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性状鉴别
2023年执业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材性状鉴别特征总结
怀中抱月:松贝鳞茎外层2鳞叶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观音合掌:青贝鳞茎外侧2鳞叶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不紧,习称“观音合掌”。
虎皮斑:炉贝鳞茎常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赭石:钉头川牛膝:断面点状维管束排成“同心环”白芷:表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牛膝:中心维管束木质部根较大,黄白色,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异型维管束(习称“筋脉点”),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皮部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习称“云锦花纹”。
蜡样光泽:延胡索、三七、滑石玻璃光泽:芒硝筒朴:厚朴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
靴筒朴:厚朴根皮近根部的一端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鸡肠朴:厚朴根皮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习称“鸡肠朴”。
星点:大黄断面有“星点”散列林下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人参称“林下参”,习称“籽参”。
蝴蝶片:川芎根茎纵切片(饮片)边缘不整齐,习称“蝴蝶片”。
防己: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朱砂点:茅苍术根茎断面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习称“朱砂点”。
金包头:知母根茎一端残留淡黄色叶基,习称“金包头”。
凹肚脐:天麻块茎末端有自母麻脱落的圆脐形疤痕,习称“凹肚脐”。
乌金衣:牛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骨塞:羚羊角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
通天眼:羚羊角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鸡爪黄连:味连根茎多簇枝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
过桥杆:味连根茎中段有细瘦的节间,光滑如杆,习称“过桥杆”。
菊花心:桔梗、黄芪、甘草天麻:具有“环节纹”“鹦哥嘴”“肚脐眼”等特征党参:含菊糖又含有淀粉粒的中药是银柴胡“珍珠盘”和“砂眼”特征大血藤:习称“红藤”羌活:形似蚕,习称“蚕羌”;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习称“竹节羌”;商陆:木部明显,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习称“罗盘纹”)草乌: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习称“钉角”)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
浅谈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浅谈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摘要:目的:研究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方法。
方法:按照性状鉴别方法,对形状相近的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进行鉴别分析,讨论半夏与水半夏、黄柏与关黄柏、五味子和南五味子、防己和广防己之间存在的差异。
结果:半夏与水半夏可以根据形体、外表痕迹及颜色、味道进行性状鉴别。
黄柏与关黄柏可以根据栓皮、皮孔、断面进行性状鉴别。
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可以根据果肉是否油润、与种子是否易剥离以及种子表面是否光滑进行性状鉴别。
防己和广防己可以根据放射状纹理进行性状鉴别。
结论:常用易混中药材可以分别从中药材部位、形体、外表痕迹、颜色、果肉、种子、栓皮、皮孔、断面、放射状纹理等方面进行性状鉴别。
关键词:常用易混中药材;性状鉴别前言:中药材鉴定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常用中药材被其他药材混充,导致临床药效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中毒等副作用,严重影响中医药信誉和药品治疗效果。
为了保证中药治疗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对中药材质量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其中中药材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半夏与水半夏、黄柏与关黄柏、五味子和南五味子、防己和广防己的性状鉴别方法,务必杜绝几种常用易混中药材被混用或混充的现象。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半夏与水半夏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梨头尖属植物水半夏[1],二者同科不同属,半夏与水半夏的药用部位均为块茎。
半夏的干燥块茎为球形或近似球形,有的稍偏斜。
水半夏的干燥块茎比较为略长的卵圆形,有的底部较尖,二者中药材块茎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是否为球形进行分辨。
半夏直径1~1.5cm,水半夏直径 0.5~1.5cm,因此从直径参数来看半夏与水半夏容易被混用。
半夏表面颜色为淡黄色或白色,水半夏表面颜色为淡黄色或类白色,很难根据颜色分辨半夏与水半夏。
半夏存在茎痕和点状根痕,水半夏存在叶痕或芽痕,但是半夏麻点(根痕)集中在块茎的顶部,下部钝圆光滑无麻点,而水半夏麻点散布整个块茎,较小而不易识别,半夏与水半夏在该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中药材的病理性状鉴别辨识药材功效
中药材的病理性状鉴别辨识药材功效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正确鉴别和辨识中药材的病理性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的病理性状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性状来判断其功效。
一、颜色和外观特征中药材的颜色和外观特征是最直观的鉴别指标之一。
不同的药材在颜色和外观上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当鉴别黄芩时,可以通过观察其颜色是否为黄褐色,外观是否呈长条状来判断其品质和功效。
类似地,当鉴别何首乌时,可以通过其颜色是否为黑色、外观是否似珍珠般光滑来确定其质量和药效。
二、气味和味道中药材的气味和味道也是辨别其性质和功效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中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和味道,这些特征往往是由其中所含的药用成分决定的。
例如,当鉴别川芎时,可以通过其具有的刺激性气味和苦辣的味道来确定其药用效果。
同样,通过观察柴胡的气味和味道,可以鉴别其属于清热解毒的药材。
三、质地和形态特征质地和形态特征也是判断中药材功效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药材在质地和形态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其功效密切相关。
例如,当鉴别鸡血藤时,可以通过观察其质地是否坚硬、形态是否为扁圆柱状来确定其属于活血祛瘀的药材。
类似地,通过观察当归的质地和形态,可以确认其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
四、含量和化学成分中药材的含量和化学成分也是鉴别其功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往往与其功效有直接关系。
通过测定中药材中具体化学成分的含量,可以判断其功效的强弱。
例如,当鉴别人参时,可以通过检测其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来判断其药效的好坏。
同样,通过分析葛根中黄酮类的含量,可以确定其药效和功效。
总结:中药材的病理性状鉴别辨识对于正确应用中医药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察颜色和外观特征、气味和味道、质地和形态特征以及化学成分和含量,可以准确判断中药材的功效和适用范围。
当我们能够正确鉴别中药材的性状时,才能更好地应用中医药学,发挥中药的疗效。
中药形状鉴别
中药形状鉴别
中药的形状鉴别是识别和辨别中药材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中
药形状有以下几种:
1. 果实类:如枸杞、枣等,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色泽鲜艳,有光泽。
2. 根茎类:如黄芪、山药等,通常为不规则的块状,外表多有
纵横不一的皱褶。
3. 茎类:如川芎、草果等,通常为带有分支的直立形状,表面
纵向开裂,质地坚硬。
4. 叶类:如罗汉果、菊花等,通常为扁平的片状,边缘多呈波
浪状,颜色鲜艳。
5. 花类:如金银花、桑叶等,通常具有花瓣和花蕊等明显的特征,形状各异。
6. 植株类:如麻黄、甘草等,通常为干燥后的整体植株或根系,形状多样。
在进行中药形状鉴别时,可以仔细观察中药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结合中药材辨识的常规方法和规范,进行鉴别。
同时,对于不熟悉的中药材,可以参考中药辞典、中药鉴别书籍等权
威文献进行对照,避免鉴别错误。
中药材性状鉴别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中药材性状鉴别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对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识别能力,为今后的中药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X中药鉴定实验室四、实训人员XXX(实训学生姓名)、XXX(实训学生姓名)、XXX(实训教师姓名)五、实训内容1. 中药材的性状鉴别基本理论2. 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方法3. 实际操作,对几种常见中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六、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教师首先介绍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的概念、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详细讲解了中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质地、断面等特征。
2. 实际操作(1)学习常见中药材的性状特征实训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了黄芪、甘草、麦冬、百部、黄连、川芎、泽泻、生地等常见中药材,并讲解了它们的性状特征。
(2)实际操作,进行中药材性状鉴别学生分组进行实训,每组选取一种中药材,按照实训教师的要求,观察其形状、颜色、气味、质地、断面等特征,并与标准药材进行对比,鉴别其真伪、优劣。
3. 总结与讨论实训结束后,各组学生汇报实训成果,实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七、实训结果1. 学生掌握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对常见中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区分真伪、优劣。
3. 学生提高了对中药临床应用的认识,为今后的中药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八、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中药材性状鉴别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中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质地、断面等特征,并能够将这些特征与标准药材进行对比,鉴别其真伪、优劣。
3.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4. 我认识到,中药材性状鉴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九、实训建议1. 增加实训次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际操作,提高鉴别能力。
中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术语100例
57.金钱环:某些药材(果实)的花残基周围略呈环状并微突起的圆圈,形似金钱的环形,如香橼、枳壳等。
58.金包头:知母根茎一端有密集浅黄色茎叶残痕,形似金包头部。
59.顶手:金银花的花蕾肉质较厚,干燥后较硬,握之有顶手的感觉。
35.吐脂起霜:某些药材干燥后在表面析出的白色物,如苍术。
36.扫帚头:根类药材顶端纤维状毛,形似扫帚头状,如南柴胡等。
37.红小辫:天麻根茎上端的一段红棕色的干枯芽茎。
38.吸盘:动物类药材的吸附器官,多为中间凹陷的圆盘状,如水蛭、蛤蚧等。
39.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有盘节状短根茎,如桔梗。
7.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
8.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
9.车轮纹:药材横切面有较稀疏的放射状结构,呈车轮状纹理,相间排列,如防己。
10.无影纹: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对光透视可见中心部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
25.合把:羚羊角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26.芝麻点:天麻表面的退化须根痕,呈断续排列成环的小点。
27.过桥:黄连根茎有一段较细长,其中部分节间光滑如杆。
28.当门子:指麝香香囊中心黑色,有光泽的豆状颗粒。
29.朱砂点: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芝麻点,色如朱砂,如苍术。
40.芦碗:芦头上的半圆形或圆形的碗状茎痕,如人参。
41.连三朵:某些花类药材的花序常2~3朵连生,如款冬花。
42.纱纸皮:熊胆的胆囊皮用手撕之,可分层撕成细丝状,形如纱纸。
43.连珠状:某些根类药材形似串连起来的珠子样,如巴戟天。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介绍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三七【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产地】主产于云南文山、西畴,广西田阳靖西、百色等地。
多系栽培,以云南产者为地道药材。
【采收加工】第3-4年开花前或冬季果熟后采挖,以花前期采收质量佳。
采收除去茎叶、泥土,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揉搓,以后每天边晒边搓,待全干后放入麻袋内撞至表面光滑即可。
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性状鉴别】:三七被称之为“铜皮铁骨”。
铜皮:指药材的外皮呈灰黄色,似金属铜的颜色;铁骨:指药材体重而坚实不易折断。
三七外形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
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
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味苦而后微甜。
细小棕色树脂道;气微,SOdYDOa附注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①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
②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
竹节三七”③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
④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
血三七”⑤姜科植物姜三七的根茎。
⑥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
⑦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
附注 1 、三七以“头数”论好坏。
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 ,“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
但据当地人称,目前由于过度追求个大,滥用化肥,有的三七只有多头,但木心大,质量欠佳。
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 。
本品有止血作用,与三七相似。
冬虫夏草来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越冬幼虫体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产地】:主产于四川、西藏、青海等省区。
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定】:它由虫体与从虫体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S而1.虫体似蚕;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20〜30条环纹,近头部环纹较细;全身有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2.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治 疗 心 腹 之 疼 痛 的 要 药 。 然 上 述 两 种 中 药 , 伞 形 虽 为 科 同 属 植 物 , 观 性 状 相 似 , 它 们 所 含 的 成 分 及 功 外 但 效 主 治 不 同 , 能 作 为 代 用 。请 注 意 鉴 别 。 不
要成 分含 佛手 柑 内酯 , 氢 山芹 醇 , 归 酸 内酯 , 二 当 二 氢 山芹 醇 乙酸 酯 , 花 内酯 , 归 醇 等 。功 效 : 风 , 伞 当 祛 胜 湿 , 痛 多 用 于 腰 以 下 的 风 、 、 痹 症 。 落 海 始 止 寒 湿 法
载 于《 南 本 革 》为 1 7 滇 , 9 4年 版 《 南 省 药 品 标 准 》 云 及
斑 。 见 图 1 。
0 0 0 0 0 0 0 紫 黄 紫 亮 紫 橙 亮 兰色 色 兰 色 黄 色 兰色 黄 色 黄 色
膜 片状 的 叶 柄 残 基 , 平 行 脉 , 称 “ 缨 ” 大 小 : 具 习 红 。 长 7 2 m , 径 1 4 c 。 表 面 棕
胶 G 薄 层 板 上 , 正 已 烷一 一 酸 乙 酯 ( 以 苯 醋 2:1:1 为 )
18 年版 《 川 省 中药 材标 准 》 载 的 地方 习 用 中 97 四 收 药 品种 , 要成分含有 : 化前胡 素 , 欧前胡素 , 主 氧 异 水 合 前 胡 素 , 当 归 素 , 当 归 脑 , 十 酸 ,一 甾 醇 , 白 白 廿 p谷 甾 谷 化 合 物 及 辛 辣 挥 发 油 , 皮 苷 等 功 效 : 气 定 橙 行
张 杰
( 东 省 药 材 技 工 学校 , 东 泰 安 2 1 0 ) 山 山 7 0 0
中药的五种鉴别方法
中药的五种鉴别方法
中药的五种鉴别方法如下:
1. 基原鉴定法:通过对中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和表面特征的识别,确定药物的基础。
2. 性状鉴定法:通过眼、口、鼻、嗅、手触摸等方法鉴定药物的性质。
3. 显微鉴定法:在显微镜下观察中药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4. 理化鉴定法:可以分析药物的有效成分和主要成分。
5. 经验鉴别法:包括水试法和火试法。
水试法利用个别中药材和水发生反应的特性进行鉴别,其要求中所含有的特殊成为在水中会发生特殊的现象。
火烧药材,个别药材在被火烧之后,会出现特殊的味道、颜色改变、烟雾或者闪光的现象。
这五种方法各有其独特之处,根据需要鉴别的中药材特性,选择最适合的方法进行鉴定。
16 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6 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杜仲、厚朴、肉桂、牡丹皮、黄柏等12种皮类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杜仲、厚朴、牡丹皮、黄柏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掌握茎、木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了解桑白皮、肉桂、合欢皮、海桐皮、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性状鉴别要点。
原理(1)性状鉴定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药用标准或标准品相符合,主要进行中药的品种、纯度鉴定或粗略地估计其品质的优劣。
本实验重点观察供试品的形状、表面、断面和气味等特征,确定皮类中药的鉴别特征。
通过对单味药性状特征的系统观察和描述,确定其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2)显微鉴定原理同前。
仪器、材料与试剂(1)仪器与材料1)仪器同前。
2)材料药材标本:杜仲,桑白皮,厚朴,肉桂,牡丹皮,合欢皮,海桐皮,黄柏,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
横切面永久制片:厚朴,牡丹皮,黄柏。
粉末:杜仲,厚朴,牡丹皮,黄柏。
(2)试剂同前。
操作步骤(1)性状鉴定 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形状、外表面和内表面、断面特征鉴定茎皮、枝皮或根皮等,然后按照形状、内表面、外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依次观察和描述。
(2)显微鉴定1)组织特征取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内含物的特征可在高倍镜下观察。
厚朴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韧皮部的特征。
牡丹皮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皮层、韧皮部的特征。
黄柏横切片:川黄柏观察和描述残存的木栓层、栓内层、皮层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的分布、韧皮部的特征。
关黄柏主要观察和描述射线和硬韧部的特征。
2)粉末特征 分取各中药粉末少许,分别用水装片和水合氯醛制片。
杜仲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的形状和内含物、木栓细胞壁的增厚情况、橡胶丝的形状及表面等特征。
厚朴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形状和层纹、纤维的形状、油细胞的形状和内含物、木栓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等特征。
牡丹皮粉末:观察和描述淀粉粒的类型、形状和脐点,草酸钙结晶的类型及分布,木栓细胞的颜色等特征。
(完整版)中药饮片的性状及常见真伪鉴别(2)
紫茉莉
芋
环纹马玲
大九股牛
大理菊
双舌蟹甲草
2 川贝母与伪品 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轮贝母的鳞 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无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 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 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 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 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中药材的性状、 真伪鉴别
主讲: MUBALAKEL
四、中药饮片及其常见伪劣品的鉴别
伪品的三种来源: 1、常见伪品:中药材的劣品、地方习惯称呼造成的同名异物及混淆品。 2、掺伪(杂)品:由于价格、重量等造成的掺伪(杂)品。 3、伪制品:人为非法加工的某种中药材的仿制品。(地地道道的伪品)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10、韭菜子与葱子的鉴别
韭菜子性状呈扁卵圆形,表面有明显皱纹,不具有棱线。解部镜下观察整体 表面有鱼鳞状纹理。葱子呈三角状卵形,表面光滑,有1~2 条棱线。解剖 镜下观察整体表面有明显的覆瓦状纹理。 主要区别要点:(1)正品韭菜子性状呈圆形或半卵圆形,表面粗糙有细微的 网状皱纹。混用品韭菜子性状呈三角形扁卵形,表面多光滑,偶有疏皱纹。 (2)显微镜粉末鉴别:正品韭菜子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混用品韭菜子表皮 细胞壁内外突起。(3)显微镜下粉末鉴别:正品韭菜子表皮细胞具纹孔,胚 乳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下皮细胞重叠呈网状。混用品韭菜子、表皮细胞不 具纹孔,胚乳细胞壁不增厚,下皮细胞排列整齐。
10 黄芪及其伪品 正品为豆科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常见伪品有豆科锦鸡儿的根、 锦葵科蜀葵的根。但两者均不具有正品黄芪所特有的豆腥气味,且切 面少裂隙,不显纤维性。
中药材的性状鉴别特殊名称
中药材的性状鉴别特殊名称要记忆各种特殊名称对应的中药的性状鉴别,且同时需要记忆特殊名称指的是中药的那部分结构。
(1)根及根茎类中药:大黄-“星点”(异常维管束)何首乌-“云锦花纹”(皮部4~11异常维管束环列)牛膝-角质样油润商陆-“罗盘纹”(木部多个凸起的同心性环轮)银柴胡-“砂眼”(表面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珍珠盘”(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孢、茎或根茎的残基)黄连-“过桥”(有的节间较长,表面平滑如茎秆)防己-“车轮纹”(木部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延胡索-角质样,有蜡样光泽甘草-“菊花心”(形成层明显,射线放射状,皮部偏弯,有裂隙)黄芪-“菊花心”(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人参-根茎(芦头),上有数个凹窝状茎痕(芦碗),有的带不定根(艼)红参-“芦头”、“芦碗”、“艼”,角质样西洋参-有的上端有根茎(芦头),茎痕(芦碗)圆形或半圆形,具不定根(艼)或已折断三七-“主根”“筋条”“剪口”白芷-“疙瘩丁”(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当归-根上端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归”羌活-“朱砂点”(皮部,油润,有棕色油点),羌活:药材分为“蚕羌”和“竹叶羌”;宽叶羌活:药材形态分为“大头羌”和“条羌”川芎-黄棕色小油点(油室),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防风-“蚯蚓头”(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柴胡-北柴胡:断面显纤维性;南柴胡:断面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巴戟天-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形似连珠桔梗-顶端有较短的根茎“芦头”,其上有数个半月形的茎痕“芦碗”党参-“狮子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川木香-“油头”(根部偶有黑色发黏的胶状物)川贝母-松贝“怀中抱月”(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青贝:大小相近,相对抱合;炉贝“虎皮斑”(表面有的具棕色斑点)知母-“金包头”(毛知母: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2)茎木类中药川木通-绣球藤与小木通区别:绣球藤有“菊花瓣”(大的木质部束外端又被淡黄色的次生射线纹理分为两束)大血藤-“车轮纹”(皮部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3)皮类中药厚朴①干皮:卷筒状或双卷筒状称“筒朴”,近根部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称“靴筒朴”;②根皮(根朴)有的弯似鸡肠称“鸡肠朴”。
中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术语
中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术语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形象地概括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特点。
具有这些特征的药材,一般为正品、真品;而伪品或混淆品则不具备这些特征。
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3.马牙芦:野山参的芦头上部,芦碗渐疏而大,边缘齐楞,凹下较紧,形如马牙齿状。
4.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头似马头,身体似瓦楞状,尾部似蛇尾。
5.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
6.马尿气:天麻经水蒸煮时散发的特异气味,味似马尿的臭气。
7.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
8.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
9.车轮纹:药材横切面有较稀疏的放射状结构,呈车轮状纹理,相间排列,如防己。
10.无影纹: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对光透视可见中心部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
11.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面有云朵状花纹。
12.云头鹤茎:某些药材的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形似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
13.凤眼:豹骨的肱骨下端内侧有一狭长形透孔。
14.水波纹:羚羊角外形有10~20个隆起的波状轮环纹。
15.方胜纹:蕲蛇的背部有纵向排列的24个呈“V”形灰白色的花纹。
16.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
17.乌金衣:牛黄表皮附着的黑色光亮薄膜,形似乌金色。
18.乌云盖顶:羚羊角角尖部分多为黑棕色的盖顶。
19.长嘴:老鹳草的宿存花柱长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鹳喙。
20.石榴嘴:山楂的顶端有凸起的残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
21.皮松肉紧:黄芪的横切面皮部疏松,木部较结实。
22.玉带腰箍:毛慈菇的假球茎中部2~3个稍突起的节环,形似腰间玉带一样。
23.龙头凤尾:药材茎下部留有根须称龙头,茎上端留有半块叶片或叶柄,两者合称“龙头凤尾”,如霍山石斛。
(完整版)中药材的性状鉴别
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性状鉴别是对药材的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简单理化反应,直接观察药材,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区分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
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这是数千年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来的宝贵经验。
1、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较为固定。
如园柱形(黄芪、甘草)、纺缍形(麦冬、百部)、鸡爪形(黄连)拳形(川芎)、团块状(泽泻,生地)等。
—些品种,老药师能使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药材外形特征:如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野山参:马牙芦(芦碗紧密排列、边缘齐棱如马牙)、灯草芯、枣核(不定根生于芦头上,中部较粗,多下垂,形如枣核),铁线纹、落肩膀、细结皮(紧皮细横纹)、少数腿(人字腿)、珍珠须(尾上小疙瘩——珍珠点,疙瘩须)。
蕲蛇:龙头虎口(翘鼻头)、方胜纹(灰黄或灰白菱方形斑纹)、连珠斑(黑色园斑,位于腹面两侧)、佛指甲(尾尖端为三角形鳞片包裹)。
防风:蚯蚓头(根头部具有密集的环纹)。
川贝:怀中抱月(内外层鳞片,大小悬殊,小鳞片被紧包在心脏形的大鳞片内,只留一新月形的部分在外,称怀中抱月)。
其它如马兜铃状如马脖上下垂的铃铛;马鞭草穗状花序细长,形如马鞭;木鳖子扁平园板状如鳖;瓦楞子如房上瓦片排列之楞状;佛手果实具手状;冬虫夏草体似幼蚕,头部子座细长呈圆柱形。
所观察药材应是完整之品。
2、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 ,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如测量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应测量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
必须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的常见药材进行测量,大的用cm(厘米),细小的用mm(毫米)表示。
一般习惯测量时根茎、果实称长x直径;鳞茎称高x直径;皮作长、宽、厚;种子作长、宽或直径。
大小的测量,主要用于特殊商品的分等、分级。
3、色泽指药材表面的颜色和光亮度。
商品药材的色泽一般较固定,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关系很大,可反映出药材的真伪和质量的好坏,药材品种不同,加工条件变化、贮存时间长短或加工不当,可改变药材色泽,表示药材质量降低。
简述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简述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中药鉴定是指通过对中药材的性状、成分、微量元素以及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来判断其真伪、质量和品质等特征。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状鉴别中药性状鉴别是通过肉眼观察、手感、气味等方式来鉴别中药材的外部特征,如形态、大小、颜色、气味等。
黄芪的鉴别中就要观察其外形特征,真品应该形态完整,色泽黄白,无虫蛀、霉烂;假品则可能形态不规整,色泽不纯等。
二、化学成分鉴别中药鉴定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别来进行,这包括对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检测。
通过色谱、质谱等仪器对中药进行成分分析,来鉴别中药的纯度和活性成分含量。
三、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等工具对中药材进行细胞结构、细胞器和微观形态等方面的观察,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通过显微鉴定可以观察到中药材的纤维形态、维管束形态、细胞间气孔等微观特征。
四、理化性质鉴定中药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性、熔点、比重、旋光度等,这些性质的测定可以帮助鉴别中药的真伪和质量。
中药水解物的溶解性可以用来鉴别其纯度和真伪。
五、微量元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是通过对中药材中微量元素组成的检测来鉴别中药的来源和生长环境。
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水质不同,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微量元素分析可以帮助鉴别中药的产地和真伪。
六、生物鉴定通过对中药材的DNA序列、酶谱、抗原和酶活性等生物特征的分析,来鉴别中药的真伪和品种。
生物鉴定可以帮助精确识别中药植物的种属和属相。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主要包括性状鉴别、化学成分鉴别、显微鉴定、理化性质鉴定、微量元素分析和生物鉴定等多个方面。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全面地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品质,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模板
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模板
1.当归
1.外观:当归呈长圆柱形,单株长约20厘米,直径约0.2厘米。
表
面呈深棕色,皱纹明显且纵向呈红褐色,质地柔韧易折断,断面纤维状。
2.气味:当归具有浓郁的特殊气味,有时带有一些苦味。
3.性味:当归味辛、甘、苦、温。
入肝、心、脾经。
2.枸杞子
1.外观:枸杞子外观呈长而细的卵圆形,长约0.5厘米,直径约0.3
厘米。
表面光滑,呈亮红色或暗红色,有时有一些黄色斑点,质地柔软。
2.气味:枸杞子具有淡淡的香气。
3.性味:枸杞子味甘、性平。
入肝、肾经。
3.川芎
1.外观:川芎为圆锥形状,单株长约20厘米,直径约0.2厘米。
表
面呈暗棕色或深棕色,皱纹明显而有光泽,质地柔软,易折断,断面均匀。
2.气味:川芎具有浓郁的特殊气味。
3.性味:川芎味辛、苦、辣、温。
入肝、脾、心经。
4.白芍
1.外观:白芍为圆球形状,直径约0.5厘米。
表面呈黄白色,有时有
一些红棕色的斑点,质地柔韧。
2.气味:白芍具有淡淡的香气。
3.性味:白芍味苦、酸、涩、凉。
入肝、脾经。
这里只是介绍了几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鉴别模板,实际上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性状特征。
在进行性状鉴别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的鉴别,如显微镜鉴别、化学鉴别等,才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功效。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中药材性状鉴别
中药材性状鉴别性状鉴别是对药材的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简单理化反应,直接观察药材,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区分药材真伪优劣的方法,这是数千年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较为固定,如:圆柱形(黄芪、甘草),纺锤形(麦冬、百部),鸡爪形(黄连),拳形(川芎),团块状(泽泻、生地)一、用形象语言表达外形特征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野山参:马牙芦、雁脖芦、枣核钉、铁线纹、珍珠疙瘩蕲蛇:头龙虎口(翘鼻头)方胜纹、佛指甲、连珠斑防风:蚯蚓头川贝:怀中抱月马兜玲:如马脖上下垂的铃铛马鞭草:穗状花序细长如马鞭木鳖子:扁平圆板状如鳖瓦楞子:如房上瓦片排列三楞状佛手:果实如手状冬虫夏草:体似幼蚕,头部子座细长呈圆柱形二、表面枇杷叶的毛,苍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黄柏的栓皮,厚朴的皮孔,乌梅的皱纹纹理,苏子的网纹,大黄、首乌的星点、锦纹,天麻的鹦哥嘴、园脐眼、点状环,白芷突起的皮孔和疙瘩状根痕。
三、质地松泡:南沙参泡而松,灯心草、松花粉质轻粉性:山药、天花粉粘性:鲜石斛断面显粘性,天门冬柔润粘性柔润:当归、玉竹柔软润泽油润:具有油性——柏子仁角质:含有多量淀粉加工后糊化,呈半透明——郁金、天麻坚韧:质坚不易折断——丝瓜络、桑白皮十黄九糠的大黄糟皮粉茬的丹皮心儿枯朽的黄芩四、断面菊花心——黄芪车轮纹——粉防己特殊维管束——云锦花纹、星点九节菖蒲:断面白色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6-9个排列成环。
大黄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宽广颗粒状,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
天麻:断面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元胡: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腊样光泽木贼:断面中空,周围有多数圆形小空腔,排列成环。
首乌:断面红棕色,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形维管束环列。
五、味淡——石膏、通草酸——乌梅、山楂、木瓜甘——党参、龙眼肉辛——细辛(麻)干姜(辣)半夏、南星(刺咽)咸——戎盐、秋石苦——龙胆草、鸦胆子、黄连、穿心连五味——五味子粘性——黄精、玉竹、茯苓苦涩——大黄苦而回甜——牛黄吸舌——龙骨、天竺黄涩——五倍子凉——薄荷、冰片砂砾感——大黄六、水试番红花——水浸后,水变金黄色,花不褪色苏木——入热水中,桃红色透明溶液,加酸变黄色;加碱变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性状鉴别当归:1、用药部位:根。
2、性状: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分归头、归身、归尾。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3、功能:补血活血。
黄芪: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
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3、功能:补气固表。
大枣: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类呈椭圆形或球形,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
基部凹陷,有短果梗。
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
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
气微香,味甜。
3、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麦芽: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呈梭形,表面淡黄色,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及须根。
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微甘。
3、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郁金:1、用药部位:块根。
2、性状:温郁金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
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
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
气微香,味微苦。
3、功能:行气化瘀,清心解郁。
,黄精: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
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形似鸡头,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3、功能:补气养阴。
白芍: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红色,气微,味微苦、酸。
3、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
白茅根: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长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体轻,质略脆,3、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无臭,味微甜。
3、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土茯苓: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黏滑感。
无臭,味微甘、涩。
3、功能: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益母草:1、用药部位:地上部分。
2、性状:茎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
叶片灰绿色,多皱缩、破碎,易脱落。
3、功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广藿香:1、用药部位:地上部分。
2、性状: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被灰褐色栓皮。
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
气香特异,味微苦。
3、功能:芳香化浊。
丹参:1、用药部位:根及根茎。
2、性状:根茎短粗,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质硬而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气微,味微苦涩。
3、功能:活血通经。
乌梅: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呈类环形或扁球形,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皱缩不平,果核坚硬,椭圆形,棕黄色,表面有凹点;气微,味极酸。
3、功能:敛肺,涩肠,生津莪术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蓬莪术呈卵圆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
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3、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三棱:1、用药部位:块茎。
2、性状:呈圆锥形,略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体重,质坚实,极难折断。
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3、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半枝莲:1、用药部位:全草。
2、性状:根纤细。
茎丛生,较细,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
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气微,味微苦。
3、功能: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苦参: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
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
气微,味极苦。
3、功能:清热燥湿,利尿。
白扁豆: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
质坚硬。
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
3、功能:健脾化湿。
山豆根:1、用药部位:根及根茎。
2、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其下着生根数条。
根呈长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
有豆腥气,味极苦。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川芎: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
气浓香,味苦、辛。
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3、功能:活血行气。
木香: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
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
气香特异,味微苦。
3、功能:行气止痛。
防己: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弯曲,形如猪大肠。
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
体重,质坚实,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
气微,味苦。
3、功能:利水消肿,祛风止痛。
防风: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表面灰棕色,粗糙,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
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
气特异,味微甘。
3、功能:解表祛风。
白芷: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
气芳香,味辛,微苦。
3、功能:散风除湿,通窍止通。
葛根:1、用药部位:野葛,根。
2、性状: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
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
质韧,纤维性强。
无臭,味微甜。
3、功能:解肌退热,生津逶疹。
柴胡: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
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气微香,味微苦。
3、功能:和解表里,疏肝。
苦杏仁:1、用药部位:种子。
2、性状:本品呈扁心形,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
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
无臭,味苦。
3、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桔梗1、用药部位:根。
2、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上部有横纹,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
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
无臭,味微甜后苦。
3、功能:宣肺,利咽,祛痰。
薄荷1、用药部位:地上部分。
2、性状: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
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3、功能:宣散风热,清头目,逶疹。
紫苏叶:1、用药部位:叶。
2、性状: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
带嫩枝者,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
气清香,味微辛。
3、功能:解表散寒。
芦根: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扁圆柱形。
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
体轻,质韧,不易折断。
切断面黄白色,中空,有小孔排列成环。
无臭,味甘。
3、功能:清热生津。
板半根: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
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3、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栀子: 1、用药部位:果实。
2、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3、功能:泻火除烦,凉血解毒。
连翘: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
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质硬;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质脆;气微香,味苦。
3、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金银花: 1、用药部位:花。
2、性状:呈鼓槌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气清香,味淡、微苦。
3、功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紫菀: 1、用药部位:根及根茎。
2、性状:本品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质较柔韧。
气微香,味甜、微苦。
3、功能: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前胡: 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稍扭曲,下部常有分枝,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较柔软,干者质硬,可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气芳香,味微苦、辛。
3、功能:散风清热,山楂: 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小斑点。
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
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
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3、功能:消食行气知母: 1、用药部位:根茎。
2、性状: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习称“金包头”。
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