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概论
日本园林_精品文档
大德寺(だいとくじ)创建于日本镰 仓年间(公元1325年),位于今日本 国京都市北区,是洛北最大的寺院, 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其中尤以茶 道文化而闻名。
日本京都大德寺
Japan Kyoto Dade Temple
大德寺大仙院
由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东北庭,通过巧妙 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
细部处理 Detail processing
庭院在细部处理 上也做得十分成 功。例如,各种 不同寓意的石灯 笼和手水钵,还 有飞石、延段、 角飞石和自然石 飞石等人工加工 的材料使用在园 中
桂离宫庭院天之桥立
桂离宫庭园池岸飞石
总结 Summary
桂离宫的整体布局,是许多优秀建筑经过严密的构 思设计组织在一起的。其中的茶室是古茶室之一, 分春、夏、秋、冬 4间,与天然景观和谐地结合在 一起。。
③茶庭,更确切的名称是“露地”。
Tea gardens, more precise name is “open field”.
日本园林的特点(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apanese garden)
• 1 源于自然 ,匠心独运。 From nature, imaginative.
日本园林的类型(The type of the Japanese
garden )
• 从形式上说,日本园林有三种主要类型: ① 池泉庭园:以水为主题 Chi-chuen garden: the theme of water. ②枯山水庭园,是以白沙代替水来造景。
Dry landscape garden, is a white sand instead of water to landscaping.
日本园林简述
纵观日本庭院,可谓小中见大,小巧玲珑。
它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
给人以充满自然主义的印象。
庭园的形象与人的自然观密不可分。
日本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尊敬自然、顺应自然、置自己于自然之中,与自然共呼吸、同生存,以求得生活的乐趣。
日本人的自然观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西方人认为自然与人类势不两立,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
在庭园建设中很反映那个民族的自然观。
日本的庭园呈现自然性,西方的庭园则是经过人的加工,明显的呈几何图案。
日本庭园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鉴于文字记载的日本庭园是公元620年的飞鸟时代苏我马子庭园。
因为苏我最先把佛教传入日本,受中国蓬莱仙境的影响,在院子里挖地造岛,请仙人居住。
它是日本由庭园发展到初期庭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据说庭园样式是经朝鲜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到七世纪末,天武天皇之子草壁皇子的庭园里增加瀑布和海滨,初步形成了具有自然风味的日本庭园。
奈良时代后期,庭园池中放入水鸟,并伴以小桥,池中采用岩石,仿造海景容姿,使不易见到海的山间地带因而可以欣赏到大海风景。
橘诸兄的庭园,中臣清麻吕的庭园,就是这种类型。
平安时代,日本庭园有了长足进步。
因置京都为京城。
京都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如池沼、涌泉、森林尽收庭园之中,犹如一张写生画。
如嵯峨院庭园就建设得美如一幅画面。
藤原时代完成了宫殿建筑,附属于这一建筑的有诞生公卿贵族的庭园。
自此,庭园形成一个专门领域,拥有造园专家,从此结束了拥有庭园之人自行设计、施工的历史,为日本庭园史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不朽篇章。
经过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由于禅宗文化和北宋画的影响,日本的庭园显示了高度的艺术性,给日本庭园增添了新的光辉。
当时在造园材料中最受欢迎的是石头,用石技术日趋艺术和完善,使石料在日本庭园的构成和表现上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点缀装饰庭园的石灯笼、石塔、石制洗手钵及小路间隔石、铺路石,都为美化日本庭园作出了贡献。
后来,由于受佛教理念的影响,在庭园制作时,赋予山岳和岩石以佛姿,使庭园的构成和表现趋于抽象化。
中外园林史-第10章--日本园林
冈山后乐园
鹿儿岛的仙岩园
2. 江户时代(1603 年—1867 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园林,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从园主来看,表现为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的状态,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收敛,大型池泉园较少,小型的枯山水多见,反映了思想他移、流行时尚转变、经济实力下降等几方面的因素。
第10章 日本园林
目录
1
2
3
4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重 要 实 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3. 室町时代(1393 年—1573 年)室町时代,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到了室町时代,政治中心又回到了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和权力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造园的风气盛行。此时的造园技术发达,著名造园家辈出,不仅是在京都,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园林作品。日本的造园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
日本园林简介
A Japanese garden
一、日本园林历史 二、园林特点 三、 构景原则
Japanese garden history
• 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 本 (The sixth century, Chinese gardens with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Japan) 借鉴中国园林,往往抓住某 个方面而倾力以注,或广袤, 或幽邃,或开朗,或深沉 (Reference to Chinese gardens, tend to grab a certain aspect and exert to note, or the vast, or YouSui, or cheerful, or dark)
•
尊石 精致
tea茶道 tea茶道
Constitutive scene principle
• 有自己的园林思想 • 与本土文化 协调 • 环境scape characteristics)
• 园林规模简洁、凝缩; • 园中水域极少; • 日本人尊奉的石 多运用园中; • 追求“净、空、无” • 纯净细致 枯山水” “枯山水”
• 极精致、极正式; • 每块步石的设置都 有特定用意(如主 人石、客人石、刀 挂石等) 每株植物、室外家具 (如石灯笼、石水钵 ), 体现贵族完美的追求 “茶室庭园“ 茶室庭园“
中外园林史 第10章--日本园林
目录
1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2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
3
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4
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古代园林
1. 大和时代园林(300 年—592 年)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 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 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 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 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 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 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 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 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 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
1.掖上池心宫
2. 飞鸟时代园林(593 年—710 年) 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 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 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 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 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 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 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 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 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 泉园。
近世园林
1. 桃山时代(1573 年—1603 年) 该时代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 枯寂的石庭和朴素的茶庭。桃山时代不长, 而武家园林中人的力量的表现却有所加强, 书院造建筑与园林结合使得园林的文人味 渐浓。这一倾向也影响了后来江户时代的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是,皇家园林和 武家园林仍旧以池泉为主题,这一时期持 续时间不长,只露出个苗头就灭亡了。而 且从茶室露地的形态看来,园林的枯味和 寂味仍旧弥漫在园林之中,与中国明朝的 以建筑为主的诗画园林相比,显而易见的 是自然意味和枯寂意味重多了。
日本园林介绍ppt课件
——宁静的庭园
1
日本历史
•日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 代,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 •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而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 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 •古代园林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 平安时代的园林 •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 林, •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 •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 治、大正、昭和及平成时代的园林。
平安时代
•唐风文化——国风文化
•唐风庭园——寝陵造庭园+净土庭园
•唐文化:中轴、对称、中池、中岛
•国风时期:轴线减弱,不对称布局
•唐风庭园:平城宫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
城北苑、西大寺后院离宫、井手别业、佐保殿、紫
香别业
•寝陵造庭园:藤原氏一族的宅邸庭园 :东三条殿、
堀河殿、土御门殿及高阳院
6
2
日本园林发展历程
第1时期:
时间:奈良、平安时代(646年~1185年) 形式: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 代表作:平等院凤凰堂,金阁寺 特点: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水面。
第2时期:
时间:镰仓、室町时代(1185年-1573年) 形式:武家式样和书院式样的宅院,宗教园林中枯山水园林流行 代表作:京都的大仙院和龙安寺
湛,当观者远眺时,
分明能感觉到"水"
在高耸的峭壁间流
淌,在低浅的桥下
奔流
12
桃山时代
•完善书院造园林 •茶庭的发展,定型。 •传统的池庭、豪华平庭、枯寂石庭、朴素茶庭
江户时代
•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 •儒家思想和诗情画意在桂离宫及后乐园、兼六园等 名园中显见。 •茶庭、池泉园、枯山水互相融合。 •坐观式茶室 •枯山水样式定型:纯沙石的石庭、沙石与草木结合 的枯山水。型木、型篱、青苔、七五三式、蓬莱岛、 龟岛、鹤岛、茶室、书院、飞石、汀步等大为流 行。
日本园林的类型与风格解析资料
日本园林的类型与风格解析资料日本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采用恰当的建筑和植栽手法精心构筑而成的,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在于注重空间营造和构图美学,强调不同季节、时间和观赏角度的变化。
以下是对日本园林类型与风格的解析资料。
1. 借景园林借景园林是将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园林设计中的一种风格。
设计师常常在园林的景观中寻找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的风景,如山脉、水系、树木等,因此借景园林的造景更多地基于自然环境,呈现出一种朴素自然的美感。
代表作品包括京都的金阁寺和银阁寺,以及东京的池袋西口公园。
2. 池泉回廊园林池泉回廊是由一条环形游廊围绕着园中池泉而形成的设计模式。
池泉回廊园林的特点在于其回廊呈收敛的弯曲形状,给人以流畅和舒适的感觉,并借助池泉的反射和回声,增强了园林的空间感和气氛。
代表作品包括京都的清水寺和奈良的东大寺南大门。
3. 枯山水园林枯山水园林以石头为主要材料,利用石头的纹理、形态和规模差异来营造园林景观,形成抽象的山水意境。
枯山水园林的特点在于其完美的对称性和排列规律性,强调对比和空间感,并加强了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的融合。
代表作品包括京都的龙安寺和石头寺。
茶园林是指专门用于茶道和茶会的花园。
茶园林的设计手法非常朴素简洁,常常采用自然山水和树木,并利用几何形状和排列方式来表现内涵。
茶园林注重的是静谧和自然,设计师将茶道的培养和修养融入到园林中,促进茶道文化的传承。
代表作品包括京都的大德寺和东京的新宿御苑。
5. 游憩园林游憩园林用于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花园。
游憩园林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强调园林与公众的互动和联结,使之成为一个人们欣赏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
游憩园林的特点在于其阻隔和透明的空间设计,时而强调视觉的开放和流动,时而突出互动和亲密度。
代表作品包括东京的上野公园和冲绳的销毁冲浪别墅国立公园。
总之,日本园林不仅重视自然的山水环境,更注重人文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在美学和哲学层面上追求极致完美,并进而影响世界园林建筑的发展。
22日本园林史1
有水庭园(2)
2.依据观赏方法: 舟游式:乘舟游览庭园景观,要求岸边景 物千变万化 回游式:步行庭园四周,欣赏庭园景观, 步移景移 舟回游式:二者结合 座视观赏式
有水庭园(3)
3.依据思想背景: 神池式:池的中岛中建有祭祀神的社殿或宫殿
神仙思想(蓬莱与鹤龟):长生不老与仙岛。蓬莱岛=远的 国度=长寿延命=龟鹤
有水庭园(5)
5.依据属性(与建筑物的关系): 住宅庭园 寺院庭园 神池式 宫居苑池 佛堂式 城郭庭园
有水庭园(6)
6.依据素材: 石庭本位:以山石为主 砂庭本位:以砂为主 修剪树木植栽本位:以修剪成形后的树木 为主
有水庭园(7)
7.特殊构成: 借景式 潮入式
无水庭园(1)
1.依据水体种类: 池泉式枯山水 曲水式枯山水 溪流式 枯山水
4.最主要的是石组在庭园中的广泛应用。
日本庭园山石的石组(1)
• 须弥山石组 • 蓬莱山石组 • 鹤龟岛石组:《淮南子》:“鹤千年,龟
万年” • 夜泊石石组:去蓬莱岛途中船的停泊处。 • 七五三石组:枯山水石组,15个山石 • 三尊石组:佛教思想,主次佛三尊 • 吕律石组
日本庭园山石的石组(2)
• 整形山石的种类 石灯笼、石桥、手洗钵、石塔等(详细在添
景物部分介绍)
山石与日本庭园
1.山石的不变不动性,成为变化无常的人类的憧憬 对象。同时,可以作为永久的艺术品进行保留。
2.山石的安定感与依存感、威压重量感与朴素亲近 感、神秘感与现实感等,让人们感慨万千。
3.从形态、色彩上看,每个山石都可成为审美观赏 的个体。从山石的容貌姿态可以分出格调品味。
无水庭园(6)
6.依据素材: 石庭 砂庭 修剪树木植栽庭园
日本园林的基本特点及应用
日本园林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1)源于自然,匠心独运。
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
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
造园者把粗犷朴实的石料和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
2)讲究写意,意味深长。
日本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蕴丰富。
其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林。
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便能表现大江大海、岛屿、山川;不用滴水却能表现恣意汪洋,不筑一山却能体现高山峻岭,悬崖峭壁。
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体现出大自然的风貌特征和含蓄隽永的审美情趣。
3)追求细节,构筑完美。
对于细节的刻画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对微小的东西如一根枝条,一块石头所作出的感性表现,显得极其关心并看得非常重要,这些在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培垣等的细节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4)清幽恬静,凝练素雅。
日本的自然山水园,具有清幽恬静,凝练素雅的整体风格,尤其是日本的“茶庭”,“飞石以步幅而点,茶室据荒原野处。
松风笑看落叶无数,茶客有无道缘未知。
蹲踞以洗心,守关以坐忘。
禅茶同趣,天人合一。
”小巧精致,清雅素洁;不用花卉点缀,不用浓艳色彩,一概运用统一的绿色系。
为了体现茶道中所讲究的“和、寂、清、静”和日本茶道歌道美学中所追求的“佗”美和“寂”美,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给人以寂静空灵之感。
空间上,对园内的植物进行复杂多样的修整,使植物自然生动,枝叶舒展,体现出天然本性。
5)谈佛论法,体现禅意。
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寺院、神社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
日本园林的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
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
日本园林总结
日本园林色彩和图案: 日式园林整体风格的宁静、简朴甚至是节俭的。它的色彩奇妙,里里 外外都泛着灰色,而不是俗气的艳色,各种润饰也降到最低限度
日本园林铺地和材料: 日式风格的庭院更注重地面的装饰,庭院中洋溢着一股生命的力量。 木质材料,特别是木平台在日式风格的庭院中经常使用。在传统的日 式风格的庭院中,铺地材料通常选用不规则的鹅卵石和河石,还有丹 波石和大理石铺装。此外还有碎石、残木、青苔石组和竹篱笆。
日本庭院植物特征: 应用常绿树较多,一般由日本黑松、红松、雪松、罗汉松、花柏、厚 皮香等;落叶树中的色叶银杏、槭树,尤其是红枫,樱花、梅花及杜 鹃等。在栽培容器方面,石器是比较传统的,可摆放在庭院中关键的 位置。
谢谢
日本园林特征: 1、敏感与细腻 如同枯山水梳杷白砂一样,细腻与敏感也是日本景观中特有的 2、体验与感悟 日本过去一直深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其悠久的历史和 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孕育了大和民族独特的文化。从传统的城市格局 定式到市民的生活场景的多样,都反应了他们对自然的感悟,纯净与 禅宗和茶道有着一种契合。
池泉式指园林构架以池塘和流泉组合为主景观筑山庭则是偏重于地形上筑土为山筑山庭中的土山相当于中国园林中岗或阜坡度缓和的土丘称作平庭对应于筑山庭指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园林规划在平地上追求深山幽谷之玲珑海岸岛屿之渺漫的效真水的全方位模仿而行庭是局部的模拟和少量的省略
日本园林总结
演讲人:童月清
Hale Waihona Puke 设计理念:1)起源:中国 秦汉文化; 2)转型:日本园林逐渐摆 脱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趣,走 向了枯寂的境界; 3)类型:包括传统的耙有 细沙纹的禅宗花园、融湖泊、 小桥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古 典步行式庭园、以及四周环 绕着竹篱笆的僻静茶园。 4)地域特色:此外,由于 日本是一个岛国,这一地理 特征形成了它独特的自然景 观,较为单纯和凝练。 5)精髓:日本园林的精彩 之处在于它的小巧而精致,枯 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大者 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 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 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蕴效 果。
浅谈日式园林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浅谈日式园林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发展历程:日本从汉代起,就受中国深厚文化的影响。
到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期,日本开始大量吸收中国的盛唐文化,中国文化也从各方面不断刺激着日本社会。
园林亦是如此,日本深受中国园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园的影响,因而一直保持着与中国园林相近的自然式风格。
但结合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它的独特风格而自成体系。
日本所特有的山水庭,精巧细致,在再现自然风景方面十分凝炼。
并讲究造园意匠,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形成了极端“写意”的艺术风格。
飞鸟时代(538年)从百济传入佛教后,日本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雕刻、绘画、工艺也从中国输入到日本列岛而兴盛起来。
在庭园方面,首推古天皇时代(593~618年),因受佛教影响,在宫苑的河畔、池畔和寺院境内,布置石造、须弥山,作为庭园主体。
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日本文化主要是贵族文化,他们憧憬中国的文化,喜作汉诗和汉文,汉代的“三山一池”仙境也影响日本的文学和庭园。
这个时期受海洋景观的刺激,池中之岛兴起,还有瀑布、溪流的创作。
庭园建筑也有了发展。
平安时代(794~1192年),京都山水优美,都城里多天然的池塘、涌泉、丘陵,土质肥沃,树草丰富,岩石质良,为庭园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图2 24)。
据载恒武天皇时期主要建筑都仿唐制,苑园多利用天然的湖池和起伏地形,并模仿汉上林苑营造了“神泉苑”。
这一时代前期对庭园山水草木经营十分重视,而且要求表现自然,并逐渐形成以池和岛为主题的“水石庭”风格,且诞生了日本最早的造庭法秘传书,名叫《前庭秘抄》(一名《作庭记》)。
后期又有《山水并野形图》一卷。
封建时代12世纪末,日本社会进入封建时代,武士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形成朴素实用的宅园;同时宋朝禅宗传入日本,并以天台宗为基础,建立了法华宗。
禅宗思想对吉野时代及以后的庭园新样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此时已逐渐形成“缩景园”和佛教方丈庭的园林形式。
室町时代(14~15世纪)是日本庭园的黄金时代,造园技术发达,造园意匠最具特色,庭园名师辈出。
05第二章 第二节 日本古典园林
2。历史背景
人类学家认为:日本人可能是经过朝鲜移民 过来的蒙古人的后裔。历史上多军事寡头统治, 天皇被赋予至上的权力。 自古来,日本从未被外族彻底地征服。仅 有的共两次,一次是1274年的“文永之役”的 元入侵,另一次是1281年“弘安之役”的忽必 烈东征,但是很快被日本人击退。 最早的天皇被认为是公元662年的神武 (jimmu),然而,在日本的整个封建时期 (8—19世纪),天皇的权势被幕府时代所操纵。 佛教于公元538年由百济传入日本,寺庙建筑大 兴,其规模与质量可与宫殿宅第相提开论。京 都于公元784年成了日本的首都。在1869年迁都 东京之前,京都一直是日本的行政与文化中心。 虽说京都1467年曾毁于战乱,1788年又遭火灾, 它仍是日本风景建筑的圣地。
古代园林: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的园林
2.飞鸟时代园林(公元593-710年)
飞鸟时代的园林亦属于池泉山水园风格,所有古园今已不存在,但史 料中清楚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园林,有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小 垦宫庭园、苏我氏宅园等。
当飞鸟时代从百济传入佛教后,日本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雕刻 、绘画、工艺也从中国输入到日本列岛而兴盛起来,因受佛教的影响, 在湖畔、池畔和寺院境内布置石造和须弥山,作为庭院的主体。
(1)文化 无涯的海洋与天空对于生活在岛屿上的日 本人的思想与宗教有极大的影响。 神道(shinto)以一个非常整体的观念来看 世界。在原始时期,日本人的原始信仰是多元 的。他们崇拜太阳、月亮、大海、土地、高山、 清泉与石头,信奉风、雷、电、火之神或制造 地震的可怕的神灵。当然,天皇也必须列入到 其崇拜对对象之一。 染上了中国禅学思想的日本佛教在日本又 是与神道教义结合,从而构成了日本人带有浓 厚宗教色彩的景观设计思想。禅宗在日本将环 境设计的思想提高到哲学高度。 它认为通过安神冥想和对景观的凝视,心 智能达到至高境界,在人生意义上获得顿悟。 “空”这一至上境界高于一切物质的存在,这 也是日本环境设计的哲学追求所在。
2 日本园林
净土式庭园
平等院凤凰堂池桥
书院造庭园
二条城二之丸庭园
四、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一)塔 日本园林的塔纯粹是作为景观或是镇寺
之用。看是有平台栏杆,但是不能登临。
塔
塔
多层观光式塔 清水寺庭园
小石塔 涉成庭
四、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二)园山 从构成上分,日本园林的园山有两类,
东福寺本坊庭园北庭青苔
植栽 乔木类
红叶木
樱花
四、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五)植栽 2、配植 (1)修剪。室町时代中期以后,在禅宗寺院的
庭园中开始应用修剪植物。 修剪植物景观方式: a)按画理进行修剪 ;b)以水景为母题; c)寺院园林中的圆头形修剪树,主要是为了模仿
佛菩萨;d)方形修剪。
一是土山,二是石山。
石山
堆石山 石垣氏庭园
须弥山与土山结合 建长寺园
土山
模仿富士山的土山 水前寺成趣园 模仿普陀山的土山 小石川后乐园
四、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三)石景 日本园林主要是为了表现石景。 石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中国园林。而
且这些创造性的石头景观也成为日本园林所特有的 石文化。
四、日本园林造园要素
(3)池泉园与枯山水的不同。 a)池泉园,表现自然的景观,种植不经修剪的树
木。 b)枯山水,全部是石景,植物最多当背景树。 c)茶庭,植物讲究上中下层的立体空间搭配,也
讲究清静空寂树木的选择。所以说,茶庭也是一 种自然风景园的模式。
d)池泉园与枯山水结合的园林,都是坐观式园林, 植物大多被修剪成圆头形,或其他形状。
茶庭犹如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但空间的变化没有中国 园林层次丰富。其园林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 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 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 清静。
日式园林分析
茶庭式园林一般是在进入茶室的一段空间里,按一定路线布置景 观,以拙朴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 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联想到清冽的山泉,以沧桑厚重的石灯笼 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
桃山时代
桃山时代又称织丰时代,是1573年至1603年之间,织田信长与 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 桃山时代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而不是以宗教为中心的时代。 于是,人情味进入了建筑和园林中。在建筑上完成了前代形成的 书院造,在园林上进一步完善书院造林。 这一时期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枯寂的石庭、朴 素的茶庭。
惠安寺庭院
永保寺庭园
此庭院为真山 和枯水结合式样, 真山水部为原状, 北山南水。图中的 卧龙池中构筑桥亭, 此桥为和式,拱式 木桥,中间构亭, 成为日本桥亭先例。
室町园林
14~15世纪是日 本庭园的黄金时代, 造园技术发达,造园 意匠最具特色。其中 以龙安寺方丈南庭、 大仙院方丈北东庭等 为代表的所谓“枯 山水”庭园最为著 名。
修学院离宫庭园,以能充分利用地形特点,有文人趣味的特征,与桂 离宫并称为江户时代初期双璧。此时园林不仅集中于几个大城市,也 遍及全国。
桂离宫庭院
岛内楼亭堂舍错
园林堂、月波楼和
赏花亭等。
桂离宫庭院在日本京都
西部桂川的西岸,有座掩 映在绿树丛中的古色古香 的建筑,这就是名闻遐迩 的桂离宫。
龙安寺方丈南庭
庭长28米,宽12米,一面临
厅堂,其余三面围以土墙。庭园 地面上全部铺白沙,除了15块石 头以外,再没有任何树木花草。 用白沙象征水面,以15块石头的 组合、比例,向背的安排来体现 岛屿山峦,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 倾万壑的气势。这种庭园纯属观
日本传统园林艺术
第四章内心的庭园——日本传统园林艺术一、发展简史第一时期:古代(飞鸟、奈良、平安)池泉庭:偏重于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
作为住宅形式的寝殿式庭园作为佛教寺院庭园的“净土庭园”第二时期:中世时代(镰仓、南北朝、室町)武家式造庭的手法,后又演变成书院式,规模上小些。
禅宗的引入,山水式庭园、“枯山水”园、回游式山水庭园。
用立石表现群山,石间有叠水和小溪;用白砂、整形树拟水拟波,伏石和整形树拟岛拟船,以苔藓喻大千世界,以原地静观参悟形式达到境界。
第三时期:近世(桃山、江户)茶道——茶庭,为了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与茶室相配的庭园,是日本庭园艺术中很有民族特色的类型。
“佗”是茶庭的灵魂,意思是寂静、简素,在不足中体味完美,从欠缺中寻求至多。
日本的茶道有“三千家”之说,它们是指京都的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
茶庭的构成有垣塀(土围墙)、露地门、腰挂(用于休息的坐凳)、待合(用于等待的建筑)、蹲踞(用于茶客洗手的低矮洗手钵)、雪隐(厕所)、步石、石灯笼、水井、尘穴(尘壶,用于盛垃圾的地方)、躏口(茶客的出入口)、门口役石(出入口用于踏步、装饰、防滑的功能石)。
园林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路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盛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
这一切都是为茶道所讲究的“和、敬、清、寂”。
日本最小的庭园叫坪庭。
坪在日本是一个面积的计量单位,一坪相当于3.3平方米。
坪庭的意思就是很小的园林。
坪庭另有一名字叫“壶”,在日语的发音中与坪的发音一样。
中国有“壶中天地”的说法,也就是说体量虽小,但要素齐全,功能完善,别有一番天地。
第四时期:近现代(明治、大正、昭和、平成)手法多样化枯山水、池泉庭、茶庭、西洋式庭园等东京四大名园——桂离宫、仙洞御所、修学院离宫、京都御所日本枯山水双壁——龙安寺石庭与大德寺大仙院方丈东庭二、日本庭园的建造手法1、筑山与野筋(山的坡度很小)为了抬高主景石的位置;作为背景而不是主景石组:指不加任何人工修饰、加工状态下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日本园林
17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在书院的院子里,做了 两尊大石头, 取名为”中 山石“,以两尊石 头为中 心,布置成了”峡谷“, “峡谷”间用白砂形成 “瀑布”,瀑布“倾泻下 来 后用碎石铺成了”大海“,” 大海里又巧妙的用石头摆成 了“船舶”,“仙人岛”, “石桥”这样抽象的景观。
18
19
20
21
金阁寺
40
石灯笼
41
42
3.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手水钵
桂离宫中的手水钵
43
3.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洞窟
• 中国的神仙思想大约在公元450年左右传入日本。这一思想期望通过 采集山野自然生长的药草制成仙药,并在艰苦的修行中借助神灵之 力而成仙。这种修行的场所就在洞窟之中。同时,洞窟也是风葬、 水葬的宝地。洞窟的造型被引入庭园大约在镰仓时代以后。
西本院寺 桃山 京都
天龙寺 镰仓 京都
47
太宰府天满宫 江户初期 福冈
48
请大家批评指正
49
15
京都大德寺
大德寺创建于日本江户年间(公元1319年),位于今日本京都市北区, 是洛北最大的寺院,也是禅宗文化中心之一。大德寺内尚有大仙院、养源院、 瑞峰院和高桐院四个寺院散在其间。其中大仙院的庭院是江户初期枯山水庭 园的代表作,景致优雅。
16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古岳禅师在16世纪设 计的大德寺大仙院的方丈 东北庭,通过巧妙地运用 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 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 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 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 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 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 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 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 下奔流。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传统日本园林的设计原则与风格
传统日本园林的设计原则与风格日本的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其设计原则和风格独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地的赞赏和借鉴。
传统日本园林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景观的层次感、空间的精确控制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这些原则使得日本园林独树一帜,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首先,传统日本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日本人崇尚自然,他们将园林视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在园林中,人工建筑物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日本的庭院常常有水池或小溪流经,水池中的鱼儿和水草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此外,园林中的植物也被精心布置,以营造出自然的氛围。
通过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传统日本园林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和谐感。
其次,传统日本园林注重景观的层次感。
在日本园林中,景观被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色。
这些区域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景观元素的运用,形成了层次感。
例如,园林中常常有一个中央景点,如一座小山、一块石头或一株特殊的植物,它们成为整个园林的焦点。
围绕中央景点,园林设计师会布置一些次要景点,如小桥、小路、花坛等,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景观结构。
这种层次感使得园林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第三,传统日本园林注重空间的精确控制。
日本园林设计师擅长利用空间,通过精确的尺度和布局来创造独特的氛围。
他们注重空间的开合,通过设置不同的门户和过道,使人在园林中有不同的体验。
例如,日本的庭院常常有一条弯曲的小路,人们需要沿着小路走过几个弯角,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样的设计使得空间显得更加广阔和神秘,给人以探索的欲望。
此外,园林中的建筑物也经过精心布置,使得空间更加有序和谐。
最后,传统日本园林注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日本人对细节的追求可见于他们对园林中每个元素的精心设计和布置。
无论是植物的选择、石头的摆放还是建筑物的装饰,都经过精心考虑和精确安排。
例如,日本的庭院中常常有一些小石子,它们的摆放位置和形状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增加美感和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园林
一、日式园林的发展
1.日本古代宫苑
(1)接受中国汉唐以来的宫苑风格
(2)掘迟象征海洋,起岛象征仙境
2.日本中期(14、15)实际园林
(1)宋代饮茶风气传入日本,形成茶道
(2)茶道净土环境要求:出现了茶亭和枯山水
名词解释:枯山水
是以组石象征山,用白沙耙出流淌的波纹,借以高度概括无水似有水,无声寓有声的山水意境,也是日本庭院的重要类型最著名枯山水:京都龙安寺方丈南庭,大仙苑方丈北东庭
3.日本后期茶庭&离宫书院式庭院
(1)主题以蓬莱山水为主流,石组用大块石料,形成宏大气派(2)树木多罡形修剪式(庭院树木整形被称为役木)
二.日本古典园林案例
1.桂离宫(京都)
(1)是茶亭与池泉园的结合,日本古典园林第一名园
(2)是三大日本皇家园林(修学院离宫,明治神宫)的首席
(3)有著名造园家小掘远州风格,为其弟所造(小掘远春)(4)是池泉园、文人园、茶亭、书院造庭园的综合体
2.龙安寺:最著名的枯山水
(1)古钱形状“手水钵”运用汉字,昭示祖宗教谕(用于洗手的石器)
(2)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西芳寺
(1)庭园最著名,分上下两端,上段位枯山水式,下段为池泉回游式
(2)苔藓植物上白种,被称为“苔寺”
日本第一本作庭书:《作庭记》(《前栽秘抄》)
三.日式风格庭院
1.意境:禅(重视心境传达)
2.最主要精神:宁静致远
3.类型:筑山庭、枯山水、池泉园三大类型(平庭、茶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他们的组合)
4.特点:
(1)重视窗景的自然表现:放大视觉空间;以小见大
(2)层次丰富:通过层层延伸扩大空间
(3)植物材料:多用细叶类植物
主景:樱花、枫,榉,罗汉松
大量使用:竹
观叶植物:七里香、杜鹃、龙柏、赤楠
(4)造园要素:石组;延段(汀步)三潭与流水
石灯笼;石塔(五轮塔、多宝塔、三(五)重塔)
手水钵;竹篱、庭门和庭桥
日本冬季湿冷:落叶乔木不遮挡阳光,碎石保持空间干燥洁净
名词解释:筑山庭(池泉园)
是日式庭院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偏重于堆筑土山(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
名词解释:茶庭
是日本庭院的类型之一,源于茶道文化,体现了浓郁的禅宗意境,以洗手钵,石灯笼,矮松等造园要素营造的寂清幽的茶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