侵蚀作用的结果答案:1.B 2.C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岩层发生断裂,说明肯定有地壳运动发生。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处岩层抬升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因而导致岩层的缺失。

(2014·山东青岛一模)读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4.与1980年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A.河流含沙量增大B.坡面径流量增加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D.坡面下渗量增加答案:3.B 4.D解析:第3题,从图中岩层上下的排列顺序可知①岩层形成最早,然后是③岩层,该岩层形成后又有②岩层的侵入,最后是④岩层的形成。

第4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2000年植被增多,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坡面下渗量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少,坡面径流量减少。

(2014·山东滨州质检)图甲为某地地质地貌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的是软流层、岩浆、侵入岩、喷出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中的某一项。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甲中P处所示的主要岩石类型对应图乙中的()A.③B.④C.⑤D.⑥6.图甲所示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B.地壳下沉—岩浆活动—沉积过程C.泥沙堆积—板块挤压—冰川侵蚀D.沉积过程—固结成岩一岩浆活动答案:5.C 6.D解析:第5题,P处为喷出型岩浆岩,读乙图可知⑥为软流层.⑦为岩浆,⑤为喷出型岩浆岩,④为沉积物,③为沉积岩。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先有沉积岩的形成,最后才是岩浆活动,形成现在的地表景观。

(2014·山东淄博)读“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示意图,回答7~8题。

7.①处的岩石类型和形成的直接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变质岩、变质作用B.沉积岩、搬运作用C.岩浆岩、侵入作用D.沉积岩、固结成岩答案:D解析:①处岩石为古地中海海底由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固结成岩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8.关于图中信息及其推断正确的是()A.②处表示地壳的水平运动B.③处表示断层构造C.④处多地下水和油气资源的储存D.⑤处气温常年低于0℃,季节性积雪广布答案:A解析:图中②处表示两板块水平挤压而导致地面褶皱隆起使古地中海消失。

③处岩层没有发生断裂,其界面是不同时期形成沉积岩的接触地带。

④处为背斜有利于油气的储存,不利于地下水的储存。

⑤处气温常年低于0℃,形成永久性冰川。

(2014·天津滨海新区联考)下图为“内蒙古某山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

完成9~10题。

9.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A.玄武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10.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答案:9.D10.C解析:第9题,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

第10题,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花岗岩→地壳上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受外力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石林”景观。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①一外力作用B.②一喷出作用C.③一地壳下沉D.④一高温熔融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类岩石是由岩浆形成的,所以②表示岩浆的侵入或喷出,不能具体确定;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形成沉积物,所以①表示外力作用;已经形成的岩石可以重新熔融形成新的岩浆,所以③表示高温熔融作用。

12.图示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A.甲D.乙C.丙D.丁答案:C解析: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故甲、乙为侵入型或喷出型岩浆岩;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可以形成沉积岩,即丁为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可形成变质岩,则丙为变质岩。

1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在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一般具有层理结构D.丁类岩石有可能是石灰岩答案:D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两类岩石均为岩浆岩,但甲类岩石可能为喷出岩,也可能为侵入岩,故不一定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由上题分析可知,乙类型岩石为岩浆岩,丙类型岩石为变质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点,丁类岩石为沉积岩,故其可能是石灰岩。

(2014·江苏南京、盐城二模)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

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

据此完成14~15题。

14.上面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15.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14.B15.B解析:第14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通过岩浆喷发形成。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才是岩浆岩。

第15题,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被侵蚀形成的。

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和侵蚀。

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在撒哈拉的岩层中,科学家找到了生活在4 000万年前的海洋生物——货币虫化石,3 600万年前的矛齿鲸化石以及同期的红树林根部化石,2 000万年以前的热带沼泽和热带雨林植物化石。

陆地上的盛行风会把陆地上的沙尘吹送到海洋,然后沉积在海底,这些沉积层被科学家称为“时间胶囊”。

科学家们通过对撒哈拉“时间胶囊”的研究发现,撒哈拉成为沙漠是近300万年以来的事情。

在这300万年的时间里,每隔两万年,它就从沙漠变成草地,循环往复;考古发现,就在七千年前,这个地球上的死亡沙漠还是人类和动物的共同家园。

(1)说明撒哈拉地区海陆变迁的过程及证据。

(2)推测撒哈拉变成绿洲草地时黄赤交角可能变____________(大或小)。

结合大气环流原理解释撒哈拉由荒漠变绿洲草地的过程。

(3)应该从哪个海域的海底寻找撒哈拉的“时间胶囊”?为什么?答案:(1)距今4 000万年以前撒哈拉地区是海洋。

证据:岩石中发现含有海洋生物货币虫的化石。

距今3 600万年前左右地壳开始抬升,出现陆地。

证据:岩石中发现含有矛齿鲸以及同期的红树林根部化石。

距今2 000万年以前抬升成陆地。

证据:岩石中发现含有陆地上沼泽植物和热带雨林植被的化石。

(2)大随着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幅度增大,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幅度也增大,从南部地区来的暖湿风(赤道低气压带)可以到达这里,给撒哈拉地区带来大量降雨,促使撒哈拉由荒漠变成绿洲草原。

(3)北半球低纬度大西洋海底(北大西洋海底)。

撒哈拉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东北信风影响,沙尘向西漂移,沉降在低纬度大西洋海底。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不同生物化石判断推理即可。

第(2)题,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增大,从赤道低压吹来的暖湿气流会带来降水,原来的沙漠会变成绿洲。

第(3)题,撒哈拉地区深受东北信风影响,沙尘向西飘移,因而需在北大西洋海底寻找“时间胶囊”。

17.(2014·山东青岛一模)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采玉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

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乙),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

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

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1)根据资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

(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3)阐述缅甸限制翡翠石料出口的原因。

答案:(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2)热带季风气候,6~9月是雨季,河水流量大,易搬运玉矿碎块堆积在河床上;10月至次年的4月是旱季,水位低,玉石显露,便于采石。

(3)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价格。

解析:第(1)题,关键是理解“水石”的概念,避免回答成“翡翠”的成因。

从题干材料“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乙)”可知水石是已形成的翡翠经外力作用出露地表而成,而翡翠从题干材料“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可知是岩浆岩的变质。

第(2)题,关键是明晰水石采集与气候特点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判断乌龙河流域位于中南半岛,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分旱、雨两季,10月至次年的4月是旱季,河流水位低,便于水石的采集。

第(3)题,限制出口一方面减少了水石的采集量,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因出口减少,价格会抬升;另一方面在本国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