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双轨制
中国养老金“双轨制”的思考
5 0 这就形成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 “ 双轨”并行的局面。
目前存在的养老金 “ 双轨制”是经济体制改革 的产物 ,在一定时期 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 了一定的 作用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其问题也逐步显现。养老金 “ 双轨制 ”的弊端主要体现
权 行为 。
第二 ,妥善解决养老保 险资金 的筹集 问题 。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是 由财政拨付 的,要
转 变成 为个 人缴 费 的积 累型制 度必 然存 在 “ 社会 成本 ” 。所 谓社 会成 本是 指 ,机关 事业 单位 的养 老 金制 度 与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 ,政府对 “ 老人 ”和 “ 中人 ”的隐f 生负债问题 。 “ 老人”和 “ 中人 ”分别是
金 制度 的转 轨 ,建立 统 一 的养老 金制 度 。为 此 ,必须 解决 好 以下 两个 方 面 的问题 。
第一 ,明确养老金制度 中各个主体的责任和权力。养老金制度的主体是政府和公民 ,厘清其责任和权
力 内涵 ,是 构建 养 老金 制度 的前 提 和基础
从政府角度来看 ,它具有保障公 民基本生活的职责 ,养老保 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属于国民收入
指 ,实行新的养老金制度时业 已退休的老年人和即将退休 的中年职工。 “ 老人”和 “ 中人 ”的账户 中没有 资金积累 ,需 由国家出资补偿对他们养老金积累的隐性负债。我 国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社会成本问题
一
直没 有得 到 彻底 解决 ,而是 将个 人账 户 和社 会 统筹 账户 统一 管 理 ,通 过透 支 个人 账 户 以及 国家财 政补 贴
再分配范畴 。因此 ,应建立政府主导 的多元养老保 险体系 :首先 ,政府应把公 民的养老保险列入财政预算 , 其标准可以参照各地最低工资水平的一定 比例来确定 .以保证公民退休后最基本生活需要为尺度 ,该项资
养老金双轨制是什么
养老金双轨制是什么养老金双轨制又叫退休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具体而言,所谓双轨是指中国现行的是退休金双轨制有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吃皇粮的人民公仆的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
养老金并轨的争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
两者之间差距达3倍之多。
这一制度在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关注和热议,对养老体制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呼声高涨。
目前养老金双轨制正威胁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谐。
其实老百姓也不是说要把公务员等高的退休金拉下来,大家要的是公平,要将这个差距逐步缩小,而不是扩大。
这就需要制定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并制定一套规范的标准。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割裂、分化不仅体现在企事业机关单位之间,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农民、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都是各自为政,换言之,不仅企业职工养老金与机关事业人员养老金相差很大,农民养老金与之相差更大,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养老金领取人口比例仅为4.8%,城市养老金领取人口比例为78%。
很显然,养老金并轨,不能忽视农民这一庞大群体。
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已出详尽方案,预计年内正式出台。
延续多年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即将面临一场深层次改革,而受益最多的,将是绝大多数科级以下公务员。
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从去年开始,人社部等方面就加快筹划新一*务员薪酬改革。
目前,基本的目标方向已经确定,概括起来,就是4句话,24个字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
所谓调整工资结构,是指要把公务员工资收入中,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提高基本工资的占比;扩展晋升空间,是指打破现在公务员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工资的局限,使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及其优势
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及其优势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制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我国逐渐引入了养老保险的双轨制。
本文将探讨养老保险的双轨制及其优势。
一、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概述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是指在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引入了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参保人群,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而补充养老保险则由企业或个人自愿参加,提供额外的养老保障。
二、双轨制的优势1. 个性化选择双轨制养老保险给予参保人更多的选择权。
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覆盖范围广,但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而补充养老保险是自愿参加的,参保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2.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双轨制养老保险的引入可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有限,无法满足高收入人群的养老需求。
而补充养老保险可以提供更高的养老金,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提高参保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3. 分散风险双轨制养老保险可以分散风险,减轻社会负担。
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管理,风险集中在国家层面。
而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或个人自愿参加,风险分散在不同的参保人之间,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4. 促进经济发展双轨制养老保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补充养老保险的引入可以激发个人储蓄和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也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
5. 保障社会稳定双轨制养老保险可以保障社会稳定。
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广,可以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减少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同时,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参保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增加社会的福利,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三、双轨制养老保险的发展建议1. 完善政策法规为了更好地发展双轨制养老保险,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养老“双轨制”改革方案2023
养老“双轨制”改革方案2023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当前养老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我国决定推行养老“双轨制”改革方案,以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同时为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背景当前我国的养老制度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养老金支付压力日益增大,养老保险基金面临不足的风险;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老年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基于以上问题,我国制定了养老“双轨制”改革方案。
养老“双轨制”的内涵养老“双轨制”是指基本养老金制度和职业年金制度并行推进的养老制度。
其中,基本养老金制度属于全民性养老保障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保人员;而职业年金制度属于企业补充养老保障制度,适用于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
养老“双轨制”的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养老“双轨制”能够发挥两个制度的优势,基本养老金制度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职业年金制度则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养老金方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分散风险养老“双轨制”将保险风险进行分散,降低社会对养老金支付的压力。
基本养老金由全民共同缴纳,职业年金则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分担了养老金支付的责任。
合理引导资金投资养老“双轨制”中的职业年金制度可以更加灵活地引导资金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为老年人的养老金增值提供更多的机会。
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养老“双轨制”改革方案将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引导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养老“双轨制”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基本养老金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的支付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机制,增加财政支持,确保基金的充足。
•加强养老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资金的收益率。
职业年金制度改革•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职业年金制度,鼓励员工参与职业年金计划。
•完善职业年金缴费机制,鼓励个人自愿缴纳职业年金,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并轨有哪些弊端
养⽼保险双轨制的并轨有哪些弊端养⽼保险双轨制是指不同⽤⼯性质的⼈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制度。
养⽼保险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开放的不断深⼊,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也不同,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低两三倍。
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的分配不公,导致养⽼⾦差距悬殊,因此消除双轨制,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保险制度的并轨与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中国的退休改⾰从1992年开始,实⾏的是养⽼保险双轨制的退休制度。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养⽼保险双轨制已历经⼆⼗多年的庇护,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意识的普及,双轨制带来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已不能被⼤众所接受。
在进⼀步提⾼企业职⼯养⽼⾦发放⽔平的同时,将公务员纳⼊社会保险范围,实⾏与企业职⼯相同的社会养⽼保险体系,确保公务员和企业职⼯在养⽼⾦的缴纳、享受上实⾏相同的制度,使养⽼保险双轨制⾛向并轨。
⼀、养⽼保险双轨制的由来我国养⽼保险制度建⽴于⼆⼗世纪五⼗年代,当时主要针对城镇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员,⽽这两者的养⽼保险制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都是由国家和单位承担⼤部分养⽼责任。
⾃⼆⼗世纪⼋⼗年代起,为配合国有企业改⾰,减轻企业负担,我国开始对养⽼保险制度进⾏改⾰,城镇职⼯养⽼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制度经历了⼏次分分合合,最终城镇职⼯养⽼保险改为国家,企业和个⼈三⽅负担缴费的模式,即部分积累制的养⽼保险模式,也称通胀结合的制度。
⽽公务员和参公⼈员的养⽼保险制度仍然沿袭上世纪五⼗年代建⽴起来的退休制度,国家承担养⽼责任,只要符合退离休条件,就可以从单位即国家财政中领取养⽼⾦待遇。
⼆、养⽼保险双轨制的两种模式中国现⾏的养⽼保险制度中,机关事业单位⼈员和城镇企业职⼯两⼤类⼈员采取两种不同的养⽼保险模式,享受不同⽔平养⽼⾦待遇的养⽼保险制度。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解决养老金双轨制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解决养老金双轨制哎呀,这个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真是让人头疼。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今天就要派上用场了。
来,咱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个双轨制的痛点,然后给出解决方案。
一、痛点分析1.养老金双轨制,让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相差悬殊,这显然不公平。
2.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3.养老金调整机制不透明,缺乏科学依据。
4.养老金调整幅度较小,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
二、解决方案1.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要实现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制度的并轨,消除双轨制。
具体操作如下:(1)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纳入同一制度,实行统一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2)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逐步缩小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
2.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1)制定透明的养老金调整标准,确保调整幅度与物价上涨幅度相匹配。
(2)设立养老金调整委员会,负责监督养老金调整过程,确保公平、公正。
(3)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养老金调整方案进行评估,确保调整方案的科学性。
3.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1)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使其达到合理水平。
(2)建立企业退休人员补充养老金制度,鼓励企业为退休人员提供额外养老金。
(3)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投资渠道,提高养老金收益。
4.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1)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养老保险待遇的公平性。
(2)发展企业年金、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水平。
(3)鼓励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
5.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管理(1)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2)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3)完善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好啦,这个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终于完成了。
方案中提到了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以及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措施,希望能够解决养老金双轨制的问题。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已出详尽方案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已出详尽方案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详尽方案已经出台,旨在解决当前养老金体系存在的问题,提高养老金的保障水平和可持续性。
该方案将养老金分为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个层次。
基本养老金是由国家统一提供的最低保障水平,主要由政府负责筹集和支付。
个人养老金则由个人自己按一定比例缴纳,旨在提供额外的养老保障。
具体来说,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基本养老金的确定:基本养老金将按照参加工作的年限和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等因素确定,以确保参保人在退休后能够获得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
2. 个人养老金的缴纳和管理:个人养老金的缴纳将按一定比例从工资中扣除,并由相关机构进行管理和投资运营,以实现资产的增值。
3. 养老金投资运营:为了提高个人养老金的收益率和可持续性,方案提出加大对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力度,包括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各类资产。
4. 养老金制度监管:方案还明确了养老金制度的监管责任和机构设置,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养老金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方案还提出了一些细节性的措施,比如针对特殊群体的特殊待遇、退休年龄的逐步延迟等,以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总的来说,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将为改善我国现行的养老金体系,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企业退休职工2024养老金调整消息2024养老金制度告别双轨制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企业退休职工2024养老金调整消息2024养老金制度告别双轨制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是当前我国重要的社会保障之一、在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的同时,养老金制度的也是关系到广大退休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而据消息称,到2024年,我国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将告别双轨制,调整已经到位,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一重要消息所蕴含的意义。
首先,双轨养老金制度的是适应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即城镇职工养老金和农村居民养老金不平衡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及体制限制,城镇职工养老金远高于农村居民养老金,这导致养老金发放的不公平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之后的统一养老金制度将打破原有的二元结构,实现制度的公平性和均衡性,更好地满足广大退休职工的需求。
其次,企业退休职工2024养老金调整消息是对退休职工福利待遇的改善。
后的养老金制度将更加注重照顾退休职工的实际需求,提升养老金的发放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成本也在逐渐增加,他们对养老金待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其养老金进行调整,增加发放额度,可以更好地保障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最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落地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退休职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养老金制度的不完善,一些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较低,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
后的养老金制度将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保障退休职工福利,减少社会矛盾,提升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告别双轨制,调整养老金制度,不仅能够实现养老金制度的统一和均衡,也能够提高退休职工的福利待遇,解决养老金运行中的问题和困扰,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希望随着2024年的到来,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能够顺利进行,为广大退休职工创造更好的养老保障条件。
养老保险金双轨制是什么意思
养⽼保险⾦双轨制是什么意思养⽼保险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宗旨,是⼀种带歧视性的养⽼保险政策,下⾯是店铺⼩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养⽼保险双轨制的介绍。
养⽼保险⾦双轨制是什么意思所谓“退休养⽼⾦双轨制”,是指不同⽤⼯性质的⼈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制度。
从总体上说,退休养⽼⾦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这是因为我国城镇养⽼保险的改⾰是从企业开始的,企业先实⾏了社会化,⽽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个差距。
如今,我国养⽼⾦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员退休养⽼⾦和企业⼈员退休养⽼⾦。
⼆者实⾏的不同制度,被舆论⼴泛称为养⽼“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是⼀种歧视性的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20年。
⾃1992年起⾄今,我国实⾏的是“养⽼保险双轨制”的歧视性退休制度:即企业职⼯实⾏由企业和职⼯本⼈按⼀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作时不仅不需要缴纳养⽼保险费⽤,⽽且退休⾦由国家财政统⼀发放。
两种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是统筹的办法不⼀样即企业⼈员是单位和职⼯本⼈按⼀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筹资;⼆是⽀付的渠道不⼀样即企业⼈员由⾃筹账户上⽀付,⽽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保险标准远远⾼于企业退休⼈员,如今差距⼤概是300%~500%。
养⽼保险双轨制导致的养⽼⾦差距越拉越⼤,近⼏年,因为调整幅度有很⼤差距,虽然国家对企业退休⼈员的养⽼⾦进⾏了8连调,但8次连调的总和,尚不⾜机关事业单位⼀次调整的幅度,从⽽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反⽽扩⼤到了五六千元。
如今,养⽼⾦差距仍有继续扩⼤的趋势。
养⽼保险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宗旨,从制度上将中国社会划分了两个类似封建社会的社会阶级,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职⼯规定了达到正常待遇三到五倍的超国民待遇,贬低了企业职⼯及其他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尊严,⼀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盾,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并为青少年的树⽴良好的职业理想产⽣了负⾯影响。
养老双轨制度
养老双轨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一种叫做“养老双轨制度”的方案被提出并逐渐得到实施。
本文将介绍养老双轨制度的概念、实施目标、运行机制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养老双轨制度的概念养老双轨制度是指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养老制度,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劳动者;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则由企事业单位、个人或社会力量提供,为参保者提供额外的养老服务和保障。
二、养老双轨制度的实施目标养老双轨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既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又满足特殊需求,减轻政府负担,提高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通过养老双轨制度,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保险方案,实现个性化的养老保障。
三、养老双轨制度的运行机制养老双轨制度的运行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由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障系统,覆盖了全社会的劳动者。
劳动者通过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可以享受基本的养老保障待遇,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等。
2. 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由企事业单位、个人或社会力量提供的附加保险服务。
参保者可以选择额外的养老保险方案,例如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以增加个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3. 养老保障服务:养老双轨制度除了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外,还着重关注养老保障服务的提供。
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等可以提供养老护理、健康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四、养老双轨制度可能面临的挑战虽然养老双轨制度有着很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以下是可能面临的挑战:1. 不均衡发展: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养老双轨制度可能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养老保障水平的不平等。
2. 资金来源:养老双轨制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何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双轨制下的利益冲突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从双轨制下的利益冲突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双轨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采用了“三支柱”模式,其中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社会统筹;第二支柱为企业和职工自愿参加的补充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则是个人自愿选择的商业保险。
而在第一支柱中,又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形成了一个“双轨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
这种双轨制带来了许多利益冲突,难以有效解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诸多难题。
二、城乡之间的财政压力不同由于城乡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差异较大,导致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和长期可持续性问题都存在较大差异。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由参保单位和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组成,自主权、抗风险性较强。
但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主要由政府或者政府补贴组成,缺乏自主性和抗风险性。
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缴费能力较弱,养老保险基金也较难形成规模,而追求养老保险均衡的人民币基金,更加加重了城乡养老保险财政压力不同的问题。
三、参保时间的差异城镇职工普遍享受到了职业年金制度,与退休前的福利也比较有保障。
但是,农村居民的退休待遇则主要由政府和社保基金担保。
同时,根据养老金制度的规定,缴费时间越长,养老金越高。
城镇职工的工作年限较长,缴费时间相较于农村居民更具优势,故而在享受养老金时也就占据主导地位。
而农村居民缴费时间短,退休金相对较低。
四、调整机制不完善双轨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调整机制不完善也是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为两类分别是政策调整和养老保险体系调整。
政策调整不够及时、及时性和可预测性差,造成职工社保想取钱时成本较高,存在征缴费用、福利不落实等问题;农村居民收入低加之政府补助力度不够,导致其参保水平低下,造成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权益保护不到位。
五、结论综上所述,双轨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需要关注城乡职工退休待遇的统筹,并进行制度改革,打破城乡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尽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完善调整机制,建立自治区级社会统筹机构,加强财政支持等多项措施,从而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养老保险体系,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度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度养老金双轨制度,是指在养老金发放过程中,针对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养老金政策和制度安排。
一般来说,养老金双轨制度包括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方面。
基本养老金是由国家统筹安排,广泛适用于大多数劳动者;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根据个人的缴费情况进行个性化计算和发放。
养老金双轨制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养老金制度逐渐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和不同群体的福利需求。
因此,建立养老金双轨制度成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基本养老金是养老金双轨制度的核心,也是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
基本养老金的发放是由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金制度来执行的,其发放标准根据劳动者的缴费年限和平均工资进行计算。
这样的制度安排使得广大劳动者能够在退休后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帮助他们度过晚年。
与基本养老金相比,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劳动者缴纳的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进行发放,这部分养老金的计算和发放根据个人的缴费状况和投资收益进行测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相对较高,可以作为补充养老金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福利。
对于有经济能力的人群来说,个人账户养老金能够提供更多的养老选择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在养老金双轨制度下,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比例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基本养老金占据较大比例,以保证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作为一种额外的福利补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高的福利水平。
然而,养老金双轨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如何确保基本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公平合理,使得劳动者能够在退休后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次,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和风险管理也需要更加严谨和稳妥的措施,以确保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持续稳健增长。
总的来说,养老金双轨制度是我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布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实施细则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布养老金双轨制正式废除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企业的管理,统一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执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在职员工和退休员工。
第三条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本养老保险制度旨在为员工创造良好的退休保障环境,确保员工获得应有的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工作乐观性和生活幸福感。
第四条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本企业正式废除养老金双轨制,实行统一的养老金发放标准,不再依据不同身份和职位差别而设立不同的发放标准。
第二章养老金缴纳第五条缴纳比例和基数依据国家相关规定,企业员工应依据个人薪资的肯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具体缴纳比例和基数如下:1.企业员工应依照其工资总额的12%缴纳养老保险费用;2.养老保险的缴纳基数为员工当月的工资总额。
第六条缴纳责任1.企业应定时足额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员工的养老保险费用;2.企业应定时办理员工的养老保险缴费手续,并保证料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七条员工个人缴费1.企业员工应定时足额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费用;2.企业应帮助员工办理个人缴费手续,确保缴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八条缴费方式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费用缴纳方式分为两种:企业代缴和个人自缴。
1.企业代缴:企业依照规定比例和基数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并代为缴纳养老保险费用;2.个人自缴:企业员工可以自己乐意选择本身按规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第九条缴费记录和核算1.企业应妥当保管员工的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并定期报送社会保险机构,确保缴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企业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对员工的养老保险缴费进行核算,并及时向员工告知相关缴费情况。
第十条缴费异常处理1.对于养老保险缴费异常的员工,企业应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解决问题;2.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未能缴费,企业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催缴,并依法采取法律措施。
什么是双轨制养老金制度
什么是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双轨制养老金制度是指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同时存在两个并行的养老金制度,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和个人情况。
传统的养老金制度主要是基于公共养老保险的方式,而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则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商业养老保险的要素,并赋予个人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性。
一、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概念和特点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并行的公共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和个人需求。
一方面,公共养老金作为一种基本养老保障方式,由政府主导并强制缴纳,旨在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给予。
另一方面,商业养老金则是基于市场机制的一种选择性养老保险,由个人和企业自愿参与并缴纳,旨在提供更多选择和个性化的养老金方案。
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选择: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允许个人自主选择参与公共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需求灵活选择养老金方案。
2. 补充性保障:商业养老金作为公共养老金的补充,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金给付,为个人提供更充足的养老保障。
3. 风险共担: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充分发挥了政府、个人和企业的共同责任,分担养老金风险,降低社会负担。
4. 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老金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
二、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优缺点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相较于传统公共养老金制度,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和缺点。
1. 优点:- 个人选择权增强:双轨制养老金制度赋予个人更大的选择权,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经济能力选择参与公共养老金还是商业养老金,实现个性化的养老金保障。
- 养老金水平提升:商业养老金作为补充养老金,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金给付,弥补公共养老金缺口,提升养老金待遇。
- 社会保障可持续性改善:引入商业养老金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分散风险,提高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
2. 缺点:- 分配不公: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可能加剧养老金的分配不公问题,商业养老金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贡献,可能造成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养老金待遇较低。
养老保险双轨制
养老保险双轨制50%90%企业做财务工作事业单位工作从没交过养老保险费每月还要从工资中扣除几百元作为社会养老保险费1.什么是养老保险双轨制“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事业单位企业单位2014年5月起专题调研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不满意49%满意51%对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退休金差距满意度2.双轨制的具体内容和形成原因改革开放以前经济体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制度是大体一致的。
职工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退休时按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金,由单位负责。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成为改革的重点。
80年代中后期,各地进行了改革试点,1991年、1997年国务院在总结试点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两项调整改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统账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企业个人20%8%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退休金仍由国家财政发放,养老金标准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没有建立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金的“双轨制”双轨制”自此开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本是同根生,养老大不同”老王每月缴纳工资的8%存入他的养老金个人账户,退休后领养老金相当于工作时工资的50%。
老孙不用缴纳这笔费用,退休后可领到相当于工作时工资80%到90%的养老金。
“养老金的替代率”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要怎么改呢?3. 养老保险并轨方案方案一提高老王们的待遇,向老李们的养老金水准看齐,大家拿的钱一样多不就相安无事了么?听上去容易,但多出来的钱谁来买单呢?方案二让老李们跟老王们一样,自掏腰包,参与缴费。
什么是双轨制养老金制度
什么是双轨制养老金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金制度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许多国家,为了解决养老金问题,双轨制养老金制度被引入并逐渐发展起来。
那么,什么是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呢?本文将从定义、特点、优缺点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定义双轨制养老金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养老金制度,并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参保人群。
一般来说,这两种制度可以是基于不同的原则、缴费方式和养老金发放方式。
2. 特点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差异化的参保方式:两种制度的参保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群体特征和需求进行划分,例如根据职业、收入水平、服务年限等因素进行区分。
2.2. 缴费方式的差异化:不同制度的缴费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一种制度采用公积金缴费,另一种制度则采用个人缴费或者税收方式。
2.3. 养老金发放方式的差异化:两种制度的养老金发放方式也可以不同,一种制度可以采用按月发放的方式,而另一种制度则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支付的方式。
3. 优缺点3.1. 优点3.1.1. 照顾不同需求:由于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可以根据个体不同的需求设计,可以更好地照顾各类参保人群,在养老金发放和福利待遇方面更具灵活性。
3.1.2. 保障公平性:通过不同的制度划分,能够较为公平地分配养老金资源,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分散。
3.1.3. 刺激经济发展:通过通过不同制度的激励机制,可以鼓励个人增加储蓄和投资行为,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3.2. 缺点3.2.1. 管理复杂:双轨制养老金制度涉及到两个独立的制度管理架构,需要相应的人力和资源进行管理,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3.2.2. 养老金不均衡:两种制度的养老金水平和待遇可能存在差别,会使得一部分人群的养老金收入较低。
3.2.3. 风险溢出:在双轨制养老金制度下,当一个制度遇到危机或经济下滑时,可能会对整个养老金体系带来不良影响。
4. 对策为了克服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缺点,并提高其效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提高运行效率和监管水平,减少管理复杂性。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并轨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十几年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之间的养老保险差异的争论,在制度层面得到了暂时的平息。
这既是出于对社会保障公平原则的追求与维护,也是为安定社会秩序,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而做出的努力。
但是不可否认,制度层面的“并轨”并不意味着现实推行中的平稳误差,实际上政企“并轨”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标签: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做实个人账户一、双轨制的弊端(一)养老金“双轨制”在不同人群中形成不合理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个人退休后的养老金完全由财政支付,而企业职工则需要缴纳相应的保险金才能在退休后享受养老保险。
于是,个人是否缴费、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与低、财政是否负担部分人的养老保险为“双轨制”的三重不合理之处。
(二)养老金“双轨制”违背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在“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分行不同的制度,前者退休金来源于国民收入再分配,后者则遵循自我保障原则。
这就形成了统一养老保险体系下的两种制度,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不同且缴费方式的差别违背了社会保障追求公平的原则。
(三)养老金“双轨制”激化社会矛盾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的退休金计发方式的差别使得两者之间退休金多与寡的悬殊,这不仅削弱企业职工就业与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行。
这种不满与消极的社会心理无形中加铸了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方式之间的壁垒,激化新的社会矛盾。
二、并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一)并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可能存在新的“隐性双轨制”问题。
养老金的“并轨”客观上来说有利于缓解各地区的养老金缺口问题,从初期的情况来看,虽然制度上已经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方式的统一,但实际上两者的基金并不是放在同一基金池中进行统筹安排。
而且,为了弥补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养老金待遇的落差,职业年金要同步落实。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已出详尽方案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已出详尽方案嘿,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聊一聊养老金双轨制改革这个话题。
咱们都知道,养老金双轨制可是多年来一直备受争议的问题。
如今,经过十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终于拿出了这份详尽的改革方案。
下面,我就用意识流的方式,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个方案。
一、改革背景1.养老金双轨制的历史渊源养老金双轨制,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不同。
这个制度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
早些时候,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各有特点。
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逐渐显现出不合理之处。
2.社会公平与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平。
养老金双轨制使得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待遇差距过大,引发社会公平问题。
因此,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实现公平待遇,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目标1.实现养老金制度公平通过改革,我们要打破养老金双轨制,让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同等的待遇。
这样一来,既能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又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国家的关爱。
2.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改革后的养老金制度,不仅要实现公平,还要提高待遇水平。
我们要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降低,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三、改革方案1.统一养老金制度我们将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实行统一的养老金制度。
具体操作如下:(1)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式调整。
将原来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合并为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式调整。
取消原来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等,统一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计算。
2.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1)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根据物价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水平。
(2)完善个人账户制度。
将个人账户养老金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挂钩,鼓励个人积极参保缴费。
10年的养老金双规制马上并轨,体制内外的退休金差距会缩小吗?
10年的养老金双规制马上并轨,体制内外的退休金差距会缩小吗?2024年10月,养老金双轨制将退出历史舞台。
同等工资,体制内外的退休金相差好几倍,而且体制内的职员还不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这显然很不公平,因此大家对于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很大。
画上的饼子,充不得饥。
养老金并轨后真的会变公平了吗?01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养老金的压力为何越来越大?据悉,我国1997年创的养老保险制度,学习的是德国的现收现付模式。
这个制度刚一运行就欠很多账。
但当时我国的年轻人比老人多,7个人工作赚钱缴费来养一个老人,完全不成问题。
然而,由于出生率急剧下降,劳动力大量减少。
劳动力价格上涨,整个社会生产成本也就水涨船高。
总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结构变化,导致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交钱的人越来越少。
由此一来,便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养老金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让人们担忧。
02养老金并轨,是否意味着体制内外的退休待遇要统一标准了?养老金,这一关乎每个人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话题,其改革方向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笔者认为,无论养老金如何改革,核心的评价标准始终不会变。
就是养老金替代率。
那么,究竟什么是养老金替代率呢?简而言之,就是退休后实际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收入之间的比率。
这个比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养老金能否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是规划未来养老生活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养老金双规制,也就是不同制度,不同标准,不同待遇。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大约在40%,体制内的养老金替代率则达到90%左右。
举例来说,退休前工资1万元,企业职工退休后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则能拿到9000元左右的养老金。
养老金并轨后,看似为所有人设定统一的规则。
然而,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差异。
由于缴费基数(每个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的不同,养老金数额会产生较大差异。
除此之外,体制内人员还享有隐形福利(职业年金),这无疑为他们的养老金锦上添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老金双轨制
不公的养老双轨制
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市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6061元,月平均工资为4672元。
若按上述缴费15年计算,每月的养老金只有934.4元。
即使按30年的缴费计算,每月养老金也仅有1794元。
而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平均每月退休金为4000元~5000元,达到个人退休前工资水平的80%。
据记者了解,目前世界上各国政府普遍推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其一是“现收现付”制,完全以当期在职职工缴费收入支付现有退休人员养老金,不建立个人账户,没有结余。
其二是个人积累制,完全以个人的积累筹备未来的养老。
中国目前采取的制度是二者结合,“统账结合制”。
“无论采取何种制度,公务员享受如此特殊的超国民待遇的只有中国。
”庹国柱对本报记者表示。
养老金替代率是评价养老福利的重要指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根据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
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
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我国社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8.5%。
“实际上普通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30%左右,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不参加养老保险,由财政单独保障,其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
”庹国柱告诉本报记者,这就是养老双轨制。
令人奇怪这是一种怎样的“公平”的社会主义制度?!
据媒体报道,中国社会保险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和邻近地区(中国香港和台湾)的4.6倍。
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我国企业和个人负担的五险总费率平均在40%以上,其中个人11%,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等还不计在内。
其中养老保险企业负担20%,个人付8%,是大头。
”庹国柱告诉记者,“我国养老缴费比例确实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
数据显示,美国社会保障工薪税率加总为15.3%,雇员雇主各7.65%。
项目包括养老、遗属、医疗照顾等四个。
英国22%、日本26.6%,德国略高些,为34.5%。
再对比养老金替代率,美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为 51%、英国47%、法国62%、德国52%、意大利81%、瑞典81%、日本49%,都大大高于中国30%左右的水平。
为什么在这些发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上缴费较低,但参保人却享受到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养老金替代率低于政府的补贴支出也有很大的关系,“政府补贴占养老金支出,国外是30%~40%,国内不到10%。
”庹国柱向《投资者报》记者指出,“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大量用于投资建设,是典型的建设型财政,国外发达国家多为保障型财政,财政补贴对于养老金的支持还有很大的潜力。
”
在国外,职工的养老保险通常由政府强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补充保险(第二支柱)、个人养老储蓄(第三支柱)三部分构成,体现了由国家、雇主和个人三个层面共同承担的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
一般而言,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高的,其职业养老金或年金的替代率就相对较低,如德国和瑞典就是典型的代表。
而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相对比较低的,其职业养老金或年金的替代率相对较高,而且其统筹基金的财务状况也比较好,例如美国、英国、荷兰等国。
2010年数据显示,全国拥有基本养老保险的2.2亿人中,仅有1179万人拥有企业年金作为其补充养老保障,覆盖率不足15%,且主要为国有垄断行业企业员工,被称为“服务富人俱乐部的养老金”。
林毅夫讲:
中国收入分配失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在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利益分配中,政府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上升,而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却是持续下降;公开的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 ̄60%,比如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而按照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的研究核算,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 的比例却由从1985年时的56.18%下降至2007年的50%左右,2010年则下滑至43%。
二是居民内部的家庭与家庭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显著拉大。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2010年的调查显示,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
而林毅夫也多次谈到,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还没有到位,国家的分配制度仍不合理,让高收入者享受低消费水平,即使物价上涨也没能改变这种状况,相反给低收入者带来了压力。
关于收入分配的改革,林毅夫提出了两种思路,一种是
从二次分配,增加对有钱人的口税,用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补贴那些低收入的人群,但更重要的是在一次分配上面。
在一次分配上面应该同时达到公平的效率。
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只要符合比较优势的都是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者是资本资金相对密集产业当中,劳动力相对比较密集的区域段,如果都按照这种方式来发展经济的话,那么我国的经济会有最大的竞争力,会发展得最快、最好。
同时,创造的就业机会会最多。
其次,劳动力会从相对丰富逐渐变成相对短缺,资金会从相对短缺逐渐变成相对丰富。
在这种过程当中,工资的增长会非常迅速。
穷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力,因此他们的报酬会越来越多,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资产会越来越靠前,也就是他们的劳动力。
反过来讲,富人具有比较优势的资产是资本是资金。
于是他们的报酬会下降,即使实质不下降,相对与劳动力的增长来说还是会有相对下降,这就是说穷人的资产越来越相对值钱,富人的资产越来越相对不值钱,双方都有一定的改善。
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是达成公平效率,在一次分配上就解决公平效率的最好的手段。
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
计划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保障水平。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而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也将在今年出台,并逐步推进。
对于在改革过程当中将会面临的挑战,林毅夫如是说。
作为双轨制改革,我们还保留了不少原来旧的扭曲,而这种扭曲表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我们金融结构以大银行跟股票市场为主,这个主要是为大企业服务的。
大企业不是国有企业,就是富有的企业,所以他们可以不得到金融服务,而且资金的价格是相对较低的。
而资金相对价格低的企业得到的补贴来源于把钱放到金融体系又得不到服务相对较穷的人。
所以应该在金融改革上加大力度,如果这方面能够步伐快一点农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都会加快,那么农民的收入跟一般工薪阶层的收入会提高,因为他们收入提高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
另外,金融的价格社会太低,这也是社会制改革遗留的一个问题。
林毅夫认为在资源社会的改革上面也应该加快力度。
第三还有一些垄断性行业,过去是对国有企业的一个必要保护补贴,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到这个水平,一些资金比较相对密集的企业过去没有自生能力的,是国有的。
而现在,它们已经具有了自生能力,应该面对竞争。
如果这些改革能够完善的话,就能够实现前
面所讲的,以一次分配的公平跟效率同时达到为主。
然后以二次分配作为补充,这样的经济发展就能够快速而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