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辐射计算讲解
热学问题解析热传导与热辐射的分析与计算
热学问题解析热传导与热辐射的分析与计算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内部和周围的热现象以及热能的传递和转化。
在热学的领域中,热传导和热辐射是两种重要的热能传递方式。
本文将对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分析与计算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热传导的分析与计算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或相邻物体之间热能的传导过程。
它遵循热量从高温区到低温区传递的物理规律,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进行分析和计算。
1. 热传导方程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热传导过程的方程,通常用来计算物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在一维情况下,热传导方程可以写为:∂T/∂t = α ∂²T/∂x²其中,T表示物体的温度,t表示时间,x表示空间坐标,α表示热扩散系数。
这个方程可以通过差分法或有限元法进行数值计算。
2. 热传导的边界条件在进行热传导的计算时,需要给定适当的边界条件。
常见的边界条件包括:- 温度边界条件: 在物体的边界上指定温度值,可以是恒定的或随时间变化的。
- 热通量边界条件: 在物体的边界上指定热通量值,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热能流量。
- 对流边界条件: 考虑物体与周围介质的热对流传热,需要给定对流系数和环境温度。
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边界条件进行热传导计算。
3. 热传导的数值计算方法热传导可以通过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差分法和有限元法。
差分法是将空间和时间进行离散化,利用差分近似代替微分方程,通过迭代求解离散化的方程组来计算温度分布。
有限元法则是将连续的物体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子区域,建立离散化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求解线性或非线性方程组得到温度分布。
二、热辐射的分析与计算热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热能的过程。
它是一种无需介质的传热方式,可以通过热辐射定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1.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描述了黑体辐射的能量与其温度的关系。
根据这个定律,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正比于黑体的表面温度的四次方:Q = εσT^4其中,Q表示辐射通量,ε表示黑体的发射率,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T表示温度。
热辐射原理和计算
公式
韦恩位移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λ_max = b / T,其中λ_max是辐射波长峰值,b是韦恩位移常数,T是绝对温度。
应用
韦恩位移定律广泛应用于天文学、气象学和工业热工技术中,可以帮助预测和分析不同温度下的辐射特性。
热辐射的计算方法
公式计算
利用热辐射定律,如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普朗克定律等,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物体的辐射热量。
热辐射的热量计算
辐射热量公式
热辐射的热量可通过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计算:Q = ε × σ × A × (T₁⁴ - T₂⁴),其中Q为热量,ε为发射率,σ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A为表面面积,T₁和T₂分别为两物体的绝对温度。
物体属性影响
物体的发射率和吸收率是影响热辐射量的重要因素。光滑表面和黑色物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和发射率,而镜面和白色物体则相反。这些属性需要在计算中考虑进去。
光污染
城市照明设备和工业发出的热辐射可能会对动物和植物的生理节奏产生干扰,导致环境生态失衡。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的现象。这些气体吸收和散射地表辐射,导致地球气温上升。
气温升高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灰体辐射
灰体辐射是一种非理想的热辐射,其辐射特性与黑体不同。灰体的辐射特性由辐射率(发射率)来描述,辐射率小于1。不同的材料和表面状态会有不同的辐射率,这是影响热交换的重要因素。
灰体的辐射功率可以通过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灰体的辐射率计算得到。相比理想的黑体辐射,灰体辐射功率会更小。
选择性辐射
选择性辐射是指物体只能对特定波长的光辐射吸收或发射,而不能对其他波长的光辐射产生反应的现象。这种现象与物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是热辐射行为中一个重要的特点。选择性辐射使得不同材料和表面能够有不同的辐射特性,从而在工程应用中可以得到广泛利用。
热辐射原理及计算
② 由于物体的形状及大小、相互间的位置与距离等因素影响→引入角系数φ。
(φ :一物体表面辐射的总能量落到另一物体表面的分率)
1
2
1
2
1 2
1 2
(2) 两无限大灰体平行平壁间辐射传热计算q1-2
推导假设:
两大平壁→从一壁面发出的辐射能可全部投射到别一壁面上, φ=1;
物体的A、R、D→其大小取决于: 物体的性质; 表面状况; 温度; 投射辐射线的波长。
灰体——能以相同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范围辐射能的物体; 特点: A与辐射线波长无关,即物体对投入辐射的吸收 率与外界无关;
不透过体,A+R=1 →工业上常见固体材料(0.4~ 20 μm)。
(3) 辐射传热
物体之间相互辐射与吸收辐射能的传热过程。
③ 热射线的特点:
与可见光一样,服从反射与折射定律。 在均质介质中→直线传播; 在真空、多数气体中→完全透过; 在工业上常见的多数固体or液体中→不能透过。
(2)热辐射对物体的作用——A、R、D
当热辐射的能量投射在某一物体上时,其总能量Q: 被吸收QA; 被反射QR; 穿透物体QD。
① 黑体、镜体、透过体、灰体 理想物体,作为实际物体一种比较标准→简化辐射传热计算。
Ebλ T3
式中: Ebλ——黑体的单色辐射能力,W/m2;
T2
T —— 黑体的绝对温度,K;
T1
C1—— 常数,其值为3.743×10-16,W·m2;
C2—— 常数,其值为1.4387×10-2,m·K。
λ
从图中可见:
① 对应于每一温度T→均为一条能量分布曲线;
热辐射原理及计算
(5) 角系数(几何因数)φ ——从一个物体表面所发出的辐射能被另一物体表面所截获分数 φ:
两物体的几何排列; 简单几何形状→推算;
辐射面积基准A1or A2有关。
复杂形状→实验测定。
11 12 13 14 1n 1.0 11 0
① 两大平行板
(2) Stefan-Boltzmann law(四次方定律)
——黑体辐射能力Eb与T 间的关系
Eb
0
Eb d
C15
C2 T
0
d f (T )
e
4
1
T Eb 0T 4 C0 100 0 5.67 108 W / m 2 K 4 C0 5.67W / m K
0, Eb 0; , Eb 0
紫外灾难
Eb Eb ,max ; Eb ;
② T↑ ,Ebλ,max移向波长较短的方向 ③ 等温线下的面积→黑体的辐射能力Eb 另外:
m T 2.9 10
-3
由于地表温度和太阳表面温度的差异,使 得二者辐射波长不同,又由于大气层中的 CO2吸收地球辐射波,导致温室效应。
1
2
1
2
引入总辐射系数C1-2(物体1对2):取决于壁面的性质、两壁面的几何 尺寸; 两大平行平壁:
C1 2
C0 1 1 1
q12
1
2
T1 4 T2 4 C12 100 100
(3) 两平板面积均为A时的辐射传热速率Q1-2
4
同理,壁面2的有效辐射Eef2为:
q12 Eef 1 Eef 2
辐射传热量计算公式
辐射传热量计算公式
辐射传热量计算公式
辐射传热是一种热能的传递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热辐射将发热体上的热量传播到其他物体,从而实现热能的传输。
辐射传热量是指辐射传播过程中,一个物体收到另一个物体发出的热辐射能量的总和。
辐射传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εσA(T1^4-T2^4),其中Q是辐射传热量,ε是表面外反射率,σ是每平方米每秒发射的热量,A是物体表面积,T1是物体表面温度,T2是物体周围环境温度。
辐射传热量的计算公式主要是根据辐射传热的物理原理来推导出来的,它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物体表面温度、外反射率和周围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对辐射传热量的影响。
辐射传热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室内外热量传输的分析,以及对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热电联产等设备热量分析中,这些设备都是利用辐射传热来实现热能传输的,所以辐射传热量的计算公式在这些设备的设计和分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辐射传热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辐射传热的物理原理推导出来的,它可以反映出多种因素对辐射传热量的影响,它在室内外热量传输的分析,以及对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热电联产等设备热量分析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流和辐射计算公式
对流和辐射计算公式流和辐射计算公式是在热力学和辐射传热学中广泛应用的公式,用于计算热量和热能的传递。
一、流计算公式1.线热流密度(q)计算公式:线热流密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长度的传热量,通常以瓦特/米表示。
q=λ*ΔT/Δx其中,q表示线热流密度,λ表示热导率,ΔT表示温度差,Δx表示传热距离。
这个公式适用于常导热系数情况下的传热。
2.对流热传导公式(q):对流热传导是通过流体(气体或液体)传递热量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h*A*ΔT其中,q表示热量传递速率,h表示对流传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差。
3.对流传热系数(h)计算:对流传热系数是对流热传导中的一个参数,它表示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对于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其计算公式分别为:对于强制对流:h=Nu*λ/L对于自然对流:h=Nu*λ/Lf其中,h表示传热系数,Nu表示努塞尔数,λ表示热导率,L表示流动方向的特征长度,Lf表示特征长度。
4.热传导效应(Bi):热传导效应是描述对流与热传导相对重要性的参数,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Bi=h*L/λ其中,Bi表示热传导效应,h表示对流传热系数,L表示特征长度,λ表示热导率。
当Bi<0.1时,热传导可以忽略不计;当Bi>0.1时,热传导效应非常重要。
1.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一个黑体单位时间内发射的辐射功率(P)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σ*ε*A*T^4其中,P表示辐射功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5.67*10^-8W/(m^2·K^4)),ε表示发射率,A表示表面积,T表示绝对温度。
2.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应用于非黑体):对于非黑体,通过引入一个修正因子,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可以表示为:P=σ*ε*A*T^4*F其中,P表示辐射功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ε表示发射率,A表示表面积,T表示绝对温度,F表示修正因子。
热辐射原理及计算
1 2 1.0
C1 2 C0 1 1 1
若为有限面积A1平行面:
1
2
12 1.0 C12 1 2C0
② 一物体被包围——室内、加热炉内、同心圆球、同心圆筒等(A1)
1 2 1.0
C1 2 C0 1 A1 1 1 1 A2 2
Q1 2 T1 4 T2 4 1C0 A1 W 7893 100 100
②
放遮热板后,因炉门与遮热板间距离小→两者之间辐 射传热视为两无限大平壁间的相互辐射,则有:
13 1.0, C13
设铝板温度T3,则有:
(2)热辐射对物体的作用——A、R、D 当热辐射的能量投射在某一物体上时,其总能量Q: 被吸收QA; 被反射QR;
穿透物体QD。
Q QA QR QD
QA QR QD 1 Q Q Q A QA / Q
R QR / Q D QD / Q
① 黑体、镜体、透过体、灰体
A R D 1
主要内容: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辐射传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作业:练习题4-12, 4-13
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1) 热辐射 (T↑,热辐射↑)
物体因热的原因,对外以电磁波形式向外发出辐射能→ 吸收→热能。
① 热辐射机理的定性描述: 物体受热后→其中某些原子or 分子“激发态”,从激 发态 → 低能态→能量就以电磁波辐射的形式发射出来。
C0 1 / 1 1 / 3 1
Q13
4 4 C0 T1 T3 A1 1 / 1 1 / 3 1 100 100
遮热板与四周的散热量Q3-2为:
热传导三种方式公式
热传导三种方式公式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因温度差异而产生热量传递的现象。
热传导过程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
本文将分别介绍三种热传导方式及其公式。
1.热对流热对流是指流体(气体或液体)在物体表面或内部通过对流方式进行热传递。
在流体中,热量传递是通过流体分子间的碰撞实现的。
热对流的公式如下所示:Q=hAΔT其中,Q为热量,h为热传递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温度差异。
热传递系数h是由流体的性质、流速、传热面积等因素决定的,通过实验得到的。
例如,一个半径为10cm的球体,其表面与气体接触,气体温度为30℃,球体内部温度为100℃,求其表面每秒钟传递多少热量?解:首先计算出表面积,A=4πr²=4π某10²=1256.64cm²。
然后选择恰当的热传递系数,假设为h=10W/(m²·K),将其转换为cm单位,得h=0.1W/(cm²·K)。
最后代入公式得到:Q=hAΔT=0.1某1256.64某(100-30)=940.98W。
2.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辐射方式进行热传递,而不需要介质来传递热量。
所有物体都可以辐射热量,其公式如下所示:Q=σεA(T₁⁴-T₂⁴)其中,Q为热量,σ为斯特腾-玻尔兹曼常数,ε为辐射率,A为表面积,T₁和T₂分别为两侧物体的绝对温度。
斯特腾-玻尔兹曼常数σ是一个物理常数,其数值为5.67某10⁻⁸W/(m²·K⁴),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物体的辐射率ε。
例如,一个黑色矩形板,长50cm、宽30cm、温度为100℃,悬空悬浮在25℃的房间内,求每秒钟它向房间内传递多少热量?解:首先计算出表面积,A=2(50某30+30某100+50某100)cm²=27,000cm²。
然后计算出物体的辐射率,或参考已知黑色物体的典型值,假设为ε=1、最后代入公式得到:Q=σεA(T₁⁴-T₂⁴)=5.67某10⁻⁸某1某27,000某(373⁴-298⁴)=648.43W。
《热辐射》 讲义
《热辐射》讲义一、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天靠近火炉,会感到温暖;在夏日的阳光下,皮肤会被晒热。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就是热辐射。
热辐射,简单来说,就是由物体自身温度所引起的,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的过程。
它与我们常见的热传递方式——热传导和热对流有着明显的区别。
热传导需要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热对流则依赖于流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而热辐射不需要任何介质,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约为-27315 摄氏度)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
这意味着,哪怕是一块冰冷的石头,或者遥远的恒星,都在时刻进行着热辐射。
二、热辐射的特点1、不需要介质热辐射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这与热传导和热对流截然不同。
想象一下太阳的能量能够穿越浩瀚的宇宙空间到达地球,靠的就是热辐射。
2、与温度密切相关物体的温度越高,热辐射的能力就越强。
例如,烧红的铁块比常温下的铁块辐射出的热量要多得多。
而且,热辐射的波长分布也与温度有关。
温度较低时,主要辐射出较长波长的红外线;温度升高,波长逐渐变短,会出现可见光,甚至紫外线。
3、遵循一定的规律热辐射遵循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等。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表明,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维恩位移定律则指出,黑体辐射光谱中辐射强度的峰值波长与绝对温度成反比。
三、热辐射的影响因素1、物体的材料和表面特性不同材料的物体,其热辐射的能力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比如,黑色的物体通常比白色的物体更善于吸收和辐射热量。
物体的表面粗糙度也会产生影响,粗糙的表面比光滑的表面更有利于热辐射。
2、物体的温度如前所述,温度是决定热辐射强弱的关键因素。
温度越高,热辐射越剧烈。
3、环境温度周围环境的温度会影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
当物体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物体向外辐射热量;反之,物体吸收热量。
四、热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1、取暖设备常见的电暖器、红外线取暖器等,都是利用热辐射的原理来为我们提供温暖。
热力学练习题热传导和热辐射的计算
热力学练习题热传导和热辐射的计算热力学是研究热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其中热传导和热辐射是热能传递的两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分析和计算热传导和热辐射的相关问题,旨在加深对热力学中这两种过程的理解。
一、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由高温区到低温区的传递过程。
它的传导率取决于物质的导热性质、温度差和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 = -kA(ΔT/Δx)t其中Q表示传导的热流量,k为导热系数,A为交叉截面积,ΔT为温度差,Δx为热传导路径长度,t为传导时间。
例如,假设某物体的导热系数为0.5 W/(m·K),交叉截面积为0.1 m²,温度差为50 K,热传导路径长度为0.2 m,传导时间为10 s。
代入公式可得:Q = -0.5 × 0.1 × (50/0.2) × 10 = -125 W说明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播,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为125瓦特。
二、热辐射热辐射是指物体在不接触其他物体的情况下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能量的过程。
根据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热辐射功率与物体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计算热辐射功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P = εσA(T^4 - T₀^4)其中P表示辐射功率,ε为辐射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约为5.67 × 10^(-8) W/(m²·K^4),A为物体表面积,T为物体温度,T₀为参考温度(通常为绝对零度)。
举例来说,某个物体表面积为0.5 m²,温度为500 K,参考温度为300 K。
假设该物体为黑体,其辐射率为1。
代入公式可得:P = 1 × 5.67 × 10^(-8) × 0.5 × ((500^4) - (300^4)) = 231.4 W说明该物体以每秒约231.4瓦特的功率通过热辐射传递能量。
综上所述,热传导和热辐射是热力学中的两种重要过程。
热辐射原理及计算
Eb
0T 4
C0
T 100
4
0 5.67 108W / m2 K 4
C0 5.67W / m2 K 4
Eb T 4
黑体的辐射系数
由四次方定律:Eb对T敏感,T↑,热辐射起主导作用。
(3) 灰体的辐射能力E — ε
将Stefan-Boltamann law用于灰体:
由于地表温度和太阳表面温度的差异,使 得二者辐射波长不同,又由于大气层中的 CO2吸收地球辐射波,导致温室效应。
(2) Stefan-Boltzmann law(四次方定律)
——黑体辐射能力Eb与T 间的关系
Eb
0 Eb d
C
5
1
0
C2
d f (T )
e T 1
自发
② 热射线
可见光线(波长:0.4~0.8μm——T↑↑,热效应明显) 红外光线(波长:0.8~20 μm——多数具有实际意义 热辐射波长→决定作用)
③ 热射线的特点:
与可见光一样,服从反射与折射定律。 在均质介质中→直线传播; 在真空、多数气体中→完全透过; 在工业上常见的多数固体or液体中→不能透过。
(2)热辐射对物体的作用——A、R、D
当热辐射的能量投射在某一物体上时,其总能量Q: 被吸收QA; 被反射QR; 穿透物体QD。
Q QA QR QD
QA QR QD 1 QQQ
A QA / Q R QR / Q D QD / Q
A R D 1
① 黑体、镜体、透过体、灰体 理想物体,作为实际物体一种比较标准→简化辐射传热计算。
——灰体辐射能力与吸收能力间(E~A)的关系
热辐射计算
热辐射计算情景假设:下方为一块宽2m ,长15m 的钢坯(板1),上方2m 处为一块宽0.5m ,长2m 的不锈钢板(板2),位置关系如图所示,钢坯温度假设为800°C ,环境温度为50°C 。
情景分析:板1对板2有辐射热量1Q ,周围空气对板2有对流换热2Q 。
当系统达到稳态时,对于板2有:21Q Q =,即得热等于散热。
辐射换热量:)(424121,21T T A X Q s -∙∙∙=εσ其中:σ——steff 常数,)/(1067.5428K m W ∙⨯-; s ε——综合发射率,对于平行平板111121-+=εεεs ,1ε为板1发射率,2ε为板2发射率;1,2X ——板2对板1的角系数; 2A ——板2面积,215.02m =∙; 1T ——板1温度,K T 10731=;2T ——板2温度,单位K 。
查发射率表,对于高温氧化钢坯1ε=0.8,对于不锈钢表面2ε=0.07068796.0107.018.011111121=-+=-+=εεεs根据交叉线法,的断面长度表面非交叉线之和交叉线之和22-1,2∙=X通过作图法可得:9662.05001.4832)(-bd)c (1,2==∙++=ab bc ad a X因此,)1073(19662.0068796.01068.542481T Q -⨯⨯⨯⨯⨯=- 对流换热量:)(23222T T A h Q -∙∙= (2个表面);h ——自然对流换热系数,)/(1002K m W ∙—,一般取)/(52K m W ∙;2A ——板2面积,215.02m =∙; 2T ——板2温度;3T ——周围环境温度,323K 。
因此,323010)323(25222-=-⨯⨯=T T Q ,由于21Q Q =,所以 323010)1073(19662.0068796.01068.524248-=-⨯⨯⨯⨯⨯-T T得到 K T 3.7212=温度过高,考虑在钢板内侧加气凝胶毡隔热层(20mm ),再加10mm 环氧树脂板方便安装元器件,内部通以10°C 冷空气,如下图所示。
化工原理3.5热辐射
18
小结 3-4
Q = qm1c p1 (T1 − T2 ) = qm2c p2 (t2 − t1 )
A与K一致
Q = KA Δ t m
1 = 1 + b d1 + 1 d1
K1 α1 λ dm α2 d2
一、黑体
绝对温度
E0
=
σ oT 4
=
C
0
(
T 100
)
4
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
σ0──黑体辐射常数, 5.669× 10-8W/(m2 .K4) C0──黑体辐射系数, 5.669W/(m2 .K4) 四次方定律表明,热辐射对温度特别敏感
5
二、实际物体
黑度: ε = E
E0
ε<1
ε是物体辐射能力接近黑体辐射能力的程度
K接近α小一侧流体的值,壁温接近α大的侧流体 强化传热 —— 应提高α小一侧流体的α
20
例题 用120°C的饱和水蒸汽将流量为36m3/h某稀 溶液在单壳程双管程列管换热器中的管程从温度为 80°C上升到95°C,每程有直径为Φ25×2.5mm管子 30根,且以管外表面积为基准K1=2800 W/m2.°C,蒸 汽侧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可忽略不计。求: (1)换热器所需的管长; (2)操作一年后,由于污垢积累,溶液侧的污垢系 数增加了0.00009m2.°C/W,若维持溶液原流量及进 口温度,其出口温度为多少?若又保证溶液原出口 温度,可采取什么措施?(定性说明)
8
3-5-3 两固体间的相互辐射
一、两无限大平行灰体壁面
9
设 T1 >T2 E1、E2 ——1、2面在温度T1 、T2下的辐射能力 E1’、E2’——1、2面辐射的总能量
热辐射计算讲解
效电路,称为空间网络单元。
6 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一般工程物体在红外辐射范围内都可以近似作为灰体处理,因此,研究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有着重要的实际 意义。本节介绍被透明介质(或真空)隔开的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如物体在空气中的辐射散热,电阻炉内的辐 射换热等情况。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要比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复杂,因为灰体只吸收一部分外界投来的辐射能, 其余部分则反射出去,而且这种吸收和反射要无穷多次才能完成。为了使分析简化,引用有效辐射的概念。此外, 在讨论中作如下假设:辐射换热是稳态的;各物体表面均为漫辐射灰表面;各表面温度均匀。
REVIEW
(1)相对性。 12 F1 21F2
或: ij Fi ji F j
n
(2)完整性。设有 n 个等温表面组成的封闭空间则: 1 j 11 12 1n 1 j 1
(3)和分性。如果: F(12) F1 F2 那么:
F3 3(12) F3 31 F3 32 F 和: (12) (12)3 F113 F2 32
6.1 有效辐射和辐射换热的网络方法
对于温度为 T、发射率为 ε 的物体,如图 12-29 所示,我
们定义:单位时间内单位物体表面积发射的辐射能称为自身辐
射,实际上它就是物体的辐射力 E(W / m2 ) ;在投射辐射中被吸
收的部分 AG 称为吸收辐射;被反射的部分 RG 称为反射辐射。
物体的自身辐射和反射辐射之和称为物体的有效辐射,用 J 表
所示。因三个表面均不可自见,即ii 0 。由角系数的完整性可写出:
12 13 1
21 23 1
31 32 1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乘以 F1、 F2 和 F3 ,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即小球的投影面积dF1 rc2 为定值,且始终与连线 r 垂直,故cos1 1 ,应用式(12-26)得:
12
1 F1
F1 dF1
F2
cos 2 2Rdl r 2
因 cos 2
R r
,r
(R2 l 2 ) ,代人上式后得:
12
rc2 4r 2
6.1 有效辐射和辐射换热的网络方法
对于温度为 T、发射率为 ε 的物体,如图 12-29 所示,我
们定义:单位时间内单位物体表面积发射的辐射能称为自身辐
射,实际上它就是物体的辐射力 E(W / m2 ) ;在投射辐射中被吸
收的部分 AG 称为吸收辐射;被反射的部分 RG 称为反射辐射。
物体的自身辐射和反射辐射之和称为物体的有效辐射,用 J 表
效电路,称为空间网络单元。
6 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一般工程物体在红外辐射范围内都可以近似作为灰体处理,因此,研究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有着重要的实际 意义。本节介绍被透明介质(或真空)隔开的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如物体在空气中的辐射散热,电阻炉内的辐 射换热等情况。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要比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复杂,因为灰体只吸收一部分外界投来的辐射能, 其余部分则反射出去,而且这种吸收和反射要无穷多次才能完成。为了使分析简化,引用有效辐射的概念。此外, 在讨论中作如下假设:辐射换热是稳态的;各物体表面均为漫辐射灰表面;各表面温度均匀。
面的法线与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 、 2 ,如图 12-17 所
示。根据式(12-7),从dF1 投射到 dF2 上的辐射能为:
Q12 Ib1 cos1dF1d1
因为 I b1
Eb1
, d1
dF2 cos 2 r2
,所以:
Q1 2
Eb1 cos1 cos 2 r 2
31F3 32 F3 F3
根据相对性原理,式(12-33a)中六个角系数可以简化成三个,即:
12 F1 13 F1 F1
12 F1 23 F2 F2
(12-33b)
13 F1 23 F2 F3
求解联立方程组(12-33b),得三个未知的角系数:
12
F1
F2 2F1
F3
13
F1
F3 2F1
F2
(12-33)
23
F2
F3 2F2
F1
根据相对性原理,很容易求出21 和31 、32 。
5 两个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由于黑体表面的吸收率 A=1,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比较简单。假定两个黑体的表 面积分别为 F1和 F2 ,温度为T1 和T2 ,且 T1 >T2 表面间的介质对热辐射是透明的。如果这两 个黑体表面之间的角系数分别为12 和21 ,按照式(12-25),单位时间内由 F1面投射到达 F2 面的辐射能为 Eb1F112 ,而由 F2 面投射到达 F1面的辐射能为 Eb2 F221 。因为这两个表面都是黑 体,到达它们上面的辐射能将全部被吸收,所以 F1和 F2 的辐射换热量 Q12 为:
将式(12-34)改写为:
Q12
Eb1
Eb2 1
(12-35)
F112
与欧姆定律相比,辐射换热量Q12 相当于
电流; Eb1 Eb2 相当于电位差;1 F112 相当于
电路电阻,称为辐射空间热阻(简称空间热
阻),它取决于表面间的几何关系,与表面的
辐射特性无关。图 12-28 是式(12-35)的等
热工基础——热量传输
主讲教师:王振峰
wangzf@
REVIEW
立体角与距离无关(单位是立体弧度sr)
REVIEW
方向辐射力: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在某一方向的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的
全部波长的辐射能量称为方向辐射力,记为 Eθ,单位为 W/(m2·sr)。如微元面积 在单位时间内沿 θ 方向的立体角 dω 内发射的辐射能量为 dQ,如图所示,则:
示。有效辐射可表示为:
J E RG Eb (1 A)G
(12-36)
有效辐射是单位时间内离开物体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量,
也是用仪器可测量出来的物体实际辐射的能量。
由图 12-29 可知,该物体与外界的辐射换热通量可从两方面去研究。从物体
与外界的热平衡看:
q J G
从物体内部热平衡看:
例 12-2 用热电偶测定管道中的废气温度,设管道长 2L,半径 R,热电偶热接点可视为半径等
于 rc 的小球,并置于管道中心,如图 12-20 所示。试计算热接点对管道壁的角系数12 ?
解:离管道中心截面 l 处取管壁的微元面dF2 2Rdl ,热电偶接点表面积 F1 4rc2 ,而微元表
供计算时查用。
3.2 代数分析法 (1) 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表面组成的封闭 空间,如图 12-24a 所示。 F1、 F2 均为平面在为不可自见面,根据角 系数的定义,11 22 0 。由角系数的完 整性可得:
11 12 1
故:12 1 , 21 1
(2) 一个凹面与一个凸面或平面组成的封闭空间,如图 12-24b、图 12-24c 所示。
L 2R2dl L (R2 l 2 )3 2
1
4
(R
2
2l
L
l
2
)1
2
L
L
(R2 l 2 )1 2
由上式不难看出,当 L 很大或 R 很小时,12 1,这表明离开热电偶接点的辐射能量几乎全 部落在管壁上。由于积分法求角系数比较复杂,所以经常将角系数的积分结果绘成图线,以
F1
F2
cos1 cos 2 r 2
dF1dF2
(12-26a)
式(12-26)和式(12-26a)称为角系数的积分公式。可以看出,角系数仅与两个表面
的形状、大小、距离及相对位置有关,而与表面的发射率和温度无关,所以角系
数纯属几何参数,它不仅适用于黑体,也适用于其他符合漫辐射及漫反射的物体。
2 角系数的性质
3 角系数的确定方法
求角系数的方法有多种,工程计算中常用的是积分方法和代数分析法。 3.1 积分法:
积分法即利用式(12-26)直接积分求得表面间的角系数。
3.2 代数分析法 代数分析法主要是利用角系数的性质,用代数方法确定角系数。这种方法简单,可以 避免复杂的积分运算,也可扩大前面介绍的图线的应用范围,但也有局限性。下面列 举几种简单的、但也是工业上常见的情况来说明这种方法:
因 F1为不可自见面,11 0 ,由角系数的完整性得:
12 1
12 21 1
由角系数的相对性12 F1 21F2 ,可得:
21
F1 F2
22
1 21
1
F1 F2
(3)两个凹面组成的封闭空间,如图 12-24d 所示。
在两四面的交界处做一假想面 f,显然 f 就是交界处面积,这样就将问题转化成
Q12 Eb1F112 Eb2 F2 21
利用角系数的相对性 F112 F221,故上式可写为:
Q12 (Eb1 Eb2 )F112
(12-34)
或写成:
Q12
C
0
T1 100
4
T2 100
4
F112
(12-34a)
向上的投影面积,称为可见辐射面积。
REVIEW
12.2.4 兰贝特定律
REVIEW
黑体在某一方向上的方向辐射力 Eθ 正比于该方向与法线方向夹角的余弦,其数学表达
式为:
Eθ=Encosθ
(12-14)
法线方向(θ=0)的方向辐射力最大,当 θ=90º时方向辐射力最小并等于零,故兰贝特定
律又称余弦定律。兰贝特定律揭示了黑体表面发射的辐射能在空间分布的规律。
Eb
REVIEW
1 角系数的定义
由表面 1 投射到表面 2 的辐射能量Q12 占离开表面 1 的总辐射能 Q1 的份额称为表面 1 对表面 2 的角系数,用符号12 表示,即:
12
Q12 Q1
(12-25)
设有两个任意放置的表面 F1、F2 ,它们的温度分别
为 T1 和T2 。为了讨论方便起见,假定这两个表面均为 黑体。从两表面分别取微面 dF1 、dF2 ,其距离为 r,表
一个凹面和一个平面的情况。而其中任一面对 f 面的角系数也就是它对另一面
的角系数,因此:
12
1f
f F1
21 2 f
f F2
由角系数的完整性11 12 1得:
11
1
f F1
同理:
(12-32) (12-32a)
22
1
f F2
(4)由三个凸面组成的封闭空间,(假定在垂直于纸面方向足够长),如图 12-25
表面网络单元和空间网络单元是辐射网络的基本单元,不同的辐射换热系 统均可由它们构成相应的辐射网络。这种利用热量传输和电量传输的类似关系, 将辐射换热系统模拟成相应的电路网络,通过电路分析求解辐射换热的方法称 为辐射换热的网络方法。
6.2 两个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
图 12-31a 表示两个灰体表面 F1 和 F2 构成的封闭系统。它们的温度分别为T1 和 T2 ,且 T1 >T2 。下面讨论用网络方法求
所示。因三个表面均不可自见,即ii 0 。由角系数的完整性可写出:
12 13 1
21 23 1
31 32 1
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乘以 F1、 F2 和 F3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