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20xx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师工作总结【一】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宣告结束,虽然力图使工作更出效果,但往往功效甚微,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仍未解决好。

总结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集众人智慧,再谋良策,定能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总结平时的教学工作,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没有形成主动、自觉的习惯。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疏于正确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到八年级时,一部分男学生思想变化特别大,直接影响了学习态度,表现为: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求知欲望不强烈;上课学习不积极,不认真,自己不愿动脑筋;课堂作业照抄;不积极课下预习,不积极完成家庭作业。

在语文活动中兴趣不大,不认真搜集资料。

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学生厌学的典型表现。

二、作文教学缺少计划性和指导性,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虽然每单元中都有写作活动,但有些综合性语文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学生缺少体验过程,导致写作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教师只根据单元主题练写或依某一篇课文仿写(或改写、续写等)一篇。

这样的写作训练就缺少科学性和计划性。

每学期应在开学初制订出学期写作训练计划。

另一方面,由于平时的作文训练没有充分的指导,造成学生作文成功率不高,学生写作热情下降。

个别学生迟交作文,甚至怕写作文,不交作文。

作文批改是费力不讨好,老师花大力气详细地批改,学生却不认真看,收效甚微,后来尝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批改作文,把批改方法逐步通过批改练习教给学生,可多数学生还是不会批改,批改也不认真。

作文批改走入了困境。

三、阅读能力难以提高仍然是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学生依赖老师的思路和提出的问题被动的阅读,而主动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很差,在阅读中缺少思考的好习惯。

在自读课上,指引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者教师给出自读提纲及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习时,学生好像心不在焉或者失去主心骨的样子。

中学语文科常见的几种课型

中学语文科常见的几种课型

中学语文科常见的几种课型2013、12、24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语文科形成了自己的课型特点,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教学、诗歌教学、考点复习、作文教学、试卷讲评等。

但不管是什么课型,都要秉持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坚持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理理念,并把它们灌注到各种课型的教学实践中。

我校的语文教学把学案导学融入到各种课型当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最优化。

一、现代文教学课型1.课前演讲。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有节目。

可采用轮流或抽签两种方式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讲或读美文。

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扩大同学们的阅读面,可谓一举多得。

2.新课导入。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有情景导入、悬念导入、趣味导入、提问导入、角色导入、图片导入等。

在选择导入方法设计导入语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现有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灵活处理。

3.目标确定。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最好在“新课导入”后就立即提出,这样,课堂教学的开展就有了可靠的依据,课堂教学也就有了明确的主题。

4.学案导学。

发放导学案,让学生阅读完成。

5.学生自读。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言能力。

学生自读课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学生自读的形式很多,可以范读、领读、齐读,也可以分组读、分角色读等。

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可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

学生自读是学生理解、分析、鉴赏的基础。

6.情境创设。

现代文教学,在学生自读熟悉课文以后,教师将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鉴赏。

这个阶段,从本质上讲就是对教学目标的展开,情境创设是对教学目标展开的具体形式。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问题情境、活动情境、诵读情境、探究情境和训练情境等。

课堂上教师只是主导,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能是节目的主持人,其职责在于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演员)创设引人入胜并能开启他们思维的形式多样的情境。

语文教学的困难与突破

语文教学的困难与突破

语文教学的困难与突破摘要:尽管语文新课标的改革正在努力推行,大多数语文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并在实际教学中大胆创新,积累经验,但作为一名教育岗位上多年的语文老师,我不得不承认当前语文教学效果较差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我将教学中面临的三大困境进行反思,并试图提出突围对策。

关键词:学科地位课堂效率课外拓展应试体系网络环境工具性人文性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语文教学困境之一:语文学科地位降低。

语文作为三大学科之一,在中学生心目中的主导地位正在黯然失色。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导致此困境的两大因素。

一、应试教育制度导致了语文学科的边缘化进入初中后,应试教育的压力更加大。

许多同学对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

这种重理轻文的现象,是因为考试制度下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

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

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

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二、网络文化环境对语文传统文化的冲击尽管网络技术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如虎添翼,但是这些海量的纷繁的信息资源毕竟是游离于我们身心的外物。

当今不少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表现出语言的粗鄙化,情操志趣的委琐化,对传统经典的陌生化。

因此中学语文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尤其是网络带给我们的画面图像取代着语言文字,这使得许多中学生已经越来越习惯于依靠形象而不是文字来和世界沟通。

另外网络中大量被点击的大众阅读,也使得中学生对经典日益疏离,对流行文化热心追逐。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作者:韦堂伦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11期摘要: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的教育理念要转变,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的"满堂灌"模式,要改变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之光,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改初中语文一、充分讨论,让学生在大胆的尝试,探究中学习如何学好语文?对教师而言,《大纲》强调“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

而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扮演了课堂的主角。

首先,通过让学生“买票”上“互动列车”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

接着,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再请其他同学来帮忙解答,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

二、认真备课,深钻教材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

每一位语文老师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领导思想。

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

语文课堂教学的泛化现象及对策

本解读的多元化。为防止文本解读的泛化倾向, 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 应充分尊重文本 , 还原文本的写作背
2 0} 教学
的陈述性知识 , 如果学生花很多时间去合作研讨 ,
无疑是浪费时间 ,合作研讨将失去其本质意义 ; 三 是放羊式 自主学 习, 现 代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学生学
习 的 自主性 和 开放 性 , 强 调 以学 生 为 主体 , 但 是 把 课 堂完 全放 手 交 给 学生 , 忽略 教 师对 学 生 的指 导作
能力, 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
二、 教 学手段 的泛化 教学 手段 指 运 用 教 学 辅 助 工 具 或 教 学 活 动 进 行 课堂 教学 的一种 方法 。有效 的教学 手段 是提升 教 学效果的保障 , 但是过犹不及 , 一味 追 求 教 学 手段 的花哨 反而会 起 副作用 , 表现 为 :
四、 探究学习的泛化 探 究性学 习是《 语文课程标准》 所倡 导的一种 积极 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泛化指探究学习实 施过程 中由于师生在对探究对 象的认 识和理 解上
作者简介 : 王 勇( 1 9 6 7 一) , 安徽太和人 , 本科学历 , 中学高级 教师 , 安徽太和县第一中学党 总支副书记 。
研究方向 : 中学语文教学。
对课程资源进行高效 率开发是使语 文教学从
内涵 到 外延 获得 拓 展 的有效 手 段 , 但 对课 程 资源 进 行 开发 的 前提 建 立 在 对 教材 准 确理 解 和 灵 活把 握
体 到抽 象的认 知规律 , 给学生独立 、 自由思考的空 间, 以引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 、 多层次思想 。三是要
灵 活处 理好 预 设 与 生成 的 关 系 。师 生共 同探 索 、 共 同对话 、 相 互 质疑 , 把尊 重 文本 内涵 的 、 具 有探 究 价 值 的 问题 作 为催 生教 学 效 果 的生长 点 , 把 质疑 作 为 催化剂 , 师 生共 同发 挥 主观 能 动 性 , 通 过 教 师 的 精 当点拨 , 引导 学生 自己解决 问题 。

从语言习得的特点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

从语言习得的特点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

从语言习得的特点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语言知识,养成语言运用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吕叔湘先生曾不只一次强调,“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

可见充分认识语言习得的特点,对于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道路是必须而有意义的。

那么语言的习得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呢?特点之一:人文性。

这样说,决不是为了赶“人文论”的时髦。

无论是我们自身语言习得的经验,还是许多典型的事例都告诉我们,语言的习得决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过程。

可以说,语言习得是一种生命行为。

我们总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成长我们的思想,铸炼我们的人格,陶冶我们的性情。

法国人米亚拉雷说:“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也就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特别看重母语学习的根本原因。

反过来说,有了母语,才有了特定的民族文化,子子孙孙才能在母语习得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息息地繁衍下去。

于漪老师说:“中学语文是教文育人。

”这也是由语言习得的人文性特征决定的。

特点之二:实践性。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这是对语言习得基本规律的总结。

一个人即使不经老师的指导,只要有实践的机会,就会习得语言,甚至会成为语言运用的能手。

对语文学习中语感的重要,大家早已形成共识。

但语感是“讲”不出来,“教”不出来的,要靠大量的语言实践。

朱熹说:读书是自己读书。

这也是说语言习得非靠自己实践不可。

可以说,任何人的语言习得都不是主要依赖于课堂中教师的“教”。

高明的教师也只是帮助学生养成语言习得的良好习惯,提高语言习得的实践效率而已。

叶老那句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正是以语言习得的实践性为前提而得出的结论。

特点之三:随意性。

说随意性,似乎是与科学化矛盾的。

其实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的统一。

不能看不到客观存在的随意性,而强加以“科学性”。

大而言之,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培养无序。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常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常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常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教学常规)一要体现课改的六字方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要灵活体现调节教学的四个环节和五个关键。

三要注意语文课的学科特点:1.语文课要做到“四有”。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体现调节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原则,又要注意到语文学科本身的教学规律。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四有”:即有目标,有自学,有讨论,有读写。

(1)“有目标”指的是,上课前必须明确提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语文教学目标,让师生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那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自由散漫式的语文教学法,我们是不赞成的。

(2)“有自学”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自学读书、整体感知的自主学习的环节,把一部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不能一上课就由老师分析讲解,甚至满堂灌,或者满堂问,把完整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剥夺了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权力。

(3)“有讨论”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通过讨论而充分发表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和意见,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发挥群体优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同作战的能力。

讨论要深入,不能蜻蜓点水式地进行30秒的讨论。

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有价值,不能钻牛角尖。

(4)“有读写” 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有读、有写。

首先,“读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不是好的语文课。

语文课堂上,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读书,通过自读、齐读、品读、诵读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精彩优美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甚至达到当堂会背。

其次,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写一写,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讨论结果整理一下,理清思路,形成一段逻辑思维性很强的答案,用笔写在课堂笔记本上;或者进行片段写作,100字左右。

如果这样,每节课都做到有读有写,天天练习,积少成多,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因为语文能力的提高靠积累和感悟,只有多读多写才能见成效。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中,基础教育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和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教师要从多方面提高和强化课堂教学能力。

一、写作教学能力(一)明确写作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新课改指出,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尽可能减少教师对写作的束缚,教师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创造。

在正确的写作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才能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让写作回归写作活动本身,避免教师落入应试化的写作教学活动中。

(二)提高自身写作水平有的教师本身写作水平就存在问题,语言不丰富,结构不紧凑,内容枯燥,甚至不及学生。

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势在必行。

语文教师要掌握系统的写作理论,具备良好的写作水平,这样才能在写作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得更准确和深刻,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增加阅读量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阅读能从整体提升教师的文化架构,增加写作的积累。

除了阅读专业性的书籍外,教师还要进行其他文化的阅读。

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和思路,增加写作的词汇量,领悟到写作技巧,这样,写作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做到“游刃有余”。

(三)给予学生写作的指导教师让学生自主写作,张扬个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让学生随心所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会导致学生不能掌握写作的一些技巧。

如有的学生习惯用散文的文体写其他文体的作文。

教师要正确地进行引导和指正,一定的限制是必须的,教师要处理好学生写作自由和限制的关系,这是写作教学能力之一。

二、组织课堂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有有效的互动活动。

如何解决我国语文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的问题--由德国母语教科书“课文注释”及其练习题设计所想到的

如何解决我国语文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的问题--由德国母语教科书“课文注释”及其练习题设计所想到的

将短文填写完整 : 白天 , 水蛙躺在 在
— —

遇到危险它就 。交 配在



它把 自己藏
。冬天 , 水蛙
中进行 。
从蝌蚪变成青蛙需要 4个月时间, 5个月才真正长成青 第 蛙。 青蛙的食欲很大 。 毛虫 、 蜗牛和昆虫都是它的食物 。 它猎取 食物用的是舌头。它的舌头具有很强的弹性 , 出去像闪电般 伸
成 不管不 问, 跳读过去 , 在培养学 生细读文本方 面起着不可忽 视的作用。 作为练习它让学生联想, 锻炼了想象能力 。 这种编排 既做到了引导学生阅读 , 又提供练习让学生来做 。 2设置编者置身事外的客观导读和练 习的问题。德国教科 .
() 3 加强助教与助读系统 , 使教学 内容明确, 让教师 的教与学生 的学有路可循。( ) 4 设置可操作性强 的活动来 明确贯穿学习任
务。 这 种 编排 方法 在 改 变教 学 随 意性 方 面 优 点 有 :1 ( )可 以加 强教 学 内容 的系 统性 与 有序 性 。 由于 “ 文 注 释 ” 范 了语 文教 课 规 学 内容纵 向上 的 知识 与 能力 , 师 只 需教 好 本 册本 节课 的课 文 教

教材示例 2 :

只绿水 蛙
水蛙经常出没在 沼泽地、池塘和小溪中。雄蛙身长 7 5厘 米, 雌蛙约 9厘米 。 雄蛙的头部有两个大大的鸣囊。 水蛙的皮肤
是绿 色的 , 大的 泳皮 一 直长 到脚 趾 尖 。 宽 练习:
讨论 一 下 。 下哪 几 句是 对 的 : 以

德 国 教 科书 的 “ 文 注释 ” 点 与我 国 教材 的 不足 课 特
如何解决我国语文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的问题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对策自新课改以来,初中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心的情况,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

下面我将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语文教学存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的情况,建议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根据新课改精神,语文教学特别重视对人文精神的挖掘,但一些老师在具体教学中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却不提及,甚至认为这样就显得落后、传统。

这样教学虽然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但听不到琅琅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没有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必要的训练,没有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这样做终究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都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难以表达出来。

因此,在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高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实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自主探究式学习存在盲目性和对结果的忽视,建议加强目的性,既注重过程又不忽视结果。

1.对学生自主学习缺乏足够铺垫,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实际上,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在事前做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2.探究面面俱到,缺乏重点。

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又不忽视结果,探究的目的是问题解决。

3.有些课堂活动存在盲目性。

盲目活动很可怕,虽然新课标强调对话,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大多被挤占,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自由表达:语文课堂的“应然”之态

自由表达:语文课堂的“应然”之态

自由表达:语文课堂的“应然”之态语文课堂是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平台,是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却往往感受不到自由表达的氛围,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害怕被批评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现象是令人担忧的,因为自由表达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语文课堂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表达的机会,创造出一个“应然”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他们应该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语文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感,鼓励他们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应该是多样的,除了课堂讨论,还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写作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表达空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语文课堂应该提倡开放的思维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往往感到困惑,因为老师一味地强调标准答案而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语文教育应该打破传统的思维框架,提倡开放的思维方式。

学生应该被激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不是被要求死记硬背教材知识。

只有在开放的思维方式下,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堂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学生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有些学生擅长口头表达,有些学生善于书面表达,有些学生倾向于图像表达。

在语文课堂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让他们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可以设置口语表达、写作表达、绘画表达等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个性魅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在不同表达方式下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堂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中学语文教学低效原因探析

中学语文教学低效原因探析
做好语文教 学,笔 者认 为教 师要正确 的改 良教 学模式 ,培养 学生对语文 学习的兴趣 。 关键词 :教师 的教 学模 式;中学生对语文的 态度 ;应试教育
中 图分 类 号 :G 6 3 2 文 献 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3 4 — 2 4 8 — 0 1
教学探讨
中学 语 文 教 学低 效原 因探 析
王 秋 燕
( 福 建 省 泉 州 市 南 安 市 南 星 中学 福 建 泉 州 3 6 2 3 0 0 )

要 :中学语 文教 学低效 ,是 中学阶段普遍存在 的问题 。想学好语文 ,是一个漫 长而复杂的过程 ,在教 学上会 出现
很 大的随意性 、盲 目性、模糊性 ,学生的理解 能力方面的能力。
语文教学 中,教师一 味的针对考试去讲课 ,压 制了学生 的 思维扩展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语文学 习能力很难提高 ,
也 不 会 有 太 大 兴 趣 。并 且 学 生 每 天 的学 习任 务 很 大 ,而 学 习语 文 效 果 不 显 著 ,不 像 其 他 理 科 那 样 题 做 的 多 了 自然 就 会 了 ,而 且 成 绩 提 高 的很 快 。

分析一 篇文章 ,深度剖析 ,建立一套循序渐进 的教学体 系 ,慢 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 、思维活跃 的能力 ,为学生打好基础 。 2 、上课 之前 要做好准备 ,授课 内容不能太过死板 ,结合 课 本知识做 必要 的课 外拓 展 , 对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也有极大的 帮助 ,引导 同学们对语文的热爱 ,提倡 同学们在完成其他科 目 的作业 前提下 ,利用空闲时间看看一些 比较好 的 、有意义 的文 章 ,进行分析理解 ,经常跟 同学们聊一聊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 或感受 。不 以布置作业为名 ,培养 同学们写一些 随笔 、生活记 录等小段子或者 自己喜欢 写的东西 , 比如读后感受 、 续编故事 、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摘要通过一定模式或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从中可以学到“渔”的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写作;在授课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课堂讨论,在一定时间内寻求一个可以共同接受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流行学与练的结合,使学生当堂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最后对所学课文或每个单元进行归纳或总结,寻求借鉴之路。

具体做法为:自主学习——质疑讨论——点拨指导——总结感悟——练习巩固。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近几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很多教师莫衷一是,随意性大,甚至在教学中顾此失彼,丢三落四。

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维与素质的培养;最终达到使学生少走弯路、终身受益的目的。

一、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语文学习语言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众多语文教师都在对固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着变革。

人们越来越注重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或学习方法的培养。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什么是学法指导呢?所谓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程序的合理化和规范化的问题,是从教学目标出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基础,规范课堂教学程序的问题。

运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而学法指导是配合教学模式进行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化的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套理论,并获得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的过程。

在二者当中,它们都贯穿了现代教学原则,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思想。

“质疑——自读——解疑——归纳——扩展”的模式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阅读课文,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活动和课堂讨论来共同寻求答案。

做到以上这些,不仅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可以积少成多,把握规律。

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获取知识和思想的双丰收。

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

任 务 ,忽视 了对学 生 语文 素 质的 全面 培 养 。 美 体 验 和 审 美倾 向 ,语 文 美 育 的核 心 就 是
再则 ,讲 “双边活 动 ,必须要 认识 到提
(2)片面 强调 语文 的工 具性 ,步 入识字 教学 要 塑 造 美 的 心 灵 ,这 有 利 于促 进 语 文 德 育 高 学 生学 习兴 趣 的 问 题 。 我 们知 道 ,所谓
严重 。具 有 问题有 :(1)过分 强调语 文 的文 文 美 育 旨在 帮 助 学 生 树 立 正 确 的 审 美 观 不 动 脑筋 的 答 ,不仅 无 助 于 学 生 对 教材 的
学性 ,认为 中学语 文就 是 文学 教育 ,语 文能 念 、健 康 的 审 美心 理 和 高 尚 的审 美情 趣 , 理 解 ,更 不 能 发 展学 生 的 智 力 无 目的的
础 ,因此 语 文 教学 对 弘 扬 民 族精 神 、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协 调 统 一 ,重视 情 感 、意 志 等 非 智 力 指 大 脑 思维 活 动 。诚然 ,学生 回答要 动 脑 ,
高 民 族素 质具 有 1:可 估量 的 影 响 作 用 。但 因 素 的 培 养 ,有 效 调 动 学 生学 习语 文的 积 但 是 动 脑并 不 一 定 要 答 ,更 何 况 有 些 问题
离 语 言文 字 的制 用 ,使学 生 计学 习 语 文失 发 展 学生 的 个性 和特 长 。 现 代社 会发 展 对 而 言 ,重 点应 摆 在 教 师 一 方 面 。 如果 就 教
分 体 现 出 语 文 学 科 的 性 质 、地 位 和 作 用 。 高 学 生 优 秀 的科 学 文 化 涵 养 ,开发 学 生 的 论 ,这 样 的 提 问 才 有价 值 。有 的 人 认 为 启

语文课堂“三环八步”教学法

语文课堂“三环八步”教学法

刍议语文课堂“三环八步”教学法为了改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陈旧、随意性大、“满堂灌”的高耗低效状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验和研究,以优化目标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三环节八步骤”的课堂教学流程,效果较好。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定标这一环节又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伊始,教师就要以高屋建瓴、掷地有声的气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所教文章潜心设计“提神”的导入语。

好的导入语能吸引学生,增强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步:认定目标。

师生共同进入教学情境后,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师生共同认定后,便以此为中心有的放矢地展开当堂的教与学。

这就克服了语文课堂随意性大、学生无从把握的普遍弱点。

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努力方向,以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责任感相结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一步骤是目标教学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其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师生易于操作的特点。

二、达标这是整个教学流程的核心环节,共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导读提示。

依据投放的目标,教师向学生提示完成目标的方法和自读教材的具体要求,或者设计出启发性导读思考题,为学生充分自学明确指向。

这样,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在自学过程中就能有遵循、有目标,既能有效地避免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大讲特讲、学生无事可做或做“无用功”的弊病,又能有利地消除学生对自读要求或思考题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成为可能。

而且,这一步骤正遵循了“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的教学新思想,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步:自读教材。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自读要求或导读问题,运用教师教给的方法,认真自读教材(可采用朗读、默读、速读等多种形式),按时完成教师要求或勾画、整理出导读思考题答案,并随时记录自读过程中的感悟或疑问,以便在分组讨论时交流、解决。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作者:杨晓英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12期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创新教育离不开初中语文教学。

这首先是因为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的基础,是新一代掌握交际工具,掌握悠久历史文化,吸收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起步和巩固的重要阶段。

它甚至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

一、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文教学的素质观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语言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重新明确中学语言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牢固树立语言教学的素质观。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长期以来在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未能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盲目性与随意性较为严重。

有的过分强调语文的文学性,认为中学语文就是文学教育,语文能力就是写作能力,将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只重视分析主题思想和研究写作方法两项任务,忽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

有的片面理解语文的工具性,步入识字教学的误区,咬文嚼字,重复训练,死记硬背,枯燥乏味,整堂课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人文性,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

语文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语文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它凝聚着民族的思想感情和人文价值,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语文能力,这也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与任务。

具体到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应当有不同的层次: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母语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要培养鉴赏、分析与评学作品的能力,以便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作者:冯海英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年第05期摘; ;要;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是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

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确定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对于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价值、提升语文教学的科学性、提高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虚化、异化和泛化等问题,确定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既要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围绕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又要重视教材文本,关注文本体式、文本内容、编者意图、作者意旨;还要关注学生,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两方面做好学情分析。

只有充分考虑中学语文教学的各个因素,才能正确确定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全面有效地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内容; 确定; 依据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趋于多样化,但是改革者大多关注的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较少,表现在教学中,教师具有强烈的教学意识,却缺乏鲜明的课程意识,他们往往关注怎么教、怎么学,却很少思考教什么、学什么。

而事实上,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所有教学活动的起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如何确定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一、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内涵界定“语文教学内容”在理论上一直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定位。

人们往往将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混为一谈。

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的意识里,“课程标准”加上“语文教材”就构成语文课程内容。

教语文就是教语文教材,也就是教一篇篇的课文。

语文教科书,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演化成了语文课程内容或语文教学内容。

之所以出现术语的纠缠、混乱,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认清“语文教学内容”。

清晰地认识“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确定合宜教学内容,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语文教学该不该远离模式

语文教学该不该远离模式

语文教学该不该远离模式摘要: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语文教学不仅不能远离模式,还要不断创新模式,用好用活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要运用适用性、简约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模式远离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语文教学要不要模式,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近期阅览《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12年第1期开篇题为《让语文教学远离模式》的短文,这激起笔者对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语文教学究竟该不该远离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学有没有作用?语文教学需要怎样的教学模式?这是值得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认为语文教学应远离模式的看法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主张语文教学远离模式的主要有如下三种看法:看法一:教学模式的运用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僵化。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无定法,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学方法,落实教学内容,使课堂充满活力。

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学生充满生命活力,教师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所以很难用一套、一种教学模式规范一个教师,不可能自始至终用一种模式去施教,这样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应该远离教学模式。

看法二:教学模式的运用会导致语文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虽然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支撑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习惯或教学范式,可供借鉴学习,但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情况,教师素质、学生的实际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别,就是在同一学校、班级与班级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套用必将适得其反,因此应该远离教学模式。

看法三:教学模式的运用会导致教师创造性的缺失。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按照已经稳定的教学程序施教,是“照葫芦画瓢”。

教师唯恐“画虎类犬”,结果被束缚了手脚,不敢越池雷一步。

这样一来,别人的模式学不到,反而把自己的教学个性学没了。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良现象及反思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良现象及反思

二、其次是模式化 、僵化的传统作文教学步骤。
传 统 的 作文 五 步 骤 ( 命 题 ——习 作一 一 上 交—— 批 贯 、循序 的作 文教学 ;没有层次性和 阶段性 ;不 合理 的写 改——发还 ) ,应用 得当 ,可 以有效 的训练学生 。但 是 ,
作 训 练 ; 不 符 合 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规 律 , 这 些 势 必 影 响 到 学
效的办法是 多角度地观 察生活 ,发现 生活的丰 富多彩 ,捕
所 以,这个过程 中教师要调整好教学心态 ,用长远和发展 的 捉事物 的特 征 。写作 中应 注意感情 真挚,力求表 达 自己对 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 能力提高。既不能急于求成 ,也不能无 自然 、 社会 人 生 的独 特 感 受 和 真 切 体 验 。写 作 后 还 要 养 成 计划行事 。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教学方法的探索 ,可 以参考一 修改 自己作文的 习惯 ,与他人交流 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 作 些优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
途 径。
影 所 要传 达 的思 想 感情 。
针对上述现 象 中的中学语文教师 而言 ,首 先要从认识
其 次有 了兴趣爱 好,还必 须养 成一些有 助于写作 的学
上高度 重视作文教 学。人为 的弱 化或者是逃避 心理 以及不 习生 活 习 惯 。 负责任 的态度都需要 加 以改 正。只有教师 自身认识到作文
把传统 的作文 五步骤模式化 ,而缺 乏改造 ,必然 会走 向僵 生 作 文 的进 步 。
化 。第 一 ,作 文 命 题 的 模 式 化 ,缺 乏 创 新 。几 代 学 生 写 同

三 、最 后 是 培 养 共性 扼 杀 思 想 个性 的不 良风 气 。

个作 文题 目,或者~个题 目从小 学写到高 中。这应该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摘要:新形势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走教学和科研并行的路子。

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是教学的骨干,科研的能手。

只有如此,语文教学的“随意”境界才会洞开,才能产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随意性
众所周知,语文作为一种基础的交际工具,主要有听说读写四大领域,所谓的语文能力就是用语言文字进行的理解和表达的双向交流能力。

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的提高。

在课改拉开帷幕几年之后的今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依然如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一、“随意”及其表现
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来做,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境界。

过去,我们认识评价教学工作一贯只注重了教学的常规性特点。

领导检查备课,要看教学步骤的设计是否齐全,听教师讲课,要看是否紧扣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看重了教材各方面的知识点(字词、结构、主题、特点等),面面俱到;在练习、考试中,只注重了题目的标准答案。

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太强调了
条条框框,而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能力以及最能考查学生智力水平的“随意性”问题。

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独特教学规律的。

其实,认真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不难看出,他们在注意教学常规要求的同时,都有很多“随意性”的闪光处。

每个语文教师的阅历、知识水平以及对教材的认识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过程多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1.首先,教学语言的“随意性”。

有的教师沉着老练,四平八稳;有的教师富于激情,豪爽正直;有的教师处事圆满,兼及各个方面。

他们选择的教学语言,当然也就风格边异。

上海的于漪老师阅历丰富,知识面广,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有力度;原泰安一中宋遂良老师,教学语言极富感染力,听他讲《出师表》,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流泪;魏书生老师上课紧扣教材,语言简洁明快,极为凝炼。

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随意而为,各有机智,令人赞叹不已。

2.处理教材的“随意性”。

因为每个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同,面对的学生情况不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同,在处理教材时,也就各有侧重。

同样讲朱自清的《春》,有的老师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有的老师侧重于艺术特点的探讨,有的老师注重通过字词的分析带动课文的讲析,各自都具有极强的“随意性”。

因此,每个教师尽可根据自己
对教材的认识和自身特长,对教材作出“随意”的处理。

但有一个要求,这种“随意”,必须有利于传授知识。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3.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

我们强调教学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其中有个怎么学和怎么导的问题。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对事物的认识,对教材的理解也是“活”的。

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在一堂课前,就考虑到学生会提出的所有问题,会产生怎样的情绪,这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的。

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活”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在学生的“随意而为”中发挥出来。

说到底,对于教师而言,每一堂课都是“随意而教”的过程。

二、“随意”并非任意
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并不是语文教师就可以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实施教学过程。

“随意”只是相对“有意”而言,它有自己的特点。

“随意”有目的性。

教授一篇文章或一堂课,总要有教学的过程和目标,“随意”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应于教学过程的流动性。

如果将“随意”误认为任意,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甚至连教师本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教了些什么,那就谈不上“随意”而教,且有百害而无一利了。

“随意”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学校与学校不同,班级与班级不同,学生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使“随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自读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多教学内容,增加教学难度;反之,基础较差的班级,如果用同样的内容和难度教学,那就适得其反了。

另外,一段时间内这种“随意”有效,而另一段时间内,另一种“随意”或许行之有效,只有充分注意“随意”的时效性,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随意”的必要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随意”而教,能否达到“随意”的境界,标志着一个语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但不是可以随便“随意”的。

要想达到“随意”的境界,首先要正确处理“有意”与“随意”的关系。

“随意”和“有意”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随意”的先决条件。

做好了这些“有意”的工作,才能“随意”处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真正做到“随意”而教,也就不枉为人师了。

语文教学要想达到“随意”的境界,教师就要有扎扎实实的硬功夫。

标准的普通话,工整的粉笔字,是语文教师的“门脸”,丰富的语文修养,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是语文
教师的“内涵”。

“门脸”显露于外,“内涵”蕴含其中,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同时,还应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

这些硬功夫,是“随意”而教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些硬功夫,何谈“随意”的境界!
语文教师要有“敢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追求和勇气。

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教授字词,分解段落,归纳主题,为考试升学而架设梯子的话,那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更谈不上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了。

新形势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走教学和科研并行的路子。

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是教学的骨干,科研的能手。

只有如此,语文教学的“随意”境界才会洞开,才能产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