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滑坡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
滑坡危险性评价的要求

2 滑坡危险性评估执行的技术标准 和评估程序
滑坡的地质测绘与调查(勘察)及评价是滑坡危险性评价必不可少的 工作内容。应选择恰当的技术标准作为依据。需知教科书和手册是不 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不能作为评估工作的技术依据。当前不少勘察规 划都有滑坡勘察的内容(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3), 但一般都不够完整、系统,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 规范》DB50/143-2003是我国当前第一本经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 的专业性技术标准。是除了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 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告》中的附件1《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之外,在滑坡危险性评估工作中 应该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另外《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等也是应该执行的规范。 滑坡危险性评估的工作程序是:在初步查明滑坡地质环境和滑坡的地 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滑坡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对 评估区征地范围内的建设适应性作出结论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等。具 体的工作则是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和现场调查与地质测绘(必要时可 辅以少量的勘察和测试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收集、调查及勘 察结果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综合评价。按照 滑坡稳定性的差别可以得出滑坡失稳可能性的大小,根据滑坡发生后 的损失大小就可以确定危险性大小,再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结 合防治费用就可以对适宜性作出结论。并应根据滑坡的规模、类型、 变形特征及稳定性等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1、滑坡的定义、滑坡要素及分类概述
为完成滑坡危险性评估这一任务,有 必要在讨论如何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估 之前,对滑坡的定义、滑坡要素以及 分类等作一概括介绍。
1.1
滑坡的定义
出入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者 对滑坡有不同的定义。但总的讲来, 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包括了以下一些 主要内容:滑坡的组成物质,具有可 能滑动的空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滑 动界面(滑面),有一定的水平位移, 是一种外动力作用下的地质现象……。 故而,我认为将滑坡定义为“斜坡上 的岩土体沿某一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 坡下运动的地质现象”是比较恰当的。
滑坡预测与评估规范

滑坡预测与评估规范滑坡是由地表岩土斜坡或边坡的松散或半固态岩土在重力和外力作用下沿滑道运动而形成的地质灾害。
滑坡的发生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也对环境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准确预测和评估滑坡的潜在风险,制定滑坡预测与评估规范非常重要。
1. 滑坡检测与监测方法滑坡预测与评估的第一步是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滑坡的检测与监测。
常用的滑坡检测方法包括地质调查、航空摄影测量、遥感影像解译等。
而滑坡监测方法则可以通过地震仪、位移计、激光雷达等设备实时监测斜坡的位移和形变。
2. 滑坡预测模型与技术滑坡预测与评估的核心是建立科学可靠的预测模型和技术。
其中,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是最常用的方法。
物理模型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岩土材料的力学行为,并探索滑坡发生的机理。
数学模型则通过收集和处理滑坡相关的数据,应用统计学和计算机模拟方法,预测滑坡的潜在危险性。
3. 滑坡评估规范滑坡评估规范是确定滑坡潜在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的依据。
评估规范的制定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评估规范应包括滑坡潜在风险评估指标、评估流程和评估结果的解读等。
同时,滑坡评估规范还应与相关法律和标准相衔接,确保滑坡预测与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数据共享与信息传递滑坡预测与评估需要大量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数据支持。
因此,建立高效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机制非常重要。
政府、学术机构和企业应积极合作,加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共享,提高滑坡预测与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将预测和评估结果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和公众,提高应对滑坡灾害的能力。
5. 滑坡防治与应急预案滑坡预测与评估不仅仅是为了预测滑坡的潜在风险,更重要的是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滑坡防治与应急预案。
根据滑坡的预测结果,应明确滑坡防治的目标和措施,并制定出可行的预防和治理方案。
与此同时,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包括预警系统建设、应急机制和救援预案等,提前做好应对滑坡灾害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

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案例分析摘要:简要介绍了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内容、原则及其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以求能够更好的做好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工作。
关键词:滑坡预测评估原则方法0 引言由于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区,严重的地质灾害给予人类经济等各方面造成巨大影响,不合理的建筑选址所造成的事故频发。
为了减少因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地质灾害预测评估是对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各种地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预测评估必须在对地质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判断自然及人类活动等激发下,某一个或多个可调节的地质环境的变化,导致致灾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预测评估地质灾害的范围、危险性和危害程度。
地质灾害种类较多,现就最常见且危害较为严重的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内容、原则及方法作一介绍,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
1 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及原则1.1 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内容包括三方面:工程建设可能遭受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加剧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2 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原则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拟建工程为核心的原则;以现状为基础,考虑灾害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则;以定性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能够清楚地说明问题或不宜用定量方法评估的就用定性方法评估,适宜定量评估的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量化。
2 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案例分析以拟建公路为例,介绍其预测评估方法,预测其危险性大小。
2.1 拟建公路可能遭受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拟建工程遭受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必须结合具体工程位置与滑坡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综合分析,确定其危险性大小。
(1)拟建公路平行滑面方向若拟建公路在滑坡体上或者近距离的下方,遭受滑坡危险性大;若拟建公路在滑坡后方短距离范围内,遭受滑坡危险性中等;若拟建公路在滑坡后较远距离,遭受滑坡危险性较小。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步骤与要点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步骤与要点测绘技术在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滑坡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评估滑坡灾害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步骤与要点。
第一步:搜集数据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搜集相关数据。
数据的搜集包括地形地貌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地质地球化学数据、气象气候数据等。
通过卫星遥感和地面调查等手段获取的数据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有助于评估滑坡灾害风险。
第二步:建立地质模型建立地质模型是进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一步。
地质模型包括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层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利用测绘技术获取的数据,通过数字化和三维建模等手段,可以建立准确的地质模型。
地质模型是后续分析和评估的基础,对于判断滑坡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步:评估地形地貌特征地形地貌是滑坡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测绘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地势、坡度、坡向等。
这些特征对滑坡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因此,在评估地形地貌特征时要特别注意其变化情况和潜在的滑坡风险。
第四步:分析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对滑坡灾害风险的评估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测绘技术获取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土地利用的现状,并评估其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例如,人口密集地区的滑坡灾害风险较高,而农田等开放区域的风险相对较低。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评估滑坡灾害的潜在风险。
第五步:考虑气候影响气候条件对滑坡灾害的发生和演化有着重要影响。
使用测绘技术收集的气象气候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气候变化对滑坡灾害风险的影响。
例如,降水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可能导致土壤失稳和滑坡发生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中,必须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
第六步:评估滑坡灾害风险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测绘技术提供的数据进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等多个因素。
滑坡风险评估实践中的难点与对策

滑坡风险评估实践中的难点与对策摘要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评估滑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必须识别滑坡风险评估实践中的难点,并提出应对策略。
本文通过分析文献和案例,总结了滑坡风险评估实践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滑坡,风险评估,难点,对策AbstractLandslide is a common geological disaster, which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human life, property and infrastructu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ssess landslide risk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difficulties in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practice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fficulties in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practice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Keywords: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difficulties, countermeasures 正文1. 背景介绍滑坡是由于地质因素、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地表土壤或岩石块体运动的一种现象。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点

在建设用地选址阶段,加强地质勘查工作,全面了解建设用地地质 条件和潜在地质灾害风险。
推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 果。
治理措施
1 2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制定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响应程序和责任人。
实施工程治理
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规模,采取相应的工程治理 措施,如加固、排水、截水等,降低灾害风险。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 点
contents
目录
• 评估目的与任务 • 评估依据 • 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防治措施与建议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01
评估目的与任务
评估目的
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
通过对建设用地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等 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该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结论应明确指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 性的现状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 施和建议。
建议与展望
防范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强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建设用地的安全和稳定。
规划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规划建议,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基 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促进建设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03
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区域地质背景
01
区域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
02
03
区域地壳稳定性
分析评估区域内的主要地质构造, 如断层、褶皱等,以及它们对地 质稳定性的影响。
了解评估区域内的地层岩性,包 括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类型,以 及它们的工程地质性质。
滑坡风险评估

滑坡风险评估一、背景介绍滑坡是指地表或岩土体由于重力效应、水分的影响、边坡的倾斜度等原因,导致土壤或岩石质量破坏而发生的地质灾害。
滑坡灾害在许多地区都是非常常见且具有严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针对滑坡风险的评估可以帮助相关方了解和预测潜在的滑坡风险,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滑坡风险评估方法滑坡风险评估是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滑坡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以及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的效果,来确定滑坡风险级别的方法。
1. 滑坡风险概率评估滑坡风险概率评估滑坡风险概率评估是指对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通过对地质、水文地理、气候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历史滑坡事件的统计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综合判断潜在滑坡区域发生滑坡的概率。
2. 滑坡风险影响评估滑坡风险影响评估滑坡风险影响评估是指对滑坡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包括滑坡可能导致的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滑坡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 滑坡风险等级评估滑坡风险等级评估滑坡风险等级评估是在滑坡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滑坡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防灾能力等因素,将滑坡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滑坡风险评估的应用范围和意义滑坡风险评估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1. 土地规划和开发土地规划和开发通过滑坡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土地规划和开发中选择低滑坡风险的地区,避免在高滑坡风险区域进行开发,以减少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
2. 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中,滑坡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滑坡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地质和工程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3. 灾害防控灾害防控滑坡风险评估可以为地方政府和救援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科学有效的灾害防控措施,增强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滑坡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滑坡灾害给人民带来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监测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监测技术及风险评估研究在滑坡防治工程中,监测技术和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监测技术和细致全面的风险评估,可以提前发现滑坡问题,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预防灾害的发生。
一、滑坡监测技术1.地面监测技术地面监测技术是最常用的滑坡监测手段之一。
它主要通过设置地面测点、测斜仪等工具,对滑坡区域进行连续、定点的监测。
这种技术能够从地面观测到滑坡体的位移和形变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滑坡体的变化趋势和异常。
同时,地面监测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滑坡区域,具有广泛适用性。
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滑坡监测手段之一。
它借助卫星遥感影像的获取和解译,快速准确地获取滑坡区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信息。
遥感技术能够对滑坡发生前后的地表变形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及时性。
3.地下监测技术地下监测技术主要是通过设置钻孔、孔隙水压力计等工具,对滑坡体下方的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和地下应力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技术能够及时掌握滑坡体下方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和地下应力状态,为滑坡风险评估和防治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二、滑坡风险评估1.滑坡风险评估的目的滑坡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综合分析滑坡的潜在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灾害发生的概率,确定滑坡区域的风险等级。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更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滑坡风险评估的方法滑坡风险评估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通过对滑坡区域的地质地形特征、滑坡历史、降雨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滑坡的潜在危险程度。
定量评估则通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滑坡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确定滑坡的风险等级。
3.滑坡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滑坡风险评估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滑坡体的稳定性、地下水位、降雨量、地质条件等是主要的评估因素。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点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 措施和建议,为建设用地规划和
设计提供依据。
将评估结果纳入建设用地规划和 设计文件,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0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内容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
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以及其分布范围和规模。
指导后续工作
为土地开发和利用提供安全保障,确 保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评估依据法ຫໍສະໝຸດ 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设用 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等。
技术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地质资料
建设用地所在区域的地质资料、气象资料、水文资料等。
02
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和分布
分析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规 律等,评估地下水对建设用地的影响。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 系
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了解地下 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分区
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将评估区划分为不同的工程地质分区,确定各分区的工程地质性质和 稳定性。
建议
01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
措施,以降低或消除地质灾害对建设用地的危害。
02
优化建设用地规划布局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优化建设用地规划布局的建议,包括合理规划道路、
建筑物、排水系统等设施,以降低地质灾害对建设用地的危害。
03
加强监测与预警
提出加强监测与预警的建议,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地质条件评估要点分析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地质条件评估要点分析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和有效进行滑坡防治工作,对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规范中地质条件评估要点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滑坡区域的地质背景分析在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中,首先需要对滑坡区域的地质背景进行分析。
这包括滑坡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层、断裂、褶皱等情况的综合评估。
特别是要重点关注滑坡区域的地层情况,包括地层的岩性、厚度、倾角、不连续面的特征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了解滑坡区域的地质特点,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滑坡体的特征与发展历史分析滑坡体的特征及其发展历史对滑坡防治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地质条件评估中,需要对滑坡体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包括滑坡体的形态、规模、切口、移动速度等特征。
同时,还需通过对滑坡体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包括滑坡活动的时间、频率、速度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和失稳机制的研究。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滑坡的发展规律,预测滑坡的未来行为。
三、滑坡区域的地下水情况评估地下水是滑坡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中,地下水情况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对滑坡区域的地下水位、含水层分布、渗流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尤其是要关注滑坡带附近的泉眼、渗水沟、渗水井等地下水流出口的分布情况,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情况。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了解滑坡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滑坡防治工程的岩土物理特性分析在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过程中,还需要对滑坡区域的岩土物理特性进行详细分析。
这包括岩土体的密度、强度、变形特性、渗透系数等方面的研究。
特别是要对滑坡区域的岩土体进行野外和室内的实验研究,获取可靠的实验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为滑坡防治工程的工程参数确定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滑坡治理工作。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分析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分析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或危害的现象。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风险。
为了有效地防治滑坡,规范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分析至关重要。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灾害强度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从而为滑坡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该评估过程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滑坡的成因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评估、风险等级划分以及防治措施的选择等。
首先,对滑坡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
滑坡的成因通常与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貌条件、地震活动等相关。
通过观测、测量、采样和实地调查等手段,可以获取相关数据,进而对滑坡成因进行系统分析,为评估后续的风险提供基础。
其次,评估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
这需要综合考虑滑坡的历史发生情况、滑坡体的稳定性、周边环境以及预测模型等因素。
通过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可以预测滑坡的潜在规模和可能发生的时间。
这样能够帮助人们预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潜在的损失。
在确定滑坡的风险等级时,需要量化评估滑坡的可能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这可以通过计算滑坡的体积、速度以及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口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地方特点和应急能力,将滑坡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最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为滑坡防治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确定适宜的防治措施,并制定相应的预警和应急预案。
同时,还能对滑坡的监测和预测进行优化,实现对滑坡的及时响应和精确控制。
这将有助于提高滑坡防治工程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性。
总之,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分析对于预防和减轻滑坡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滑坡成因、评估滑坡可能性、划分风险等级和确定防治措施,可以帮助提高人们对滑坡灾害的防范意识,减少损失,并为滑坡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条件评估要点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条件评估要点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规范中,对地质条件的评估是其中的关键要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地质条件评估的要点。
一、地质资料获取和分析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地质资料的获取和分析是基础。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调查和资料,包括区域地质图、地质调查报告、地质灾害调查报告等。
根据地质调查和研究结果,分析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滑坡体的结构特征、变形特征等,对滑坡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二、地质力学参数的确定地质力学参数是评估滑坡地质条件的重要依据。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通常需要测定或估计滑坡区岩石和土壤的一些重要力学参数,如岩石和土壤的强度、变形模量、黏聚力等。
可以通过现场取样和实验室试验来获取这些参数,如剪切试验、恢复变形试验等。
同时也可结合已有的类似区域的勘查数据,进行参数的推算和估计。
三、地下水情况评估地下水是滑坡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滑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滑坡防治工程的地质条件评估中,需要对滑坡区的地下水情况进行评估。
包括地下水位的变化、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方式、地下水流速和压力等。
可通过现场观测和测量来获取相关数据,如水位监测井的布设和水位观测。
四、滑坡体的变形和活动性评估滑坡体的变形和活动性评估是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滑坡体形态的测量和变形特征的分析,确定滑坡的变形量和速率,评估滑坡的活动性和稳定性。
可采用各种现场观测和测量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如遥感影像解译、GPS定位、测斜仪测量等。
五、滑坡预测和评估滑坡预测和评估是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关键任务之一。
通过对滑坡区的地质条件评估,结合地下水和变形等要素的分析,对滑坡的活动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评估。
可采用各种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如稳定性分析、风险评估等,评估滑坡对工程和区域的危害程度。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及预警措施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及预警措施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及预警措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滑坡灾害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围绕该任务展开讨论。
首先,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是滑坡预警的关键一环。
评估滑坡灾害的风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降雨情况、地形地貌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确定滑坡灾害的潜在风险。
评估的结果可以为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帮助相关部门和居民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其次,针对不同地区的滑坡灾害特点,需要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
滑坡灾害的预警可以分为短期预警和长期预警。
短期预警主要依靠现场监测数据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地质变形和水文情况,提前预警风险。
长期预警则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模型预测,辅助制定区域滑坡灾害的潜在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措施。
其中,短期预警中,传感器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通过布设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地表形变、地震活动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相关部门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此外,还可以借助遥感和卫星技术,对滑坡区域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和测量,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
对于长期预警,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模型预测是关键。
通过分析历史滑坡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可以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据此进行预测和预警。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可以对地质条件、降雨情况和地表地貌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预警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措施,灾后的响应和应对也非常重要。
一旦发生滑坡灾害,相关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转移。
在救援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确保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灾后的重建工作也需要紧密配合,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
总之,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及预警措施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工作。
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滑坡灾害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预警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风险评估与监测措施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风险评估与监测措施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滑坡灾害,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规范中包含了风险评估与监测措施。
本文将从风险评估和监测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风险评估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要求在项目规划与设计初期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潜在的滑坡风险和可能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 勘查阶段的工作内容在勘查阶段,需要进行地质调查、地质地球化学测试、地面形态测量、地下水位监测等工作,以了解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滑坡区域的固有特征。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震、降雨、坡度等其他可能引发滑坡的因素。
2. 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
定性方法可以通过对已知滑坡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来评估潜在的滑坡风险。
定量方法可以利用统计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勘查数据,预测滑坡的可能性、危害范围和可能的失效形式。
3. 风险评估的结果风险评估的结果将指导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根据滑坡的潜在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如加固土壤,排水和改善地下水位,修建防护结构等。
同时,还可以制定应急预案,提前预警并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二、监测措施滑坡防治工程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监测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监测措施可以实时监测滑坡的运动和变形情况,提供预警信息,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周边居民和基础设施。
1. 监测要求和措施根据滑坡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技术和仪器。
常见的监测要求包括:地面形变、地下水位、震动和振动、崩塌和滑体动力等。
常用的监测措施包括:测量标志物位移、安装倾斜计和应变计、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安装地震和振动传感器等。
2. 监测数据分析监测到的数据需要定期检查和分析,以评估滑坡的运动速度和变形情况,并与之前的勘查结果进行对比。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地质工程模型和监测数据库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同时,还需要将监测数据与预警系统相结合,提供即时的预警信息。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2.1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2.2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3 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指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的地区。
2.4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是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
2.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程度的估量。
3 总则3.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及特殊性岩土(含湿陷性土、红粘上、软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及残积土等)变形灾害等。
3.2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应视建设项目的特点,并考虑所处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加以分析确定。
3.2.1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
3.2.2 若危险性的来源或影响超出用地范围,则应依据地质灾害种类特征、适度扩展评估范围。
3.2.3建设用地位于强震区,工程场地内分布有可能产生明显位错或构造性地裂的全新活动断裂或发震断裂,评估范围应尽可能把邻近地区活动断裂的一些特殊构造部位(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的交汇部位、活动断裂的拐弯段、强烈活动部位、端点及断面上不平滑处等)包括其中。
3.2.4 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山地丘陵区、评估范围应以相对线路两侧第一斜坡带为限:穿越线路的冲沟,以其汇水范围为限。
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点应是评估区内不同类型灾种的易发区段。
3.3.1 在相同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存在适宜的斜坡坡度、坡高、坡型,岩体破碎、土体松散、构造发育,工程设计控方切坡路堑工段,将是崩塌、滑坡的易发区段、应为危险性评估的重点。
3.3.2 经初步分析判断,凡符合泥石流形成基本条件的冲沟,应为危险性评估调查的重点。
3.3.3 依据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松散盖层厚度、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动力因素的初步分析判断圈定可能诱发岩溶塌陷范围,应作为调查评估的重点。
滑坡防治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滑坡防治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一、引言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和减轻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滑坡防治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二、滑坡防治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对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环境、人员、财产产生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滑坡灾害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滑坡防治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数据采集:收集滑坡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貌、气象等相关数据,包括地图、航片、卫星图像、野外调查、技术文献等。
2. 灾害隐患性评估:对滑坡地区进行隐患评估,包括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规模、频率等参数的确定。
3. 潜在危害性评估:评估滑坡灾害可能对环境、人员和财产产生的潜在危害程度,包括滑坡对建筑物、道路、农田等的破坏性程度。
4. 综合评估与等级划分:根据数据采集和隐患、危害性评估,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5. 防治措施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滑坡防治措施建议,包括工程措施、加固措施、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等。
三、滑坡防治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具体步骤滑坡防治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步骤:1. 数据收集:在评估区域内进行地质、水文、气象等数据的采集,包括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地下水位等信息的获取。
2. 隐患性评估:根据已有的滑坡案例和相关文献,对滑坡的可能性、规模、频率等进行评估。
通过野外勘探、地质钻探等方式确定滑坡区的地质构造、岩土条件、水文地质情况等。
3. 潜在危害性评估:通过分析滑坡的运动特点和可能带来的破坏性,评估滑坡对周边环境、人员和财产产生的潜在危害程度。
包括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滑坡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传播、位移分布等进行分析。
4. 综合评估与等级划分:综合考虑隐患性和潜在危害性等评估结果,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综合评估。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分类方法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分类方法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滑坡灾害的危害,必须进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分类方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重点探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分类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潜在危害性、易损性和暴露程度的综合评价,确定其对人类、环境和经济的风险程度。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滑坡的潜在危害性。
潜在危害性是指滑坡事件对人类、环境和经济造成的损失程度。
为了评估潜在危害性,需要对滑坡的规模、运动速度、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等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潜在危害性的评估,可以确定滑坡风险的基本等级。
其次,评价滑坡的易损性。
易损性是指人类活动和建筑物对滑坡影响的程度。
为了评估滑坡的易损性,需要对滑坡区域的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密度、交通设施、水资源等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对易损性的评估,可以确定滑坡风险的具体等级。
第三,评价滑坡的暴露程度。
暴露程度是指人类活动和资产在滑坡事件中所处的位置和条件。
为了评估滑坡的暴露程度,需要对滑坡区域的土地利用、道路网、建筑物分布等进行详细调查。
通过对暴露程度的评估,可以确定滑坡风险的具体等级。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根据潜在危害性、易损性和暴露程度的评估结果,将滑坡风险分为不同的分类,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滑坡风险的分类有助于将有限的资源和经费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滑坡防治工程的效果和效率。
根据滑坡风险的分类,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对于高风险的滑坡区域,可以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土体加固、护坡、排水和排沙等措施,以减少滑坡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中风险的滑坡区域,可以采取监测和预警措施,及时掌握滑坡的发展情况,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低风险的滑坡区域,可以采取合理规划和管理措施,如限制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措施,预防滑坡灾害的发生。
滑坡危险边坡处理的规定

滑坡危险边坡处理的规定滑坡危险边坡是指在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地表或地下岩体或土体失稳而形成的危险性边坡。
在城市建设中,滑坡危险边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对滑坡危险边坡的处理有明确的规定。
一、责任主体滑坡危险边坡处理的责任主体为地方政府和单位。
地方政府负责对所辖区域内的滑坡危险边坡进行管理和处理。
单位的负责人则应当对其所属单位内的滑坡危险边坡负责管理和及时处理。
二、识别指标为了及时发现滑坡危险边坡,应当建立相关的识别指标。
具体指标如下:1.岩溶发育程度:高岩溶区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设。
2.工程活动影响:工程活动可能会改变地形,增加滑坡风险。
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滑坡危险边坡的区域,应当加强勘测。
3.环境条件变化:地质灾害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对环境变化敏感的区域应当设立监测点,及时发现可能的滑坡危险。
三、分类处理滑坡危险边坡处理应当根据其性质、规模等因素进行分类处理。
具体分类如下:1.小规模或无人居住区:在小规模或者无人居住区,对发现的滑坡危险边坡应当及时进行拦截并加固,以防止灾害的发生。
2.中等规模或人口稀少区:在中等规模或人口稀少区,对发现的滑坡危险边坡应当开展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大规模或人口密集区:在大规模或人口密集区,对发现的滑坡危险边坡应当立即开展监测、评估并进行拦截和加固。
四、处理方法滑坡危险边坡的处理应当根据其性质、规模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加固措施:通过加固措施(如灌注加固、钢筋拉力加固等)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2.拦截措施:对于未发生滑坡的危险边坡,应当采取拦截措施,通过增加抵抗力而减小滑坡的危险。
3.迁移措施:对于已发生滑坡的危险边坡,最好采取迁移措施,将居民迁移至安全区域。
五、监测和评估滑坡危险边坡的监测和评估是处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滑坡危险边坡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将滑坡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滑坡危险性评估

(3)东南、中南等省山地和丘陵地区,滑坡也较多,规模较小,以堆积层滑坡、风化带破碎岩石滑坡及岩 质滑坡为主。滑坡的形成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3.中等发育区:在西藏、青海、黑龙江省北部的冻土地区,分布有与冻融有关,规模较小的冻融堆积层滑坡。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一、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
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通常,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 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 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 坡易发生滑坡。
滑 坡 要 素
1-滑坡体(滑坡发生后,脱离母体的滑动部分); 2-滑坡周界(滑坡体与周围母体在平面上 的分界线);3-滑坡壁(滑坡体位移后,后方裸露在外的母体陡壁,平面上多呈弧圈装); 4-滑坡台阶(滑坡体上,由于各段滑动速度差异所形成的错台); 5-滑动面(滑坡体相对下 伏母体下滑的连续破裂界面);6-滑床(滑坡体滑动时依附的下伏不动母体);7-滑坡舌( 滑坡体前部脱离滑床形如舌状的部分);8-滑坡洼地(滑坡体与滑坡壁或两级滑体间被拉开 的沟槽状封闭洼地,可积水成潭); 9-拉张裂隙(分布于滑坡体后部或两级滑坡体间,受拉 力作用形成,呈弧形、张开状,与滑坡壁大致平行)、10-主滑轴线(滑坡体上滑动速度最快 部分的纵向连线,它代表单个滑坡滑动的方向);
人工弃土滑坡
由人工开挖填弃渣构成,次生滑坡
近水平层状滑坡
由基岩构成。沿缓倾岩层或裂隙滑动,滑动面倾角≤10º
岩质 滑坡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地质灾害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滑坡地区。
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第一步,对于确定灾害风险区域、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技术研究方面,探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的相关内容。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潜在灾害发生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估,得出相关风险等级及其概率的过程。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灾害潜势评价法:通过地质勘查、地质地貌、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等综合解译,建立灾害潜势评价模型,对滑坡区域进行空间分布和概率评估,确定潜在灾害的可能性。
2. 滑坡体稳定性分析法:通过采集滑坡现场的地质、地形、水文等信息,结合滑坡体的力学性质,利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力学计算等方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定滑坡体的破坏概率和危险度。
3. 社会脆弱性评估法:通过调查分析人类活动及生态环境对滑坡灾害的影响,包括居民的疏散能力、救援能力、抗灾能力等,评估社会系统的脆弱性,确定滑坡灾害对社会系统的影响程度。
4. 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方法:通过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灾害潜势、滑坡体稳定性、社会脆弱性等指标,进行定量化评估,将地质灾害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地质工程监测技术:地质工程监测是滑坡防治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滑坡体的形变、位移、地下水位等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滑坡体的异常变化,为防治工程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通过地质灾害潜势评价、滑坡体稳定性分析、社会脆弱性评估等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滑坡区域的灾害风险情况,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发育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发育 阶段
滑动带及滑动面
滑坡前缘
滑坡后缘
滑坡两侧
滑坡体
变 形
阶 段
主滑段滑动带在蠕动 变形,但滑体尚未沿 滑动带位移,少数探 井及钻孔发现新滑动 面
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新 的泉点
地表或建(构)筑 物出现一条或数条 与地形等高线大体 平行的拉张裂缝, 裂缝断续分布,多 成弧形向内侧突出
二、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 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 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堆载、爆破、水库蓄( 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此外,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许多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中型滑坡
小型滑坡
古滑坡
全新世以前发生滑动的滑坡,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
崩滑堆积体滑坡
发生在由崩滑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中,多沿下伏基岩面滑动
堆积层 (土质) 滑坡
黄土滑坡 粘土滑坡 残坡积层滑坡
发生在黄土层中 发生在以粘性土为主的堆积层中 由花岗岩风化壳、沉积岩残坡积等构成,多为浅表层滑动
人工弃土滑坡
由人工开挖填弃渣构成,次生滑坡
近水平层状滑坡
由基岩构成。沿缓倾岩层或裂隙滑动,滑动面倾角≤10º
岩质 滑坡
顺层滑坡 切层滑坡 逆层滑坡
由基岩构成。沿顺坡岩层或裂隙面滑动 由基岩构成。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相切。常沿倾向坡外的一组软弱面滑动 由基岩构成。沿倾向坡外的一组软弱面滑动,岩层倾向山内,滑动面与岩层层面相切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一、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
建设用地滑坡危险性评估
技术要点
提纲
一.滑坡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滑坡灾情与分布特点 三.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基本要求 四.滑坡调查的技术要点 五.注意事项
什么是滑坡
指斜坡上的 岩体由于种 种原因在重 力作用下沿 一定的软弱 面(或软弱 带)整体地 向下滑动的 现象。
滑
坡
要 素
1-滑坡体(滑坡发生后,脱离母体的滑动部分); 2-滑坡周界(滑坡体与周围母体在平面上的分解线); 3-滑坡壁(滑坡体位移后,后方裸露在外的母体陡壁,平面上多呈弧圈装); 4-滑坡台阶(滑坡体上,由 于各段滑动速度差异所形成的错台); 5-滑动面(滑坡体相对下伏母体下滑的连续破裂界面);6-滑床 (滑坡体滑动时依附的下伏不动母体);7-滑坡舌(滑坡体前部脱离滑床形如舌状的部分);8-滑坡洼地 (滑坡体与滑坡壁或两级滑体间被拉开的沟槽状封闭洼地,可积水成潭); 9-拉张裂隙(分布于滑坡体 后部或两级滑坡体间,受拉力作用形成,呈弧形、张开状,与滑坡壁大致平行)、主裂隙(后缘周界的贯 通裂隙); -羽状裂隙、剪切裂隙(分布于滑坡中部两侧,因滑坡体下滑与相邻不动母体间相对位移,形 成剪力区并出现剪裂隙;剪力区与滑动方向大致平行,其两侧常伴声有羽毛状裂隙);-鼓张裂隙(分布于 滑坡体中前部,因滑坡下滑手阻使土体隆起,形成张开裂隙,裂隙延伸方向多与滑动方向平行,呈扇状分 布,部分与滑动方向垂直); -扇状裂隙(分布于滑坡体前部,尤以滑坡体舌部为多,由滑坡体前部向两 侧扩散,成扇形排列); 10-主滑轴线(滑坡体上滑动速度最快部分的纵向连线,它代表单个滑坡滑动的 方向);
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通常,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 构松软,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易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 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 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 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 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理面、岩性界面、断层发 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发生 原因
工程滑坡 自然滑坡
现今
活滑坡
稳定
程度
死滑坡
体积(万方现代)滑:坡
由于施工开挖山体或建筑物加载引起的滑坡。可以细分为:(1)工程新滑坡:由于开 挖山体或建筑物加载所形成的滑坡;(2)工程复活古滑坡:久已存在的滑坡,由于“斩腰切脚”引起复 活的滑坡
按规模分类 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按其发生的相对时代,可分为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
发生后仍继续活动的滑坡。后壁及两侧有新鲜擦痕,滑体内有开裂、鼓起或前缘有挤出等变 形迹象
发生后以停止发展,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重新活动,坡体上植被较盛,常有居民点
>10现0今0正在发生滑动的滑1坡000-100 100-10 <10
发等生年代ຫໍສະໝຸດ 级名 称:特大型滑坡 大型滑坡 老滑坡
全新世以来发生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
名称分类
特征说明
滑体 厚度
浅层滑坡 中层滑坡 深层滑坡
滑坡体厚度在10m以内 滑坡体厚度在10~25m之间 滑坡体厚度超过25m
运移 形式
推移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
上部岩层滑动,挤压下部产生变形,滑动速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物分 布的斜坡地段
下部先滑,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较慢,多具上小下大的塔式外貌,横向张 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
3)地形地貌 只有处于一定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 水库)、海、沟的岸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 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 ,降低岩、土体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石产生 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坡(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作用最突出。
滑
坡
要 素
滑坡壁(丰都铁匠沟滑坡)
举
例
滑坡台地(丰都岩脚崩滑体)
圈椅状地貌(丰都翅膀岩滑坡) 滑坡舌(丰都岩脚崩滑体)
滑
坡
要
素
滑带(碎列岩体定向排列)(丰都上湾崩滑体)
滑坡后壁及马刀树(丰都罗家坡滑坡)
举
例
圈椅装地貌(丰都龙井河下游滑坡)
滑坡洼地与滑坡湖(忠县永兴 (Ⅱ)滑坡)
滑 坡 分 类
有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