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锦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月6日

自我修炼从《道德经》开始

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修炼自己,更没想过修炼到什么境界,近来,我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修炼自己!

一个人生长生活在尘世间,从家庭,从学校,从社会学到太多关于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但是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都是社会给予的答案,我们很少去判断,因为我没有判断的正确依据和方法,所以我们经常迷失了自我,经常很困惑,甚至迷茫!我们经常会受社会和周遭的影响去追求物欲,去追求我们可以看到的外在的衣食住行,而很少去关注我们的内环境这些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的心究竟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我们的思想究竟是如何掌控我们的行为的!我们是否任其信马由缰?

在过去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没有人告诉我应该如何去修炼自己。在不久之前,我发现了老子的《道德经》,当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感觉好就想研读甚至背下来。很好的想法但是由于其他的原因就放下了。其几天我终于失而复得,再次拿起道德经,决心背下它,并用它来进行自己的重新修炼。

我非常庆幸我生有机会和《道德经》结缘,庆幸自己在三十几岁能无他人指点找到宇宙秘籍,庆幸自己可以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来修炼自己,并成己达人!

谢谢您老子先生!

12:16 |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7月31日

熊春锦先生讲道章第四章-不盈

第四章不盈

——根据熊春锦先生04年2月2日讲座录音整理编辑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讲解:

第四章可以分为三段,“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是第一段;第二段,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三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共分为这三段,下面根据自然段进行讲解和复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一段三句,看起来简简单单,但是它的内涵确是非常的丰富。在解读这一章和这一段的时候,要与其他的段落贯穿起来,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掌握。

虚空用中道妙门

“道冲而用之”,首先谈到了这个道冲,重点也是这个道冲,一个“用”,一个“不盈”,一个“渊”,一个“宗”。掌握了这几个字,基本上对这一段的内容就能够掌握好。

“道冲而用之”,关键是这个道。道本身可以说是无名无相,在有名的状态下,在后天的意识中,是难以寻觅,难以捕捉到的。当我们进入无为以后,在无为状态下,无论是通过形体,还是舌头,还是我们的心,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寻到道的实质。在早期更容易找到无为状态下的随意肌运动,这个随意肌包括了舌头的运动过程,放松以后就能找到。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大家诵经的原因,根据灵动的原理就可以理解,道理是是相同的。

自然调节和进入无为状态的是心。心有两大系统,既有他的宿舍——在胸腔中央,又有他的工作室——在大脑当中,再加上大脑皮层对大脑质层有一种锁闭的作用,所以心进入无为状态就比较难一些。但是可以通过随意肌的运动,带着我们调好心,修好这个心,去体悟无为的状态,进而能感悟到道。一旦心能进入无为状态,那么这个道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道虽然无名无相,非常不起眼,但是只要把握了用中这个关键的方法,那么窥见它也并不是那么困难的。大道以虚为体,以中和为用。这个虚就是空、无、静、定的状态。以中和为用,首先要建立起正觉、正念、正识,既认识外部的阴阳,也认识自己体内的阴阳,把这两个阴阳都把握住。再一个就是要注意无为与有为状态的体悟、实践和感触,在心灵中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认识论。有了这个基础,再来运用中,通过用中,就能进入众妙之门,进入道境。“道冲而用之”就是这个意思。一定要通过道,一定要通过中。当然中当中包含了虚,包含了空,包含了静,包含了定,你把握住它了,那么空、虚、静、定也就容易出现,从而迈进众妙之门的大门槛,才能体悟到道的境界是什么状态。

“冲”,也就是中,是虚,是静。这个“冲”字在这里是一个以象喻意的方法,以象比喻的方法。具体的讲解呢,就是两座大山之间的空地,一个空旷的地区,由于山上的水与风反复长期的冲涮而形成的一个空间、一块空地上的空间,就称之为山冲。很多傍山的农村就有依山建村,依山建镇,就是用了这个冲里面的空间。由于道境是虚不离实,用空又不离开实体,他是整体把握虚和实、有和无、体和用、有形和无形的一种方法。两山之间这个虚空的空间,那就是虚,就是冲,这个“冲”里面运用的就是中。这也就是说,道用就是在无为空间之内的运用,所以说这个“冲”也就是中的意思。

在第四章的后一篇谈到用谷,古代谈谷就指的是山,所以“谷”也离不开山的涵义,也是以象喻道,以山谷言道。因为在两山之间的空谷之内,无论是水,还是风,还是气,还是光,都是不住不流,不粘也不滞,自然也就没有盈满的现象出现。我们可以体会感悟一下这个空间的状态。如果从物质的观点来看,道德修养的实践,就要要高度重视上面所提到的虚心实腹。要确实使我们体内的阴阳处于一种中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去体悟中的妙用。实际上道的妙理的最后关键点,就是保持心理状态的中和,执两用中,谦虚处下,永不盈满,从而自觉地摆脱有为的制约。用这个“中”陶冶心性,再造性格和秉性,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有为对我们的制约。同时也要把握住徼,因为我们性格秉性中常常都有偏执,所以容易盈满,容易有以为的。只有用这个中来陶冶心性,才可能摆脱这些有为的能量对我们的制约,这样才能出现徼。如果正觉正念正识不能在我们大脑皮层建立,不能在心灵中树立起来,那么要把握徼就永远是一句空话。即使你认识到徼,而你的心性当中、秉性当中,没有重视这个道德修养的关键——处于中和状态,那么面对这个徼,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因为不具备这个基础。所以我们在再造后天的性格和秉性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这个基本前提,将自己心性的思维方式,从偏疑、偏执中尽快调整到中和状态,就是要用这个中来陶冶我们的心性。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给我们祖国命名时用了这个“中”字?这是希望我们后代都能秉承祖先们的愿望,能够认识大道的一种心愿。要后代人去望文生义,通过悟中、用中而尊道重德。这决不是后来某些人所曲解的那种意思,说中国就是世界中央的意思,那倒不是。这个“中”实际上是祖先们希望我们后代能够体明道、知道,使这个中能成为进入大道的一个标识,成为一个指路的明灯。因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道德文化史,从来没有离开过道德,都是紧紧围绕道德而展开的。虽然后来逐步地离道失德,丧失了这个中,但是我们从中华文化的传统命名当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对于我们后来者、华夏子孙后代,寄予了无限的关怀、期盼和希望,希望中华的子孙都能通过这个中,复归于德,复归于道。所以我们要很好地去体悟这个中。《道德经》里多处讲到这个中,很多章节里都提到了这个中。所以这个中对于我们修养道德,陶冶心性,再造秉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习第一章时,大家对这个徼感兴趣,对这个妙感兴趣。那么在这里讲的就是具体方法——如何才能进入道,把握徼,把握妙?如何去观缴观妙?用这个众妙之门复归于道。

万物之宗天地根

“渊兮似万物之宗”,就是说道的用中、用虚的妙处。这些好处,这些妙处,可以说神妙莫测,妙趣横生,就像深不可测的渊一样,又清澈又深远。这种深广莫测、奥妙无方的境界,在有为后天意识的状态当中,是视之不见其形,体之不得其身。但是当我们一旦步入到无为之中,它却又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取之而不可得,舍之又不能离去。我们将在这个虚中所获得的经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能量,获得的方法,再转过来用之于有为。因为这是最符合自然法则的,有了它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可以说用中之妙,的确是一种最科学的方法。他就是用虚来运有,用虚来证实,在这个虚的状态中,通过中步到了虚以后,就在这个虚里面,去感悟万物的本来面目,能够提取阴动为先的实质,能够寻到事物的本因,能够判断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