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本框有“高扬民族精神”和“构筑中国价值”两个板块。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作用;如何传承和继承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作用;如何传承和继承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课前准备:1.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和活动,制作课件。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课利用新颖的导入,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三、新课导入通过视频配乐诗《中国的脊梁》导入四、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问题:1、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内涵是什么?2、我们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5.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学生展示交流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进行多媒体展示解答。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课堂练习1 .某中学决定开展一次“高擎民族火炬,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活动。

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活动有( )①参观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②举行“颂中华”校园歌手大赛③举行“艰苦奋斗精神代代传”的演讲比赛④举办“校园时装文化节”活动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A.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中国航天人积极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直接说明中华民族精神()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一致B、是中华民族的根C、是战胜困难不竭精神动力D、核心是无私奉献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明礼、守法、诚信、敬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5.2《凝聚价值追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践行可能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对于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能还不够明确。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一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计划,供学生在课堂上参考和制定。

3.准备一份课后作业,用于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如爱心、诚信、公正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价值观的含义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案例,如爱心助人、诚信考试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凝聚价值追求
1.高扬民族精神
2.构筑中国价值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2.阅读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
请说说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3.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
1.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2)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
(3)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
(4)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在国家危难时能够,在他人遇得到危险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等。
6.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7.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5.2 凝聚价值追求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民族精神,不同年代的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不同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明确爱国主义的本质,了解中国精神,构建中国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目标】: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内涵和品格,知道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表现以及如何高扬民族精神。

了解价值观的含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难点:如何传承民族精神;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时安排(2节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用视频《长津湖》2021年9月30日抗美援朝精神展示课题凝聚价值追求展示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二)运用你的经验p66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思考:如何理解鲁迅说的“中国的脊梁”?“中国脊梁”就是那些体现民族精神和气节,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惜贡献自己的一切的人们。

-------------他们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三)活动一:探究与分享★知识1、民族精神的内涵?p6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知识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及本质p67 2段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师:解读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1、古代的“投笔从戎”,“闻鸡起舞”,2、上个世纪初“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抵抗外国侵略,3、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4、到改革开放后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以及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四)习近平话“四个伟大”——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论述,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不深,对其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意义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重要性。

2.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确定教学流程。

3.准备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素材。

5.2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5.2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
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
板书
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及重要性
高扬民族精神
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平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
创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
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作为中国人,我们共
同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子议题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用是什
么?
向学生展示伟大 民族精神所发挥 的重要作用,引 出如何传承和弘 扬民族精神的话 题
落实。
②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
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
人。
③捡起掉在地上的国旗,避免被人踩踏;
④遵纪守法,不闯红灯。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பைடு நூலகம்
1、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有


①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②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
凝聚价值追求
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构筑中国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3)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
牢固精神纽带。
(4)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作用;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提示: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小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1.活动——探究与分享P67: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小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活动——探究与分享P68: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4.小结: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凝聚价值追求》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凝聚价值追求》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凝聚价值追求》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凝聚价值追求”,主要围绕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

教材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和法律基础,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其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意义。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讨论题目,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我国的哪些价值观?为什么我们要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教材中的理论内容,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同时,结合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话题。

讨论题目可包括: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4.巩固(5分钟)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难点: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凝聚价值追求》的教材。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等。

3.投影仪:准备好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凝聚价值追求。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他是谁?
1.展示谭嗣同、袁隆平、桂海潮的身份词条
2.提问: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
1.认真阅读有关材料。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3.爱国主义:列举屈原、文天祥、邓小平、陈祥榕等从古至今为国献身的伟大人物。
提问:“爱国”仅指的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4.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等、中国维和部队、王进喜——铁人精神、钱学森等人的典型案例分别介绍其中体现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5.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中国人民的特点
6.提问:古往今来,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了民族精神具有什么特点?
7.自学提升
内容:阅读教材68页探究与分享,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提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拓展:从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示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看法。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设计意图:通过写信,回顾榜样事迹,理解榜样精神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从而深刻理解精神的力量。为下一环节“弘扬和践行”做好铺垫。
学生活动:找一找身边的榜样,讲一讲他们的先进事迹,并给你的榜样贴上一个“标签”(如爱国、敬业、友善、诚信、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
教师活动:出示情境1.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你所在社区在招募志愿者,你会……2.当你乘坐公交车时,看到有小偷在行窃,你会……3.当你在写作业时,有同学问你题目,你会……4.当你遇到考试失败时,你会……
设计意图:通过中美两国航天工作者对比,引导学生在鉴别中提高认知,实现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学生活动:给最打动自己的航天工作者写一封,信件内容包括榜样身上值得学习的品质以及对自己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师点拨提升:时光流转,精神弥坚。赓续传承,接力奋斗,榜样身上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精神的力量催人奋进。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引领我们前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过渡:载人航天工程让我们实现了飞天梦,而在这筑梦路上,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背后英雄呢?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国航天:我们都是奋斗者 我们都是追梦人》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回答中国飞天梦的实现得益于什么?结合视频内容加以思考。
教师总结:中国航天工作者们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百折不挠,无私奉献,这一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载人航天精神。
学生活动:分析案例并回答面对航天工作,中美两国航天工作者为何出现完全不同的态度?
教师点拨: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往往依循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决定行为取向。
教师活动:出示不同岗位上的中国航天工作者工作时的照片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照片并寻找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的价值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是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较为表面,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景,方便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达成价值认同与共识。

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特点,体会其伟大作用;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

”本课作为第五课的第二框,在了解了中华文脉的作用与发展,中华美德的内涵及影响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时代性,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沉淀与凝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青少年形成思想共识的必要之举。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学情分析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深入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身上,尚缺乏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理解。

生活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诸多挑战,学生可能出现价值观盲目认同,对青少年而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教学过程导入:【崇尚英雄】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提问:结合你看过的文艺作品,说一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华民族脊梁”的英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教师归纳:古往今来的民族英雄是无比珍贵的富矿,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分享,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特点,体会其伟大作用,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二、通过观看视频,情境模拟,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三、通过联系生活,价值判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达成价值认同与共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等等。

教学准备教师:根据学情,搜集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例,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一些“中国脊梁”的故事,以及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故事。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展示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玛雅文化、中华文化的典型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秘诀。

)巴比伦文化──空中花园。

但巴比伦国已夭折。

埃及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已面目全非。

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

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完整地记录着六千多年不断代的中华文明史。

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下七垣文化,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沧桑而更强,豪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秘诀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全班总结。

总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社会如何进步,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都要继承和发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的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主要讲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来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同时,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能够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2.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具体实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呈现教学内容和图片。

3.准备纸笔等学习用品,方便学生记录和绘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具体事例,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入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结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活动四:女排精神
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69第1个“探究与分享”
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
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在吗?
展示问题参考答案:1.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让国人振奋,是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奥运赛场的凝聚和爆发。
③个人层面:弘扬人的基本共性(P70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71②)
活动八:谈践行价值观
赏图片,答问题:
结合P72“探究与分享”
1.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为什么能打动你?还有什么看法?
6.青少年应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72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实、落小
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在。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探究感悟
5.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P69①
①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2 .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 .中国航天人积极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直接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价值观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还不够熟悉,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愿意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践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中受到启发。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单元第二课《凝聚价值追求》教材,主要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从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价值观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其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刻,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践行。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收集典型案例,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作用;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
提示: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小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
1.活动——探究与分享P67: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小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活动——探究与分享P68: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
4.小结: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1.活动——探究与分享P69:(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2.小结: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①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②它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③它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四)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材料展示: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雷锋
结合雷锋语录,说说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小结: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
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1.材料展示:
重庆规定了四种斑马线手势语。

第一个是“停止”手势:先伸出左手做停下手势,随后变成点赞。

第二个是“点赞通过”手势:司机先竖起大拇指,随后食指和中指向下前后摆动,做出类似“请走”的手势,示意行人可以通行;第三个是“点赞、挥手”手势,意思是谢谢您的文明礼让;第四个是“左手比划出八”的手势,放在下巴下,表示“互安全,齐微笑”。

辨一辨:你觉得重庆对斑马线手势语的规定好不好?请给出理由。

(肯定或否定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
2.教师讲述:我们所认为的规定斑马线手势语好,其实就是价值。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

某事、某物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就是没有意义的。

价值的大小,说到底就是满足我们需要的程度的大小,在价值评价和实践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各种价值的一些看法,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3.小结: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4.活动——阅读感悟P70: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5.小结:(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话题讨论:“双百”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能打动我们?
2.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问题: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小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
实。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

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当前时政热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