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盛唐气象知识点

合集下载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归纳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归纳盛唐时期,气象学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研究和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盛唐时期的气象知识点包括天文气象、降雨气象、气候气象等方面,下面我将对盛唐时期的气象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一、天文气象1. 天文现象的观测与记录盛唐时期的人们对天文现象有着丰富的观测和记录,如日月食、星官移动、星象推演等。

这些观测和记录为后世人们对天文现象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依据。

2. 星宿图谱的绘制盛唐时期,人们对星宿图谱的绘制趋于成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灵枢图》,这些图谱对于人们研究星象推演和天文现象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天文仪器的制作和使用盛唐时期,人们对于天文仪器的制作和使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日晷、水仪、日月星历等,这些仪器的使用,为人们观测和记录天文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降雨气象1. 降水规律的认识盛唐时期的人们对降水规律有着比较深入的认识,如春雨润物、夏雨贵如油、秋雨如黄金等,这些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

2. 大气循环的了解盛唐时期的人们对大气环流有着一定的了解,如南风来,雨水降;北风劲,雨水停等。

这些认识对于人们预测降雨情况有着一定的帮助。

3. 气象灾害的防范盛唐时期的人们对于气象灾害有着一定的防范意识,如风雨来临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气候气象1. 季节气候的认识盛唐时期的人们对季节气候有着比较深入的认识,如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雪皑皑等。

这些认识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盛唐时期的人们在面对气象灾害时,也有着一定的应对措施,如干旱时要节约用水、防霜时要保护农作物等,这些措施对于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帮助。

3. 气象规律的探索盛唐时期的人们对气象规律也有着一定的探索,虽然在当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非常有限,但是人们也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用的经验。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笔记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这是盛唐气象的首要条件。

唐太宗和武则天能任人唯贤,重视教育,使得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秩序良好。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唐玄宗统治前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发展,国力强盛。

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

盛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包容,各种文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也因此发展迅速。

科技发达,文化繁荣。

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民族关系和谐。

唐朝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使得各民族之间关系和谐,共同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边疆稳定,对外开放。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稳定了边疆地区,促进了与外国的交流与合作。

以上内容可根据课堂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

七年级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点

七年级下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点

一、经济的繁荣:农业唐朝前期,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过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陶瓷业著名的有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和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商业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唐都长安即是当时中国政治、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长安(城中有东市、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坊——是居民区)。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军事打击: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册封首领:①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②封 回纥 首领为 怀仁可汗。

③封 南诏 首领为 云南王。

4、设置机构:唐朝还先后设置 安西都护府 和 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5、吐蕃和亲:① 唐太宗 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罗些,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来唐朝求婚。

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②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理发、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③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1)慨况: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表现:①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多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②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多受 西北 少数民族的影响,刚建豪迈的 尚武风气 盛行一时 。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1)概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 诗歌 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的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七年级盛唐气象知识点

七年级盛唐气象知识点

七年级盛唐气象知识点作为一名七年级学生,对于盛唐时代的气象知识点可能并不了解。

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借助历史资料,了解盛唐时代的气象现象和科学理解。

1. 盛唐时代的气象观测和记录盛唐时代,人们对于气象现象有着浅显的理解。

尤其是农民,会据此决定田间作业的时间和安排。

这种理解主要基于观察经验和文化传统的交融。

对于盛唐时代来说,气象观察的主要手段是直接观察和感受。

虽然没有现代化仪器和科学方法,但是人们常常通过目测云形、风向以及气温来判断天气情况。

同时,他们也会在天气急剧变化的时候敲警钟,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盛唐时代的观察经验虽然有限,但是现代气象学的发展,对于这一时代的观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盛唐时代的气象现象和科学理解盛唐时代有一些著名的气象现象,如骤雨、冰雹、雷电、龙卷风等等。

大部分人会从文化和神话传说的角度去解释这些自然现象。

例如,当时人们认为雷声是龙在天上吼叫的声音,雨水则是龙的口水,大风是龙翅膀的震动。

这些理解虽然今天看来显得富有想象力但缺乏科学性。

不过,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盛唐时代的科学家开始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研究。

历史资料显示,在唐朝,一些科学家对于气象现象的科学理解已经相对精准。

例如,他们提出了太阳运动对于气象现象的影响,创立了星座和天文学体系。

他们还探索了地球的形态和自自转等基础知识。

这些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如何将历史气象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尽管现代气象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是了解历史气象知识仍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现象,并从中受益。

例如,如果我们了解到夏天高温天气容易引发降雨和暴雨,就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

同时,也可以自我保护,避免中暑等问题的出现。

总之,了解盛唐时代的气象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科技技术优势,保护好我们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

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知识点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气象方面也有很多研究和记录。

在学习盛唐时期的历史过程中,也可以顺带了解一些盛唐气象知识点。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知识点。

一、盛唐气象概述盛唐时期一般气温高而稳定,雨量充沛。

据研究,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春季和夏季。

春季高气压系统比较活跃,导致盛唐时期的春季偏干;夏季低气压系统比较活跃,导致盛唐时期的夏季偏湿。

总体来说,盛唐时期气候比较适宜农业生产。

二、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1.风灾盛唐时期广大地区常常受到风灾的袭击。

其中最常见的是台风,袭击的频率和地区均与现今相似。

盛唐时期的台风往往导致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2.旱灾盛唐时期旱灾频繁,尤其是夏季出现干旱更为普遍。

据记载,盛唐时期的旱灾在地区、时间和影响范围上都比较严重。

3.洪涝灾害盛唐时期的洪灾和涝灾一样都很常见,但由于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灾害时往往导致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三、盛唐时期气象科学发展盛唐时期,对气象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

随着天文学和历法学的发展,中国技术人员能够预测降雨和寒冷天气的发生,并制作气象仪器和器材。

在应对天气变化、农作物种植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盛唐时期气象科学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盛唐时期气象记载盛唐时期有很多气象大事和天文事件被记录在历史书籍中,如禹贡和昌物记等。

这些古籍中所记载的气象数据和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盛唐时期的气象现象和相关应对手段。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知识点的简单介绍。

通过了解盛唐时期的气象现象和历史上对气象科学的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当下的气候变化。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盛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气象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对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带您一窥盛唐时代的天气变化和气象风貌。

一、春盛唐时期的春季天气温暖宜人,春雨绵绵。

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春日晴朗的天空下,牡丹花开的景象格外壮观。

阳光明媚,微风徐徐,花香四溢,仿佛走进了一个花的海洋。

春季气温适中,适合人们外出游玩和郊游踏青。

二、夏盛唐时期的夏季炎热潮湿,多雷雨和豪雨。

夏季的盛唐是一个繁华的时光,白天阳光灿烂,夜晚繁星点点。

夏天高温的气候使得人们喜欢在湖泊和河流中消暑,嬉戏玩水。

夏日的夜晚,月明星稀,美丽的星空下人们清凉地躺在竹席上,美酒佳肴共享快乐。

三、秋盛唐时期的秋季干燥凉爽,天空湛蓝,微风吹拂。

秋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各种水果香甜可口。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稻谷金黄,果实累累。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白云朵朵,阳光明媚,人们喜欢在田间地头举办一些游园和赏花的活动。

四、冬盛唐时期的冬季寒冷干燥,多雪。

冬季是一个雪的季节,大雪纷飞时尤其美丽。

寒冷的冬天,人们喜欢在室内取暖。

冬天的夜晚,满天繁星点点,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五、气候的影响盛唐时期不同季节的气象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季温暖湿润的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保证了丰收。

夏季的炎热潮湿有助于水稻的生长,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秋季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农民的收割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冬季的寒冷干燥对粮食储存和农田的休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总结盛唐时期的气象多样而稳定,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盛唐的气象之下,人们享受着宜人的四季,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这是一个对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气象多样的时代。

七年级历史 第3课 盛唐气象

七年级历史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班级:姓名:【自主预习】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出现新的农业工具─;创制新灌溉工具─。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化(坊是区,市为繁荣的区。

)③街道规划整齐;④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西北──突厥①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的统治。

②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

③唐太宗时在西域天山以南设置,武则天时期在天山以北设置。

2.西南──吐蕃①吐蕃人是今天族的祖先。

②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③唐太宗把嫁给,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④8世纪初,唐中宗又把嫁给吐蕃赞普。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唐朝采取了多种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和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②和亲政策:入藏,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和。

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化艺术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最为著名有诗仙,诗圣。

唐朝书法和绘画成就斐然,书法名家有、、,画家有、。

【自主探究】1.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异同点。

2.唐朝盛唐气象(盛世局面)原因有哪些?。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盛唐气象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盛唐气象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指唐朝时期的气候、天气、气象风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灿烂辉煌的时期之一,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气象方面也是如此。

在盛唐时期,气候适宜、天气晴好的日子居多,山川大河、草原、荒漠等各种地形景观在多样气象的映衬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以下是七年级下册中涉及到的盛唐气象知识点。

一、盛唐时期的气候特征1. 气候适宜:盛唐时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适中,夏季炎热,冬季较冷,春秋季节温暖舒适,不易产生极端气象。

2. 降雨充沛:盛唐时期,江南、华南等地区降雨较多,水文丰富,农业发展得以迅速壮大。

3. 沙塵暴少:唐朝时期,黄河流域、华北地区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沙漠化严重,但是由于气候稳定,沙塵暴不太常见。

二、盛唐时期的天气特征1. 雨量稳定:盛唐时期,江南地区常年较多雨水,形成水墨画中所说的“江南春雨”,这为水稻的大规模种植提供了便利。

2. 风光旖旎:唐朝时期,五岳、华山、泰山等名山秀水风光壮丽,气势恢宏,大有较之秦汉颓势的表现。

3. 春暖花开:春季是盛唐时期最为开满花朵的季节,各种花卉争相开放,同时春季气候宜人,季风无力,大气清新,是人们忙碌之余赏花踏青的最好时节。

三、盛唐时期的自然景观1. 长江三峡:唐代时期,长江三峡景色秀美,山水相映成趣。

2. 黄河河套:新丰水库建成以前,黄河在黄土高原上三起三伏,河滩似乎在挣扎,形成了壮观的景象并调动了当时人们居民的环境适应能力。

3. 古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文化和商业交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体验,这得到了当时唐玄奘等史料记载。

总之,盛唐时期的气候、天气、自然景观等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古代文化、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代代相传并体现着人类生态文明的历程。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点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点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

④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⑤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思考: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一)科技方面类别朝代设计者成就建筑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二)文学方面(诗歌)代表人生活时代表著作诗歌特点人称物期李白盛唐时期《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诗仙”杜甫由盛转衰“三吏”、“三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诗圣”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乐府》直白如话,通俗易懂(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类别代表人物著作特点成就书法颜真卿《颜氏家庙碑》雄浑敦厚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方折峻丽,笔力险劲楷书四大家之一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笔力刚健,形神兼备擅长人物故事画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风格奔放,立体感强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石窟艺术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思考:隋唐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辉煌的文化?①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③各民族间和对外交流的频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一、唐朝的基本情况1. 时期:公元618-907年2. 地域:据有广大的领土,包括今天的中国大陆、朝鲜半岛、蒙古、印度等地,是中国历史上最辽阔的疆域。

3. 特点: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度发展时期,也是中国文化辉煌的时期,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唐朝政治发展1. 开元盛世(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2)唐高宗、时和政治2. 盛唐政治危机(1)安史之乱(2)黄巢之乱3. 唐朝政府改革(1)唐朝政治危机的影响(2)玄宗中兴(3)唐宪宗的政治改革三、唐朝经济发展1. 农业生产(1)农业的兴盛(2)水利工程的建设2. 商业贸易(1)唐代的商业(2)丝绸之路(3)海上贸易3. 手工业与农村经济(1)手工业的昌盛(2)农村经济的发展四、唐朝文化发展1. 文学艺术(1)诗歌(2)小说(3)绘画、雕刻、建筑等2. 科技发明(1)造纸术(2)火药(3)指南针(4)活字印刷术3. 教育制度(1)科举制度(2)学校教育五、唐朝社会生活1. 社会阶层(1)士人(2)农民(3)工匠和商人(4)奴隶和婢女2. 婚姻家庭(1)婚姻制度(2)家庭生活3. 风俗习惯(1)宴席、嫁娶、丧葬、祭祀等(2)汉唐民俗的传承六、盛唐气象的特点1. 盛世景象:开元盛世是唐朝最繁荣、最安定的时期,国家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百姓幸福。

2. 科技创新:唐朝的科技创新领先于世界,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的问世,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文化辉煌:唐朝诗词的辉煌,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一,唐代的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4. 经济繁荣:唐朝时期农业经济、商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农村经济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5. 安定时期:唐朝时期国内和平,对于外交也非常重视,在与边境各民族交往中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度和胸怀,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03课 盛唐气象

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03课 盛唐气象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概况: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__开__放____,社会充满活力, 人们多显示出一种___昂__扬__进__取_____、___积__极__向__上_____的精神风貌。 2.表现: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___骑__马___等活 动;当时的社会风气__兼__容__并__蓄____,刚健豪迈的__尚__武____风气盛行 一时。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 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 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 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1)被称为“诗仙”“诗圣”的唐朝诗人分别是谁? 李白、杜甫。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 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 取。 (3)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 交往频繁,坚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等。
知识点3 诗歌的繁荣 【例3】(2016·重庆)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 族文化,2016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 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解析: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 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 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杜甫的 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 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 誉为“诗圣”,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是晚唐现实主义 诗人。王维是盛唐山水诗人。

盛唐气象 知识点

盛唐气象 知识点

第三课盛唐气象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②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天宝陂、它山堰。

③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品工艺水平最高。

②陶瓷业:生产水平高: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的交往与交融1、唐初,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2、唐太宗采用了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周边各民族的拥戴,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注:回纥后改名回鹘,维吾尔族和裕固族的祖先。

与回族无关。

)4.与吐蕃的关系①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②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③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④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总结: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三、开放的社会风气1.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唐朝为什么会有这么开放活跃的社会风气呢?☆☆☆①唐朝国力强盛,制度先进,思想开放,兼容并蓄;②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交往频繁;③对外贸易活跃等。

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的知识点【课标要求】通过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学习目标】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识记曲辕犁、蜀锦、唐三彩等标志性成就。

②了解唐朝与吐蕃等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识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两个历史人物。

③知道唐朝诗歌和书法领域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④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学习重点】民族交往与交融唐诗【教材解读】导入:百花行作者:唐·刘禹锡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春风连夜动,微雨凌晓濯。

红焰出墙头,雪光映楼角。

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

临路不胜愁,轻烟去何托。

满庭荡魂魄,照庑成丹渥。

烂熳簇颠狂,飘零劝行乐。

时节易晼晚,清阴覆池阁。

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

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1、唐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2、农业发展的表现:①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②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被发明和推广,代表是曲辕犁和筒车。

曲辕犁: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筒车:也叫“水转筒车”.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胜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③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3、唐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其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蜀锦欣赏②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龟蒙《秘色越器》陆羽《茶经》中所赞“邢瓷类银”,“邢瓷类雪”。

唐三彩:黑釉三彩马、三彩骆驼载乐俑③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

盛唐气象知识点总结一、盛唐时期的气象概况盛唐时期的气象主要表现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

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气候盛唐时期的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适宜,一年四季分明。

夏季气温适中,冬季气温较低。

盛唐时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2. 降雨盛唐时期的降雨充沛,特别是在江南地区,降雨更加丰富。

盛唐时期的降雨条件对农业生产和灌溉条件具有重要影响。

3. 风力盛唐时期的风力适中,没有过多的狂风暴雨。

这种温和的风力条件对当时的航海和交通运输具有重要影响。

二、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主要体现为洪涝灾害和旱灾等。

这些气象灾害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1. 洪涝灾害盛唐时期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江南地区,由于降雨丰富,河流水位上涨,常常造成洪水泛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2. 旱灾盛唐时期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北方平原地区,由于降雨不足,常常导致农作物受灾,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三、盛唐气象对社会的影响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对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农业生产盛唐时期的气候温和,降雨充沛,适合农作物生长。

这种气候条件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 交通运输盛唐时期的温和风力和丰富降雨条件为当时的水陆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 文化发展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为当时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为诗歌、绘画等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四、盛唐气象与现代气象的联系盛唐时期的气象条件和现代气象条件有一定的联系,盛唐时期的气象知识点对现代气象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气候变化盛唐时期的气候条件与现代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联系,有利于我们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

2. 气象灾害盛唐时期的气象灾害与现代气象灾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可以为我们对气象灾害进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结盛唐气象的知识点

总结盛唐气象的知识点

总结盛唐气象的知识点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盛唐时期是中国气象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盛唐时期气象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盛唐时期气象科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气象现象的研究、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的研究。

以下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盛唐时期,气象观测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先进的气象观测仪器,这些仪器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气压计和温度计。

盛唐时期,气压计和温度计的发明填补了中国古代气象观测技术的空白,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在盛唐时期,中国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气象观测仪器--风速计,这使得中国古代气象观测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除了气象观测仪器的发明,盛唐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观测方法。

比如盛唐时期,中国古代气象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气象观测方法--气候记录法,这种方法利用历史文献和史料资料,通过分析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来推测当时的气候状况。

这种方法的出现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后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二、气象现象的研究盛唐时期,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家对气象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们通过不断的观测和分析,探索出了一些重要的气象规律和气象现象。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盛唐时期,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家对雨雪、风、霜露等气象现象进行了详细研究。

他们通过长期的实地观测和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气象规律,这些规律对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气象现象的研究方面,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家还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盛唐时期,中国处于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农业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推动,但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水、旱灾、飓风等。

中国古代气象科学家通过长期的实地观测和文献资料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自然灾害的规律,为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七年级上盛唐气象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盛唐气象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盛唐气象的知识点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有出色的表现,气象方面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以下为七年级上盛唐气象的知识点。

一、盛唐时期的气候特点盛唐时期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全国气候特征明显、多样性强。

在盛唐时期,南方以湿润为主,北方以干旱为主,冬季中北部地区寒冷、东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和。

二、盛唐时期的气象预测和应对(一)天文观测盛唐时期,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一门学科,在气象预测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量观测和计算日食、月食、日月合朔等天文现象,可以掌握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于气象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卜算是古代中国一种神秘的预测、卜筮方法,中唐时期尤为繁荣。

卜宜晓、卜空云等卜者经常用卜筮的方式来预测天气和自然灾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风雨表盛唐时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调查和编写风雨表,供官方使用。

风雨表是一份记录每个月气候变化和天灾人祸的表格,对于预防自然灾害、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应对自然灾害在盛唐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洪水、旱灾、台风等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政府和人民通过加强防洪治理、灌溉、水利管理等手段,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盛唐时期的天文气象现象盛唐时期,天文观测达到了相当高水平,对于日月食等天文现象具有了精准的预测和记录。

日月食是一种典型的天文气象现象,被看作是神怪的迹象,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有关日月食的传说故事。

(二)彗星彗星也被称为“长毛星”,是天文学家们长期关注的天体。

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彗星,其中最有名的是“李龙吉星”,这颗星在天空中的轨迹非常明显,引起了广泛关注。

(三)风雨雷电盛唐时期风雨雷电比现代要频繁许多,因为天文观测和气象预测的水平有限,人们并不能精准地掌握自然环境变化,所以风雨雷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和危害。

总之,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在气象方面也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为后世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堂笔记一、贞观之治(一)政治背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有所发展,国力逐步强盛,文教昌盛。

这一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施政措施。

(二)施政措施(1)政治上:勤于政事,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例如,有敢于直言的魏征、擅长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晦(房谋杜断);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集权更加稳固;制定法律,减轻刑罚,整顿吏治,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繁荣。

(3)文教上: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

(4)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二、开元盛世(一)政治与经济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兴盛的缘由(1)吸取隋亡教训,统治者戒奢从简、轻徭薄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2)制度创新,如科举制度的完善和三省六部制的进一步巩固。

(3)工具创新,如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与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4)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

(5)开放兼容的外交政策,使中外交往频繁。

(6)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唐朝的对外交往(一)鉴真东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不仅传播了佛教文化,还介绍了中国的医药、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促进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

(二)玄奘西行玄奘西行天竺(今印度),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他详细记录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情况,为后人了解古代中亚和南亚地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第3课 盛唐气象 背记要点清单

第3课 盛唐气象 背记要点清单

第3课盛唐气象背记要点【知识整合】【背记要点】知识点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①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②垦田面积不断扩大。

③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④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

⑤兴修水利工程。

2、手工业:①纺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丝织工艺水平高,蜀锦色彩艳丽,纹饰精美)。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

3、商业繁荣:(1)表现:①水路交通发达,②贸易往来频繁,③出现繁华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特点:①布局严整对称;②街道宽敞整齐;③商业繁荣(东西两市是商业区)。

(3)长安城地位:①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中心,②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知识点二、民族交往与交融(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拥戴为“天可汗”)战争:唐初,突厥控制漠北和西域,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统治。

任职: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册封(封王):东北渤海国(粟末靺鞨族)首领渤海郡王,西北回纥首领怀仁可汗,西南南诏首领云南王。

设管理机构: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和亲(联姻):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

(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知识点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原因: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民族交融,交通发达,思想活跃。

表现:①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显示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②一些妇女受文学、音乐等教育,可参加娱乐活动。

③社会风气兼容并包,衣食住行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

④刚健豪迈的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知识点四、多彩的文学艺术(经济基础,统一安定,民族交流)1.文学方面(诗歌)李白(诗仙,盛唐时期):诗歌特点:①歌颂祖国山河壮美;②抒发昂扬进取精神;③表现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③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盛唐气象知识点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发展、文化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气象研究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气象学家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气象知识。

这些知识对当今的气象研究和天气预报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盛唐气象方面的知识点,以便对七年级学生进行深入了解。

1. 李淳风和禹贡
李淳风是盛唐时期著名的气象学家,他所研究的气象知识对于气象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而禹贡则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对恒星的观测研究对于盛唐气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这两位学者对于盛唐气象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2. 气象预报
在盛唐时期,气象预报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

气象学家们通过观测天象、气压、风向等因素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当时的气象预报系统虽然不如现代先进,但在当时却是很先进和准确的。

3. 盛唐时期气候变化
在盛唐时期,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在唐太宗时期,全国
就已经实行了制度化天灾记录和天灾赈济制度。

唐代气候变化主
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整体变暖,另一方面是气候异常。

这些
气候变化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 盛唐天文地理知识
盛唐时期天文地理知识非常丰富。

当时的学者们认为地球是圆的,而不是扁的。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地球的经纬度、昼夜长度、太阳的日常运行路径等等。

这些知识在当时非常先进,对于发展
气象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 盛唐灾害防范知识
盛唐时期,经常发生一些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等。

气象学家们通过研究气象和地质学等知识,为王朝制定了一
系列的防灾预案,如加强水利设施、加强地质监测等等。

这些防
灾预案在当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盛唐时期的气象研究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今天,我们也能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为我们的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