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

合集下载

小菜蛾识别

小菜蛾识别

小菜蛾各虫态的形态识别(一)卵:椭圆形,一端稍倾斜。

长约0.5mm,宽0.3mm。

初产时乳白色,后逐渐变淡绿色、绿色,将孵化时呈黑色,黑色卵经过不足半天时间便可孵化出幼虫。

卵的孵化历期平均为3.5~4d(26±1℃)。

小菜蛾各虫态的形态识别(二)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后变淡绿色,高龄幼虫体长10~12mm,身体淡绿色,纺锤形,体上着生有稀疏的长而黑的刚毛。

头部淡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小点组成的两个U字形纹。

臀足向后伸长超过腹部末端,腹足趾钩单序缺环形。

幼虫分四龄,各龄区别特征:虫龄项目1龄2龄3龄4龄体长(mm)1.3—2.02.0—3.03.0—5.05.0头宽(mm) 0.1570.244 0.3860.607头部色泽全黑全黑黄、白,上有褐色不规则花纹同3龄前胸背板有二块灰黑色半菱形斑有二个间断的“U”形纹似2龄似2龄体色及体形灰色、头与体躯等宽灰到淡黄色,头比体躯宽灰黄到绿色,头比体躯宽灰黄到绿色,头比体躯宽小菜蛾各虫态的形态识别(三)蛹:茧呈稀疏的网状,灰白色,体长5~8mm。

颜色变化较大,刚化蛹时深绿色,后变绿色或淡黄色,将羽化时整蛹呈褐色或黑色,复眼变黑,翅芽上三度曲线波明显可见,触角、足、胸部颜色加深。

有些蛹背面两侧各有1条黑褐色条纹,有些无此条纹。

无臀棘,肛门附近有钩刺3对,腹末有钩状臀棘4对。

小菜蛾各虫态的形态识别(四)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前翅缘毛较长,停息时两前翅覆盖于体背成屋脊状,形成4个菱形斑列。

雌蛾个体较雄蛾小,腹部末端圆筒状,雄蛾腹部末端圆钳状,抱握器微张开。

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

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

s o d t a h e f t e fr t a d s c n — s a a v e wa o a i itn u s a k y n k d e e r o tc l h we h tt e s x o h is- n e o d i t r l r a s n t e sl d s i g ih b b a e y s o p ia n y
果 表 明 ,用 肉 眼 和 光学 显微 镜 无 法 区 分 小 菜 蛾 1 和 2 幼 虫 的性 别 ,但 可 以 区 分 3龄 和 4龄 幼 虫 的 性 别 ,主 要 龄 龄 特 征 是 雄 虫 在 第 5腹 节 内有 睾 丸 ,背 面 呈 浅 黄 色 ,与 相 邻 体 节 形 成 明 显 区 别 。小 菜 蛾 雄 蛹 第 9 节 腹 面有 1个 生 腹
殖 孔 ,形 成 短 纵 裂 缝 且 两 边 各 有 一瘤 状 突 起 ,而 雌 蛹 第 8腹 节 腹 面 有 1 生 殖 孔 ,第 9腹 节 腹 面有 1个 产 卵孔 , 个 2孔 之 间 连 成 长 纵 裂 缝 。雄 蛾 翅 后 缘 从 翅 基 到外 缘 呈 三 度 曲 波 状 的 黄 褐 色 带 ,腹 部 末 端 钳 状 ,抱 握 器 微 张 开 ;雌
Ab ta t Ba e n t src : s d O he mor ho o c 1a e r n e nd de c i i s i ie a ur p l gia pp a a c sa s rpton n lt r t e,a sm p ea o e e e h o i l nd c nv nintm t od f r
mir s o i b e v t n c o c p co s r a i .H o v r h ae t id n o rh i s a a v h we ih e oo e i h a d mi a o we e ,t em l h r -a d f u t - t rl r a s o d a l t r c l r d f t b o n l n g f s g n h n t a n t e f ma ec u t r a t . On t e mae p p e u p o a h sd fa s o t o g t d n l l e me tt a h to h e l o n e p r s h l u a ,al m n e c i e o h r ,l n iu i a i sp wa ii l e rt eg n p r n t e 9 a d mi a e m e t sv sb e n a h o o o eo h b o n l g n .Th e l u a a o g.1 n iu i a l e we n s ef ma ep p e h d a l n o gt dn l i b t e sp

小菜蛾识别

小菜蛾识别

小菜蛾各虫态的形态识别(一)卵:椭圆形,一端稍倾斜。

长约0.5mm,宽0.3mm。

初产时乳白色,后逐渐变淡绿色、绿色,将孵化时呈黑色,黑色卵经过不足半天时间便可孵化出幼虫。

卵的孵化历期平均为3.5~4d(26±1℃)。

小菜蛾各虫态的形态识别(二)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后变淡绿色,高龄幼虫体长10~12mm,身体淡绿色,纺锤形,体上着生有稀疏的长而黑的刚毛。

头部淡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小点组成的两个U字形纹。

臀足向后伸长超过腹部末端,腹足趾钩单序缺环形。

幼虫分四龄,各龄区别特征:虫龄项目1龄2龄3龄4龄体长(mm)1.3—2.02.0—3.03.0—5.05.0头宽(mm) 0.1570.244 0.3860.607头部色泽全黑全黑黄、白,上有褐色不规则花纹同3龄前胸背板有二块灰黑色半菱形斑有二个间断的“U”形纹似2龄似2龄体色及体形灰色、头与体躯等宽灰到淡黄色,头比体躯宽灰黄到绿色,头比体躯宽灰黄到绿色,头比体躯宽小菜蛾各虫态的形态识别(三)蛹:茧呈稀疏的网状,灰白色,体长5~8mm。

颜色变化较大,刚化蛹时深绿色,后变绿色或淡黄色,将羽化时整蛹呈褐色或黑色,复眼变黑,翅芽上三度曲线波明显可见,触角、足、胸部颜色加深。

有些蛹背面两侧各有1条黑褐色条纹,有些无此条纹。

无臀棘,肛门附近有钩刺3对,腹末有钩状臀棘4对。

小菜蛾各虫态的形态识别(四)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前翅缘毛较长,停息时两前翅覆盖于体背成屋脊状,形成4个菱形斑列。

雌蛾个体较雄蛾小,腹部末端圆筒状,雄蛾腹部末端圆钳状,抱握器微张开。

草地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及雌雄鉴别方法

草地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及雌雄鉴别方法

草地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及雌雄鉴别方法
草地螟(Spodoptera exigua)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草地螟的形态特征和雌雄鉴别方法如下。

草地螟幼虫的形态特征:
1. 头部:头部呈深褐色,两侧有明显的眼斑,前额中央有一纵行深褐色纹。

2. 体型:幼虫呈圆柱状,身体分为13个节段。

3. 外骨骼:具有硬质的外骨骼,外观呈淡黄色或淡绿色,表面有细小的尖刺。

4. 腹足:体侧各节段背侧具有4对腹足,腹足的颜色较深,用于行走和附着。

草地螟蛹的形态特征:
1. 头胸部:螺旋状的触角位于头胸部顶部,呈深棕色或黑色。

2. 腹部:蛹的腹部呈纺锤状,末端尖锐,颜色从淡黄色逐渐变为深棕色。

3. 外骨骼:蛹的外骨骼坚硬,表面有微弱的纵纹和细小的颗粒。

草地螟雌雄鉴别方法:
1. 头部形态:雌螟的头部较小,触角较细短,而雄螟的头部较大,触角较长。

2. 腹部形态:雌螟的腹部较大,圆胖,而雄螟的腹部较小,纺锤状。

3. 腹尖形态:雌螟的腹尖较圆钝,而雄螟的腹尖较尖锐。

除了上述的形态特征和雌雄鉴别方法,还可以通过遗传分析、解剖研究和生殖器官鉴别等方式进行草地螟的雌雄鉴别。

草地螟的形态特征和雌雄鉴别方法的了解对于了解和控制这一害虫至关重要。

小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口诀

小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口诀

小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口诀小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口诀
小菜蛾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农业害虫,主要以蔬菜为食,成虫在植株间飞行繁殖,幼虫则吞噬植株叶片,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和品质。

为了有效应对小菜蛾对蔬菜生产的威胁,我们需要掌握其识别和防控技术。

一、识别小菜蛾
1.外形特征
小菜蛾的成虫体长2-3厘米左右,翅膀呈灰褐色,瓢虫状,前翅有深色菱形斑,后翅呈白色半透明状。

2.生活习性
小菜蛾主要在春、秋两季为害较为严重,夏季相对较少。

成虫多在晚上或夜间飞行,幼虫则活动于叶背,喜欢暗、湿、阴凉的环境。

3.叶片损伤
小菜蛾的幼虫会在植株上挖掘许多小孔,导致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状的吃咬坑洞,严重时还会导致叶脉暴露和叶片凋谢萎缩。

二、防控小菜蛾技巧
1.预防为主
在蔬菜种植前,可以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以提高植株的营养含量和地力。

同时,在肥料处理结束后,可在土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遮阳和保水,这样可以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有效降低小菜蛾的滋生率。

2.机械摧毁
在晚上或凌晨时段,可以在菜田内用专用的抓捕网或灯光,将成虫捕捉到,并及时处理掉,以便减少幼虫数量的增长。

3.生物防治
可以使用一些天敌或有益微生物来控制小菜蛾的数量,如掌螨、黄棕蚜、尺蠖等。

4.化学防治
在防控小菜蛾时也可采用化学药剂来进行喷洒,但需要注意选择环保和低残留的农药,并遵守使用规定,以防侵害土地和环境。

以上就是小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口诀,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应用,及时发现和防治小菜蛾的危害行为,保持蔬菜的良好产量和品质。

柠条重要害虫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蛹和成虫形态特征及性别鉴定

柠条重要害虫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蛹和成虫形态特征及性别鉴定

柠条重要害虫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蛹和成虫形态特征及性别鉴定作者:常春燕 秦伟春 王新谱贾彦霞来源:《植物保护》2016年第02期摘要: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Chiasmia saburraria richardsi (Prout, 1908)]是新发现的为害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重要食叶类害虫。

通过室内饲养结合野外采集调查,详细描述了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其两性鉴别特征。

结果如下:雌蛹生殖孔位于第8腹节后缘中央,平均长度为165 μm,两侧平坦,无凸起,并且生殖孔与肛门间的距离明显大于雄蛹;雄蛹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腹面中央,平均长度为155 μm,生殖孔两侧各有1半圆形瘤状突起。

雌成虫体长较雄成虫粗短,前翅长较雄成虫短,腹部末端圆筒状;雄成虫腹部末端稍尖。

关键词: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柠条锦鸡儿;形态特征;蛹;成虫中图分类号: Q 969.94文献标识码: A在调查柠条的害虫时新发现了一种危害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重要食叶类害虫——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Chiasmia saburraria richardsi (Prout, 1908)]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灰尺蛾亚科(Ennominae),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黑龙江、陕西、甘肃和宁夏。

该害虫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幼虫主要为害寄主植物的嫩叶,取食量较大,对柠条锦鸡儿生长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在我国北方地区,蛾类害虫常以蛹越冬,调查越冬蛹虫口基数和性别比例是害虫测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已报道了一些重要蛾类害虫蛹的性别鉴别特征,如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旋幽夜蛾(Discestra trifolii)、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桐花树毛颚小卷蛾(Lasiognatha cellifera)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等[17]。

小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口诀

小菜蛾识别与防控技术口诀

药有 : 仿生类农 药如 5 %氟虫脲乳油 80 120倍 液 、 0 - 0
5 %氟 啶脲 乳 油 8 0 1 0 0 - 0倍 液 、%氟 铃 脲 乳 油 8 0 2 5 0~
8 生 物 防 治
自然天敌 , 保护利 用 , 物防治 , 生 积极推行 。B 发 t
10 0倍液 、%美除 ( 2 5 虱螨脲 ) 油 15 0 液等 ; 乳 0 倍 抗生 素类农 药 如 1 %阿维菌 素乳油 100倍 液 、%甲氨 . 8 0 l
药使 用 次数 最好 不 超 过 2次 , 以防产 生 抗性 。可 选择 农
以诱杀小菜蛾雄成虫 , 但对雌成虫无效 。性诱器按要求 布置于 田间边缘 , 置高度 高出作 物 2 m, 设 0c 诱芯密度
和 使 用 时 期 根 据 产 品性 能 确 定 。每 2 3h 设 频 振 - m 地 式 杀虫 灯一 盏 , 可对 小 菜蛾 成 虫起 到 较好 的 防治 作 用 。
防治技 术 : 加强 田间和棚 室管理 , ① 合理密 植 , 及 时通风降湿 。及时追肥 , 增施磷 、 钾肥 , 高植 株 的抗 提
郑世 发 , 中农 业 大 学 , 汉 市 洪 山 区狮 子 山街 1号 ,3 00 华 武 407
收 稿 日期 : 0 一 9 0源自 2 1 0—6 l—l 墨竺墨叁! ! !! ! ! ! 竺 竺 ! 竺
6 农 业 防 治
铲 草 除 残 , 洁 田 园 , 苗 移 栽 , 制 虫 源 。休 耕 清 净 控
212 013植 保 技 术 .
9 化 学 防 治
抗 性 治理 , 彻 长 期 , 学 配 药 , 理 喷 施 。低 龄 贯 科 合 较 好 , 晚 为宜 , 效 品 种 , 用 交 替 。仿 生农 药 , 生 早 有 混 抗 制剂 , 尊 除 尽 , 打 菜 喜 。 普 安

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导语:小菜蛾又叫小青虫,是一种世界性的植物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比如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油菜等,在十字花科蔬菜规模种植的地方很容易繁殖,单一的化学农药又容易使其产生抗体,致使常规用量的化学农药难以控制这类害虫的危害,那么,小菜蛾是怎么发生的,又如何防治呢?小菜蛾幼虫(一)小菜蛾识别要点初孵幼虫潜叶为害,造成细小隧道。

2龄以后在叶上取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俗称“开天窗”。

较大幼虫则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

成虫体长6~7毫米,灰褐色,翅狭长,前翅后缘有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纹,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

卵椭圆形,长0.5毫米,黄绿色。

幼虫体长约10毫米,黄绿色,两头尖细,臀足向后伸。

蛹长5~8毫米,黄绿色至灰褐色。

茧薄网状。

(二)小菜蛾发生规律小菜蛾在华北地区每年发生5~6代,以蛹在落叶、杂草中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幼虫很活跃,受到惊扰便倒退或吐丝下垂。

春、秋两季发生严重。

(三)小菜蛾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蔬菜收获后应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落叶和杂草,并深翻土壤。

2、灯光诱杀有条件地区,可安装20瓦黑光灯诱杀小菜蛾成虫,成片地每10亩安装1盏,灯的位置要离菜高33厘米左右。

开灯重点时期:4月中下旬至6月初;9月份至11月中下旬。

3、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孵化盛期至2龄以前及时用药。

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菜喜、卡死克、抑太保、农梦特、锐劲特等。

为了延缓抗药性产生,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

结语:暖冬和少雨干旱天气是小菜蛾滋生的温床,由于这种害虫越冬基数大,自然死亡率又低,对蔬菜种植区的危害很大,如果不重视无法种出高产优质的蔬菜,上文本人为您介绍了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菜蛾几龄对照表

小菜蛾几龄对照表

小菜蛾几龄对照表小菜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许多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了解小菜蛾的生长发育情况,研究者们通过对小菜蛾的几龄进行观察和研究,建立了一张小菜蛾几龄对照表。

本文将围绕这一表格展开讨论,介绍小菜蛾的不同龄期特征以及其在农作物上的危害。

小菜蛾的几龄对照表共分为六个龄期,分别是一龄至六龄。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每个龄期的特征。

一龄幼虫:一龄幼虫体长约0.4毫米,呈淡黄色。

它们刚孵化出来时,身体比较柔软,不能活动,主要依靠吃掉卵壳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

一龄幼虫主要以叶片上的表皮细胞为食,造成叶片表面出现蚜虫样状的腐烂斑点。

二龄幼虫:二龄幼虫体长约1.2毫米,呈淡绿色。

它们的身体开始变硬,可以自由活动。

二龄幼虫继续以叶片为食,喜欢吃嫩叶,造成叶片出现不规则的骨针状斑点。

三龄幼虫:三龄幼虫体长约2.5毫米,呈淡绿色。

它们的身体更加硬化,活动能力更强。

三龄幼虫依然以叶片为食,吃食面积较大,叶子的骨针状斑点逐渐扩大。

四龄幼虫:四龄幼虫体长约5毫米,呈淡绿色。

它们的身体继续硬化,活动能力更强。

四龄幼虫开始不仅以叶片为食,还会啃食花蕾和嫩果,造成植物的花芽和果实受损。

五龄幼虫:五龄幼虫体长约8毫米,呈淡绿色。

它们的身体非常硬,活动能力极强。

五龄幼虫以叶片、花蕾和嫩果为食,啃食痕迹明显,植物的受损程度加剧。

六龄幼虫:六龄幼虫体长约12毫米,呈淡绿色。

它们的身体非常硬,行动迅速。

六龄幼虫以叶片、花蕾和嫩果为食,啃食面积较大,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通过以上对小菜蛾几龄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幼虫的生长,其体型逐渐增大,身体变得更加硬化,活动能力也不断提高。

同时,小菜蛾幼虫的食性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只以叶片为食,逐渐扩展到花蕾和嫩果。

这种变化使得小菜蛾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逐渐加剧。

小菜蛾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对许多作物的叶片、花蕾和嫩果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防治小菜蛾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增加作物间隔距离、及时清除病虫害残株、使用生物农药等。

一种快速鉴别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简易方法

一种快速鉴别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简易方法

一种快速鉴别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简易方法赵晓峰;杨安頔;张茂新【摘要】描述了一种快速准确区分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方法.甜菜夜蛾雌、雄蛹的主要区别是:雌蛹第8腹节腹面有一较短的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雄蛹第9腹节腹面有一长的纵裂缝,裂缝两侧有半圆形瘤状突起.成虫期雌、雄蛾主要区别是:雄蛾体色较浅,腹部狭长且末端有一圈黄色长毛簇;雌蛾体色较深,腹部末端浑圆,毛簇较短,生殖孔清晰可见.以此标准所建立的甜菜夜蛾雌雄蛹及成虫的快速鉴定方法,对于田间性比、预测和种群动态以及人工饲养等具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环境昆虫学报》【年(卷),期】2016(038)005【总页数】5页(P1066-1070)【关键词】甜菜夜蛾;蛹;成虫;性别;鉴定【作者】赵晓峰;杨安頔;张茂新【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4;S433.4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又名贪夜蛾、白菜褐夜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Spodopter,是一种世界性分布、以为害蔬菜为主的多食性害虫。

在蔬菜中,受害最重的是十字花科蔬菜和豆科蔬菜(洪晓月等,2007)。

迅速准确鉴别甜菜夜蛾蛹和成虫雌雄性别,对于了解其田间性比和预测种群动态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甜菜夜蛾作为重要的实验材料,被应用于大量科研试验中,对其蛹及成虫性别的准确鉴别将有助于以上各种研究实验的开展。

有关甜菜夜蛾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已有报道(洪晓月等,2007;赵舰,2011),但关于甜菜夜蛾蛹和成虫雌雄性别的鉴别特征未见报道。

李建勋等(2008)曾用产卵孔来鉴别甜菜夜蛾蛹的雌雄性别,但具体的鉴别特征未见报道。

为此作者对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总结出了快速鉴别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鉴别方法。

小菜蛾的主要特征

小菜蛾的主要特征

小菜蛾的主要特征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属于鳞翅目鬃蛾科的昆虫。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菜蛾的主要特征。

外部形态:小菜蛾的体长约为8-14毫米,呈金属光泽的淡绿色。

前翅呈三角形,有条纹和斑点,距前端有一小次同色斑。

后翅呈卵圆形,淡黄色透明且无斑点。

雄虫的触角较长,上翅前缘略呈膨大。

生活习性:小菜蛾是一种全年均可发生的害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见。

其幼虫主要以十字花科植物为寄主,特别是卷心菜、甘蓝、花椰菜等。

成虫则以植物的花朵和细小的蜜蜂、蝇等为食。

繁殖与发育:小菜蛾会进行性别交配,并在植物上产卵。

一般情况下,雌虫会选取壮实的幼苗或青叶作为卵产地。

卵呈白色或淡黄色,略呈半透明状,呈卵圆形。

卵经过3-7天孵化出幼虫。

幼虫期的小菜蛾具有三个幼虫阶段。

幼虫以吃叶为主,经过蜕皮换衣来进化成不同的幼虫阶段。

幼虫刚孵化时呈淡黄色,身体覆盖细小的绒毛。

第二、第三阶段幼虫呈绿色,有黑头和颈腹部黑斑,体侧和背部具有黄色斑点。

幼虫期大约为14-24天。

当幼虫幼期越来越发达时,其损害程度也会增加。

成熟后的幼虫会离开寄主植物,钻入土壤中形成网状的蛹。

蛹期长约为7-13天。

蛹的颜色为浅棕色,体型呈卵型,表面有纵向的细纹。

成熟的蛹可通过植物或其他物体的皮肤外观判断。

环境适应性:小菜蛾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能力。

其发育代谢速度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温度对小菜蛾的发育过程具有较大影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防治方法:小菜蛾是一种耐药性较强的害虫,传统的防治方法已经不够有效。

因此,针对小菜蛾的综合综合防治措施变得更为重要。

首先,应选择抗虫优良品种,采用合理的播种、施肥和灌溉管理,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同时,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化学农药和物理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小菜蛾进行综合治理。

综上所述,小菜蛾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性别交配后产卵于寄主植物上,幼虫期通过捕食植物叶子生长发育,成虫后续通过摄取植物花朵和细小的昆虫为食。

害虫图片

害虫图片

成虫 蛹
幼虫 危害状
南美斑潜蝇
成虫
幼虫

危害状
葱斑潜蝇
成虫
危害状
豌豆彩潜蝇
成虫
幼虫
危害状

菠菜潜叶蝇
韭蛆
成虫
成虫翅脉
幼虫(单个)
幼虫聚集危害根部
茶黄螨
放大螨卵 叶片上5倍放大
放大幼螨 满螨
圆茄子被害状
西花蓟马
菜蝽成虫和卵 横纹菜蝽成虫
菜叶蜂幼虫
常见害虫、天敌图片
小菜蛾
小菜蛾成虫 蛹
卵 幼虫
菜青虫
成虫


幼虫
甘蓝夜蛾
甘蓝夜蛾成虫


幼虫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成虫 蛹
卵 幼虫
银纹夜蛾
成虫 幼虫
卵 蛹
小地老虎
幼虫切根
成虫
棉铃虫和烟青虫
烟青虫幼虫
棉铃虫幼虫
烟青虫成虫
棉铃虫成虫
粘虫
莴笋冬夜蛾
红棕灰夜蛾
玉米螟
成虫
幼龄幼虫
蛹 末龄幼虫
马铃薯瓢虫二十八星瓢虫
马铃薯瓢虫二十八星瓢虫幼虫
大袁叶虫幼虫 大袁叶虫
豇豆荚螟
大造桥虫
豇豆荚螟
东方蝼蛄
短额负蝗
大黑腮金龟 铜绿金龟
黑绒金龟 大青叶蝉
黑绒金龟
铜绿金龟
黄条跳甲
黄曲条跳甲 黄条跳甲幼虫
黄宽条跳甲 危害状
大猿叶虫
大猿叶虫成虫
大猿叶虫幼虫
成虫
幼虫
危害状
马铃薯瓢虫

十四点负泥虫
枸杞负泥虫
桃蚜
萝卜蚜
萝卜蚜
甘蓝蚜 豆蚜

小菜蛾及其综合防治

小菜蛾及其综合防治
精品课件
5、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
抗虫谱广
对使用过的几乎所有杀虫剂都产生了抗性,甚至对 Bt也产生了抗性。
抗性发展快
对有些杀虫剂只需1-3年就可产生抗性。
抗性水平高
对拟除虫菊酯台溴氰菊酯可产生上万倍的抗性。
抗性的产生造成防治效果下降,促使用药量加 大,最终导致小菜蛾陷入愈防愈重的恶性循环 中。
精品课件
表皮,俗称“开天窗 ” 。 4龄暴食,占总食量的80%。严重时叶片被吃成网
状仅留叶脉。
精品课件
明显的地域性 热带、亚热带重于温带。
大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自7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南亚、东南亚和中 国南方地区蔬菜上的主要害虫。
由于化学杀虫剂的大量施用,抗性严重产生 在深圳的菜场,所使用的化学农药中80%的 是杀虫剂,其中又有90%用于防治小菜蛾, 平均2-3天喷药1次。
/
天 敌
40
密 度 ( 头
35 30 25 20 15
米 10
2 )
5
0
赤眼蜂
对照 化学防治
绒茧蜂
精品课件
啮小蜂
发生量预测
虫源基数调查:在田间随机取样调查各虫态的数量。 用性诱剂监测成虫数量。
害虫18%
害虫
中性27%
中性昆虫
精品课件
赤眼蜂
正在产卵的雌蜂
精品课件
Cotesia plutellae
小菜蛾绒茧蜂
精品课件
Diadegma insulare
岛弯尾姬蜂
K
精品课件
小菜蛾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Number/m2
300 200 100
0
DBM natural insects spiders predators parasitoids

异斑酷大蚕蛾幼虫、蛹和成虫的性别鉴定

异斑酷大蚕蛾幼虫、蛹和成虫的性别鉴定

环境昆虫学报 2020, 42 (6): 1525 -1530Joumal eg Epvironmental Entomologyhttp : "hjkcxb. alljournals- netdoi : 10. 3969/j. imn. 1674 -0858- 2020. 06- 30张锦坤,胡可炎,张国祥,范凌华,林子杰,温秀军,马涛.异斑酷大蚕蛾幼虫、蛹和成虫的性别鉴定(J •环境昆虫学报,2020,42 (6) : 1525 - 1530-异斑酷大蚕蛾幼虫、蛹和成虫的性别鉴定张锦坤1,胡可炎1,张国祥1,范凌华1,林子杰2,温秀军1,马 涛1*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9KJCX016)作者简介:张锦坤,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森林害虫综合防治,E-mail : *******************通讯作者Authcrfcs cOT m yondence :马涛,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昆虫信息化合物控制技术及天然活性产物的研究,E - mail : matao@收稿日期 Received : 2019 - 11 -27 ;接受日期 Accepted : 2020 —03 —06(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验室,广州510642;2.增城区林业和园林局,广州511300)摘要:本文描述了一种准确、快速鉴定异斑酷大蚕蛾末龄幼虫、蛹和成虫性别的方法。

通过对蛹和成虫性别特征比较可知,雌虫生殖 第8和第9腹节,且第8腹节不,雄虫生殖 第9腹节上,且生殖孔两侧有+ 龄幼虫 的 线附色区域,雄 色区域 , 后域的颜色较雄+ 雄虫差异较大,雄虫触角羽状,前翅或很小;雌虫为近丝状的羽状触角,前翅有3个较大续排列的+经 对30对雄蛹的后,发现在蛹长、蛹宽与 据上,雌雄蛹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 +关键词:异斑酷大蚕蛾;幼虫;蛹; 虫;性别鉴定中图分类号:Q968. 1 ; S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0858 (2020) 06 -1525 -06Sex idenUCcation of CricUla variabfp larvae ,pupae and adultsZHANG Jin-Kun 1,HU Ka-Xan 1,ZHANG Guo-Xiang 1,FAN Ling-Hua 1,LIN Zi-Jie 2,WEN Xiu-Xun 1, MA Tao 1 * ( 1. Guangdong Key Laboratore 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PlantGeempaasm , Co a e ge ofFoeestey and Landscape Aechitectuee , South China AgeicuatueaaUnieeesity ,Guangehou 510642, China ; 2. Bueeau ofFoeesteyand LandscapeofZengchengDisteict , Guangehou 511300, China )Abstract : This study describas a method for accuamly and quickly ibentifying tha sea of tha Criculavarsabslss oadXinstaeaaeeae , pupaeand aduats.And itcompaeesthechaeacteeisticsofaduatsand pupae ,mala and femalv. Tha femala genital pore is located in tha 8th and 9th abdominal seyments , and tha 8th abdominal seyment is not closed. Tha mala genital pore is located only on tha 9th abdominal seyment ,and theeeaeeHumpson both sides of the genitaHpo ee. The ee a ee mo ee ight Xco o eed aeeasneaetheecdysiaHineof tha female taeaef head shell ,and there are fewar male light-colored arexs. And tha color of tha femalapostcaypeusaeeaisaasoaighteethan thatoRthemaae.Themaaeand emaaeaduatsdieegeeatay.TheantennaeoRthemaaeaeepinnateayshaped.The oeewingsaeegeneea a y withoutteanspaeentspots , oespots aeesma a .TheantennaeoRthe emaaeaeeshoetand pinnatewhich aooksaike iaament , and the oeewings haeetheeeaaegeand continuousteanspaeentspots.Ateemeasueing30 paiesoRpupae , itwas 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Vxni diVeencas between tha mala and femala pupaa (P < 0. 05 ) in tha moahologicxlchaeacteisticsdatasuch aspupa angth , pupa width and pupa w ight.Key wonit : CPcula voPobilP ; laea ; pupa ; adult ; se aidantification1526环境昆虫学扌f Jourpal f Environoental EctouoOgy42异斑酷大蚕蛾CrPule verfbPU(Naumann& LfWar,2010),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o大蚕蛾科Satumiidoa小字大蚕蛾属CrPule,近期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大封门林场大量发生,严重危害各种阔叶树种的生长(陈刘生等,2019)+异斑酷大蚕蛾以食叶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寄主全枝枯死,在大封门林场主要危害中华润楠MechPo cPxecsX、樟树COceooouo ceophore、阴香C-buroeccl'CestxnopsX fXs q等植物,其中以中华润楠受害最为严重+目前,已有研究者报道夜蛾科、螟蛾科、蝠蛾科、袋蛾科等鳞翅目害虫的雌雄蛹鉴别方法(张蒙等,2014;张媛媛等,2016;王岩等,2018;陈琦等,2019),异斑酷大蚕蛾的各虫态特征也有部分描述(陈刘生等,2019),但尚无报道该害虫各虫态雌雄的准确鉴定方法,特别是幼虫期性别的区分。

常见病虫害识别

常见病虫害识别

凤蝶类幼虫体光滑无毛,后胸隆起最高, 前胸背面有一能翻缩的“Y”臭腺角。 柑桔凤蝶幼虫体黄绿色,腹部第4、6节 两侧各有一条蓝黑色斜纹,分别延伸至 第5、6节背面相交,臭腺角橙黄色。
玉 带 凤 蝶
成虫: 体黑色。前后翅黑色,前翅外缘有8个 黄白色小斑纹。后翅中央有一横列黄白色斑8个。 赤斑型雌蝶后翅外缘也有6个小黄白斑,翅中央 有2~5个黄白色椭圆形斑及几个赤褐色斑,亚 外缘有6个赤褐色弯月形斑。
红蜡蚧
蜡壳紫红色,四周有4条白线
龟蜡蚧:蜡壳白色,龟纹状
角蜡蚧:蜡壳白色,四周及 背面有角状突起
茶圆蚧
介壳圆形,灰黄或灰褐色,壳点淡 黄色位于中部
桑白盾蚧
雌介壳圆形,灰白色至灰褐色,壳点桔红色。 雄介壳细长,白色。
月季白轮盾蚧
雌介壳圆形或近圆形,白色, 壳点深褐色。雄介壳长条形, 白色。
紫薇绒蚧
幼虫: 深绿色,腹部第 4、6节两侧有灰黑色斜 纹,在背面不相交,臭 腺角红紫色。
赤蛱蝶
成虫:体、翅深褐色,前翅上 有一“m”橙红色斑,后翅外缘 橙红色,有4个黑斑。
幼虫:体黑色,具黑褐色或黄色 枝刺,中、后胸各4枚,1~8腹 节各7枚。
榆蓝叶甲
成虫: 体长形,头顶和前胸背板分别具有1个和3个黑斑。鞘翅铜绿色, 有金属光泽。 幼虫 :体长形,黄褐色,背面漆黑色,寡足形。
成虫体小形,似小蝉,触角丝状, 顶端分叉。体黄绿色,体长4㎜左 右,翅无色透明。
合欢木虱
成虫体小型,似小蝉,触角丝状,顶端分叉。 体长2㎜左右,体和翅黄绿色或黑褐色
蓟马
体微小,细长,黄色、褐色或黑色, 翅为缨翅。
朱砂叶螨
(红蜘蛛)
二点叶螨
螨类识别特征:体微小,头胸 腹愈合,有步足4对,少数2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识别陈艺欣;田厚军;魏辉;占志雄;黄玉清【摘要】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appearances and descriptions in literature, a simp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he sex of diamondback moth (DBM),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 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x of the first- and second-instar larvae was not easily distinguishable by naked eyes or optical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However, the male third- and fourth-instar larva showed a lighter colored fifth abdominal segment than that on the female counterparts. On the male pupae, a lump on each side of a short, longitudinal slip was visible near the gonopore on the 9-1 abdominal segment. The female pupae had a long, longitudinal slip between the genital pore on the 8th abdominal segment and the oviporus on the 9th segment. The adult males had characteristic brown wings with a wavy edge on the posterior margin and a yorked abdominal end. The female adults, on the other hand, were lighter in color and bigger on body size than the males, and had their abdominal ends appeared round in shape.%在形态观察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描述了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快速识别特征.结果表明,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无法区分小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性别,但可以区分3龄和4龄幼虫的性别,主要特征是雄虫在第5腹节内有睾丸,背面呈浅黄色,与相邻体节形成明显区别.小菜蛾雄蛹第9腹节腹面有1个生殖孔,形成短纵裂缝且两边各有一瘤状突起,而雌蛹第8腹节腹面有1个生殖孔,第9腹节腹面有1个产卵孔,2孔之间连成长纵裂缝.雄蛾翅后缘从翅基到外缘呈三度曲波状的黄褐色带,腹部末端钳状,抱握器微张开;雌蛾体色较雄蛾淡,个体较雄蛾大,腹部末端圆筒形.【期刊名称】《福建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6)004【总页数】4页(P611-614)【关键词】小菜蛾;幼虫;蛹;腹部;生殖孔【作者】陈艺欣;田厚军;魏辉;占志雄;黄玉清【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76.3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属鳞翅目Lepidopter菜蛾科Plutellidae,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全球每年用于防治的费用及其造成损失超过10亿美元[1]。

由于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及不合理利用,小菜蛾目前对防治的杀虫剂产生抗性,而且在实验室条件下选育出的小菜蛾抗性种群可在高表达Bt毒素Cry1C基因花椰菜上完成生活史[2-3],使得依靠转基因作物防治小菜蛾也面临严重的挑战。

因此,许多国家将小菜蛾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对小菜蛾研究过程中,许多领域需要进行雌雄识别。

比如,在小菜蛾人工饲料研究方面,小菜蛾雌雄比例是衡量饲料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4];在昆虫行为研究方面涉及到小菜蛾雌雄成虫对挥发性物质差异性比较[5-8]和电生理反应[9];在性信息素研究时涉及到小菜蛾雌雄成虫交配行为和雌成虫性信息素含量变异[10];在抗药性机理研究中探讨小菜蛾雌雄对于抗性机制形成的差异[11];在小菜蛾种群生命研究中,性比是重要的评价指标[12-13];在药剂亚致死研究中需要评价雌虫产卵量[14-15];在田间预测预报方面,迅速、准确地鉴别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的雌雄可以提前掌握小菜蛾的性比[16],预测预报下一代种群动态。

Liu和Tabashnik曾对3~4龄幼虫雌雄区别进行描述[17],对于小菜蛾雌雄成虫、蛹形态描述多限于教科书,识别图为手绘图。

本研究通过对1~4龄幼虫、1~3d蛹和成虫进行系统观察,系统描述不同虫态小菜蛾的雌雄简易识别特征,为小菜蛾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小菜蛾试验所需的小菜蛾幼虫、蛹和成虫均在福州市甘蓝地内采集,在室内继续用甘蓝叶片饲养,寄主植物为萝卜苗Raphanus sativus L.var.radiculaus,饲养条件为温度(25±2)℃,相对湿度70%~80%,光照14L∶10D。

1.2 观察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上海测维光电,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PXS5)和肉眼观察1~4龄幼虫、蛹和成虫形态特征。

为验证观察方法的准确性,将雌雄幼虫分开饲养,直至化蛹,然后根据雌雄蛹的外部形态特征分别单管放置,羽化后,再根据成虫形态特征进行确认。

2 结果与分析2.1 小菜蛾雌雄幼虫的形态识别小菜蛾1龄和2龄幼虫体色呈淡白色,从形态上无法区分雌雄(图1-A、B)。

3龄和4龄幼虫体色呈绿色,雄虫第5腹节背面体色较淡,与相邻体节有明显区别,显微镜可见有一对肾形结构(图1-C、D)的存在,其中4龄幼虫更明显,但雌虫没有这种现象。

从饲养小菜蛾幼虫中挑选出第5腹节颜色较淡的3、4龄幼虫共600头和第5腹节无此特征的3、4龄幼虫的600头,分开饲养至成虫羽化,最后有特征幼虫存活568头,100%为雄虫,无特征幼虫存活561头,100%为雌虫。

图1 小菜蛾幼虫Fig.1 Diamondback moth larvae注:A-1龄幼虫;B-2龄幼虫;C-3龄幼虫;D-4龄幼虫2.2 小菜蛾雌雄蛹的形态区别小菜蛾整个蛹期颜色变化较大(图2~3)。

化蛹初期为深绿色(图2-A,图3-A),后变为淡黄色(图2-B,图3-B),接近羽化时呈褐色或黑色(图2-C,图3-C)。

雌蛹在第8腹节腹面中央有一纵裂缝,裂缝较长,连接第9节腹节;长纵裂缝为第8腹节腹面上的生殖孔和第9腹节腹面上的产卵孔连接而成(图2)。

雄蛹第8腹节没有裂缝,而在第9腹节腹面有一纵裂缝,裂缝较短,两边各有一瘤状突起,短纵裂缝为第9腹节上的生殖孔(图3)。

图2 小菜蛾雌蛹腹部末端Fig.2 Abdominal end of female diamondback moth pupae注:A-化蛹1d;B-化蛹2d;C-化蛹3d a-第7腹节;b-第8腹节;c-生殖孔;d-产卵孔;e-第9腹节;f-第10腹节;g-肛门图3 小菜蛾雄蛹腹部末端Fig.3 Abdominal end of male diamondback moth pupae注:A-化蛹1d;B-化蛹2d;C-化蛹3d;a-第8腹节;b-第9腹节;c-生殖孔;d-第10腹节;e-肛门2.3 小菜蛾雌雄成虫的形态区别小菜蛾雄蛾体色较浅,前翅灰黑色或赭褐色,翅后缘从翅基到外缘呈三度曲波状的黄褐色带,腹部末端圆钳状,抱握器微张开(图4和图5)。

雌蛾体色较雄蛾淡,灰褐色,个体较雄蛾大,前翅前缘淡黄或灰色,后缘波纹色浅,灰黄色,腹部末端圆筒形(图4和图5)。

图4 雌雄成虫Fig.4 Male and female adults图5 雌雄成虫腹部Fig.5 Abdomen of male and female adults3 讨论在鳞翅目昆虫中,通常采用成虫或蛹进行雌雄识别,如黄基歧角螟[18]、棉铃虫[19-20]、二化螟[21]、菜粉蝶[22]等。

识别昆虫雌雄的最佳虫态是成虫,但由于成虫比较活跃,大量挑选单性成虫比较困难。

因此,在以成虫为对象的试验中,为了大量获得单性成虫,一般在蛹期采用单管饲养方法,但费时、费力。

幼虫期具有雌雄识别特征的昆虫相对较少,小菜蛾3~4龄雌雄识别特征明显,准确率可达100%,这为获得单性成虫提供便利。

虽然在小菜蛾3龄幼虫期可以进行雌雄识别,但由于3龄体色略浅,因此4龄是幼虫阶段最适宜进行雌雄识别的虫龄。

从研究结果可知,综合幼虫、蛹期和成虫期识别特征,可以根据试验需要,在不同阶段迅速、准确区分小菜蛾性别。

参考文献:[1]TALEKAR N S,SHELTON A M.Biology,ecology,and managementof the diamondback moth[J].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1993,38:275-301.[2]ZHAO J Z,COLLINS H L,TANG J D,et al.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iamondback moth resistance to transgenic broccoli expressing high levels of Cry1C [J].Applie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0,66 (9):3784-3789.[3]METZ T D,ROUSH R T,TANG J D,et al.Transgenic broccoli expressing aBacillus thuringiensis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implicationsfor pest resistance management strategies[J].Molecular Breeding,1995,1:309-317.[4]莫美华,庞雄飞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在小菜蛾饲料配方筛选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7,27 (7):2935-2941.[5]IBRAHIM M A,NISSINEN A, HOLOPAINEN J K.Response of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its parasitoid cotesia plutellae to volatile compounds [J].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2005,31 (9):1969-84.[6]王香萍,方宇凌,张钟宁 .小菜蛾对合成植物挥发物的活性反应[J].昆虫学报,2005,48 (4):503-508.[7]张志春,王满囷,王楠,等.小菜蛾对多胺的嗅觉反应[J].昆虫学报,2006,49 (1):142-145.[8]何衍彪,何庭玉,谷文祥,等.苦槛蓝挥发油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 (1):149-152.[9]HAN B Y,ZHANG Z N,FANG Y L.Electrophysiology and behavior feedback of diamondbackmoth,Plutella xylostella,to volatile secondary metabolites emitted by Chinese cabbag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1,46 (24):2086-2088.[10]XU Z,CAO G C,DONG S L.Changes of sex pheromo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tebufenozide and abamectin resistance in diamondback moth,plutella xylostella(L.)[J].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2010,36(5):526-534.[11]赵宇,杨亦桦,武淑文,等.小菜蛾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与不同发育阶段表达分析[J].昆虫学报,2009,52 (1):17-26.[12]杨峰山,吴青君,徐宝云,等.小菜蛾对Bt毒素Cry1Ac和Bt制剂抗性的选育及其抗性种群的生物学适应性[J].昆虫学报,2006,49 (1):64-69. [13]庄华梅,汪宽福,刘群,等.高温对抗性和敏感小菜蛾生命表参数及后代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0,53(7):741-747.[14]CHEN X D,NAKASUJI F.Diminished egg size in fenvalerate resistant strains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Lepidoptera:Yponomeutidae)[J].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2004,39:335-341.[15]FUJIWARA Y,TAKAHASHI T,YOSHIOKA T,et al.Changes in egg size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epidoptera:Yponomeutidae)treated with fenvalerate at sublethal doses and viability of the eggs [J].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2002,37 (1):103-109.[16]宫亚军,路虹,石宝才,等.不同性比对小菜蛾繁殖及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J].昆虫知识,2010,47(1):63-66.[17]LIU Y B,TABASHNIK B.Visual determination of sex of diamondback moth larvae[J].Canadian Entomologist,1997,129:585-586. [18]孙永岭,李后魂.黄基歧角螟雌雄异形现象及其雌性的发现(鳞翅目,螟蛾科)[J].动物分类学报,2008,33 (4):816-818.[19]杨荣新,张严峻,夏大荣,等.棉铃虫精子的超微结构及对其辐照后变化的初步观察[J].核农学报,1999,13 (4):219-222.[20]范伟民,盛承发,苏建伟 .棉铃虫成虫对性信息素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研究[J].昆虫学报,2003,46(2):138-143.[21]刘晓丽,王新谱,杨锋,等.细狭云卷蛾Stenopteron stenopterum (鳞翅目:卷蛾科)形态特征描述[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 (2):307-308. [22]陈增良,杨新玲,张钟宁 .一种鉴别菜粉蝶蛹雌雄的方法[J].昆虫知识,2010,47 (1):213-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