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盛唐气象的理解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3df5bae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9.png)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袁行霈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盛唐的时代风貌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盛唐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
(见殷 《河岳英灵集》)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
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庐山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
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2947f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1.png)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这是盛唐气象的首要条件。
唐太宗和武则天能任人唯贤,重视教育,使得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秩序良好。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唐玄宗统治前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发展,国力强盛。
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包容,各种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也因此发展迅速。
科技发达,文化繁荣。
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民族关系和谐。
唐朝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使得各民族之间关系和谐,共同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边疆稳定,对外开放。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稳定了边疆地区,促进了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
以上内容可根据课堂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95d7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0.png)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盛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气象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对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带您一窥盛唐时代的天气变化和气象风貌。
一、春盛唐时期的春季天气温暖宜人,春雨绵绵。
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春日晴朗的天空下,牡丹花开的景象格外壮观。
阳光明媚,微风徐徐,花香四溢,仿佛走进了一个花的海洋。
春季气温适中,适合人们外出游玩和郊游踏青。
二、夏盛唐时期的夏季炎热潮湿,多雷雨和豪雨。
夏季的盛唐是一个繁华的时光,白天阳光灿烂,夜晚繁星点点。
夏天高温的气候使得人们喜欢在湖泊和河流中消暑,嬉戏玩水。
夏日的夜晚,月明星稀,美丽的星空下人们清凉地躺在竹席上,美酒佳肴共享快乐。
三、秋盛唐时期的秋季干燥凉爽,天空湛蓝,微风吹拂。
秋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各种水果香甜可口。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稻谷金黄,果实累累。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白云朵朵,阳光明媚,人们喜欢在田间地头举办一些游园和赏花的活动。
四、冬盛唐时期的冬季寒冷干燥,多雪。
冬季是一个雪的季节,大雪纷飞时尤其美丽。
寒冷的冬天,人们喜欢在室内取暖。
冬天的夜晚,满天繁星点点,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五、气候的影响盛唐时期不同季节的气象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季温暖湿润的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保证了丰收。
夏季的炎热潮湿有助于水稻的生长,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秋季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农民的收割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冬季的寒冷干燥对粮食储存和农田的休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总结盛唐时期的气象多样而稳定,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盛唐的气象之下,人们享受着宜人的四季,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这是一个对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气象多样的时代。
盛唐气象是
![盛唐气象是](https://img.taocdn.com/s3/m/5bc0961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d.png)
“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
”[1] 它“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2] ;它涵盖了盛唐文人在文学中表现出的开阔的眼界,自由活跃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激奋昂扬的气概。
它展现了强大民族鼎盛时代的整体精神风貌。
作为这一时期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他的诗歌强烈而鲜明地表现出这种盛唐气象。
一、繁荣时代强盛民族的优越感、自信心和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远大的政治抱负。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像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
——李白《古诗五十九》(其四十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二首》(其一)唐开国至“安史之乱”前,国家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已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这种空前盛世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时代优越感。
诗人禁不住内心的激动而放声歌唱,赞美这个时代,并决心献身这个时代。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杜甫在他的《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盛赞唐玄宗,将其与古代圣明君王尧舜相比,进而抒写自己的报国热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以洞庭湖为喻,表明他生当盛世,又逢明主,就必须有为于天下,而不能无所事事地“端居”。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高适在他的《塞下曲》)中歌颂边塞战争的胜利,表明他对国家民族满怀信心,希望从戎征战,建立军功,而不屑做一个穷经书生。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1`简述盛唐诗歌发展的概况(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
![1`简述盛唐诗歌发展的概况(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7fa7e8f604a1b0717fd5dd51.png)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简述盛唐诗歌发展的概况(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认识)(1)唐玄宗开元(712-741)年间,唐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盛唐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感情饱满,基调高亢,洋溢着一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烈奔放、乐观欢快的青春旋律,这就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盛唐气象。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3)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是高适和岑参。
(4)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还当首推李白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兼而有之,各臻化境。
2、简述中唐诗歌发展的概况中唐时期,天宝十四载冬爆发的“安史之乱”,不仅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也对文学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安史之乱”使盛唐诗歌那种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迅速淡化,写实性逐渐增强。
(1)唐代诗风的转变,应该说始于诗圣杜甫。
他的诗最早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这场大战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
无论是题材还是写法,都呈现出迥异于盛唐诗的风貌。
杜诗风格虽不一而足,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沉郁顿挫。
(2)中唐韩愈、孟郊等人,进一步发展了杜诗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形成了韩孟诗派。
(3)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似乎与韩孟诗派大相径庭,但殊途同归,也是为了走出盛唐,革新诗风。
(4)中唐韩孟、元白诗派影响虽大,刘禹锡、柳宗元却能够不为二者所囿,自成一家。
3、简述北宋词创作的概况北宋的词,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宋初令词为主的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
第二时期,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柳永是词史上全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在内容上有新扩展,在体制上突破小令的格局,以赋体作长调。
第三时期,以苏轼词为代表。
他在革新词体、开创词风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以诗为词”,凡可入诗的都能以词来表达,这样使词摆脱了“艳料”的范围,提高了词品和词的抒情功能。
对盛唐气象的理解
![对盛唐气象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30000e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5.png)
对盛唐气象的理解盛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气象的变化与这个时代的兴盛密不可分。
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可以概括为多样化、丰富多彩,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关联。
盛唐时期的气象变化多样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大地上各种气象现象都可以观察到。
例如,盛夏时节的高温天气,让人们感受到炎热的酷暑;而在寒冷的冬季,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可能有大雪封路的情况发生。
此外,盛唐时期还有丰富的降水,春夏季节多有雨水,秋冬季节则更多见到雪。
这样的气象变化丰富多样,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盛唐时期的气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关联。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而气象的变化对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盛唐时期的丰富降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使得农作物能够得到充足的灌溉,提高了农业产量。
同时,盛夏的高温天气也为盛唐时期的商业贸易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人们可以在炎热的夏季进行一些短途的贸易活动。
此外,盛唐时期的气象变化还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素材,诗人可以借助自然景观来抒发情感,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内涵。
盛唐时期的气象变化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而气象的变化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中,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在冬季的严寒天气中,人们则需要做好保暖工作,以防止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此外,盛唐时期的气象变化也对人们的出行和交通运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大雪封路的情况下,人们的交通出行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多样化、丰富多彩,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互关联。
这种气象特点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为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也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创作素材。
盛唐时期的气象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气象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盛唐气象历史研究报告
![盛唐气象历史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3fea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9.png)
盛唐气象历史研究报告一、引言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
在这个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的同时,盛唐的气象状况也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对盛唐时期的气象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对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二、盛唐气象特征1. 气候特点盛唐时期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宜人。
这种气候特点为盛唐时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文化繁荣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2. 天气现象在盛唐时期,各种天气现象都有出现。
夏季常常有雷雨,给人们带来凉爽和水源。
冬季则常常有寒潮和大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此外,盛唐时期也有多次旱灾和洪水,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三、盛唐气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 农业生产盛唐时期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收年景频繁出现。
这为盛唐时期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交通运输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对交通运输有一定的影响。
夏季的雷雨和冬季的大风都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干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盛唐时期的交通运输发达,人们通过不断地开拓道路和修建船只,克服了这些困难。
3. 生活安全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对人们的生活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
旱灾和洪水都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威胁,特别是洪水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盛唐时期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盛唐气象对历史进程的影响1. 军事活动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对军事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盛夏的高温和雷雨会对军队的行动产生一定的制约,冬季的寒潮和大风也会给军队的补给和部署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军事行动中,对气象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2. 文化繁荣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盛唐时期的文人雅士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创作,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同时,盛唐时期的气象现象也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名词解释盛唐气象
![名词解释盛唐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7017f0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0.png)
名词解释盛唐气象盛唐气象,简称盛唐,是指中国古代盛世时期(即唐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景象。
盛唐气象主要体现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以及国家强盛等多个方面。
首先,在政治方面,盛唐时期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秩序良好。
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后,实行了察举制度,任用贤能之士,实现了让贤者居于重要职位的目标,为国家的政治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的贞观之治,更是使唐朝达到了政治上的鼎盛。
统治集权,民众生活安定,社会风气恢宏,盛世气象十分明显。
其次,在经济方面,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家财政收入丰盈。
随着边塞的稳定,唐朝开拓了外部贸易,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国家进行商贸往来,各类商品纷纷进出国门,为国家经济带来了极为可观的财富。
同时,盛唐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极大的发展,农田开垦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盛唐时期还实行均田制,使土地的分配更加平均公正,从而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再次,在文化方面,盛唐时期文化繁荣,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重大的文化成就。
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如王勃、杨炯、杜牧等,他们的诗词歌赋流传千古。
盛唐时期,文人鼓吹“建章立仪”,即通过文化建设来达到国家安定发展的目标。
同时,盛唐时期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最后,在国家强盛方面,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对外征战大获成功。
盛唐时期的陆海丰功,使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得以形成,边防稳固。
当时的唐朝在对付外族入侵时,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如打击突厥、回纥、吐蕃等敌人的军事行动,为保卫边疆、拓展国土,维护国家统一建立了良好的局势。
总之,盛唐气象是指中国古代唐朝盛世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景象。
它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繁荣以及国家的强盛。
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定表达,盛唐气象反映了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家建设等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和辉煌成就。
谈谈对于“盛唐气象”的理解
![谈谈对于“盛唐气象”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b05214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9.png)
谈谈对于“盛唐气象”的理解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
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
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史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
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f6c9220259eef8c75fbfb3cd.png)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
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
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史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
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
《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
(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
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
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
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
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
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
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
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林庚盛唐气象说
![林庚盛唐气象说](https://img.taocdn.com/s3/m/f73cbd8b0740be1e650e9ac2.png)
读林庚先生《盛唐气象》的点滴体会厦门大学中文系吴在庆林庚先生在古典文学研究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唐诗研究上也同样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与贡献。
这一成就与贡献也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沾溉学林,在学术史上载下了厚重的一笔。
林庚先生发表他的着名的《盛唐气象》一文已五十年,在他仙逝一周年之际重读林先生唐诗研究的代表作《唐诗综论》中的《盛唐气象》篇,感触与裨益颇多,此处仅简略地谈谈林先生在唐诗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而引人注目的学说,即“盛唐气象”说的体会。
一一九五八年,林庚先生在《北京大学学报》第二期发表了着名的《盛唐气象》一文。
关于盛唐诗,前人已多有论述,其中尤以宋代严羽在其《沧浪诗话·诗辩》中所提出的以下这段论述为深刻而影响深远: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比之于严羽之论,林先生乃从不同的角度以论说盛唐诗,但同样精彩而准确地把握了盛唐诗的特色与神髓,而且更为具体而深刻。
在《盛唐气象》一文中,林先生以其敏锐的诗人灵感与对历史和历代文学的深透洞察力,在古典文学研究界首先提出了着名的“盛唐气象”说,这在当时是需要学术敏锐力,同时更需要思想勇气的。
关于盛唐气象,林先生首先指出: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
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了那个时代而存在的。
盛唐气象因此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这一论说的要旨在于指出盛唐气象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这一对盛唐气象的简要厘定既抓住了盛唐诗的总体风貌,又从思想精神的内涵上点明了盛唐诗歌的本质,也就是说,既从诗歌的艺术风格风貌上,也从诗歌的思想精神内涵上高度地概括了盛唐诗歌。
这是上述严羽对盛唐诗歌的的着名论述所没全有的,因此它是对前人的着名论述的发展,同时显得更为全面、深刻而精辟。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6f2d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1.png)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一、盛唐时期的气象概况盛唐时期的气象主要表现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
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气候盛唐时期的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适宜,一年四季分明。
夏季气温适中,冬季气温较低。
盛唐时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2. 降雨盛唐时期的降雨充沛,特别是在江南地区,降雨更加丰富。
盛唐时期的降雨条件对农业生产和灌溉条件具有重要影响。
3. 风力盛唐时期的风力适中,没有过多的狂风暴雨。
这种温和的风力条件对当时的航海和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
二、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主要体现为洪涝灾害和旱灾等。
这些气象灾害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1. 洪涝灾害盛唐时期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江南地区,由于降雨丰富,河流水位上涨,常常造成洪水泛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2. 旱灾盛唐时期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北方平原地区,由于降雨不足,常常导致农作物受灾,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三、盛唐气象对社会的影响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对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农业生产盛唐时期的气候温和,降雨充沛,适合农作物生长。
这种气候条件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 交通运输盛唐时期的温和风力和丰富降雨条件为当时的水陆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 文化发展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为当时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为诗歌、绘画等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四、盛唐气象与现代气象的联系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和现代气象条件有一定的联系,盛唐时期的气象知识点对现代气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气候变化盛唐时期的气候条件与现代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联系,有利于我们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
2. 气象灾害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与现代气象灾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为我们对气象灾害进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结盛唐气象的知识点
![总结盛唐气象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e57c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6.png)
总结盛唐气象的知识点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盛唐时期是中国气象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盛唐时期气象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盛唐时期气象科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气象现象的研究、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的研究。
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盛唐时期,气象观测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先进的气象观测仪器,这些仪器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气压计和温度计。
盛唐时期,气压计和温度计的发明填补了中国古代气象观测技术的空白,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在盛唐时期,中国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气象观测仪器--风速计,这使得中国古代气象观测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除了气象观测仪器的发明,盛唐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观测方法。
比如盛唐时期,中国古代气象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气象观测方法--气候记录法,这种方法利用历史文献和史料资料,通过分析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来推测当时的气候状况。
这种方法的出现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后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二、气象现象的研究盛唐时期,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家对气象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们通过不断的观测和分析,探索出了一些重要的气象规律和气象现象。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盛唐时期,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家对雨雪、风、霜露等气象现象进行了详细研究。
他们通过长期的实地观测和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气象规律,这些规律对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气象现象的研究方面,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家还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盛唐时期,中国处于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农业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推动,但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水、旱灾、飓风等。
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家通过长期的实地观测和文献资料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自然灾害的规律,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9f84b1f0cc17552706220875.png)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这气象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
它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
我们以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我们只能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
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
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
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整个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正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它是人民所喜爱的,它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
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
《楚辞》比起《国风》来说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反而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
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相;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
如何理解盛唐气象简答题
![如何理解盛唐气象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d17c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4.png)
如何理解盛唐气象简答题下面为大家找到了如何理解盛唐气象简答题:唐代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全面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诗歌空前繁荣,创造了古典诗歌史上的高峰。
唐代文学的发展,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本段文学的教学,突出诗文大家、名家,如李白、杜甫、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煜等,分别对其生平、思想、艺术各方面作系统的介绍。
1、如何理解“盛唐气象”?参考答案:①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
②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③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
2、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参考答案:一、善于发掘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抓住其特征,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微妙的心理感受,使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二、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恰当的构图在诗里表现出来;三、以禅入诗,即以独特的禅宗的审美眼光观照自然,从而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中极细微的声响和动态,生动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进入常人不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创造出独特的优美静谧的意境。
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王维的诗创造出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3、高适与岑参在边塞诗写作方面有何异同?参考答案:高适、岑参同以边塞诗擅名,同长于七言歌行,诗风同样豪放。
但也有不同:“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①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高适诗超过岑参;在题材丰富新奇方面,岑参超过高适。
②高适诗将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苦难与崇高相对照,表现出慷慨悲壮的美;岑参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奇伟壮丽之美。
从王维诗看什么是所谓的“盛唐气象”
![从王维诗看什么是所谓的“盛唐气象”](https://img.taocdn.com/s3/m/9262dbd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7.png)
从王维诗看什么是所谓的“盛唐气象”从王维诗看什么是所谓的“盛唐气象”所谓盛唐气象,并不一定意味着只能是雄浑壮丽一类。
应该说,它只是时代精神在诗歌中的表现。
在不同的诗人那里,在不同的情况下,它的表现可以是千差万别的。
比如说,在李白那里可以是热烈奔放,在王维那里可以是恬淡平和,在杜甫那里可以是沉郁顿挫。
说盛唐诗,会遇到一个问题:什么叫盛唐气象?这个问题很难用言语来描绘,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这里想借用王湾的一首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这是一首写行旅思乡的诗,洋溢其中的却仍然是勃勃的生气。
特别是中间两联,阔大开朗而又色彩绚丽,表现出了典型的盛唐气象。
宰相张说特意手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挂在他的政事堂,要求后学者以此为标准。
王湾的籍贯不详。
从这首诗看,好像家住洛阳一带,但《新唐书》卷七十二《宰相世系表》“太原王氏”第二房有王湾的名字,可能也是一位祖籍山西的人士。
我要赶紧补充一句,所谓盛唐气象,并不一定意味着只能是雄浑壮丽一类。
应该说,它只是时代精神在诗歌中的表现。
在不同的诗人那里,在不同的情况下,它的`表现可以是千差万别的。
比如说,在李白那里可以是热烈奔放,在王维那里可以是恬淡平和,在杜甫那里可以是沉郁顿挫。
说到盛唐诗,人们习惯于说李白、杜甫“双峰并峙”。
其实还应该加上王维,是李白、王维、杜甫“三山连绵”。
准确地说,李白、王维的作品主要创作于开元、天宝年间,是盛唐的产物;而杜甫的重要作品都创作于安史之乱以后,沉郁顿挫的特色也正形成于此期间,已经由盛唐延伸向中唐去了。
《唐诗三百首》选诗十分精到审慎,选得最多的就是李、王、杜三人的诗,李白、王维各二十九首,杜甫三十九首。
显然,在选者看来,李白、王维和杜甫都处在第一挡,是一等一的大家。
“盛唐气象”的提出及其内涵
![“盛唐气象”的提出及其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9b9f8efb4b73f242326c5fb3.png)
盛唐气象”的提出及其内涵在有关中国文学史的论著中,常常会碰到“盛唐气象”说。
然而,它是何人提出的?时间概念如何?所及范畴怎样?具有哪些审美特征?……却每每语焉不详或互相抵牾。
依笔者考察,在现当代学者中,最早提出“盛唐气象”这一概念的,是林庚先生。
他在《北京大学学报》1958 年第2 期上就以盛唐气象》为题,来说明盛唐时期的诗歌审美特征。
他写道: 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
这时代性格是不能离开了那个时代而存在的。
盛唐气象因此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盛唐时代是出现在百年来不断上升的和平繁荣的发展中,是有了几百年来成熟了的封建社会中民主斗争的方式,它是一个进展得较为顺利的解放中的时代。
一种春风得意一泻千里的展望,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道如青天”、“明月出天山”,这就是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它孕育了鲜明的性格,解放了诗人的个性,他的那些诗篇永远是生气勃勃的,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它丰富到只能用又不全然相同的地方。
这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解放的时代,片气象来说明。
由此看来,所谓“盛唐气象”既是一种精神面貌,也是种时代特征,甚至也包含了作为一个时代诗人群体的个性特质。
如果按此追溯起来,其实在林庚先生以前就人说到了“盛唐气象”,只是没有使用这一概念而已。
早如胡适就曾于1928在《白话文学史》中写道,盛唐“是一个解放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生观是一种放纵的,爱自由的,求自然的人生观”;所以这个时代产生的文学也就多解放的,自然的文学”,“文学的风尚很明显地表现种种浪漫的倾向”。
苏雪林先生则在1933 年于《唐诗概论》一书里发展了胡适之论,指出盛唐时期的“作品里反射的只是青春的光热,生命的歌颂,自然的美丽,祖国的庄严,什么人生的悲哀,社会的痛苦,永远不会到他们心上。
况且道教正在发展,做人最高的标准便是神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对盛唐气象的理解
盛唐气象是指盛唐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现象。
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也是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盛唐气象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氛围,既有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有社会经济的繁荣。
首先,盛唐气象在自然环境上表现为宜人的气候。
盛唐时期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四季分明。
春天温暖宜人,花开满园;夏天炎热多雨,但也有凉爽的夜晚;秋天阳光明媚,凉爽宜人,是收获的季节;冬天寒冷但不严寒,没有大规模的降雪。
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为盛唐时期的农业繁荣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其次,盛唐气象也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
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国家富庶、社会稳定。
繁荣的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与利用也更加深入,大规模的灌溉工程、农田整治等措施使得盛唐时期的农田产量大幅提高。
同时,盛唐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与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外来的商品和文化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
这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成果使得盛唐气象更加繁荣和多样化。
盛唐气象还体现在社会文化方面。
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高
峰时期,文人墨客辈出,诗词歌赋等文化形式达到了极致。
盛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非常丰富,描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
同时,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开放进步,人们热爱自然,追求自由与浪漫的生活,这也进一步推动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总之,盛唐气象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相互作用的结果。
盛唐时期的自然环境宜人,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的盛唐气象为中国古代历史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也是中国古代气象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