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实践报告

合集下载

古村落保护 社会实践报告材料讲解

古村落保护  社会实践报告材料讲解

关于乡村记忆——走访河口传统村落的调查报告学院:建筑学院班级:城规142班调查人:杜雪妍在学校的倡导下,我于2015年2月18日-2015年2月20日走访甘肃省兰州市河口村,以主题为“乡村记忆——走访河口传统村落”展开调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前言: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但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突飞猛进,我国的自然村落数量锐减。

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随之灰飞烟灭,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也濒临瓦解。

所以,保护村落文化,势在必行。

一、河口村基本情况村落名称:河口村所属省份:甘肃省所属市县:兰州市西固区所属乡镇:河口乡行成年代:元代以前传统建筑:民居传统商业祠堂驿站防御非遗名称:铁芯子制作技艺二、河口村详细信息(一)悠久历史河口乡河口村位于庄浪河与黄河交汇处,村庄沿河而建,风景优美。

河口村人文资源丰富,现存有古民居40处,200多间,祠堂两座,存有古码头遗址一处,古城池庄河堡遗址等。

河口民俗文化丰富,地域特色明显,是兰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其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留有其商贾码头、战略要塞、交通枢纽的遗迹、也留有辛店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的痕迹,特别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留存了多样的文化遗存。

据史料记载,早在远古至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前河口为羌戎之地,自元狩二年汉武帝开辟西域,派大将军霍去病统兵西征,兵众从新城津渡河(考证即现在的咸水村、岗镇村),由此,河口在西汉元狩二年要纳入汉帝国版图,到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河口属枝阳县所辖。

由于河口地处中原的农耕文化与西域游牧文化的交界地,出于对羌戎的防御需要,唐代在此地修建庄河堡,史称广武,元代称庄浪河堡,明清时称庄河堡。

黄河和庄浪河在此交汇,创造了特有的河流文化,是古渡又是古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古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古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古建筑社会实践报告一、介绍古建筑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古建筑作为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建筑结构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社会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古建筑的实际访问和研究,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古人智慧的结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

二、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先后参观了京杭大运河上的古村落和中国传统园林。

1. 古村落实践我们来到位于浙江省的乌镇古村落。

走进这个保存完好的古老村庄,仿佛穿越了时空。

古朴而精美的建筑、石板铺成的小巷和河流穿过的石桥构成了美丽的景观线。

我们亲自参与了古建筑的修缮工作,认真聆听工匠们对于传统建筑技艺的讲解,并且亲自动手尝试。

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古建筑的复杂性和精细程度,也更加珍惜了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

2. 传统园林实践在苏州市的拙政园,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了实践考察。

拙政园的园林设计充满了禅意和意境,巧妙地运用水、石、植物和建筑物相结合的方式,营造了充满和谐与美感的环境。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认真观看了各个景点的设计和构造,并了解了传统园林的布局原则和意义。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设计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收获与感想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从中收获了良多。

首先,我们对古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前,对于古建筑的认识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而这次亲身实践让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古建筑的魅力和价值。

其次,我们明白了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古建筑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让后人也能够领略到古建筑的魅力。

最后,我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结合是可能的。

通过对古建筑的实践,我们看到了许多古老的设计和手工艺可以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富有文化氛围的建筑作品。

总结通过这次古建筑社会实践,我们对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古村落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古村落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古村落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第一章绪论1.1 背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形成了众多具有独特魅力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些古村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古村落社会生态也出现了变化。

针对古村落的社会实践调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村落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可以为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也可以促进社会各界对古村落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本报告通过对某一古村落的社会实践调研,旨在探讨古村落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2 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古村落的社会实践调研,可以深入了解古村落的社会生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全面掌握古村落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为古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还可以促进社会各界对古村落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本报告旨在通过社会实践调研,为古村落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1.3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通过采集大量的实证数据和现场情况,对古村落的社会生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

第二章古村落的历史文化2.1 古村落的地理位置引言古村落通常位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地理位置多为山区或丘陵地带,古村落往往地处高山深谷之中,水资源丰富,是旅游和观光的理想去处。

2.2 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古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很多古村落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曾经留下过一些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如历史遗迹、古代建筑、传统民俗等。

2.3 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古村落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如古老的建筑风格、传统的手工艺品、民俗活动、传统农耕文化等等,这些传统文化在古村落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古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亟待解决。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情况汇报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情况汇报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首先,我们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规划,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明确了保护目标和路径。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了与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尊重了村落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其次,我们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修缮和保护力度,修复了一大批古建筑和历史遗迹,修建了一些配套设施,提升了村落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村落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治理了一些污染源,改善了村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另外,我们还注重了对传统村落的文化挖掘和传承,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宣传推广,增强了村落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和认同感。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村落,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了一些村落的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和流失。

其次,一些村落保护存在着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的问题,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最后,一些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

综上所述,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和合作,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更大进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古村落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古村落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古村落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古村落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上个月,我参与了一个古村落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对古村落的发展和变迁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收获颇丰。

通过这篇心得体会,我将分享我在古村落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和所学所感。

二、古村落的历史沿革古村落是指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

古村落常常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在中国,古村落分布广泛,这些村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村落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生产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

因此,古村落往往是以农业为主,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结合。

在古村落中,人们除了生产农作物外,还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生活和经济体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部分古村落经历了很大的变革。

农业的机械化和工业的发展使得许多村民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就业。

古村落的人口大量减少,村落中的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遗产也受到了破坏和破损。

为了保护和传承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许多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同时也试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来实现古村落的再生。

三、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是一项既有挑战也有机遇的任务。

在古村落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亲身体验了这一过程。

在我们所参观的古村落中,政府和当地社区做了很多努力来保护和发展村落。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古建筑和文化遗产,例如修缮古建筑,整修道路和街巷,修复古井和祠堂等。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保持古村落原有的风貌和传统,让游客和村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除了保护工作,政府还积极推动古村落的旅游发展。

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实践报告

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实践报告

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实践报告
中国古代乡村文化是一种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它得以流传至今,接受
和发展,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目前,由于城市化和社会发展
的影响,中国乡村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令人担忧。

为了保护乡村文化,我们的乡镇开展了诸多活动,改善了当地的文化
环境,保护了地方文化遗产。

这些活动包括:首先,我们针对乡村文化进
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当地的民俗、风俗、艺术、历史等,以便进行
有效的保护。

其次,我们在村庄保护区建立了文化保护中心,负责整理、
加强乡村文化的手段,加强乡村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此外,我们还组织乡
村文化活动,包括传统的文化节、放映会、文艺晚会等,吸引了越来越多
的游客参与。

此外,我们还积极向当地政府推动保护乡村文化的政策法规,并组织
当地人参加文化保护活动,加强当地人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增进当地文化
保护意识。

同时,乡村文化保护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文化传播。

其次,乡村文化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影响文化保护的意愿。

此外,乡村文化的传播和研究也存在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为保护乡村文化做出贡献,继续努力。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乡村社会最基础的单位形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是人类文明的宝库。

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给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成为了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的背景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

在长期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侵蚀,一些珍贵的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随之消失。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面貌不断改变,传统村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些村庄不再是传统的农业村落,而成为了现代化的城市新区或者工业园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二、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的意义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

通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其次,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

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特色村庄的重要基础。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通过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才能更好地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创新发展乡村产业,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乡村。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实践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来说,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首先,传统村落保护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现有的法规制度虽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难以保证传统村落得到真正的保护。

古村落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古村落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古村落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我是XX市古村落保护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所负责的古村落保护工作情况。

一、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古村落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村落建筑,这些古老的村落承载了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村落的保护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延续传统文化,也能够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二、古村落保护工作的重点1. 建筑修缮:古村落中的建筑大多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由于年代久远,建筑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坏。

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对村落中的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古建筑的原始风貌。

2. 村落环境整治:古村落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景。

我们也着重整治古村落周边的环境,包括道路整修、绿化美化等工作,力求将古村落打造成为一个宜居的环境。

3. 保护文化遗产:古村落中不仅仅有建筑,还有大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等。

我们也从这些方面入手,对相关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三、古村落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1. 建筑修缮:今年,我们对XX村和XX村的古建筑进行了整修工作。

经过悉心的修缮,这些古建筑的外观焕然一新,具有了更好的观赏性。

同时,我们也对部分古建筑的内部进行了修缮,还原了原始的建筑结构,并加强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2. 村落环境整治:我们对村落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整治,对于道路的硬化、环境的绿化美化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如今,整个村落的环境焕然一新,成为了一处宜居的休闲胜地。

3. 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对古村落中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梳理和保护工作,整理出了一份古村落文化遗产清单,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计划。

通过我们的努力,这些文化遗产得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四、继续加强古村落保护工作1. 增加宣传力度:古村落的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各界介绍古村落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中来。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量具有历史遗迹和传统特色的古村落。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发展和城市规划不当,许多古村落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亡的危机。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我进行了一次古村落保护的调研。

首先,我选择了一个位于我所在城市附近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进行调研。

通过对该古村落的实地考察和不同居民的访谈,我了解到该古村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城市化进程导致原有的村落空心化。

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发展,导致村落人口大量减少,许多房屋被废弃。

第二,老房子的破旧、腐朽等问题突出。

由于长期缺乏维护,许多古村落的建筑物已经严重损坏,亟需修缮。

第三,新建房屋和商业设施的纵容。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一些村落内出现了大量新建的高楼大厦和商业设施,破坏了古村落原有的风貌和传统。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古村落保护的意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二,建立古村落保护专门机构。

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古村落保护工作,加强研究和技术支持,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和措施,确保古村落的历史遗迹得到合理的保护和修复。

第三,加强对新建工程的规划和管控。

明确古村落保护的界限和规划范围,对新建工程进行严格审批,确保新建建筑和商业设施与古村落的风貌和传统相协调。

第四,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保障。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推动古村落保护工作的落地。

综上所述,古村落保护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既关乎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关系到地方乡村振兴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专门机构、规划管控和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推动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后代留下完整的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3篇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3篇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共3篇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1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古村落因为缺乏有效保护而走向衰亡,其中包括了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其解决方案。

一、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中国是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区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

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古村落的保护工作落后,许多地方出现了破坏搬迁、拆除等问题,以至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面食制作技艺、传统音乐、戏曲、民间艺术等都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

二、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引发的问题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许多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缺少有效的保护措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例如,某些村镇的民间艺术团队年迈的老艺人日益减少,而年轻一代却没有得到传承和发展。

2. 古建筑的破坏古村落的古建筑为其增色不少,而这些古建筑往往存在设计保存不当、乱改乱建等问题,渐渐失去了历史文化特征。

3. 旅游商业化导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许多古村落保护中的旅游商业化模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其注重的是景观效应,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三、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解决方案1. 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强化对于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2. 加强社会教育和传承培训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古村落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和价值,应当推行相关的社会教育和传承培训计划。

3. 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发展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可以使古村落获得更好的保护。

通过搭建起完善的文化旅游体系,可以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保护古村落的文化特色。

4. 制定完善的保护标准制定一系列关于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和规范,加快古村落保护事业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古村落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摘要
本报告旨在对古村落进行调研,探讨古村落保护情况。

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古村落保护工作进行得不够努力,其中保护资金较少,保护意识落后,保护措施效果不佳,保护管理存在不足等问题。

为了更好的保护古村落,建议设立多种保护措施,如增加保护资金,加强保护意识,改善保护措施,完善保护管理制度等。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调研
1引言
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一些古村落在发展过程中被破坏,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古村落,近几年来,各种保护措施被构思出来,但这些措施是否起到保护古村落的作用还有待观察。

因此,本报告着重调研古村落保护情况,以便更好的保护古村落。

2研究方法
本报告以调研的方式对古村落保护情况进行分析。

在调研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多方访谈和现场观察等方法,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和当地村民等多方面获取有关资料。

3研究结果
3.1保护资金较少
调查发现,与其他地区相比,古村落保护工作资金不足,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

关于古村落保护情况汇报

关于古村落保护情况汇报

关于古村落保护情况汇报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受到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古村落面临着严重的保护问题。

为了解古村落保护情况,特此进行汇报。

首先,针对古村落的保护工作,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

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进行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古村落由于长期的忽视和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面临着建筑老化、文物破损、生态破坏等问题。

在一些地方,由于政府和社会对古村落保护意识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保护措施和项目,但整体来看,古村落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其次,我们分析了古村落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缺乏有效的保护规划和管理机制。

一些古村落缺乏完善的保护规划,导致保护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其次,是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匮乏。

古村落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但目前很多地方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古村落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保护工作的推进缓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的古村落保护规划和管理机制,明确保护目标、措施和责任主体,确保保护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加大对古村落保护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古村落的保护工作中。

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督,促使他们提高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古村落保护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开展文化旅游、文化传承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古村落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古村落保护工作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相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古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古村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古村落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古村落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 古村落保护现状通过对多个古村落的实地考察和访谈,可以发现,目前古村落保护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规划:许多古村落的保护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导致维护和修复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系统性。

同时,也缺乏对古村落的长远发展规划,导致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2)保护工作不到位:许多古村落的建筑物存在严重的老化和破损问题,缺乏定期维护和修复。

部分古村落还存在违法建设和破坏历史建筑的问题。

(3)人员缺乏:由于古村落保护工作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但目前很多古村落保护基地的人员配置不足,无法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

2. 古村落保护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制定全面规划:对于每个古村落,应制定全面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要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协调,避免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2)加强维护和修复:对于古村落的建筑物,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保持其原始风貌和历史价值。

同时,要加强对非法建设和破坏历史建筑的监督和处罚。

(3)加大人员培养:鼓励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古村落保护工作,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

同时,要加大人员培养力度,提高古村落保护基地的人员配置。

(4)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公众和游客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对古村落保护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培训等活动,提高古村落保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结论古村落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但同时也存在改进空间和机会。

只有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和加强人员培养,才能够实现古村落保护的长远发展目标。

我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提出的建议和措施,能够对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暑期三下乡“古村落文化“调研报告

暑期三下乡“古村落文化“调研报告

暑期三下乡“古村落文化“调研报告我们团队经过多次讨论,认为古村落文化保护不仅仅是几个重点古村落的保护,这一系列的保护带来的光明同样需要照耀到那些很难被注意到的角落,因此我们团队准备从邵阳市新宁县麻林乡这个少有人知的瑶家聚居地入手,开展我们的调研行动。

我们此次调研行动将通过调查、统计和研究,分析出近年来当地的村落文化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是积极的,哪些变化是消极的,并分析出这些变化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最终提出保存和发展古村落文化的一些建议,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以及这些建议,能够为全国的古村落文化保存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我们所有调研成员,都真心地希望古村落文化,在跟随时代潮流的过程中,保存其优良的传统,不断忧化自身,得到最好的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进,古村落和古村落文化的抢救、保护、研究、探索,也越来越受到人的重视。

作为传统乡村聚落和居住空间的历史遗存,由于其中生生不息的居民而成为一种活的历史,成为诠释过去农耕时代特定生活方式及其文化习俗的空间文本,厚载着我们民族先人的嘱吒和期望,传递着先辈们华路蓝续、前仆后维的创业精神,具有特别珍贵的价值。

通过思考,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带着这一种责任感和好奇心,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去实践,试图了解、探寻这些南方小村落文化里的种种。

邵阳市新宁县麻林乡位于湖南中西部的一个瑶族聚居地,那里竹本叠翠,风秀丽。

其生产方式、居住条件,传统服饰和经济生活方式也很特别,但是这个瑶族聚居地并不出名。

因为它面积小,特色文化不够明显,因此在全国性的古村落文化保护工作中容易受到忽视,而且据居住在当地的一位同学所说,当地的古村落文化在社会主文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保护情况并不乐观。

“古村落,特别是少数民族古村落,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村落和建筑相关,但首先它是一个文化聚落。

当地民众的传统文化主要在村落保存,保护古村落是保护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遗产的关键节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现代化进程中的古村落保护,我们团队经过多次讨论,认为古村落文化保护不仅仅是几个重点古村落的保护,这一系列的保护带来的光明同样需要照耀到那些很难被注意到的伯落,因此我们团队准备从这个少有人知的瑶家聚居地入手,开展我们的调研行动。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社会实践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社会实践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社区、一个民族的独特符号和宝贵财富。

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代表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我们积极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城市化进程已经对许多文化遗产构成了巨大压力。

许多传统工艺技能正在逐渐消失,古建筑被拆除和改建,文化习俗逐渐淡化。

为了挽救这种局面,我们参加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过程1. 调研与记录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

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个村落的历史渊源、传统建筑和当地文化习俗。

我们记录下了古建筑的构造特点以及乡土文艺的传承情况。

2. 保护与修复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选择了一座破旧的古民居进行保护和修复。

我们动员了当地的村民共同参与,利用传统建筑技术和材料进行修复工作。

我们修复了屋顶、门窗等部分,并进行了相应的防腐处理。

3. 教育与宣传为了传承文化遗产,我们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宣传方式。

我们邀请了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向村民和附近的学生介绍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们还举办了传统工艺品展览和演出,吸引了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4. 合作与交流为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我们参加了一些相关的会议和活动。

我们向其他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者介绍了我们的工作成果,并学习了他们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相信通过这种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四、成果与总结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成功地保护和修复了一座破旧的古民居,并将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基地开放给公众。

我们引导了许多年轻人重新认识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并鼓励他们传承和发展这些传统。

我们在当地树立了一个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榜样,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扬。

五、展望与建议尽管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社会实践古村落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古村落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古村落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古村落是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传统建筑风格,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古村落的现状,并探讨如何将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选择了四个历史悠久、保留完整的古村落进行实地走访,并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

2. 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

3. 专家访谈:咨询相关专家学者,了解目前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1.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古村落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它集中展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组织结构、生产方式、居住环境、宗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丰富信息。

古村落的建筑风格、民俗风情,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 古村落的现状古村落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外流,古村落的建筑和传统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古村落社会资本不足,无法有效保护和利用古村落资源;古村落旅游开发滞后,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运营团队。

3. 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古村落保护与利用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护古村落的建筑和文化资源;社会组织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古村落的保护和传承责任;村民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家园,积极参与古村落的发展和建设。

四、调研收获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古村落保护和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未来我们将继续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五、调研建议1. 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力度。

2. 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加强与专业团队合作,科学规划古村落的旅游开发。

3. 加强公众教育,提升人们对古村落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古村落的共同保护意识。

古村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古村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古村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古村落社会实践总结报告一、引言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古村落的文化遗产,以及促进古村落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本次社会实践选择了某省一个古村落进行探索和研究。

以下是对社会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报告。

二、背景介绍古村落位于某省西部山区,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村落内保存着众多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包括古民居、古桥、古祠堂等。

然而,由于近年来农村人口外流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古村落的居民逐渐减少,村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三、实践内容本次实践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前期调研、实地考察、文化保护与传承、村民交流与合作、宣传推广。

1. 前期调研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对目标村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采访村民和相关专家,初步了解了古村落的背景和问题。

2.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们深入到目标村落,通过参观、拍摄和调查,全面了解了村落的建筑风格、文化特色和传承状况。

同时,我们还考察了周边地区的古村落和文化景点,为比较和分析提供了依据。

3. 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古村落的文化遗产,我们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文化机构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我们对古建筑和传统文化进行了修复和整治,确保其能够经受住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传承活动,包括古乐器演奏、传统工艺制作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村民参与。

4. 村民交流与合作为了增强村民的自主意识和主动参与,我们积极与村民进行交流和合作。

我们与村民一起开展农耕体验、手工制作和农民画创作等活动,借此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5. 宣传推广在实践的最后阶段,我们将古村落的故事和成果向外界进行宣传和推广。

我们制作了宣传册和宣传片,展示了古村落的风貌和文化,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观。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

古村落保护调研报告第1篇:宁国古村落调研报告关于宁国古村落与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摘要: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有必要探讨中国乡村的演变特征和规律,结合实际才能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古村落发展之路。

本文通过分析宁国古村落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对其中一些古村落进行现状调研,解决当宁国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中所遇到的普遍矛盾与村民对于传统村落居住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之下的对村落更新的需求,探讨村落的影响因素和在公共空间、环境、建筑等方面的空间特征,提出宁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保护与更新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宁国古村落徽派建筑古村保护千年古镇胡乐镇位于宁国市的西南部,东与浙江省临安市交界,南与绩溪县相连,西与旌德县接壤,北与甲路镇毗邻。

S215、S323省道和岛鸿公路在境内鸿门村相交,皖赣铁路贯穿全境。

镇所在地胡乐司距宁国市区45公里,距黄山市8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很早以前,江西姓胡名乐一家七口人迁至如今胡乐的黄山脚下。

当时这里一片荒芜,他们以开荒种地为生,在这块土地繁衍后代。

后来其他姓氏也相继迁于此地。

由于胡氏家庭兴旺,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氏族,故把当地命名为胡乐。

随着胡乐人口集中、商业发展迅猛,胡乐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这里集市成街,商家店铺一百余家,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这里的物资通过水运直通长江、流向海外,是浙皖四县水陆交通发达的商贸重镇,是通往江苏、湖南、江西的交通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

明代初期,朝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在全国36个水陆交通重镇设立了直隶中央巡检司,胡乐就是其中之一,并有巡检兵率。

巡检司的衙门阶不大、官不高,巡检司最高长官相当八、九品。

但它的职责非特殊:一是监察附近府县官员;二是稽征商贸税费;三是维护地方治安。

到了清代巡检司还负有监管盐商乱贩私盐,防止食盐流往外地之责。

这就是胡乐司名称来历之所在。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针对胡乐村民进行走访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参与调查的男性有68.8%、女性有22,09%、还有9.31%未填写。

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实践报告

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实践报告

古村落文化保护社会实践总结实践项目:古村落文化的保护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日期:2014年9月目录第一部分理论前言 (2)第一章绪论 (2)1.1实践背景 (2)1.2 实践目的 (4)1.3实践方法 (4)1.4 结语 (5)第二章古村落的保护现状 (6)2.1 古村落的概况 (6)2.2古村落的保护现状 (6)2.3申请历史文化名村条件 (6)2.4 结语 (7)第三章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价值 (8)3.1 古村落文化的容 (8)3.2古村落文化的价值 (9)3.3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意义 (11)3.4结语 (12)第二部分探索、实践 (12)第四章实践历程 (13)4.1 社会实践策划书 (13)4.2实践会议 (15)4.3江头洲之旅 (16)4.4熊村之行 (18)4.5结语 (21)第五章实践成果 (21)5.1关于“古村落文化保护调查问卷”报告 (21)5.2走进古村落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情况 (25)5.3调研结果分析 (28)5.4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29)5.5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31)5.6媒体报道 (32)第六章实践总结 (32)6.1实践总结 (32)6.2实践亮点 (33)第七章实践心得 (34)第三部分附件 (40)调查问卷 (40)摘要:古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基,也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

而在21世纪的今天,古村落不断消失、衰败,保护古村落文化已刻不容缓。

而“保护”与“开发”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的。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古村落数量多,历史悠久,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正在消失和衰败的古村落及其文化,古村落文化保护实践团队通过调研、深入分析其背后真实原因。

另外以江头洲和熊村为典型案例探索分析,得出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古村落及其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深入分析得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策略,为江头洲与熊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建议。

文化资源保护实践报告

文化资源保护实践报告

文化资源保护实践报告在当今社会中,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瑰宝,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好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更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以下是我参与的文化资源保护实践报告。

我所参与的文化资源保护实践项目是对我国某古村落的保护与振兴工作。

这个古村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古建筑物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压力。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行动。

首先,我们对古村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通过对古建筑、民俗习惯、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重新认识并重新定义了这个古村落的文化价值。

这也为我们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其次,我们成立了一个文化保护协会,组织志愿者和当地居民一起参与保护工作。

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和文化体验活动,提高居民对古村落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同时,我们也与当地政府合作,争取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为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在保护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上。

我们以保护为前提,注重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修缮了古建筑,保留了其中的原有结构和材料,并将其改造成了民宿、艺术工作室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场所,营造了文化艺术氛围,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来这里创作和体验,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古建筑物得到了修缮和保护,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

同时,古村落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仍然不足,制约了我们的工作进程。

另一方面,一些当地居民对于古村落保护工作存在矛盾情绪,他们担心保护工作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利益。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居民的参与度,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村落文化保护社会实践总结实践项目:古村落文化的保护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日期:2014年9月目录第一部分理论前言 (2)第一章绪论 (2)1.1实践背景 (2)1.2 实践目的 (4)1.3实践方法 (4)1.4 结语 (5)第二章古村落的保护现状 (6)2.1 古村落的概况 (6)2.2古村落的保护现状 (6)2.3申请历史文化名村条件 (6)2.4 结语 (7)第三章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价值 (8)3.1 古村落文化的容 (8)3.2古村落文化的价值 (9)3.3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意义 (11)3.4结语 (12)第二部分探索、实践 (12)第四章实践历程 (13)4.1 社会实践策划书 (13)4.2实践会议 (15)4.3江头洲之旅 (16)4.4熊村之行 (18)4.5结语 (21)第五章实践成果 (21)5.1关于“古村落文化保护调查问卷”报告 (21)5.2走进古村落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情况 (25)5.3调研结果分析 (28)5.4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策 (29)5.5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31)5.6媒体报道 (32)第六章实践总结 (32)6.1实践总结 (32)6.2实践亮点 (33)第七章实践心得 (34)第三部分附件 (40)调查问卷 (40)摘要:古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基,也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

而在21世纪的今天,古村落不断消失、衰败,保护古村落文化已刻不容缓。

而“保护”与“开发”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的。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古村落数量多,历史悠久,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正在消失和衰败的古村落及其文化,古村落文化保护实践团队通过调研、深入分析其背后真实原因。

另外以江头洲和熊村为典型案例探索分析,得出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古村落及其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深入分析得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策略,为江头洲与熊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保护,开发,江头洲,熊村第一部分理论前言第一章绪论1.1实践背景课题研究背景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结晶。

它拥有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基、精粹和各个民族的“DNA博物馆”,也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但步入现代文明社会后却失去了免疫的机能,当前,我国古村落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世纪年代末,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就开始受到关注,从最初的民间呼吁到学术界重视,再到相关保护组织机构的成立,直到2011年作为全国“两会”中的重要提案进行讨论,古村落的保护终于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概况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和文化板块不同,形成了形态缤纷、风情各异的村落文化。

因此可以说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

古村落数量众多、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价值独特。

这些古村落积淀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见证并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有重要意义。

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落,近年来逐渐被人们了解、向往。

这些幸存至今的古村落,风貌古朴,个性鲜明,被人们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古村落及村落文化正在消失、衰败。

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保护好古村落及村落文化,无疑是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

在当下开展“古村落文化保护的探索”的社会实践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团队概况在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盛行之际,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古村落文化保护”调研团深入的多个古村落,开展关于“促进古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探索”的暑期社会实践。

一、总则1、团队名称:古村落文化保护调研团队2、团队口号:保护古文化,我们在行动3、团队目标:唤醒古文化保护意识,保护古村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二、团队结构三、团队细则1、重视团队合作,注重团队沟通交流,团队人人享有同等的权利。

2、通过会议讨论实践的相关事宜,保证高效率的方案,获取最好的效果。

3、团队成员相互关心,相互照应,以获得归属感。

4、建立多渠道沟通,保证消息通畅。

建立讨论组,微博等,增加沟通交流,分享信息。

1.2 实践目的1、走进古村落,了解村落的历史文化,感受古文化道的魅力,见证古时的文化。

2、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了解古村落的保护情况以及存在道的问题与困难,并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尽量获得更好的解决途径,为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献计献策。

3、通过各种方式,将鲜为人知的古村落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及了解,更多的人走进古村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同时,促进古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促进了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4、通过此次实践,宣传古村落文化保护知识,提高人们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意识,提升中华古文化道的自豪感,传承与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同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古文化的队伍。

5、借助“广西青春三下乡”暑期实践,走出社会,深入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经历,锻炼自我,提高自我。

1.3实践方法1.3.1观察与访谈本实践主要通过对江头村与熊村两个古村落进行实地研究,具体用到参与观察、正式与非正式采访、问卷调查等实地研究方法。

进行调查时,认真记录相关信息,采访多数为非正式采访,采取现场记录。

考虑到与村中老人语言沟通方面存在问题,我们采取适当填写问卷的形式,了解更多信息。

1.3.2 清洁古建筑、宣传保护知识在进行调查、采访后,帮助清洁古巷、祠堂等古文化建筑。

同时在古建筑破坏严重之处贴古文化保护宣传标语、向过往村民讲解古文化的保护意义,宣传古村落文化保护知识。

1.3.1 问卷网问卷调查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制作发布一份关于古村落文化保护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各界,全面地收集相关数据。

1.4 结语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中华古文化的载体。

保护古村落文化不仅仅是某个群体的责任,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是义不容辞肩负这个责任。

在2014年广西“三下乡”社会实践盛行之际,我们古村落文化保护实践团队践行“保护古文化,我们在行动”的口号,以“唤醒古文化保护意识,保护古村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为目标,深入古村落,为保护古村落文化进行探索。

第二章古村落的保护现状2.1 古村落的概况通过初步统计,在各乡镇分布着三十多个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历史悠久,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脉络,建筑体现了南岭地区明清时期古民居的特色,在这些古村落中,“江头洲和长岗岭古建筑群”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还建立了长岗岭的古村落生态博物馆。

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阳朔渔村因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到访而名扬中外。

除此之外,在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阳朔县、恭城县、平乐县都存在多处古村落灵川县江头洲村,等近二十多处,兴安家大院古居等四处,阳朔古石头寨、旧县等五处,、古墓、古牌坊,平乐容县沙子乡,荔浦青山古屯等等,这些古村落现存有古名居、祠堂、戏台、古桥、古塔、古墓群等,都承载着浓厚的古文化。

古村落中,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鳞次栉比,结构独特。

这些古村落沿着经济发展的脉络排布,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并体现了多种文化的交错与交融。

2.2古村落的保护现状历史的痕迹遗留在古老的村落,昔日的繁华早已消逝,呈现出历史的沧桑。

主要体现在建筑上,这些古老的建筑,历经百年历史的洗礼后,急需保护性的修缮。

的众多古村落中,有的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修缮,原有的格局能基本保持,特有的风俗也能较好的传承,古村落得到较好的保护与开发。

而然,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古村落,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遭受严重的破坏,许多古老的建筑早已倒塌,环境恶化,*人烟稀少,呈现一种濒危的状态。

2.3申请历史文化名村条件在申请历史文化名村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古村落都有资格申请,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申请历史文化名城、镇、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2.3.1悠久的历史历史是村落的记忆,村落是历史的积淀。

所以,我们将历史性作为认定古村落的第一标准,因为没有历史也就无所谓“古”。

但多长的历史方可称其为“古”?就当前中国历史分期和现存古村落的实际情况来看,百年以上应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划分。

2.3.2 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2.3.3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国地域辽阔,仅在大陆围就可分为多个不同的地理带,其所蕴藏的自然资源也丰富多彩,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各地主要产业的多样性,如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我们认为,只有那些经过长期发展的村落才能不断地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相融合,在各种文化形态上达到一种与地域环境的和谐状态,也才能集中地代表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而非一个看不出头绪的文化大杂烩。

因此,我们将鲜明的地域特色看作是认定古村落的关键所在。

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围还应当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2.4 结语综上可得,拥有众多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的已经被发掘,有的有待我们发掘。

但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古村落都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有的村落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我们不仅要发掘其文化价值,同时也要将其保护起来,才能更好地将中华文化传承、发扬。

第三章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价值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已越来越关注历史文化在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村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城、古村已是人们休闲旅游中观光的新热点,社会探讨的新话题、专家研究的新领域。

3.1 古村落文化的容古村落从千百年之前走来,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空间。

古村落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包含了村落的历史渊源、居民特色、文物古迹、民俗风情、革命斗争、自然环境等。

涉及的方面很广,大体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建筑文化建筑文化指聚落空间形态及其蕴含的人文理念,它主要是通过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居民建筑风格与功能体现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