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下)《竹里馆》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七下)《竹里馆》说课稿及反思(一)
一、说教材
《竹里馆》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诵读中的其中一首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所作的古诗。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二、说教学目标
1、完成对本诗的创造性解读。
2、通过品读诗歌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意境。
、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3、知道王维,感知和领悟田园诗的意境美
4、学会读诗、品诗、入诗、赏诗的学诗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透过《竹里馆》,体味热爱自然,追求恬淡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
教学难点:掌握古诗的鉴赏方法和记通诗歌方法
四、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意象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诵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美的意识,培养学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大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语言组织能力,真正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效果。
五、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采用了
(1)整合教学法∶由于本课所选取的两首诗都是王维的作品,都是寄情山水的山水田园诗,借助注释、初知大意是整合的基础。
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从感性上初步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2)朗读感悟法∶古诗词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所以我充分地让学生读诗,努力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
由初读的读正确、读出节奏,到读出画面、读懂意思,再到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让自己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用朗读的方式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齐读、范读、闭上眼想象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体会诗情。
(3)想象理解法∶想象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鼓励学生尽情想象。
如在学习《竹里馆》时启发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并感受到诗人从众多的景物中只摄取了幽篁、深林、明月正是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
从而了解了
山水田园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4)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等。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课外古诗词诵读王维的《竹里馆》
板块二、课前质疑
同学们,我们先来学习王维的《竹里馆》。
提到王维,我们会想到关于他的一些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课件展示:王维诗句)王维给我们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实在太多了,那么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王维为什么叫“王维”吗?标题中的“竹里馆”又和王维又怎样的渊源呢?怎样才能读懂这首田园小诗呢?那么就让我们跟随王维的脚步,去参观他的竹里馆吧。
板块三、竹里馆做客
同学们,竹里馆是个什么地方呢?注释79页中是这样说的:竹里馆,辋川别墅的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同学们,你
知道了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看来读懂一首小诗并非易事,刚才我们从诗人的名字和题目入手,走进了了这首小诗,那么《竹里馆》是王维哪一个时期的作品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板块四、写作背景
《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蓝天辋川时期所创作的一首五绝,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40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宁静、淡泊的情怀。
(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板块五、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诗歌,明确读音和节奏,(请同学们按下播放键)标注读音和节奏,(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跟着节奏自由地朗读。
(课件展示:竹里馆+音频)
板块六、精细研读
同学们,王维多才多艺,能诗能书能画,还精通音乐。
苏东坡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通过反复的朗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绘。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后来分享你的收获吧。
(课件展示:)
整首诗可谓是平易恬淡,通俗易懂。
写景物,全诗只用了六个字,组成了三个词,分别是幽篁、深林和明月;写人的活动也只用六个字
组成三个词,分别是独坐、弹琴和长啸,从表面看来,这首诗的组合看似平淡无奇,但它们实则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板块七、合作探究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赏析“独坐幽篁里”这句中的“独”字。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体现了诗人的与众不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有它陪伴,向它倾述,所以就不觉得孤独。
一个“独”字提纲挈领,意境悠远。
板块八、主题思想
这首田园小诗写山林幽居的情趣,属于闲情偶寄,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遣词造句,简朴清丽,描写月夜竹林弹琴长啸笑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板块九、课堂小结
同学们,至此,我们领略了王维诗中的美丽画境,自然的交响乐和一颗寄情山水的淡泊之心。
感谢如王维这样智慧灵性的前辈,牵着
我们到宁静的自然中寻找真正的自我,用月光清洗蒙尘的灵魂。
七、板书设计
竹里馆
王维
自然平淡清新诱人
情景一体
生活情趣艺术魅力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重视学生鉴赏古代诗歌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诗和审美情趣有所裨益。
但是缺乏学生质疑的环节形同虚设,学生们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以后在学生质疑问难这一环节上,一定要重视,不能畏葸不前,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引导学生、启发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初中语文(七下)《竹里馆》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说教材
这是一首王维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体味热爱自然,追求恬淡及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和情怀。
本文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干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目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二、说教学目标∶
1、走近王维,感知田园诗歌。
2、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3、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3、学会读诗、品诗、赏诗的学诗方法。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2、学会读诗、品诗、赏诗的学诗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重新确定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诗歌一般片言只语,要想充分感受其中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旨意,需要反复的诵读。
当然这样的诵读不仅仅是一遍遍对诗歌内容的重复上,最重要是从情感、节奏等多层面拿捏作者创作时的体验,这样,文字与读者有了一种心理上的亲近。
接下来,顺势利导,引领学生进行对诗歌所呈现的画面的想象中,有了具象的思维,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变得清晰起来。
所以,这节诗歌赏析课,我准备以读、赏为主。
"读"是酝酿一种氛围,"赏"是获得感性的解读,那么之后的感悟与品味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问题导入:
你们是怎样独处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的经历,由此话题引入对此诗的解读:同学们,诗人王维是怎样独处的。
1、读。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古典诗歌的学习第一步是读,按照古诗节奏教师范读一次,学生齐读。
2、品。
你感觉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怎样?为什么?
学生自己揣摩,回答自己的感觉。
有清冷、寂寞、空灵、淡泊、宁静、优美、平白、忧郁、伤感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3、析。
教师展开联想,拓展诗中的内容(程度高的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拓展,教师补充):这是夜深人静之时,竹里馆里寂静幽深,明月皎洁,王维一个人一时睡不着觉,于是起来弹琴,抒发自己的情感。
你们品一品,王维究竟是抒发宁静致远的淡泊心境呢,还是抒发个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其实也是对课文注释提出的质疑,让学生懂得“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道理,让思辨的习惯常常在学习中养成。
4、悟。
学生在讨论自己的看法时,常常会悟到一点什么,让他们多讲出来已形成思想交流的氛围。
5、诵。
学生有了自己的阐释后一起诵读,或者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情把这首诗昂扬顿挫地朗读给大家听,以加深认识的目的。
板块二、学习《竹里馆》
1、朗读指导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2、作者:王维
字摩诘,唐代杰出的诗人、画家。
开元年间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
其诗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诗歌特色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
王维以五言律诗和绝句著称。
王维的诗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诗。
多才多艺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他对山水画贡献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
受禅宗影响很大。
他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此外,还兼擅人物。
仕途际遇
开元九年(721年),王维进士及第,官大乐丞,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十四年(726年),辞去官职。
后又任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40岁时,迁殿中传御史。
天宝末年,安禄山攻占长安,王维被安禄山胁迫作了他的官员。
但是
他并不愿意,曾作诗表达了心迹。
当安禄山兵败后,王维因此得到了赦免,并任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3、注释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惟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4、诗歌大意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我弹着琴还不时地吹着口哨时而谈谈古琴,时而高歌长啸。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那天上的月亮将我映照。
5、诗歌鉴赏
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前二句渲染了竹林清幽、恬静的环境和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足见诗人的闲情雅致。
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全诗没有特意写景物,着重写人在竹林里的活动,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
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
本诗写诗人与竹林相伴的情景,形成了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天上的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知己,表现出诗人新颖而独特的想象力。
6、巩固练习
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复长啸”来反衬。
4、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
“独坐”、“弹琴”、“长啸”。
7、拓展延伸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六、板书设计
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品味语言,体味古诗意境
鉴赏赏析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
这首诗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没什么大的困难,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上花了功夫。
这次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目标,但由于在时间上没有控制好,以致于教学最后匆忙结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措施,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