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牛膝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川牛膝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川牛膝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川牛膝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川牛膝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川牛膝汉语拼音:Chuanniuxi2.2药材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nalis Kuan的干燥根。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烘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烘干或晒干。

2.3功能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

2.4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

归肝、肾经。

2.5性状:本品呈类圆形的薄片。

外表皮灰棕色。

切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粗糙,有多数明显的细筋脉点。

气微,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2.6商品名:川牛膝2.7 等级/规格:统2.8 包装规格:聚乙烯袋装,250g/500g/袋。

2.9 复验期:暂定12个月。

2.10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3、法定制法和依据3.1法定制法: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制,干燥。

3.2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3.3批量:30kg3.4所用的原辅料清单和处方量:5、生产操作过程5.1领料车间领料人根据生产指令开具领料单,经车间主任审批签字后,领料人凭领料单去仓库领料,领料时应同发料人一起复核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质量,然后双方在领料单上签字。

外包装应无破损、受潮、水渍、霉变、鼠咬等现象,如不符合质量要求可拒绝领料,并向有关质量人员反映,待解决后领取。

5.2 净选5.2.1净选准备5.2.1.1仔细阅读批生产指令;5.2.1.2检查净选间清场状态标志;5.2.1.3检查设备状态标志;5.2.1.4检查生产用容器、用具清场状态标志;5.2.1.5领取净选川牛膝并核对品名、批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生产指令一致;5.2.1.6以上各项检查合格后,将清洁状态标志清除,悬挂生产状态标志;开始净选操作。

R-C10013-00 酒川牛膝饮片检验记录

R-C10013-00 酒川牛膝饮片检验记录

酒川牛膝饮片检验记录说明:①该项目经检验合格则在符合规定后“□”内划√②如果该项目经检验不符合规定则在不符合规定后“□”内划√一、性状:标准规定: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薄片。

表面棕黑色。

微有酒香气,味甜。

检验结果: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二、鉴别:仪器设备:显微镜,型号/编码:电子天平,型号/编码:水浴锅, 型号/编码:三用紫外分析仪, 型号/编码:对照品/对照药材:来源:川牛膝对照药材批号:配制批号:杯苋甾酮对照品批号:配制批号:1.显微鉴别标准规定:粉末棕色。

草酸钙砂晶、方晶散在,或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0〜80μm,纹孔圆形或横向延长呈长圆形,互列,排列紧密,有的导管分子末端呈梭形。

纤维长条形,弯曲,末端渐尖,直径8〜25μm,壁厚3〜5μm,纹孔呈单斜纹孔或人字形,也可见具缘纹孔,纹孔口交叉成十字形,孔沟明显,疏密不一。

检验结果: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2. 薄层鉴别2.1 操作方法: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2g,内径为1cm)上,用甲醇-乙酸乙酯(1:1)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猹加甲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川牛膝对照药材2g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杯苋甾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 、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2.2 色谱记录附后:2.3 结果判定: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验结果: 符合规定 □ 不符合规定 □ 三、检查1. 水分 取供试品2〜5g ,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照《水分测定法操作规程》中烘干法进行检查。

川牛膝药学研究进展

川牛膝药学研究进展
提 高 依据 。
般 生长 3 ~4年 。 王书 林等 采 用折 干率 实验 和单 株重
测 定 以及 对不 同生 长期 的川 牛膝 多糖进 行含 量测 定 , 从
药材 产量 和 内在质 量两 方面 综合考 察 发现 , 冬季 ( 1 秋 1 月份 ) 株枯 萎后 为川 牛膝 的最佳 采收 期 。目前 ,已建 植
波 长下 , 离 出 1 个 共有 峰建 立 了川 牛膝 的指 纹 图谱 。 分 7
41 对 心血 管系 统 的影 响 : . 曲智 勇等 实验 结 果认 为 , 川 牛膝醇 提物 可 降低 自发 性高 血压 大 鼠 (p n no s sot eul a y h pr ni t H )的血 压 ,给药 6 y e es e a,S R t vr ~8周后可 维持 血压 相对 稳 定 , 4 g g 量下 川 牛膝醇 提物 的 降压作 2 / 剂 kk 用与 依那 普利 (. /g 27 mg )比较效 果相 当 ,此外 川 牛 8 k 膝 醇提物 可提 高 S R血清 超氧 化物 歧化 酶 (ueoie H sprxd d m t e S D) i ua , O 活性 ,降低 丙二 醛 ( n i dhd , s s ma da ey e l o l
曲智勇等实验结果认为川牛膝醇提物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的血压给药68周后可维持血压相对稳定24kgkg剂量下川牛膝醇提物的降压作用与依那普利278mgkg比较效果相当此外川牛膝醇提物可提高sh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增加血浆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合成降低shr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b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131tgf131蛋白表达

牛膝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牛膝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与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牛膝1.2 汉语拼音:Niuxi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甲醇、乙醇、盐酸、水、牛膝对照药材、β-蜕皮甾酮、人参皂苷Ro对照品、甲酸、香草醛硫酸、三氯甲烷正丁醇、乙腈、淀粉、碘滴定液。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水浴锅、马福炉、烘箱、回流装置、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G薄层板、水浴锅、高效液相色谱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 取本品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4g,加80%甲醇50ml,加热回流3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微热使溶解,加在Dl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15cm)上,用水10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20%乙醇100ml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80%乙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80%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牛膝对照药材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伊蜕皮甾酮对照品、人参皂苷Ro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 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4~8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甲酸(7:3:0.5:0.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7.5.1水分不得过15.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9.0%(附录17)。

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水饱和正丁醇作溶剂,不得少于6.5%。

川牛膝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川牛膝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 材 G P的规范 ,在 总结 前人 经验 的基 础上 ,通 A
次二歧聚散花序 ,小 花密集 成近 圆球形 ,干 后近 白色
或淡绿色 ,膜质 ,直径 1 3m,呈交互对生排列 于枝 ~c 顶部 。能育花 的花 被片 5枚 ,内 3枚较 短 ,外 2枚 长
约 5~ c 6 m,舟状 ,具刺尖头 ,有时刺端呈钩状 ,退化
维普资讯
1he Chl e 、一 n 0 t
乎 r 0 ., 、 es
中 药 资 源
川 牛膝 规 范化 生 产技 术 标 准操 作 规程
王 书 林 , 陈丹 丹
( 成都 中医药大 学峨眉 学院, 四川 成都 6 4 0 ) 12 1
[ 要]目的 :研究J  ̄ 膝规范化种植的技术和 田问管理方法 ,以指导在 四川省天全县 、金 口河区川牛膝 主产区川 摘 - J l 牛膝基地 的规范化种植 。方法 :采用科学 的田问试验 和室 内分析 的方法。结 果 :总结和 制定 出川 牛膝 的规 范化 生产技 术标准操作规程 ( O ) S P 。结论 :此规 程用于川 牛膝规 范化种植 的全过 程 ,适用于天全 县 、金 口河 区及川牛膝 主产 区生 产 的基地建设和川牛膝商 品生产 、科研等 。 [ 关键词 ]川牛膝 ;规范化生产技术 ;S P O
/ s l T ' C, I 4
维普资讯
3 SOP
面绿色 ,贴生 长糙毛 ,下 表面 白绿 色 ,毛较 密 。3~ 6
S P系标 准操 作 规程 ( t dr prtnPoe O Sa adO e i r . n ao c dr) 的英 文名称缩写 。它是企业 和种植基地者 依据 ue
23G 5 8 9 2农 田灌溉水 质标准 . B 0 4—19 2 4G 5 1 9 5土壤环境质 量标准 . B 6 8—19

川牛膝、酒川牛膝生产工艺规程

川牛膝、酒川牛膝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目的:建立川牛膝、酒川牛膝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川牛膝、酒川牛膝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川牛膝、酒川牛膝5.1.2规格:薄片5.1.3性状:川牛膝: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薄片。

外表皮黄棕色或灰褐色。

切面浅黄色至棕黄色。

可见多数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的黄色点状维管束。

气微,味甜。

酒川牛膝:本品形如川牛膝片,表面棕黑色。

微有酒香气,味甜。

5.1.4企业内部代码:5.1 5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

归肝、肾经。

5.1.6功能与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

5.1.7用法与用量:5~10g。

5.1.8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100g/罐;160g/罐;2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黄酒。

每100kg川牛膝用黄酒10~20kg。

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川牛膝生产工艺流程图:6.2 酒川牛膝生产工艺流程图:6.3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3.1领料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川牛膝原料。

6.3.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3.2净制:6.3.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及芦头。

将净川牛膝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分光光度法测定川牛膝中多糖含量_刘友平

分光光度法测定川牛膝中多糖含量_刘友平
摘要 采用分光光度法, 经苯酚- 硫酸显色, 于 490nm 波长处对川牛膝中多糖的含 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影响显色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查。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灵 敏度高, 可作为川牛膝质量控制标准。
关键词 川牛膝 多糖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R941. 41
川牛膝, 为苋科植物川牛膝 Cy athula of ficinalis Kuan. 的干燥根, 具有逐瘀通经, 通利关节, 利尿通淋之功效[ 1] , 为著名的川产 道地药材。关于川牛膝多糖的化学及药理作 用研究, 尚未见文献报道。为填补这一空白, 我们对川牛膝多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其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能显著增强 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 增强 NK 细胞活性; 增强 SRbc 致敏小鼠的 P FC 反应能力; 还具 有显著促进红细胞免疫粘附性和加强红细胞 对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等药理作用, 故川 牛膝多糖为川牛膝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现将 采用苯酚- 硫酸分光光度法[ 2] 对川牛膝中多 糖含量进行测定的结果报告如下。
1997 年 12 月第 20 卷第 4 期
成 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D ec. 1997, V ol. 20, N o. 4
Jour nal of Chengdu U niv er sity of T CM
·4 9·
中药研究
分光光度法测定川牛膝中多糖含量△
刘友平* 李祖伦* 陈红* 马逾英* 张廷模*
1 材料和仪器
1. 1 药材 川牛膝, 购自四川省天全县药材 公司, 经本校马逾英讲师鉴定为苋科植物川 牛膝 Cy athula off icinalis Kuan. 的干燥根。 1. 2 试 药和 仪 器 葡 萄 糖标 准 品, AR,

牛膝质量标准

牛膝质量标准

1.目的:通过制定牛膝质量标准,为采购和检验提供依据,确保牛膝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牛膝的质量控制。

3.责任: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储运部、采购部。

4.内容:4.1基本信息4.1.1物料名称品名:牛膝汉语拼音:Niuxi拉丁名:ACHYRANTHIS BIDENTATAE RADIX4.1.2物料代码:Z344.1.3质量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第72~73页)、四部通则0502、2301、0832、2302、2331、2201、05124.1.4批准供应商:见质量管理部批准的供应商清单4.2取样及检验操作规程编号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取样标准操作程序 2S-307703 牛膝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S-3379034.3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4.3.1法定质量标准【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挺直或稍弯曲,长15~70cm,直径0.4~1cm。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微扭曲的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

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后变软,断面平坦,淡棕色,略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切向延伸。

栓内层较窄。

异型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2~4轮,最外轮的维管束较小,有的仅1至数个导管,束间形成层几连接成环,向内维管束较大;木质部主要由导管及小的木纤维组成,根中心木质部集成2~3群。

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砂晶。

(2)取本品粉末4g,加80%甲醇50ml,加热回流3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微热使溶解,加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15cm)上,用水10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20%乙醇100ml 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80%乙醇10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80%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10141川牛膝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0141川牛膝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江西臻药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产品概述1.1 品名:川牛膝,成品代码CP10141。

1.2 性状: 本品呈圆形或楠圆形薄片。

气微,味甜。

1.3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平。

归肝、肾经。

1.4 功能与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用于经闭癍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1.5 用法用量:5〜10g。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贮存: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2.处方依据及制法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川牛膝2.3 批量每批按100kg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3.生产工艺流程图4.饮片批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4.1生产准备4.1.1 文件准备4.1.1.1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名、批号、生产批量、炮制加工基本流程、原药材进厂编号及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规格、包装批量、包材用量等。

4.1.1.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等相关文件。

4.1.1.4生产场所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4.1.1.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工序操作记录等空白表格。

4.1.1.8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9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4.1.2物料准备4.1.2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

4.1.2.1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等,应准确无误。

4.1.2.2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

川牛膝工艺规程

川牛膝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05901 川牛膝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川牛膝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川牛膝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川牛膝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川牛膝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川牛膝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川牛膝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长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

栓内层窄。

中柱大,三生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4~11轮,内侧维管束的束内形成层可见;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常径向排列,木化;木纤维较发达,有的切向延伸或断续连接成环。

2004川牛膝质量标准

2004川牛膝质量标准

目的:制定川牛膝内控标准,规范川牛膝的质量检查。

范围:适用于川牛膝的质量检查。

责任:QA检查员、QC检验员。

内容:
1、品名:川牛膝Radix cyathulae。

2、来源及药用部位: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

4、采收及加工标准: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炕至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炕干或晒干。

5、炮制标准:川牛膝:除去杂质及芦头,洗静,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为圆形薄片,厚0.1-0.2cm,直径0.5-3cm。

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黄色或棕黄色,可见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

酒川牛膝:取净川牛膝片,照酒炙法炒干。

6、贮存条件: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7、取样规定:执行公司SOP-QM-8001-00药材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8、复验周期:六个月。

川产道地药材种子分级 川牛膝

川产道地药材种子分级 川牛膝

DB51/T XXXX—XXXX川产道地药材种子分级川牛膝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川产道地药材川牛膝种子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和分级判定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川产道地药材生产、科研和经营中对川牛膝种子分级及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川牛膝Cyathulae Radix苋科杯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干燥根。

3.2净种子pure seed指包有完整宿存花被、或部分宿存花被、或宿存花被完全脱落的完整以及超过原来大小一半的破损川牛膝种子。

凡能明确地鉴别出是属于川牛膝(已变成菌核或虫瘿除外),即使是未成熟的、瘦小的、皱缩的、带病的或发过芽的种子都应作为其净种子。

3.3净度clarity指样品中去掉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的川牛膝净种子的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率。

3.4正常幼苗normal seedling指能在土质良好及适宜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继续生长发育成正常植株的川牛膝幼苗。

其必须具有完整的幼苗结构,如:根系、胚轴、子叶、初生叶、顶芽等。

3.5发芽率Percentage germination指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川牛膝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3.6含水量seed water content指按规定程序烘干川牛膝种子样品,其所失去的重量占供检样品原始重量的百分率。

3.7千粒重the weight of 1000 seeds指气干状态下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

3.8生活力seed viability指川牛膝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3.9组批:可作为一个检验批次的同一批川牛膝种子。

GC-YL-10230牛膝检验操作规程

GC-YL-10230牛膝检验操作规程
计算公式:
A样×C对×f
含量% =×100%
m×(1-水分)×A对
式中:
A样-------------------------样品的面积。
A对------------------------ -对照品的面积。
C对-------------------------对照品的浓度(mg/ml)。
m-------------------------样品的重量(g)。
f-------------------------稀释体积。
【鉴别】
(1)显微鉴别
仪器与试剂:生物显微镜、酒精灯,水合氯醛等。
方法:取本品,用水合氯醛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切向延伸。栓内层较窄。异型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2~4轮,最外轮的维管束较小,有的仅1至数个导管,束间形成层几连接成环,向内维管束较大;木质部主要由导管及小的木纤维组成,根中心木质部集成2~3群。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砂晶。
【检查】
水分不得过15.0%(通则0832第二法)。
仪器:电热鼓风干燥箱、分析天平、粉碎机、药筛等。
方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开启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放冷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放冷,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仪器:粉碎机、药筛、分析天平、坩埚、箱式电阻炉等。
方法:取供试品2~3g,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
1、性状
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
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长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

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

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气微,味甜。

2、鉴别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
2.1.1 试液配制
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
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

栓内层窄。

中柱大,三生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4~11轮,内侧维管束的束内形成层可见;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常径向排列,木化;木纤维较发达,有的切向延伸或断续连接成环。

中央次生构造维管系统常分成2~9股,有的根中心可见导管稀疏分布。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方晶。

粉末棕色。

草酸钙砂晶、方晶散在,或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0~80μm,纹孔圆形或横向延长呈长圆形,互列,排列紧密,有的导管分子末端呈梭形。

纤维长条形,弯曲,末端渐尖,直径8~25μm,壁厚3~5μm,纹孔呈单斜纹孔或人字形,也可见具缘纹孔,纹孔口交叉成十字形,孔沟明显,疏密不一。

2.2 薄层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于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2g,内径为1cm)上,用甲醇-乙酸乙酯(1:1)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川牛膝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杯苋甾酮对照品,加甲醇
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检查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马弗炉、坩埚等。

3.1 水分
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3
供试品中的含水量(%)=────────×100%
W2-W
W 称量瓶重(g)
W2 烘前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W3 烘后称量瓶和样品重之和(g)
本品含水量不得过16.0%。

3.2总灰分
取供试品适量,切制成直径在3mm以下的颗粒,取2~3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

根据残渣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
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100%
W
W1坩埚重(g)
W 样品重(g)
W2炽灼残渣与坩埚重之和(g)
本品总灰分不得过8.0%。

3.3二氧化硫残留量
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第一增补本附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测定,取本品细粉10g,精密称定,置于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ml—400 ml(应加水至没过氮气导气管的下端),取6mol/L盐酸10ml加入带刻度的分液漏斗中连接分液漏斗,并导入氮气至瓶底,。

锥形瓶内加水125ml和淀粉指示液1 ml作为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

连接回流冷凝管,在冷凝管上部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插入250ml锥形瓶底部,开通氮气,调节氮气流量为0.2L/min,打开带刻度的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盐酸流入烧瓶。

加热圆底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约3分钟后开始用0.01mol/l, 的碘滴定液滴定,吸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或蓝紫色,持续30秒不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校正,每1毫升的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0.6406mg的二氧化硫。

本品二氧化硫量不得过150mg/kg。

4、浸出物
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水浴锅、蒸发皿等。

取供试品适量,切制成直径在3mm以下的颗粒,取约2-4g,精密称定,置250~300ml的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00ml,密塞,冷浸,前6小时内时时振摇,再静置18小时,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

以干燥品按下式计算即得。

(W2-W1)×5
供试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100%
W×(1-W4)
W 样品重(g)
W1蒸发皿重(g)
W2残渣与蒸发皿重之和(g)
W4 供试品的含水量(%)。

本品浸出物不得少于65.0%。

5、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3nm。

理论板数按杯苋甾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时间(分钟)流动相A(%) 流动相B(%)
0~5 10 90
5~15 10→37 90→63
15~30 37 63
30~31 37→100 63→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杯苋甾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以干燥品按下式计算即得:
A x×C R×V x
供试品的含量(%)=────────——×100%
A R×G×(1-W)×106
A x 供试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V x 供试品的体积(ml)
C R 对照品的浓度
A R 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G 供试品的重量(g)
W 供试品的含水量(%)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杯苋甾酮(C29H44O8)不得少于0.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