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of Tunne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课程周数:2 学分:2
适用专业及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地下空间方向
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一、本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1、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隧道设计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下基础。

2、要求:根据指导老师给定的资料独立进行隧道设计,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

课程设计未完成的或未上交的学生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

二、实践教学指导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3.夏永旭.《隧道结构力学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4.覃仁辉.《隧道工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
5.有关隧道设计图纸;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查方式
主要有平时指导的出勤情况及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
2. 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考勤成绩占40%,课程设计成果成绩占60%,
四、其它必要的说明
1.本课程应安排在《隧道工程》课程结束后进行;
2.课程设计说明书采用A4纸打印,设计图纸采用A3打印。

五、实践内容与要求。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020022课程名称:隧道工程学分:2总学时:32先修课程要求:工程力学(理、材、结)、RC结构、工程地质、土力学适应专业:土木工程(含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道路工程、铁道工程、建筑工程方向)、工程力学、工程管理教材:彭立敏、刘小兵主编. 隧道工程.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讲授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理论、方法与相关知识,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具备从事与隧道工程有关的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隧道勘测设计的原理和技能;2.学习判断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方法,掌握围岩分级,了解围岩压力的特性及计算方法;3.掌握衬砌结构计算的基本方法,具备隧道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4.学习现代新奥法理论及其设计与施工的特点,了解隧道施工的各种工艺;5.熟悉隧道各种施工方法的特点,具备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基本内容:绪论:讲述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对本课程的学习特点与课程主要内容作概括性的简介。

第1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讲述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对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口位置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的内容作全面的介绍。

第2章隧道主体建筑结构:讲述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讲述隧道衬砌断面设计、隧道洞身支护结构、洞门结构及明洞结构等结构方面的内容。

第3章隧道附属建筑:介绍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介绍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第4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讲述隧道围岩的概念、围岩的工程性质及围岩的稳定性;讲述围岩分级的工程目的及分级方法;讲述围岩压力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及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第5章隧道衬砌结构计算:讲述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讨论结构力学方法与岩体力学方法的适用性及处理特点;讲述隧道洞门结构计算、隧道抗震计算。

第6章隧道施工方法:讲述属于矿山法范畴的施工方法,如新奥法施工方法、传统矿山法、洞口段施工方法、明洞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及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unnel Engineering课程编码:总学时:32 实验学时:0 学分:2适用对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土力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2.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公路隧道的勘查、设计、构造原理和计算方法,理解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施工方法的关系,了解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计算和分析隧道结构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程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了解隧道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及发展概况;1-2掌握隧道的分类及其作用;重点:隧道的分类及其作用;第2章:隧道的勘查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了解隧道勘察的几个阶段;2-2掌握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2-3熟悉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重点:隧道勘察的主要方法;难点:隧道勘察的主要手段;第3章:隧道总体设计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3-1了解隧道总体设计的内容;3-2掌握隧道选址及洞口位置的选择原则;隧道平、纵、横断面的设计要求;3-3掌握隧道内轮廓线及其几何尺寸的拟定;3-4理解道路隧道勘测设计文件的内容和组成;重点:隧道位置及洞口位置的选择原则;隧道平、纵、横断面的设计要求;难点:隧道内轮廓线及其几何尺寸的拟定;第4章:隧道结构构造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掌握隧道的主体结构构造,了解附属建筑物的设置;4-2掌握衬砌材料的种类及要求;洞身衬砌的类型及特点;洞门及明洞的型式;4-3了解内装的作用及常用的内装材料及常见附属设施的特点;4-4掌握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重点:衬砌材料的种类及要求;洞身衬砌的类型及特点;洞门及明洞的型式;难点:隧道的防排水设计;第5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5-1掌握围岩的地质特性、强度准则;围岩压力的产生及其类型;5-2理解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5-3掌握围岩压力的计算;5-4掌握我国《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关于围岩分级的具体规定;重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难点:围岩压力的计算;第6章:锚喷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6-1掌握锚喷支护的概念;6-2了解锚喷支护的特点;6-3了解锚喷支护结构设计的受力与计算;6-4锚喷支护结构的施工原则;重点:现代支护理论;锚喷支护的特点;难点:锚喷支护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第7章:隧道施工方法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7-1了解隧道施工的基本概念;7-2了解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及其发展过程;7-3掌握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及施工方法;7-4了解传统的矿山法的特点,及施工方法;7-5理解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及注意事项;7-6了解隧道开挖过程的注意事项;7-7了解隧道支撑及衬砌的施工;重点:隧道施工的基本概念;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及施工方法;难点:隧道设计施工的两大理论及其发展过程;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及注意事项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

030044《隧道工程》同济大学教学大纲(含教学内容,使用课本等)

030044《隧道工程》同济大学教学大纲(含教学内容,使用课本等)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44 学分:1 总学时:17大纲执笔人:黄宏伟大纲审核人:丁文其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建筑课群组学生的任意选修课,属专业课。

通过教学,学生应具有道路隧道的勘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知识,并了解铁路隧道、基坑围护等相关专业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隧道的勘测设计、通风与照明设计2.掌握衬砌结构计算与设计3.了解隧道的各种施工方法、经济与分析方法以及隧道运营与养护。

三、课程基本内容(一)绪论1.隧道的概念与作用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隧道工程的发展简论4.我国隧道发展前景(二)隧道的勘测设计1.工程调查2.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3.隧道的几何设计4.隧道勘测设计文件的内容和组成(三)隧道结构构造1.衬砌材料与构造2.洞门3.内装、顶棚及路面4.隧道的附属设施5.防排水设施(四)隧道的经济分析1.成本结算资金筹措2.经济效果3.路线的交通经济分析方法(五)隧道的运营通风介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新风量计算;通风方式及通风机的选择。

(六)隧道的运用照明照明质量、亮度曲线的组成、减光建筑与植被的减光作用,照明设计(七)山岭隧道1.围岩分类与围岩压力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隧道围岩分类方法、围岩压力的确定。

2.隧道结构计算半衬砌、曲墙式衬砌直墙式衬砌的计算,弹性地基上直梁的计算公式3.隧道衬砌结构矩阵分析单元刚度矩阵、结构刚度方程、整体式隧道衬苊源程序分析。

4.锚喷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5.山岭隧道施工方法6.矿山法施工基本作业开挖、隧道支撑、装渣运输(八)软土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盾构隧道、明挖隧道、沉管隧道及项管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九)隧道的运营管理与养护灭火设备、交通电视监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检测器等完全管理设施;土木工程构造物、受变电与发电设备与照明设备的养护与维修。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无五、前修课程要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隧道工程》,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王毅材主编。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教案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教案

编写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教案需要考虑到课程的目标、学生的背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教案大纲,供参考:**课程标题:**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目标:**- 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施工过程。

- 理解隧道工程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和技术。

- 掌握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 能够分析和解决隧道工程中的问题。

**课程内容:****第一课: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工程的定义和分类。

- 隧道工程的历史和发展。

- 隧道工程的应用领域。

**第二课:隧道设计和规划**- 隧道设计的基本原理。

- 地质勘察和地质风险评估。

- 隧道的几何设计和剖面选择。

- 隧道的纵向和横向排水设计。

**第三课: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的基本步骤。

- 隧道施工中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技术。

- 隧道施工的通风和排水措施。

- 隧道施工中的爆破和掘进技术。

**第四课:隧道施工设备**- 隧道施工中常用的设备和机械。

- 掘进机、隧道掘进机和盾构机的原理和应用。

- 施工设备的选择和维护。

**第五课:隧道施工管理**- 隧道施工的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

- 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

- 环保措施和法规遵从性。

**第六课: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分析隧道工程的实际案例。

- 解决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讲座和课堂讨论。

- 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 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实验。

- 课程项目和作业。

**评估方法:**- 课堂参与和讨论。

- 个人和小组项目。

- 期末考试或最终项目报告。

**参考资料:**- 相关教材和学术文献。

- 隧道工程行业标准和规范。

这个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深度可以根据教学机构的需求和学生的水平进行调整。

随着课程的进行,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和最新的技术趋势,以保持课程的更新性和吸引力。

隧道工程A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A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A课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20202Z11课程名称:隧道工程A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 for Tunnel Engineering A课程类别:专业课(实践环节)学时/学分:1周/1.0先修课程:工程制图、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质、土力学、岩石力学、隧道工程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隧道工程专业方向)教材、教学参考书:1、教材,,张运良主编. 隧道工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2]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自编)2、教学参考书[1] 肖广智著. 不良特殊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技术及实例.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年[2] 高波主编. 高速铁路隧道设计.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4]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主编.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5]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6]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主编.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7]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主编. 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8] 铁道部第二工程局主编.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隧道.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内容,培养学生对山岭隧道设计的动手能力,熟悉隧道洞门位置选择及洞门型式设计的基本思路,了解当前最新设计与施工技术动态,掌握隧道结构及洞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隧道相关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名师优质资料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名师优质资料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3411130课程中文名称:隧道工程课程英文名称:Tunnel Engineering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6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课外学时:学分: 3.5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先修课程:土力学、工程地质、弹性力学、岩石力学开课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它主要介绍隧道工程的一般概念、构造、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方法、隧道工程的一般施工方法、隧道工程的养护维修和施工组织设计。

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法、隧道工程的位置选择方法以及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和附属建筑物的构造型式及要求;了解隧道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施工方法、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位移的变化过程以及隧道工程养护与维修和施工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基本掌握隧道工程位置的选择方法及其原则。

2.基本掌握隧道工程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方法。

3.基本掌握隧道工程支护结构和附属建筑物的构造型式及要求。

4.了解围岩分级及其应用。

5.了解隧道工程开挖过程中衬砌及围岩应力及位移的变化过程。

6.了解隧道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7.了解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各种施工方法。

8.了解隧道工程养护与维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9.了解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方法。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1、绪论铁路及公路隧道、地下铁道的概念;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地下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隧道位置的选择按地形地质条件选择、按线路类别选择隧道位置;隧道方案的比较;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原则;3、隧道平、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隧道平面线形及设计原则;隧道纵断面的坡道形式、坡度大小、坡段连接;隧道横断面的设计的方法,直线隧道建筑限界、曲线隧道加宽的方法。

4、隧道构造设计隧道衬砌的型式及适用条件、隧道衬砌的一般构造要求;隧道洞身支护结构的构造:模注砼衬砌、装配式衬砌、锚喷支护;隧道洞身支护结构的构造:复合衬砌、明洞构造、洞门构造;隧道附属建筑物的构造:隧道通风建筑、避车洞、隧道防排水建筑、电缆槽。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教学大纲

《隧道工程0807406221》教学大纲(Tunnel Engineering)适用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课程编号:0807406221 前修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学分:3 总学时:48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目的: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隧道工程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理论与工程应用基础知识,成为高素质的隧道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胜任各类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维修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隧道工程的理论知识。

包括交通(铁路、公路与城市道路)隧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隧道勘测设计、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围岩分类与围岩压力、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新奥法理论与技术、高速铁路隧道的基本知识、隧道的营运管理与养护维修等。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38学时绪论1学时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对本课程的学习特点与课程主要内容作概括性的简介。

重点: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第一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4学时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对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口位置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的内容作全面的介绍。

重点:隧道工程勘测的重要性、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难点:隧道工程勘测方法的选择、实施的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分析第二章:隧道主体建筑结构4学时基本要求:讲述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讲述隧道衬砌断面设计、隧道洞身支护结构、洞门结构及明洞结构等结构方面的内容。

重点:隧道限界与净空、隧道洞身支护结构、隧道洞门结构难点:不同隧道结构的适用条件及其比较第三章:隧道附属建筑2学时基本要求:介绍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介绍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重点: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难点: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的选用第四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6学时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围岩的概念、围岩的工程性质及围岩的稳定性;讲述围岩分级的工程目的及分级方法;讲述围岩压力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及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01》教学大纲
(Tunnel Engin eeri ng)
适用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
前修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

课程目的: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培养的 学生具有坚实的隧道工程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理论与工程应用基础知识,成为高素质的隧道工 程技术人才。

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胜任各类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维 修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隧道工程的理论知识。

包括交通
(铁路、
公路与城市道路)隧道的基本概念与功能、隧道勘测设计、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围岩分类与 围岩压力、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隧道施工方法与工艺、新奥法理论与技术、高速铁路隧 道的基本知识、隧道的营运管理与养护维修等。

绪论
1学时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介绍隧道工程的特点与历史发展;对本课程的学习特 点与课程主要内容作概括性的简介。

重点: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第一章: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4 学时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与内容;对隧道位置与线路的关系及选择方法、洞 口位置合理选定以及隧道线路设计的内容作全面的介绍。

重点:隧道工程勘测的重要性、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难点:隧道工程勘测方法的选择、实施的方法,以及勘察成果的分析 第二章:隧道主体建筑结构
4 学时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限界与净空的关系;讲述隧道衬砌断面设计、隧道洞身支护结构、洞门 结构及明洞结构等结构方面的内容。

重点:隧道限界与净空、隧道洞身支护结构、隧道洞门结构 难点:不同隧道结构的适用条件及其比较 第三章:隧道附属建筑
2 学时 基本要
求:介绍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各种附属建筑物;介绍隧道防排水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课程编号:_01
学分:3总学时:48
、教学内容
理论总学时:38学时
重点: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
难点:隧道防排水设施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的选用第四章:隧道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6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围岩的
概念、围岩的工程性质及围岩的稳定性;讲述围岩分级的工程目的及分级方法;讲述围岩压力与隧道结构的关系及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重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围岩分级、围岩压力
难点: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围岩围压的计算与分析,隧道结构与围压的力学关系第五章:隧道衬砌结构计算6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讨论结构力学方法与岩体力学方法的适用性及处理特点;讲述隧道洞门结构计算、隧道抗震计算。

重点:隧道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
难点:隧道结构的计算分析与工程运用
第六章:隧道施工方法4
基本要求:讲述属于矿山法范畴的施工方法,如新奥法施工方法、传统矿山法、洞口段施工方法、明洞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及特殊地质地段隧道施工。

重点:隧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难点:不同隧道结构施工方法的比较第七章:隧道钻爆施工作业2 基本要求:讲述与矿山法施工相配套的隧道施工工艺,如钻爆开挖、出碴与运输、支护技术、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衬砌结构的防水。

重点:隧道钻爆施工的流程
难点:隧道钻爆施工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第八章:隧道辅助坑道与辅助作业2 基本要求:讲述辅助坑道的工程特点、类型与应用;介绍施工通风与防尘、压缩空气供应、施工供水与排水、施工照明与供电。

重点:各种辅助坑道与辅助作业在隧道工程中的作用
难点:各种辅助坑道与辅助作业的分类与实用第九章:新奥法4 基本要求:讲述新奥法的概念、新奥法隧道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讲述新奥法的施工技术与工艺;讲述新奥法监控量测的重要性、量测的手段与数据处理。

重点:新奥法施工方法、洞口段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措施、钻爆开挖、支护技术、隧道施工的辅助坑道、新奥法的监控量测
难点:新奥法的施工过程与施工工艺第十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简介2
基本要求:介绍国内外高速铁路隧道发展概况;讲述高速铁路隧道横断面设计的工程特点;
讨论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及减少空气动力效应的工程对策。

重点:高速铁路隧道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减少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工程对策
第十一章: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1
学时
基本要求:讲述隧道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场地布置、工班组织、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对施工过程进行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学时
科学管理的方式。

重点: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
三、实践环节或相关课程实践总学时:10学时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3、8学时以上(不含8学时)实践环节需单独设置大纲。

四、课时分配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六、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核30% (包括课内实验)+考试(闭卷)70%
制定人:左熹(制定日期: 2013年10月)
审定人:王艳(审定日期: 2013年10月)
《隧道工程01》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隧道工程 课程编号: 01 课程总学时: 48 实验学时数:
10
课程总学分:
实验学分:
开设实验项目数:3
一、实践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掌握隧道开挖质量及结构内轮廓线量测,评价开挖质量;掌握锚 杆抗拉拔试验和锚杆抗拉拔力指标及锚杆质量;掌握地质雷达探测隧道衬砌背部空洞、厚度 及钢架间距的原理和方法,评价衬砌施工质量;掌握隧道周边位移、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 力、支护结构内力量测等方法,评价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效果。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 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3、 8学时以上(不含 8学时)实践环节需单独设置大纲。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能完成各项实验,并完成相关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成绩按学生完成 情况分别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制定人:左熹(制定日期:2013年10月)审定人:王艳(审定日期:2013年10月)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09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09 设计周数: 周 设计学分:
开设学期: 5
适用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先修课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
、目的和意义
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培养的学生具 有坚实的隧道工程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理论与工程应用基础知识,
成为高素质的隧道工程技术人
才。

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胜任各类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维修以及科学 研究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课程设计环节的目的是使授课对象熟练掌握地下空间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外,实现对其
它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先修课程的有关知识, 掌握混凝土设计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分析和解决混凝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独立设计小型地 下空间工程的能力,熟悉有关施工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 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设计方法,确定合理的隧道断面和洞门类型; 2
、 提高隧道工程设计图的绘制能力及隧道工程结构的计算能力;
3、 要求完成的具体设计内容包括:隧道纵断面、横断面和洞门的设计与绘图;隧道洞门
的抗倾覆计算、抗滑移计算、基底合力偏心距计算、基底压应力计算和墙身截面偏心和强度计
三、时间安排
内容
时间(学时/天/周)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绘制隧道纵断面图、横断面和洞门设计图;
(2)计算书(包括隧道洞门的抗倾覆计算和抗滑移计算、隧道洞门的基底合力偏心距计算、隧道洞门基底压应力计算以及洞门墙身截面偏心和强度计算等)
(3)编制设计说明书
按照统一格式编制、装订设计说明书。

要求书写工整、规范、清晰,内容齐全,并附有必要的简图。

五、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70%设计期间的各项表现占总成绩30%
2、考核标准:课程设计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课程设计期间的态度和表现,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3、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六、教材及参考书
七、其他说明
制定人:顾斌(制定日期:2013年月)
审定人:王艳(审定日期:2013年J0_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