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铺一铺》教学设计(两个)

《铺一铺》教学设计(两个)

教学设计:《铺一铺》单位:狮山镇官窑第一小学作者:李绍清《铺一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9页~110页。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密铺,并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

2、综合运用密铺和面积计算的有关知识,通过铺一铺、算一算等操作活动,对所设计的密铺图案进行面积计算,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能力。

3、在设计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图形之间的转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并能运用密铺进行创作。

四、教学难点:计算密铺作品中每种图形所占的面积。

五、教材分析:密铺也称为镶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美的享受。

通过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理解密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六|、学情分析:四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

小学生对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密铺的特点,绘在方格纸上密铺。

七、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1每小组一个,学具袋2每小组一个,六种图形教具。

八、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师:星期天我在小区附近拍了一些照片,想在这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可以吗?(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密铺图片)师:大家觉得这些照片怎么样?(学生评价)请大家再次欣赏这些照片,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播放密铺的地面、墙面,配音乐。

)师:同学们看的都很投入!(学生谈想法,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和密铺角度观察,为密铺的设计做好铺垫)(学生观察思考后讨论交流)生:这些图案是由几何图形密铺产生的。

(课件出示:密铺)师:对,这些图案都是由几何图形密铺产生的。

密铺有什么特点呢?对照这些图案回忆一下。

(大小、形状相同的几何图形没有重叠、没有空隙的铺在平面上。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遍地黄金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遍地黄金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3)了解遍地黄金的寓意和有关民间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分析人物心理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 了解遍地黄金的寓意和有关民间故事。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分析人物心理。

2. 运用描绘画面、分析人物心理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遍地黄金》2. 生字词卡片3. 多媒体教学设备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1)课文中讲述了哪些关于遍地黄金的故事?(2)这些故事中,人们为什么会把落叶比作黄金?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拓展。

(2)详细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记忆。

5. 实践演练(1)学生口头造句,运用所学生字词。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遍地黄金的寓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民间故事的热爱。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遍地黄金的寓意,写一篇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3. 学生在合作探究环节的表现如何?4. 学生对遍地黄金的寓意有何理解?5. 学生在实践演练环节的运用能力如何?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关注发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

五年级上册《迎新年》《铺地砖》教学设计(精选9篇)

五年级上册《迎新年》《铺地砖》教学设计(精选9篇)

五年级上册《迎新年》《铺地砖》教学设计(精选9篇)五年级上册《迎新年》《铺地砖》篇1教学目标:本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由分数的再认识、可能性与面积计算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一活动目的是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活动一:完成调查表组织学生适当地先复习分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的知识内容,随后按顺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迎新年”的活动在呈现数据表后,可以请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自己解答。

而后,当场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了解本班学生迎新年的设想(如果本级的人数较多,也可以把调查活动安排在小组内)。

活动二、接力长跑“长跑接力”的活动应组织学生开展多次讨论,第一次讨论5个接力点的位置。

每个位置的确定都应是有根据的,不要出现盲目的现象。

第二次讨论位置设计的合理性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地说一说为什么不合理的理由。

第三次讨论重新设计的问题,在讨论前也可以行让学生独立的思考,然后再组织讨论新的设计。

活动三:有奖游戏“有奖游戏”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学生在回答第⑴个问题时,并不一定以中奖的可能性大小来确定参加的游戏,它还包括各人对奖品的喜爱程度。

所以,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先把每一种游戏获奖的可能性表示出来,随后再说一说每个学生愿意参加的项目,并说出理由。

第⑵题的设计也是开放的,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设计。

铺地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能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活动,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4.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遍地黄金》优质课教案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遍地黄金》优质课教案

《遍地黄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联系语境理解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生字,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联系语境理解词句的意思。

难点:体会作者从盛开的油菜花中所领悟的人生哲理和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学习生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解题:“遍地金黄”指的是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2.课件出示油菜花遍地盛开的图片,简介油菜花。

[设计意图]通过直接出示课题,直切新知更节省授课时间。

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生互相交流,理解词义。

蜷缩:蜷曲而收缩。

沮丧:灰心丧气,十分失望。

豁亮:宽敞明亮。

阴晦:昏暗,阴冷。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昆虫。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把课文按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4.学生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2)惊蛰刚到,油菜花全黄了,天放晴了,作者的心情也开朗了。

第二部分:(3-4)四年前我腿骨发生病变,是蓬蓬勃勃的油菜花唤醒了我上命中沉睡的信念。

第一部分:(1-2)写金黄的油菜花让我充满了青春活力,让我的心中充满了阳光。

[设计意图]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为下面学习课文加以铺垫,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

三、自主阅读,感悟体验第一部分(1-2)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演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学生朗读体会。

出示:前日忽然放晴,心也跟着晴了。

3.老师对句子进行讲解:前一个“晴”,指晴天,天空没云或云很少;后一个“晴”,指心情变轻松。

4.学生朗读,齐读。

第二部分(3-4)1.老师出示:思考:作者病变后见到盛开的油菜花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感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用横线标出有关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程大位与《算法统宗》教学设计 万忠敏

程大位与《算法统宗》教学设计 万忠敏

程大位与《算法统宗》教学设计贵阳市三桥小学:万忠敏教学内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文化读本》三年级下册第2课P5~P8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加程大位及其著作《算法统宗》。

2、让学生了解“铺地锦”的计算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加程大位写出《算法统宗》这本数学巨著的经历,学习他努力学习,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会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PPT、“铺地锦”的计算方法的表格,让生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PPT出示“铺地锦”表格。

2、问:看见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引导生说出它像铺在地上的地砖。

3、教师说明:这是一种神奇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叫“铺地锦”我们可以用它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4、介绍“铺地锦”的计算方法5、谈话揭题:“铺地锦”这种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在我国明朝古书上记载的,这本书就是《算法统宗》。

板书:程大位与《算法统宗》二、新知1、同学们,关于程大位与《算法统宗》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1)、《算法统宗》是本什么样的古算书呢?(2)、这本古算书的内容是什么呢?(3)、程大位是位什么样的人呢?他是怎样写出这本书的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谈话:看来大家都很好学嘛,有这么多问题想知道,之前,大家去查了有关资料,下面我们就来尝试这解决这些问题。

(1)、《算法统宗》是本什么样的古算书呢?(谁能回答?)生:《算法统宗》成书于公园1592年是一部应用数学书,以珠算为主要计算工具,全书共17卷,595个问题。

师: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根据学生回答调整问题的先后) (2)、这本书一开始的内容是什么?生:第1、2卷把全书所用到的一切基础和知识都进行了说明,比如算盘的定位方法,珠算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口诀等。

(3)、第3卷以后的内容是什么呢?生:从第3卷到第12卷各章都按《九章算术》章名来命名,《算法统宗》承接了《九章算术》的优点,内容丰富多彩,大多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并采用当时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进行计算,它真实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湖南省杨毅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湖南省杨毅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共1学时1课题数学文化“格子乘法”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根据教材《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单元第48页“你知道吗?”内容开发。

3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古代的乘法计算方法——格子乘法,掌握其一般算法并会用此法计算多位数乘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2.通过观察、计算、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格子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乘法计算方法的演变。

3.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4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在单元例题1学习后掌握了几百几十乘几十的笔算乘法。

“你知道吗”之“格子乘法”作为教材教学内容的补充,旨在填补数学阅读空白、扩展数学文化、增强数学学习趣味,拓开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其自主探索能力。

5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格子乘法”的一般算法;教学难点:感悟“格子乘法”的发展经历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6教学过程6.16.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设疑激趣1.谈话复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与乘法计算有关。

请你回忆一下,你已经掌握了哪些与乘法计算有关的本领?生1:我们已经学会了口算、估算、笔算乘法。

(计算方式)生2:我能想乘法算除法。

(乘法应用)生3:我们已经会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了。

(知识内容)师:同学们很善于反思,你们笔算一题试试看。

课件出示:46×75=(),学生笔算,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

师:请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写好竖式后,用75个位上的5乘46得230,再用十位上的7乘46得322,也就是3220。

最后将两次算得的积相加得3450。

师:有出错的同学吗?你错在哪儿?生:计算时忘记加上后一位进位的数了。

3.激疑引入。

师:还有谁在乘法计算时也曾犯过这种的错误?从举手可以看出,曾经出过此类错误的学生较多。

师:你知道吗,古人在计算乘法时几乎不会出现你们这样的错误。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积累与运用(四)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积累与运用(四)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积累与运用(四)本文主要总结和归纳了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积累和运用的相关内容。

其中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参考和指导。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荷叶边》这篇课文,培养学生感受美好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做一个懂得感恩、懂得付出的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熟练掌握《荷叶边》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2.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音语调的把握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感恩、付出的美德,并掌握一定的支教知识。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熟练掌握《荷叶边》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2.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音语调的把握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1.如何通过《荷叶边》这篇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和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付出精神。

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语言角度去分析、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支教知识和社会常识。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包括讲授、阅读、互动、演练等多种方式。

具体的教学手段如下:1.讲授:在讲授过程中,以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动力,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阅读:通过分段式阅读,让学生全面理解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演练:通过多种口头表达演练,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的把握能力。

4.互动:通过多种互动方式(如小组探究、学习交流、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铺地面》教案范文

《铺地面》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铺地面》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认识,能够识别和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地面铺设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面铺设的规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师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场景,如教室地板、家庭客厅地板等,引导学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想要铺设一个长方形的地板,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及应用。

三、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解决地面铺设问题。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学生反馈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游戏:教师设计一个关于地面铺设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冀教版三年下《铺地面》word教案

冀教版三年下《铺地面》word教案
铺地面
标:
教学重点:
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经验,与同伴合作解决现实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经验,与同伴合作解决现实的问题。
一、情境引入
谁家装修了房子,铺垫面了吗?亮亮家也要装修,看一看亮亮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1.出示情境图,看获得哪些信息。
一、情境引入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2.如果你家的地面要铺瓷砖,你选择瓷砖时要考虑哪几个方面。
3.交流。
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交流经验。
可能情况:喜欢什么样子;花钱多少;哪种铺出来的漂亮等。教师要适时提出“还有吗”的问题。
小组合作,帮亮亮解决下面问题。
(1)用不同规格的瓷砖铺满整个卧室,各需多少块?
(2)买三种规格的瓷砖各需多少钱?
三、师生互动
交流学生的计算瓷砖块数的方法,让学生把每种方法都说一说。(1)题做为重点交流。
四、质疑研讨
如果你是亮亮,你选哪种瓷砖呢?为什么?
五、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要探究的问题?
三、师生互动
四、质疑研讨
五、回顾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科书47页例1及“做一做”。

设计理念: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发展孩子抽象、模型、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

本节课就是本着这样的理念精心设计、组织课堂,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感,迁移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并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材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的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也将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这节课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且能迁移类推解决多位数乘法的问题。

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前孩子已能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并且在学习之前知识时也已经初步熟悉了“拆数”的方法,对转化的数学方法已有了解。

对借助直观图理解算理,圈一圈、画一画、算一算的探究方法也是有经验的。

但因为孩子学习这些知识已经与现在相隔时间较长,孩子已经有遗忘,因此,本节课在尊重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的原则上,需要教师继续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孩子调动原有经验,理解算理,研究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用就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

铺地锦

铺地锦

铺地锦作者:来源:《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16年第06期冉有是班上的小巧手,虽然他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不管是孔老师还是同学们,都一致认为他很聪明。

俗话不是说了吗?心灵手巧嘛。

但依我看来呢,心灵的人不一定手巧,像颜回学习不错,可是他却连自己的一顿饭也不会煮,这也让孔老师常常叹着气说:“颜回呀,你过得这么艰苦,拿破竹筐装饭,拿勺子喝水,什么时候才学会照顾自己呀?要是和冉有比起来,那你可真是差太远了,光是用普普通通的鸡蛋,冉有就能做出31道菜来,可以让你从月初吃到月底,不会重样,遇到2月还有富余呢。

”大家拿这事一再笑话颜回是“高分低能”,有一次他不服气地说:“我也会煮好几道菜呢。

”宰予从小和颜回一起长大,最知道他的底细,说:“你除了做蛋汤和泡方便面,你还会什么?”颜回神秘地笑了起来,得意地说:“我还会第三道菜呢,你没猜到吧?”“第三道菜?”宰予感到很意外。

“就是用蛋汤来泡方便面嘛!两种旧方法组合一下,就是一种新方法,这都不懂?”一句话说得满屋子人嘘声四起。

话虽这么说,但颜回对冉有的巧手还是很佩服的,我们教室里里外外,破个窗纸、掉个木板什么的,都是由冉有来修理的。

而且冉有还经常拿一些特别新奇的发明到班上给大家看,像什么会让老鼠玩得忘记偷东西的滚筒啦,味道像鸟粪、名字叫鸟窝的怪味道饮料啦,还有烤得又香又脆的白薯片啦。

孔老师给了他一句评语——科技改变生活!但连孔老师也没想到的是,除了生活,就连数学学习,今天冉有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冉有的一个小小的发明,为我们的整数乘法计算带来了莫大的方便,我们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东西很快会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占领天下所有的像我们这样的小学堂。

举个例子来说吧,例如计算46×75时,我们的做法是,将其分成四个算式:40×5、6×5、40×70、6×70,分别得到200、30、2800、420。

然后再把所有的得数加起来,得3450。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铺地砖》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铺地砖》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铺地砖》教学设计黄塍中心小学童晓花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实践活动课P64《铺地砖》教学目标:1、知识内容:(1)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梯形之间的关系。

(2)熟练掌握有关面积计算的知识,能够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自己动手动脑的快乐。

3、技能培养:(1)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置疑释疑的自主学习能力,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3)注重知识的迁移、延伸与应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意图:媒体选择: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贯穿教学始终。

课件分为以下几步:(1)情景导入(2)置疑(3)学生设想的展示(4)进一步置疑(5)谈收获。

其中在(2)、(4)步之后加入分组讨论,这一活动是在多媒体教学聊天室内进行的,构造了学生互动学习的空间。

设计意图:新的课程改革下,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

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想象。

并且融声音、动画、情境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周末的时候最喜欢干什么呀?生:……[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评价]师:现在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我们看看他在周末的时候喜欢干些什么?视频展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明明,刚才听了小朋友们在周末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呀,我在周末的时候最喜欢请小朋友到我们家去做客,不过最近我们家在忙装修,这一周,爸爸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来设计客厅地板的铺设,我也想为家庭出一份力,但是到底该怎么做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我吗?二、小组合作师:明明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小朋友,现在他遇到了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同学们,现在小组讨论一下我们该如何帮助小明完成爸爸交代的任务呢?组1:……组2:……组3:……通过学生的小组汇报来小结,分三步完成(1)客厅的面积(2)选择地砖(3)计算地砖数量客厅的形状(长方形),附加标尺。

铺地锦教学设计及反思

铺地锦教学设计及反思

铺地锦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铺地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手工艺品,它以其精美细腻的图案和色彩鲜艳的丝线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利用铺地锦教学设计的方式,将这一传统工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此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铺地锦教学,并对此进行反思。

二、教学设计1. 目标设定铺地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铺地锦的起源、制作工艺和文化背景,并亲自体验制作铺地锦的过程。

通过此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培养对传统工艺品的欣赏能力、发展手工艺技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2. 教学内容(1)铺地锦的历史和起源:介绍铺地锦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帮助学生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2)铺地锦的制作工艺:详细介绍铺地锦所需的材料、工具和制作步骤,引导学生对制作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3)铺地锦的图案设计: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铺地锦图案,培养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4)实践操作:提供实物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铺地锦,从而亲身体验整个制作过程。

(5)展示与分享:学生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心得,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教学步骤(1)导入:引起学生对铺地锦的兴趣,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铺地锦作品或者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铺地锦的历史和起源:讲解铺地锦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制作工艺的介绍:简要介绍铺地锦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提示学生进一步了解制作工艺的重要性。

(4)图案设计:引导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铺地锦图案,可以提供一些模板或者示例供参考。

(5)实践操作:分发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铺地锦,老师辅导和指导学生完成制作。

(6)展示与分享:学生完成铺地锦后,组织展示和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三、反思1. 优点(1)激发兴趣: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铺地锦的历史和起源,以及亲自动手制作铺地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铺地锦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铺地锦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 铺地锦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 铺地锦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1.9节铺地锦。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正方形和长方形铺地面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不同形状地面所需要的瓷砖数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铺地锦的概念,学会用正方形和长方形铺地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用正方形和长方形铺地面的方法。

难点:如何计算不同形状地面所需要的瓷砖数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瓷砖模型。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支笔、一把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块地砖,让学生观察地砖的形状,引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

2. 讲解铺地锦的方法:讲解如何用正方形和长方形铺地面,以及如何计算所需瓷砖的数量。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例题,如:一块长方形地面,长为6米,宽为4米,用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问需要多少块瓷砖?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解答,讲解解答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上黑板演示铺地锦的过程,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正方形铺地锦:步骤1:确定地面的长和宽。

步骤2:计算长和宽需要的正方形数量。

步骤3:计算总共需要的瓷砖数量。

长方形铺地锦:步骤1:确定地面的长和宽。

步骤2:计算长和宽需要的正方形数量。

步骤3:计算总共需要的瓷砖数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块正方形地面,边长为5米,用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瓷砖?2. 一块长方形地面,长为8米,宽为6米,用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瓷砖?答案:1. 25块瓷砖。

2. 48块瓷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铺地锦的方法,能够计算不同形状地面所需要的瓷砖数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三位数--铺地锦》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三位数--铺地锦》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分解数字和运用“铺地锦”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具体示例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物或教具,演示“铺地锦”方法的基本原理。
-抽象思维到具体操作的联系:学生需要将抽象的乘法运算过程通过“铺地锦”转化为具体的图形操作,这种转换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将45分解为40和5,将123分解为100、20和3,并清晰地展示每个部分积的填写位置和合并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示例、图示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分解数字的意义和操作步骤,以及如何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三位数--铺地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较大数乘积的情况?”比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其次,学生在进行计算时,还是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我观察到他们在交叉相乘和合并结果时容易出错。这告诉我,需要更多地强调计算的准确性,并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我还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纠正错误,这种学习方式非常有效。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课堂中,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3.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运用所学的乘法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三位数--铺地锦》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三位数--铺地锦》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三位数–铺地锦》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三位数——铺地锦》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乘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笔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对乘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较大的数相乘,可能会存在计算上的困难,以及对于乘法意义的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笔算的步骤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笔算两位数乘三位数,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笔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笔算两位数乘三位数,并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笔算的步骤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铺地锦的图案,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房屋的尺寸,需要铺设多少面积的地毯,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对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解释乘法的意义,即多次加法的简便运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实际的操作,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铺地砖》教案分析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铺地砖》教案分析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铺地砖》教案分析教材分析:这是一个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典型案例,出发点是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它除了帮助我们学习,也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要为学生尽可能创设比较真实的生活情境。

在设计制作地砖铺设方案之前,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将整个图形进行初步的设计,这是确定地砖铺设方案的关键。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并让学生设计一种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方案,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如评出最美观的方案、最简洁的方案、最省经费的方案、最活泼的方案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自选图形的绘制、旋转、移动与大小调整,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2能力目标:通过图形的拼砌,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地砖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教学难点:学会用rd的绘图工具精确地绘制出自己需要的图形。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

创设相应情境,引出任务,让学生来做一回小设计师。

2准备工作。

了解一下场地及大理石的尺寸和价格。

并分别制作相应的图形。

展示几组不同风格的设计方案。

3设计。

学生组内相互讨论,并进行初步的设计,画出草图。

学生分头设计、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4展示评价。

学生组内讨论各自设计方案的优点,也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推荐出一个有特点的方案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讨论,注意多加肯定。

最终评出最美观的方案、最简洁的方案、最省经费的方案、最活泼的方案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程时间表单元名称学习时间时数页数乘法221~2267升与毫升228~34417三角形37~31162混合计算314~463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6~48340找规律411~418249运算律419~4297对称,平移,旋转430~7461因数和倍数8~13769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6~20477解决问题的策略23~30382统计63~610388用字母表示数613~617499整理与复习620~624118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p1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伐好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

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指出:这节我们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二、探索算法: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铺地锦 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铺地锦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教学分析稿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这部分内容是整数乘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再面对乘数数位更多的笔算乘法时,便很容易进行类推了。

本单元的内容分四段安排。

第一段,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第三段,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第四段,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简便方法。

最后,安排了本单元的复习,其中还穿插编排了一道思考题,探索两位数乘11的积的规律;编排了一篇“你知道吗”,介绍我国明朝计算乘法的方法——“铺地锦”。

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1.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新的计算问题,产生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现实需求。

教材精心设计了与“牛奶”有关的“搬牛奶”、“订牛奶”、“挤牛奶”等系列场景,让学生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计算问题,既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灵感,又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另一方面,教材还注意结合不同领域的内容以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形式多样地呈现一些现实的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愿。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一方面,当面临新的计算问题时,教材引导学生或把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或依据对数和运算的理解进行类推,或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

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不同算法积极交流的场面,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探索算法,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

如例题1创设了一个搬牛奶的现实情境,根据问题列式12×10,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铺地锦》
廿埠小学何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介绍与教师的讲解帮助同学们了解古代乘法计算方法一种——“铺地锦”,会用这种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

2、通过古代与现在所学乘法计算方法的比较,感知现代计算的简便,让学生体会到古代知识与现代之间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自主探索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数学的教学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的过程。

现在的教材在内容设计与编排上注重三维目标的体现。

教材中有意识的安排活动课、实践课、信息窗等。

这些内容往往被许多老师忽视。

本节课的设计利用教材编排中补充内容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旧知学习新知,让学生互助、合作,学会与同学交流、争辩。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生除了学到知识外,在思想上,情感上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情感与态度得到提升。

教学难点:掌握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画好格子的纸若干,练习本,计算器,电脑、相关课件设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PPT出示:
1、“一天,明朝皇帝朱棣要求郑和出巡西洋,就命令郑和去安排。

“皇上,此次出使西洋准备带多少护卫与商人?”皇帝朱棣说:“护卫就带56个方阵,商人要多点就带625个方阵。

(每个方阵24人)。

”“要安排多少人呢?”郑和立刻拿起笔算呀,算呀,算呀,算呀……很长时间过去了。

(设计意图:此处的设计意在时间上切入要点为后面介绍铺地锦的时间上做一个铺垫,同时在人物与事件上有意识选用有意义的历史事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国情与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在问题设计上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质疑与好奇。


2、提问:“同学们,你们会算出护卫的人数吗?那商人的人数呢?你能用最快的速度算出来吗?”
(学生动笔笔算。

表扬计算速度快的,慢的给予勉励)
3、同学们你认为学习数学有意义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怎样才能让乘法的计算速度提高呢?
PPT出示:(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与工具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也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许多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活动
1、PPT出示,某商场一月售出部分电器的统计如下:
2、讨论“在此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单价、数量、总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如何计算电吹风的总价?”
(学生尝试计算)
“56X24”指名同学分两大组一种摆竖式板演,一种用计算器计算。

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用电脑进行表格公式计算。

“为什么郑和算了那么长时间呢?
(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听取学生的见解)
“类似于这样的乘法古代人怎么计算这样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一让学生知道数学的本质二让学生在感叹计算器速度的同时,更加感触用电脑的表格公式计算类似于这样的乘法速度更快。

此处的设计不是引导学生以后用计算器计
算,而是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现代的科技都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之上的,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也是循序渐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学习千万不要走捷径。


“同学们,你们也看到了,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古代有这样的科技吗?郑和算护卫与商人的人数用到了什么方法吗?用电脑?计算器?摆竖式?还是其它的?
带领学生出阅读书本的知识窗,揭示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

4、教师出示PPT :
指导学生去阅读。

“什么是铺地锦?铺地锦的历史?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讨论:阅读后你有什么想法?是不是想去试试?
三、探索新知
1、教师指导学习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PPT 演示
56×24=1344
2、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如何用铺地锦算乘法。

强调:如何根据两个乘数的位数确定表格的行与列,如何对所得的积进行相加,满十怎么办?
5 6 2 4 4 4
3、学生质疑,请看懂的学生解答。

4、学生共同尝试用铺地锦方法计算625乘24
(指导学生对比上面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如何对“625×24”确定行与列呢?)
集体交流,你是怎么做的。

5、学生讨论后老师概括
第一步,画出计算方格。

第二步,用口诀算部分积。

第三步,加出最后得数。

四、自主探索
1、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呢?为什么?
请你仍用铺地锦的方法计算电饭锅的总价“115×36”。

2、交流计算过程,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五、知识拓展简介双倍调停法。

1、例56×24
56 28 14 7 3 1
24 48 96 192 384 768
56×24=192+384+768=1344
老师简要解释双倍调停法的基本方法。

做为展示,让学生了解计算乘法的还有其它方法。

2、老师说明:“古代人非常的聪明能够从生活中摸索出许多计算的规律并能应用到生活中去。

铺地锦与双倍调停法只是古代计算乘法方法
当中的两种,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与实践中发现数学计算的一些技巧或简便方法,发明自己的计算方法。

六、小结:谈今天最想说的一句话。

“古代人太聪明。

”“学习数学太有趣了。

”“自己还有许多知识要学。


板书设计:
过去现在将来
铺地锦、双倍调停法等笔算摆竖式计算器、电脑等
课后反思:本节的内容在苏教版三下两位数乘法当中做为信息窗的形式出现。

设计之初让学生多少了解一些课本外的数学信息,因为数学的本质除了认知新知,关键是要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管是简单与复杂,这也是本节课设计意图之一。

次之让学生领悟数学方面的点点滴滴感悟数学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来个时间穿插,板书体现从左到右从古到今,让学生感触古代人的聪明,现代技术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但现代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的。

知识与教育两结合,告之学生现在如果不好好学习没有一写着的基础知识那来的科技与发展。

从效果来看学生乐于参与这样的课堂学习,在活动也积极思考体现小组合作的意义。

同时反思自己的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不要忽视书本的补充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