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对集合的理解及集合思想应用的问题

合集下载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集合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可以理解为元素的组合。

在数学中,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单词等等。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运算。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假设A是一个集合,x是A的元素,我们可以表示为x∈A,表示x属于A。

相反地,如果x不属于A,我们可以表示为x∉A。

集合可以有有限个或者无限个元素。

如果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有限,并且可以一一列举出来,我们称之为有限集。

如果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是无穷的,我们称之为无限集。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我们可以直接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如,集合A = {1, 2, 3}表示A是一个包含元素1、2、3的集合。

2. 描述法: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条件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集合B = {x | x是自然数,且x < 5}表示B是一个包含小于5的自然数的集合。

三、集合的运算1. 交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记作A∩B)是包含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B = {2, 3}。

2. 并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记作A∪B)是包含属于A或者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B = {1, 2, 3, 4}。

3. 差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差集(记作A-B)是包含属于A但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B = {1}。

4. 互斥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如果它们的交集为空集,则称它们为互斥集。

例如,A = {1, 2},B = {3, 4},则A∩B = ∅。

5. 补集:给定一个普通集合U和它的一个子集合A,A相对于U的补集(记作A'或者A^c)是包含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的集合。

高中数学专题学习:第1讲--集合思想及应用

高中数学专题学习:第1讲--集合思想及应用

第1讲 集合思想及应用一、知识梳理1.元素与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 3.集合表示法列举法:将元素一一列出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特征性质描述集合.{})(x p I x ∈表示集合A 是由集合I 中具有性质)(x p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4.集合的关系子集:如果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读作A 含于B .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真子集: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集合的相等: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集合A 与集合B 是相等的,记作A =B .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设A ={})(x p x ,B ={})(x q x .如果A ⊆B ,则)()(x q x p ⇒.如果 )()(x q x p ⇒,则A ⊆B .5.集合的运算交集: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在全集U 中的补集,记作:∁U A ,读作:A 在U 中的补集.二、方法归纳1.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 p x ,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 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x p ;在读懂集合的基础上尽可能化简集合,化难为易,化隐为显是常用技巧;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解决问题.2.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 ⊆B ,则有A =∅或A ≠∅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3.数集的运算往往用数轴法.4.用Card (A )表示有限集A 的元素个数,则由A ⊆B ,可得Card (A )≤Card (B );由A =B ,可得Card (A )=Card (B );Card (∅)=0.5.容斥原理:Card(A ∪B )=Card(A )+Card(B )-Card(A ∩B )Card(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A ∩B )-Card(B ∩C )-Card(C ∩A )+Card(A ∩B ∩C )6.n 个元素的集合所有子集个数为n 2,所有真子集个数为n 2-1. 三、典型例题精讲【例1】若集合}4,,2,1{x A =,}1,{2x B =,A ∩B ={1,4},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值为 ( )A .4B .2或-2C .-2D .2 解析:根据}1,{2x B =,得42=x ,2±=x ,但}4,,2,1{x A =,由元素的互异性2≠x .∴2x =-.答案:C【技巧提示】牵涉到集合中的元素,必须考虑集合中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又例:若3∉{1,a ,2a },求实数a 的范围.答案:a ≠0,±1,3,±3【例2】已知{}1+==x y y M ,{}1),(22=+=y x y x N ,则集合N M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0B .1C .2D .多个 【错解分析】根据M 为直线1+=x y 上的点集,N 为单位圆122=+y x 上的点集,∴N M 中元素的个数是2,选C .解析:根据{}1+==x y y M ,得R M =,为数集,{}1),(22=+=y x y x N 为单位圆122=+y x 上的点集, ∴=N M ∅.答案:A【技巧提示】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一定要先看代表元素,再看代表元素满足的条件.交集是由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又例:设集合{}1),(2-==x y y x A ,{}1),(22=+=y x y x B ,则B A 的子集的个数是( )A .0B .2C .4D .8解析:显然B A ,都是坐标平面内的点集,抛物线12-=x y 与圆122=+y x 有三个交点,即集合B A 有3个元素, ∴ B A 有8个子集.答案:D【例3】若C B A ,,为三个集合,A ∪B =B ∩C ,则一定有 ( )A .A ⊆CB .C ⊆A C .A ≠CD .A =∅解析:∵A ⊆(A ∪B ),(B ∩C )⊆ C又∵A ∪B =B ∩C ,∴A ⊆C , 故选A .答案:A【技巧提示】理解集合的运算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 ⊆(A ∪B ),(B ∩C )⊆C 就是交运算和并运算的重要性质.本题也可利用文氏图直接得出结论.集合中图形语言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将集合问题图形化,利用Venn 图的直观性,可以深刻理解集合有关概念、运算公式,而且有助于显示集合间的关系.又例:已知全集U =R ,则正确表示集合M ={-1,0,1}和N ={x | x 2+x =0}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 )解析:∵N ={0,-1}, M ={-1,0,1},∴N M ⊆U .答案:B .【例4】设集合A ={x |x 2+ax -12=0},B ={x |x 2+bx +c =0},且A ≠B ,A ∪B ={-3,4},A ∩B ={-3},求a 、b 、c 的值.解析:∵A ∩B ={-3},∴-3∈A 且-3∈B ,将-3代入方程:x 2+ax -12=0中,得a =-1,从而A ={-3,4}.将-3代入方程x 2+bx +c =0,得3b -c =9.∵A ∪B ={-3,4},∴A ∪B =A ,∴B ⊆A .∵A ≠B ,∴B A ,∴B ={-3}.∴方程x 2+bx +c =0的判别式△=b 2-4c =0,∴⎩⎪⎨⎪⎧3b -c =9 ①b 2-4c =0 ② 由①得c =3b -9,代入②整理得:(b -6)2=0,∴b =6,c =9.故a =-1,b =6,c =9.【技巧提示】 由于集合中的元素是以方程的解的形式给出的,因此要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和交、并集的含义进行思考.【例5】设集合A 、B 是非空集合,定义A ×B ={x |x ∈A ∪B 且x ∉A ∩B },已知A ={x |y =2x -x 2},B ={y |y =2x 2},则A ×B 等于 ( )A .(2,+∞)B .[0,1]∪[2,+∞)C .[0,1)∪(2,+∞)D .[0,1]∪(2,+∞)解析:A ={x |y =2x -x 2}={x |0≤x ≤2},B ={y |y =2x 2}={y |y ≥0},∴A ∪B =[0,+∞),A ∩B =[0,2] ,因此A ×B =(2,+∞),故选A .答案:A【例6】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log 2(3-x )≤2},集合B ={x |5x +2≥1}.(1)求A 、B ;(2)求(∁U A )∩B .解析:(1)由已知得:log 2(3-x )≤log 24,∴⎩⎪⎨⎪⎧3-x ≤43-x >0,解得-1≤x <3,∴A ={x |-1≤x <3}. 由5x +2≥1,得(x +2)(x -3)≤0,且x +2≠0,解得-2<x ≤3.∴B ={x |-2<x ≤3}.(2)由(1)可得∁U A ={x |x <-1或x ≥3},故(∁U A )∩B ={x |-2<x <-1或x =3}.【技巧提示】本题考查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求解.又例: 已知全集U =R ,集合A ={y |-2≤y ≤2},集合B ={y |y =2x },那么集合A ∩(∁U B )等于 () A .{y |-2≤y ≤0} B .{y |0≤y ≤2}C .{y |y ≥-2}D .{y |y ≤0}解析:由题意易得:B =(0,+∞),∁R B =(-∞,0],所以A ∩∁R B ={y |-2≤y ≤0}.答案:A【例7】已知集合A ={x |x 2-6x +8<0},B ={x |(x -a )(x -3a )<0}.(1)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3)若A ∩B ={x |3<x <4},求a 的值或取值范围.解析:∵A ={x |x 2-6x +8<0},∴A ={x |2<x <4}.(1)当a =0时,B =∅,不合题意.当a >0时,B ={x |a <x <3a },应满足⎩⎨⎧ a ≤23a ≥4即43≤a ≤2,当a <0时,B ={x |3a <x <a },应满足⎩⎨⎧ 3a ≤2a ≥4即a ∈∅.∴当A ⊆B 时,43≤a ≤2.(2)要满足A ∩B =∅,当a >0时,B ={x |a <x <3a },∴a ≥4或3a ≤2,∴0<a ≤23或a ≥4;当a <0时,B ={x |3a <x <a },a ≤2或a ≥43,∴a <0时成立,当a =0时,B =∅,A ∩B =∅也成立.综上所述,a ≤23或a ≥4时,A ∩B =∅.(3)要满足A ∩B ={x |3<x <4},显然a >0且a =3时成立,∵此时B ={x |3<x <9},而A ∩B ={x |3<x <4},故所求a 的值为3.【技巧提示】(1)本题为集合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求参数的问题,涉及集合的运算,其转化途径常通过两个方面:一是分析、简化每个集合;二是利用两集合元素的性质.(2)本题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的关键点在于比较出a 与3a 的大小,进而将集合B 表示出来. 又例:已知集合A ={x |mx 2-2x +3=0,m ∈R }.(1)若A 是空集,求m 的取值范围;(2)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m 的值;(3)若A 中含有两个元素,求m 的取值范围.解析:集合A 是方程mx 2-2x +3=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集.(1)∵A 是空集,∴方程mx 2-2x +3=0无解.∴△=4-12m <0,即m >13.(2)∵A 中只有一个元素,∴方程mx 2-2x +3=0只有一解.若m =0,方程为-2x +3=0,只有一个解x =32;若m ≠0,则△=0,即4-12m =0,m =13.∴m =0或m =13.(3)∵A 中含有两个元素,∴方程mx 2-2x +3=0有两解,满足⎩⎪⎨⎪⎧ m ≠0△>0,即⎩⎪⎨⎪⎧ m ≠04-12m >0,∴m <13且m ≠0.四、课后训练1.已知集合P ={x |x 2=1},Q ={x |mx =1},若Q ⊆P ,则实数m 的数值为( )A .1B .-1C .1或-1D .0,1或-12.已知U ={2,3,4,5,6,7},M ={3,4,5,7},N ={2,4,5,6},则 ( )A .M ∩N ={4,6}B .M ∪N =UC .(∁U N )∪M =UD .(∁U M )∩N =N3.设I 为全集,S 1,S 2,S 3是I 的三个非空子集,且S 1∪S 2∪S 3=I ,则下面论断正确的是A .∁I S 1∩(S 2∪S 3)=∅B .S 1⊆( ∁I S 2∩∁I S 3)C.∁I S1∩∁I S2∩∁I S3=∅D.S1⊆(∁I S2∪∁I S3)4.设集合A={-1,1,3},B={a+2,a2+4},A∩B={3},则实数a=_____5.已知全集U=A∪B中有m个元素,(∁U A)∪(∁U B)中有n个元素.若A∩B非空,则A∩B的元素个数为() A.mn B.m+n C.n-m D.m-n6.设集合A={x|-12<x<2},B={x|x2≤1},则A∪B=()A.{x|-1≤x<2} B.{x|-12<x≤1}C.{x|x<2} D.{x|1≤x<2}7.设全集为U,且2011∈U,与2011∉(A∪B)意义相同的是()A.2011∈A∪B B.2011∉A或2011∉BC.2011∈(∁U A)∩(∁U B)D.2011∈(∁U A)∪(∁U B)8.设P和Q是两个集合,又集合P-Q={x|x∈P,且x∉Q},如果P={x|log2x<1},Q={x||x-2|<1},那么P-Q等于()A.{x|0<x<1{ B.{x|0<x≤1}C.{x|1≤x≤2} D.{x|2≤x<3}。

轻松理解集合高中数学集合问题的解题技巧

轻松理解集合高中数学集合问题的解题技巧

轻松理解集合高中数学集合问题的解题技巧高中数学中的集合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基础的概念。

学生在学习集合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解答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和解决高中数学集合问题。

一、概念解释在深入讲解解题技巧之前,我们先来简要介绍一下集合问题的基本概念。

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特定对象组成的总体。

这些对象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或其他特定元素。

对于集合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关键概念:1. 元素:集合中的个体,可以是数字、字母等。

2.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3. 子集:如果一个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B,那么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4. 并集: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放在一起形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5. 交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6. 补集:相对于某个全集,不属于某个特定集合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补(A)表示。

二、解题技巧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来探讨一些解题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集合问题。

1. 制定清晰的解题策略在解答集合问题之前,制定一个清晰的解题策略非常重要。

首先,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所给的条件和要求。

然后,明确题目中所涉及的集合及其关系。

最后,选择合适的集合运算和方法来解答问题。

2. 利用绘图和图表工具对于一些复杂的集合问题,绘制图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推理和分析。

例如,使用Venn图可以清晰地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解答相关问题。

3. 善于利用已知条件解答集合问题时,善于利用已知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确定已知条件中的共同元素和关系,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并推导出其他有用的信息。

4. 注意全集的选择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全集。

全集是指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对于不同的问题,全集的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

确保选择合适的全集非常重要,以避免出现解答错误或不完整的情况。

5. 灵活运用集合运算掌握和灵活运用集合的并、交、补等运算是解答集合问题的关键。

谈谈集合的应用教案及反思

谈谈集合的应用教案及反思

谈谈集合的应用教案及反思集合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在数学教学中,集合的教学应用起着关键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以及运用集合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

下面我将谈谈集合的应用教案以及我的反思。

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及符号表示法;2. 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交集、并集、差集等基本运算;3. 能够应用集合进行问题求解。

教学内容:1.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2. 集合的包含关系、交集、并集、差集的定义和运算法则;3. 集合运算在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一段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集合的概念。

步骤二:概念讲解介绍集合的定义、符号表示法以及基本运算,通过具体的示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概念的理解。

步骤三:运算法则讲解讲解集合的包含关系、交集、并集、差集的定义和运算法则,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进行相关练习。

步骤四:应用实践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和情景,让学生运用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进行问题求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

步骤五:反思总结对学生进行集体总结,确保学生对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有清晰的认识,并解决学生的疑惑。

二、反思集合的教学应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运用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策略和方法:1. 生动引入:通过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入集合的概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图示展示:通过图示和图表的方式展示集合的包含关系、交集、并集、差集等概念和运算。

图示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集合的概念,并能够直观地进行问题解答。

4. 应用实践:通过实际问题和情景,让学生运用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进行问题求解。

高中数学必备技巧解集合问题

高中数学必备技巧解集合问题

高中数学必备技巧解集合问题在高中数学中,集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很多问题的解答。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数学中解集合问题的必备技巧和方法。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在解集合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元素的概念可以是数字、字母、图形、事物等等。

集合的表示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而具体的元素则用小写字母表示。

例如,集合A={1,2,3,4},表示A是由1、2、3和4这几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集合间的关系有三种:相等、包含和交集。

当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时,它们是相等的;当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时,前者包含于后者;当两个集合中都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它们的交集。

这些关系是解集合问题时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求解集合问题的技巧1. 列举法当我们给出一个集合问题时,一种常见的解法是使用列举法。

其基本思路就是将集合中的元素逐个罗列出来,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归类、交集运算等等。

列举法在解决一些简单的集合问题时非常有效。

例如,如果有两个集合A={1,2,3}和B={3,4,5},要求求出它们的交集和并集,我们可以先将两个集合的元素列举出来,然后进行比较:交集:{3},即A和B中共有的元素;并集:{1,2,3,4,5},即A和B中所有的元素。

2. Venn图法Venn图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集合问题的图形表示方法。

它采用圆形或椭圆形表示集合,通过在图中标注对应的元素来表示集合的关系。

Venn图非常直观,能够清晰地展示出集合的交集、并集等关系。

假设有两个集合A和B,我们可以画出两个圆表示它们,并在对应的区域内标注各自的元素。

如果要求求出两个集合的交集,即A和B共有的元素,我们可以标注在两个圆的交集区域内。

同样地,如果要求求出并集,即A和B所有的元素,我们可以将两个圆都标注上。

3. 区间法在解决一些涉及到数值大小的集合问题时,可以使用区间法。

区间法将数轴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都代表一个集合。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知识点总结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它是由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

集合内的每个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描述方式有两种常见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指通过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来描述集合的方法,例如集合A={1, 2, 3};描述法是指通过某些条件来描述集合的方法,例如集合B={x|x是正整数}。

二、集合的关系1. 子集关系:如果一个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B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若集合A既是集合B的子集,又有至少一个元素不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

2. 相等关系:如果一个集合A是另一个集合B的子集并且B是A的子集,则称集合A和集合B相等,记作A=B。

3. 并集关系: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表示由所有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记作A∪B。

4. 交集关系: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表示由同时属于A和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记作A∩B。

5. 差集关系:集合A和集合B的差集,表示由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新集合,记作A-B。

三、集合的运算规则1. 交换律: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满足交换律,即A∪B=B∪A,A∩B=B∩A。

2. 结合律: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满足结合律,即(A∪B)∪C=A∪(B∪C),(A∩B)∩C=A∩(B∩C)。

3. 吸收律:集合的并集和交集满足吸收律,即A∪(A∩B)=A,A∩(A∪B)=A。

4. 分配律:集合的交集对并集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A∪(B∩C)=(A∪B)∩(A∪C)。

5. 补集运算:集合A与它的全集U的差集被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A'。

补集运算满足以下规则:A∪A'=U,A∩A'=∅。

四、集合的应用场景1. 数学中的集合论可以用于解决排列组合、概率论等问题。

第01讲 集合的概念及基本关系(3大考点10种解题方法)(解析版)

第01讲 集合的概念及基本关系(3大考点10种解题方法)(解析版)

第01讲集合的概念及基本关系(3大考点10种解题方法)考点考向1.集合的概念把某些能够确切指定的对象全体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任何一个对象α对于某一个集合A 来说,或是属于该集合)(A ∈α即,或是不属于该集合)A (∉α即。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①.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②.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③.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且只有两种:属于(用符号“∈”表示)和不属于(用符号“∉”表示).4.集合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列举法、Venn 图、描述法.5.常见的数集及其表示符号名称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表示符号N*N 或+N ZQR6.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7.子集与真子集子集:若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 ,则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或A B ⊇;真子集:对于集合A 和B ,若B A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8.相等的集合:对于两个集合A 和B ,若B A ⊆,且A B ⊇,则叫做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B A =;【要点注意】(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2)任何集合A 是其自身的子集,即A A ⊆;(3)子集的传递性:若C B B A ⊆⊆,,则C A ⊆;(4)若B A ⊆,则AB 或B A =;(5)相等的集合中的所含元素完全相同;(6)连接元素与集合的符号有:∈和∉;(7)连接集合与集合的符号有:⊆,,≠=,等;(8)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共有n2个,真子集有12-n个。

(9)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与联系:一个集合的真子集一定是其子集,而其子集不一定是其真子集.方法技巧1.与集合中的元素有关问题的求解策略(1)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集合是(数轴)数集、(平面直角坐标系)点集还是其他类型的集合.(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3)根据限制条件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2.(1)判断集合间的关系,要注意先对集合进行化简,再进行判断,并且在描述关系时,要尽量精确.(2)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要注意区间端点的取舍),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关系,常用数轴、Venn 图等来直观解决这类问题.3.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有(1)A 的子集的个数有2n 个.(2)A 的非空子集的个数有2n -1个.(3)A 的真子集的个数有2n -1个.(4)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有2n -2个.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因此在解A ⊆B (B ≠∅)的含参数的问题时,要注意讨论A =∅和A ≠∅两种情况,前者常被忽视,造成思考问题不全面.考点精讲考点一: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题型一:集合的确定性1.下面给出的四类对象中,能组成集合的是()A.高一某班个子较高的同学B.比较著名的科学家C.无限接近于4的实数D.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全体【答案】D【解析】选项A ,B ,C 所描述的对象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故不能构成一个集合,选项D 的标准唯一,故能组成集合.故选:D .2.(多选题)考察下列每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A.中国各地最美的乡村; B.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C.不小于3的自然数; D.2018年第23届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答案】BCD【解析】A 中“最美”标准不明确,不符合确定性,BCD 中的元素标准明确,均可构成集合,故选BCD题型二:集合的互异性3.在集合{1A =,21a a --,222}a a -+中,a 的值可以是()A.0B.1C.2D.1或2【答案】A【解析】当a =0时,a 2﹣a ﹣1=﹣1,a 2﹣2a +2=2,当a =1时,a 2﹣a ﹣1=﹣1,a 2﹣2a +2=1,当a =2时,a 2﹣a ﹣1=1,a 2﹣2a +2=2,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选A .4.若1{2-∈,21a a --,21}a +,则(a =)A.1-B.0C.1D.0或1【答案】B【答案】解:①若a 2﹣a ﹣1=﹣1,则a 2﹣a =0,解得a =0或a =1,a =1时,{2,a 2﹣a ﹣1,a 2+1}={2,﹣1,2},舍去,∴a =0;②若a 2+1=﹣1,则a 2=﹣2,a 无实数解;由①②知:a =0.故选:B .题型三:集合常见表示方法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研究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如果能,采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它.(1)小于5的自然数;(2)某班所有个子高的同学;(3)不等式217x +>的整数解.【答案】(1)能,集合为{}0,1,2,3,4;(2)不能,理由见解析;(3)能,集合为{}3,x x x Z >∈.【分析】(1)根据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进行判断即可,并表示出相应的集合;(2)根据集合元素的确定性进行判断即可;(3)根据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进行判断即可,并表示出相应的集合.【详解】(1)小于5的自然数为0、1、2、3、4,元素确定,所以能构成集合,且集合为{}0,1,2,3,4;(2)个子高的标准不确定,所以集合元素无法确定,所以不能构成集合;(3)由217x +>得3x >,因为x 为整数,集合元素确定,但集合元素个数为无限个,所以用描述法表示为{}3,x x x Z >∈.题型四:数集及其表示符号6.(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填空:集合N 表示________集合;集合*Z 表示________集合;集合*R 表示________集合.【答案】自然数正整数正实数【分析】利用数集的表示直接求解【详解】集合N 表示自然数集合;集合*Z 表示正整数集合;集合*R 表示正实数集合,故答案为:自然数,正整数,正实数考点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题型五: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1.(多选题)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 th B.13Q∈C.Q Z⊆D.{}0∅∈【答案】AB【解析】选项A:由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可知,本选项是正确的;选项B:13是有理数,故13Q ∈是正确的;选项C:所有的整数都是有理数,故有Z Q ⊆,所以本选项是不正确的;选项D;由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可知,本选项是不正确的,故本题选AB.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个数为()R ;②13Q ∈;③0{0}=;④0N ∉;⑤Q π∈;⑥3Z -∈.A.6B.5C.4D.3【思路分析】利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实数集、有理数集、自然数集的性质直接求解.【答案】解: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得:在①中, ∈R ,故①正确;在②中,,故②正确;在③中,0∈{0},故③错误;在④中,0∈N ,故④错误;在⑤中,π∉Q ,故⑤错误;在⑥中,﹣3∈Z ,故⑥正确.故选:D .题型六:元素个数问题3.集合12{|3A x Z y x =∈=+,}y Z ∈的元素个数为()A.4B.5C.10D.12【思路分析】根据题意,集合中的元素满足x 是整数,且噸 是整数.由此列出x 与y 对应值,即可得到题中集合元素的个数.【解析】由题意,集合{x ∈Z |y噸 ∈Z }中的元素满足x 是整数,且y 是整数,由此可得x =﹣15,﹣9,﹣7,﹣6,﹣5,﹣4,﹣2,﹣1,0,1,3,9;此时y 的值分别为:﹣1,﹣2,﹣3,﹣4,﹣6,﹣12,12,6,4,3,3,1,符合条件的x 共有12个,故选:D .4.已知集合{1A =,2,3,4,5},{(,)|B x y x A =∈,y A ∈,x y <,}x y A +∈,则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为()A.2B.3C.4D.5【思路分析】通过集合B ,利用x ∈A ,y ∈A ,x <y ,x +y ∈A ,求出x 的不同值,对应y 的值的个数,求出集合B 中元素的个数.【解析】因为集合A ={1,2,3,4,5},B ={(x ,y )|x ∈A ,y ∈A ,x <y ,x +y ∈A },当x =1时,y =2或y =3或y =4;当x =2时y =3;所以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为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考查基本知识的应用.题型七:单元素集合5.若集合A ={x |x 2+ax +b =x }中,仅有一个元素a ,求a 、b 的值.【答案】解:∵集合A ={x |x 2+ax +b =x }中,仅有一个元素a ,∴a 2+a 2+b =a 且△=(a ﹣1)2﹣4b =0解得a =31,b =91.故a 、b 的值分别为31,91.题型八:二次函数与集合6.设集合A ={x |ax 2+2x +1=0,a ∈R }(1)当A 中元素个数为1时,求:a 和A ;(2)当A 中元素个数至少为1时,求:a 的取值范围;(3)求:A 中各元素之和.【思路分析】(1)推导出a =0或⎩⎨⎧=-=∆≠0440a a ,由此能求出a 和A .(2)当A 中元素个数至少为1时,a =0或⎩⎨⎧≥-=∆≠0440a a ,由此能求出a 的取值范围.(3)当a =0时,A 中元素之和为21-;当a <1且a ≠0时,A 中元素之和为a 2-;当a =1时,A 中元素之和为﹣1;当a >1时,A 中无元素.【答案】解:(1)∵集合A ={x |ax 2+2x +1=0,a ∈R },A 中元素个数为1,∴a =0或⎩⎨⎧=-=∆≠0440a a ,解得a =0,A ={21-}或a =1,A ={﹣1}.(2)当A 中元素个数至少为1时,a =0或⎩⎨⎧≥-=∆≠0440a a ,解得a ≤1,∴a 的取值范围是(﹣∞,1].(3)当a =0时,A 中元素之和为21-;当a <1且a ≠0时,A 中元素之和为a 2-;当a =1时,A 中元素之和为﹣1;当a >1时,A 中无元素.考点三: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题型九:空集1.如果2{|10}A x ax a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04a <<B.40<≤a C.40≤<a D.40≤≤a 【思路分析】由A =∅得不等式ax 2﹣ax +1<0的解集是空集,然后利用不等式进行求解.【答案】解:因为A ={x |ax 2﹣ax +1<0}=∅,所以不等式ax 2﹣ax +1<0的解集是空集,当a =0,不等式等价为1<0,无解,所以a =0成立.当a ≠0时,要使ax 2﹣ax +1<0的解集是空集,则 >t△ − t,解得0<a ≤4.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0≤a ≤4.2.已知集合{}25A x x =-≤≤,{}121B x m x m =+≤≤-,若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3-∞【解析】由B A ⊆可得:当B =∅,则121m m +>-,∴2m <,当B ≠∅,则m 应满足:12112215m m m m +≤-⎧⎪+≥-⎨⎪-≤⎩,解得23m ≤≤,综上得3m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故答案为:(],3-∞.题型十:子集与真子集1.已知集合1{|42k M x x ==+,}k Z ∈,1{|24k N x x ==+,}k Z ∈,则()A.M N=B.M ⊊N C.N ⊊M D.M∩N=∅【思路分析】将集合M ,N 中的表达式形式改为一致,由N 的元素都是M 的元素,即可得出结论.【答案】M ={x |x噸,k ∈Z }={x |噸,k ∈Z },N ={x |x 噸 ,k ∈Z }={x |噸,k ∈Z },∵k +2(k ∈Z )为整数,而2k +1(k ∈Z )为奇数,∴集合M 、N 的关系为N ⊊M .故选:C .2.若集合2{|20}A x x x m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1)-∞-B.(,1)-∞C.(1,)+∞D.[1,)+∞【解析】∵A ={x |x 2﹣2x +m =0}=∅,∴方程x 2﹣2x +m =0无解,即△=4﹣4m <0,解得:m >1,则实数m 的范围为(1,+∞),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空集的定义,性质及运算,熟练掌握空集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3.已知集合21,,{1}A a a =-,若0A ∈,则a =______;A 的子集有______个.【答案】0或1-8【解析】∵集合21,,{1}A a a =-,0A ∈,∴0a =或2101a a ⎧-=⎨≠⎩,解得0a =或1a =-.A 的子集有328=个.故答案为:0或1-,8.巩固提升一、单选题1.(2022·全国·高一)下列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A .与1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B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全体高一学生C .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D .高一年级很有才华的老师【答案】B【分析】由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可直接得到结果.【详解】对于ACD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但ACD 中的元素不确定,故不能构成集合,ACD 错误;B 中的元素满足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可以构成集合,B 正确.故选:B.2.(2022·全国·高一)若以集合A 的四个元素a b c d ,,,为边长构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可能是()A .矩形B .平行四边形C .梯形D .菱形【答案】C【分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得a b c d ,,,四个元素互不相等,结合选项,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集合A 的四个元素a b c d ,,,为边长构成一个四边形,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得a b c d ,,,四个元素互不相等,以四个元素a b c d ,,,为边长构成一个四边形,结合选项,只能为梯形.故选:C.3.(2022·贵州·赫章县教育研究室高一期末)已知集合()(){}110A x x x x =-+=,则A =()A .{}0,1B .{}1,0-C .{}0,1,2D .{}1,0,1-【答案】D【分析】通过解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因为(1)(1)00x x x x -+=⇒=,或1x =-,或1x =,所以{}1,0,1A =-,故选:D4.(2022·全国·高一)给出下列四个关系:π∈R ,0∉Q ,0.7∈N ,0∈∅,其中正确的关系个数为()A .4B .3C .2D .1【答案】D【分析】根据自然数集、有理数集、空集的含义判断数与集合的关系.【详解】∵R 表示实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表示空集,∴π∈R ,0∈Q ,0.7∉N ,0∉∅,∴正确的个数为1.故选:D .5.(2021·山东聊城一中高一期中)若{}21,3,a a ∈,则a 的可能取值有()A .0B .0,1C .0,3D .0,1,3【答案】C【分析】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即可判断a 的可能取值.【详解】0a =,则{}1,3,0a ∈,符合题设;1a =时,显然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不合题设;3a =时,则{}1,3,9a ∈,符合题设;∴0a =或3a =均可以.故选:C6.(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下面五个式子中:①{}a a ⊆;②{}a ∅⊆;③{a }∈{a ,b };④{}{}a a ⊆;⑤a ∈{b ,c ,a };正确的有()A .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②④D .①⑤【答案】A【分析】根据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①中,a 是集合{a }中的一个元素,{}a a ∈,所以①错误;空集是任一集合的子集,所以②正确;{}a 是{},a b 的子集,所以③错误;任何集合是其本身的子集,所以④正确;a 是{},,b c a 的元素,所以⑤正确.故选:A.7.(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2,3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B .由1,3,1-,13,32,647个元素C .{}1,2,3,4,5,6和{}6,5,4,3,2,1表示相同的集合D .{}∅表示空集【答案】C【分析】由自然数集可判断A ;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判断B ;由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可判断C ;由{}∅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可判断D.【详解】对于A ,不大于3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是{}0,1,2,3,故A 错误;对于B ,由3624=31=结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知由1,3,1-,13,32,64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故B 错误;对于C ,由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可知两个集合相等,故C 正确;对于D ,∅表示空集,{}∅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故D 错误;故选:C 二、多选题8.(2021·湖南·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E 由3x <-所有实数组成集合,F 由立德中学某班会运动的所有学生组成的集合.E F 、均不存在.B .2{|440}E x x x =-+=,F 由5个2组成的集合.则{}2E F ==C .{|E x Z =∈32x -}Z ∈,{}1,1-⊆F ⊆E ,则F 可能有4个.D .(){,|2,1,}E x y y x x x Z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E 为()(){}1,2,1,2--.【答案】BC【分析】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对每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判断和选择.【详解】对A :由3x <-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E 是空集,由立德中学某班会运动的所有学生组成的集合是F ,,E F 都存在,故A 错误;对B :{}{}2|4402E x x x =-+==,F 由5个2组成的集合,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2F E ==,故B 正确;对C :{|E x Z =∈32x -{}}1,1,3,5Z ∈=-,因为{}1,1-⊆F ⊆E ,故F 为含有1,1-且是{}1,1,3,5-的子集{}{}{}{}1,1,1,1,3,1,1,5,1,1,3,5----,共有4个,故C 正确;对D :(){}()()(){},|2,1,1,2,0,0,1,2E x y y x x x Z ==≤∈=--,故D 错误.故选:BC .9.(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1,2)}P =,则P∅∈B .{|1}{|1}x x y y >⊆C .{(,)|1}M x y x y =+=,1{|}N y x y =+=,则M N =D .{2,4}有3个非空子集【答案】BD【分析】A 选项: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是包含与否;B 选项:直接判断即可;C 选项:点集和数集之间没有关系;D 选项:一个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它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21n -.【详解】∅是个集合,所以P ∅⊆,A 错误;{|1}x x >是{|1}y y 的一个子集,所以{|1}{|1}x x y y >⊆,B 正确;M 是点集,N 是数集,所以集合M 与集合N 没有关系,C 错误;{2,4}的非空子集有{2},{4}与{2,4},共3个,D 正确.故选:BD 三、填空题10.(2020·四川·双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已知集合2{2,}x 与{4,}x 相等,则实数x =__________.【答案】2【分析】由已知,两集合相等,可借助集合中元素的的互异性列出方程组,解方程即可完成求解.【详解】因为集合2{2,}x 与{4,}x 相等,则242x x ⎧=⎨=⎩,解得2x =.故答案为:2.11.(2021·浙江·玉环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设集合{}**(,)|3,N ,N A x y x y x y =+=∈∈,则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______.【答案】{(1,2),(2,1)}【分析】根据题意可得030x y x >⎧⎨=->⎩,则03x <<,对1,2x =代入检验,注意集合的元素为坐标.【详解】∵**3,N ,N x y x y +=∈∈,则可得030x y x >⎧⎨=->⎩,则03x <<又∵*N x ∈,则当1,2x y ==成立,当2,1x y ==成立,∴{(1,2),(2,1)}A =故答案为:{(1,2),(2,1)}.12.(2020·甘肃·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________(写出全部正确的序号).①{2,4,6}⊆{2,3,4,5,6};②{菱形}⊆{矩形};③{x |x 2=0}⊆{0};④{(0,1)}⊆{0,1};⑤{1}∈{0,1,2};⑥{}|2x x ≥{}|1x x >.【答案】①③⑥【分析】根据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中的子集、真子集的定义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对于①,2,4,6}{2,3,4,5,6∈,则{2,4,6}⊆{2,3,4,5,6},故①正确;对于②,菱形不属于矩形,则{菱形}{矩形},故②不正确;对于③,由20x =,解得0x =,则{x |x 2=0}⊆{0},故③正确;对于④,()}{0,10,1∉,则{(0,1)}⊆{0,1},故④不正确;对于⑤,集合与集合不能用属于与不属于关系表示,所以{1}∈{0,1,2}不正确;对于⑥,{}|2x x ≥{}|1x x >,故⑥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⑥.13.(2022·湖南·高一课时练习)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0______()2,3-;(2){},,a c b ______{},,a b c ;(3)R______(],3-∞-;(4){}1,2,4______{}8x x 是的约数.【答案】⊆=⊇⊆【分析】根据集合子集的定义及集合相等的概念求解.【详解】由集合的子集、集合的相等可知(1)⊆,(2)=,(3)⊇,(4)⊆故答案为:⊆,=,⊇,⊆14.(2021·浙江省青田县中学高一期中)设全集{2,3,5,6,9}U =,对其子集引进“势”的概念:①空集的“势”最小;②非空子集的元素越多,其“势”越大;③若两个子集的元素个数相同,则子集中最大的元素越大,子集的“势”就越大,最大的元素相同,则第二大的元素越大,子集的“势”就越大,依次类推.若将全部的子集按“势”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则排在第23位的子集是___________.【答案】{}3,5,9【分析】写出包含元素个数从小到大的子集个数,发现含有小于等于2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16个,含有小于等于3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为26个,故判断出第23位的子集在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中,由于第23位离第26位较近,所以从后面往前找,最终求得结果【详解】不含任何元素的子集个数有1个,含有一个元素的子集个数有5个,含有两个元素的子集个数有10个,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个数有10个,因为1+5+10+10=26>23,故排在第23位的子集在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中,第26位的子集为{}5,6,9,第25位的子集为{}3,6,9,第24位的子集为{}2,6,9,第23位的子集为{}3,5,9故答案为:{}3,5,915.(2021·江苏·高一课时练习)有下列命题: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②设A B ⊆,若m A ∈,则m B ∈;③{0,1,2}{1,2,0}⊆.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②③【分析】根据空集不是本身的真子集即可判断①,根据子集的概念即可判断②③.【详解】解:空集不是空集的真子集,故①错误;由子集的概念可得,设A B ⊆,若m A ∈,则m B ∈,故②正确;由子集的概念可得{0,1,2}{1,2,0}⊆,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②③.四、解答题16.(2022·湖南·高一课时练习)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例如{}孙悟空,它有两个子集:空集∅和{}孙悟空.两个或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各有多少个子集?你能找出一般规律吗?【分析】利用子集的定义及集合的表示即得.【详解】对于两个元素组成的集合{},A a b =,它有4个子集:{}{}{},,,,a b a b ∅;对于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B a b c =,它有8个子集:{}{}{}{}{}{}{},,,,,,,,,,,,a b c a b a c b c a b c ∅;规律:一般地对于有n 个元素的集合{}12,,,n a a a ,共有2n 个子集.17.(2021·安徽·泾县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已知集合{}22,,A xx m n m n ==+∈∈Z Z ∣.(1)判断2,5,25是否属于集合A ;(2)若正整数y 能表示为某个整数的平方,z A ∈,证明:yz A ∈;(3)若集合{}43,B xx k k ==+∈Z ∣,证明:A B =∅.【答案】(1)2,5,25属于集合A ;(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分析】(1)将2,5,25拆成两个整数平方和即可;(2)由题可设()2y a a =∈Z ,()22,z b c b c =+∈∈Z Z ,由此即可证明yz A ∈;(3)根据m 与n 的奇偶分类讨论即可.(1)由222222211,512,2534=+=+=+,可知2,5,25属于集合A ;(2)由题可设()2y a a =∈Z ,又由z A ∈,设()22,z b c b c =+∈∈Z Z ,有()22222()()yz a b c ab ac =+=+,由,,a b c ∈∈∈Z Z Z ,有,ab ac ∈∈Z Z ,故有yz A ∈;(3)①当,m n 都为偶数时,不妨设()()11222,2m k k n k k =∈=∈Z Z ,有()2222221212444x m n k k k k =+=+=+,此时x 为4的倍数,而偶数B ∉,此时A B =∅;②当,m n 都为奇数时,不妨设()()112221,21m k k n k k =+∈=+∈Z Z ,有()()()222222121212212142x m n k k k k k k =+=+++=++++,此时x 为2的倍数,而偶数B ∉,此时A B =∅;③当,m n 一奇一偶时,不妨设()()112221,2m k k n k k =+∈=∈Z Z ,有()()2222221212121441x m n k k k k k =+=++=+++,此时x 被4整除余1,而集合B 中的元素被4整除余3,此时A B =∅.由①②③可知,A B =∅.18.(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数集,定义“元素和”如下:把集合中的各数相加;定义“交替和”如下:把集合中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从最大的数开始交替地加减各数.例如{4,6,9}的元素和是4+6+9=19;交替和是9-6+4=7;而{5}的元素和与交替和都是5.(1)写出集合{1,2,3}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的总和;(2)已知集合{}1,2,3,4,5,6M =,根据提示解决问题.①求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提示:方法1:x M ∀∈,先求出x 在集合M 的非空子集中一共出现多少次,进而可求出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方法2:如果我们知道了集合{1,2,3,4,5}的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为k ,可以用k 表示出M 的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递推可求出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②求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的总和.【答案】(1)12;(2)①672,②192【分析】(1)写出集合{1,2,3}的非空子集,根据交替和的概念,求得各个交替和,综合即可得答案.(2)①求得集合{1,2,3}所有非空子集中,数字1、2、3各出现的次数,集合{1,2,3,4}所有非空子集中,数字1、2、3、4各出现的次数,根据规律,推测出集合M 中各数字出现的次数,即可得答案.②分别求得集合{1}{12}{1,2,3}{1,2,3,4}、,、、的交替和总和,根据规律,总结出n 个元素的交替和总和公式,代入数据,即可得答案.【详解】(1)集合{1,2,3}的非空子集为{1},{2},{3},{2,1},{3,1},{3,2},{3,2,1},集合{1},{2},{3}的交替和分别为1,2,3,集合{2,1}的交替和为2-1=1,集合{3,1}的交替和为3-1=2,集合{3,2}的交替和为3-2=1,集合{3,2,1}的交替和为3-2+1=2,所以集合{1,2,3}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的总和为1+2+3+1+2+1+2=12.(2)①集合{1,2,3}所有非空子集中,数字1、2、3各出现242=次,集合{1,2,3,4}所有非空子集为:{1},{2},{3},{4},{2,1},{3,1},{4,1},{3,2},{2,4},{3,4},{3,2,1},{4,2,1},{4,3,1},{4,3,2},{4,3,2,1},其中数字1、2、3、4各出现382=次,在集合{1,2,3,4,5}所有非空子集中,含1的子集的个数为42=16,故数字1在16个子集中出现即数字1在所有的非空子集中出现了16次,同理数字2、3、4、5各出现42=16次,同理在集合{1,2,3,4,5,6}所有非空子集中,数字1、2、3、4、5、6各出现52=32次,所以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元素和的总和为32(123456)672⨯+++++=.②设集合{1}{12}{1,2,3}{1,2,3,4}、,、、的交替和分别为1234,,,S S S S ,集合{1}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为11S =集合{1,2}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212(21)4S =++-=,集合{1,2,3}的非空子集的交替和3123(21)(31)(32)(321)12S =+++-+-+-+-+=,集合{1,2,3,4}的非空子集的交替和41234(21)(31)(41)S =++++-+-+-(32)(42)(43)(321)(421)(431)(432)(4321)32+-+-+-+-++-++-++-++-+-=所以根据前4项猜测集合{1,2,,}n ⋅⋅⋅的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总和为12n n S n -=⋅,所以集合M 所有非空子集的交替和的总和5662192S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非空子集,求得元素和、交替和,总结规律,进行猜想,再代数求解,分析理解难度大,属难题.19.(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设N n ∈且3n ≥,有限集合12{,,}n M a a a =⋯,,其中12310n n a a a a a -≤<<<⋯<<,若对任意i j 、(1i j n ≤≤≤),都有()j i a a M -∈,则称集合M 为“含差集合”.(1)分别判断集合{0,2,4}A =和集合{1,2,3}B =是否是“含差集合”,并说明理由;(2)已知集合12345{,,,,}C a a a a a =,集合2{|,,4}D x x ka k N k ==∈≤,若集合C 是“含差集合”,试判断集合C 与集合D 的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1)A 是,B 不是;(2)C D =,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含差集合的定义判断即可;(2)根据“含差集合”的定义,可求出集合C ,再与集合D 比较即可.【详解】(1)由{0,2,4}A =,可知0j i a a -=或2或4,因为0,2,4A ∈,所以集合{0,2,4}A =是“含差集合”,由{1,2,3}B =,可知0j i a a -=或1或2,因为0B ∉,所以{1,2,3}B =不是“含差集合”,(2)因为12345{,,,,}C a a a a a =是含差集合,所以123450a a a a a ≤<<<<,且对任意i j 、(1i j n ≤≤≤),都有()j i a a C -∈,因为1a 最小,所以10a =,因为32323a a C a a a -∈⎧⎨-<⎩,所以322a a a -=或321a a a -=(舍)所以322a a =,又4342a a C a a C -∈⎧⎨-∈⎩且234a a a <<,10a =,可得43a a -=2a ,3a ;42a a -=2a ,3a ;当433a a a -=时,43224a a a ==;当432a a a -=时,423a a =;当422a a a -=时,422a a =;因为322a a =,43a a >,此种情况不成立,当423a a a -=时,423a a =;所以423a a =,又5453a a C a a C -∈⎧⎨-∈⎩且345a a a <<,10a =,322a a =,423a a =,可得54a a -=2a ,3a ,4a ;53a a -=2a ,3a ,4a ;当542a a a -=时,524a a =;当543a a a -=时,525a a =;当544a a a -=时,526a a =;当53a a -=2a 时,5243a a a ==,因为54a a >,此种情况不成立,当53a a -=3a 时,524a a =;当53a a -=4a 时,525a a =;所以10a =,322a a =,423a a =,524a a =或525a a =,所以2222{0,,2,3,4}C a a a a =或2222{0,,2,3,5}C a a a a =此种情况225a a C -∉,不成立,所以2222{0,,2,3,4}C a a a a =,而22222{|,N,4}{0,,2,3,4}D x x ka k k a a a a ==∈≤=,所以C D =.。

中职数学(人教版): 集合复习题及答案

中职数学(人教版): 集合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轮复习》第1讲 集合一、集合的概念与集合间的关系: (一)知识归纳: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①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若b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b ∉。

②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③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2.集合的包含关系:①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或B 包含A ),记作A ⊆B ;若A ⊆B 且B ⊇A ,则称A 等于B ,记作A=B ;若A ⊆B 且A ≠B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②简单性质:1)A ⊆A ;2) ⊆A ;3)若A ⊆B ,B ⊆C ,则A ⊆C ;4)若集合A 是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其中2n -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①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 ②若S 是一个集合,A ⊆S ,则, S =}|{A x S x x ∉∈且称S 中子集A 的补集。

③简单性质:1)S (S A)=A ;2)S S=,S=S 。

4.交集与并集:①交集}|{},|{B x A x x B A B x A x x B A ∈∈=⋃∈∈=⋂或并集且. ②简单性质:1);,,A B B A A A A A ⋂=⋂=⋂=⋂2);,A B B A A A ⋃=⋃=⋃3));()(B A B A ⋃⊆⋂4)B B A B A A B A B A =⋃⇔⊆=⋂⇔⊆; 5)U (A ∩B )=(U A )∪(U B ),U (A ∪B )=(U A )∩(U B )。

(二)学习要点:1.学习集合的基础能力是准确描述集合中的元素,熟练运用集合的各种符号,如如∈、∉、⊆、 、=、S A 、∪,∩等等;2.解决集合有关问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集合所描述的具体内容(即读懂问题中的集合)以及各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常常根据“文氏图”来加深对集合的理解,一个集合能化简(或求解),一般应考虑先化简(或求解);3.确定集合的“包含关系”与求集合的“交、并、补”是学习集合的中心内容,解决问题时应根据问题所涉及的具体的数学内容来寻求方法。

集合的认识与运用

集合的认识与运用

集合的认识与运用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集合的概念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定义、运算及其在代数、概率等领域中的应用。

一、集合的基本定义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其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 = {a, b, c},其中a、b、c为集合A的元素。

1.1 集合的元素与成员关系集合中的元素是指组成集合的事物。

一个元素可以同时属于多个集合,也可以属于一个集合。

例如,元素b可以属于集合A,同时也可以属于集合B。

成员关系是指某个元素是否属于集合。

常用符号"∈"表示元素属于某个集合,符号"∉"表示元素不属于某个集合。

例如,如果元素b属于集合A,则可以表示为b ∈ A。

1.2 集合的特点集合的两个基本特点是确定性和互异性。

确定性是指一个元素要么属于某个集合,要么不属于某个集合,不存在模糊的情况。

互异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不重复。

二、集合的运算2.1 并集并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并在一起得到的新集合。

常用符号"∪"表示并集。

如果集合A = {a, b},集合B = {b, c},则它们的并集可以表示为:A ∪ B = {a, b, c}。

2.2 交集交集是指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常用符号"∩"表示交集。

如果集合A = {a, b},集合B = {b, c},则它们的交集可以表示为:A ∩ B = {b}。

2.3 差集差集是指从一个集合中去除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后所得到的集合。

常用符号"\"表示差集。

如果集合A = {a, b, c},集合B = {b, c},则它们的差集可以表示为:A \ B = {a}。

2.4 对称差对称差是指两个集合的差集的并集。

集合的应用与问题求解

集合的应用与问题求解

集合的应用与问题求解引言:集合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集合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问题求解方法。

一、集合的定义与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构成的整体。

一个集合可用大括号括起来,并且集合中的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1.2 集合的表示与分类集合可以用列表、描述法或特殊符号表示。

比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1, 2, 3},也可以用描述法表示为A是由小于等于3的正整数组成。

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合和无限集合。

有限集合的元素数量是有限的,而无限集合的元素数量是无穷的。

1.3 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等。

并集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的总和。

交集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

差集指的是从一个集合中减去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

补集指的是指定集合中不属于某个集合的元素。

二、集合的应用2.1 概率与统计在概率与统计学中,集合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样本空间的划分、事件的定义,可以使用集合论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随机事件的概率。

2.2 计算机科学在计算机科学中,集合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集合的运算可以用于编程中的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

比如,在数据查找和排序算法中,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运算可以用于优化算法的执行效率。

2.3 经济学在经济学中,集合论的概念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市场分析、投资决策等领域。

通过对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集合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集合问题的求解方法3.1 列举法当集合的元素数量较少时,可以使用列举法来解决集合问题。

列举法即逐个列举集合中的元素并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集合。

3.2 集合运算法则集合运算法则是解决集合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运用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的法则,可以对集合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例如,可以利用交换律、结合律等法则简化集合运算的过程。

3.3 Venn图法Venn图法是一种直观且易于理解的解决集合问题的方法。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与应用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与应用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与应用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它是一种数学语言,用于描述和表达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概念和应用在数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为数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应用。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组具有共同性质的数学对象组成的集合。

在数学中,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等。

集合中的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或数字表示。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

集合的性质包括互异性、无序性和确定性。

互异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每个元素都是唯一的。

无序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关系,即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

确定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必须具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即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出,用花括号括起来的形式表示集合。

描述法是一种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它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的属性或特征来表达集合。

例如,用描述法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集可以表示为{(x, y)|x ∈ R, y ∈ R},其中R表示实数集。

这种表示方法可以将集合中的元素以更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方便理解和交流。

除了列举法和描述法之外,集合还可以用符号法和区间法表示。

符号法是一种简单易懂的表示方法,它通常用于表示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区间法是将集合表示为一个区间或一个范围的形式,通常用于表示连续的数值集。

三、集合的应用集合的概念和应用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为数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

在数学分析中,集合是用来描述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如函数、方程、几何图形等。

在统计学中,集合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的,如样本、总体、个体等。

在计算机科学中,集合是用来描述数据结构的,如数组、列表、树等。

此外,集合的概念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人口统计、学科分类、公司组织等。

例如,一个班级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集合,其中每个同学都是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逻辑关系与集合:第1讲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逻辑关系与集合:第1讲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x=3,
【解析】∵
的解是
2x-3y=27
y=-7,
3x+y=2
用描述法表示该集合 M 为{(x,y)|
}.
2x-3y=27
用列举法表示该集合 M 为{(3,-7)}.显然 3∉M.
【小结】(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首先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元素满足什么条件,这是我们研
究集合的关键.
(2)判断一个元素是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就是要判断这个元素是不是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所具有的属
问题 4:请回答“学习情景设置”中的问题. 【解析】全体高一学生.
例 1 已知由 a2,2-a,4 组成一个集合 A,A 中含有 3 个元素,则实数 a 的取值可以是( ). A.1 B.-2 C.6 D.2 【方法指导】可将选项代入 a2,2-a,利用元素的互异性来进行判断选择.
【答案】C
【小结】本题是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检验 a 的取值是否符合题意,初学者容易忽略,在学习中必
须高度重视.
〖拓展问题〗已知集合 M={1,x,y},N={x,x2,xy},若 M、N 表示同一集合,求 x,y 的值.
x2=1, xy=1,
【解析】依题意,有

xy=y x2=y,
x2=1,
x=-1,

时,解得
或 x=1,当 x=1 时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
xy=y
y=0
xy=1,
x=1,
(1)若 A 是单元素集,求 a 的值及集合 A. (2)求集合 P={a∈R|a 使得 A 至少含有一个元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能归纳出哪些知识要点与方法技巧? 1.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关键是判断该组对象是否具有确定性. 2.表示一个集合,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描述法,必要时还能用图示法.一般地,若集合元素为有 限个,常用列举法表示,此时要注意集合元素不要求有顺序,但必须互异;无限集多用描述法,注意格式. 3.解决集合问题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集合的元素,在有些确定集合元素的问题中,常需分类讨论求解, 同时要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它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描述了事物的整体、分类和关系。

在集合论中,我们研究了集合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规则。

本文将深入探讨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为读者提供清晰的解释。

一、集合的概念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事物组成的整体。

这些事物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我们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一个集合,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元素。

例如,我们可以用{1, 2, 3, 4}表示一个包含了数字1、2、3和4的集合。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事物,例如数字、字母、单词、人、动物等等。

元素之间没有顺序关系,每个元素在集合中只出现一次。

如果一个元素在集合中多次出现,我们只计算它一次。

二、集合的运算规则在集合论中,我们定义了几种基本的运算规则,包括并集、交集、补集和差集。

这些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集合中的元素。

1. 并集两个集合的并集是由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它们的并集可以表示为A∪B={1, 2, 3, 4, 5}。

2. 交集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由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它们的交集可以表示为A∩B={3}。

3. 补集给定一个全集U和一个集合A,A对于U的补集是由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A'表示。

例如,如果全集U={1, 2, 3, 4, 5},集合A={1, 2, 3},则A对于U的补集可以表示为A'={4, 5}。

4. 差集两个集合的差集是由属于第一个集合但不属于第二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它们的差集可以表示为A-B={1, 2}。

三、例子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我们举例进行说明。

集合的认识与运算

集合的认识与运算

集合的认识与运算在数学领域中,集合是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通过对集合的认识与运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从集合的定义开始,逐步介绍集合的特性、运算法则以及集合间的关系,以使读者对集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事物的总体。

在数学中,我们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大括号将其中的元素列出,并用逗号隔开。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a,b,c},其中a、b、c是A的元素。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图形等等。

一个元素可以属于多个集合,也可以不属于任何集合。

当一个元素x属于集合A时,我们记作x∈A;当一个元素y不属于集合A时,我们记作y∉A。

二、集合的特性1.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即同一个集合中不会出现重复的元素。

2.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之分,元素之间彼此独立。

3. 元素的个数: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有限个,也可以是无限个。

三、集合的运算法则1. 并集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是一个集合,其中包含了A和B中的所有元素,记作A∪B。

运算法则:A∪B={x|x∈A或者x∈B}2. 交集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是一个集合,其中包含了A和B共有的元素,记作A∩B。

运算法则:A∩B={x|x∈A且x∈B}3. 差集定义: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差集是一个集合,其中包含了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记作A-B。

运算法则:A-B={x|x∈A且x∉B}4. 补集定义:对于给定的集合A和全集U,A相对于U的补集是一个集合,其中包含了所有属于U但不属于A的元素,记作A'。

运算法则:A'={x|x∈U且x∉A}四、集合间的关系1. 包含关系定义:若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即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在B中出现,那么我们称B包含A,记作A⊆B。

注意:当且仅当A包含B且B包含A时,我们称A与B相等,记作A=B。

专题0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解析版)

专题0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解析版)

专题0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会使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解集和一些基本图形的集合等.【考点梳理】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考点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2.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微点拨】(1)对于集合一定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它.例如由“我们班的同学”组成的一个集合A,则它是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班集体.(2)要注意组成集合的“对象”的广泛性:一方面,任何一个确定的对象都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如人、动物、数、方程、不等式等都可以作为组成集合的对象;另一方面,就是集合本身也可以作为集合的对象,如上面所提到的集合A,可以作为以“我们高一年级各班”组成的集合B的元素.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x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的次序无先后之分.如:由1,2,3组成的集合,也可以写成由1,3,2组成一个集合,它们都表示同一个集合.【微点拨】集合中的元素,必须具备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反过来,一组对象若不具备这三性,则这组对象也就不能构成集合,集合中元素的这三大特性是我们判断一组对象是否能构成集合的依据.解决与集合有关的问题时,要充分利用集合元素的“三性”来分析解决,也就是,一方面,我们要利用集合元素的“三性”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另一方面,问题被解决之时,应注意检验元素是否满足它的“三性”.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 A5.集合的分类(1)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empty set),记作:∅.(2)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3)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6.常用数集及其表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考点二: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1. 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的方法.如: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8的偶数构成的集合.2.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如:{1,2,3,4,5},{x2,3x+2,5y3-x,x2+y2},…;3.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 }内.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微点拨】(1)用描述表示集合时应注意:①弄清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即代表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有序实数对(点)还是其他形式?②元素具有怎样的属性?当题目中用了其他字母来描述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时,要去伪存真,而不能被表面的字母形式所迷惑.(2)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若需要多层次描述属性时,可选用逻辑联结词“且”与“或”等连接;若描述部分出现元素记号以外的字母时,要对新字母说明其含义或指出其取值范围.4.图示法:图示法主要包括Venn图、数轴上的区间等.为了形象直观,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韦恩(Venn)图法. 如下图,就表示集合{}1,2,3,4.1,2,3,4【典型例题】类型一:集合的概念及元素的性质例1.下列各组对象哪些能构成一个集合?(1)著名的数学家;(2)比较小的正整数的全体;(3)某校2011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4)不超过x-=在实数范围内的解;(6)2的近似值的全体.20的非负数;(5)方程290【答案】(4)、(5)【解析】从集合元素的“确定”、“互异”、“无序”三种特性判断.“著名的数学家”、“比较小的正整数”、“高个子同学”对象不确定,所以(1)、(2)、(3)不是集合,同理(6)也不是集合.(4)、(5)可构成集合,故答案是(4)、(5).【总结】(1)判断指定的对象能不能构成集合,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明确标准,对于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2)“有限集”和“无限集”是通过集合里面元素的个数来定义的,集合里面元素的个数很多,但不一定是无限集.【变式1】判断下列语句能否确定一个集合?如果能表示一个集合,指出它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1)你所在的班,体重超过75kg的学生的全体;(2)举办2021年全运会的城市;(3)高一数学课本中的所有难题;(4)2020年武汉在心冠病毒中遇难的人的全体;(5)大于0且小于1的所有的实数.【答案】集合:(1)、(2)、(4)、(5);有限集:(1)、(2)、(4).【解析】紧扣“集合”、“有限集”、“无限集”的定义解决问题.(1)你所在的班,体重超过75kg的学生是确定的,不同的,能组成一个集合,且为有限集;(2)举办2021年全运会的城市也能组成一个集合,为有限集;(3)不能构成集合.“难题”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无明确标准,对于一道数学题是否是“难题”无法客观判断.(4) 2020年武汉在心冠病毒中遇难的人是确定的,不同的,因而能构成集合,是有限集.(5) 大于0且小于1的所有的实数也是确定的,互异的,因此这样的实数能构成一个集合,是无限集. 例2.集合A 由形如3(,)m n m Z n Z +∈∈的数构成的,判断123-是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答案】是【解析】由分母有理化得,12323=+-.由题中集合A 可知2,1,m n ==均有,m Z n Z ∈∈,∴23A +∈,即123A ∈-.【总结】(1)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与∉的含义,然后要弄清所给集合是由一些怎样的数构成的,123-能否化成此形式,进而去判断123-是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2)判断一个元素是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就是判断这个元素是否具有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特征.此类题,主要看能否将所给对象的表达式转化为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形式.【变式1】设S={x|x=m+2n,m,n Z}∈ (1)若a ∈Z ,则是否有a ∈S ?(2)对S 中任意两个元素x 1,x 2,则x 1+x 2,x 1·x 2,是否属于集合S ? 【答案】a ∈S 是【解析】(1)若a ∈Z ,则有a ∈S ,即n=0时,x ∈Z ,∴a ∈S ; (2)∀x 1,x 2∈S ,则1112221122x =m +2n ,x =m +2n (m ,n ,m ,n Z)∈1212121212()2()(,)x x m m n n S m m Z n n Z ∴+=+++∈+∈+∈ 12112212121221x x =(m +2n )(m +2n )=m m +2n n +2(m n +m n )⋅⋅∵m 1,n 1,m 2,n 2∈Z ,∴m 1m 2+2n 1n 2∈Z ,m 1n 2+m 2n 1∈Z ∴x 1·x 2∈S.【变式2】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z +y ),x ∈A ,y ∈B },设集合A ={0,1},B ={2,3},则集合A ⊙B =【点拨】利用集合中新定义的元素的属性得出集合中元素的构成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集合中元素不多时,将各个元素列举出来从而得到所求的集合.【答案】{0,6,12}【解析】当x =0,y =2时,10z =; 当x =0,y =3时,20z =;当x =1,y =2时,312(12)6z =⨯⨯+=; 当x =1,y =3时,413(13)12z =⨯⨯+=, ∴ A ⊙B ={0,6,12},故答案为:{0,6,12}.【总结】本例题考查学生对新定义的题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弄准集合中元素的构造方式,考查列举法写集合,分类讨论思想.类型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3.给出下列六个关系:(1)0∈N * (2)0∉{-1,1} (3)∅∈{0} (4)∅⊆{0} (5){0}∈{0,1} (6){0}⊆{0} 其中正确的关系是 . 【答案】(2)(4)(6)【点拨】首先要熟悉集合的常用符号,空集,记作∅,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正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然后要明确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以及子集的性质.给定一个对象a ,它与一个给定的集合A 之间的关系为a A ∈,或者a A ∉,二者必居其一.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a 的结构,弄清A 的特征,然后才能下结论.【解析】(1)0不是正整数,故错误; (2)0不是集合{-1,1}中的元素,故正确; (3)空集是一个集合,使用的符号错误,故错误; (4)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真子集,故正确;(5)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应该使用符号⊆或⊇,故错误; (6)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故正确.【总结】本题主要是区别0,{0},∅和非空数集以及常用的集合之间的关系.此类问题在解答时,既要熟悉集合的常用符号,又要明确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以及子集的性质,特别是{0}与∅,最容易混淆,必须在学习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变式1】 用符号“∈”或“∉”填空(1)若A=Z ,则12- A ;-2 A . (2)若{}2B |210,x x x =--=则12- B ;-2 B .【答案】(1)∉,∈ (2)∈,∉ 类型三:集合中元素性质的应用 例 4.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y x A y B ==+∈∈.设集合{}0,1A =,{}2,3B =,则集合A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B. 6C. 12D. 18 【答案】 D 【解析】{}|(),,A B z z xy x y x A y B ==+∈∈,∴当{}{}0,1,2,3A B ==时, {}0,6,12A B =,于是A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0+6+12=18.【总结】这类试题通过给出新的数学概念或新的运算方法,在新的情境下完成某种推理证明是集合命题的一个新方向.常见的有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运算和新法则等类型.【变式1】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2A =,{}0,2B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B. 2C. 3D. 6 【答案】D 【解析】,,z xy x A y B =∈∈,且{}1,2A =,{}0,2B =,∴z 的取值有:0,2,4故{}0,2,4A B *=,∴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0+2+4=6.例5. 设集合A ={x R ∈|2210ax x ++=},当集合A 为单元素集时,求实数a 的值. 【答案】0,1【解析】由集合A 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可得,方程ax 2+2x+1=0有一解,由于本方程并没有注明是一个二次方程,故也可以是一次方程,应分类讨论:当a=0时,可得是一次方程,故满足题意.当a ≠0时,则为一个二次方程,所以有一根的含义是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根,即为判别式为0时的a 的值,可求得为a=1.故a 的取值为0,1.例6.已知集合2{320,}A x R ax x a R =∈-+=∈. (1)若A 是空集,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并把这个元素写出来; (3)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98a >;(2)若a =0,则有23A ⎧⎫=⎨⎬⎩⎭ ;若98a =,则有43A ⎧⎫=⎨⎬⎩⎭;(3)a =0或98a ≥ 【点拨】(1)A 为空集,表示方程2320ax x -+=无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与Δ的关系,我们易得到一个关于a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

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及集合思想的应用

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及集合思想的应用

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及集合思想的应用作者:江小娟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0年第09期集合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与许多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也是历年高考必考的基本知识之一,主要考查对集合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作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应用.本文通过对集合知识的梳理和对集合思想应用的研究,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集合概念、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理解与应用.一、集合的基本概念:利用集合的基本概念解题时应注意:(1)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2)集合中代表元的选取;(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4)重视图示法的作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例1 (1)集合M={y|y=x2-1},N={x|y=3-x2}},则M∩N= .(2)集合M={(x,y)|y=x2-1},N={(x,y)|y=3-x2},则M∩N= .分析:集合的代表元指明集合元素的特征.故首先应明确集合中的代表元.对(1),集合M表示函数y=x2-1的值域,集合N表示函数y=3-x2的定义域.对(2),集合M和N都是点集,M∩N即抛物线y=x2-1和半圆y=3-x2的交点组成的集合.解(1)M={y|y≥-1},N={x|-3≤x≤3}.由于集合M也可写成M={x|x≥-1},故M∩N={x|-1≤x≤3 }.(2)联立方程y=x2-1y=3-x2,得:x=2y=1或x=-2y=1,故M∩N={(2,1),(-2,1)}.例2 已知集合A={x|x2+x-6=0},B={x|mx+1=0},且A∪B=A,则实数m的取值集合是 .分析:A∪B=A B A,注意到需分B=和B≠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解 A={x|x2+x-6=0}={-3,2},∵A∪B=A,∴B A.当B=时,m=0;当B=时,x=-1m, ∴-1m=2或-1m=-3,∴m=-12或m=13.∴实数m的取值集合是0,-12,13.注:A∪B=A B A,A∩B=A A B是两个常用结论.例3 向50名学生调查对A,B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35,赞成B 的比赞成A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且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B都赞成的学生数的13多1人.问对A,B都赞成的学生有多少人?分析:在集合问题中,常用到图示法来直观地表示集合,如:数轴法,韦恩图法等.本题可利用韦恩图形象地表示出各数量之间的联系.解赞成A的人数为50×35=30,赞成B的人数为30+3=33.如图,记50名学生组成的集合为U,赞成事件A的学生全体为集合A;赞成事件B的学生全体为集合B.假设对A,B都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则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3+1,赞成A而不赞成B的人数为30-x,赞成B而不赞成A的人数为33-x,由题意:(30-x)+(33-x)+x+(x3+1)=50,故x=21.故对A、B都赞成的同学有21人.二、集合思想的应用集合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中学数学所研究的各种对象都可以看作集合或集合中的元素,用集合语言可以明了地表述数学概念,准确、简捷地进行数学推理.1. 集合与函数例4 已知函数f(x)=4x2-2(p-2)x-2p2-p+1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使f(c)>0,求p的取值组成的集合P.分析:本题可以用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求解,但需分类讨论且分类情况较多,运算量大.可先求p 的取值组成的集合P在实数集R上的补集C P R,即“f(x)≤0在\上恒成立”.解由补集的含义知C P R={p|当x∈\时,f(x)≤0恒成立}.∵f(x)的开口向上,∴C P R={p|f(-1)≤0且f(1)≤0}.f(-1)≤0,f(1)≤0.即:2p2-p-1≥0,2p2+2p-9≥0.解之得:p≤-3或p≥32.∴C P R={p|p≤-3或p≥32},∴P={p|-3注:运用取补集的方法简化了解题步骤.集合的补集思想实际是一种“正难则反”的思想.2. 集合与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例5 已知集合P={x|x2-3x+2≤0},S={x|x2-2ax+a≤0}.若P S,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A.分析: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可转化为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P S”即“方程x2-2ax+a=0的两根x1≤1,x2≥2.”解∵P={x|1≤x≤2},S={x|x1≤x≤x2}.如图:若P S,即方程x2-2ax+a=0的两根x1≤1,x2≥ 2. 令f(x)=x2-2ax+a,∴f(1)≤0,f(2)≤0.,即1-2a+a≤0,4-4a+a≤0.解之得:a≥43.3. 集合与简易逻辑对命题p和q,令集合P={x|x满足p},集合Q={x|x满足q},全集为U,则有:(1)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2)若P Q,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若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例6 设命题p:|4x-3|≤1;命题q:x2-(2a+1)x+a2+a≤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令集合P={x|x满足p},集合Q={x|x满足q},可将条件转化为Q P再求解.解由|4x-3|≤1,得:-1≤4x-3≤1,故x∈\12,1\〗.由x2-(2a+2)x+a2+a≤0得:(x-a)(x-a-1)≤0,故x∈\.∵┐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12,1\〗\.∴a≤12,a+1≥1.故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复习中,要善于把在某些方面有类似性质的对象(或满足某一条件的对象)放在一起视为一个集合,然后利用集合的有关概念或通过集合的思想来研究和解决问题.(作者:江小娟,江苏省苏州中学)。

集合的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集合的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集合的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些特定对象组成的整体。

在集合论中,集合是由无序、互异的元素组成的。

本文将从初步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

这些对象被称为元素,而元素的种类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是数字、字母、词语或者复杂的结构。

集合中的元素通常是无序排列的,即不考虑元素的顺序。

同时,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各不相同。

集合的基本概念包括空集、有限集和无限集。

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通常用符号∅表示。

有限集是包含有限个元素的集合,而无限集则是包含无穷个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三种主要形式,包括列举法、描述法和集合运算法。

1. 列举法列举法是最简单直接的表示方法。

它通过列举集合中的元素来表示整个集合。

例如,集合A中包含元素1、2和3,可以表示为A={1, 2, 3}。

这种表示方法通常适用于元素个数较少的集合。

2. 描述法描述法是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或满足的条件来表示集合。

例如,集合B表示所有正整数,可以表示为B={x|x是正整数}。

这种表示方法适用于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它能够简洁地表达集合中元素的规律。

3. 集合运算法集合运算法是通过集合之间的运算来表示新的集合。

常见的集合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表示包含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交集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表示从一个集合中去除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得到的集合,补集表示相对于一个全集中的另一个集合的差集。

三、总结本文初步介绍了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集合是由一些特定对象组成的整体,包括空集、有限集和无限集。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集合运算法,分别通过列举元素、描述共同特征和进行集合运算来表示集合。

在数学中,集合是进行许多其他数学概念和推理的基础,深入理解和掌握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对于数学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这时集合A中
的元素作为点的坐标,其横、纵坐标均为正,另外,由于a1=1≠0
如果A∩B≠,那么据(2)的结论,A∩B中至多有一个元素(x0,y0), 而x0=<0,y0=<0,这样的(x0,y0)A,产生矛盾,故a1=1,d=1时A∩B=,所以 a1≠0时,一定有A∩B≠是不正确的
7

由w=zi+b得z=, ∵z∈A,∴|z-2|≤2,代入得|-2|≤2,化简得|w-(b+i)|≤1
题目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对集合的理解及集合思想应用的问题 高考要求
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为历年必考内容之一,主要考查对集 合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作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的 运用 本节主要是帮助考生运用集合的观点,不断加深对集合概念、集合 语言、集合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重难点归纳
1 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 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x∈P},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 表元素x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 合直观地解决问题
本题主要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
知识依托
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考生能由题目中的条件,想到用韦恩图直观地 表示出来
错解分析
本题难点在于所给的数量关系比较错综复杂,一时理不清头绪,不 好找线索
技巧与方法
画出韦恩图,形象地表示出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赞成A的人数为50×=30,赞成B的人数为30+3=33,如上图,记50名 学生组成的集合为U,赞成事件A的学生全体为集合A;赞成事件B的学 生全体为集合B
已知集合A={x∈R|ax2-3x+2=0,a∈R},若A中元素至多有1个,则a的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
x、y∈R,A={(x,y)|x2+y2=1},B={(x,y)| 素时,a,b的关系式是_________
=1,a>0,b>0},当A∩B只有一个元
5
集合A={x|x2-ax+a2-19=0},B={x|log2(x2-5x+8)=1},C={x|x2+2x-
+,n∈Z}
答案
C 2
解析
∵A∪B=A,∴BA,又B≠, ∴即2<m≤4
答案
D 3
a=0或a≥ 4
解析
由A∩B只有1个交点知,圆x2+y2=1与直线=1相切,则1=,即ab=
答案
ab=
5

log2(x2-5x+8)=1,由此得x2-5x+8=2,∴B={2,3}
由x2+2x-8=0,∴C={2,-4},又A∩C=,∴2和-4都不是关于x的方 程x2-ax+a2-19=0的解,而A∩B ,即A∩B≠,
即有f[f(x0)]=f(x0)=x0,∴x0∈B,故AB
(2)证明
∵A={-1,3}={x|x2+px+q=x}, ∴方程x2+(p-1)x+q=0有两根-1和3,应用韦达定理,得 ∴f(x)=x2-x-3
于是集合B的元素是方程f[f(x)]=x, 也即(x2-x-3)2-(x2-x-3)-3=x (*) 的根
(2)A∩B至多有一个元素; (3)当a1≠0时,一定有A∩B≠
7
已知集合A={z||z-2|≤2,z∈C},集合B={w|w=zi+b,b∈R},当A∩B=B 时,求b的值
8
设f(x)=x2+px+q,A={x|x=f(x)},B={x|f[f(x)]=x}
(1)求证
AB; (2)如果A={-1,3},求B
∴3是关于x的方程x2-ax+a2-19=0的解,∴可得a=5或a=-2
当a=5时,得A={2,3},∴A∩C={2},这与A∩C=不符合,所以 a=5(舍去);当a=-2时,可以求得A={3,-5},符合A∩C=,A∩B , ∴a=-2
6

(1)正确
在等差数列{an}中,Sn=,则(a1+an),这表明点(an,)的坐标适合方 程y(x+a1),于是点(an, )均在直线y=x+a1上
∴集合A、B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集合是两个圆面,集合A表示以 点(2,0)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面,集合B表示以点(b,1)为圆心,半径 为1的圆面
又A∩B=B,即BA,∴两圆内含
因此≤2-1,即(b-2)2≤0,∴b=2
8
(1)证明
设x0是集合A中的任一元素,即有x0∈A
∵A={x|x=f(x)},∴x0=f(x0)
设对事件A、B都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则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 为+1,赞成A而不赞成B的人数为30-x,赞成B而不赞成A的人数为33-x
依题意(30-x)+(33-x)+x+(+1)=50,解得x=21
所以对A、B都赞成的同学有21人,都不赞成的有8人
例3已知集合A={(x,y)|x2+mx-y+2=0},B={(x,y)|x-y+1=0,且0≤x≤2}, 如果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
解析
对M将k分成两类
k=2n或k=2n+1(n∈Z), M={x|x=nπ+,n∈Z}∪{x|x=nπ+,n∈Z}, 对N将k分成四类,k=4n或k=4n+1,k=4n+2,k=4n+3(n∈Z), N={x|x=nπ+,n∈Z}∪{x|x=nπ+,n∈Z}∪{x|x=nπ+π,n∈Z}∪{x|x=nπ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集合及其符号的分析转化能力,即能从集合符 号上分辨出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而解决问题
知识依托
解决此题的闪光点是将条件(A∪B)∩C=转化为A∩C=且B∩C=,这样 难度就降低了
错解分析
此题难点在于考生对符号的不理解,对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不能认清 其实质内涵,因而可能感觉无从下手
技巧与方法
2 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 空集的可能性,如AB,则有A=或A≠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设A={(x,y)|y2-x-1=0},B={(x,y)|4x2+2x-2y+5=0},C= {(x,y)|y=kx+b},是否存在k、b∈N,使得(A∪B)∩C=,证明此结论
将方程(*)变形,得(x2-x-3)2-x2=0 解得x=1,3,,-
故B={-,-1,,3}
课前后备注
8=0},求当a取什么实数时,A∩B 和A∩C=同时成立
6
已知{an}是等差数列,d为公差且不为0,a1和d均为实数,它的前n 项和记作Sn,设集合A={(an,)|n∈N*},B={(x,y)| x2-y2=1,x,y∈R}
试问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正确,请 举例说明
(1)若以集合A中的元素作为点的坐标,则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 上;
其充要条件是16b2-16>0,
即 b2>1


∴4x2+(2-2k)x+(5+2b)=0
∵B∩C=,∴Δ2=(1-k)2-4(5-2b)<0 ∴k2-2k+8b-19<0, 从而8b<20, 即 b<2
5

由①②及b∈N,得b=2代入由Δ1<0和Δ2<0组成的不等式组,得
∴k=1,故存在自然数k=1,b=2,使得(A∪B)∩C=
由集合A与集合B中的方程联立构成方程组,用判别式对根的情况 进行限制,可得到b、k的范围,又因b、k∈N,进而可得值

∵(A∪B)∩C=,∴A∩C=且B∩C=
∵ ∴k2x2+(2bk-1)-4k2(b2-1)<0
∴4k2-4bk+1<0,此不等式有解,
(2)正确
设(x,y)∈A∩B,则(x,y)中的坐标x,y应是方程组的解,由方程组消去y 得
2a1x+a12=-4(*),当a1=0时,方程(*)无解,此时A∩B=;当a1≠0时, 方程(*)只有一个解x=,此时,方程组也只有一解,故上述方程组至多有一 解
∴A∩B至多有一个元素
(3)不正确
取a1=1,d=1,对一切的x∈N*,有an=a1+(n-1)d=n>0,

由 得x2+(m-1)x+1=0 ① ∵A∩B≠ ∴方程①在区间[0,2]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首先,由Δ=(m-1)2-4≥0,得m≥3或m≤-1,当m≥3时,由x1+x2=-(m -1)<0及x1x2=1>0知,方程①只有负根,不符合要求
当m≤-1时,由x1+x2=-(m-1)>0及x1x2=1>0知,方程①只有正 根,且必有一根在区间(0,1]内,从而方程①至少有一个根在区间 [0,2]内
故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m≤-1
学生巩固练习
1
集合M={x|x=,k∈Z},N={x|x=,k∈Z},则( ) A
M=N
B
MN C
MN D
M∩N= 2
已知集合A={x|-2≤x≤7},B={x|m+1<x<2m-1}且B≠,若A∪B=A,则( )
A
-3≤m≤4 B
-3<m<4 C
2<m<4 D
2<m≤4 3
例2 向50名学生调查对A、B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
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的比赞成A 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B都 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