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叙事诗的隐含作者-最新资料
中国古典叙事诗
中国古典叙事诗
中国古典叙事诗包括《长恨歌》、《琵琶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这些诗歌通过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
诗歌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深眷恋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苦难经历,同时也揭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
《琵琶行》是一首描写琵琶女悲惨命运的叙事诗。
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女的琴声和她的遭遇,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同情和关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叙事诗,诗人通过描写白雪皑皑的边塞风光和送别武判官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祖国边疆的热爱。
这些叙事诗以其生动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叙事诗大全_叙事诗鉴赏_古诗大全
叙事诗大全_叙事诗鉴赏_古诗大全关于叙事诗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叙事诗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静夜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古诗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己亥杂诗》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
此诗一共两首其古诗全文如下:第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翻译】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第二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a/26360。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
其古诗全文如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王观。
其古诗全文如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翻译】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国古代最著名十首叙事诗
中国古代最著名十首叙事诗淘来一首好诗,蜂一畦芬芳,会一位故人……中国古代最著名十首叙事诗用诗句讲故事的诗,就是叙事诗。
作为古代诗歌中,叙事诗相对冷门的一个诗歌类别,虽然也源远流长,但影响力远逊于抒情诗。
因为要讲故事,叙事诗往往篇幅较长。
因为要讲故事,叙事诗的题材大多以写人物的爱情、家庭、命运等现实生活内容。
最初的叙事诗,大多是民间诗人的口头创作并流传,并广泛见于《诗经》与《乐府》。
到了诗歌高度繁荣的唐代,随着白居易、杜甫、元稹等著名诗人的加盟,叙事诗变得更有个性。
唐朝的叙事诗,往往在叙事的同时,融入抒情与议论,其艺术性和感染力变得更强。
可以说,唐诗是抒情诗的巅峰时期,也是叙事诗的巅峰年代。
以下所选古代最著名的十首叙事诗,超过一半是大唐诗人的作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1)木兰诗(南北朝)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简评:这首以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为故事的叙事诗,可谓是知名度最高的古代叙事诗。
(2)长恨歌(唐)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诗经的叙事诗
诗经的叙事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合,包括了叙事诗、赋、雅颂等多种体裁。
其中,叙事诗是诗经中的一类重要体裁,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主要特点。
以下是几首著名的叙事诗:
《国风·秦风·无衣》:叙述了一个少女因为没有衣服,而背负
着荆棘跋涉,最终被一位儿童王子赏识并成为妃子的故事。
《国风·周南·关雎》:讲述了古代君王和妃子的相思之情,寄
托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祈愿。
《国风·周南·桃夭》: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桃树下享受春天
的美好,并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国风·邶风·静女》:讲述了一个女子守节的故事,描述了她
在男子追求之下坚守贞操的态度和行为。
《国风·邶风·击鼓》:描绘了远戍边疆的士兵们在打鼓动员下,战斗的场景,充满了血气和豪情。
这些叙事诗都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风俗和朝代之事,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中唐叙事诗
中唐叙事诗
中唐时期(公元8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
以下是中唐时期的十首叙事诗:
1. 《长恨歌》 - 白居易
描写了杨贵妃在唐玄宗朝的悲惨遭遇和对唐玄宗的深情厚意。
2. 《滕王阁序》 - 王勃
描述了滕王阁的壮丽和滕王高尚的品格,以及他遭受宦官谗言陷害的悲惨结局。
3. 《后赤壁赋》 - 苏轼
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和周瑜、陆逊的英勇才智,以及江水的美景。
4. 《玉台新咏》 - 白居易
描写了唐玄宗的寝宫玉台阁,以及宫女们的美丽和优雅。
5. 《潼关怀古》 - 王之涣
描绘了唐朝时期潼关的繁华景象和忠诚的守卫者们,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6. 《阳关三叠》 - 杜牧
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美好生活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
7. 《游园不值》 - 司空图
讲述了作者游览了一个荒废的园林,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8.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工部
描写了秋夜时分,作者在篱门边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9.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描绘了芙蓉楼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10. 《赤壁怀古》 - 杜牧
描绘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英雄事迹和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历史的敬意和思考。
这些叙事诗通过丰富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中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诗经的叙事诗
诗经的叙事诗
《诗经》中有一些叙事诗,以下是其中的几首:
1. 《氓》:这是一首叙述弃妇与负心汉的叙事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失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2. 《谷风》:这是一首描述妻子被丈夫抛弃的叙事诗,表现了女子的哀怨和对丈夫的谴责。
3. 《七月》:这是一首描述农夫一年四季劳作生活的叙事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
4. 《东山》:这是一首描述士兵出征和归家的叙事诗,表达了士兵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5. 《生民》:这是一首叙述周人始祖后稷的诞生和创业的叙事诗,展现了周人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叙事诗在《诗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叙事诗加作者诗名名句叙事诗名句要有诗人和名字
叙事诗加作者诗名名句叙事诗名句要有诗人和名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阴雨》唐·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虞美人》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叙事诗作者名和在的朝代和诗名咏梅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叙事诗有哪些,要作者和朝代叙事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初期叙事诗就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以叙述历史或当代的事件为内容的诗。
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到了唐代,元稹和白居易等文人也开始大量创作叙事诗,与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不同,属于文人叙事诗。
我国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长歌行》、《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等。
汉乐府《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长歌行》、唐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木兰诗诗句赏析一、赏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木兰之所以“叹息”,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自号“醉吟先生”。
白居易画像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在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东北)。
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
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
小时候聪颖过人,5、6岁即学作诗,9岁便懂音韵。
由于“家贫多故”,11、12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后到长安应试,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得顾况赏识。
落第后回家伏案苦读,竟至口舌生疮,手肘结茧。
27岁中进士,因取中“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
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掌讽谏太子过失)。
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
唐穆宗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
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
出任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以44岁为界,之前抱定“兼济天下”之思,之后则“独善其身”。
琵琶行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人称“诗魔”、“诗王”、“诗豪”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
白居易独子白阿崔早亡,过继兄白幼文之子白景受为子。
白景受官至孟怀观察支使,生白邦翰,司封郎中。
白邦翰生白思齐,郑州录事参军。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而李白的“诗仙”是清代文人给予的称呼。
因此,目前学者认为:中国诗坛应该是“一圣”(杜甫)、“二仙”(李白、白居易)。
闻捷的长篇叙事诗
闻捷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字。
他的长篇叙事诗《闻捷大将军歌》是一首以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叙事诗,描绘了唐代将领李靖在征讨西突厥的战斗中的英勇事迹。
以下是《闻捷大将军歌》的部分内容:
玉麟公主留连处,
六军清道拥节旄。
纔解胡尘未解盖,
犹能骑马征南草。
独脚踏长沙,
无人知是荔枝花。
君不见青海头,
白山云盖海西霞。
古来青海多奇士,
突厥贪赵又侵吴。
李将军骨肉情,
忍看百万戈矛舞。
早慙明主重勋业,
晚称将军少年夫。
白日胡尘暗天地,
黄河鬼哭漫河曲。
这首诗以杜甫自己的亲戚李靖为主人公,描述了他在西突厥战役中的英勇事迹。
诗中描绘了李靖和他的部队在战场上的威风和英勇,以及他对家国的忠诚和为民除害的决心。
诗中通过描绘李靖骑马征战、草木无人、青海奇士、白山云盖等景象,展示了他的英雄形象和战斗中的壮丽场景。
诗中也表达了杜甫对李靖的敬佩和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国家困境的关切。
《闻捷大将军歌》是一首叙事性强、感情激昂的长篇诗歌,通过描写英雄人物和战争背景,展现了杜甫对忠诚、勇敢和国家命运的思考和表达。
它也是杜甫在诗歌中表达对英雄和战争的赞美和思考的典型作品。
诗经里的叙事诗
诗经里的叙事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含了很多叙事诗。
以下是几首著名的叙事诗:
1.《国风·秦风·蒹葭》:描写了一对恋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忠诚。
2.《国风·秦风·无衣》:讲述了一个被剥夺一切的穷苦之人的
遭遇,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3.《国风·周南·关雎》:叙述了多情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4.《小雅·鹿鸣》:描写了一个猎人追逐鹿的场景,并抒发了
猎人对猎物的敬畏之情。
5.《小雅·谷风》:讲述了一个农民在秋天丰收时的快乐心情,形容了田园生活的美好。
这些叙事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唐诗中最长叙事诗《秦妇吟》及赏析
中国唐诗中最长叙事诗《秦妇吟》及赏析★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末五代诗人、词人。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唐朝乾宁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
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其为宰相。
终于蜀。
其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
有《浣花集》。
★原作: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髩脚斜,红攒翠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征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拦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皇,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四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如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崐崐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炯。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渐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家家流血如泉涌,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纳新聘。
玻璃阶上不闻声,翡翠帘前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解云环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援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叙事诗20首
叙事诗20首叙事诗是一种古老而受人喜爱的文学形式,它以故事情节为主线,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出人类的悲欢离合、荣辱起伏。
下面是20首精选的叙事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其中的魅力。
1. 《荷马史诗》:这是叙事诗的巅峰之作,以希腊战争为背景,讲述了英雄奥德修斯的冒险与回归。
2. 《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描述了两个家族的冲突与两位年轻人的悲剧爱情。
3. 《英雄曼陀罗》:叙述了一个普通人经历种种苦难后最终成为英雄的故事,充满了勇气和希望。
4. 《天方夜谭》:收集了许多中东传说故事的叙事诗,包含了大量神秘的奇幻元素。
5. 《唐吉诃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杰作,讲述了一个幻想中的骑士冒险故事,既搞笑又深思。
6. 《奥德赛》:荷马史诗的姊妹篇,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回家的途中经历的一系列冒险。
7. 《伊利亚特》:又是一部荷马史诗,描述了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与战争的残酷。
8.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与人性的复杂。
9. 《西游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和他的伙伴们西天取经的故事,充满了喜剧和冒险。
10. 《李白集》:中国唐代杰出的诗人李白所创作的许多叙事诗,包含了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感悟。
11. 《奥斯曼德亲王》:波斯诗人费尔达西的作品,描写了奥斯曼德亲王的英勇事迹和他与妻子的爱情。
12. 《洛斯贝格拉西亚斯》:西班牙诗人洛佩·德·维加的作品,讲述了英雄洛斯贝格拉西亚斯的冒险故事。
13. 《玛尔库斯·阿图留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以英雄玛尔库斯·阿图留斯的事迹为主线,描绘了意大利的历史与传说。
14. 《人间词话》: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作品,以故事和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15. 《维金德之歌》:中世纪欧洲最长的叙事诗之一,讲述了一位英勇的骑士的冒险旅程。
李白叙事诗
李白叙事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
他的诗歌充满豪放和奔放的气息,展现出了他那颗不羁不俗的诗性。
以叙事诗为主要创作形式的李白更是奠定了他在古代诗坛上的地位。
他的叙事诗中蕴含着对人生、自然、历史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感悟,展现出了他深邃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
李白的叙事诗既有传奇色彩,又有现实主义的味道。
他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许多奇幻的故事,如《长干行》、《将进酒》等,展现了他那颗向往自由和抒发情感的心灵。
在《将进酒》中,李白以狂放不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展现出了他那种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
在李白的叙事诗中,也有着对历史和现实的观照。
他以峥嵘的史诗词藻,描绘了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如《玉阶怨》、《哭玉门关》等,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在《哭玉门关》中,李白铿锵有力、悲壮高远,表达了对年少逝去的战士的悼念和对祖国的热爱,展现出了他那种豪放的爱国情怀。
李白的叙事诗不仅有着壮美的叙事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融合了各种文学形式和艺术手法。
他的诗中常常运用对仗、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韵律优美,情感更加深邃。
他也善于运用象征、意象等艺术手法,使诗歌更具意境和禅味。
他在《将进酒》中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黄河”、“奔流”等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由和辽阔的向往。
这些都使他的叙事诗更加富有魅力和感染力。
李白的叙事诗不仅是诗歌史上的一座宝库,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他用自己那颗不羁不俗的心灵,创作出了许多充满豪放和激情的叙事诗,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气魄。
他的诗歌在千百年来始终闪烁着诗人的光芒,感动和启迪着无数读者。
他的叙事诗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
愿我们永远怀念李白,永远倾听他那激荡的声音,永远感受他那激情的力量。
第二篇示例: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奔放,意境深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之为“李白式的诗”。
刘兰芝的叙事长诗
刘兰芝的叙事长诗
刘兰芝的叙事长诗为《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极大成功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叙事诗,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这首诗写的是西汉末年一个封建家庭的婚姻悲剧。
诗中的主人公刘兰芝与焦仲卿结为夫妻以后,相恩相爱,感情深厚,但焦母不喜欢兰芝,不管儿子多次求情,强逼仲卿把她遣返娘家,二人分手时,互相盟誓,决不负心。
兰芝回娘家后,趋炎附势的长兄逼她嫁太守儿子。
兰芝坚贞不屈,投水自尽。
仲卿知道后,也上吊而死。
元稹叙事诗
元稹叙事诗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他的诗歌以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而著称,尤其擅长叙事诗,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长恨歌》。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共有八百余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不幸的结局。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叙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
除了《长恨歌》,元稹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叙事诗,如《琵琶歌》等,这些作品同样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稹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在后世也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古代叙事诗大全
★这篇《古代叙事诗⼤全》,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热门诗词推荐: | | |⼦夜吴歌唐朝李⽩秋歌长安⼀⽚⽉,万户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关情。
何⽇平胡虏,良⼈罢远征?冬歌明朝驿使发,⼀夜絮征袍。
素⼿抽针冷,那堪把剪⼑。
裁缝寄远道,⼏⽇到临洮?静夜思【唐】李⽩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阴⾬【唐】⽩居易岚雾今朝重,江⼭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滴⼼。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唐】李中旅次经寒⾷,思乡泪湿⼱。
⾳书天外断,桃李⾬中春。
欲饮都⽆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
江岸秋思【唐】杜荀鹤驱马傍江⾏,乡愁步步⽣。
举鞭挥柳⾊,随⼿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南游【唐】张乔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思乡作【唐】布燮泸北⾏⼈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颜。
悬⼼秋夜⽉,万⾥照关⼭。
冬⽇⼭居思乡【唐】周贺⼤野始严凝,云天晓⾊澄。
树寒稀宿鸟,⼭迥少来僧。
背⽇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朝⼈事变,千载⽔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秋。
⽚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除夜作【唐】⾼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愁鬓明朝⼜⼀年。
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何得不同来?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丝丝。
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冬景和,⼀⼭红树寺边多。
仲宣⽆限思乡泪,漳⽔东流碧⽟波。
和三乡诗【唐】⾼衢南北千⼭与万⼭,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唐】薛涛峨嵋⼭下⽔如油,怜我⼼同不系⾈。
何⽇⽚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词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下这首最长的叙事诗吧。
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汉:佚名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停留。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兴阿母:“儿已厚禄二者,幸复得此妇。
李夫人同枕席,黄泉共为诚。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长。
女行并无偏移,何意并致壮。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下跪宣告:“伏惟兴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hasbro!”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叩头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落泪无法语:“我自不驱卿,胁迫存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没多久当交还,还必下拜挑。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至严妆。
着我缀缠裙,事事四五通在。
之者蹑丝修身,头上玳瑁光。
腰若上涌纨素,耳著明月珰。
莫费特补葱根,口例如不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绝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叙事诗的隐含作者美国芝加哥学派学者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隐含作者”(implied author)的概念。
所谓“隐含作者”就是隐含在作品中的作者形象,它不以作者的真实存在或者史料为依据,而是以文本为依托。
从阅读的角度来看,隐含作者就是读者从整个文本中推导建构出来的作者形象。
同一作者写出的不同作品往往会隐含作者的不同形象,正如一个人出于不同的目的给关系不同的人写出的信,会隐含此人的不同形象一样。
布斯在说明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区别时,采用了作者的“第二自我”这一概念:作者在写作时采取的特定立场、观点态度构成其在具体文本中表现出来的“第二自我”。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非常适合中国古代歌行体叙事诗的叙事模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讲求工整韵律的古诗文本话语中,很少出现“我”字。
不管作者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叙事诗话语中,几乎没有“我”的人称代词――抒情诗中偶尔会出现第一人称代词,如朕、吾、我、自、己等等。
中国的古体诗无论叙事诗还是抒情诗,在表现手法上更注重写意,注重表现,注重主观性,因而,“我”又是无处不在的。
“我”,即叙事诗的作者,或者以叙述者的身份,或者以主人公的身份,或者参与者的身份,或者干脆以作者本人的身份或隐或显地出现在文本中。
但是在叙事话语上,由于受到诗歌的体格声调的限制,在多数情况下,作者只能以潜隐的状态叙述。
与小说相比,作者和叙述者、主人公、参与者、评论者之间的界限被模糊化了。
由作者派生出来的叙述者在叙事诗中不断地变换视点,运用相对隐蔽但更为宏观的叙事策略,采用自由间接话语或未加标志的直接思绪来叙述事件、描摹人物。
囿于格律的要求,作者所构建的话语层面上,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明晰完整的,而情节、人物则往往是含混不清的,有时甚至不可确定。
古体诗的叙述者喜欢暗度陈仓,明清时期的叙事诗更喜欢罗列典故,他们把自己的倾向、思考、劝谕、警示等主观的理念置入文本,从而使诸多叙事因素扑朔迷离。
从“所隶之事只‘小玉双成’”的《长恨歌》到“非隶事不办”的《圆圆曲》,都可以看到这种叙事特征对情节的遏制,对人物的异化。
潜隐的视角模式一、隐蔽的宏观的叙事策略不管叙事者是否有意伪装自己,他都把自己的话语用无声、不在场、不出现的方式隐藏起来,同时展现给读者尽可能全面的场景和人物关系。
作者力争以全知视角来体现历史的公正性。
这部分零聚焦视角的叙事诗从某种意义上接近历史真实,被学界称为“以诗为史”。
《生民》、《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长恨歌》、《连昌宫词》、《洛阳行》、《永和宫词》等在诗歌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都是采用这种隐蔽宏观的叙事策略。
作者本着写实而非虚构的创作初衷,像上帝一样站在众生之上,俯瞰世间万物。
为了使故事显得更为客观,作者将叙事者的身份有意隐去,以貌似全知全能的视角把握历史事件。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尽量避免主观情感的流露。
即使如此,叙事者要做到历史的公正,使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仍然是十分困难的。
由于认识的偏差、情感的偏爱、立场的不同等个性化因素的影响,仍然会形成一种个人化叙事声音。
二、不易被人觉察的叙事视角叙事诗经常以对话推进情节,只录对话,很少交代说话人,视角全知限知的转变基本取决于作者的喜好习惯,无章可循。
杜甫的《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都是对话体叙事诗。
故事中的人物不多,均为二人问答。
此时人物关系简单,通过语境,不难确定说话人。
陈子龙的《小车行》则很难识别说话人: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原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蒿,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
”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这首杂言歌行叙事诗中有三句对话,出自何人之口,无法确定。
这给读者的具象解读带来一定困难。
事实上,这种现象正好反映出叙事诗在人称和视角处理上不同于小说的特点:人称的随意性,视角变化不易觉察。
有些声音可以辨出身份,另一些声音则是难以确定、无名无姓。
三、界限模糊的叙事表层形式本来在小说中作者与叙述者、主人公、参与者、评论者之间的明显的界限,在叙事诗中则基本上被消除了。
从而形成了一种模糊的等齐的叙事表层结构。
在中国古代叙事诗中常常表现出这样的近乎自传的叙事表层模式:第一种,作者=叙述者:这是中国古代叙事诗使用最多的一种叙事表层形式。
因为古代作家进行叙事诗创作的时候,都是本着写实、甚至是写史的目的进行创作的,这和小说的以虚构为主不同,尽管叙事诗的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虚构成分,但是从数量上来看,中国古代的叙事诗多是写实的作品。
至于一些以小说为诗的叙事诗,数量不多,笔者会在另一专题中作专门论述。
第二种,作者:主人公:在近乎自传的叙事诗中,作者即是故事的主人公。
赵翼的《秤谷叹》和《决囚叹》两首七古讲述的是自己为官时巧妙化解棘手政务的经历。
第一首作于广西镇安知府任上,叙述自己发现粮官用框秤腹民,出轻入重,屡禁不止。
于是作者命令在秤杆60斤的地方凿孔垂砣,听民自权,彻底革除了旧弊。
第二首作于广州知府任上,讲述作者成立保甲防御法,一次抓获珠江口海盗108人,按律可以不问首从皆斩,可是赵翼没有滥杀,而是仔细审问之后,根据罪行轻重,只诛杀38人,其余的人则是流放甘肃、新疆。
作者刻画了一个精明强干的循吏形象,而这个形象正是作者本人。
这在小说叙事中是很难想象的。
第三种,作者=参与者:作者是出现在故事中的人物,但不是主角,而是配角,往往是配合主要人物,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吴伟业的《琵琶行》、《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施闰章的《长安狭邪行》,四首叙事诗题材相近,叙事模式基本相同。
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九江倡女、通州琵琶手白或如、女道士卞玉京和徐女、北京城里的青楼琵琶女。
“我”在故事中均扮演“听者”的角色,作者既是叙述者,又是参与者。
第四种,作者=评论者。
作者将权威性极强的非叙事话语或整或散地插入叙事文本中,一方面为了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为了以此来直接说服将信将疑的读者。
在此类叙事诗中,最常见的话语形式如“君不见”、“呜呼”、“噫嘻乎”、“日”等等。
但此类叙事诗有的在叙述之后不用发语词或感叹词即展开议论。
在创作实践中,这四种叙事表层形式并非孤立地出现在某一首诗里,作者往往是综合运用,交错出现。
比如韦庄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采用对话体叙事,故事中的人物众多,面貌各异。
要确定叙述者和主人公、参与者的界限,需要反复地分析。
故事的叙述者不是韦庄,而是韦庄虚构出来的一个“长安女郎”。
她是作者的代言人,是大的叙事者框架内的小叙事者;她所叙述的故事是大故事内的小故事。
这样全诗故事的主叙述者就成了长安女郎。
她作为长安贵族家里的侍女,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诗中涉及的人物包括:“主父”(长安女郎的主人)、四邻妇女、黄巢的部下、“金天神”(华山之神)、“陕西主帅”(王重盈)和“蒲津主帅”(王重荣)、新安老翁等。
这些人物,有的是剧中人,有的则是更小的叙事框架内的叙事者,比如“主父”、“金天神”、“新安老翁”,他们是长安女郎叙事框架内产生的第三重叙事者。
这样就构成了一部叙事作品三重叙述者的复杂叙事结构。
读者在解读时,不得不仔细区分叙述者、主人公、参与者。
即使如此,有时仍然感到界限模糊。
由于叙事表层界限不明,导致叙事视角的模糊,有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读者的歧义解读。
这些故事的叙述者统筹着错综复杂的视角,同时又在叙事人物中间散播一种主观意识。
叙事视角模式的成因一、作者“隐”的目的是为了“显”任何创作都是主观化的产物,叙事诗尤其是作家价值观、道德观的高度体现。
不管叙述者将自己隐藏起来,还是明确地显示自己的叙事声音,叙事诗都是一种个人化叙事声音。
明清时期,从袁宏道到袁枚,都在强调文学创作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追求个性风格面目。
反映在叙事诗的叙事话语上,则表现出更强的个人化叙事倾向。
尽管王士祯不欣赏李、杜、元、白的诗,一再倡导诗应清远冲淡,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而实际上,他的为数不多的叙事诗仍然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其含蓄潜隐的真实目的和性灵派作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比如他的五古《蚕租行十解》所叙述的故事原有所本,作者在小序中交代:“丁酉夏,有民家养蚕,质衣钏鬻桑,而催租急,遂缢死。
其夫归见之,亦缢。
王子感焉,作是诗也。
”作者将这个故事转化成诗的形式来叙述,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委婉凄凉地叙述一对养蚕夫妇因为租税的逼迫而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使之成为兼具叙事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总的来看,不管是隐是显,作者在语义上都在表达一种单一的叙事意识。
二、叙事诗骈谐丽绵的叙事句法所决定的文人诗歌创作以典雅为主,叙事诗(乐府、五古、七古、杂言)也不例外。
盛唐以后的叙事诗尤其注重骈谐丽绵。
骈,指对偶,给人一种工整匀称的美感。
例子很多,无需赘述。
吴伟业的“梅村体”叙事诗不仅对偶的数量多,而且对得精严工正巧。
谐,指合声律。
从元稹、白居易的歌行体叙事诗到吴伟业的歌行体叙事诗,诗人们使用律句的频率与比例越来越多。
《圆圆曲》开头16句都合律,四句一换韵,平仄互转。
为了合乎对偶和声律的句法,作者不得不调整字句,简化人称,有时候根本无法交代叙述者、说话人。
读者只有通过上下文或语气来判断人称和视角。
丽,指重辞采。
这是影响叙事诗的叙事性的重要因素。
叙事者更愿意以学问家、史学家兼诗人的身份写人叙事,因而在叙事诗中用语富赡、堆砌典故,把故事拆解代换得支离破碎,造成人物、情节的不连贯。
绵,指诗的总体风貌缠绵含蓄。
本着诗以富有余味为上品的创作理念,作者追求的不是浅显通俗,而是典雅韵味。
叙事诗的作者力求诗句的对偶、声律、辞采,所带来的审美效果即是绵。
作者对情节本身的发展脉络和人物的具象刻画则不太重视。
三、作者受传统叙事诗创作观念影响所致在传统诗论家和作家看来,叙事诗不只是叙述一件故事的诗体,更是传递诗人主观情感的传声筒。
叙事诗并不刻意要求事象和情节的完整。
过分主张诗言情就容易排斥叙事、阻碍叙事诗发展。
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提出诗“贵情思而轻事实”。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则指出写作实践的具体原则:“长篇最忌铺叙,意不可尽,力不可竭,贵有变化之妙”。
中国古代叙事诗作者或多或少地认同传统创作观念和诗歌理论,不可避免地在叙事中掺杂诸如抒情、议论、象征、借喻等非叙事因素。
在人物视角的把握上也和小说的精确明白不同;相反,捉摸不定、欲言又止,恰恰是中国古代叙事诗固有的人称及视角特色。
四、故事的过分经典化必然带来人物及视角的模糊叙述者在叙事诗中不会堆砌大量的事件、人物,他们点到即止。
作者只选择最为经典的事件人物来演绎。
即使如此,也不会像小说似的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叙述;相反,作者有时喜欢让最重要的事件保持一丝神秘,以显示其诗歌应有的朦胧含蓄。
这使得读者仅凭叙事诗的话语本身难以确切了解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