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医疗领域中所建立的重要制度,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高质量和可及性。
查对制度则是指在医疗核心制度中采取的一种审核和监督机制。
查对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诊断查对:医疗机构内部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对医生的诊断进行查对和评估,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 药品查对:对医疗机构所配药品进行查对,以防止错误药品或过期药品的使用。
3. 病历查对:医疗机构对患者的病历进行查对,核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正确性。
4. 医保查对:医疗机构对医保报销的相关费用进行查对和审核,以防止虚假报销和医疗费用的滥用。
5. 患者信息查对: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查对,核实患者的身份和医疗保险资格,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合法性。
通过这些查对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权益,并维护医疗秩序。
2023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一)临床科室:1.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经医生录入后主班护士确认后方可执行。
(重点确认:床号、患者信*息、开始时间、医嘱内容、频次、用法、首日执行次数、首次执行时间、停止时间等)(2)对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对有疑义的医嘱暂不处理,通知医生,并记录于《模糊、可疑、超常规医嘱登记本》,将新开医嘱做相应核查,确认无误后执行。
(4)医生补开抢救医嘱,经两人核对后护士通过护士长授权在电脑上补签执行时间、执行者姓名,应与《抢救患者口头医嘱记录本》记录内容保持一致。
每日下班前检查IIH系统中病人当日执行计划完成情况,并对未执行的医嘱进行交班。
(5)每日下班前检查本班医嘱执行情况,并对未执行的医嘱进行书面交班。
(6)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执行时应严格三查八对。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包括服药、各种注射、静脉维持)(1)服药、注射、输液时必须扫码执行,并严格进行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备药前检查药品的质量,注意有无变质,瓶身有无裂缝,注意有效期及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使用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5)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之二:查对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之二:查对制度导语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
为了便于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细化工作流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释义》,以问答形式重点对核心制度定义和基本要求中的关键节点、重点概念及名词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并对每项核心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提出了要求,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制订和执行本机构核心制度提供了基本遵循。
查对制度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基本要求医疗机构的查对制度应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临床诊疗行为、设备设施运行和医疗环境安全等相关方面。
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
应当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标识。
为无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须双人核对。
用电子设备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医疗器械、设施、药品、标本等查对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释义Q1·哪些临床诊疗行为需要进行复核查对?患者身份错误事实上可以发生在诊断和治疗的任何阶段。
患者可能是在镇静状态、意识不清或没有充分集中注意力也可能是在住院过程中更换床位、房间或病房;或患者因听力障碍或其他情况都可能导致在确认患者身份时出现差错。
医疗机构内针对具体患者个人的医疗行为和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开具和执行医嘱、给药、手术/操作、麻醉、输血、检验标本采集、检查、发放营养膳食、接送转运患者、检验检查结果/报告等环节的行为均需要进行复核查对。
Q2·如何查对患者身份?身份查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门急诊号)、身份证号(或护照号或其他身份ID)、出生年月日以及电子设备身份认证(包括腕带或其他可穿戴设备上的二维码、条形码等)等,至少使用两种身份查对方式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住院号姓名+门急诊号等。
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概述在医疗领域,质量和安全是关乎患者生命和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
其中,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确保制度落地和执行,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1. 查对制度的定义和目的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针对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的检查和核对的制度。
通过查对制度,医疗机构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查对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 - 确保医疗机构内部各项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地和有效执行; - 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 保障医疗机构的合规性。
2. 查对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流程查对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制度查对制度查对是查对制度的核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内部的各项医疗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地和有效执行。
具体流程如下: - 确定查对周期和频率: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实际情况,确定查对的周期和频率,保证制度查对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 制定查对清单:制定制度查对的清单,列出需要查对的制度内容和具体要求; - 分工查对:安排专人或专业团队进行制度查对,分工合理,确保全面查对; - 记录问题:记录制度查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达标情况; - 汇总整改:对查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制定整改措施和责任人;- 跟踪落实:跟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2 制度修订和完善制度查对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部分制度存在不完善或需要修订的情况,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具体流程如下: - 分析问题:针对查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制定修订方案: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修订方案;- 审批和发布:将修订方案按照医疗机构的程序进行审批和发布; - 落实和培训:将修订的制度内容进行落实和培训,确保全员了解并落实修订后的制度。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标题:查对制度(核心制度)引言概述:查对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查对制度的定义和作用1.1 查对制度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比核对数据、信息或文件等,确保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任务。
1.2 查对制度可以帮助避免因疏忽或错误导致的问题,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3 查对制度可以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率,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查对制度的实施方法和步骤2.1 确定查对的对象和范围,明确需要核对的内容和要求。
2.2 制定查对的流程和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3 制定查对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查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查对制度的优势和意义3.1 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因错误导致的损失和问题。
3.2 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促进工作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3.3 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规范,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四、查对制度的应用范围和领域4.1 在金融行业中,查对制度可以帮助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和准确性。
4.2 在医疗行业中,查对制度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准确无误地完成患者信息和治疗过程。
4.3 在生产制造行业中,查对制度可以帮助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查对制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5.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查对制度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
5.2 查对制度将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得到应用,成为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5.3 查对制度将不断完善和改进,适应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结论:查对制度作为一种核心制度,在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实施查对制度,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因错误导致的问题和损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查对制度将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得到应用,为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重要支持。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核心制度)引言概述:查对制度,作为一种核心制度,在各个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对信息、数据、材料等进行核查和对比,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 查对制度的定义和目的1.1 查对制度的定义查对制度是指通过对信息、数据、材料等进行核查和对比,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种制度。
它涉及到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比对、核实和验证的过程。
1.2 查对制度的目的查对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信息进行核查和对比,可以发现和纠正错误、避免误导和偏差,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查对制度的应用领域2.1 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查对制度被广泛应用于交易确认、账户对账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通过对交易数据和账户信息进行核对,可以防止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2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查对制度被用于医疗记录的核对、用药的查对和手术前后的核对等环节。
通过对医疗信息的核实和对比,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2.3 生产领域在生产领域,查对制度被用于生产流程的核对、质量检验的查对和原材料的核对等环节。
通过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核查,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2.4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查对制度被用于学生作业的批改、考试成绩的核对和学生信息的核对等方面。
通过对学生作业和考试成绩的核实和对比,可以减少评分错误和学生信息错误,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5 政府机构在政府机构中,查对制度被用于政策执行的核对、数据统计的查对和行政审批的核对等环节。
通过对政策执行情况和数据统计结果的核实和对比,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减少行政错误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总结:综上所述,查对制度作为一种核心制度,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对信息、数据、材料等进行核查和对比,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新制定医院医疗机构十八项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最新制定医院医疗机构十八项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1. 目的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及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特制订本制度。
通过严格、系统的查对程序,确保所有医疗行为的准确性,减少医疗事故,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医疗科室及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实习生、进修医师、规培医师等。
具体查对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医嘱、给药、输血、抽血、特殊饮食、无菌物品、各项有创操作、检查等。
3. 定义查对制度是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一套系统性管理制度。
通过多层次、多环节的查对措施,确保医疗行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内容4.1 患者身份识别4.1.1 患方如实填写信息,确保患者基本信息的准确性。
4.1.2 入院处为患者编具唯一住院号,病房护士在佩戴腕带前应核实患者姓名,由患者自诉姓名。
4.1.3住院患者、急诊留观和急诊抢救室患者均使用“腕带”条码技术识别患者身份,门诊患者实施就诊号管理。
4.1.4 身份不明的患者以“无名氏n”(n=1、2……)+日期表示,确认身份后及时修改信息。
4.1.5收费室、门诊、入院处、临床医务人员等在评估和处置患者时必须核对信息,如发现不符应及时纠正。
4.1.6重点关注对象:危重患者、新生儿、婴幼儿、老年人、精神异常者、手术患者及不愿提供个人信息、语言沟通不畅或有疑问的患者。
4.1.7每项医疗行为都必须查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查对方法包括腕带和询问。
严禁将床号作为身份查对的唯一标识。
4.1.8为无名患者、意识不清、交流障碍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必须由两名医务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或就诊号,并用电子设备(如PDA)辨别患者身份时,仍需口语化查对。
4.1.9腕带应正确佩戴,字迹清楚,松紧适宜,完整可用。
如字迹模糊应及时更换。
4.1.10落实各关键流程(如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之间的转运)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详见患者转科时的身份识别流程)。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18项核心制度 -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1.开具医嘱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等。
2.应班班查对医嘱。
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总查对由护士长组织,每周1次。
其内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
3.查对、处理医嘱者,须签全名。
4.对转抄医嘱须由另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5.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
抢救完毕,医师应在6小时内补开医嘱并签名。
6.查对时有疑问的医嘱,必须与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处置查对:1.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1)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2)八对:对住院号/门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信息(如身份证号、姓名、住院号、出生年月等)确认患者身份,禁止将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3.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无法陈述姓名的患者,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身份信息,并及时佩戴腕带。
对无法陈述姓名且无人陪伴的患者,可临时采取其他方式标记其身份(如无名氏+性别+来院时间等),并佩戴腕带,由双人查对确认。
4.清点药品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有效期和批号有无超期。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5.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
使用特殊管理药品及高警示药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规定,经过双人核对,特殊时间段,本岗位仅有一人时,采用单人双次复核查对和两次签字。
用后保留空瓶及时交回药房。
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7.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8.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空瓶,经另一人核对并在药袋或药瓶上签名后方可使用。
医疗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医疗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
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二、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
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麻醉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
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引言概述:护理核心制度,也被称为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
它的目的是通过核对和验证的方式,确保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护理核心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1.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之前,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以确保操作对象正确无误。
1.2 核对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之前,必须子细核对医嘱的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用量、用法等,以避免因医嘱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1.3 记录核对结果: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的结果,以便其他医护人员参考和核对。
二、核对用药和输液2.1 核对药品标签:护士在给患者用药之前,需要核对药品的标签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等,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
2.2 核对药品配制:护士在给患者配制药物时,需要子细核对药品的配制方法和比例,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核对输液过程:护士在给患者进行输液时,需要核对输液的速度、剂量等,以避免因输液错误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三、核对手术准备和操作3.1 核对手术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核对手术器械、药品、患者身份等,确保手术准备工作的完整和准确。
3.2 核对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核对手术操作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3 记录核对结果:护士需要及时记录手术准备和操作的核对结果,以便术后总结和改进。
四、核对护理措施和交接班4.1 核对护理计划:护士在执行护理计划之前,需要核对计划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护理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2 核对护理操作: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核对操作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3 交接班核对:护士在交接班时,需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医嘱、护理措施等,以确保交接班的准确和顺利进行。
总结:护理核心制度是医疗机构中确保医疗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制度。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查对制度在医疗领域,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规范,它通过明确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服务的质量。
为了落实这些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被引入护理工作中,以确保执行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查对制度作为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避免护理工作中的失误和疏漏。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双人核对,确保各项护理操作符合规范,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
下面将介绍护理十八项核心制度中与查对制度相关的几个方面。
1. 患者身份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是查对制度中的一项基础内容。
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之前,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以确保护理行为对准确的对象进行。
2. 用药查对用药查对是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必须执行的一项制度。
首先,护士要核对医嘱与药品名称、剂量、途径、时间等信息是否一致;然后,在给患者用药之前,再与患者核对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和住院号,以确保用药安全。
3. 输液查对输液是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为了确保输液过程中的准确性,查对制度也得到了应用。
护士在进行输液操作前,应核对输液液体的种类、剂量、时间、速度等信息,确保无误后再开始输液。
4. 导管护理查对导管护理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任务,查对制度在这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给患者进行插管或更换导管操作前,护士应与医嘱、患者信息和相关物品等进行核对,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术前准备查对术前准备是手术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查对制度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护士在术前准备工作中,应与手术室核对手术项目、术前禁食禁水时间等信息,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无误。
6. 伤口处理查对伤口处理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环节,查对制度对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伤口处理时,护士要核对伤口类型、处理方式和操作用品等信息,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输血查对输血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需要严格的查对制度。
护士在输血前应核对输血血袋与患者的血型、配型、用药时间等信息,以确保输血安全。
医院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医院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的医疗事故事件使得医院的管理越来越重要。
而医院核心制度的建设则成为了医院高效运行和管理的关键所在。
其中,查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风险。
本文将对医院核心制度之一的查对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查对制度的定义查对制度,是指在医疗服务中进行核对信息、对比数据的一项制度。
它是指医护人员在执行医疗操作、医疗治疗以及配药、采血和输液等医疗行为中,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步骤,对患者的个人信息、治疗计划以及操作过程进行核对和比对的过程。
目的是确保医疗行为的准确性,防止疏忽和失误,最终实现医疗安全的保障。
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医院是一所充满风险的场所。
医护人员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需要涉及药品的使用、治疗的操作、手术操作等重要流程。
这些操作均需要医护人员操作正确,否则就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
而查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则可以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操作步骤和流程,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除此之外,查对制度还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了患者用药和治疗的错误发生率,从而提升了医护人员和医院的信誉度,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查对制度的实施步骤实施查对制度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流程和步骤。
以下是查对制度实施的典型流程:第一步:收集病史和信息首先,医护人员需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相关信息,包括病情、过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这一步需要细致认真,确保获取的信息无误。
第二步:制定治疗方案在收集完病史和相关信息后,医护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这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第三步:核对医嘱和药品制定完治疗方案后,医护人员需要对医嘱和药品进行核对。
这是查对制度的核心环节,也是医疗服务中的重中之重。
核对工作需要经过多级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核对。
第四步:按照流程和规范执行操作医护人员在核对完医嘱和药品后,需要按照医疗流程和规范执行操作。
十九项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一、查对工作是减少差错、防止事故、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各级医务人员都必须认真执行。
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严格识别患者身份,履行患者身份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就诊卡号/病案号查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依据。
三、医嘱查对(一)医师开具医嘱、处方、检查或进行诊疗时,应至少同时查对患者姓名、就诊卡号 /病案号等信息。
(二)执行医嘱时,值班护士必须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对有疑问的医嘱须与医师确认,无误后打印各种执行单。
(三)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办公室护士每日与当班护士查对并双签名,夜班由两名护士查对并签名。
护士长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不在时,须指定护士进行查对并签名。
(四)处理医嘱者及查对者,均应签全名。
临时医嘱执行者,要记录执行时间。
(五)所有医嘱须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六)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完毕,医师要及时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保留至抢救结束,经两人核实后方可弃去。
四、服药、注射、处置查对(一)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八对:对床号/住院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一注意:用药过程中须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及时做好记录。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注意有效期和批号,溶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等(须在振动后观察)。
如质量不符合要求、有疑问、标签不清者,一律不得使用。
(三)配药前必须双人核对药品与执行单、输液瓶签,核对无误后在输液瓶签打红钩标识,并在《配药前查对记录本》上记录并签名,配药者核对无误加药后在瓶签上签名。
(四)给药前在患者床前核对瓶签、执行单及患者信息,核对无误后给药,并在执行单上签日期、时间、姓名。
(五)静脉途径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必须注意核查药物间有无配伍禁忌。
18项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1.目的: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活动,以保障患者安全,防止异常事件发生。
2.范围:医疗、护理、医技等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
3.定义:指为防止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为和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等进行复核查对的制度。
4.内容:4.1医嘱查对制度:4.1.1医嘱处理:医生下达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处理医嘱。
处理医嘱时要记录处理医嘱的时间并签全名或使用PDA电子扫描后自动生成。
若有疑问必须澄清后方可执行。
4.1.2医嘱查对:处理医嘱后护士及时打印各种执行单并进行查对。
各班医嘱均由两名当班护士进行查对,无误方可执行。
每周组织总查对一次。
4.1.3口头医嘱:口头医嘱只有在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记录于《抢救用药记录本》上并复诵,经医生确认后执行,保留空安瓿以便核对。
抢救结束后于6小时内补下医嘱,执行者签全名及执行时间(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的时间)。
4.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4.2.1三看:看药物有无浑浊变质、看药品有效期、看包装有无损毁。
4.2.2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实施操作。
4.2.3七对:姓名、住院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4.2.4药品交接:与药房及静配中心工作人员交接药物时必须核对清楚,签字确认,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4.2.5易致过敏的药物:皮试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确认皮试结果阴性后方可给药。
4.2.6药物配伍禁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查询药物配伍禁忌,注意用药后反应。
4.2.7麻醉药品:使用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用后保留安瓿交药剂科。
4.2.8给药:给药时,应携带执行单进行核对,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询,无误后向患者解释并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4.2.9特殊情况处理:因各种原因致患者不能及时用药应与医生沟通,根据医嘱做好相应处理,并记录在护理单中。
4.3输血查对制度:4.3.1备血查对:4.3.1.1根据医嘱、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型报告单(紧急用血除外)、双人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
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
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之查对制度1.临床科室查对制度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1.1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1.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1.3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1.4输血前,需经两人共同查对,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输血量等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输血后,袋内余血保留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2.医嘱查对制度2.1主班护士将医嘱输入电脑,更改药卡、针卡、书写临时医嘱后,应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向护士长汇报。
2.2执行临时医嘱前须核对床号、姓名、药物、剂量、用法、需注明执行时间并签名。
如对医嘱有疑问,待问清楚后再执行。
2.3口头、电话医嘱不执行,如遇特殊情况(如抢救)医生下口头医嘱,执行者复述一遍然后执行,并及时补写医嘱。
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核对无误方可丢弃。
2.4重整医嘱经核对,护士长每天查对医嘱一次。
3.发药、注射、输液、擦药、取化验标本的查对制度。
3.1发药、注射、输液、擦药、取化验标本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3.2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3.3七对: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方法。
3.4门诊注射应核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告知注射时间、方法、地点等。
3.5操作前应检查药品有效期、药品质量:如(A)水剂、片剂有无变质。
(B)有无混浊沉淀。
(C)安瓿针剂有无裂缝。
(D)瓶口有无松动。
3.6摆药后需经人核对,准确无误方可使用。
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的内容
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的内容医疗核心制度是指国家对医疗领域进行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保障全民健康的基础性制度。
以下是医疗核心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之一,旨在为全体居民提供医疗费用的基本保障。
根据不同地区和职工类型的差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等。
二、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是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而设立的特殊医疗保障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设立的救助基金、兜底医疗保险等,旨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突发重大疾病所导致的高额医疗费用。
三、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对药品市场进行监管和经济补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合理价格的药品。
该制度主要包括药品价格审查、药品临床使用与审批、药店和药企的药品经营许可与监管等。
四、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是通过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干预,维持和调控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水平。
该制度主要包括医疗服务价格的政府指导价、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和医疗服务价格的监测等。
五、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评审、诊疗指南、医疗事故应急处理等制度,促进医疗机构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是设立和规范医疗机构的重要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医院管理制度、医生执业管理制度、护士执业管理制度等。
七、信息化建设与健康档案制度:信息化建设与健康档案制度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建立和管理个人健康档案,推动信息共享和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该制度的重要目标是推广电子病历、建立健康档案和推动互联网医疗等。
八、医疗纠纷解决制度:医疗纠纷解决制度是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机制,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和医疗安全。
医疗核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项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项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简介医疗核心制度是指医疗行业中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对医疗服务、医保支付、药品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
查对制度则是对医疗核心制度的一种评估和检查机制,旨在保障医疗行业的正常运行和提高服务质量。
本文将介绍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查对机制的目的、流程、执行方法等,以及查对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目的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的核心目的是确保医疗行业的规范运作和管理,促进医疗服务的公平、优质,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流程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流程:1. 制定查对计划在开始进行医疗核心制度的查对工作之前,需要制定查对计划。
查对计划应明确查对的目标、时间、人员,以及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等。
2. 收集相关资料在进行医疗核心制度的查对工作时,需要收集与核心制度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政策法规、制度文件、操作指南、数据报表等。
3. 分析制度内容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分析,理解医疗核心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相关的流程、要求、标准和指标等。
4. 制定查对标准根据对医疗核心制度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查对标准和评估指标,用于对制度内容的具体评估和检查。
5. 进行查对检查按照制定好的查对标准和评估指标,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包括查看文件、询问相关人员和组织等。
6. 归纳总结根据查对检查的结果,归纳总结医疗核心制度的问题和优点,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并形成查对报告。
7. 完善制度在查对制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使其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执行效果。
执行方法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的执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件查阅根据查对计划,对相关制度文件进行逐一查阅,了解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流程。
2. 现场访谈与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对医疗核心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医疗机构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医疗核心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6018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Core Medical System: Checking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查对制度
一、临床科室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六、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手术室
1、接患者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后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4、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送检。
三、药房
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四、血库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种类和剂量、血液质量。
五、检验科
1、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
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六、病理科
1、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七、放射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
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后,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和有无断针。
九、(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