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硕士选导师指南
每当到了保研或考研的时候,选导师成了各个学生的头号难题。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根本不懂得去规划自己的未来,更别说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来合理地选择合适的导师。

同时,同一个学校导师数量多了去了,面对不同的导师,往往根本无法深入地去了解每个导师是做什么的,导师人品怎么样,导师对学生怎么样。

再加上导师在招生的过程当中,总会拼尽全力去忽悠学生,往往有很多学生,不明就里,被骗到垃圾课题组里去做事,做了一堆事,反而前途更渺茫了。

读硕前选导师真的是一个技术活,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讨论如何选导师,讨论完后,再给出部分选导师的小技巧,来防止大家选导师被骗。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导师,就业,及学生自己
导师方面,不同导师有不同的性格及研究方向,基本上导师决定了你研究生三年的生活质量。

而在你不了解导师的情况下,按照他们年龄,事业上升阶段,大致划分一下类型,还是有必要的。

大家可以根据这些标签,大致判定哪个导师属于什么类型,跟他读研大致是什么样子。

导师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努力奋斗的青年教师:这类导师往往年纪较轻,大致在30-36岁之间,收入不高,职称较低,算是研究生导师的底层。

他们在学术上暂未成较大的成就,在晋升副教授或教授前,需要发许多文章,压力蛮大。

从而使得这类导师异常努力。

另一方面,这类导师名下的学生往往较少,因此,这类导师必然会紧盯这些学生,让其干活,但由于这类导师的科研生涯算是在起步阶段,申请到的课题往往是含金量小,价值不大的些课题。

再加上本身科研起步阶段,会绕很多弯子,导致在这类导师名下干活,往往做得多,所得少,事倍功半。

这类导师往往会给你画饼,把未来描述得很好,但实际上是在给你洗脑,妄图压榨你的劳动力。

第二类是功成名就型导师: 此类导师往往在学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并且名下的学生较多,因此,分到每个人身上的精力较小,从而形成放羊的局面。

但这类导师能提供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在科研上,这类功成名就形的导师,往往在其课题组内积攒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东西,给你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基础,这会使得你课题研究会如鱼得水,进可攻退可守。

同时,名气使得他申请课题相当容易,容易做项目,课题经费也不会缺。

如果你想走学术路线,那么充分利用这些价值和资源,你可以轻轻松松拿研究成果,事半功倍。

如果你懒得搞科研,随随便便将之前的研究成果排列组合,就能凑个毕业论文出来,照样过得很爽。

同时,老师放羊型的管理,会使得你可以在以上两种模式下任选,你可以好好搞科研,老师自然高兴,但你不好好搞科研,老师也不在乎,你可以拿大把的时间去参加院学生会,去准备托福雅思,去谈个恋爱,去旅个游,去体验各种人生,爽得很。

遇到这样的老师,你就真的成为了研究生阶段的大赢家。

往往同一个宿舍当中会有跟着第一类年轻导师的,也会有跟着第二类功成名就型的导师的,你就会发现,那些导师是功成名就型的导师的,人生活得轻轻松松,发着大把的SCI,泡着妹子旅着游,玩着游戏哼着歌,轻轻松松过了三年,而年轻导师名下的学生,往往起早贪黑,节假日无休,顶多发个EI,毕业前几个月还要被导师压榨一把,免得浪费劳动力。

人生的差距不可谓不大。

第三类导师是年纪大,但并没有成为大牛的导师:这类导师一般乐天知命,无欲无求,对你的要求也不至于很苛刻。

或者他还有欲有求,想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但由于其手下学生众多,摊到每个学生身上,也不至于压榨得太厉害。

跟着他人混可能不如第二类导师爽,但也会比第一类导师强,算得上是中庸类型的老师。

第四类是变态类型的导师:这类导师不分年纪,不分性别。

往往到他们手里,研究生三年会过得相当痛苦。

这类导师往往对学生极为苛刻,或处处叼难学生,或吃拿卡要,或动不动要求硕士延期,或动不动克扣学生的补助什么的,啥事都敢做。

这些导师往往会有性格上的缺陷,或人生有遭受一些打击,把生活上的戾气带到科研上来。

碰上这种导师,学生被逼跳楼都有可能。

由于保研的或考研的学生往往信息不畅,无法获知此类型的导师都有谁,但这类型的导师往往都会在一些人群里高发。

比如年轻导师。

年轻导师阅历浅,收入低,晋升压力大,往往一心铺在科研上,对学生要求也只以单一的科研为评价标准,完全忽视学生其他的生理需求,一不小心变成变态导师。

第二类是单身或离异或家庭不合的导师。

由于单身或不想回家,这类导师往往会花大把的时间呆在教研室,他在教研室必然也要求你在教研室,天天盯着你干这干那,周六周日无休,并且他们婚姻上的不如意往往会在他的脾气上体现出来,往往会吹毛求疵,对学生的指责多如牛毛。

再就是国外时间呆得太长的老师。

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往往因语言问题会比较孤独,性格上容易走偏,再加上长期在国外,脱离中国,往往对国内人情事故了解过少,也会较多地出现极品。

再就是女导师,这里不是歧视女性,但确实有一部分女导师爱宫斗,跟其他老师斗,也跟自己学生斗,甚至挑拔学生之间互斗。

爱宫斗的女老师确实比例比男老师高不少。

再就是跨专业的导师。

有些导师本科及研究生并不是机械专业的,若是他们进了机械学院当老师,那注定是学生悲剧。

老师不懂机械相关知识的话,很容易形成瞎指挥的局面。

甚至你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他们也不会听,只会认为你想偷懒耍滑,不想干活而己。

因此你会一遍又一遍的往老师指的坑里跳,大量的精力被浪费,造出的东西要不价值很少,要不根本没价值。

别的导师在指导课题的时候,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能给你指明方向,让你少绕弯路,而他们不但没法给你指条明路,反而严重给你拖后腿,一反一正,你想想你损失有多大。

在这种情况下,你读了三年研,就是被人家当猴耍耍了三年,不懂还瞎指挥的导师是最误人子弟的导师。

如果你的导师是国外跨专业留学多年后回国的未婚的副教授以下的年轻女老师,在她逼你跳楼前,自己识相点,早点跳吧。

还有一类导师,他们不亲自带学生,而是将自己名下的硕士转给自己团队的小导师带,或者自己的博士带。

这种情况也蛮多的。

这样的情况很难说会怎样,主要看带你的小导师或师兄人怎么样。

再就是从就业方面考虑选导师。

与你就业直接相关就是你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与你的就业质量息息相关,分为三个层次的互换性:
第一个层次是研究方向互换性:就是说,你的研究方向在就业市场上能否与用人单位的岗位直接对应。

这类型的就业就跟真爱一样的,用人单位要是碰到这个层次的互换性,任何其他条件都可以直接放开。

比如985、211限定什么的都会变成浮云。

比如笔者在找工作的时候,就有一家企业做的东西与本人研究生阶段研
究的东西极其相似,那边HR碰到其他应聘的应届生,简历往往看都不看,看了我的简历之后,直接拍案而起,又是送名片,又是留电话的,那可是相当地激动。

不过由于本人的研究方向薪资前景较为惨淡,就没去那家公司。

去年DJI那个搞四旋翼飞行器的公司到我们学校来招人,虽说是用人条件极为苛刻,说白了就是要看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不是与四旋翼沾边,这一下子就刷掉了不少人。

能满足这样的互换性的好工作还是比较少的,一般不用太奢求。

再拿西交和西工大作下比较,就可以看出这个层面的互换性带来的优势了。

西工大实力上确实逊于交大,但同样是机械学院,人家进航空航天类的单位,确实比交大更容易。

因为人家学校本身就偏于航空航天类的研究方向,即使学校差一些,航空航天类的好工作方面,他们完胜西交。

第二个层次是职业技能的互换性:第一个层次的互换性往往可遇不可求,但总体上来说,顶级单位不愁招不着人,所以会要求第一个层次的互换性,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第一个层次的互换性太窄,要求这样高的话往往招不着人。

因此,达到第二个层次的互换性即可。

第二个层次的互换性,那就是职业技能的互换性。

举个例子,比如你的课题方向是研究机床误差,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你会用到cad,proe去建立实验台的模型,会用ANSYS做仿真分析机床的受力,那么你所用的这些工具,比如cad, proe ,ansys 就是你的职业技能,这样的职业技能有助于你找结构设计类的岗位。

如果你课题研究方向是PROE,ANSYS之类的软件二次开发,那你的职业技能就是C++,VB,VC等软件技能,这样的技能有助于你进腾讯,百度之类的企业,我们机械学院有课题偏软件的学生毕业后进腾讯,百度的例子。

如果你课题方向偏于电路电气设计,这样的职业技能有助于你进电气相关的企业。

如果你的课题偏向于用控制理论控制具体的机械运动,你以后就容易进abb之类的自动化公司。

总之,这个层面的互换性不要求研究方向完全一致,只要求你课题研究过程当中,能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

这个层面是求职上最常见的互换性。

在选择研究生导师及课题时,可选项太多,光导师就会有上百人,更别说研究方向了。

一般人看到这么多研究方向,根本就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选。

有些人会根据兴趣选,但这种选法是很不靠谱的,因为你自己很难通过研究方向的名字来确定自己究竟是不是对该研究方向感兴趣。

要是这样的话可以从职业技能的互换性角度出发,选择课题研究方向,前提是你得想明白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岗位,走什么样的人生路线。

第三个层面上的互换性就是劳动力上的互换性:这是最为悲惨的互换性。

一般较差的企业即使把招聘条件放宽到第二个层次,也难以招到人,或者一些岗位根本不需要什么职业技能,往往会考虑这一层次的互换性,也就是说,他们不管你会啥,只是把你当个白纸招进来,能干最基本的活就可以。

这个层次的薪资待遇较低,职业前景也较差。

容我先讲一个悲伤的故事。

那一年,我在校外租房住,遇到一个交大本科毕业的换工作住一块,是生物专业的。

我问他毕业后工资拿多少,他说2k,我当时就震惊了。

一个堂堂交大本科生,毕业后工资竟然跟个渣院校出身的差不多!!他这本科算是白读了。

我以为这家伙肯定大学里不好好学,挂科一堆,才会找这么差的工作。

后来租住的地方又来了一个生物专业毕业后换工作的小伙,同样工资低,工作也不好。

并且两个都不从事生物专业,要不改行卖证券,要不改行做销售。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这种现象与个人素质无关,与他们所在的专业前景有很大关系。

生物方向是一个基本没有什么就业前景的方向。

现实是,中国各大高校培养了大批的生物方向的学生,但国内基本没有生物方向的公司给他们提供工作。

因此,本科毕业转行己成了他们必然选择的道路。

而转行
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入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此需要专业技能的岗位你根本进不去。

只能从事别人都会做的岗位。

而这些岗位不需要多少专业技能,要的仅仅是你出卖便宜劳动力而己。

虽然你是985高校毕业,还是c9联盟的,对不起,你就业上照旧没优势。

说完这个故事,再说说咱们机械学院的某些研究方向,还真就是用不着多少机械方面的职业技能,三年的培养真的很难给你带来职业上的提升。

就拿西交机械院先进所生物制造方向来举例,这个课题组最终的就业基本上很惨。

或者微纳制造方向,找工作也较差。

就比如生物制造课题组,他们研究生阶段培养的技能是如何使用显微镜,如何调制培养液,如何养细胞,如果做生物材料,如果杀小狗做实验,这样的技能能适用到哪个岗位上去?对不起,基本没有企业用机械学院毕业的学生做这样的工作。

他们会用专门的医学专业的人做这样的事情,机械的出来做这些根本不专业。

那传统机械行业也不喜欢这些研究方向上培养出来的硕士生。

因为研究生这三年,根本没有培养出多少职业技能来,甚至还不如招个本科生,本科生能一样干活,干嘛用研究生?况且生物制造课题组现今的状况是李dc领导的课题组,据说这老师只注重实验部分,很鄙视用有限元做一些关节受力之类的仿真,可恰恰是这些有限元仿真技能是很重要的职业技能,在车企,重型机械企业,应用太广泛了,但用这些技能做出的东西,往往会被李dc批得体无完肤,老李才不相信有限元仿真做出来的那些鬼东西。

在这种氛围下,生物组往往做的就是养细胞,杀小狗做实验之类的工作。

很多同学进课题组前,误以为该组是搞医疗器械的小组。

但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击。

国内的医疗器械老大迈瑞,要招也是招传统机械出身的毕业生,也不招生物组出来的学生。

因为迈瑞招机械的话,给的是机械岗位,不需要机械岗的去做培养细胞之类的事情。

而生物制造组本身三年的研究生培养,也没有多少职业技能上的精进,被医疗器械的龙头老大忽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该方向出来的研究生,很大的可能就是沦为第三层次上的互换性,也就是企业招你过去,仅仅是因为你是个劳动力而己,没别的特别的地方。

讲完这三个层面的互换性后,有人会说,我研究生毕业后想读博士搞科研,那该怎么选方向?建议是选热门的研究方向即可,没必要局限到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去。

再者,就业广泛的研究方向与科研上热门的研究方向往往是对立的,两者兼具
的情况真的很罕见,知道这一点即可。

鱼与熊掌往往不可兼得。

第三个要讲的方面是你自己。

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你适合什么样的导师。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大牛类的导师,也不是所有人都不适合压榨人的类型的导师。

适不适合要看你自己。

再容我再讲个悲伤的故事。

我认识的一个保研的学生,跟了大牛导师,可那学生是那种只会学习,不会思考的学生。

也就是传统的那种除了考试啥都不会的学生。

大牛导师采取的是放羊的政策,只会给你大的研究方向,要做什么,怎么做,完全看你自己。

可那学生偏偏完全不会规划自己的课题,最终导致自己延期毕业。

再讲一个不是那么悲伤的故事。

还是一个保研的,跟上面讲的情况类似,个人能力堪忧,不过她的导师是一个年轻的小导师,那学生同样是啥都不会,可小导师手底下就那么几个学生给他干活,对她一直督促得很厉害,那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时,就尽心尽力提方案,想办法,虽然那些问题给个正常的学生都感觉不是个事。

最终那学生得以顺利毕业。

虽然那导师对她较为严厉,经常把她批得掉眼泪,但她还是非常感谢她的导师,因为要不是那导师,她很可能跟上一个硕士那样被延期了。

那你是不是觉得选小导师好,因为小导师能够给予较多的指导,从而学到更多东西呢?再给你讲个悲伤的故事。

有个年轻小伙以为跟着年轻导师好,年轻
导师有干劲,能多学到东西,考研的时候选择了年轻的导师,结果,发现那年轻导师要求极为严苛,并且感觉自己的思想严重受到限制,根本受不了,最终以换导师收尾。

这也算是一种悲剧吧。

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脑子乱了,根本不知道选哪种类型的导师好呢?其实,选导师就是要讲究一种搭配而己。

往往是自己独立做事能力差/没人督促就不干活的几类人适合于督促型导师,有独立思想/独当一面的能力强/喜欢自由的人/希望走科研道路的人,适合于大牛兼放羊类型的导师。

现在的小伙伴们,选导师往往想选大牛,跟大流,这样的选择是很盲目的。


拿本段中提到的前两个学生,那俩学生个人情况基本类似,也就是选的导师不同,导致他们最终结果大相径庭。

第一人学生最倒霉,因为他完全是随大流选的导师,保研的学生往往分导师比考研的早,他本来有很多的选择机会的,可他却选择了随大流,选了不适合自己的导师,浪费了绝佳的选导师机会,最终害了自己。

大家的选择代表了这个选择大部分人是适合的,但大部分人适合的东西放到具体
的个人身上,就不一定是适合的。

再就是,如果不走科研道路,硕士毕业后想
找工作,找大牛当老师跟找非大牛当老师,对你最终的就业影响不大。

再给大家提点收集信息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千万别从该导师名下的学生或同课题组的学生那打听该老师怎样。

因为都是同一个课题组的,万一他说了老师的坏话,然后你又进了该课题组,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那怎么混?即使他们不担心这个,要是导师是个坏导师,他们自然需要招师弟们进来,来分担自己的霉运,免得老师只盯着他一个人,当然不会说导师坏话。

本人差点掉进此坑里。

想当年,分配导师时,一个老师给我打电话,想招我为徒,我打电话给同一个本科的师兄A打听导师怎么样,可那师兄不了解那导师,就直接问了他同一级的那名下导师的学生B,B把那导师夸得天花乱坠,然后A就原话转告,后来因为本人不喜欢那导师的研究方向,没有选择他。

最终了解到的真相是,那导师经常让手下的人给他的公司打工,并且极小气,市内出差只许坐公交的,他手底下还延了不少学生。

2,不要听老师吹他的研究方向有多厉害,前景有多广阔。

他的学生对研究前景的看法也不要听。

因为本身他们想要招生,必然会把研究方向包装得很厉害。

就拿就业很惨淡的生物制造组那边来说,老师也会吹生物制造方向研究前景多广阔,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就这么信了。

为什么不听他们学生对研究前景的看法呢?因为他们也不想自己课题组人烟稀少,希望多点人过来,别只自己一个人倒霉。

最靠谱的方法是结合就业行情分析课题前景及听一听利益无关的师兄的分析。

3,不要听老师给你描绘的未来。

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要了解导师,尽量从他的过去去了解,画大饼的事,谁都会,但真正做出来的人,真不多
4,了解导师,最好是用具体的可以量化的事情来了解,那些非量化的事情很难衡量一个导师到底怎样。

我发现很多学生向师兄打听导师怎么样时,往往很简单地问一句“这导师怎么样?”,导师怎么样?这让我怎么回答你?人是很复杂的事物,往往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即使评价同样的人,我说他好或者不好,都可能会有人反驳回来。

即使一些臭名昭著的导师,也往往会有学生说他好,因为那一小部分学生可能真的受到了那导师的好处,而大部分人可能被他迫害得不行。

如果提一些量化的东西,就比较容易做横向的比对。

比如,打听一个导师,问他给学生换课题的频率是怎样的,频率大的话,就代表该导师课题方向不定,经常让学生做的东西变无用功,或者干脆导师以换课题的名义让学生多干活。

比如,问一个导师平常要求学生呆在教研室的时间多长?执行情况怎么样,如果学生呆在教研室时间太长,你就要考虑一下你喜欢自由还是喜欢干活。

比如,打听
一下该导师平常都会给学生多少补助,具体到数字上,就可以拿出来与其他导师对比。

5,不要随大流,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人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我现在现在的小伙选导师时,往往哪个老师口碑好,就选哪个,完全忘了自己到底需要啥样的导师。

之前说的那个延期的保研学生就是一例。

再就是确实有奔着导师的名声来读研,却发现自己很讨厌那导师的研究方向的情况出现。

6,不要因为补助多,就选哪个地方。

诚然,有的所补助会多,但就业前景确实差,要考虑好自己的未来,不要因为那点小钱就把自己的前途给卖了,打下这一条的时候,我的心在滴血。

伤心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