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摇篮曲教案
摇篮曲教案(优秀8篇)

摇篮曲教案(优秀8篇)《摇篮曲》音乐教案篇一活动名称:《摇篮曲》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乐曲安静、舒缓的音乐风格。
2、学唱歌曲,引导幼儿体会歌词含义,感受音乐的优美。
3、借助音乐情景展开想象,引导幼儿体验放松、倾听、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音乐、幻灯片、娃娃、场地。
活动过程:一、感受音乐《进行曲》。
1、听音乐《小小解放军》踏步进入教室坐好。
2、说一说,听过这首乐曲之后的感受。
二、体验音乐。
播放宝宝哭声,请幼儿一起做摇一摇、搂一搂、亲一亲的动作体验音乐的轻柔感受。
三、感受《摇篮曲》。
倾听音乐第一遍,教师提问:“听过音乐之后的感受。
”教唱歌曲,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复习歌曲,幼儿随音乐歌唱歌曲。
四、感受体验。
1、教师和幼儿一同《摇篮曲》的曲式风格特点。
2、放松、倾听、欣赏乐曲。
《摇篮曲》音乐教案篇二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充分感受摇篮曲的美。
活动目标1、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
2、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回忆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妈妈的爱。
3、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活动难点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难点剖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是需要幼儿切身体验感受的,教师需要适时合理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这样的情境。
在填词方面可以让幼儿分段填唱,这样幼儿又容易掌握些。
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教学策略创意说明一、欣赏音乐。
1、倾听音乐,说说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意境。
二、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1、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2、你的妈妈有没有给你唱过摇篮曲?是怎么唱的?3、谁能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
三、扮演角色,合作表演1、幼儿自由结伴,分别扮演妈妈和宝宝,随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
2、用提问引导幼儿评价自己的肢体表现。
《摇篮曲》教案(精选18篇)

《摇篮曲》教案(精选18篇)《摇篮曲》篇1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一步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用深情、轻柔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2.指导学生运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3.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
教学重点、难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情境导入a.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聆听《小宝宝睡着了》稳定情绪,并感受摇篮曲的宁静舒缓音乐的特点。
c.说说最你感动的事情。
二、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1.初听旋律,请学生说说看着熟睡的妈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2.聆听全曲(播放动画)a.小女孩是怎么想,怎么做的?b.听了这首歌,你认识了怎么样的一个孩子?3.教师范唱4.指导演唱a.学唱歌曲第一段集体按节奏朗诵歌词第一段;跟随伴奏学唱。
重点学唱:妈妈屋里静悄悄。
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b.学唱歌曲第二段请个别学生朗诵歌词第二段;跟随伴奏学唱。
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速度呢?(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慢速有感情地演唱)c.学唱歌曲第三段(直接唱歌词,把尾句也加进去唱一唱。
)d.说说尾句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有感情的齐唱尾句。
5.完整演唱6.聆听《天亮了》故事引出,再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三、编创与活动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2.创编歌曲《唱给爸爸的摇篮曲》。
四、小结《摇篮曲》教案篇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唱会歌曲:节奏、音高及一字多音处准确无误。
2、指导学生唱好歌曲:通过不断学唱,能用多种形式(唱、奏、演、说)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懂得感恩及孝敬父母3、初步感受《摇篮曲》,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温馨的画面。
教学重点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摇篮曲》音乐教案3篇

《摇篮曲》音乐教案优秀3篇《摇篮曲》音乐教案篇一一、教学理念1、以音乐新课标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歌曲学唱、歌曲赏析和拓展欣赏其他摇篮曲、寻找身边的摇篮曲的环节将音乐知识、演唱技巧、歌曲处理等知识渗透在教学环节中。
2、本以“自主学习、参与合作、创新拓展”的理念设计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参与合作体验,设计分组合作竞争学习发挥了“生为主,师为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3、以“情感教育实现审美教育”的理念,用音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因此本节课以“情”贯穿渲染整个教学过程。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走进音乐世界》第八册第二单元“妈妈的歌”的其中的《摇篮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本单元围绕“妈妈的歌”为主题安排教学,情感目标侧重于亲情教育,体验和感受母爱的真诚、无私和伟大。
而舒伯特的《摇篮曲》是一首旋律优美委婉动听,像似一首音诗,轻柔和充满爱抚的音调让人们体味出母爱的伟大,唤起人们对幼年美好的回忆,全曲只有四句,短小精致,其中第二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
三、学情分析音乐素质:本校本级学生音乐素质较好,有一半学生是学校合唱队的。
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很好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另外学生的音乐技能上基础较好,有较强的音乐视唱、模唱、赏析、表现能力,并且有较强的参与合作精神,思维比较活跃。
情感方面:大多数学生与母亲有深厚的感情,但因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小皇帝,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学生有感恩的心态理解、体恤养育自己的父母。
个别学生因父母离异对母爱体验不深。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2、技能目标:a、能够用高位混和的声音圆润柔和地演唱《摇篮曲》。
b、通过歌曲学唱、歌曲赏析和拓展欣赏其他摇篮曲、寻找身边的摇篮曲的教学,学生能理解摇篮曲的基本风格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唱、歌曲赏析和拓展欣赏其他摇篮曲,体验母爱的真诚、无私和伟大,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并进行感恩教育。
摇篮曲 《摇篮曲》音乐教案(优秀9篇)

摇篮曲《摇篮曲》音乐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这9篇《摇篮曲》音乐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摇篮曲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摇篮曲》音乐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
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
二、活动准备:1. 乐曲:《采茶扑蝶》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
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
3.榜样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
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
(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演唱部分动作建议前奏随乐做拍手的`动作1-4小节,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较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背对背扭扭勾子。
7-8小节,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同5-6小节。
11-12小节,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勾子,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勾子”、“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勾子”“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摇篮曲教案教学设计5篇

摇篮曲教案教学设计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摇篮曲”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旋律、歌词学习,以及摇篮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摇篮曲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感受。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摇篮曲旋律的掌握和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摇篮曲的基本旋律、歌词和音乐风格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国家的摇篮曲,引导学生感受摇篮曲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摇篮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的旋律结构,讲解演唱技巧,并进行示范演唱。
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摇篮曲》2. 内容:a. 摇篮曲的定义和特点b. 歌曲旋律和歌词c. 摇篮曲的音乐风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摇篮曲,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2. 答案:a. 摇篮曲的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缓。
b. 摇篮曲的音乐特点:以温柔的旋律、舒缓的节奏、富有母爱主题的歌词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摇篮曲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在演唱技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收集不同国家的摇篮曲,了解其文化背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摇篮曲旋律的掌握和演唱技巧。
2.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的旋律结构,讲解演唱技巧,并进行示范演唱。
指导。
4. 作业设计:学唱摇篮曲,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对摇篮曲的学习兴趣浓厚,但在演唱技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一、摇篮曲旋律的掌握和演唱技巧1. 旋律:摇篮曲的旋律通常以柔和、流畅、抒情为主,节奏舒缓。
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对旋律的把握,通过钢琴伴奏、示范演唱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旋律。
摇篮曲教案教学设计5篇

摇篮曲教案教学设计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育基础教程》第四章第二节,主要详细内容为摇篮曲的学习与欣赏。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摇篮曲,让学生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摇篮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习并掌握摇篮曲的基本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摇篮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摇篮曲的了解和欣赏,以及基本演唱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歌词单、音乐课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世界各地的摇篮曲,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相似与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播放摇篮曲,学生聆听。
(2)讨论:这些摇篮曲来自哪些国家?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摇篮曲的起源和发展。
(2)学习摇篮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3)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3. 实践环节(1)分小组学习一首摇篮曲,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作品。
(2)小组合作,练习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3)各小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交流。
4. 例题讲解(1)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摇篮曲,分析其音乐结构和演唱技巧。
(2)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模仿学习。
5.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演唱所学摇篮曲。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摇篮曲的学习与欣赏2. 内容:(1)摇篮曲的起源和发展(2)摇篮曲的基本演唱技巧(3)不同国家和地区摇篮曲的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一首摇篮曲,录制视频或音频。
2. 答案:(1)学生按照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首摇篮曲的学唱。
(2)提交视频或音频,教师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摇篮曲的学习兴趣浓厚,但部分学生在演唱技巧上仍有待提高。
小学音乐《摇篮曲》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音乐《摇篮曲》教学设计(通用5篇)教学思路:以《摇篮曲》为本课中心,以音乐家舒伯特的故事为导火线,围绕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主线,在听,唱,看,演中从音乐,戏剧、美术中感受,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人文完美的结合渗透,体验大师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共鸣,激发情感,释放情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1、谈母爱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
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三、歌曲处理,情感体验1、再次聆听,想象歌曲意境(谈谈想到了什么?)生生交流,情感碰撞体会母亲的情感2、探讨在声音、力度、速度以及包涵的情感的处理(自主发言)创造情境体验情感,对比感受,在试验中找寻美感。
要让小宝宝入睡声音应该怎么样?力度是强还是柔?速度?演唱时妈妈的心情和内心的情感?(结合大师的要抒发的情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师:“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小学音乐《摇篮曲》教案

小学音乐《摇篮曲》教案小学音乐《摇篮曲》教案「篇一」活动名称:摇篮曲(音乐欣赏)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的温柔、宁静,学习安静、柔和地哼唱歌曲的旋律。
2、借助哄娃娃的轻柔动作和温柔的声音等,感受理解摇篮曲的性质。
活动准备:1、布娃娃(可让幼儿自带)每人一个,大娃娃和大摇篮各一个,把桌子布置成小床。
2、《舒伯特的摇篮曲》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好的哭声3、碰铃一副。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教师播放哭声录音,引出娃娃,讲述有关情节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欣赏欲望。
)教师:你们听什么声音?(哭声)谁在哭,哦!原来是这个小娃娃,这个小娃娃在什么里呢?(摇篮)她躺在摇篮里一定是困了想睡觉,没有妈妈哄她,那我来做她的妈妈,给她唱首《摇篮曲》吧!你们和她一起安静得听,别吵醒了小娃娃。
二、幼儿欣赏教师演唱《摇篮曲》。
1、教师清唱歌曲,边唱边轻摇摇篮中的娃娃,让幼儿初步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教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好听、想睡觉、柔柔的、静静的)老师再来给你们唱一遍《摇篮曲》,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小学音乐《摇篮曲》教案「篇二」教学目标: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一步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用深情、轻柔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指导学生运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热爰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
教学重、难点:1.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2.3-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
3.最后的哼名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
首先大家站起来,我们一起放松一下身体。
律动(妈妈的摇篮曲)你的心情放松了吗?再听听这段音乐,闭上眼睛你会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呢?(师加入打击乐器)(老师哼唱)(画面很美,很温馨)生:很优美引出摇篮曲旋律很柔和甜美有摆动的节奏这种体裁就叫摇篮曲摇篮曲就是哄着孩子睡觉的儿歌也叫催眠曲。
一年级音乐摇篮曲教案

一年级音乐摇篮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摇篮曲的柔和、宁静的音乐氛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
3. 通过学习摇篮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基本特点和节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摇篮曲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教材、摇篮曲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安静、舒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柔美的摇篮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来的宁静氛围。
引导学生分享对歌曲的感受。
2. 讲解:教师讲解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节奏,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学习:学生跟教师一起学唱摇篮曲,注意音准、节奏和表情。
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摇篮曲进行演唱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5. 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和演奏,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所学摇篮曲,加强音准和节奏感。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至班级群,与大家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演唱、演奏和讨论。
2. 演唱技巧:评估学生在演唱摇篮曲时的音准、节奏和表达。
3. 音乐欣赏: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了解他们对摇篮曲的理解和感受。
4. 合作能力:在分组活动中,观察学生之间的协调合作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摇篮曲,培养创造力。
2. 组织摇篮曲演唱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摇篮曲演唱和演奏。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的参与度。
音乐教案-《摇篮曲》

音乐教案-《摇篮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其温柔、舒缓的旋律。
2.学会演唱《摇篮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摇篮曲》,感受摇篮曲的旋律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摇篮曲的背景,体会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首摇篮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二、新课学习1.教师简要介绍摇篮曲的背景,讲解其旋律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摇篮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表现。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主题。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摇篮曲》伴奏。
2.学生分组演唱《摇篮曲》,其他组学生欣赏并评价。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播放《摇篮曲》,学生跟唱。
2.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感受。
二、深入学习1.教师讲解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三、创意表演1.学生自由组合,创意编排《摇篮曲》的表演形式。
2.学生分组展示,其他组学生欣赏并评价。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播放《摇篮曲》,学生跟唱。
2.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感受。
二、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摇篮曲的背景,体会母爱。
3.学生演唱《摇篮曲》,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创作一首自己的摇篮曲。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摇篮曲的节奏是怎样的?它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其他类型的歌曲有什么不同?”3.教师示范并带领学生练习摇篮曲的节奏,并提问:“你们能感受到这种节奏和摇篮摇摆的相似之处吗?”4.学生练习并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个别指导。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摇篮曲》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摇篮曲》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2. 学会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摇篮的晃动。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演唱、模仿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引导学生运用身体动作创造摇篮的氛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摇篮曲的优美旋律,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音乐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摇篮曲》。
2. 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摇篮的晃动。
2.2 教学难点1. 摇篮曲的旋律演唱。
2. 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1. 音乐教材。
2. 钢琴或其他电子琴。
3. 摇篮模型或图片。
4. 彩带、沙锤等打击乐器。
3.2 环境创设1. 教室布置成温馨的摇篮氛围,可挂上摇篮图片,摆放一些毛绒玩具等。
2. 学生座位按圆形排列,以便于互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教师播放一首熟悉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氛围。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摇篮曲的认知和感受。
4.2 新课教学1. 教师讲解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2. 教唱《摇篮曲》,引导学生跟唱。
3. 分析摇篮曲的节奏、旋律,进行针对性练习。
4.3 学生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为《摇篮曲》伴奏。
2. 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现摇篮的晃动,可以邀请代表进行展示。
4.4 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学习《摇篮曲》的收获和感受。
2. 推荐学生欣赏其他经典的摇篮曲,拓展音乐视野。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1. 学生演唱《摇篮曲》的准确度、流畅性。
2. 学生参与打击乐器伴奏的积极性。
3. 学生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5.2 课后反馈1. 学生对《摇篮曲》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摇篮曲的喜爱程度及音乐素养的提升。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练习1. 教师播放《摇篮曲》,学生跟随音乐演唱。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词中的押韵,加强发音。
《摇篮曲》音乐教案

《摇篮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摇篮曲》,感受到音乐的温馨、宁静和甜美。
2.培养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摇篮曲》,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用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介绍摇篮曲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歌曲伴奏:钢琴或电子琴伴奏。
3.教学道具:歌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摇篮曲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
2.播放一段摇篮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摇篮曲的温馨、宁静和甜美。
(二)学习歌曲1.分组讨论:请学生谈谈对摇篮曲的印象,引导学生关注摇篮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歌曲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摇篮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跟唱练习:学生跟随伴奏跟唱,教师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情感。
(三)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听摇篮曲,培养音乐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摇篮曲》的歌词和旋律。
2.学生自主演唱,教师指导。
(二)合作练习1.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合作演唱《摇篮曲》。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和音准问题。
(三)课堂展示1.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四)音乐欣赏1.播放不同版本的《摇篮曲》,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风格。
2.学生分享欣赏感受,交流心得。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摇篮曲》,提高音乐素养。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摇篮曲》的歌词和旋律。
2.学生自主演唱,教师指导。
(二)音乐创作1.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摇篮曲》的旋律创作一段歌词。
2.各小组分享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摇篮曲》。
2.家长监督学生练习,拍摄视频,下节课分享。
小学《摇篮曲》音乐教案(精选6篇)

小学《摇篮曲》音乐教案(精选6篇)《摇篮曲》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歌曲:《童年的摇篮曲》(第一声部)歌曲:《童年的摇篮曲》(第二声部)(机动)【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体会童年校园多姿多彩美好的生活,建立憧憬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2、在学习歌曲过程中认识低音sol、la在五线谱的音位,学会歌曲《童年的摇篮曲》演唱(第一声部)。
3、在感知体验、聆听、模仿、游戏、自学、听唱结合、师生合作等音乐活动中学会歌曲《童年的摇篮曲》的演唱(第一声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第一声部),感受歌曲情绪、体验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能唱准歌曲附点节奏、一字多音、认识低音sol、la在五线谱的音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歌曲学习:《童年的摇篮曲》(一)、导入部分1、初听歌曲范唱(提问:歌曲情绪?拍号)2、介绍歌曲背景与歌名3、学习引子部分(第一乐句)(1)视唱歌曲旋律(2)用lu哼鸣演唱旋律(3)引导学生表达歌曲引子部分的情绪(怀念)(二)、学习旋律1、教师出示歌谱并示范演唱五线谱(提问:几个乐句?)2、学习第三乐句3、师生合作演唱歌谱(五线谱)4、完整用lu哼唱旋律(三)、歌词学习1、有感情的朗读歌词2、初步学唱第一声部歌词3、教师指导学生纠正易错环节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处理(乐句)5、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尝试处理歌曲6、根据师生共同设计的情感处理,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四)、低声部学习(机动)1、出示合唱部分旋律2、学唱低声部旋律3、演唱低声部的歌词4、合作演唱合唱部分《摇篮曲》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通过音乐欣赏,体验安静、缓慢、温柔的情感。
2.能运用体态语言表现对曲子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娃娃;音乐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与娃娃做游戏幼儿和布娃娃玩捉迷藏的游戏,布娃娃玩累了,请幼儿想出好办法,哄娃娃睡觉。
二、欣赏乐曲,理解摇篮曲的特点1.请幼儿说说听摇篮曲的感受。
摇篮曲教案(5篇)

《摇篮曲教案》摇篮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透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3.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方法:体验法、交流法、听唱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师:这首曲子长不长?师:这样一首不长,甚至能够说是比较短小精练的乐曲,居然能卖到4万法郎,大家想不想明白它的名字和来历?2.播放视频《舒伯特摇篮曲的来历》。
3.师:是啊,正是因为这首曲子好听而又简单,才被千家万户所知晓。
当我们还是小宝宝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就经常摇着摇篮,哄我们入睡,此刻,我们就跟随音乐一齐,轻轻抱起你们的双手,哄你们手中的小宝宝入睡吧。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初听,跟随歌曲一齐做律动,感受歌曲的宁静,温柔。
2.师:视频中出现的小宝宝们,他们是几胞胎啊?(三胞胎)。
师:刚才摇的时候,大家摇得真棒!那么,谁明白哄小宝宝入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轻轻地,慢慢地,温柔地)。
师:而且,我们的嘴里,还要轻轻地念些什么,来帮忙小宝宝入睡,刚才的歌曲中是怎样来哄小宝宝入睡的呢?(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3.师:此刻,就让我们一齐,跟着老师的伴奏,一齐轻轻地,慢慢地,温柔地,来哄这三个小宝宝入睡吧。
4.师电子琴伴奏旋律,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注意部分词语念法上节奏的纠正。
5.大家念得真好!我们的宝宝已经睡着了,它睡着的时候,也会想着它的爸爸妈妈刚刚为它哼唱的旋律呢,让我们一齐进入到宝宝的梦境中,看看它究竟梦到了什么?(多媒体出示旋律)。
6.请大家用la来轻轻地,温柔地演唱唱这条旋律,同时注意坐姿。
一年级音乐摇篮曲教案

一年级音乐摇篮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摇篮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摇篮曲的定义和特点2. 摇篮曲的代表作品3. 摇篮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和风格,学会演唱摇篮曲。
2. 难点:培养学生对摇篮曲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摇篮曲,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分组演唱、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摇篮曲作品,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摇篮曲,引导学生思考摇篮曲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摇篮曲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
3. 学唱摇篮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注意掌握摇篮曲的节奏和音准。
4. 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优秀作品欣赏:欣赏国内外优秀的摇篮曲作品,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学习一首摇篮曲,准备下次课堂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演唱能力:评估学生在学唱摇篮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摇篮曲的进度和掌握程度。
4. 音乐欣赏:评价学生在欣赏优秀摇篮曲作品时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摇篮曲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望。
2.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或艺术家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开展摇篮曲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教材,插入摇篮曲相关内容。
2. 音频视频:收集国内外优秀的摇篮曲作品,用于课堂欣赏和教学示范。
3. 乐器:准备简单的乐器,如吉他、钢琴等,辅助教学。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音乐《摇篮曲》教案

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可以哄哄他,让他。”“拿玩具给他玩。”“给他糖吃就不哭了!”“抱抱他!“唱歌给他听”
师:我们还是唱歌给他听吧,哄他入睡。
二、新授
1.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几首歌,大家来帮我听一听,选一选,该唱什么歌来哄她睡觉呢?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课题名称
《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2、使学生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3、使学生能轻柔地演唱《摇篮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做到欣赏和跟唱《摇篮曲》。
难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夜深了,到处都是一片寂静,只听到河塘里青蛙的叫声,人们都睡着了。
3.学习
师: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听完之后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首歌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你听出了这首歌的什么情感呢?
学生:描绘了一个母亲在温柔地哄睡孩子的情景,听出了安心、温柔、母爱。
师:这首歌采用了慢速,和哄睡的场景十分吻合,轻柔又温暖,把母爱刻画地十分温柔、安全感十足。
师:我们来一起试着哼唱一遍,学着哄睡小宝宝,记得力度要轻轻的哦,不要惊动小宝宝了。可以搭配摇摇篮的动作或者是拍拍哄睡的动作。
师:看来大家都能跟着哼唱了,我们来试着带上歌词唱一遍。
4.练习
师:大家学的非常快,看得出来同学们非常有爱,不想再让小宝宝睡不着了。接下来我们就给小宝宝唱一唱,看看能不能把他哄睡着啦。一定记得要轻轻的、温柔地、包含着爱意去唱这首《摇篮曲》。
师:同学们非常棒!唱得非常好,我们成功地把小宝宝哄睡啦!
三、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起了妈妈哄睡的场景呢?是不是也是像我们这堂课学习的一样温柔安静呢?大家说说,摇篮曲最能体现出什么样的情感呢?
《第六单元欣赏摇篮曲》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一年级下册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摇篮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摇篮曲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运用音乐的力量。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欣赏摇篮曲》。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做得不错,但也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学唱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在未来的课堂中,我需要更明确地给出讨论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作为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看到他们积极的思考和交流,我感到很欣慰。但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我应该助学生辨识旋律,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旋律辨识游戏,通过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识别能力。
-在歌唱技巧上,教师可以通过分解练习、慢速示范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针对情感传达的难点,教师可以讲述摇篮曲背后的故事,或者让学生想象自己哄孩子入睡的场景,从而增强情感体验。
-对于创作实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旋律和节奏框架,鼓励学生在其基础上进行变化和创新,以降低创作难度。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摇篮曲的基本概念。摇篮曲是一种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歌曲,主要用于安抚婴儿入睡。它是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教育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经典的摇篮曲。通过分析这首歌曲,了解摇篮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爱意和安抚情绪。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摇篮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创设情境来帮助大家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摇篮曲教案
课题:《摇篮曲》
教具:钢琴、课件
教学目的:
1、掌握歌曲的表演情绪
2、了解摇篮曲
3、了解欧洲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1、体会摇篮曲温柔的曲风
2、掌握F大调
课型:综合活动课
教学方法:启发提示式、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问好
2、发声
二、导课
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最幸福的不过是在妈妈的怀里,听着优美的摇篮曲甜甜的入睡了,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妈妈嘴里哼唱的摇篮曲而已,同学们,你们听过的、了解的、熟悉的摇篮曲有几首?--------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乐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三、进入新课
介绍作者: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德国作曲家。
13岁就为生活而奔波。
20岁到各地演出,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艺术家。
舒曼称他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
1862年,他迁居维也纳,担任合唱指导、乐队指挥。
勃拉姆斯一生写有大量作品。
其中,有四部交响曲,多部协奏曲及管弦乐曲等。
1、学习F大调
2、节奏,为解决这个难点: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模仿节奏型,可自创。
3、视唱
4、范唱(多媒体)
5、唱谱
6、读词,有感情的朗读
7、再次收听范唱(带问题)—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8、完整唱完全曲,用富有弹性的、温柔的声音演唱—解决重点问题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通过本课,我们了解了摇篮曲的演唱情绪与方法,体会到了勃拉姆斯这首摇篮曲的风格,我们被勃拉姆斯所做的这首细腻的歌曲所打动,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回去后,大家可以查找还有多少首摇篮曲,不妨找出来
做做比较,看看他们的曲风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