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马原重难点:“意识”从哪儿来
2017考研政治马哲需重点把握的20个原理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马哲需重点把握的20个原理马哲是马原的学科基础,概念抽象,体系庞大,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也是历年来的考察难点,尤其是原理和方法论,考生需要多下功夫去理解记忆。
下面整合了20条马原重点原理,希望考生能够重点学习记忆。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5)辩证的否定观。
(6)否定之否定规律。
(7)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9)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1)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
(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
)(17)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9)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原理。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
考研政治辅导:意识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考研政治辅导:意识及其与物质的关系考研政治辅导:意识及其与物质的关系(一)意识的产生和本质1、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其一,由无机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
其二,由低等生命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其三,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②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劳动使猿手转变成人手,使猿脑转变成人脑。
劳动创造了语言,劳动和语言一起丰富着人的意识,人的思维能力本身也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
2。
从生理基础上说,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
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但人脑本身并不能派生出意识的内容。
②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
意识的内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客观存在。
③所有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其中,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
通过分析意识的产生和本质,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4。
批判主观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主观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张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庸俗唯物主义则认为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其要害在于抹煞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把意识等同于物质。
(二)意识的能动性1。
意识能动性的含义意识能动性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①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这个基础上,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超越性。
在这里,具体时代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反映客观对象,并确定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同时,由于人类能够创造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人的意识既能追溯客观对象的过去,又能预见客观对象的未来。
考研政治:马原第四章重点知识解答(一)
考研政治:马原第四章重点知识解答(一)1.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不是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识起源于经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则认为意识先天就有,是意识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先验论。
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而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先天就有。
(2)关于“世界的可知性”命题,唯物主义者和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虽然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但唯心主义者把认识看作是精神活动,使认识脱离了客观现实。
例如,认为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是上帝赋予的观点,虽然也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这种认识是脱离客观现实的。
(3)对于“认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命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
但对于经验来自何方,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首先产生的是感性经验。
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认识起源于经验。
唯心主义则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的经验和感受,或是上帝赋予的,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
(4)“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与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不知到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
有些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也论述了思维运动的辩证过程。
(5)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和一部分唯心主义者都承认世界的可知,都接受“认识起源于经验”,也都认为“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所以,以上三方面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2.主体和客体是指什么?主体指在一定社会中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考研政治马原世界观与方法论重点:人类的意识
考研政治马原世界观与方法论重点:人类的意识1、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⑴、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⑵、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⑶、一般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2、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意识的本质: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
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⒊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Ⅰ、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Ⅱ、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5、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⑵、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⑷、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
6、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⑴、物质决定意识;⑵、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⑶、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⒈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⒉主张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7、人工智能的含义: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8、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工智能在功能上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
⑵、人脑和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人脑人工智能区别1 生理的、心理的过程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区别2 有自觉性没有自觉性区别3 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区别4 具有社会性不具有社会性9、如何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⑴、要坚持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相统一的观点,恰当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⑵、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⑶、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⑷、要明确认识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马原理唯物论-意识观
•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 C.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考点12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 1.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 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 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 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实践是客观规律性 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考点12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 2.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 根据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 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 手段。
意识的作用:能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11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 物质和意识相互区别:1.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2.物质不 是 意识,意识不是物质;3.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 替物质。
考点11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 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 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本质和作用
意识的概念马原简答题
意识的概念马原简答题1. 什么是意识?意识是指人类或其他生物对外界刺激和内心体验的主观感知和反应能力。
它是感知、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过程的集合,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基础。
意识具有主观性、连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
2. 意识与知觉的关系是什么?意识和知觉是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并不完全相同。
知觉是指人类或其他生物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过程,是感官系统接收、加工和解释外界信息的能力。
而意识则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和理解的主观体验。
知觉是意识的基础,没有知觉就没有意识的产生。
3. 意识的特征有哪些?意识具有多个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意识是每个个体所独有的主观体验,每个人的意识都是独立的,并且无法被他人直接观察和体验。
•连续性:意识是连续的,人类在觉醒状态下,意识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保持着一种连贯性。
•选择性:意识具有选择性,个体可以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这种选择性体现在我们有意地选择将某些信息调入意识范围,而忽略其他信息。
•内在性:意识是人的内在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它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或外界事件,而是人类的主观体验和感知。
•具有目的性:意识是个体在特定目的的引导下对外界刺激和内部心理活动进行主动感知和加工的能力。
4. 意识的产生与大脑的关系是什么?意识的产生与大脑密切相关。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是产生和维持意识的重要器官。
意识的产生是由大脑中的神经元活动产生的,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复杂连接和信息传递过程构建了意识的基础。
迄今为止,科学界对于意识的具体产生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和未解之谜。
然而,通过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手段的研究表明,意识与大脑中特定区域的活跃程度和连接模式有关。
例如,前额叶皮质、顶叶皮质和额叶皮层等脑区的活动与意识的产生密切相关。
5. 意识的研究意义是什么?研究意识的本质和产生机制对于认识人类心智活动的本质和人类自身意识状态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基本知识点:意识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基本知识点:意识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基本知识点:意识一、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模拟习题】(单选)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
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D】二、意识的起源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模拟习题】(单选)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三、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模拟练习】(单选)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反作于物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A】本文主要是梳理“意识”的相关知识点。
希望能够给广大学子的2017考研政治复习带来帮助。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6):意识
考研政治马哲重要知识点梳理(6):意识摘要:考研政治虽说相对简单,在基础阶段不用花费大量时间。
但是由于哲学部分的知识点较为抽象,2019考研er在前期需要了解哲学的基本知识点、相关概念及出题方式,才能在之后的复习中轻松掌握哲学的知识点哦!将带领大家每天10分钟,轻松玩转考研政治哲学。
►【知识点精讲】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①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这样三个发展阶段。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②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其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命题方式及注意事项】物质与意识是高频考点,在历年真题当中基本上都会涉及,意识与我们后面即将学到的认识论也是相同的知识点。
一般意识主要考查的还是选择题,侧重点在理解。
►【习题演练】(单选)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题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题干引用的是马克思的话,其含义应理解为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D正确。
马原复习要点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的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三个规律:①对立统一规律②质量互变规律: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基本内容: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启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4.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政治考研高频考点解析:意识
政治考研高频考点解析:意识政治考研复习要把握要点和热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马原部分的复习要突出重点知识,把握高频考点。
下面为大家解读考研政马克思主义原理部分的高频考点。
一、意识的含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二、意识的起源意识从其起源来看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三、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例题】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
删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作了修改。
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
再如1 9 7 1年版在解释“雉”就是“野鸡”之后,紧跟着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饰品”。
1 9 9 2、1 9 9 8年版也一样,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
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记,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答案】ACD【例题】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答案】A上述马原高频考点,希望考生能够加深理解和应用,练习与记忆相结合。
2017考研政治五部分必背知识点,你背了哪些?.
2017考研政治五部分必背知识点,你背了哪些?考研政治的复习不仅要注重量的积累, 更要注重质的掌握。
但是考研政治的内容不仅深奥晦涩,而且知识点庞杂,很多考生在复习政治的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看了, 可最终却什么都没记住。
把考研政治必备知识点整理了一些, 这些你都背了吗, 背了吗, 背了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马原部分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 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 时间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 时间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毛中特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进行了具体阐述。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史纲部分“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 1/3。
考研政治:政治马原考点总结(一)
考研政治:政治马原考点总结(一)考研政治:政治马原考点总结(一)大家还一定要多做梳理,查漏补缺,放眼全局,把复习过以及没复习到的地方梳理一遍,下面传媒研考整理了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马原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运动观: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马原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马原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2017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考研政治马原部分的重要原理和考察要点,大家要辩证的区分和认识这一知识点,下面新东方网考研频道详细为大家分析讲解这一原理详细内容及考察要点。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
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
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
成语中的“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就是两种正反的典型事例。
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
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做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外在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内在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
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
2017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高频高点——意识
2017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高频高点——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识体系上来说包括: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本文主要是讲解意识这个高频考点。
一、意识的产生: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经由无机物的反应特征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出题的关键点:这里强调意识是人所特有,动物表现的再聪明也是被动的、本能性的行为,不具备意识,人工智能表现的再卓越也是模拟人的思维,在此基础上功能性的拓展。
2.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二、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出题关键点:一强调人脑而不是大脑;二是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器官而不是源泉,2.从内容与形式上说,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出题关键点:一是脑中的意识,不是人脑自生的,其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刃,但是没出现枪和炮。
二是意识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有直观的还有创造性的。
比如世界上没有龙,但是我们意识中会有龙为什么?龙无非是蛇的身体、鱼的鳞片、马的脸,鹿的角,鹰的爪子等等各种客观事物的创造性综合出来的产物。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经由经历、爱好、兴趣等主观性影响而产生差异,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出题关键点: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看法,因为每个人在认识事物时都把自己的主观因素融入进去了,这就体现了意识的主观性。
比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月是故乡明等。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1)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第三节 意识的结构和作用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品课程 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内容提要 重点难点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理论学习 疑难解析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品课程 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人工智能,是功能的模拟,即对人脑 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
疑难解析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品课程 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的原理
记
重点难点
忆
理论学习
输
入
疑难解析 信息
设
备
感觉 器官
运算器
存储器
控制器
调节 指挥
加工 分析 处理
输 出 设 备
信息
效应 器官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品课程 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疑难解析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品课程 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内容提要 重点难点 理论学习
一、意识的结构
3、根据意识的水平不同,可以把 意识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日常意识 和意识形式。
疑难解析
不知不觉到家中
弗洛伊德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品课程 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内容提要 一、意识的结构
疑难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精品课程 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内容提要 重点难点 理论学习 疑难解析
人工智能的巨大意义
造成了人类意识的新的存在形态和进化 方式,它使意识脱离了狭隘的人脑的生理基 础和“自然的”语言文字,建立在客观的社 会“神经系统”——电脑—通信网络上,建 立在各种“人工语言”和符号系统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
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 教学重点
1、意识的产生 2、意识的本质
•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意识具有社会性?
• 教学方法
1、分析比较的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意识的起源
1.1 关于意识现象的不同表述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解释。 ·唯心主义的解释 ·宗教神学的解释 ·旧唯物主义“物活论”
1.2 意识产生的条件
1.2.1 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 第一阶段:从所有物体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 刺激感应性; 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
第三阶段:从动物的感觉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1.2.2 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
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劳动和语言一起,成了 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的过渡 成了人脑”。 为什么劳动能够成为产生意识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呢? 四肢的分离和语言的产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大脑 的进化,而四肢的分离和语言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可能条件, 成为了由猿脑变成人脑,由意识的萌芽发展到人的意识的 重要推动力。 所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 质。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 反作用,才能在意识问题上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意识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具有主观的目的性、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教学目的
•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世界上除了 有可见的物质现象之外,还有不可见的意识现象。 正确理解和把握意识现象,就要对意识的起源、 本质和作用进行分析考察。同时,通过对意识现 象的分析,还从反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论断, 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通过本节 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 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政治马原重难点:“意识”从
哪儿来
为了帮助大家在暑期之前做好复习铺垫,小编为大家提供“2017考研政治马原复习方法,希望同学们通过简要、高效地复习,能够对考研政治马原科目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动物有没有意识?”这个看起来似乎无需多想的问题,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经常引起“子非鱼”的争议,我们要重新审视“意识”。
事实上,关于意识的考点,历来都是考研政治的重点,但在理解上也同样是一个难点。
下面就为各位考生一一梳理意识的相关考点,厘清“意识从哪来?意识是什么?”的问题。
其一,意识从哪来?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此前的“2016考研政治之马原·春季复习模块系列”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学习到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立场,即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在把握意识的起源问题上,同学们若能从这点上进行思考,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意识的起源是物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世界又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部分,这意味着意识的产生既与自然界相关,也与社会历史有关。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动物没有意识。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人脑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意识的产生必然是在人脑这一生理组织具备之后,正是也只是在这意义上上,我们才能正确理解“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然而,人脑作为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有人脑这一条件就能有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具备人脑这一条件却没有意识是存在的,狼孩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我们要准确理解到“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活中我们所言“实践出真知”即是此意。
概括地说,在意识起源问题上,我们要抓到两个要点:一是人脑,二是实践,前者为必要条件,后者为决定性条件。
其二,意识究竟是什么?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在这一表述中,我们要抓到两个方面:反映、反映的对象。
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因而意识的对象即内容是客观的,反映本身与客观事物是不一样的,因为反映是以思维、思想的方式存在,是主观的。
总结来说,意识既有客观内容(即客观对象、客观原型),也有主观形式。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始终把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就要认识到任何观念,不论对错,在客观世界中都有其原型即其所反映的对象。
比如1998年真题中所考察的鬼神观念、2007年真题中所考察的龙的形象,这些观念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
但显而易见的是,它们的原型并不是所谓的鬼神或龙,因为鬼神或龙并不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自然也就不是意识的反映对象。
问题在于,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为什么意识观念中会出现,这就是主观形式的原因了,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客观世界,在此过程中人会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客观对象的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因此就会出现意识的“天马行空”。
当然,同学们也要把握一点,意识在形式上的主观性并不就是说意识是错的,对客观对象信息的重构或创造性把握,也有可能是对未来的正确预测和科学前瞻。
不过,有一点是毋
庸置疑的,意识有对错,这种可错性的原因不在于客观内容,而恰恰在于主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